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74600000014

第14章 经济篇(7)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表明,城市化是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为了实现产品交换,生产者将自己的劳动产品云集于地理位置上的交通要道进行交易,于是在这里产生了集市。为了便于交易,商人将贩运的货物运到这里经商,于是在集市上产生了专门化的经商行业;为了便于交易,手工业者乃至大工业者在这里建立厂房,进行工业生产,于是这里又产生了工业;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密集起来,于是又应运而生了各种服务业。如是等等,适应于交换而形成的集市,愈是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交通要道的属性,就愈成为工业、商业、服务业和各种文化事业云集的场所,愈益扩大其规模,愈具有交通中心、流通中心、生产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的一系列功能。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深,随着近现代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宏大的城市被奇迹般地创造出来。马克思说:“织布业多半是在不受行会组织限制的乡村和小市镇上经营的,这些地方逐渐变成城市,而且很快就成为每个国家最繁荣的城市。”现代化的城市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传统农业中,乡村小镇其所以一直延续集市式的小镇形式,正在于传统农业是自给半自给生产方式,产业分工不发展,交换极其有限,因而市场发育极其缓慢。农村实现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之后,随着农村产业分化,农村将大量出现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专门进行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商业、仓储、运输、科技服务等产业。这些产业相对集中于水陆交通要道的村镇,必然使昔日闭塞、落后的乡村小镇成为日益现代化的小城镇。小城镇的崛起及其能源、交通、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必将增加小城镇的吸引力,吸引大批投资者踊跃投资,使乡村小镇规模日益扩大。这样以来,特大城市由于难以解决交通、住房拥挤、用水紧张、生活环境不适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使投资者将产业扩张的目标逐渐转移到中小城市乃至农村小城镇,而乡间小城镇日益扩大规模,这必将促成农村城镇化,促成城镇在全国范围的均衡分布,使城乡差别大大缩小,城乡结构产生根本变革,城乡市场联为一体,城乡经济实现一体化。同时,以农村工商业为载体的农村小城镇的崛起,必然大量吸纳农业过剩劳力,加快农村产业分工和产业结构变革,并且大大减少农业——种植业的生产劳力,使之提高劳均耕种面积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村各产业全面增长。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城和乡镇所在地,往日还是偏僻的乡间小镇,今日已成为初具规模的农村小城镇,城乡连成一片,分不清城市与乡村。这充分说明,农村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必将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使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由理想变成现实。

随着城乡差别的缩小和城乡经济一体化,传统的工人与农民的差别也将消除。很明显,农村自给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必将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机械化、电气化水平,大大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改进农民的生产工具,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作务方式,使农民与工人的职业差别大大消除;农业和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集约化经营必将大大提高投入产出率,使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必将大大消除农民与工人的收入差别;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和农村城镇化的加快,许多农民或者亲自经营企业,或者进农村小城镇打工,他们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已在实际上消除了工农差别;农业和农村生产方式变革,无疑会引起广大农民思维定势、经营思想等观念变革,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从而大大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工农差别的消除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必将使国民经济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素质提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全面腾飞。

从要素协同谈农村经济市场化的一般途径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农村经济市场化,即“两个转化”(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下同)的实现,应当运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自给半自给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农业和较大规模商品生产为主体的现代农业是两个巨大的经济系统。他们都是由生产、分工、交换、市场等要素(或称子系统)构成的。系统整体功能是由其内部诸要素间的结构方式及其与系统环境的关联决定的。系统内部要素的协同作用,使得两个系统整体都具有自组织能力,并呈现出各自的稳态。因此,要通过改革,加速“两个转化”的实现,应从经济要素协同作用的分析人手,探讨转化的途径,把系统诸要素的变革协同起来,进行整体推进,以增强改革的效果。

一、生产与分工的协同

任何经济,其存在的前提是物质生产。而生产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其中包括生产力系统,生产方式系统和生产关系系统,起支配作用的是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又是通过分工实现的,因而又产生分工系统,其中包括行业分工系统和行业内部的技术分工系统,起支配作用的是分工方式。从单纯的生产角度看,所谓生产方式,指生产是满足自身直接消费需要,还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方式。所谓分工方式,指生产自身直接消费的全部产品,还是生产市场需要的某几项产品,亦指进行小而全生产,还是进行专业化生产。一定的生产方式必有与之相适应的分工方式。生产方式决定分工方式,分工方式反过来影响生产方式。二者交互作用,协同合作,使各自都具有自组织能力,并呈现出一定的稳态。

在自给半自给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农业中,生产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直接消费需要。自身直接消费需要的多方面,决定了生产项目的多方面。为了吃,必须直接生产粮食、蔬菜、家禽、家畜;为了穿,必须直接生产棉、麻、丝、布;为了住,又必须直接生产木材、砖瓦等建材;为了其他消费,还必须直接生产其他日用品。由于社会生产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每个家庭差不多都从事同样的生产,因而分工方式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而全生产——每个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项目多,几乎相当于社会生产的全部项目。而每项产品数量少,仅供生产单位内部的直接消费。这种小而全的分工方式又强化了生产是为满足自身直接消费的生产方式。假定某一家庭不进行小而全的生产,或者假定这一家庭生产的某项产品超过自身消费,而另项产品则不足自身消费,如果其他家庭也是小而全的生产,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仅供其家庭自身消费,那么,某一家庭的某项生产就会造成浪费,而另项生产则不能满足自身消费。例如不生产粮食就没粮吃,不生产蔬菜就没菜吃,生产多了,又浪费了劳力、物力和劳动时间。因此,传统农业中满足自身直接消费需要的生产方式和小而全的分工方式交互作用,协同合作,使各自具有自组织能力,呈现出一定的稳态。

在以大规模商品生产为主体的现代农业中,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即生产的产品是用于市场交换的商品,而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一个生产单位依据自身的天赋、生产专长、资源和其他优势,生产某几项专门产品,直至生产某一产品的几个部件。如粮食专业户,专门生产粮食,养殖专业户专门养殖家禽或家畜,几家联办的皮毛加工企业只生产皮革。因而,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则成为商品生产独特的生产方式。由于社会生产已不再局限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而是几个、甚至几十个家庭联合成一个生产单位,因而,与商品生产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分工方式,是以几家、几十家联合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分工。相对于小而全的分工,它的特点一是每一生产单位的生产项目比较单一;二是某一单一的生产项目的产量相当大,随着生产的发展,它愈来愈与市场需要量相当。与社会消费需要的多样性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多样性,已不是通过单个家庭生产的多样性来实现,而是通过社会的多行业来实现。从微观即从单个生产单位看,生产项目比较单一,但从宏观看,由于生产行业的多样,社会生产是多样的。

商品化的生产方式是与专业化的分工方式同一的。一方面。由于生产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自身的消费是通过市场交换,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再买进自己所需的消费品这一迂回渠道实现的。因而,生产单位有可能减少生产项目,增加某一专业产品生产的产量,也没有必要进行小而全的生产。同时,凭着自己的天赋、生产专长、资源和其他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要比小而全的生产实惠得多。例如,从事皮毛加工业的生产单位,不再担心自己没有粮吃,或没有菜吃,他用皮毛加工产品换回的粮食、蔬菜,要比自己亲自种植粮食、蔬菜实惠得多。因而他不仅乐意,也有可能专门从事皮毛加工业。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产生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的多样性是通过各种生产行业的专业化生产实现的,即社会自发地将各种消费品分工给各个生产行业,让其生产大宗而又不同类的产品。随之,各生产单位必然也必须使自己的生产适应市场需要,否则就无利可图,从而决定了生产方式必然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商品化生产。所以,商品化与专业化是交互作用、协同合作的。这一协同,促成了二者各自的稳态。

为什么要使农村经济腾飞必须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努力实现“两个转化”,为什么市场经济较之自给经济更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殖,原因并不只在于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更主要的,在于与满足市场需要的商品化生产相适应的专业化分工方式,更有利于人们的个人天赋、生产专长、自然资源和其他各种优势的发挥,更有利于科技与生产的渗透,从而更有利于在较深的层次上发展社会生产力。如亚当·斯密所说:个人天赋的差别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一方面,商品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高额利润,不得不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实际中来;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生产会使商品生产者自发练就某种专业特长,得到与生产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从历史经验看,市场经济及其生产力的发展,正是愈来愈细的专业化分工与商品化生产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中世纪的西欧,社会经济也是以自给经济为主体的农业经济。小手工业还很不发达。然而,由于手工业生产并不像农业那样,对阳光、水分、土壤等自然条件有较强的依赖性,较之农业,它在专业化分工生产的发展方面更有优势,因而经过中世纪后期工场手工业阶段的专业化分工发展,至现代,便孕育出了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现代化大工业。当代西欧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则是农业内部的种植业、畜牧业等生产的专业化分工长期发展的结果。在我国,如果农业的专业化分工能与工业的专业化分工同步发展,那么,所谓农业生产率与工业生产率的悬殊差别无疑会大大缩小。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作为农村第一步改革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新经济体制,实质上是确立了广大农户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但在经营上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地位,为发展商品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奠定了基础。作为农村第二步改革的产业结构调整,确立多元、多层的新产业结构,实质是发展农村专业化分工。其中专业户和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正是农村专业化分工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近年来,通过改革,传统农业内部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和裂变,从古老的单一种植业中逐渐裂变出粮、棉、油、菜、药材等多种经营;以种植业为主体的传统农业逐渐被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的大农业所取代;在农业内部又分化出了加工、采掘等第二产业和交通、通讯、咨询、商业、科技等第三产业。由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科技成果日益应用于生产实际,因而农村生产力迅速发展,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大量涌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从传统农业中分化出来的乡镇企业,大有西欧中世纪末工场手工业向大工业发展的趋势,它必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拓出广阔的道路。

但是,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要经过量变积累过程。同样,传统农业的生产和分工方式向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分工方式转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这些变革还处于初始阶段,生产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农业自给自足的窠臼,分工方式也没有完全摆脱小而全的传统,专业化生产还很不发达。例如,不少农户在经营种植业的同时,兼营养殖业、加工业或商业;在种植业中,同时种植各类粮食作物、蔬菜、药材;在养殖业中,同时养殖牛、羊、鸡、兔、猪。当然,这种兼业化在不同农户中的程度不同。也有不少农户专门经营一项两项产品的生产,成为专业户,但尚未形成社会化分工和地域分工,尚未将行业分工发展为技术分工。由此又产生了一些连锁反应——由于专业户经营规模小,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许多生产要素难以发挥应有的效能;不少生产单位同时经营几个项目的生产,限制了对单项生产技术的精益求精,分散了技术力量,阻碍了科技与生产的渗透。诸如此类的现象,反过来影响了农村自给经济的生产和分工方式向市场经济的生产和分工方式的转化。

因此,要加速“两个转化”的实现,发展农村生产力,必须在变革自给自足的生产为满足市场需要的生产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专业化分工。其中首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经济政策,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在发展家庭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的专业化。

二、分工与交换的协同

同类推荐
  • 坏民主

    坏民主

    本书作者薛涌,和林达一起被列为第三代把美国介绍给中国的学者。本书分为六个篇章,分别从政治、经济、新闻媒体、公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更加全面、立体化的阐释美国民主生活。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

    破冰前行:改革初期的复杂局势与中央高层决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积累的问题也不容回避。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继续推进改革开放,需要有新思想,新突破。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 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

    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

    《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考察历史博弈,品味内里乾坤,洞悉生存方略,驾驭进退规则。当至高无上的君权遭遇强劲有力的相权时,一场不可避免的拉锯战即将爆发——或是君权衰落,或是相权占据上风,或是成就了外藩——当这一切归于寂静,帝相之争便走向终结,但历史仍在继续……在这里,有阴谋,有阳谋,有联合,有制约,勾心斗角,甚而喋血杀戮,会心处不必在远,制胜策略一转念。欧阳悟道编著的《历史的博弈(帝道与臣道的较量)》对此全景展开,帝王将相,轮番上阵,紧锣密鼓,好戏连连,一场比一场精彩,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
  • 全球正义:国家主义与全球平等主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球正义:国家主义与全球平等主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考察全球正义争论涉及的问题,指出支持全球平等主义的一些理由,探讨全球平等主义的可行性,目的是说明全球正义应超越国家主义和全球充足,追求全球平等。
热门推荐
  • 我陌生的朋友

    我陌生的朋友

    肖星今年21岁,是一个本性本份又不安份的女生,鹅蛋脸,五官端正,没有攻击力,长的比较讨喜,美女具备的东西她都有,比如美人须与生长健康的~毛发,主修市场营销专业,学校毕业之后去广告公司做了设计...肖星的第一份工作,面试上了当地规模最大的广告公司从此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遇到了许多不一样的人..
  • 斩灵

    斩灵

    万法世界,灵与人的交战,天地沦丧!本源天地,成十源境界,化九源之气!曾惨败的龙少,携挚爱之人,重回大陆。失忆的他,偶获体内神秘老头的帮助,从此踏上帝王之路,逢神杀神,逢佛杀佛,人生逆转,天地任我逍遥!
  • 仙剑三后传:遗恨注定千年

    仙剑三后传:遗恨注定千年

    龙葵,一生为爱而生,两次铸剑,两次牺牲,一缕香魂随着心结来到了她土生圭长的故国。这次,龙葵又会经历什么情劫,她能心随所愿,再次和龙阳相逢吗,相逢后,龙阳是否转了心愿,把爱投向于她,让她的心怨消失在天地间?期待吧,仙剑三后传会为你解开所有的疑惑。
  • 魔神廉贞传

    魔神廉贞传

    “我不是灾星!”谷边传来廉贞愤怒的嘶吼,可眼前除了凝望着他的无尽深渊,并无旁物。他绝望了,仅仅因为一颗星,他就要背负这样的命运吗?不甘,痛苦,仇恨,欲望,杀念………充盈在他的脑海里。既然世人皆称我为魔,那我便是魔!放不下的野望,就用鲜血来洗尽!
  • 第十一支玫瑰

    第十一支玫瑰

    从高一入学到两人在异地重逢,雪莉收藏着十年来每次与江晗见面时收到的小礼物。第十一年了,今年的仿佛与往常不一样?
  • 余生浅笑初见你

    余生浅笑初见你

    她,一个平凡的女生;他,一个天赋异禀的富家子弟。谁也不会想到……
  • 命源战纪

    命源战纪

    谁是掌控命运的人?谁又是被命运掌控的人?当道术碰上妖术,当妖术碰上高科技,当高科技碰上僵尸,当异界碰上地球。。。。。。当人性碰上人性。。。。。。结果难以想象
  • 善争大道

    善争大道

    天蓝星,一个修炼只存于传说的科技文明星球,却突然间天地大变。在剧烈的地震中,大地在人们的眼前如生长一般,慢慢扩展了数十倍宽。无数河流山川在各处显现,所有生灵都变异强大起来。……天地变异后,人族祖先封印在家禽家畜的奴役血印也彻底解封,被圈养了千万年的家禽家畜灵性大开,化为凶禽猛兽,纷纷向人类发起攻击,一时,天蓝星争斗不休……
  • 团宠大佬们的小公主

    团宠大佬们的小公主

    沐安染(小名软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既漂亮单纯,又可爱的齐国小公主。但是,一个奇葩的过程,让她在古代世界嗝屁了,穿越到了现代世界!???纳尼???还是一个一岁多的小屁孩儿奶娃娃???虽然她本身和一岁的孩子差不多一样单纯。奶娃娃被英俊的师傅捡到,从此开始了奇妙的寻找爸爸之旅。爸爸爸爸,我找到你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