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5700000016

第16章 无悔人生(2)

平时的张柏在人们眼中是一个不善言辞、非常憨厚的青年,可在工作中却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他嘴甜手快,胆大机智,到了老百姓家里,见了年龄大的女人就“大妈长、大妈短”的,见了同龄的女人就亲热地喊声“嫂子”或“妹子”。他总是热情而耐心地向老百姓讲解放军的政策,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革命道理,让群众乐意为部队拿出自己的粮食和物品,合理地以物论价,公平买卖,他和战友们受到了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但他开展工作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一次,前线的仗打得非常激烈,战友们的米面也快吃完了,他带领班上战士去执行任务,好不容易在一座大山的塬边上发现了一户人家,就高兴地走了进去,没想到炕上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满面恐惧、非常绝望地将双手伸开,犹如一只老母鸡护小鸡似的紧紧地护着身后的几位年轻媳妇和姑娘,那情形让人既好笑又辛酸。他忙着给老人讲他们是解放军,是穷人的军队,决不会伤害她们的!可是被国民党和土匪骗怕了的老人怎么也不相信,说什么也不准他们走近,紧紧地缩在炕角里。张柏在那里耐心地说了好长时间,最后急得都差点跪下了,也许是他的诚心与厚道,也许是他的耐心与好脾气打动了老人,老人和她的媳妇姑娘们将信将疑地走下炕来,给他们生火做饭,张柏和战士们帮着吊水、生火,不一会儿就做了两大锅糊糊面,他们顾不上自己吃一口,立即找来两个驮水桶,几下就把面倒进桶里,给老人留下钱后,架在驴背上赶去送饭,因为刚煮熟的面条和汤太烫,毛驴被烫得跳起来,撒了一脊背,他们急了,忙着又从驴背上取下桶抬着走,直到饭凉了下来,才放在驴背上飞快地向战场奔去。

那时,张柏所在的陇东独立营营长叫张弟,是华池悦乐庙梁子人,指导员名叫李世俊。在他们的带领下,为了保卫延安,独立营转战于陕甘宁边区,打了许多胜仗。就在张柏四处奔波为战友供应粮食的过程中,他获准过几次假,顺便在深夜潜回家中看望妻子儿女。惊喜异常的封芝琴还以为自己在梦中,夫妻二人来不及多说几句体贴话,就忙着翻出家中舍不得吃的一点麦面和上包谷面、高粱面等粗粮,烙成馍装在袋子里,然后把黄米在水里泡软捞出来在锅里用小火炒干、炒熟,装在一个特制的长形布袋里,待张柏走时绑在他的腰问,带到部队去供他的战友们在战斗的空隙充饥。夫妻俩在做这些工作时有说不完的话,张柏说妻子太苦了,封芝琴说苦点没啥,只是担心丈夫打仗太危险了,张柏深情地望着妻子安慰说:“好着哩,有好多次打仗我愣往前冲,子弹在我脚下刷刷直响,只要我不停下来,他们绝对打不上的!”见妻子满脸惊疑的样子,张柏便把话题岔开,给她讲战场上有趣的故事。见到丈夫那样勇敢,一点不在乎的样子,封芝琴忐忑不安的心才稍稍有些安慰。

1949年3月,陇东独立营在庆阳县桃花崾岘同国民党八十二师五团遭遇,战斗异常激烈。经过我军顽强拼搏,敌人的骑兵终于被打散,许多战马在战场上乱叫、乱奔。看到这些失去主人的军马,张柏和战友们喜出望外,他飞快地冲了上去,奋不顾身地去牵马,就在他拉回两匹马,正拉第三匹马的时候,一颗炸弹落在附近爆炸了,一块弹片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他的肩窝。他倒在地上昏迷了过去,战友们把他救出来,经过简单的包扎后,送到怀安部队后方卫生队进行治疗。据张柏的姐夫、与张柏一同参加战斗的杨志勋老人回忆,张柏的伤主要在左胸靠上、左肩下方的肩窝上。当时因为血流不止,光旧棉花团就从伤口挖出来一大把,是他看着担架把张柏抬下去的,到医院时张柏仍在昏迷之中。

张柏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伤口仍然没有痊愈,这时部队又要开赴新的地方。张弟营长便安排他回家养伤。张柏一点也不想离开部队,他想眼看全国就要解放了,部队上正需要人,他又怎样好意思离开部队回家呢?后来,在组织和同志们的劝慰下,他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部队。

回家后,得知两个儿子都因病先后夭折,妻子封芝琴由于悲伤似乎变了一个人,整天以泪洗面。尽管这样,她还是非常细心地照顾着张柏,希望他的伤能早日康复,这期间张弟营长派人来看了两次,最后一次张营长说只要他的伤好了,回来就让他当连长。张柏十分高兴,他多么想重返战场和战友们一起打击敌人啊。可是由于他的伤势过重,左胳膊一直抬不起来,即便再回到部队也干不了什么,甚至连枝枪都扛不起来,反而给部队添麻烦。就在这种矛盾的痛苦中,他的大哥挺身而出,顶替弟弟当兵上前线继续杀敌。

封芝琴看到昔日身体健康的丈夫今日落下了残疾,最心爱的两个儿子也夭折了,她心里十分难过。可是,为了让更多的穷人翻身得解放。她和丈夫忍住悲痛,又送大哥去参军。

爱的奉献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你再一次站在封芝琴居住的张湾村口,回想当年亭亭玉立、漂亮勇敢的封芝琴迈着欢快的步子、跟随着意中人走进他那一贫如洗的家里,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与不幸,她始终没有倒下。她是陇东这块黄土地上长大的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女性,脚下的这片黄土地赋予了她坚强不屈、承受苦难和正视不幸的勇气,她和这里世世代代耕作不息的人们一样,明明知道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付出不一定得到回报,但她仍然要一次次地付出,一次次地辛勤耕耘、一次一次地摔倒又爬起来!

新中国成立的隆隆礼炮声给封芝琴带来了无数的希冀与美好憧憬,她的两个儿子夭折了,但是女儿却出生了。她和丈夫又要追求一种新的生活!

这时家里只有丈夫、她和三个不懂事的小侄女以及刚出生不久的女儿。由于丈夫的残疾,家里几十亩地春种秋收的担子全都落在了她的肩上,张柏只能帮她干些轻活儿或是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昔日那种夫妻共同下地抢着干活儿的情形不见了。对此,封芝琴没有半句怨言,她总是白天干完地里活儿,天黑了才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家织布纺线,常常通宵达旦地给丈夫、孩子做衣服鞋袜。有时她还得漫山遍野地去寻几味熟知的草药,熬好给丈夫敷伤口。

封芝琴除了过自家的小日子,还不断追求新的进步,她利用空闲时间识字学文化,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她就担任了村妇女委员、妇女主任,为了干好自己的工作,她东家进西家出,起早贪黑,忘我工作。张柏对此非常支持,从没有拖过她的后腿。有时候封芝琴要到县上去开会,那时全靠两条腿走着去,她总是鸡叫头遍就起床为家里人做好饭放在锅里热着,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就赶紧出门上路,外面仍然是黑糊糊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张柏早就起来了,为牲口拌了满满一槽草,然后顺手反锁家门,一手捏根棍子,一手牵着封芝琴的手,把她送到大路上,直到天刚蒙蒙亮能看清路面他才往回返。到晚上不见封芝琴回来,他就一遍又一遍到大门口眺望,有时天已黑了,仍不见封芝琴的影子,他就到半路上去接。无论多么麻烦多么累,他都心甘情愿毫无怨言。封芝琴出远门以后,娃娃们的鞋袜、衣服要他换洗,还要喂牲口、推磨、碾米、做饭。最让他为难的是做饭,特别是擀面,小小的、软软的一疙瘩面,他一个大老爷们怎么也对付不了,折腾了好大一阵功夫,做出来的面片却又粗又厚,孩子们都不愿意吃。后来,妻子做饭时他就特别留心,后来他居然做出了一手好饭。1963年,封芝琴在兰州开了十几天的会,回来又紧接着到庆阳地委党校学习了三个多月,张柏既当爹又当妈,里外一肩挑,把一个家安排得井井有条,让村里人刮目相看,被群众公认为“模范丈夫”。

张柏对她越好越放心,封芝琴就更加勤快,工作更加努力。她本来就是个“犟性子”人,干啥都要干得有板有眼,样样在行。她的菜切得如丝如缕,红红绿绿搭配得色彩绚丽,酸辣咸甜,味道调和得特别可口,让人看了就忍不住流口水。她擀的面条又细又长,正如俗话说的那样:“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一根线。”她酿的醋又酸又酽,浆水做得又清又香,加上她这个女“掌柜”持家有方,头脑清楚,有主见,使得一家人生活有条不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张湾村及附近颇有名气。提起她人们都交口称赞。

封芝琴从地里干活回来,即便背着沉重的柴火捆,但只要看到地头、路边有麦谷穗,她都吃力地捡起来,撩在衣襟里带回家去;她用秸秆烧火时,总是习惯地把夹在里面的庄稼穗穗捡出来后,才放进灶膛或炕洞里。平时,封芝琴十分节俭,精打细算,从不浪费一把柴、一粒米。在大饥荒的年代,她总是把那些难以下咽的豆饼、油渣、榆钱、玉米芯、苜蓿秆精心制作成可口的食品用以充饥,以免丈夫和侄女、孩子们饿着肚子。她用玉米面或高粱面做出来的碗饽饽特别香甜,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小点心”。吃粮总是先吃秋谷面,再吃红面,最后才吃细面。多少年来,这习惯已经成了她的家规,因此,她们的粮食总是“细水长流”,很少断顿。就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粮食最困难的时期,她家吃国家回销粮也是最少的。为此,她曾多次参加过省、地、县计划节约用粮先进工作者会议,受到过表彰奖励。

封芝琴劳动吃苦、泼辣,无论在农业生产合作社,还是在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中。她每年都坚持出全勤,不管阴天晴天、刮风下雨,只要队里出工,她总是早早地赶去,从锄草、撒粪到扶犁、收割、碾场,各样庄稼活她都是把式,让她干什么人们都特别放心。她是“解放”脚(缠了又放开的),收割小麦和谷子时,在地里根本蹲不住,只能跪在地上一镰一镰往前割,这种农活称为“霸王苦”,是农活中最苦的差事。封芝琴和男社员一样出工收割,从不叫苦叫累。

1963年,有一次生产队里送粪的时候,按照安排,年老体弱的妇女铲粪,年轻的妇女往地里担。但是,临到送肥时,有些年轻妇女也扛着铁锨站到了地里,队长见了生气地嚷道:“你们年轻人怎么不去担,这像话吗?”封芝琴一句话也没说,从家里取来了一副笼筐,带头担起粪来。平凡之处有境界,普通的行动胜过了千言万语。这些年轻妇女红着脸纷纷回家取来筐子,争先恐后地担起来。

每到割麦收秋时节,队里的婆娘媳妇总喜欢和封芝琴一起搭伙儿干活,通常一般人一趟只割六沟麦子,她常常割到七沟八沟,甚至九沟十沟,由于她技术娴熟,割得再宽也不少趟数。当别人提醒她吃了亏时,她总是笑笑说,到镰底下了嘛,只多动两镰,还不是为自己干吗,又何必算计得那么清楚呢?秋天从地里背高粱秆,别的妇女一趟背两捆,她总是背三捆。队里种的豌豆地杂草多,松土锄草难度大,挣的工分也少,别人都不愿意去干,封芝琴却不计较这些,主动地揽这活儿干。

封芝琴还是一个诚实本分、乐于助人的人,平时,只要谁向她借东西或要啥东西,她总是尽量满足,从来没有回绝过。乡亲四邻不管谁家有事,她都尽量赶去帮忙,万一去不了也要叮咛丈夫张柏一定去不要忘了。她家门口有一盘石碾子,多少年来,前来碾东西的乡亲们,有时忘了带笤帚、簸箕什么的,她会毫不犹豫从家里拿出来给他们用。她因为电影《刘巧儿》出名后,家里来的人特别多,有些慕名而来的记者、作家、崇拜者一住就是好些天,可是她从没收过粮票、饭钱,总是那样热心而周到地照料着远方来的客人。在三年困难时期,一次吃饭时,一个客人拿起盘子里最后一个馍正要吃时,她那饿得眼巴巴正盯着这最后一个馍的小女儿“哇”地一声大哭起来。原来,陇东农家有个习惯,家里来了客人,如果有细粮,总要把细粮做给客人先吃,客人吃剩下来的自家的孩子才和老人吃。因此小女儿一直瞅着盘里的白馍馍,看着吃完了,便绝望地大哭起来,弄得客人有些不知所措,封芝琴和张柏疼在心里,嘴上却说:“好着哩,这娃爱哭!”客人半信半疑,终于从女儿的眼神里看懂了什么,忙把拿到手里的馍递了过去,十分内疚地看着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随着封芝琴外出开会、学习的日子增多,张柏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封芝琴每次外出都要给张柏买件礼物,她总是深情地对丈夫说:“我风风火火的在外面跑,这个家可难为你了!”张柏笑着说:“我们靠共产党才走到一起来了,只要组织看得起,群众信任你,你就放心地干吧!看到你进步,我高兴都来不及呢,还说什么难为不难为的!”

几十年来,封芝琴和张柏这一对恩爱夫妻,这一对争取婚姻自主的典范,日子虽然苦但心里却很甜,他俩很少吵嘴,即是遇上不愉快的事,夫妻俩总是互相说说或安慰几句就过去了,从来没有红过脸。在三年生活困难时期,封芝琴每顿吃饭时总要给伤残丈夫多舀几勺或捞上一碗干的,千方百计让张柏多吃一点。

随着岁月的悄然流逝,封芝琴和张柏夫妇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浓,他们恩恩爱爱,相互理解,相互体贴,相互支持。多次被县上评为“五好家庭”、“文明户”等荣誉称号。

悠悠慈母心

她焦急地奔波于山问、田野的沟沟坎坎,她手里拿着把铁锨,两眼注视着草丛,希望能发现一条蛇,可几天过去了,她却两手空空一无所获。原来封芝琴和大女儿在为有病的二女儿找药引子。她的二女儿得病多目,一直昏迷不醒。乡村医生开了中药方子,要用鲜蛇胆做引子。所以她一天又一天地出去找蛇。

那天黄昏,她总算在一片草地边找到了一条蛇,她像探宝的人见到了宝贝一样兴奋地追上去用铁锨紧紧压住,全然顾不得它那拼命挣扎的可怕情景,敏捷地抓住蛇尾巴,提起来使劲抖动,知道它没有了反抗能力,立即跑回家,在炕边,她几下把蛇胆取出来,和煎好的中药一块给小女儿灌下去,接着把切成薄片的蛇肉贴在小女儿肚脐上……说来也怪,第二天,女儿居然睁开了她的小眼睛,封芝琴高兴得直掉眼泪。那时悦乐乡有了卫生所,她又忙着将女儿背去看病,打针吃药,后来她四处奔忙又抓住了一条蛇,给小女儿服了蛇胆,肚子上又贴上蛇肉,不久小女儿的病就全好了。

这是封芝琴老人的亲妹妹封汉琴老人2003年12月在我们采访时,坐在封芝琴家炕上说的一个真实的情景。

封芝琴和张柏先后生育两儿两女共四个子女,由于两个儿子不幸夭折,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养子。

同类推荐
  • 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

    安德鲁不想孤独终老

    我总觉得我会孤独终老,又总觉得有一个人正穿过人群朝我走来。一部处女作,被翻译成19种语言,畅销20多国,引发《纽约时报》等数十家世界知名媒体争相报道!一经出版,获众多畅销书作家埃莉诺·布朗、克莱尔·麦金托什、比安卡·马赫斯等争相推荐,被读者称赞“又丧又治愈”!这是一个神经质而内心柔软的人努力学习如何不孤独终老的故事,每一页都让人沉迷。——《出版人周刊》。读完本书,愿我们思考如何不孤独终老,愿我们抓住一生中真正重要的东西。“蓝色的月亮啊,你看到我孤独地站着。”安德鲁42岁了,他常常厌恶自己。他总觉得自己会孤独终老,不知道该如何爱任何人。安德鲁的工作是和死亡打交道:他一年参加25场无人问津的葬礼。如果有人孤零零地死去,他要去死者家里调查,确认死者是否尚有亲人在世,留下的钱是否足够支付葬礼。这是一份阴郁的工作。安德鲁觉得,总有一天自己也会孤独终老,不会有人参加自己的葬礼。安德鲁孤独到窒息。突然有一天,新同事佩姬像一大口氧气涌进了他的生活。两人闯入一个个孤独终老者的房子,搜寻死者的生前故事,探讨人生的意义。渐渐地,安德鲁开始思考,如何再好好活一次……
  • 婚姻流水

    婚姻流水

    婚姻,经营好了是一场繁华盛世,反之便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时光无法倒回,一场场悲欢离合在流年上演。
  • 人是铁饭是钢:2012热播电视剧

    人是铁饭是钢:2012热播电视剧

    讲述了1963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北方的一座城市里,城市的北郊,矗立着一片大型的钢厂。新来厂长刘峰因领导有方,超额完成任务,总厂奖励了一头猪,而厂里只有御厨传人南易会杀猪。南易杀猪做菜都受好评,一时名声大噪,被任命为食堂大厨,主管后厨。而食堂主任崔大可处处与他为敌。但厨艺精湛的南易凭借着自己的技艺与努力渐渐确立了声望,也得到医务室护士丁秋楠的爱情。但因为他总是帮助拖家带口的寡妇梁拉娣一家,令崔大可抓住了污蔑他的机会,最终从他手中抢走了丁秋楠;而南易则与梁拉娣成了患难夫妻。经历了“文革”患难以后,步入了70年代,在国家号召下,崔大可辞职下海,拉拢南易开起了小饭店。崔大可和南易这对斗了半辈子的冤家最终冰释前嫌。崔大可的儿子小南最终成了南氏御厨的第五代正式传人。
  • 救赎游戏

    救赎游戏

    T市著名的慈善家、企业家罗伟离奇死在发迹地景家镇一栋还未竣工的商场车库内,同时死在车库的还有一名叫做粟林的高中生。负责该案件的T市公安局刑侦大队成员炎宏跟随大队长安起民赶到现场进行侦查,在那儿结识了T市报社记者斗魏,并因共同的刑侦推理爱好,两人成为朋友。两名死者间的关系,死者妻子与司机的不明关系,重大嫌疑人列杰的不在场证明……谜团一个接一个。案件调查过程中,炎宏因擅自行动揭开了刑侦大队多年前的一桩悲伤往事,并在往来中对罗维之女罗雪暗生情愫。不料不久后,嫌疑人列杰在被释放后离奇自杀于密室中,所用的枪支和杀害罗伟的凶器一致。炎宏更是发现自己并不是罗雪的意中人,自己只是被利用而已。心灰意冷的炎宏试图用工作来转移注意力却意外收获新的证据,各个线索逐渐拼凑起来,一桩源于二十年前的爱恨情仇所引发出来的命案真相浮出水面。最终,炎宏和斗魏两个推理天才开始了最后的推理。意想不到的凶手,缜密完美的手法,匪夷所思的动机,组成了一曲救赎与堕落的挽歌。
  • 日光微暖爱倾城

    日光微暖爱倾城

    她是时而天然呆时而精明强悍的矛盾小海龟。他是腹黑顽固玩世不恭帅而多金的ABC。当腹黑遇上天然呆,当平民遇上王子,灰姑娘的故事是否就真的存在?世间最难得的不过是爱情一词,世间最敌不过的也无非现实二字!王子和灰姑娘的爱情,最终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朝露昙花咫尺天涯?少年时的惊鸿一瞥,再次相遇时的言笑晏晏,谁才是她繁华落尽后最虔诚守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智修学院

    智修学院

    第一次发小说,请多指教0.0,这小说我会一直连载下去
  • 双重轨迹

    双重轨迹

    在接到死刑判决书的时候,他没有再为自己辩解,也没有要求见自己的父母,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见他的小姨最后一面。杀人犯在监狱里都是要戴手铐脚镣的,不过在他的要求下监狱的管教同意了他的要求,取下了他的手铐和脚镣,他想让自己给小姨留下的最后的印象好一些。
  • 神奇宝贝之千哲

    神奇宝贝之千哲

    当神奇宝贝世界,崛起了一名叫千哲的骚年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帝凰天女:绝色狂妃逆天下

    帝凰天女:绝色狂妃逆天下

    【一对一。】一朝穿越,成为了史上最受宠的嫡女,你以为她是废柴,no,她这个身体的主人一直都是天才级别的人物,你以为她会被未婚夫给休了,but,这个未婚夫痴情的要死。原以为她占有了这个身体,可没想到,这个身体真正的主人,只是在沉睡中!一个身体有两个不同性格的灵魂会怎么样?一个高冷不进人间烟火,一个玩世不恭风流潇洒!当两个不同人格的人遇见了一生都难已忘怀的人。
  • 我樱败笔

    我樱败笔

    图书馆拐角的遗香依旧透着有关你的回忆,想在漫天樱花飞舞之际遇见你,拥抱你。那翩翩飞舞的片片樱花大概是你的呼唤,一想到你,记忆中的两瓣樱花又一次飘舞重合—我喜欢你就像飘舞的樱花
  • 莫辞满

    莫辞满

    那个立于大殿顶端,矜贵冷峻的男子,居高临下地提出迎娶她为正妃。她拒绝了全京城最惹不起的煞神——晟王殿下,谢长辞。她余阑珊可以什么都不要,仅仅是为了那个清风霁月的白衣男子。奈何满腔痴心皆错付。晟王登基。终究只为大义,跨进那深宫。面临羞辱刁难,她履步艰辛,步步为营。历经无数的打磨与雕琢,终是见证了一名女子在黑暗中破茧成蝶,惊艳盛开。只有受过伤,才知道如何自愈,只有爱过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去爱别人。她这块未经打磨的璞玉,终会变得圆滑莹润,耀眼璀璨,直至——无坚不摧。“就算负尽了天下,又怎样?纵使背负千古骂名,又何妨?”繁华之中,有一人守候,伴于身侧,便是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