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2900000137

第137章 文化体育(5)

【石路街道文化站】建于1981年7月,当时设在街道办事处内,有办公室、图书室和60平方米的文化娱乐活动室兼会议室。文化站每年举办各类文娱活动和文艺演出近20次,有业余团队7支,银河轻音乐队活跃于苏州6县(市),名闻遐迩。石路书画协会每年举办的写春联书画展,已成为石路街道的特色;1996年书画协会改为书画研究会,有会员40多人,同年编印《兰海拾贝集》。1994年举办的老、中、青服饰比赛,成绩斐然,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深受群众欢迎。

1997年在区、街道的支持下,于南丁家巷7号新建350平方米的石路文化站,区政府拨出50平方米的旧浴室作为文化站的活动阵地,自此文化站遂有独立的活动场所400平方米,同年被省文化厅评为省群众文化先进街道,1998年被市评为明星图书馆。

【留园街道文化站】建于1985年1月,位于后宝元街23号。建站十余年来,文化站由初创时的1人1桌发展到拥有5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的市一级文化站、省二级文化站和国家标准文化站。文化站自筹资金25万元建活动用房250平方米。常年开放的文体活动场所有图书阅览室、茶棋室、桌球房、舞厅、电子游戏机室、录像放映厅,还举办展览、讲座、文艺演出和组织老年晨练等活动。年组织元宵灯谜会、插花展览、运动会等大中型活动10多场,参加者万余人次。有群众业余文体骨干队伍十余支,开展书法、绘画和摄影等创作活动。

该文化站的经费从过去的依靠拨款发展到多业助文,1999年有固定资产22万余元,成为独立的自收自支全民事业单位,每年用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文体活动的经费达5!8万元。

【山塘街道文化站】建于1978年10月,现设于清塘新村综合楼内,有活动场所200多平方米,设有图书阅览室、茶棋室、舞厅、录像厅、电子游戏室、评弹茶座等。文化站下属文体骨干队伍有百余人,他们分别参加京剧、舞蹈、地方戏曲、电声乐队、书画、摄影、文艺创作、乒乓球、象棋围棋、绒线编结等活动。举办“山塘之声”群众文化和“山塘杯”群众体育两个地域性特色活动。该站于1988—1989年、1990—1991年均被评为省、市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991年被评为省、市一级文化站,1996年被评为市文化系统先进单位。

【彩香街道文化站】建于1984年,现有人员9人,设在彩香新村二区2号,有公园两处,房屋建筑面积920平方米,其中图书室占地70余平方米,藏书1.1万册;阅览室占地30平方米,陈列各类报纸杂志20余种;茶座2处,各占地100平方米。文化站有评弹、越剧、淮剧演出队,各有20余人。在寒暑假还举办少儿摄影、书法等培训班。

【三元街道文化站】始建于1990年,站址原在三元一村27幢东的小二楼内,文化站负责人胡侃在街道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白手起家,以商养文,自筹资金,在三元三村建起1650平方米的4层大楼,造型别致,结构、布局合理,设有舞厅、桌球房、图书馆、电子游戏室、茶室、钢琴房、多功能教室、商店等。

文化站下有业余协会、团队10支,其强项是“江枫书画篆刻研究会”,常年正常开展活动。老年合唱队有50!60人,坚持每周活动;舞蹈队经常举办培训班,辅导辖区群众;时装队参加过省、市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每两年组织一次大型的三元地区“江枫新声”广场文化系列活动周,为三元街道的一大特色。已获苏州市“迎接21世纪文化示范街道”、“明星图书馆”、“江苏省特级文化站”等荣誉称号。

二、居委会文化室选介

【长春巷居委会文化室】于1985年春成立,位于长春巷28号,面积71平方米,可供60人左右活动。该室藏书500余册,订有13种报刊杂志,供居民阅读,并设有老年活动室,除为老人提供弈棋,玩扑克场所外,还为老人量血压、提供医疗咨询服务。文化室每两年举办一次象棋比赛,逢年过节举办评弹演出,寒暑假期间为中小学生举办知识讲座和各项竞赛活动。文化室设有固定管理员1人,全年对外开放,每天开放8小时以上,每天参与活动者有50多人次。建室以来,每年都被金门街道评为先进文化室,1991、1993、1996年先后被金阊区评为先进文化室。

【航西居委会文化室】位于航西新村一车库旁,建于1993年元旦,20平方米面积,由离退休人员轮值管理,每周二、四、六、日开放,活动内容:上午茶室、阅读报刊,下午弈棋、扑克、麻将等娱乐活动,活动室禁止吸烟、赌博,全年组织两次短距离旅游。寒暑假期间举办青少年活动站,每周一、三、五开放,形成社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1994年4月,居委会自筹资金,创办多功能活动室,每周四、五下午举行评弹演唱,举办家庭卫生讲座、举行象棋比赛,成立“小百灵艺术队”,成立老年心声站与法制宣传阵地,把多功能活动室办成居民的乐土。

【彩香一、二居委会文化室】建于1990年,位于彩香一村人寿保险公司西侧,活动室面积65平方米,活动内容有书报阅览、棋类、青少年寒暑假活动以及老年医务咨询、老年兴趣活动。文化室各项活动长年坚持,形成制度。

(第三节)档案馆博物馆

一、档案馆

【苏州市档案馆】位于三香路180号市行政中心大院。筹建于1949年,初名苏州市档案资料馆。1959年8月8日正式成立,馆址在人民路80号当时的中共苏州市委大院内。1983年3月与苏州地区档案馆合并,继称苏州市档案馆,馆址增加五卅路原地区档案馆处。1997年4月,两处馆址合并迁至今址。现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库区面积达2000平方米,建筑横部面呈“回”字形结构,外观庄重又不失时代气息。档案馆库房符合专业用房技术,四周为环形走廊。馆内配有档案密集架、中央空调、自动火警灭火系统、文件缩微系统、计算机光盘件贮系统等现代化系统。

该馆馆藏有340个全宗,18万余卷档案和1.9万余册资料。馆藏分建国前的历史档案和建国后的苏州地区档案、苏州市档案,起止时限为1696—1990年。以文书档案为主,会计、统计、诉讼、人口普查、公证档案、婚姻登记等专门档案也占有一定比例!基本形成一个内容丰富、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馆藏品中最早的档案形成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最具地方特色和历史特色的档案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至1949年的苏州商会档案;最珍贵的是国内罕见的清末与民国的市民公社专题档案;最多的是苏州解放后1949一1990年的苏州地方党政机关形成的文书档案。档案馆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已开始建立档案案卷级和文件级计算机数据库;编辑、编写各种文献资料、参考资料等60余种,其中公开出版的有《苏州丝绸档案汇编》、《苏州商会档案丛编》、《苏州市档案馆指南》、《苏州大事记》、《苏州年鉴》等,为方便查阅,设置开设档案阅览室、检索工具室、查档接待室,备有开放档案簿式、卡片式目录及检索工具使用说明,公民可凭身份证来馆查阅。

苏州市档案馆已成为市级重要档案的永久性保存基地和利用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多次接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学者、留学生来馆查阅利用档案。1994年,苏州市档案馆晋升为江苏省二级先进馆。

【金阊区档案馆】创建于1984年12月,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区直属事业单位,归口区委办公室管理,业务上受市档案局指导。1986年4月划归区政府办公室管理。馆址初设金门路100号原金阊区委办公大楼4楼。1987年迁到金门路94号金阊区政府机关办公大楼5楼,1989年迁至6楼,1998年12月迁后宝元街23号。1997年11月4日,成立金阊区档案局,与区档案馆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实行局馆合一的体制。1990年11月,金阊区档案馆通过省级考评,成为省二级档案馆。1999年12月,通过省二级档案馆的重新认定。内部设施拥有微机6台、打印机6台、空调9台、去湿机4台,以及复印机、彩电、录像机、录音机、吸尘器、温湿度自动化记录仪等先进设备,改善了档案保管利用的条件。

区档案馆建馆伊始,即接管原区级机关档案室保存的1968—1982年区级机关档案。嗣后,根据国家规定,接收现行机关、团体和撤销单位档案。1990年开展建馆以来第一次档案接收工作。至1999年10月,馆藏档案全宗61个,档案保管单位总数39116卷(包括作为案卷计数的册、袋、枚、张),排架总长度189.98米。其中,已编目档案18145卷,排架长度136.82米;未编目档案81卷,排架长度0.66米;寄存档案20884卷,排架长度52.5米。另外,在建馆前已向市档案馆移交的1951—1966年档案699卷未包括在内。馆藏档案形成时间最早的是1955年婚姻登记档案,其余绝大部分都是1970年以后的档案,馆藏档案中形成时间最晚的是1997年的职教办、科管局、物资局等撤销单位的档案。

1989年9月,由金阊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文,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宣传发动,聘请25人担任义务档案资料征集人,建立征集工作组织网络体系。当年,彩香街道办事处就将珍藏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厥文为彩香幼儿园的题词捐赠给区档案馆保存。1990年初,又征集到桃坞街道捐赠的线装古书《随园全集》、《古今文综》共34册。1996年又征集到区文化馆珍藏的原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的题词。

区档案馆从1983年起,利用馆藏档案及当年的来往文书,编纂文件汇编及资料。先后编纂了《金阊区规章性文件汇编》、《金阊区文件选编》、《金阊区重大调研文章选编》等13种40册,275.7万字;1986—1999《金阊年鉴》、《金阊区志》、《金阊区组织机构情况汇编》等资料19种68册,374.9万字。馆藏档案中已对外开放的有婚姻登记档案、私房建筑档案、领取独生子女证档案、上山下乡档案、基建档案及馆藏资料,凭个人身份证即可借阅;未开放的档案凭单位介绍信借阅。所有馆藏档案都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便于利用,每年编印《档案利用实例选编》,以巩固档案工作的成果。自1994年至1998年的5年间,共接待1408人次的查档,提供档案资料1870卷。

二、博物馆

【苏州革命博物馆】位于三香路192号。1990年6月,市委决定在苏州筹建革命博物馆,作为固定的、永久性的宣传党史的阵地,运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州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对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6月27日奠基开工,1993年10月1日竣工对外开放。全馆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分序厅、陈列厅、半景画厅3大部分,展示苏州人民的“苦难、觉醒、奋起、胜利、腾飞”的革命斗争史。

建馆以来,先后举办各种临时性展览数十次,成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市科普教育基地、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并先后获得1994一1999年市文明单位、1991一1999年省党史先进集体等称号。

【中国苏绣艺术博物馆】位于景德路274号原王鏊祠堂,筹建于1984年,1986年9月正式开放。1992年2月被定为苏州市金阊区青少年教育基地。馆内珍藏历代珍贵绣品200多件,有鲜为人见的明万历帝缂丝衮服、孝靖皇后刺绣“百子衣”、清乾隆帝朝服的复制品等,还有近现代苏绣作品数百幅,包括巨幅《姑苏繁华图》、《孙子兵法图》等绣品。

该馆自被确定为青少年教育基地以来,馆长顾文霞始终把青少年教育挂在心上,每年免费接待近千名青少年参观游览,并委派接待人员担任讲解,使广大青少年领悟到苏绣艺人细心严谨、大胆创新的工作态度,并受到艺术熏陶。

(第四节)文化娱乐场所

一、概况

阊门外明清时期就是商贾云集、文化娱乐繁荣之地。山塘河上盛行画舫,主要汇集于山塘桥、桐桥、野芳浜一带。舱内精致雅洁,桌椅、摆设小巧玲珑,一般可坐十余人,大型的可容三四十人,船上歌女弹唱卖艺,还供应风味独特的船菜。在清末民初拍摄的画册《惊鸿艳影》中,就刊有一帧画舫的照片。这艘画舫装饰金碧辉煌,有前舱、中舱、后舱,分上下两层,有遮阳避雨的顶篷,舱壁雕花并用螺钿镶嵌,窗框用竹子编成的各式图案装饰,有绣帘可启合,透过窗格,隐约可见舱内考究的陈设。船前有两位汉子撑篙,船后可见一男子摇橹。9位打扮人时的女子倚在船的一侧,目光对着照相机。清代还有一种灯船,吴周钤《灯船歌》云(水嬉吴下盛,艳丽推灯船”。每年四月试灯,到秋天才落灯。灯以明角朱须为贵,一船连缀百余,上覆布幔,下围锦帐,鲜艳夺目,与月辉波光相映,借琴弦歌声尽欢。画舫、灯船延续至抗日战争爆发后消失。

虎丘中秋曲会是苏城的一大文化盛事,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有篇《虎丘记》,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虎丘曲会的盛况。每逢农历八月十五月明之夜,从苏州阊门到虎丘,七里山塘画舫相连,游人不断,城中衣冠士女,纷纷来到虎丘,从千人石到山门,栉比如鳞,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演唱开始,数百人同歌一曲,其声若聚蚊。接着分开竞赛,歌喉高下自别。不久,见数十人,摇首顿足,高声唱来。到了皓月浮空,千人石上银光如练,昂扬的曲声骤失,代之以三四人在箫、管的伴奏下,一一登场演唱,其声悠扬婉转,令听者有销魂之感。及至深夜,月影横斜,歌声更是扣人心弦,音若细发,响彻云际,缠绵悱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

盛行一时的虎丘曲会未知消失在何年,至20世纪80年代,经有识之士力倡,曾举办过几次虎丘曲会,盛邀京、宁、沪、浙等地的昆曲名家演唱,一时吸引了许多游人,热闹了一阵,然中秋曲会之盛终成历史。

此外,还有一种“卷梢船”,虎丘举行迎神赛会时在船上搭台演戏,观看者则雇“沙飞”、“牛舌”等小船并列,一面饮酒,一面看戏。这种形式待戏园出现后即行消失。

同类推荐
  •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佛教哲学(第四卷)(方立天文集)

    在各种宗教中,佛教的宗教哲学内涵最为丰富多彩。《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是对佛教哲学现代化研究的尝试。全书简要地论述了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历史演变以及重要著作,并就佛教哲学的人生价值观、宇宙要素论、宇宙结构论、宇宙生成论和本体论以及认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和阐述,以此凸现佛教哲学体系的总体思想风貌和理论特质。《佛教哲学(方立天文集第四卷)》还就佛教“空”义的思想历史演变、“空”义的类别、内涵及其理论思辨价值,作了集中述评,以利于了解和把握大乘佛教哲学的思想内核。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临济下虎丘禅系概述

    临济下虎丘禅系概述

    禅宗发展至南宋以后,五家禅中的沩仰、云门与法眼三家基本消亡了,独有临济与曹洞两家仍在弘传,且一直把法水沃溉到了清代。而在临济宗中,尽管大慧宗杲于当时声名显赫,然其法脉传过六代之后不幸消亡,而真正承嗣临济家风者独有虎丘绍隆一系禅了。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热门推荐
  • 数风流人物

    数风流人物

    瑞根晚明+红楼半架空历史官场养成文,绝对够味!大周永隆二年。盛世隐忧。四王八公鲜花着锦,文臣武将烈火烹油。内有南北文武党争不休,外有九边海疆虏寇虎视。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关键在于你身处其中时,该如何把握。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且看我如何定风流,挽天倾!历史官场养成文,兄弟们请多支持。瑞根铁杆书友群:581470234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不同的世界

    在不同的世界

    我希望我的人生不一样,我要美好快乐的人生。
  • 异界风皇

    异界风皇

    本为《龙腾》虚拟游戏中的皇者,因至宝神玺而重生和《龙腾》相像的异界大陆!是否巧合,还是另有缘由。且看带着游戏中传说三天赋及至宝神玺的龙随风,如何走上异界至高之位!成就异界风皇之路!
  • 走进科学丛书: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

    走进科学丛书: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

    本书包括观测天文学大师第谷、开创钢铁时代的发明家、一个新元素的诞生、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萨哥拉贫困潦倒、培根遭祸两次入狱以及布鲁诺至死不渝等内容。
  • 师父每天都想做我老公

    师父每天都想做我老公

    作为新世纪的美少女,童灵灵励志要成为那种该吃吃该喝喝,能躺着绝对不坐着,能坐着绝对不站着的米虫。因为一块合眼缘的玉佩,童灵灵把自己给搭上了!一位古装大佬,声称是她祖宗求着他做她师父的???童灵灵又怎么能同意?她才不要师父呢!谁知道这人要怎么训她呢!可这不是不想要就可以不要的!只是为何?后来竟是“师父,我饿了…”“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狮子头、麻婆豆腐……已经做好了!”“师父,我好累啊!”“乖,为师帮你按摩…”“师傅,我想……”
  • 软萌杀手高冷男神小甜妻

    软萌杀手高冷男神小甜妻

    ?傍晚身受重伤的叶行跌跌撞撞的从山上冲了下来,他伤的很重几乎快要昏迷过去但是他还是坚持着因为他不能死他还没有为妈妈报仇他不能死他也不甘心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了但是他真的坚持不住了就在这是他看到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庄园他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一样拼尽了最后一丝力量向庄园走去。?他推开了庄园的大门心里产生一丝疑惑这样一座庄园虽然不大但也不至于连一个管家都没有吧但是他现在没有时间去管这些了。?他看到院子里坐着一个小姑娘她身穿白衣靠在藤椅上拿着画板再画着什么美的让叶行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但一瞬间他便反应过来了因为他马上就要坚持不住了他用了全力说了一句“救我”遍晕了过去?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一丝安心就好像面前这个姑娘一定不会伤他似的?安汐儿还真的是被吓的不轻,看着叶行满身的血迹让她想起了五年前的哪天她不敢多想用尽力气把叶行弄进了房间。?还好叶行身上都是一些皮外伤只是失血过多晕了过去,她利落的处理好叶行的伤口,并将血迹处理干净,呼了一口气小声的嘟囔到“还好还好”安汐儿刚要转身离开,叶行遍紧紧的握住了她说小声的说了句别走,安汐儿哭笑不得的看着他心想我怕是救了个祖宗,?
  • 彼岸花开之爱的葬礼

    彼岸花开之爱的葬礼

    昔日同窗,知心好友,情同姐妹。顾盼,媛媛,小米三个人在走出大学校园后,遇到了爱情、事业、前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眼中风景

    眼中风景

    去过的地方,写下的文章,留个纪念更新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