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7500000073

第73章 除奸抗敌,建携手同盟(3)

在许多袭击敌人、破坏交通和矿井的事件当中,最使敌军疲于奔命而感到束手无策的,就是有计划地大规模破坏敌军军用电话线。军统局的工作人员,联合当地的军政人员和敌占区的民众,在乔家才命令之下,曾经在一个夜晚,把敌军在长治、高平、晋城三县所架设的电话线,全部割取下来,运回太行山区。并且利用这些电线,架设起以廿七军军部为中心,向东通到太行东区新五军,向南通到修武县政府的电话线。

敌军为了防止电话线再被破坏窃取,想出很多毒辣方法,比如责成当地民众负责看守,否则加以残害;以及在电杆上绑手榴弹,下面埋地雷炸药等等,都因为敌战区民众充分和军统局人员合作,而能事先防范,避免受到伤害。

敌军电话线一再被破坏,毫无办法,居然以长治司令官名义,用飞机投一封致范军长书信,大意为:“你强迫支那良民破坏我们的电话线,你们中央军不应有此行为,希望此后不要再来破坏。”

乔家才建议范军长,用副官处蒋处长的名义,回复敌军一封义正词严的函件:

“破坏电线之事,是出于中华人民的爱国心和复仇心。因为你们兴不义之师,侵犯我国,到处奸掳残杀。今后不但继续破坏电话线,而且还要阻绝你们的交通,截断你们的粮源。如果你们想保全性命,最好放下武器,赶快回日本去。”

四 除奸岂能少了张啸林

“八一三”之后,中日两国军队从上海一直打到武汉。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蒋介石一方面由于民的压力,指挥抗战,战场规模越打越长;一方面与日方秘密和谈,谈判也越谈越深。戴笠秉承老蒋旨意,体谅老蒋苦心,扮演了一个既是除奸杀手,又是和谈能手的重要角色。

早在戴笠从香港撤退到武汉不久,就开始下令各沦陷区的潜伏组织积极展开除奸活动。

展开除奸活动较早的是军统天津站站长陈恭澍。这年年初,戴笠从汉口发电报给陈恭澍,命令他制裁伪华北临时政府头子王克敏和汪时景。陈恭澍奉命精心筹划准备,于1938年3月28日下午1时57分,在北平煤渣胡同东口,对乘车行驶的王克敏实行狙击,但王克敏仅受伤,而与他同车的日本顾问山本荣治却被当场打死。事后,参加狙击行动的特务兰子春、徐自富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来遭到杀害。

开展除奸活动的另一个重点地区是上海。上海沦陷后,汉奸活动猖獗,戴笠电令军统上海潜伏区长周伟龙,指示他对与日本侵略者狼狈为奸的卖国巨奸坚决进行制裁。周伟龙受命后,立即成立了两个行动组,先后将伪维新政府军政部长周凤岐、伪外交部长陈录等汉奸击毙。

戴笠对上海局势最为担忧的是张啸林的叛变投敌。蒋介石在离上海西撤前曾多次交代戴笠,“上海的阵地不能丢失”,并要戴笠动员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一起离开上海到内地。

结果,黄金荣以年老体弱为借口,不肯离沪;张啸林则认为杜月笙走后,正是自己独霸上海滩的良机,故也不肯离沪。日军攻占上海后,很快看中了张啸林在上海的势力,要拉张啸林维持局面。张啸林本是个毫无国家民族观念的帮会流氓,于是一拍即合,欣欣然当起了汉奸,并建立了一个“新亚和平促进会”的汉奸组织,为¨军的经济掠夺效劳,乘机大发国难财。

张啸林在上海的一举一动,杜月笙在香港、戴笠在汉口都十分关注。

从杜月笙来说,他深知黄金荣已经老朽昏庸,在上海难成气候,唯张啸林野心勃勃,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况杜在上海的帮会势力,张是一清二楚,假若张翻脸不认人,这就会严重威胁到杜在上海的地位和利益。但是,杜顾虑到与张结拜兄弟的名声,还不想对张立下杀手,以免在江湖上引起非议。

从戴笠来说,他深知张啸林的恶势力遍布上海各个方面,在租界内也有一批门徒。如果让他和日军结合在一起,“孤岛”租界就会很快被汉奸势力把持,军统在上海的处境就会更加艰难,甚至会被完全赶出租界,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考虑对张啸林应有个对策。

要制裁张啸林,没有杜月笙的理解和支持是不行的。于是,戴笠于1938年5月利用蒋介石在汉口召集国民党各省市负责人谈话会的机会,电邀杜月笙到汉口。

在谈话会的间隙,戴笠宴请杜月笙,并邀请上海市党部负责人吴开先、陶百川及杜月笙的心腹弟子、上海市党部委员陆京士、汪曼云作陪。

戴笠要设计对付张啸林,不与杜月笙私下秘密讨论,却要等杜的弟子学生在场的情况下提出来,这在戴笠来说,本是看透了杜月笙的心事。戴笠是久经江湖历练的人物,素知杜月笙这种靠“帮”吃饭打天下的帮会人物讲究沽名钓誉,重视江湖名声。现在有陆、汪等人在场作证,可见得将来传闻出去杀张之谋出自戴笠,与杜无关,而杜却可以从中斡旋。

席间,戴笠与客人先谈了一番风花雪月、东南西北。饭后,吴开先、陶百川先后辞退,席间只剩下杜、陆、汪三个人。

于是,戴单刀直入地对杜说:“杜先生,大帅(张啸林)是不是转不过身来?”

杜则谨慎地回答:“这也谈不上转不过身来与否,我想或许还是由于我们相隔较远,传闻失实吧?”

杜的语气重在替张做辩解,以表明自己与张无关。

戴笠听了杜的话,双手在胸前打了个八字,唔几声,在室内的地板上踱了两个小圈子,又突然用右手拍拍杜的肩胛,说:“杜先生,你要大义灭亲!”

陆京士、汪曼云见此情景。神经也紧张起来。

杜似乎很激动地说:“我的人决不杀他,毕竟我们是结拜兄弟。”

杜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戴笠一时不好相强,但心中却认为已达到了目的。

于是,戴把话题一转,直接对从上海沦陷区赶到汉口开会的汪曼云说:

“曼云兄,你回上海对他们说,要是再这样搞下去,别说我要他的脑袋。”

汪听了只好随声唯唯。在归途的汽车里,杜有意对陆、汪两个人说:

“听雨农今天的话,我很替张担心哩!”

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戴笠已经暗中布置上海区对张啸林拟定制裁方案,并伺机实施。

在布置对张啸林采取行动的同时,戴笠对原北洋军阀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下达了密杀令。

唐绍仪本不至死,但是因上海区得到唐绍仪与日方专使拙井接触的情报,戴笠极为重视,曾通过杜月笙电邀唐绍仪到香港,但遭唐拒绝。戴笠由此分析唐绍仪已经答应了日方的条件,准备出山搞维持会,于是下令周伟龙给予制裁。周伟龙组织军统特务,于1938年9月30日上午在福开森路唐宅的客厅里,用利斧将唐绍仪砍死。

不料唐绍仪被杀,却引起了于右任、张继等一批国民党元老们的不满,他们认为唐绍仪落水当汉奸的说法并没有证据,因而纷纷找蒋介石告状,并提出要上海法租界缉拿凶手。

蒋介石也认为对唐绍仪杀之过早,但又不好由此责备戴笠行之过分。只得以他自己的名义,给唐家发出一份唁电,发给治丧费5000元,并以国民政府名义明令褒扬。就把这场血案遮掩过去了。

蒋介石遇事惯骑两头马,即使在中日关系这样的国家大事上也是如此。一方面炮火连天,兵戎相见;一方面唇枪舌剑,信使往还。打是真打,谈也是真谈。这在蒋的如意算盘则是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和;能和则和,不能和则战。仅在武汉保卫战时期,由蒋介石亲自掌握的与日方和谈的渠道就有三个。

第一个与日和谈渠道通过行政院长孔祥熙进行。由孔派出自己的亲信学生、行政院代理秘书贾存德与日本大亨、民间人士萱野长和秘密接触,宋美龄曾亲临指导。

第二个渠道是由蒋介石通过侍从室二处陈布雷、周佛海秘密派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高宗武潜赴香港、上海、东京等地,与日本军方特务影佐祯昭进行接触。

第三条渠道是由蒋介石通过戴笠的军统特工渠道与日本军方代表、日军参谋本部中国课课长今井武夫在香港、澳门多次进行会谈。这就是被日方称之为“桐工作”的谈判路线。这是因为日方当时对其他渠道的和谈能否迅速有效地直通蒋介石身边表示怀疑,因而在香港积极活动,希望能找到一条直通蒋介石的谈判捷径。

这个消息被日本驻港铃木特务机关成员张治平得到,张治平是留英学生、军统香港区通讯员。于是张将此消息通过香港区长王新衡密报戴笠。戴笠报经蒋介石批准,决定迎合日方的愿望,密派与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长相十分相似的军统特务曾广,冒充宋子良与日方进行会谈。

同时,戴把这项工作交给军统国际科敌伪股具体承办,并指定邓葆光为第一承办人,其他任何方面、任何人不得与闻。所有来往电报,由译电科直送戴笠,由戴亲自面呈蒋介石。戴笠并为此秘密去香港进行布置和指挥。最后,双方商定由蒋介石、汪精卫、日本陆相板垣征四郎三巨头举行会议。板垣征四郎是日本政府内著名的强硬派,原先对蒋介石持坚决的排斥态度。在“桐工作”中,板垣指令今井武夫对蒋提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使蒋难以接受,结果,“桐工作”失败。

五 美国佬不得不服

1941年12月7日,13军突然发动了对美国在夏威夷珍珠港的海军空军的袭击。

美国海军部是在13军发动袭击前80分钟才破译出日军可能在太平洋附近有大举武力行动,赶忙通知珍珠港,可一切已经变成了现实。

戴笠对此幸灾乐祸,这是这帮美国佬傲慢的代价!他想起几个月前的事就生气,自己辛苦破译的电报,送给美国海军部情报总署时,这些美国佬竟然以嘲弄的口吻说:“他们这是破坏美、日关系,拿些文辞来糊弄人!要说这帮黄色人种能掌握译电技术,得等到咱们的孙子给他们的孙子起名时吧!哈哈!”

如今报应来了,美国看来也要和日本人作战了!

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本来是一片安谧和平温馨的景象,可战争打乱了一切,行人纷纷议论“珍珠港”事件,推测罗斯福总统可能采取的行动。

巨大的乔木针叶树在寒风中挺立,时而发出呼呼的吼声,罗斯福在他的白宫内也感到:日本偷袭珍珠港,打破了美国在军事上继续利用中国抵抗13本,而自己不参战的可能性。忍无可忍,毋须再忍。

同一天,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美日战争全面爆发。日美开战,重庆的国民党官员大都认为意义深远,前途光明,抗战必胜。顿时,山城重庆引起了一片欢欣鼓舞的热烈情景:冷清的街道变得喧闹起来,报童扯着嗓子在卖号外,以前不景气的生意却由于人们潮水般涌来争相抢买报纸变得红火起来,报童心中高兴,那些拿着报纸的人们更是高兴,他们读着美日开战的新闻,相拥相闹,叫嚷声盖过了车辆的嘈杂声。

国民政府的军事委员会更是欢腾一片,蒋介石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口里哼起了,一段京戏的唱腔,并且整天向圣母做祈祷。国民政府官员纷纷互相祝贺,仿佛已经获得一次伟大的胜利。

在他们看来,美国对日作战,这是他们盼望已久的伟大胜利。美国终于同日本打起来了,终于打起来了!现在中国的战略地位将越来越重要了。美国的钞票和装备将源源不断地流入,5亿美元,10亿美元,甚至更多,国民政府的各个机构都在等待着美梦成真的时刻,戴笠更想,他同三个副手郑介民、唐纵、毛人凤也期待着这一切的到来!

美国海军情报总署的办公室里空气异常沉闷,浓重的哈瓦那雪茄混着其他纸烟味,一阵阵袭过来,呛得一些人不断咳嗽。

美国海军部部长诺克斯拼命地吸着雪茄,阴沉着脸一言不发。李威廉少将与海军中校梅乐斯两人也端坐在那里凝视着诺克斯。

其他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整理着文件,梅乐斯不会吸烟,脸被呛得通红,一会儿只见一位工作人员拿着一份电报走到了诺克斯的面前道:“部长阁下,是这份电报吧?”

诺克斯吐了一大口烟雾,接过电报看后道:“迅速与驻华大使馆武官迪帕斯联系,叫他就近与这个戴笠联系一下,这些黄色人种也能破译出如此准确的情报,不简单,希望说服他们以后能提供更多的日军情报。”那人应命而去。

李威廉少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是主管情报总署的长官,这次他是有责任的,便讪讪地说道:“要不要我们通过驻美的中国大使馆向中国政府致歉呢?”

“您看呢?少将?”诺克斯又点燃一支雪茄,耸耸肩膀,反问道。

“哦,应该。”

这时,工作人员又拿着一份电报,恭敬地递到诺克斯的手中道:“这是迪帕斯的回电。”

诺克斯一扫电报,只见上面写道:

“戴笠,中国政府军统局局长,破译技术较高,前几日得到日军炸击英舰艇的电报,英政府并不相信,后成为事实,英‘威尔士亲王号’被日本人炸沉,英国上下震惊,并向中国方面致歉……”

诺克斯又是一惊,不亚于得知珍珠港被袭的消息,“威尔士亲王号”是英国最新、威力最大的军舰,刚刚开到远东征战,就被日军炸沉?诺克斯惊魂未定地把电报送到李威廉与梅乐斯手中。

诺克斯一摆双手,“来人,马上给我们安排一下,我们要在华盛顿大饭店会见驻美中国大使馆武官肖勃……”

此刻,在山城重庆,在曾家岩戴笠的公馆,戴笠正搂着情妇余淑衡的腰肢,嬉笑打闹。

忽然贾金南推开屋门,走了进来,这种情形他见得多了,也不回避,道:“先生,美国驻华大使武官迪帕斯来见您。”

戴笠一听,哈哈大笑道:“说来就来了。淑衡,穿好衣服,给我做翻译去。”

两人走进客厅,已看到了器宇轩昂的迪帕斯。等迪帕斯用艰涩的华语说明来意,并对戴笠大加赞赏之后,戴笠更是眉开眼笑,他早就想利用英美势力来充实军统的电讯器材和武器装备,以抬高自己和军统的身份。

早在此前,英国大使柯尔奉女王之命提出要求,在中国设立中英合作情报研究所和一支游击队,由中国出人,英国负担经费和武装。老蒋便把这一任务交给了戴笠,戴笠心里也清楚,英国人的目的是为了要保护他们在远东的殖民地,而他自己则可乘机进一步扩大特务武装。

于是很快在重庆成立了“中英合作情报研究所”及“军事委员会别动军司令部”,由周伟龙任司令。当时。英国远征军蒙巴顿元帅派了40名青年军官来华学习游击战术,周伟龙便举办了一个西南游击训练班,培训这批英国军官,为日后中英合组的游击队做准备工作。

在与英方合作中,戴笠均让周伟龙去干,自己很少干预。对于美国方面,戴笠则亲自出马。

戴笠敲拨着如意算盘:“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必会加重在亚洲的军事投资,那么自己的军统便趁机可以得到扩充,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大声地答应了下来,显得极为豪爽。

华盛顿大饭店,高雅豪华,气派非凡。肖勃一走进大厅,远远便看见了诺克斯、李威廉、梅乐斯1人。

肖勃名义上是外交人员,但实际上是军统美国情报站站长,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耶鲁大学,擅长外交,因此得到戴笠的赏识与重用。

同类推荐
  •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程中原编著的《转折关头》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傅斯年传

    傅斯年传

    傅老虎、傅大炮轰遍高官显要;真学问、真胆识,道尽古今中外。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为自由、为正义,为性情铁汉。傅斯年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对于新文化建设、历史学新领域的开拓、新教育思想的提倡等,均做出过很大贡献。本书以严谨的态度客观论述了他的一生功过,是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物传记。
  • 使徒保罗传

    使徒保罗传

    这本《使徒保罗传》由吴涤申编著,为“认识圣经丛书”之一,讲述了使徒保罗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传奇人物保罗、保罗入道历程、保罗第一次传道、保罗第二次传道、保罗第三次传道、传道罗马、最后的日子、保罗书信、保罗的影响、保罗秘事。
  •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不断寻梦者:探索李嘉诚财富的轨迹

    本书收录了李嘉诚谈商论道的言论,结合李嘉诚奋斗成功的实战经验,加以阐释和解读,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的生意经。
热门推荐
  • 天灵之翼

    天灵之翼

    正义天使烧尽世间罪恶,六翼加身,铁翼所及之处,黑暗无处可藏
  • 女特工失踪之谜

    女特工失踪之谜

    《女特工失踪之谜》是墨微悬疑小说《误入军统的女人》第二部。作品描写了几个军统局的高级女特工,与戴笠单线联系,在得知戴笠飞机失事后,不愿意继续为军统局效力,与军统局玩失踪的故事。而军统局是有严格的制度的,比如,参加军统局的女特工不允许结婚,不允许叛变,出卖组织等。这种玩失踪的做法,属于叛变行为。军统局改为保密局后,毛人凤命令各地特务组织,秘密寻找这些玩失踪的女特工,抓回她们,免得她们掌握的大量机密流失,还有就是惩戒她们,以儆效尤,杀鸡给猴看。这些玩失踪的女特工,开始了逃匿之旅。她们希望过正常人的生活,希望恋爱结婚生子,做人妻人母的最卑微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呢?
  • 烟波浩渺之乱世飞鹰

    烟波浩渺之乱世飞鹰

    明朝初年,以江湖大侠沙净烟和金巧莲以及沙净烟的四弟沙净渺为首的江湖人士辅佐燕王朱棣,广交武林豪杰,击退北元和中原异类的挑衅!
  • 魂书世界

    魂书世界

    历经人世沧桑之后,他已是万念俱灰!不求生,只求死!不求逃脱,只求解脱!于是,他终于陨落了……然而,上天却又让他重生了!!重生为了一本他人的魂书!而那颗原本已经寂灭了的心,也仿佛经历了重生,在逐渐苏醒……
  • 剪

    犹豫过,爱过,伤过,终于学会放弃。都说伤痕只能由时间去抚平,那么,我愿意选择离开。十多年过去了,在我绝望地发现这道痕迹永远鲜血淋淋时,我学会了忽视,假装它不存在。然而,为什么我们又会遇见?为什么我们之间更加千丝万缕,彼此纠缠?
  • 重生系统之是谁杀了我

    重生系统之是谁杀了我

    我叫许真恩,是S市的一位私人保镖……我怎么也没想到,平平凡凡的我,一生也没招惹过什么人,而我却在那个夜晚,被一个陌生男人杀害了……本以为生命已到终点的我微闭上眼,感受身体里的血液不断地往外涌出,周围的环境慢慢地都被火焰吞噬……最后连我也被火焰吞噬………………可怎么也没想到,一个超自然现象在我身上发生了……我重生了……“我这是……在……”话说到一半,竟发现声音不是自己的。许真恩从床上起来……“刚刚难道这是梦吗……”“叮咚!您的重生系统已正式激活!”一个声音从许真恩的脑海里传出来。“什么声音!是谁!!”许真恩一个机灵的直接从床上蹦了起来……
  • 我能征用万物

    我能征用万物

    对徐然来说,只要能握在手中,任何东西都可以当做宝具使用。
  • 梦锁神君心

    梦锁神君心

    世间事,世间爱,谁又能成全谁,不过是白白受累一场......
  • 我家姑娘

    我家姑娘

    一句话:男主重生后的宠妻不归路。“恒山,刚成亲时我真的很爱你,只是我太笨了。下一辈子要是有人救救小时候的我,能教我爱你就好了。”所以石恒山重生后,上一世的妻子突然变成了十二岁的小姑娘。她还没有变得蛮横娇纵,刁钻刻薄。一切都还来得及。只是后来啊,这个变好的小姑娘将要成为他侄儿姚安的未婚妻,这让他觉得万分伤感:我家姑娘,不再是我家的了。傻白甜小短文,不定时更新,各位看个开心。
  • 魔途重归

    魔途重归

    一切都在一夜间灰飞烟灭,万象归零。荒古魔域曾经无上的王被众魔推上了十字魔焰的绞刑架,与昔日的王座一同湮灭在叛离的熊熊火光中,远处皆是冷酷嘲讽的目光。没有怜悯,没有惋惜······然而,一场结束只是众多开始的一部分,另一扇命运眷顾他的大门,传奇般地轰然打开。轮回的进程没有人能够掌控,而我悠弗,则要利用它给予的机会铸就另一次的辉煌。这一次,失败将从我的命运中被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