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2900000113

第113章 教育科技(6)

建校16年中,学校在艺术教育、数学等学科教学中成绩斐然。学校以现代教育思路办学,围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方针,创出自有管理模式,努力开发全体教职工的创造力,并通过教师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挖掘潜力,形成特长。田径运动已成为学校的传统项目,又增设了羽毛球队,学生运动队在市内比赛中多次取得好成绩。校内有鼓号队、舞蹈队、合唱队、龙狮队和文学社,还有书法、美术、电脑、数学、作文、科技制作等兴趣小组,让有这些方面专长的教师担任辅导老师,有的专业还请校外行家执教。学校常寄送学生作品于友好学校——日本金泽市三和小学进行交流。

1994至1999年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数学辅导优秀单位”、江苏省《小学数学报》读报活动组织奖、江苏省《小学数学报》第九届、第十届数学竞赛团体奖、999年全国数学夏令营训练团体总分第二名、数学竞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苏州市文明单位等荣誉和奖励,在苏州中学特色班招考中,该校学生被录取的人数占全区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四章)特殊教育

金阊区的特殊教育机构,为进行弱智教育的培智学校,主要是对轻度、中度智能残障的儿童,通过补偿、矫治、教育,训练成适应社会,适应生活,能独立生存的社会人。

(第一节)学校设置

1985年11月11日,金阊区第一个弱智儿童班在虹桥幼儿园开学。1989年10月17日,虹桥弱智辅导班改建为“苏州市金阊区培智小学”。翌年9月迁址城外潭子里58号。1995年3月,又迁至海红坊5号。校园占地面积2675平方米,生均25平方米。1999年下半年试办寄宿制,有昆山、吴县、湖南等地5名弱智儿童人学。至年末,有9个班级,155名学生,教师31人。

从1995年迁校至1997年,学校每年确立目标,逐项实施:第一年,静化、绿化、美化校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第二年,实现教育常规设施达标,创设包括音乐室、美术室、电脑室、自然实验室、洗澡室、家政室、午睡室、缝纫室、康复室、小银行在内的各类训练、康复用房;第三年,实施教育手段现代化,学校铺设塑胶跑道,班级教室全部添置“三机一屏”(电视机、录音机、幻灯机、屏幕),建立闭路电视教育系统——聪聪电视台等。3年中,学校逐步成为具有苏州园林风格、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

学校的建设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热情支持。由同济酒楼发起,苏州工商联部分私营企业家为主、六家当地新闻单位加盟的“同济儿童匡智中心”,长期扶助学校建设项目。区内各街道办事处纷纷解囊,为营造弱智孩子的温馨家园添砖加瓦。

1995年,全区弱智儿童少年人学率99.3%,特殊教育受到国家教委、民政部和全国残联的通报表彰,金阊区被省确定为“特殊教育先进区”。翌年,培智学校通过市“窗口示范学校”的验收。1998年10月,通过省检查组验收,次年1月,被授予“江苏省基本现代化特殊示范学校”称号。1999年,校长殷月华被市首批命名为“名校长”。教师刘艳被评为市特殊教育教改带头人。

1996至1999年间,美国智残专家、日本福井大学、加拿大安大略省博络威大学、克美顿市教育局、日本精神薄弱者爱护协会等外国代表团到校访问交流,中国残联、国家教委、民政部的领导先后视察学校,校领导也多次出国访问和培训。

(第二节))教学工作

培智学校针对人学儿童智力低下的特点,采取医教结合,以教养相辅的方法,寓德育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建立学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出生情况,教师还每天视察学生用药后的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从培养弱智儿童的行为习惯抓起,辅之以文化基础知识和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由浅人深,由近及远,从具体到抽象,反复运用形象生动的示范教育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感性认识渐升为理性认识。同时,在广济医院的配合下,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这一医教结合,分类施教,配合家庭教育,加强劳动训练的方式,收到较好效果。1990年,全校26名弱智儿童,9人基本达到正常儿童的智力水平,5人转人普通小学读书;学生中有全国首届特别奥运会金牌和国际11届特别奥运会银牌获得者,有被评为区学雷锋积极分子,学校和教师先后获全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荣誉奖、市特教先进工作者和区科技成果奖励奖。

1991年5月,省弱智教育南京片研讨会在金阊区培智学校举行“特教如何特办”的研讨活动,听取“课复训练”和“劳技教育”两堂公开课,会议肯定学校在“道、教、训、育”结合上的成功尝试。会后,学校继续摸索培智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申报获准的市级科研课题《开放式弱智教育的构建》,通过#年的实践,至1997年共撰写科研论文26篇,揭示弱智儿童智能开发与常规教育的途径。其中“QZ分流”教学的尝试,将在校生按已测定的智能,分成轻度班、中重度班两块教育,分别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两个系列的教学和研究,从而使弱智儿童受到他们智力水平可接受的教育、教学和训练。学校对“QZ分流”教育法的总结《关于培智校现行课程设置的思考和对策》,得到国家教委特教司的重视。学校还把劳技教育与开发智力相结合,设置工艺美术、缝纫、烹饪等劳动课以及电脑培训班,大部分学生学会五笔打字技能;有20名同学参加市培智学校劳技比赛;高年级的学生学会做毛巾带、幻灯机套、缝纫机套等用品。劳技教育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唤起自信心,补偿生理缺陷,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至1999年,20余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1999年1月还有一名学生被外资企业录用。

(第五章)中等教育

苏州中等学校发端于教会学校,清光绪间创办的萃英书院是金阊区也是苏州市区的第一所普通中学。嗣后始有公立学校。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市有15所中学,其中在现金阊区内有5所。1949年解放前夕,发展到35所,大多在城内,金阊区内仅有8所。解放后,中等教育事业逐步发展。60年代以后,苏州开始普及中等教育,在金阊区内除普通中学外,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陆续开办。80年代后,普通中学高中部开办职业班,或与有关产业部门联办职业高中,改变了原有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培养出一批适应经济建设快步发展的劳动后备军。

(第一节)普通中学

一、公、私立中学历史

清光绪十八年(1892),教会办萃英书院(后改为萃英中学)在今金阊区境内义慈巷建立!这是苏州城区的第一所普通中学,较苏州第一所公立中学——苏省中学堂早10年。清末民初到抗日战争前,今金阊区境内有私立英华中学,建于光绪三十年;私立桃坞中学,建于民国元年(1912);私立树德中学和私立纯一中学,均建于民国十四年。

民国二十六年(1937)冬日军侵占初期,学校全部停办,部分中学星散外迁,校舍大部分遭敌人破坏或占领。二十九年秋,在现金阊区内的通和坊建立吴县县立中学。三十年春,伪江苏省教育厅实行“刷新教育”,取缔各补习学社,改办为私立中学。私立河清中学(景德路)和私立肇基中学(景德路)先后建立。三十一年8月,太平洋战争开始后不久,教会学校均由伪省教育厅接办,萃英中学改为省立建国中学,桃坞中学改为省立和平中学。

民国三十四年度第二学期,抗战前苏州原有各中学(包括私立中学)先后在原址复校;抗战时建立的私立学校,有的保留原状,有的易名。以后续有开办或停歇,至1949年下半年苏州解放初期,辖区内共有8所中学。

二、中学之改造发展

解放后!951—1952年间,对中学作部分调整。私立桃坞中学由政府接办,改称苏州市第四中学,私立圣光中学并人私立萃英中学。私立英华、纯一、社光三所中学合并成立私立苏光中学。1953年1月,市文教局接办教会学校与部分私立中学,私立萃英中学改称苏州市第五中学,私立苏光中学改为苏州市第二初级中学。1954年,私立河清、苏民两所中学合并为私立城西初级中学。1956年,市教育局又接办部分私立学校。私立城西初中改称苏州市第七初级中学;私立光华初级中学改称苏州市第十初级中学;私立虎丘初级中学改称为苏州市虎丘中学。至此,苏州市内私立中学全部改为公立。1959年春,全市普通中学有29所(含民办),其中设在金阊区内的有8所。

苏州普通中学经过贯彻1953年中央“调整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1954年国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和1955年中央“以提高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的指示,对一些学校接办、归并、调整,布局已较解放前合理。1960年,成立苏州市胥门中学(962年改称苏州市第七中学)。1962年春,由市内工商界人士捐款20万元及定息,创办6所民办初级中学,金阊区辖区内有2所:中街路、爱河桥初级中学;同年新建阊南、留园初级中学。

“文化大革命”初期,学校停课“闹革命”!969年复课。1970—1971年间,为克服各校在运动中纷改校名的混乱现象,将各中学按照次序统一命名,一至八中恢复“文化大革命”前原名。苏州农校停办,原址改办十二中;二初中改为十六中,四初中改为十八中;七初中与阊南初中合并改为二十一中;十初中改为二十四中;桃坞工读学校改为二十七中;虎丘中学改为二十八中;留园初中改为二十九中;当时成立的安源与精益两中学合并成立市三十中;桃花坞二轻技校与花驳岸轻化工技校合并改为三十一中;爱河桥民办初中改为四十一中。1971年,三十一中并人十中;1973年,四十一中并人三十三中。

由于1973年大砍职业教育,盲目发展普通高中,出现中等教育结构极不合理现象。同时,所有初级中学统统改为完中,既浪费人力、财力、物力,学生文化素质又普遍下降。

80年代,为适应经济建设需要,改革中等教育体制,部分完中停办高中,采取教育部门自办或同有关部门联办形式,改办职业中学或附设职业班,其中还有在职中基础上成立中等专业学校。城区教育资金投人向初中倾斜,1986—1992年全市用于改善初中办学条件总投资5000多万元。

从1987年起,苏州市区取消重点初中,初中招生取消升学考试,全部就近人学。1992年起,对高中教育逐步实行自费上学,按教育成本向学生收费。

为适应新村配套需要!981年新办彩香中学,为3年制初中。1988年在三元新村新设三元中学,并动工建造校舍,次年9月建成开学。1995年8月,市一中与三元中学联合办学,三元中学成为市一中的分校,但保留校名。至1999年末,金阊区内有9所普通中学,其中完中2所,初中7所,简介于下:

【苏州市第四中学】前身是私立桃坞中学,创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三十四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正式定名为“桃坞中学”。民国建立后至抗战前夕,美籍校长梅乃魁致力于学校发展,陆续建造了一批砖木结构西式校舍,有教堂、体育馆、实验室、办公室、教师住宅等。还更新学校设备,增强师资,发展迅速,已成为远东地区办得最好的教会学校之一。抗战期间,一度迁上海南京路慈淑大楼,胜利后返苏复校,校址仍在桃花坞宝城桥街。班级数逐年增加,至解放前夕,学生已多达500余人。苏州解放后,通过“三自”教育,割断了与原圣公会的关系。1952年7月,由市文教局接办,改名“苏州市第四中学”。90年代末,学校已有初、高中教学班31个,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150人。学校占地面积22001.1平方米(33亩),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学。因该校为苏州教会学校中保存原有建筑最多之处,1991年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学校自1952年改为公立后,加强教学工作的领导,普遍建立学科教研组,改进教学教法,开展听课观摩活动。与此同时,随着班级数的增加,学校基本建设也逐年扩展,教学环境得到改善,被市政府指定为接纳归国侨生学习的完中之一。“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一度陷人瘫痪。“文化大革命”结朿后,教学秩序逐年好转,学校工作得到全面恢复与发展。1981年7月,恢复三三分段的六年学制。1982年起,在高一年级设置劳技课,自编教材,自制教具,1983—1989年连续7年获苏州市区中等学校劳技教育评比一等奖;1988年获江苏省教委表彰奖励。

1989年该校被定为苏州市首批教改试点学校后,努力开拓办学新思路。1993年开设计算机、外语教学特色班。1998年学校与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市第十中学联合举办高中综合班,强化英语、计算机教育,邀请外籍教师教授英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初中毕业会考的平均分、合格率和跟踪合格率均在市均线上,高考录取率逐年上升,1999年,专科录取率达98.4%;学生在全国、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各项奖励20多人次。

近百年来,学校不断成长、发展,形成“严谨治学,严格管理,名师执教,中西合璧”的办学特色,为国家、民族培养大批栋梁之材,蜚声海内外。文化泰斗钱钟书、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钱钟韩、刘元方、潘承洞等均毕业于该校;国民党原政要严家淦亦毕业于此。

【苏州市第五中学】前身是萃英书院,由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派教士海依士创办,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地址在十全街。后几经迁移,于光绪三十年设于阊门外上津桥石柳巷中西学堂原址。宣统三年(1911)改名萃英中学。私立圣光中学(民国三十五年创办,张治中曾任该校董事长)于1952年春,从四摆渡更生医院迁人,借#个教室上课,暑假后两校合并。1953年1月,市文教局接管该校,定名为苏州市第五中学,校址在阊门外义慈巷15号。1999年末,学校有初、高中36个教学班,在职教职工157人。

同类推荐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 五百罗汉之谜

    五百罗汉之谜

    《全彩五百罗汉之谜》由云一编著,以罗汉为开端,从介绍罗汉起源一直到佛教的宗派传承,洋洋洒洒间。带出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的相应解释,最后具化为佛陀、菩萨、僧信、与佛结缘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佛教人物。作者通过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和一个个佛教典故来深入浅出地诠释深奥佛法的传布、佛教宗派的发展与传承。本书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筛选,精心构建了一座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跨越的通向佛法之桥。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全然接受》作者塔拉;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世界民族与宗教

    世界民族与宗教

    本书论述了世界民族概况,各大洲世界民族概况,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主要国家的民族政策,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重点阐述了有代表性和影响的国家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三大宗教产生的原因、基本教义及其在当今世界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解决民族与宗教问题的正确途径。全书资料翔实,编排合理,论证严密,是一本质量较高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适合各界人士的在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陆总的甜妻有点呆

    陆总的甜妻有点呆

    陆总,夫人她……她又去追着帅哥了!嗯?是吗?看来是我的家教不够严。就算是绑也得给我把她绑回来!看我怎么收拾这只不听话的小野猫。
  • 迷恋:女神霸气驾到

    迷恋:女神霸气驾到

    “喂,你不要太霸道!”“不霸道怎么能让你乖乖投降呢?”某女一脸黑线。“鄙视你。”“宝宝,亲亲呗!”“恶心。”“对我还需要客气吗?“——前甜,中虐,后甜。更文时期不限。
  • 昼夜传说

    昼夜传说

    轮回不止,生生不息。这是剑与魔法,血与火的传奇。
  •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新发展:理论与案例

    企业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就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并有效执行各项职能管理提供资料依据、管理规范、基本手段和方法的工作,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主要介绍了企业生产作业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企业物流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信息管理基础工作的创新、企业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创新、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创新等十章内容。本书以应知、应会为切入点,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际应用,突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视野宽广,理念新颖,内容精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望国度

    无望国度

    世界分阴阳,而人也有分好坏。这世界上,总有一些好人,在为世界和平努力,而有个人,则是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泡妞,装逼,搞暧昧,行为令人发指。
  •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人间的苹果失去了乔布斯会怎样?世界失去了乔布斯又会怎样?这点你是否懂得?天堂之行之前,20年来拒绝媒体、刻意注重隐私的乔布斯托人为他写传记,他说:“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并不总跟他们在一起,我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也理解我做过的事。”所以,真的,别跟我说你懂乔布斯。
  • 花期不误

    花期不误

    一直有这样两个人,一个叫跑,一个叫等。跑回到了起点,再次遇到等,这是爱情喜剧;跑一直跑,再没有回来,等一直等,从不肯离开,这是爱情悲剧。跑决定停下时,等终于决定追随跑一起跑,最后还是一个跑,一个等,如此轮回,没有结局。爱情就是这样,有的人在一起是因为恰好一起停下,有的人在一起是因为都不想跑,还有的人跑了一路,还有的人等了一生。一生中遇到一个你愿意为她等的人,绝对是福气。跑了一生的人,不妨回到起点去,也许它就会变成终点。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场花期,花期里,你遇到了谁,你爱上了谁。不管结果怎样,现在你是否还能记起她或她们。你是不是在想如果那场花期,我们都没有错过,也许我们......
  • 恍如故人

    恍如故人

    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司一然的光环笼罩。她闪躲,他追逐;她爱了,他却走了。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她攥着通知书,奔赴别地。泪已落尽,从此别离。任何事情到了最后都是好的,如果还不够好是还没到最后。她的心,将由另一群人来温暖,而她,会有另一个人来守候。错了,便是错了,也无可奈何。愿我们都遇到更好的人,过最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