登陆注册
24283000000006

第6章 崆峒文化价值的多维性与研究的多层次性(2)

如此看来,似乎“崆峒”本为貌词,后转化为名词,即由山之貌转化为山之名、由洞之貌转化为洞之名。也许说得准确一些,应是古人根据此山的形状“崆峒”而命得此名。这是因为,首先,根据语言学的一般规律,人们为一事物初次命名时,往往根据该事物的性状特点来命名。如黄山又名黟山,乃状其色,其峰之莲花状其形、天都夸其高;又如泰岱音训胎始,“万物之如,交代之处也”,故圣王于此祭天,万民死后魂归;再如祁连,据说为匈奴语之称天,等等。不过,从文献出现之时间先后来看,反是崆峒(空同、空桐)山名在前,而写其性状之诸“崆峒”貌者却在此后。文献阙如,其详已不可知。然而,笔者前已考得崆峒山在《山海经·海外西经》写作“穷山”,而“穷”实“崆峒”之合音范三畏:《〈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兼论“轩辕国”在平凉“华胥国”在华亭》、《崆峒文化论集》;“(穷)字以”“穴”为义符,与“穹”形音义皆相近,例得相通。“穹窿”之合音为“空”,“崆峒”之合音为“穷”,故“穷山”亦犹多洞之高山。其高可摩苍穹,其深则多穹窿。

音为“穷”,故“穷山”亦犹多洞之高山。其高可摩苍穹,其深则多穹窿。崆峒山高而洞窟多,据《崆峒山志》,最著者即有玄鹤洞、广成洞、广成丹穴、朝阳洞、钻羊洞、归云洞等,然则“崆峒”之本义,亦可以概知矣。

山名九“崆峒”

作为山名之“崆峒”,经仔细检点,笔者至今可确认者,厥为九处,乃指:

一、山西临汾

《山海经·海内东经·岷三江》:“温水出崆峒,(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郭璞注:“今温水在京兆阴盘县,水常温也。临汾县属平阳。”郝懿行笺疏:“崆峒山在原州平阳县西百里。”今按,秦至隋初之平阳县,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岷三江”篇幅既长,又毕沅已疑其抄撮《水经》,其文并非《山海经》之旧,则或出自己散佚部分的《水经》。

二、甘肃平凉

当即《山海经·海外西经》之“穷山”,笔者已有专文论及。正面记载最多,有《史记·五帝本纪》以及《元和郡县图志》、《通典》等。

三、甘肃酒泉

《括地志》:“空桐山在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通典》、《元和郡县图志》载,肃州福禄县东南六十里有崆峒山。《清一统志》:“福禄,今肃州治。”则当在今酒泉市附近,今地图不见,询之土人不知者,或已改名。

四、甘肃岷县

据《隋书·地理志》载,临洮县有崆峒山。《通典》、《元和郡县图志》、新旧《唐书·地理志》均载岷州溢乐县有崆峒山,“在县西二十里”。三畏按,“溢乐县”,西魏置,兼置岷州,即今岷县地。又《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八·汝州》:“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一在汝州。”《九家集注杜诗》引《九域图志》云:“岷州和政郡有崆峒山。”按临洮为岷县之旧称,今临洮历称狄道,民国初始改今名。岷县为古岷州中心地,此崆峒当在岷县、和政一带(古籍或笼统称岷洮、洮岷),其具体地待考。

五、天津蓟县

清·钱坫《〈尔雅·释地〉四篇注》以今顺天府蓟州东北空桐山当《尔雅》空桐。今按,明清蓟州府,治蓟县。蓟县在天津正北,而蓟县空桐山又在蓟县东北,其地当在长城附近。

六、河南临汝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八·汝州》:“禹迹之内,山名崆峒者有三:一在临洮,一在安定,一在汝州。”学者以为后者在今河南临汝县西南。

七、河南虞城

《庄子·在宥篇·释文》引司马云:“空同当北斗下山也,一曰在梁国虞城东三十里。”今按,虞城在今商丘市东。商丘为古魏都大梁之异名,故曰梁国虞城。

八、江西赣县

元·刘《隐居通议·骈丽三》:“崆峒对耸,章贡交流。”崆峒在江西赣县南。又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西六·赣州府》:“崆峒山,府南六十里,一名空山。”

九、四川平武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四川八·龙安府》:“崆峒山,在府西北十里,山谷深险。”清龙安府治平武县,县今属绵阳地区。

其他:甘肃甘谷县有崆峒寺山。

以上九崆峒,在一般地图上,唯一能看到的,只有甘肃平凉一处。其他诸崆峒名,不仅晚起,而且或因太小,或早已变更他名,无法在图上标出。然则天下言崆峒,自当以在平凉者为代表,系不争之事实。

国族之空同

国族名之“空同”,以《汲冢周书·王会解》所附《伊尹朝献商书》为最早:

伊尹朝献《商书》: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正南……正西……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嫩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驹、良弓为献。”汤曰:“善。”

文章记载的是商朝初年,伊尹为汤所拟四方诸侯国的贡献物名目。其中正北诸侯十三国,首曰空同,暂且按下不表。其余十二国族之大概,参之《王会解》正文所记周初四方朝献贡物情形,可了解如次:

(一)大夏。《王会解·北方台正东》:“大夏兹白牛。兹白牛,野兽也,牛形而象齿。”大夏,古国名。《管子》载桓公西伐大夏,徙流沙。《山海经·海内东经》:“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淮南子·地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亦方千里。……西北方曰大夏、曰海泽。”今人认为大夏故地本在山西西部,后迁至甘肃西部(亦有主甘肃为大夏故地说者)。大夏又被称为西虞、西吴、西夏。《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河水二》均记陇西郡有大夏县、大夏川水。

(二)莎车。(汉书·西域传》有莎车国,王治莎车城。故址在今新疆莎车县。历代易名,清称叶儿羌。由上文可知莎车在商初居于中原之北,至(王会解》已不见,大约已迁西域。

(三)姑他,待考。

(四)旦略,疑即林胡。因林胡又称“儋林”,与“旦略”音近。据《史记·匈奴列传》,春秋秦穆、晋文之时,林胡与楼烦仍在晋之北,直至战国,林胡仍活动在河套一带。

(五)豹胡,此从卢文本。元至正本、章檗本、吴珀本作貌胡,未知孰是。待考。

(六)代翟,代一作戎。今按,翟通狄,至西周、春秋仍居晋西、晋北与冀北之地。代狄,当指代地之狄(春秋有代国,在今河北蔚县东北)。

(七)匈奴。《王会解·北方台正东》:“匈奴狡犬。狡犬者,巨身,四足果,皆北向。”梁氏注:“四足果盖足短之称。”

(八)楼烦,《王会解·正北方》:“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旄。”孔晁注:“施,所以为旄羽珥。”即旗竿头上缀饰物。楼烦,古代北方部族名,精于骑射。文学上因以代指善射将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军于燕西,所将卒斩楼烦将五人。”裴驷《集解》引李奇曰:“其人善骑射,故以名射士为‘楼烦’,取其美称,未必楼烦人也。”楼烦战国末依附匈奴,后归秦。秦末刘、项部皆有楼烦军。

(九)月氏。《王会解·北方台正东》:“禺氏驹酴”。禺氏当即月氏。《山海经·海内北经》:“国在流沙外者,大夏、竖沙、居繇、月支之国。”月支与月氏、禺氏并同。春秋以来在河套以西至阿尔泰山、敦煌间。秦汉之际开始西迁。《史记·大宛列传》言张骞通西域时居于敦煌、祁连之间。

(十)犁,当即缴离。朱佑曾校释:“娥犁’亦作‘离’。李斯文‘乘离之马’,即此。”则战国末叶时,离国尚以出名马著称。

(十一)其龙,待考。

(十二)东胡,《王会解·北方台正东》:“尔胡黄罴。”黄罴即“如熊,黄白文”的马熊(棕熊)。两文合观,知商初东胡居于商之正北,至周初,居于周之北方正东。然则东胡之称“东”,盖因居以上北狄十三国之最东而言,非以中原为坐标也。

(十三)由东胡条可反悟。既然十三国之尾的东胡,商初时居狄之最东,那么,居十三国之首的空同,必是居狄部之最西矣!

今按,《崆峒山志·古迹》既引以上文曰:“《汲冢周书·王会解》曰‘正北空同、大夏……其龙、东胡’”,又于其末以小字附注曰:“十二(按当作十三)者,北狄之别名也,悉统於空同。”学者不察,或并此连入正文者,谬矣。

现试进一步讨论空同族国。

《尔雅·释地第九》: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

郝注:“戴,值。值,当也。斗极者,北斗中也。空桐,《论篇》作空同,《史记·黄帝纪·集解》韦昭曰:‘在陇右。’《正义》引《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然此自西方山,非《尔雅》所指也。钱氏《释地注》以今顺天府蓟州东北空桐山当之,恐亦未然。《庄子·在宥篇·释文》引司马云:‘空同当北斗下山也,一曰在梁国虞城东三十里。’今亦疑未敢定也。”

注文虽繁,却无助于理解。大约对元典文本之断句太疏,又窘于思路太狭使然。

今试重新标点并补出原文因求简练而省略的词语:

岠齐州:以南[至]戴日为丹穴,[以]北[至]戴、斗、极为空桐,[以]东至日所出为大平,[以]西至日所入为大蒙。

其文意大略为:

中土齐州岠四裔——往南可到达日光直射、有穴可采丹砂之地(古出丹砂的名区有湖南、巴蜀等);向北直达戴筐、北斗、北极之下的崆峒(轩辕国之地,在甘肃平凉);迤东到达日出之处的太平洋上;朝西则抵日入之处的崦嵫蒙弱水昧谷一带(在甘肃河西山丹焉支山、肃南大柳谷)。

按此为文化观念中的四裔之地,非正位之南北东西也。

东、南姑可不论。

关于西,大蒙即蒙谷、昧谷,亦即河西走廊薤谷、大柳谷,笔者曾发表有《崦嵫考》一文,可予详参范三畏:《〈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兼论“轩辕国”在平凉“华胥国”在华亭》、《崆峒文化论集》。

关于北,笔者《〈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一文,亦可参考范三畏:《崦嵫考——附穷石、昧谷》,载《西北师大学报(社科)》。。唯后者,读者诸君肯定要问的是:崆峒山固然与轩辕国有关,但此与北斗、北极何干?不知根据《史记·天官书》及北中天星图,北极星下方为北斗七星、斗魁戴匡的文昌六星,之下为三台六星,再下为号称权宿的“黄龙体”轩辕十六星,最下是“御女”一星。以上布局,与笔者在《〈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一文中根据《山海经》的《海外西经》《大荒西经》等所揭示的地上王国(女子国、轩辕国)及其王台(轩辕之台)、望山(穷山即崆峒)之布局何其相似,简直如出一辙,这绝不是偶然的!

按三能之“能”即“熊”本字,而黄帝轩辕亦称“有熊”氏,故三能六星下应轩辕之台。

“北戴斗、极为空同”的深层含义也许应该在此。

不过,这段分野资料与笔者所据《海外西经》地域相比照,仍有着些微的差别,因为轩辕国之东在《大荒西经》里尚有“王母之山”,在星图上却似无对应之星范三畏:《〈山海经〉“穷山”即平凉崆峒山——兼论“轩辕国”在平凉“华胥国”在华亭》、《崆峒文化论集》。这是否表明,星图确定分野的时代,与《山海经》中“穷山”地区的实际,尚有着一定的时间前后之差异?《山海经·西次三经》言西王母“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五残”出东方,为妖星之一(应属行星,故不见于星图),其与西王母之国的关系,还需另作进一步研究。

“空同”部在北狄十三国族里居位北之最西,并非在中,况且历史地看,其部族势力似亦非甚强,但在《尔雅·释地》中却代表中原人地之北极,其故为何,或因“空同”部本初居崆峒(空同)山麓,并以崆峒为镇山而得名,其地为黄帝族轩辕国之故地,故而以此名山

之名相号召云。是邪非邪,或可循此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杜诗之崆峒

杜甫为诗家百世师,杜诗善于使事,“崆峒”必然进入其眼中。何况杜甫曾经追随肃宗于灵武,肃宗往来过平凉,杜甫随扈圣驾,崆峒入咏,必定较多。故剖析杜诗之“崆峒”,以观“崆峒”在文学中的用法,当有着典型之意义。

通计杜诗之用“崆峒”,共有十三处;另文中有二处,合计十五处。笔者经检视《九家集注》及《仇注》后发现,颇值得注意的是,杜甫眼中、心中之“崆峒”,不论其用法如何,皆指陇右崆峒,尤其是平凉崆峒,均无例外。

今按时间之先后,比列原诗句及注文如下,略加考释:

(一)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仇兆鳌本,第四卷,第264页;郭知述本,第 2卷。)

赵云,言群冰之下,其高兀,于此为雄拔之句。直以为崆峒山之流来,将触折天柱,重言积水之多也。乐史《寰宇记》云:“禹迹之内,名崆峒者三。其一在临洮,其一在安定。”而《庄子》述黄帝问道崆峒,今此主安定崆峒言之。按《唐志·泾州安定郡》,而于保定县之下载有崆峒山。“北辕就泾渭”则因经度泾、渭,见水之峥嵘,其状如崆峒山之流来。崆峒固不能来,而山盖有飞走移徙,则有来之理矣。既以水为崆峒山之来,则又可寓言其触天柱矣。此诗人张大之意也。

仇云,朱注:泾、渭诸水,皆从陇西而下,故疑来自崆峒。括地志:泾水发源安定郡开(qiān)头山,即崆峒山。

今按,此天宝十四载(755)往蒲城省亲时作。崆峒当指平凉崆峒无疑,然近人注多作岷县,理由是“泾、渭二水都从陇西流下,故疑来自崆峒”,未免太实,且也不切。此“陇西”显指陇右,非今靠近陇西县之岷县,况杜甫言“北辕就泾渭”,则自应据居北在平凉者以借代。

(二)何得空里雷,殷殷寻地脉!烟氛蔼蝤,魍魉森惨戚。昆仑崆峒颠,回首如不隔。前轩颓反照,巉绝华岳赤。(《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仇兆鳌本,第4卷,第299页;郭知述本,第2卷。)

赵云,昆仑、崆峒二山,并见上注。

仇云,朱注:昆仑、崆峒,在白水西北(白水,汉衙县地,春秋秦晋战于彭衙是也。后魏置白水郡,南临白水,因以为名,唐属同州)。三畏按,白水,清尚属同州府,1958年井入蒲城县,今复。

今按,此:天宝十五载(756)夏,自奉先来依舅氏崔十九而作。崆峒在白水西北,自以位平凉者是。

(三)兵法五十家,尔腹为箧笥。应对如转丸,疏通略文字。经纶皆新语,足以正神器。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崆峒地无轴,青海天轩轾。西极最疮痍,连山暗烽燧。(《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仇兆鳌本,第5卷,第364页;郭知述本,第4卷。)

赵云,崆峒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注,言天地未安也。杜补遗诗:“戎车既安,如轾(zhì)轩如。”《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注:“轩轾,轻重也。”轩轾则或轻或重,低昂而不安矣。

仇云,鹤曰:崆峒、青海,皆河西节度统之。《唐书》:瀚海军西七百里,有青海军,本青海镇,天宝中为军,隶北庭都护府。车后顿曰轾,前顿曰轩。

今按,此至德二载(757)夏在凤翔作。时京师未复。诗中崆峒、青海并列,以前者代陇上,后者代河湟。然则代陇上者,唯平凉崆峒有此资格。

(四)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洗兵马》,仇兆鳌本,第6卷,第514页;郭知述本,第4卷。)

赵云,青、徐诸郡皆复,天下无事,则可以问道,此所以常思其如此。

禄山以天宝十四载反,岁在乙未:安庆绪以至德二载弑其父,岁在丁酉,足岁复二京。则为三年。《关山月》,古乐府曲名,梁元帝有诗。周·王褒《燕歌行》云:“无复汉地关山月,唯有漠北蓟城云。”

仇云,沈约诗:“汾举仙仗。”(括地志》:“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凉县西百里。”朱注:“肃宗自马嵬,经彭原、平凉至灵武,合兵兴复,道必由崆峒。及南回也,亦自原州入,则崆峒乃銮舆往来之地。”《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

今按,时当乾元二年(759),原注:“收京后作。”诗中“仙仗过崆峒”,“仙仗”指肃宗銮舆,盖暗用黄帝成仙典故,则不论写实、象征,此崆峒均指在平凉者。

(五)昨忆逾陇坂,高秋视吴岳。东笑莲华卑,北知崆峒薄。超然侔壮观,已谓殷寥郭。突兀犹趁人,及兹叹冥寞。(《青阳峡》,仇兆鳌本,第8卷,第683页;郭知述本,第6卷。)

赵云,见青阳峡之高,乃思往昔所见以譬之也。陇坂,《汉书·天水郡》注:“有大坂名口陇坂。”《秦州记》曰:“陇坂九曲,不知高几里。”杜补遗《周礼》:“雍州,其镇曰岳山。”注:吴岳也。《汉书·地理志》曰:吴山在汧县西,《国语》谓之西吴,秦都咸阳以为西岳。华山有莲花峰,“崆峒”见上《北征》(按当作《自京赴奉先县》,仇兆鳌本,第5卷;郭知述本,第3卷)注。

仇云:《杜臆》:《旧唐书·礼仪志》,肃宗至德二年春,在风翔,改汧阳郡吴山为西岳。崆峒山,在岷州。

同类推荐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

    《人间何处问多情》中用诗词鉴赏与传奇故事串联起多位古诗词大家的或凄美,或壮烈,或动人的爱情故事。诗词和故事的交织能让读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诗词的背景及作者所要传递出的情感,又能让读者对这些诗词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与体会。太多的诗词灵感来源自爱情,爱情不仅是诗词的催化剂,更是人间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
  • 旅途随笔

    旅途随笔

    巴金说:“《旅途随笔》是我的第二本游记,它记录了我一九三三年南方旅行的见闻,也写了我对朋友们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南方”是指香港、广东、福建等地,通过巴金的笔,追随他的行程,我们看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缩影。《鸟的天堂》《朋友》等名篇,即出自本书。本书于1934年8月由生活书店初版,现根据《巴金全集》本排印。
  •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说美食:学会浅尝二字

    蔡澜先生说:吃不饱的菜,最妙。豆那么细小,一颗颗吃,爱惜每一粒的滋味,也爱惜了人生中的一切细节。虾一定是吃不热不冷的,温温地上桌,才是最佳状态。鱼和饭的温度应该和人体温度一样,过热和过冷都不合格。水平的要求,是逐步地提高,从便宜的,吃到贵的。原则上,应从淡薄吃到香浓。学会浅尝二字。蔡澜先生也说:活着,大吃大喝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最过瘾的莫过于放纵自己。偶尔地放纵自己,是清福。有灵性的人,从食物中也能悟出道理。
  • 知青草屋

    知青草屋

    散文集《知青草屋》,述说着作者下乡当知青时的所遇、所感、所悟。集子中的人、景、事愰然已距今四十几年了,虽某些章节根据需要做了一定艺术处理,但并不影响那代人曾经五彩缤纷的记忆。唯那人、那景、那事仍风和日丽,郁郁葱葱。
热门推荐
  • 谁说女王不流泪

    谁说女王不流泪

    一粒APTX-4869,改变了工藤新一与宫野志保的生活,让他们相遇。宫野志保做出了解药,使他们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天使正式化身恶魔,Sherry与Angel的终极对决,Angel联合Gin,Sherry最终下落不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门:傲娇帝后哪里跑

    重生之门:傲娇帝后哪里跑

    穿越的,都是差不多现代嗝屁了的。安晓仰天长望,泪流满面,想着跟前恨不得亲手捏死她的几人,顶着不受宠的帽子,拼不了爹就只能拼脑子了。“爷,太子妃把你的千年鲫鱼给抓去炖了!”笔墨弹飞,叶子青一张黑脸,去收拾那正悠哉吃鱼的主仆两,恨不得掀了桌子。隔日。“爷,太子妃把那苏良娣给打了。”某人的脸已经不黑了。“给太子妃送几瓶消肿的药膏去。”“嗯?爷,被打的是苏良娣啊。”“我知道。”叶子青眼一瞪,薄唇一勾,微微笑着。小二子一边拿着药膏一边往太子妃那边去,嘴里嘀咕:“爷最近可变得真奇怪。”【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地球最后一位天神

    地球最后一位天神

    末法时代,一个失忆却并不知道自己失忆的前天神,在经历一个又一个事件后最终找回记忆,并顺收手拯救世界的故事。
  • 纪先生今天土味告白了吗

    纪先生今天土味告白了吗

    少年时代,他沉默寡言,忧郁内敛。她是天之骄女,灼灼向阳。她是他心头的白月光,朱砂痣。*六年后,他是一歌封神的乐坛新星,是粉丝心目中的男神偶像。她是配音圈崭露头角的新人演员,凭借一把独特嗓音在配音圈如鱼得水。她依旧是他心中那一抹骄阳,遇不见心痛,遇见了心更痛。*安歌刚认识纪北琛那会儿,觉得这就是个长得祸国殃民,却连句话都不会说的可怜人,因为她跑去看了他十几次,跟他说了四十多次话,这人硬是没吱出个声儿来。可是六年过去了,那个连话都不会说的人却把她堵在录音间送花表白......嗯,这里里外外都散发着土味的行为做派果然很纪北琛.........本书又名《以爱为名的久别重逢》,欢迎入坑!
  • 一直热爱着

    一直热爱着

    愿我们在短暂的青春里肆意挥撒,愿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一直热爱。
  • 相遇那一刻

    相遇那一刻

    那一刻,他与她一次偶然间的相遇,他对她一见钟情,暗生情愫,之后,又在一次巧合中碰到。他是明星,她是一个学生,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敬请期待~~~这是一部青春的现代小说,希望各位书友能多多鉴赏,谢谢大家,请多多指教。
  • 容爷您夫人又闯祸了

    容爷您夫人又闯祸了

    【1v1,甜宠,“先婚后爱”,星际,he】容神帝不近女色,是星际中公认的;容神帝俊美无双,是星际中公认的。无数花季少女都为见他一次真容,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毯式搜索与之相关的资料,想要讨得神帝欢心的同时,顺便坐上神后的宝座。结果,突然有一天这位爷突然就结婚了?夫人还是个爱闯祸的小机灵鬼?好像还是一纸婚书就把人家姑娘绑来了?“没有我的允许,你别想拿到离婚协议书。”容淳然沉着张脸坐在殷笙凝面前。殷笙凝苦着张脸:“嘤嘤嘤,容爷,我到底是招你惹你哪了?”——————————————殷·小机灵鬼·笙凝:我,我真是太难了。容·大尾巴狼·淳然:不,你只是太甜了。
  • 时空侦探玉泽胤

    时空侦探玉泽胤

    2305年,中国天才科学家马步云成功研制时光机「烛龙之镜」。随后,时空警署成立,明星玉泽胤突然转职成为时空侦探,人们带着不同的原因投案,调查一宗又一宗的悬案。现在,让玉泽胤和其他探员带大家到过去一探悬案的真相。
  • 易烊千玺:小小青梅配腹黑

    易烊千玺:小小青梅配腹黑

    【青梅竹马+甜文】【暴宠没商量!】那年,他问她:“蛋糕好吃还是我好吃?”“蛋糕加你最好吃!”几年后,他又问她:“如果一生一世很长,你会陪我么?”“只能你陪我,不能我陪你!”长大后,他又问她:“情话好听还是我好听?”“比情话好听的你说出了世界上最动听的情话!”当她回忆起往事的点点滴滴,才发现,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对她说了那么多情话,而她,也已经陪伴他几十年的时光了。【一生的歌那么长,让我陪你一起唱。】小猫QQ:2410779671欢迎找我发牢骚~加我进群备注读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