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267900000031

第31章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4)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能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3.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进步向上的重要条件。人总是在一定的道德环境之中成长的。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中华民族的根,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她像是一块永不会磨蚀的“胎记”,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通过优良道德传统的熏陶和润泽,能够内化为个人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准则,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完善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成为个人不断进步的重要推进力量。

二、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汲取营养

历史的发展是世代相继的,人在创造历史的活动中,每一代人都是同以前各代留下来的物质和精神资料相联系。同历史发展的这一特点相适应,人类的各个思想文化领域也都是有各自相对立独立的发展过程,每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不但都有适应这一时代的内容,而且又都必须把以前继承下来的思想文化中好的东西吸收过来。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证明了这一点。西方社会的现代文明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的方式,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同样是在批判继承了中华民族一切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的。传统就是这样在历史中产生、演变、发展,生生不息,联接古今,奔向未来。社会主义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不断从新的现实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中吸取新的道德观念,同时必然要联系和总结以往的一切历史经验,继承历史的遗产,必须与以往历史时代的道德观念、伦理学说之间保持某种历史继承关系。因为传统伦理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已经历史地积淀成了民族的群体意识和生活习俗,并通过既成的道德语言符号正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作用。传统伦理文化,尤其是传统美德,是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文化资源。通过社会现实的检验、筛选和改造,它可以融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营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时,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分析鉴别,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另一方面,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出发。在当前,也就是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实际问题出发,从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人际关系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出发。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凡是有利于正确地解决当前社会实践生活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安定团结,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中的许多不道德的现象,有利于纠正各种不正之风和各种丑恶现象等,都应当很好地发扬。在现阶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除了有利于解决以上各种矛盾和问题外,还有利于我们加强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有利于纠正各行各业的不正之风,有利于公民道德的具体实践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也都不断地得到提高。但是,还应当看到,我们国家的底子薄,人口多,目前还处在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因此,任何奢侈、浪费、挥霍、享乐的思想和行为,都是极端有害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崇尚节约、勤俭持家的优良道德传统,对于改变不良社会风气,克服追求享乐、吃喝和铺张浪费不良倾向,是大有好处的。

总而言之,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从中汲取营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积极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

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时,要积极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特别是人类伦理思想发展的一切成果。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经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毛泽东这里所说的文化,包含着伦理道德在内的文化。

人类文化和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表明,一种文化通过与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冲突和融合,是保持其生命力、实现自我更新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文化演进发展的一种带规律性的现象。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或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都不可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世界上的许多民族,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类文明,对人类的伦理道德,都作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西方历代思想家对道德的起源和本质、道德的原则和规范、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教育和修养等进行的有益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限的真知灼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如古代的希腊、埃及、印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对于人和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原则,对于有关伦理道德的许多问题,都有过值得我们批判继承的思想和理论。当然,在吸收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问题上,要批判地继承,决不可以无批判地兼收并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吸收,剔除其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糟粕,吸收其有积极意义的精华。如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关于个性解放、个人价值和个人尊严等思想,只要我们能摒除、扬弃其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价值原则,仍然可以为我们所改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有着自己独有的民族特点,但我们决不故步自封,惟我独尊,而是要善于吸收世界上所有民族的一切优良道德并加以改造,以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四、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要体现时代精神

我们在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也愈加突出。因此,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体现时代精神,这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培养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优良品德的必然要求。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一大批专门人才与拔尖创新人才。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全面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原则,自觉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孟子曾经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要想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就必须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孟子的这一思想不仅成为中国古代学者自我修养的座右铭,而且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力量。千百年来,多少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在这一精神鼓舞下,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成就了无数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不朽事业。21世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昌盛和兴旺发达的重要时期,不但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环境,而且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大学生应该成为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尤其要在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实践者,做新型和谐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者。

同类推荐
  • 中华美德——淡泊名利

    中华美德——淡泊名利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精髓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这是我们民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瑰宝,历经不同时代先辈们身体力行的汇聚,生生不息,深深烙印在炎黄子孙的心上,成为我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根基。
  • 成就幸福人生的根基

    成就幸福人生的根基

    学校要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首先得益于校长先进的办学理念,这样才能办出特色,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东关小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认真践行教育局提出的“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教育理念,立足学校实际,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从而探索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在教育同仁和社会中引起较大反响。本书中介绍的“三·一教育、六字教学法、三六生活教育”,形成了东关小学特色的课内外贯通的教育网络体系,它改变着学校的精神面貌,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注入了高效、幸福的元素,也同时为学校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 古代审计知识(上)

    古代审计知识(上)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传媒观察:危机与转机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

    《百弊放言》以民国初期的社会史实为背景,披露了上自官府衙门,下至妓院赌场中各色人等唯利是图、营私舞弊、为非作歹的种种丑恶行径,可谓是广言民国时期的民俗流弊。
热门推荐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 屠龙后记

    屠龙后记

    蓝玉案,靖难之役,建文出逃,平定交趾,郑和下西洋,朱棣北征,你想看的尽在本书,深度还原历史,环环相扣,高潮迭起,令人欲罢不能,拍案叫绝,更兼荡气回肠,回味无穷,发人深省。
  • 夜雨入剑门

    夜雨入剑门

    一把剑一个人,江湖便为之颤栗。一壶酒一段情,剑仙也难脱红尘。
  • 武道天极录破

    武道天极录破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的年代,少年们彼此相遇,又彼此别离!
  • 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庄子的智慧(中外大智慧丛书)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如“天道无为”的思想论述对当时和后世均有着巨大的影响。《庄子的智慧》是作者近年研究庄子思想的又一力作,全书共分十一个篇章,资料丰富,且多有创见,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通俗易懂的读本,也为从事中国哲学史和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 红尘欲仙

    红尘欲仙

    神仙也由凡人做,有欲望一样修仙,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弱肉强食,物竞天择!武帝:“杀人越货也就算了,你要这么多女人、权力和财富干什么?你是在当皇帝还是在修真?”唐浩天:“修真就不能要女人、权力和财富?那还谈什么逍遥?还谈什么天道?其实在我眼中,人道既天道,人道成,则天道成!”修真界在两位天才手中被搅的天翻地覆,不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天道尽在《红尘欲仙》!
  • 回到唐朝去篡位

    回到唐朝去篡位

    一个初次告白失败的宅男,因一个短信不幸身亡。然而,他有一个神奇的机会可以让他复活。那就是回到唐朝去篡位!如果,能回到古代再活一次,也不错呀!即使,华丽的狗带。。。
  • 飞絮蒙蒙

    飞絮蒙蒙

    穿越大学生舒蒙蒙,时而愚笨时而精明,就凭着一双腿和一张嘴也能玩转大武,觅得良人一枚。穿越过来的我,还是那么的刁蛮任性,一副谁也不怕的样子。我还不知道缘由的情况下,竟成了皇上身边的妃子,在这里固然快乐,可我是现代人啊,我又该怎么回去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霹雳之大夫的自我修养

    霹雳之大夫的自我修养

    行流萤:出场要嚣张,不要忘了新人光环无法破解,满血等发育,残血趴趴走。武林争斗没关系!毕竟吾只是一个大夫而已啊!
  • 半岛十年

    半岛十年

    以“我”的第一视角,和“我”的第三视角,讲述了青春里那些酸酸甜甜苦苦辣辣的往事,请与一同坐在阳光下,回忆那段令人难忘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