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2900000016

第16章 城巷河桥(9)

【十字洋河】位于苏州城外西北部。原名十字洋,“以两水会合之处横直作十字形,故名”。源于虎丘以北约2.5公里,古为广约2.5平方公里的湖泊,名为长荡;现多已成为浅水鱼塘,仅残存一30多公顷水面的小湖“三角嘴”,上游称塘河,下游称十字洋河。在张泾浜流人郊区,经钱万里桥人外城河。长约2.5公里,宽20米。在金阊区境内自铁路至外城河,长度900米。

【山塘河】位于阊门外,东起阊门外城河,西至白洋湾通京杭运河。其中自虎丘至阊门段长约3.5公里,宽20!50米。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发起开凿。河上现架桥10座,有山塘桥、通贵桥、星桥、彩云桥、普济桥、望山桥等历史名桥。沿河为山塘街,古称白公堤。古代山塘河绿树红栏,画舫箫鼓,风光绮丽,“吴人常时游虎阜,每于山塘泊舟宴乐,多不登山”(《任心斋笔记》)。苏州民歌“大九连环”一名《苏州好风光唱的就是山塘风光。

【上塘河枫桥河】位于阊门外,是京杭运河通过苏州城区的故道,原称阊门运河或阊门塘河。西自新运河经枫桥铁铃关、下津桥、永津桥、上津桥、广济桥至渡僧桥。长3公里,宽0米,跨桥9座。1985年疏浚河道,新筑条石驳岸,面貌焕然一新。

二、其他河道

【淮阳河】又称鸭蛋桥浜。北起上塘河普安桥,经鸭蛋桥、永福桥,南至兴隆桥(跨菱塘浜)。长1100米,宽18米。

【五泾浜河】原名渔泾浜,又称吴泾浜。东起山塘河,西至乐将武桥。长760米,平均宽度15米。

【硕房庄河】西至袁梗浜,长1200米,平均宽度8米。硕房庄原名十房庄。

【袁梗浜河】原名袁梗浜。南接硕房庄河。北至铁路(断头)。长720米,平均宽度10米。

【方家浜河】原名方家浜。南至上塘河,北断头。长1050米,平均宽12米。

【桐泾河】原名洞泾浜。南至里双河,北至上塘河。长2130米,平均宽1米。

【胡家浜】西至桐泾河,东断头。长580米,平均宽1米。

【黄石桥河】南至里双河,北至胡家浜。长1260米,平均宽1米。

【张家浜】东至桐泾河,西断头。长165米,平均宽8米。

【三香河】原名三香浜。南至里双河,北至夏家浜。长510米,平均宽20米。

【夏家浜】原名夏驾河。东至环城河,西至黄石桥河。长150米,平均宽10米。

【彩香浜河】原名彩香浜。南至里双河,北接麻布浜,长1700米,平均宽度15米。

【麻布浜河】原名麻布浜。东接彩香河,西接白莲桥浜,长250米,平均宽度1米。

【凤凰泾河】原名凤凰泾。南至里双河,北至上塘河。长2100米,平均宽度18米。

【白莲桥浜】又名白莲浜。南至里双河,北至上塘河。长2200米,平均宽度6米。

【活络浜】东起白莲桥浜,西至大运河。长850米,平均宽度12米。

【虹桥浜】俗名倪大坟浜,东接白莲桥浜,西至凤凰泾。长80米,平均宽度17米。

【三元河】东接白莲桥浜,西至凤凰泾。长500米,平均宽度24米。

【东长善浜】断头浜,长80米,平均宽6.5米。

【杨安浜】断头浜(原由上塘河至山塘河)。现存通贵桥南一段,南通上塘河。长56米,平均宽9米。

【野芳浜】原名冶坊浜。南起上塘河,北通山塘河,中段已填没建厂。残长500米,平均宽度10米。

【青山绿水浜】东起青山桥,向北西绕至绿水桥,环通山塘河。长240米,宽10米左右。【清洁河】南起山塘河,北至十字洋河,南段又称白姆桥浜。长950米,平均宽度14米。

(第三节)已废河道

清代、民国时期和解放以后,古城内填塞废弃的河道有77条(段),约46.817公里。解放前,填塞废弃河道的主要原因(一是战争时砖瓦纷坠,河为之塞;二是管理不严,有“以前河狭者二丈,宽者四丈不等”,“居民已侵占过半”之说;三是清乾隆十一年(1746)至嘉庆二年(1797)停浚50余年,“积久未修,壅塞渐甚”。清代,填去河道47条(段),约23.830公里;民国时期填埋河道8条(段),长约6.670公里。解放后至1985年,因整治环境、建房盖厂及拓宽道路等市政建设需要,填埋河道23条(段),长约16.317公里。

(第四章)桥梁

苏州为水乡泽国,河道密布,凭借众多桥梁贯通古城内外,形成发达的水陆交通网络。随着历史的变迁,河道街巷时有兴废,桥梁也随之新建或废弃,变化十分繁复。至1999年末,金阊区境内共有大小桥梁132座(含跨区桥梁),其中除横跨外城河、京杭运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外,大多是处于小街小巷内的古桥、石桥、小桥,还保留着苏州古城“人家尽枕河”、“水港小桥多”的江南水乡特色。

(第一节)城内桥梁

一、第一直河上的桥梁

城内第一直河的北段在金阊区境内,自升平桥至皋桥,河上架桥6座。

【升平桥】位于干将西路干将桥东堍第一直河与第二横河交汇处,跨第一直河。原位于通和坊西端,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原为石拱桥,宽2.5米。1956年改建为钢筋水泥平桥,跨度5.5米,宽5.7米,长15米。199年改筑干将西路时移建于此。现为单孔正交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花岗石桥栏。跨度6米,长8米。宽20米,其中车行道12米,南人行道3米,北人行道5米。

【西城桥】又称西成桥。位于古吴路西端,跨第一直河,西堍为学士街。明弘治八年(195)知县邝墦建。清嘉庆十九年(1814)曾重修。民国十八年(1929)重建,二十四年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石柱铁栏杆,跨度7.8米,宽5米,长25.4米。

【黄鹂坊桥】《平江图》中名黄牛坊桥。位于景德路汤家巷口,跨第一直河。北宋皇祐五年(1053)始建。筒桥洞结构为一石拱券圆,一半在水中,一半凌空,桥苋1.5米左右。民国十八年7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桥。解放后拓宽,现跨度5.8米,宽11.2米,长7.2米。

【敦化桥】俗名蹲虎桥,位于王洗马巷西口,跨第一直河,东、西堍分别为汤家巷、吴趋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里人募建石平桥。民国十六年新阊市民公社重建为钢筋混凝土桥,单孔,长6.5米,宽2.8米,跨度5.6米。

【平安桥】位于汤家巷,正对三茅观巷,跨第一直河。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里人募建。桥以五块大长石条作桥面,桥栏为0.5米高石条,再加铁架护栏。跨度5.5米,宽2.2米,长27.8米。

【皋桥】位于西中市东端,接东中市,跨第一直河。相传,汉议郎皋伯通居住于此,桥因而得名。皋伯通曾收留名士梁鸿,而梁鸿、孟光夫妇相敬如宾的故事就是成语“举案齐眉”的出典。《平江图》著录。原为木桥,后毁。明崇祯十一年(1638)解元杨廷枢倡募重建,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嘉庆十五年(1810)曾重修。时桥宽2.5米,桥面由5块大长石条构成,桥栏为砖石结构,民国二十四年(1935)拓宽东、西中市时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1950年扩建。单孔,宽12.3米,长8.9米,跨度8米。

二、第二横河上的桥梁

第二横河金阊区境内河段东起新春巷,西至学士街西,河上架桥4座,均为跨区桥梁,桥南为沧浪区,北堍为金阊区。

【学士桥】原名莲花桥。位于干将桥东堍,跨第二横河,为贯通学士街南北段的桥梁。1956年在第二横河向西延伸时建,初为木构便桥。1957年改建为水泥平桥,俗称新开河桥,1981年命名为莲花桥,宽3.1米,长7.1米。1994年修筑干将西路时重建,并改今名。现为重力式桥台,跨度6米,长8米,宽24米,其中车行道10米。

【乘马坡桥】原位于通和坊,跨第二横河,在太平桥西,对明清吴县文庙。始建于明代,名青龙桥。弘治年间488—1505)知县邝墦移置于县学门前,改名青云桥。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知县曾汝召再移至文庙门东侧,改称状元桥。清嘉庆元年(1796)重建。原为条石三块板梁单孔平桥,宽1.6米,长5米。1994年改筑干将路时重建,并以正对乘马坡直巷而改今名。现为单孔正交钢筋混凝土两铰板桥,花岗石桥栏,跨度6米,长8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8米,人行道2米X2米,长8米。

【太平桥】位于干将西路乘马坡桥东侧,跨第二横河,为贯通养育巷南北段的桥梁。北宋皇祐五年(1053)始建。原为石板单孔平桥,桥北有太平坊,故名。1953年改建为水泥平桥,1962年重修,宽11.4米,长6米。1994年改筑干将路时又改建为水泥板梁桥,花岗石桥栏,跨度6米,长8米,宽34米,其中车行道28米,人行道各3米。

【芮桥】位于西美巷北端,新春巷南端,跨第二横河。见于宋《吴郡志清咸丰九年(1859)重建,翌年毁于战火。同治六年(1867)再建,改名自新桥。宽2米,长5米。1972年因干将河修建防空工事拆除。1994年改筑干将路时重建,现为单孔正交钢筋混凝土两铰板重力式桥,花岗石桥栏,复名芮桥。跨径6米,长8米,宽12米,其中车行道8米,人行道各2米。

三、新开河上的桥梁

1956年开凿新开河自外城河至第一直河,长0.3公里,河上架桥2座。

【长船湾桥】位于长船湾南段,近干将桥。1956年因开凿新开河而建,钢筋混凝土板梁平桥,宽3.1米,长7.1米。南堍属沧浪区,北堍为金阊区。

【莲花桥】1956年开凿新开河后建,原位于升平桥西,1994年修建干将路后,移建于升平桥北、学士街中段。桥为钢筋混凝土平桥,单孔,长7.1米,宽14米。

四、中市河上的桥梁

中市河位于东、西中市北侧,东起河沿街南口过军桥,与平门小河(原第二直河北段)汇合,西出阊门通外城河,上架桥8座。

【过军桥】位于河沿街南端,跨中市河,南通东中市。《平江图》中名南过军桥。据清康熙《苏州府志过军桥有二(一在崇真宫东,名南过军;一在崇真宫后,名北过军”。1980年改建为钢筋水泥平桥,跨度3.3米,宽5米,长5米。

【崇真宫桥】《平江图》中名宫桥。位于阊门内下塘街,架于中市河上,南通东中市,北对崇真宫,因此得名。明王鏊《姑苏志》称:“崇真宫前青石扶栏,雕刻工巧,细如丝发,为吴中桥栏之最者。”清乾隆《吴县志》称(后圮,重建尽失旧制。”相传,清乾隆时叶凤梧为崇真宫住持,因桥南堍官路皆被侵占盖屋,漱隘堵塞,不便行走,遂矢志重建。经劝导,侵占桥址者自愿清除房屋,让出原址。叶乃出资建桥,二月开工,当年闰四月十四日落成,往观者摩肩接踵。近午时,有一道人在桥上徘徊,并告众人云(石性烈,不加托木料必断。”言毕南去,桥上众人蜂拥而随,西侧一桥面石断裂,巨声震耳,石虽断而无一人伤亡。以后凡建石板桥,遂必加托木料。传说道人乃吕洞宾,而吴中遂以四月十四日为吕祖诞辰。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又经重建。1982年重修。石板桥面,石柱桥台,两侧石柱上有系缆孔4个。桥南首有“真泽泉”古井2眼。桥宽3.5米,长15米,跨度4.8米。

【虹桥】位于阊门下塘街中段,跨中市河,南通东中市。见载于宋《平江图原系拱式石桥,清道光二年(1822)重建。桥西南河面上建有桥亭,类似过街楼,亭内供关帝像。旧时为“轿盘头”之地。每年阴历五月十三日、九月十三日请戏班在桥亭唱戏。1957年桥亭危险被拆除,桥改建为水泥桥面,跨径6米,宽3米,长12.7米。

【张广桥】位于皋桥东堍阊门西街南口,跨中市河。建于宋代,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重建。1982年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板桥,宽5.15米,长7.1米,跨度6米。

【泰伯庙桥】位于皋桥西,跨中市河,桥南为西中市。因北堍泰伯庙得名。《平江图》中名庙桥。《吴郡图经续记》作至德桥。南宋乾道初(约1165年)知府沈度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巡按御史陈瑞重建。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原为石拱桥,民国十三年(1924)改建为水泥梁桥面,跨度5.7米,宽5米,长24.8米。

【宝源桥】又名新造桥,位于阊门饭店南,跨中市河,桥南为西中市,北为下塘街。1956年改建,1970年重建。单孔钢筋水泥平桥,跨度6米,宽5米,长6.55米。

【外水关桥】位于阊门横街南端,跨中市河,西近水城门,故名。建于清代,965年改建为钢筋水泥桥面,跨度4.8米,宽4.3米,长6米。

【探桥】俗名坍桥。位于北童梓门,即水城门西,跨中市河。相传古代守城军队在此侦探敌情,故名。明洪武年间修月城时建,清嘉庆二十年(1815)重修。原为石拱桥,1966年改建为水泥平桥,跨度4.8米,宽5米,长7.7米。

五、平门小河上的桥梁

平门小河南起中市河,北至平门外城河,因在桃花坞大街与东中市之间,又称桃东河。河东为平江区,河西为金阊区。河上架桥3座,均为跨区桥梁。

【单家桥】位于桃花坞大街东段,跨古第二直河(平门小河)。宋《吴郡志》著录。桥东属平江区,西堍为金阊区。原为石板桥,今为钢筋水泥平桥,跨径5米,宽6.75米,长6米。

【校场桥】在清代校场(教场)西,原名西教场桥,后讹为高长桥,又称高尚桥,现正为今名。位于单家桥北,靠近平门,跨古第二直河(平门小河),桥西为高长桥弄,东通人民路。据《宋平江城坊考即《平江图》中之鸿桥。民国十六年(1927)改为单孔钢筋水泥平桥,跨度3.8米,宽5.5米,长7米。

【小平门桥】又名平四桥。位于平四路东段。1984年改建钢筋混凝土双铰圆弧拱桥。宽14.4米,长13.3米,单孔,跨度8米。

六、第一横河上的桥梁

第一横河金阊区河段东起日晖桥,西至阊门内城河,又称桃花河。河上架桥5座。

【曰晖桥】《平江图》中名“北过军桥”,清代更今名。位于河沿街北端,跨第一横河。宋代始建。清咸丰元年(1851)重修,民国二年(1913)重建,1979年修。现为花岗石板平桥,跨度3.45米,宽2.2米,长9米。

【新善桥】位于桃花坞下塘,南通戈家弄,北通桃花坞大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嘉庆《三横四直图》上有。1982年重建,花岗石平桥,铁栏杆。跨径4.45米,宽1.75米,长6.2米。

【桃花桥】位于阊门西街北端,北堍为桃花坞大街。清嘉庆十七年(1812)建,民国三十四年重修,1958年又修。原系石板桥,现为水泥桥,跨径4.8米,宽6.8米,长5.4米。从前,桥东侧有过河房几间与桥并列,内供神像,系当时“轿盘头”场所,1958年拆除(屋基尚在)。

【宝城桥】位于桃花坞大街西段,南通五峰园弄,北为桃花坞大街。清嘉庆七年(1802)修,系砖石桥。1978年改为水泥石板桥,跨径8米,宽2.9米,长5.5米。

【板桥】位于石幢弄南头,南堍为仓桥浜,北堍为宝城桥弄街。始建年代无考,清《三横四直图上称东板桥。三跨石板桥,跨径9.9米,宽1.8米,长16.2米。

七、阊门内城河上的桥梁

阊门内城河南接中市河,北通外城河。原内城河沿城墙内侧向东北延伸,后尚义桥以北河道淤塞,填没建石幢新村。1983年从尚义桥北重挖河道,把残存的城墙基础挖掉,河遂退至近外城河,河两侧为花岗石驳岸,河上架桥座。

【内水关桥】东堍通阊门内下塘街,西堍通阊门横街。清乾隆十二年(1747)建。石板桥,跨径3.6米,宽2.7米,长5.8米。

【尚义桥】东堍通尚义桥街,西堍接尚义桥西与阊门横街相接处。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二年(1747)修。石板桥,跨径3.5米,宽3米,长5米。

同类推荐
  •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星云日记25:感动的修行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分为“热闹场中作道场”、“接受的习惯”、“感动的修行”、“同体与共生”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人我国。
  • 心中月

    心中月

    从书中你可以领悟出更多的人生智慧和启示,从而助你打开蒙尘幽暗的心灵。万行法师言:古之成佛者,不惟有虔诚的信佛之心,还必有坚韧不拔的学佛之志。自古道:“信佛容易,学佛难。”即信之又学之,是走向圆满独一无二的途径。所谓“信之”,就是要终生不渝,矢志不移;所谓“学之”,就是要学习佛的崇高品质,学习佛的超凡意境,学习佛的博大胸怀。修学佛法只有具备这些基本素质,才能使自己在心态、情操、体能、智慧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升华。只有真正地了知佛法,明确见地,才会真修实证,走进走出。信而不知即学者,乃迷信,非智信。惟有信学合一,方可迈入成佛之道。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基本常识

    儒学创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独尊于西汉武帝之时。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中,儒学成为了我国的显学,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对中华文化的熔铸、对中国人性格的形成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国儒学,本书编者编著了《儒学基本常识》以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或参考。
热门推荐
  • 中古战锤之吸血鬼战争

    中古战锤之吸血鬼战争

    泰格里斯帮助帝国建立魔法学院前,自学魔法?矮人将火药技术传入帝国前,研究黑火药?陨石毁灭莫德海姆后,抢占次元石?弗拉德发动吸血鬼战争前,先下手为强?我穿越1998年的中古战锤世界,成为斯提尔领的沃尔登伯爵,开始了对抗吸血鬼的战争……
  • 皇后是朕的首席铁粉

    皇后是朕的首席铁粉

    腹黑心软偶尔脑抽女主VS心狠手辣表面温润如玉男主喜欢朕的人多了,数不胜数,各个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英勇赴义不畏牺牲,上至首辅千金外国公主,下至小家碧玉街边乞儿,你这个贪生怕死,天天跟在朕身后非要以心换心的侍郎三小姐,实在入不了朕的法眼。天下之大岂可以一己之心度之,身为废后心怀天下,为皇上,墨梓凝可以上刀山下火海,做你皇上手里披荆斩棘的一把利刃,你要还是不要?朕勉为其难收下,反正刀砍坏了还有下一把,你墨梓凝这把刀虽然好用了些,也并非世上唯一,生死有命,别怪朕心狠手辣,不怜香惜玉。皇上,如今天下太平,这把刀也钝了,该扔了吧?毕竟为朕效过力,搭个板供上吧……哎呦,皇上,墨梓凝就是个贱骨头,不被皇上利用就难受!来个考试解解闷:三兄弟站一块,让墨梓凝来认皇上,对了,重归后位,错了,拉出去砍了!皇室祸起萧墙,墨梓凝摇旗呐喊:赵瑾年我支持你!有人谋夺天下,墨梓凝利刃出鞘:谁敢欺负皇上,我弄死他!盛世河清海晏,墨梓凝功成身退:我要做皇上身后无坚不摧的小铁杆!墨梓凝:皇上,爱你的小心心请收下!赵瑾年:什么垃圾,也配给朕……咳咳咳……给朕收好。
  • 金银岛

    金银岛

    一次偶然的机会,少年吉姆,得到了一张海盗的藏宝图。消息传开,人们组织了庞大的探险船队,前往宝藏所在地——金银岛。就在抵达金银岛的前夜,吉姆突然发现,危险正在降临……“我九岁半时,父亲送了一本《金银岛》给我。迄今为止,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当时如饥似渴读这本书时的兴奋和喜悦。”——丘吉尔(英国两任首相、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我如饥似渴地读《金银岛》,想知道下一行发生了什么,又不想知道,生怕精彩戛然而止。”——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作者、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 公主有裙

    公主有裙

    对于一个身为大渊国的唯一的公主来说,一切都是她的,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往事随风飘散,经过了波折,似乎天下要乱了…国家四分五裂,人民苦不堪言,国师的预言要实现了…她是大渊国唯一的公主,也是大渊国唯一的希望…【排雷:纯属娱乐,内容细节勿追究,小学生文笔】
  • 七绝界

    七绝界

    天地融合,万族林立,封印万载的少年从冰块中走出。看少年睁眼看天,剑扫千界。踏天路,争天命。
  • 怨念魔神

    怨念魔神

    砍你一刀,你可服气。怨念魔刀,霸天一斩!若是不服,再来一刀。魔刀出鞘,灭天一刀!若问我姓甚名谁,盖世魔刀可识?今日重生归来,今生只为杀诛!刘大刀遭亲兄天界诛天神帝刘诛算计被三大异界神帝杀死,携怨念魔刀重生归来,展开复仇之旅!
  • 千亿婚宠槿少的小娇妻

    千亿婚宠槿少的小娇妻

    十五岁的顾千汐.在一个晚上.失去了所有.暗夜中.二十三岁的贺槿宸的出现.让她颠覆了人生.“叔叔.帮我.我只剩下母亲了.”顾千汐握紧贺槿宸的西裤.哀哀宛求.“我是个商人.不做亏本买卖.”贺槿宸将顾千汐的手拉开.“无论什么.都可以当报酬.救我和我的母亲.”贺槿宸终于低下头.打量着被雨水冲湿了的顾千汐.“顾乾的女儿?呵.你一个奸商的女儿.我凭什么帮你?”贺槿宸冰冷的嘴角挂上一丝冷笑.“余生.我用余生抵债.”顾千汐再次卑微的将手伸向贺槿宸.贺槿宸蹲下.抱起顾千汐.“这可是你说的.来人.抱起顾少夫人.回槿碧湾.”贺槿宸将顾千汐搂在怀中.微微一笑.三年后.顾千汐生日当天.贺槿宸给了她盛大的生日派对.晚上.坐在床上的顾千汐看着坐在单人卡座上的的贺槿宸.“贺槿宸.你要干什么?”软弱的声音传出.贺槿宸起身.“小东西.等你三年了.你的余生.只可以是贺夫人了.”贺槿宸覆盖上顾千汐...【1对1甜虐文.甜多虐少】
  • 狂龙

    狂龙

    谁说上门女婿一定得贱如狗?陈皓当上门女婿,活脱脱成了大爷!
  • 核心永动

    核心永动

    荒诞的世界里,有一位荒诞的人,经历的一次不可思议的旅行。
  • 《易经》与人生运势

    《易经》与人生运势

    从某种意义卜来说,我们的人生运势可以从文王八卦推演出来,而文王八卦出自何处?《易经》!所以说,《易经》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的人生、你的运势、你的前程,都能从《易经》中探知,也都能从神秘的《易经》中找到开运、转运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