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900000023

第23章 经络肢体病证(2)

按:湿痹,又称“着痹”,邪之所伤以湿为甚。临床表现以肢体关节疼痛,沉重,麻木,活动不便,痛有定处为特征。治以祛湿通痹为主,佐以驱风散寒。

痹证(类风湿性关节炎)

例1:屈××,女,36岁,工人。

初诊:1985年7月13日。患者双手指、腕、踝关节疼痛、怕冷、肿胀已二年余。特别以2、3、4指关节肿胀明显如梭形,晨间僵硬,活动不利。经西医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服激素及雷公藤片未能控制,前来寻余中医治疗,舌质淡,苔白厚,脉缓弱。

辨证:风寒湿邪,闭阻经络。

治法:益气驱风,温经祛湿。

处方:防己黄芪汤加味。

黄芪15g 防己12g 制川乌10g 制草乌10g

桂枝10g 防风10g 当归10g 白术10g

羌活10g 独活10g 秦艽10g 威灵仙10g

鸡血藤15g 土鳖虫10g 穿山甲10g 海风藤15g

全蝎6g 地龙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85年7月19日。服上药后,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手指关节肿胀消退,上方继服20余剂后,症状基本控制,活动自如,为巩固疗效,以原方6剂量配制末药一料,每次10g,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

追访一年未见复发。

例2:陈××,男,54岁,农民。

初诊:1998年12月7日。患者素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已六年余。近年来加剧,双手腕、指关节肿胀疼痛、变形、肌肉萎缩,呈典型的梭状指。伴有低热,腰背困痛,全身不适,不能行走。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服强的松、雷公藤等西药仍不能控制。由家人搀扶前来就诊,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辨证:风湿瘀滞经络,肝肾阴虚。

治法: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滋补肝肾。

处方:虎潜丸加减。

黄柏12g 龟板12g 生地15g 知母12g

白芍15g 怀牛膝15g 鸡血藤15g 秦艽10g

桑枝30g 防己10g 苍术12g 木瓜12g

穿山甲6g 透骨草20g 乌蛇15g 全蝎6g

红花6g 元胡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8年12月13日。服完上药,诸症有所减轻,再以原方继服6剂。

三诊:1998年12月19日。服完上药后,症状明显好转,逐步撤去激素。以原方六剂量加三七、乳香、没药、威灵仙、薏米、川断、焦杜仲配制末药一料,共为细末,每次10g,日服3次。服用二月后,双手腕、指关节肿胀、疼痛消失,肌肉萎缩改善,病情基本控制,行走自如,生活自理,情况良好,再以原方配制末药一料,以善其后。

例3:王××,女,48岁,工人。

初诊:1999年10月4日。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八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时轻时重,如此反复多年,始终未愈。每逢天气变化或感冒疼痛加剧,近年来病情愈来愈重,四肢活动受阻,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故此寻余诊治,症见面容憔悴,畏寒无汗,全身拘急牵引疼痛,四肢指趾挛屈不能伸展,呻吟不止,舌质青紫,苔薄白,脉沉紧。

辨证:寒湿流注关节,瘀血阻滞经络。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乌头温痹汤。

制川乌10g 制草乌10g 羌活10g 独活10g

桂枝10g 黄芪20g 木瓜12g 威灵仙12g

鸡血藤15g 透骨草15g 伸筋草15g 血竭5g(冲)

土鳖虫10g 当归15g 红花6g 蜈蚣2条(冲)

川牛膝10g 全蝎6g(冲) 细辛6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同时,配制药酒一剂。

处方:

当归10g 细辛6g 川乌6g 木通10g

血竭6g 枳壳10g 白芷10g 川牛膝10g

三七6g 附片10g 自然铜10g 土鳖虫6g

西红花6g 海马6g

以白酒4斤浸泡上药一周后,即开始服用,日服3次,每次5ml。三个月为一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二诊:1999年10月10日。服上药后,四肢关节疼痛稍有减轻,全身感到舒适,以原方再进10剂,并加服药酒。

三诊:1999年10月20日。服药后,四肢关节活动较前灵活,疼痛挛急明显减轻,畏寒消失,舌质黯红。嘱以原方6剂量配制末药一料,共研细末,每次10g,日服3次。三月后,患者特来面告,现在不但全身各关节再未疼痛,即以前指趾挛屈不能伸展,亦恢复如常。

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按: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萎缩性关节炎),病因较为复杂,具有关节炎变的慢性全身性疾病。病变主要侵犯构成关节的各种组织,临床上早期表现为游走性或对称性的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晚期关节僵硬畸形,肌肉萎缩。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痹证”的范畴。痹证的临床经过中,在不同阶段可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因此临症时必须仔细辨证,要随证型的变异,而随时改变治疗方案。

妇科疾病

月经先期

例1:曹××,女,26岁,工人。

初诊:1984年7月21日。患者月经周期自初潮以来,一直比较正常,去年夏天因月经来潮时,冒暑热参加劳动。此后每次行经均提前一周左右,经来量多,色红,经期小腹及腰疼痛。末次月经6月20日来潮。5天干净,本次月经7月12日来潮,经量多,色暗红,有血块。这次月经来潮前感烦躁易怒。现感头晕、口干,恶心欲吐,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微黄,脉弦略滑。

辨证:冲任血热,肝胃不和。

治法:清热凉血,平肝和胃。

处方:清经汤加减。

丹皮10g 地骨皮10g 白芍12g 生地12g

青蒿10g 黄柏8g 茯苓10g 半夏6g

陈皮6g 大黄6g 竹茹10g 栀子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4年7月24日。服完上药后,经量明显减少,诸症基本消失,再以原方减去大黄、半夏、竹茹,加黄芩10g、香附子6g,继服3剂。

三月后,患者因感冒前来就诊,追问病史,月经周期正常,未再发生月经先期的情况。

按:本例患者行经期间未注意“四期”保护,冒暑热参加体力劳动,暑热之邪乘虚侵入血分,迫使血液妄行,因而导致月经先期来潮。热邪上犯心肝两经,故烦躁易怒;热邪犯胃,胃失和降,故见恶心欲吐;火性上炎,故见头晕;火热之邪灼伤津液,故见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微黄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凉血,平肝和胃为法,方用清经汤加味治之。服药3剂,热邪得以清解,加减再服3剂,阴液有所滋养,月经正常病愈。

例2:秦××,女,38岁,教师。

初诊:1987年9月19日。患者平时月经正常,近3年来月经先期而至,每次提前7天左右,经前3天胸乳胀,头晕,经来量多,经期长,约10余天方干净。上次月经8月15日,本次月经9月8日来潮,9天干净。现感头晕,口干,口苦喜饮,腹部胀痛,按压后呃逆、嗳气,纳食差,尾骶部酸痛怕冷。舌质红,苔微黄,脉沉弦。

辨证: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兼夹肾阳不足的血热先期。

治法:疏肝和胃,清热凉血,兼补肾阳。

处方:丹栀逍遥散合平胃散加减。

丹皮10g 炒栀子10g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2g 苍术10g 厚朴10g 陈皮10g

香附子12g 郁金10g 补骨脂10g 薄荷3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

二诊:1987年9月22日。服药后,腹胀痛减轻,呃逆、嗳气较前减少,头晕、口干、口苦均减轻。舌脉同前。效不更方,守前方再进5剂。

患者服上方后,月经周期正常。一年多来,未再发生月经先期的情况。

按: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是导致月经先期的原因之一。本例患者最近3年来,每次经行前3天胸乳胀,是由肝气郁结、气行不畅所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迫血妄行,故使月经先期而潮,经来量多,经期延长。腹部胀痛,呃逆、嗳气、纳差,均是肝气横逆犯胃,胃肠功能失调的症状。头晕、口干、口苦,则是肝郁化火之象,这是主证,是实证,其尾骶部酸痛怕冷,则是肾阳不足的兼挟证。治疗方法应以疏肝清热,调和脾胃为主,兼温肾阳之不足。选用丹栀逍遥散合平胃散加减。方中丹皮、栀子清热泻火;柴胡、当归、白芍、香附子、郁金,疏肝理气解郁,气散则火邪亦散;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平胃散)顺气和胃,胃和则食增,并佐补骨脂以温肾助阳,专治尾骶部之冷痛。服药3剂,肝火渐平,肝气得以条达。故诸症减轻。再按上方续服5剂,使气火尽散,肠胃调和而愈。

例3:刘××,女,46岁,农民。

初诊:1992年10月5日。患者既往月经正常。从去年6月份起,月经开始提前来潮,每次约12天左右而至,经行一天即净,量少,色红,经期伴头面部及下肢肿,腰痛。上次月经9月8日,末次月经9月21日。现感小腹坠胀,白带多。面部及下肢轻度浮肿,按之有凹陷。舌质淡红,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沉弱略弦。

辨证:气虚下陷,冲任不固。

治法:健脾益气,固涩冲任,兼以除湿消肿。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黄芪24g 党参12g 白术12g 升麻6g

柴胡6g 当归10g 陈皮10g 大腹皮10g

茯苓皮15g 五加皮10g 牡蛎15g 川断10g

山药15g 芡实12g 生姜皮6g 炙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5剂。

二诊:1992年10月10日。服上药后,白带明显减少,头面及下肢肿消退,少腹坠胀减轻,舌脉同前,嘱以原方再进5剂。服药后,月经延至30天来潮。以后每月都能按时行经,经期面部已不浮肿,无坠胀感。白带减少如常人,腰部也不感疼痛,病告痊愈。

按:脾为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虚则中气不足,统摄失职,冲任不固,从而导致月经先期来潮。本例患者年过四旬,接近更年期,脏腑功能逐渐减退,后天脾胃也逐渐虚弱。脾虚则血失所统,冲任不固,则发为月经先期。脾虚中气不足,清阳下陷,则见小腹坠胀,白带多。脾虚失于运化,则经行水肿。病由脾虚所引起,治当健脾益气,固涩冲任,兼以除湿消肿,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芡实、炙甘草健脾益气摄血;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当归、黄芪功专补血;陈皮合大腹皮、茯苓皮、生姜皮、五加皮为五皮饮,意在除湿消肿,加牡蛎以固涩冲任,佐以续断补肾止血而治腰痛。全方具有升阳益气、固涩冲任、除湿消肿等功效,补益之中寓清通之意,是扶正祛邪之法。

月经后期

例1:胡××,女,27岁,已婚,个体户。

初诊:1991年4月27日。患者月经不调已5年余,曾在某医院治疗过一个阶段,月经基本规律,后因生气后时常情志不畅,月经又不规律,至今一年余。现月经周期45天~2个月,5天净,经前乳房胀痛,小腹胀,泛恶呕吐,纳差,经后稍减,经来量少,末次月经3月18日,舌质红,苔微黄,脉细弦。

辨证:肝胃不和,气血失调。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调经。

处方:逍遥散加减。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香附子10g 竹茹10g 郁金10g

川芎10g 栀子6g 木香6g 薄荷6g

炙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1年5月3日。服完上药后,乳房胀痛,小腹胀均已减轻,月经逾期二周未至,经常泛恶,舌脉同前,治以养血调经,兼和肝胃。

处方:

生地12g 当归10g 赤芍10g 川芎6g

丹皮10g 丹参12g 香附子10g 郁金10g

佩兰10g 陈皮10g 半夏10g 益母草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91年5月13日。服上药后,月经来潮,持续5天,血量较多,色红无块,现月经已过,仍时有泛恶干呕,腹部隐痛,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象沉弦,证属肝气上逆,胃气不和,治以疏肝和胃。

处方:

当归10g 白芍10g 柴胡6g 白术6g

茯苓10g 香附子10g 陈皮10g 台乌6g

元胡12g 佩兰10g 半夏10g 薄荷3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四诊:1991年5月19日。服上药后,泛恶干呕、腹部隐痛均已消失,苔薄白,脉和缓。嘱服八珍益母丸,每次1丸,日服2次,连服二月。

半年后随访,患者自诉服药后,月经周期正常,其他症状均已消失,现已怀孕。

按:此案属于月经后期,病因主要是长期情志不畅,肝郁气滞,导致肝失疏泄,气失条达,胃气不和,气滞则血亦滞,故月经后期。治疗方法以养血疏肝,兼调脾胃,使气血调和,月经渐得正常,故能受孕。

例2:李××,女,32岁,已婚,农民。

初诊:1993年9月15日。患者月经后期半年余,周期40~50天,2天净,量少色黑,经期少腹寒痛,腰部作痛,月经于8月17日来潮,3天净。目下症见头晕,耳鸣,少寐,畏寒,腰困痛。舌苔薄白,边有齿痕,脉象沉细。

辨证:肝气上逆,肾阳虚弱,寒瘀凝滞。

治法:疏肝益肾,温经化瘀。

处方:金匮温经汤加减。

熟地12g 当归12g 川芎8g 白芍15g

制香附10g 肉桂6g 吴茱萸6g 桃仁10g

蒲黄8g 台乌6g 川断10g 牛膝12g

鸡血藤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3年9月23日。服上药3剂后,诸症有所减轻,6剂服完,月经来潮,一天净,量少色正,痛经减轻,现在经前,乳房胀痛,神疲乏力,腰部困痛,舌脉同前。证属寒渐温化,肝气未疏,肾阳未充。治以疏肝理脾,温肾调经。

处方:

柴胡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白术10g

茯苓10g 郁金10g 香附子12g 川芎10g

牛膝10g 川断12g 巴戟天12g 补骨脂10g

杜仲12g 鸡血藤15g 薄荷3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三诊:1993年9月30日。服上药后,诸症基本消失,药证相合,嘱以原方再进10剂,病告痊愈。

按:此例属于月经后期,兼有痛经,主要原因是肝气上逆,肾阳虚,寒瘀凝滞,故治以疏肝益肾,温经化瘀,服药后,寒瘀得化,故月经按期而至,腹痛亦减,但血量仍少,此系肝气未疏,肾阳未充,冲任失滋,故再以疏肝理脾,温肾调经以滋冲任为法。

例3:陈××,女,28岁,已婚,工人。

初诊:1998年7月10日。患者17岁月经初潮。以后周期逐渐延后,一般推迟6~12天。经期3~4天。以往经来量多,色淡,经期关节痛,腰腹痛。平素白带多,色白无气味,精神倦怠,四肢无力,纳食差,头晕心悸。本次月经6月17日来潮,量少色淡,经行两天。现感头晕心慌,精神差,四肢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辨证:气血两虚。

治法:气血双补。

处方:人参养营汤加减。

党参12g 白术10g 茯苓10g 当归10g

熟地12g 白芍15g 黄芪18g 桂枝10g

陈皮10g 远志6g 五味子8g 山药15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98年7月16日。服上药后,头晕心慌消失,精神转佳,食欲增加,再以原方继服10剂。

三月后随访,月经逐渐提前,转为正常,经色转红。平时白带减少,其他症状也随之改善。

同类推荐
  •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精选妙用中草药治疗常见儿科疾病

    本书介绍了新生儿小便不通、新生儿脐患、新生儿皮脂硬化症、新生儿破伤风、小儿白喉、百日咳、小儿结核病、小儿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小儿脊髓灰质炎、小儿麻诊、水痘门、猩红热等内容。
  •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一书,由长期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药品对家庭来说,已成为必备药,常用药。例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特别是有些新药,虽然同过去常用药物具有相同效用,但用法、用量往往不同。有些人服用时,好凭以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草率服用,这是非常有害的。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妇女健康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

    妇女健康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

    本书综合现代妇女预防、保健、临床与家庭护理方面的知识和多年的临床经验,根据妇女各生理发育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系统介绍了现代妇女保健理论及其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科学性、实用性强,适合基层医护人员学习参考。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热门推荐
  • 从土地公开始

    从土地公开始

    异界重生的李牧,发现这个世界竟然是仙道鼎盛,神道不存。不要紧,我有系统,那就从土地公开局,让我们重建神道!求收藏,求推荐!
  •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形貌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单纯你好我是美好

    单纯你好我是美好

    总会有人记录了你的整个青春,也会惊艳你的余生第一次的初见,到后来的余生,我还可以牵着你的手一起走吗?
  • 图心

    图心

    赫连一古,图心国异色者,灵根被心锁禁锢,成为废材一只。伏藏十年,于背叛和阴谋的罗网下,觉醒技能。被迫入世,见世间杀戮离合,誓以纯净之心,斩杀图心国的饕餮之心!
  • 有宝独闲

    有宝独闲

    很多年以后,有人问宝闲,是否后悔过下山的那些日子。宝闲侧头想了许久,却只是在那人不解的目光中,笑着摇了摇头,未发一言。脑海中似乎又浮现出那些负醉长歌,嬉笑怒骂,纵马江湖的日子。即使有过失意,有过背叛,有过难过,可是那又如何。江山如画,只要曾与你们携手共度,便已此生无憾。
  • 她的第N次人生

    她的第N次人生

    少女的成长历程,最直白的人性争斗,关于爱的墓志铭,关于友谊的双面刃,关于血缘的考量,这个世界真的太复杂了,你可以简单一点,但也仅是一点,如果你也在寻找黑暗中的指明灯,属于你的温暖港湾,终归会为你亮起那盏灯,即便它来得那样晚...
  • 喋血狂妃1

    喋血狂妃1

    刚穿越到了龙傲国,就要躲躲藏藏。哼,那个趾高气昂的五小姐,原来也不怎么厉害嘛。聪明反被聪明误,想陷害我?想得美呢。啊~怎么又被抓起来了,我脆弱的小心脏承受不起啊......
  • 豪门逼婚:首席女总裁

    豪门逼婚:首席女总裁

    她是商界鼎鼎有名的高冷女强人,他是商界最神秘的太子爷。她无意中闯入他的房间,从此被他缠上。“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她头疼的看着眼前有如黑夜般诡异的男人,第一千零一次道歉。“没关系。”他笑得随和大度,千遍如一的强调:“你只要负责就行。”
  • 时先生的二婚悍妻

    时先生的二婚悍妻

    丈夫王朗婚内出轨,伤心失望之下卞浅伊快刀斩情,使计离婚,并决心从此不再涉足情爱。那一夜,卞浅伊被前夫和情人羞辱后落荒而逃,惊慌失措下避难于亿中集团掌权人时言希的套房之中。新加坡之行,疗情伤的卞浅伊酒醉下放纵了自己一次,却成全了她和时言希的露水情缘。终于验证了自己男人能力的时言希餍足睡去,脑中规划着这个女人和自己的未来。而卞浅伊却留下嫖资挥袖消失了。至此便开启了二人理不断剪还乱的情感纠葛。一个不愿再相信男人、相信爱情的离婚女人,一个权势显赫、事业成功却身患隐疾的男人,他们在利益的羁绊、青梅竹马的诱惑、旧爱的阻挠下是如何守护这份情感的呢?
  • 蜗居之争

    蜗居之争

    也许是漂泊的疲惫,也许是对家的渴望,房子成了人们最安全的归宿,买房也成了无数人最迫切的渴求。有人买房,就有人卖房;要想建新房,就必须拆旧房。在这一买一卖,一拆一建中,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得与失、爱与恨,甚至生与死。房子让无数的人为之疯狂,房子成了财富的象征、成功的标尺、欲望的满足。它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瞬间一无所有。为了得到那渴望中的一砖一瓦,青春、美貌、爱情、梦想都有可能成为最廉价的筹码。主人公李文化为了“家”而选择离开“家”,离开家就意味着同时失去了家的载体——房子。于是,买房成了他们一家奢侈而迫切的愿望,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房战,他却发现,房子已不再只是曾经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