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2900000127

第127章 医药卫生(5)

【山塘联合诊所】组建于1952年,设在山塘街366号,内设内、外、儿、伤、针灸等科,有工作人员10余人,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齿科联诊】组建于1953年,有两处,一为苏州市大马路牙病防治所,设于阊门外大马路(今石路义昌福菜馆址)一为金阊牙科联合诊所,设于阊门外石路(今阊胥路新新杂品商店址)。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中市联合诊所】1955年组建,在西中市60号,内设中、西内科,儿、外、伤、推拿、针灸等科。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大马路联合诊所】1956年组建,在阊门外大马路909号(今阊胥路新华电影院址),设内、儿、外、伤、针灸等科,有工作人员10余人,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广济桥联合诊所】1956年组建,在阊门外大马路1114号广济桥北,设内、儿、外、针灸、推拿、齿等科。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第六妇幼保健站】1952年10月由私人开业助产士联合组成,在阊门外新马路30号。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第七妇幼保健站】1952年11月,由私人开业的助产士联合组成,设在阊门外星桥下塘"号。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第九妇幼保健站】1952年末,由私人开业的助产士联合组成,站址在接驾桥。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苏州市手工业保健所】前身为承天寺联合诊所,建于1956年5月,时有医务人员6人。9月,改名为苏州市手工业保健所。由市手工业局出资3000元将财产折价归公,定为全民所有制。1957年下半年改名为市手工业第二保健所,人员增至14人。1958年7月,迁至阊门内下塘街190号(原持德医院址)后,增设病房,有床位20张;并扩大医务范围,增设齿科、五官科、西外科、X光机等,特约单位100多家,医务人员也增至23人,月就诊人数达8000人以上。1958年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金阊区手工业保健站】原称市手工业局第一保健站,建于1956年9月,站址在阊门外石佛寺弄口。设内、外、伤等科,配医务人员7人。1958年迁至新马路。当时在该站就诊的特约单位有60多家。11月,并人金阊区人民医院。

【苏州市第二工人医院】在天库前,1952年1月创办,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设内、外、儿、妇产、眼等科,有病床100张。1955年停办。

【城西卫生事务所】在阊门内外五泾浜(今阊门饭店址),1952年2月创办,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设防疫、妇幼卫生、医疗保健等科,有病床10张,同年10月即停办。

【苏州妇幼保健院】1950年创办,原设于西海岛,1952年10月迁人阊门内外五泾浜(今阊门饭店址),原有床位40张,迁址后增至60!90张。1959年7月撤销,原址改办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前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外五泾浜(今阊门饭店址)。苏州医学院为临床教学需要,于1959年8月17日开诊创立,同时挂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牌子。设内、外、妇、中医、皮肤、神经内、眼、口腔、五官等临床专科,床位规模为250张,1962年12月,苏州医学院由原隶属江苏省改为隶属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简称二机部),医院亦相应改为部属医院。1966年后,二机部为适应国家备战需要,加强内地三线建设,决定将医院内迁,1970年5月,该院迁至四川省内江市,市第五人民医院同时撤销。

【苏州市第一卫生所】1952年10月,由原城西卫生事务所改称,所址先设在阊门外大马路,后迁至装驾桥巷。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设内、外、助产等科。1956年10月撤销。

【苏州市金阊区卫生所】在阊门外新马路,1956年2月,以原公费医疗第三门诊部为基础,从第三人民医院、第一卫生所调人部分人员组成,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设内、外、助产等科,1958年撤销。

【苏州市北塔区卫生所】在宋仙洲巷。1956年由公费医疗第四门诊所、第二工人医院门诊部合并组成,为全民所有制单位。设内、外、助产等科。1958年撤销。

(第五节)驻区医疗卫生机构

【苏州市中医医院】位于景德路314号黄鹂坊桥东堍,1956年10月筹建,同年11月29日正式对外应诊。首任院长黄一峰,院址初设在谢衙前,1958年迁至今址。1970年一度改名苏州市东风人民医院,并将设于观前街西口的原苏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并人该院。1973年起恢复原名。初迁址时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门诊设9个科室,嗣后续有扩大,专业医科陆续开设,医疗设施不断完善,门诊楼、住院楼等建筑先后翻建。1999年医院占地总面积1.48万平方米,设有内、外、骨伤、肛肠、妇儿、针灸、推拿、气功、皮肤、五官、眼、口腔、急诊等科,并开设30个专病专科。住院部分设10个病区,有350张病床。该院现为南京中医学大学教学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及全国示范中医医院。苏州市中医药研究所设于该院。

苏州为吴门医派发源地。该院建院后汇集了黄一峰、陈明善、奚凤霖、金绍文、尤怀玉、丁怀仁等一批专家,奠定该院中医业务在苏州的地位。新一代中青年医药骨干已经形成,并在继承老一辈医学专家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现该院已拥有省级名中医、省级中西医结合专家、省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及享受国家批准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10月,任光荣、何焕荣、陈益群、汪达成4人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苏州名医”称号。医院注重中医科技发展,建立中医临床研究室、基础实验室、骨伤研究室、中药技术开发研究室、文献资料研究室、实验动物房等,形成较完善的中医科研系统,已先后有15项科研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近年来,该院先后与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医疗、科研单位进行学术交流,与其中部分单位建立固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市儿童医院】位于景德路黄鹂坊桥东堍中医院对面。1959年,苏州医学院以原附属一院儿科病房为基础,筹建附属儿童医院。院址以慕家花园16号“遂园”为主,并扩用部分民房。经数十年来的发展,医院占地面积16392.65平方米,建筑面积30392.41平方米,1998年落成的综合病房大楼病床300张。全院设内、外、急救、中医、皮肤、眼、口腔、麻醉、儿童保健等临床业务科室和儿科研究室;医技科室有:药剂、检验、放射、病理、理疗等科和脑电图、B超、彩色多普勒等室,内、外科还分设15个专科。在解决疑难杂症和抢救重危病人方面,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血液专科列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新生儿、肾脏专科为苏州市重点专科,呼吸、循环、骨外、泌尿外和心胸外等专科在国内、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1999年,医院有职工5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94人,高级专业人员6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27人,1999年10月,张锡庆、张瑞宣、盛锦3名医师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苏州名医”称号,阐玉英获“苏州名护士”称号。医院年门诊、急诊量达25万人次,年收治病人8000人次左右,治愈好转率达95,以上,年抢救重危病人2200余人次,抢救成功率90,以上。该院还承担苏州医学院儿科系及临床医学、放射、预防、影像、护理等系的教学任务,90年代后,每年招收儿科专业本科生30!45人。院内设有儿科学硕士点,每年招收儿科硕士研究生3!5人。1983年至1999年末共招收儿内、儿外、儿保专业硕士研究生57名。近几年来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先后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学术团体进行交流,并已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建立院际协作关系。

【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位于三香路181号。1986年6月初动工兴建,1988年12月对外门诊。该院由核工业总公司投资兴建,故又名核工业总医院,同时挂苏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牌子。1992年10月31日,苏州市中法友好医院在该院挂牌成立。建院以来,该院先后经中国核工业总公司、苏州市卫生局批准,分别命名为:中国核工业辐射损伤医学应急中心、秦山核电核事故应急医疗中心、苏州市创伤抢救中心、苏州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该院占地面积66097.6平方米,建筑面积54360平方米,编制床位585张。1999年末在职职工797人,其中正副教授、正副主任医师等高级专技人员94人,讲师、主治医师等中级专技人员190人。1999年12月,包仕尧、郑祖根、郑家驹、黄强被市政府授予“苏州名医”称号。设有临床科室29个,临床教研室14个,医技辅助科室22个,研究室14个,其中神经外科、骨科、神经内科为部、市级重点临床专科,血液科、心血管科为市级重点临床专科。医院以心、脑、肢体血管疾病、肿瘤与职业病、核医学等专业为特色,诊疗及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外前沿地位。1999年末医疗设备总值达8049万元。1999年门、急诊病人324848人次,年住院病人10442人次。

建院11年来,承担苏州医学院本专科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1993—1999年完成临床教学38603学时;研究生教学,已接收第一位临床医学博士后,并设有博士点2个、硕士点15个。11年已培养博士生35名,硕士生183名。11年来还接收培养进修生355名,接受大中专院校实习生1278名,其中外国留学生12名。在科研方面,该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自然科学等国家与部省市各级科研基金组织获中标科研题230余项,获科研基金200余万元,已获部省市各级科研进步奖65项,其中部省级46项。此外,还获国家专利5项,完成医学专著20部。该院先后与法、日、美、德等国建立长期交流合作关系,11年来已有60余人次的国外专家来院讲学,130余人次出国考察、进修。1996—1998年被苏州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位于广济路242号,前身是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以下简称“革大”)医院。1950年春从上海迁至苏州。同年5月在苏州广济路242号正式成立革大医院,其后曾改为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干部医院、江苏省卫生厅保健医院。1954年10月更名为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改称为苏州市延安人民医院。1973年3月复现名。

该院占地37735.2平方米(56.6亩),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现编制床位506张,1999年门、急诊量30万人次,收治病人8000余人次。现有职工680余人,其中卫技人员600人,具有高级职称者65人。1999年10月,郑家驹、刘王明、金铭国等三位主任被市人民政府授予“苏州名医”称号,凌九人被授予“苏州名护士”称号。医院设有临床科室28个,医技科室16个;特色科室有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烧伤科等。1996年,该院已通过“三级医院”评审。

该院医疗科研成果有:消化专科开展的逆行胰胆管造影、肿瘤介人治疗、内镜下胆管取石、内镜下食道支架置人、静脉高营养治疗等,在临床上收到很大疗效。消化研究中心与各临床科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先后取得20多项省市级科研成果。灼伤科:覆照猪皮作为生物敷料治疗创面、蚕丝蛋白膜ASTI型人工皮治烧伤。心内科:起搏器安装、二尖瓣球囊分离术。此外,1999年底改建落成的家庭化产房也吸引了众多产妇。

【苏州市广济医院】位于广济路286号。20世纪初美国传教士惠更生(Wilkson)在苏州创办近代精神病治疗机构“福音医院”!919年惠氏于该院现址另立“更生医院”。1951年更名为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的“苏南康复医院”!955年9月18日该院前身——“苏州精神病院”正式成立,1984年改称现名。

1999年,医院占地面积37562平方米,建筑面积26630.91平方米,编制病床460张,有职工415人,其中医务人员257人,医务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12人,中级技术职称44人。

设有临床精神、神经内、精神外、中医等科和门诊部。还设有药剂、放射、检验、脑电图、心电图、超声波、理疗、音疗、体疗、工娱疗等医技科室,设有司法鉴定组,开展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附属于医院的精神卫生研究所,设有精神生化、遗传免疫、精神药理、流行病学、司法、儿童、心理、中西医结合8个研究室。医院设备比较齐全,年门诊量26745人次,年收治病人1325人次。临床精神科收治病人有效率在90%以上。

该院是苏州医学院的教学医院,还承担苏州市卫校的专科教学任务。受江苏省卫生厅的委托,已举办精神病学医师进修班13期、护士长进修班13期,90年代后共为全国各地培养专科人才705人。在科研方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0多项,催眠治疗与精神药物等研究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

该院承担苏州一市六县(市)的精神神经病的诊疗,以及本市其他医院的精神病会诊任务。早在1969年12月,根据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决定,该院分出半数人员及设备至南通,建立南通地区精神病防治院。1970年,在常熟城郊公社卫生院试点,开设门诊和病房,并逐步发展为精神病防治院。按此模式,又先后帮助吴县、太仓、昆山、吴江、沙洲、江阴等县建立精神病防治院。1975年11月起,该院先后在胥江、葑门、府前、人民桥、公园、平江、北塔、观前、娄门、皮市街、桃坞等街道办起精神病工疗站,将散居病人集中管理,采取治疗和劳动相结合的方法,使病人在治疗同时,得到劳动锻炼,创造经济效益,以减轻社会、家庭负担。

【苏州市普济医院】位于山塘街虎丘山麓,为苏州市民政局所属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创办于1959年2月,原为苏州专区精神病疗养院,由苏州地区民政部门负责组建,主要收容治疗社会上无法定抚养人或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三无”精神病人和在解放战争中患有精神病的“康复军人”。1972年转交市精神病医院管理,改称苏州市精神病医院虎丘分院。1979年3月,更名为社会福利院精神病疗养部。1980年4月从福利院划出,单独组建精神病收容疗养院,1984年改今名。

同类推荐
  •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8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情形,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星云日记22:打开心门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的第二十二册。收录星云大师1993年3月1日至4月30日期间的日记,分为“平等的慈悲”、”打开心门”、“苦的根源”、“一花一世界”四部分。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日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故事(第四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中观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内容简介:《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我想要当配角就那么难吗

    我想要当配角就那么难吗

    我,刘锋,一个普普通通的配角。幼儿园时期我扮演被奥特曼打败的小怪兽。小学时期做一个永远的第二名。中学时期我的目标是成为最受欢迎的角色,结果被一个小女孩抢了风头。而到了高中我就决定,去他喵的主角,老子要当配角了。直到我穿越了......(玩梗流,微恶搞,某些设定有些类似海贼王,但只是属于恶搞范畴。)
  • 海贼之魔凯

    海贼之魔凯

    “道格拉斯.凯”悬赏65亿的怪物,一人便可以抗衡海军本部。想要跑龙套吗?想要知道后续剧情吗?想要的话就加入我们吧!书友群:335641935
  • 燕城花知雪

    燕城花知雪

    人间游历期间,燕城雪认识了花非泽——一个死皮赖脸的狐妖,除了皮相好看之外,谈不上什么优点。好在对燕城雪言听计从。二人后又结交了乐长歌和云不唤。云乐二人说要去祝贺方大小姐订亲,邀请同去。在订亲宴上,燕城雪发现准新郎是北堂知远。逃离现场后和花非泽在酒馆买醉。次日两人醒来,才听说方令如已死,凶器留在了现场,正是燕城雪的佩剑,剑宗世代相传的未来宗主信物,黄泉杀。在云不唤和乐长歌的掩护下,燕城雪和花非泽逃走了。
  • 傲世战神之独步江湖

    傲世战神之独步江湖

    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却让一个少年走上霸世之路,在这条路上只有两个选择,生还是死,在生死之中徘徊,在磨难中变强......
  • 我有场恋爱想找你谈谈

    我有场恋爱想找你谈谈

    “可以放开我了么?”魇樱璨冷言。“我不,我就要这样死死地抱着你,不让你离开我的怀抱。”佞颢栎说这,把魇樱璨抱得更紧了一点。
  • 煮妇归来

    煮妇归来

    林欣为了一个男人抛弃了所有,最后落了一身病而死
  • 甜心公主遇上拽校草

    甜心公主遇上拽校草

    虽然是小说,写的却是多少女生的梦。我只是写梦。故事有虐,有笑,有爱,有你所想的。QQ哦;2518207798
  • 末世的恶魔之子

    末世的恶魔之子

    生逢末世,恶魔之子,纵横末世废墟。恰逢末世降临,看顾源如何凭借鬼泣里的各种奇妙能力在这个濒临灭亡的世界里建立起新的秩序。
  • 血客

    血客

    非人非妖,非精非怪,非生非死,吴天以一个吸血鬼之身展开他的奇幻修行生涯。佛法修心,魔功炼体,道法攻击。谁丫的不服,血族特有天赋吸光其血,三昧真火毁尸灭迹,魔道拘魂收其魂魄,万鬼噬体、雷劈、火烤……还不服,好!佛法超度,六道追魂,继续折磨……狼人,精灵,天使,恶魔……各种种族、传说、神话,应有尽有。道术与魔法的碰撞,东西两方究竟孰强孰弱?书虫建了个QQ群,喜欢血客的进来讨论下117309694
  • 诡异真的香

    诡异真的香

    简介是不可能写简介的,毕竟作者手有点残废,每天只能差不多更新两三章,求点推荐票啊,月票啊什么的,只有靠水水数字才能维持的了生活的这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