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18700000006

第6章 张载的教育思想(2)

是一致的,而义理是“众人之心同一”,是“民之情然也”在谈到《春秋》时说:“《春秋》之为书,在古无有,乃圣人所自作,为孟子为能知之,非理明义精殆未可学”。至于《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张载也予以足够的重视。他说:“要见圣人,无如《论》、《孟》为要,《论》、《孟》二书于学者大足,只是须涵泳”。

“学者信书,且须信《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由此可见,张载及关学教弟子学习的理论和教材主要是儒家的经典着作。

关于道德教育张载及关学也很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和修养。他给道德下的定义是:“循天下之理之谓道,得天下之理之谓德”。他论述到的道德条目有仁、忠、恕、礼、义、智、勇、信、宽、惠、敏等。这些儒家的传统德目,他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他发展了儒家的“仁者爱人”

的思想,认为“仁”是诸德目中的统帅。他说:“仁统天下之善,礼嘉天下之会,义公天下之利,信一天下之动”。又说:“虚者,仁之原忠恕者与仁俱生,礼义者仁之用”。“敦原虚静,仁之本,敬和接物仁之用”。“虚则生仁,仁在理以成之”。这种道德从“虚”中来的观点与他的气一元论的宇宙观是相一致的。

关于实用之学张载及关学从“学贵有用”的原则出发,非常重视自然技术知识和实学、实用。这是关学教学内容的一大特点。集张载长期研究结晶的《正蒙》一书,引用了大量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历算、地理、水文、气象、生物、医学、生理、军事、心理等事例来阐发他的哲学思想。

他本人的自然科学知识是十分丰富的,如他认为物质与物质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的“物感”作用,大而言之,有太阳牵系行星,日月吸到形成地海的潮汐,时空无限性,生物钟等远距离相互作用等,小而言之,有乐器共鸣,磁石吸针,人有阴疾者先雨必验,老鸡乃能如时,动物和人的两性之间相悦而结合延育后代等等,这是与宋代的科学技术相当发达有密切关系。张载是科学技术发达时代的科技应用者和热情宣传者。他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习,这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又为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当时和后世有较大影响,其意义十分深远。

在谈到一般历史书籍、医书和文学书籍时,张载是不重视的。他说:“观书且勿观史”,“《家语》、《国语》虽于古事有所证明,然皆乱世之事,不可以证先王之法”。“医书虽圣人存此,亦不须大段学不会亦不甚害事,会得不过惠及骨肉间,延得顷刻之生,决无长生之理”。还说:“文集文选之类,看得数篇无所取,便可放下,如《道藏》、《释典》,不看亦无害”。张载为什么不重视历史、医书和文集之类呢?这是因为他是个坚定的儒家学者,在看到佛、道盛行、儒学受到挑战时,他决心“为往圣继绝学”,坚决扞卫和宣传儒家学说其他的内容都是无关紧要的。

(五)论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张载在吸取前人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断断续续地从事讲学活动,特别是晚年在家乡“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

的实践后,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有明确目的,坚定志向。张载认为,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懂得义理,因此他非常重视读书学习。他说:“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多读书,会读书,不要“泥文而不求大体”;要博学入微,因为“学愈博则义精微”。“学者只于义理中求,譬如农夫,是是,虽在饥馑,必有丰年,益求之则须有得”。他反对无目的的为学习而学习或为读书而读书。

为了更好地读书学习,实现考校义理的目的,张载主张必须树立高远的志趣,坚定的为学志向。他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有志于学者,都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学者不能坚勇”。志趣远大而坚定,才能奋勇攀登事业有成。志小气轻,容易满足,不求上进,事业难成。所以他说“学者大不宜志小气轻。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虚而为盈,约而为泰,亡而为有,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久则气久,德性久”⑤因此,张载对教者和学者两方面都提出了要求:一方面告诫教者:“‘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谓有官者先教之事,未官者使正其志焉。志者,教之大伦而言也”。这是说端正学生的志向,使其志大气久,这是施教者应抓的纲领,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告诫学者:“欲其进,须钦其事,钦其事则有立,有立则有成,未有不钦而能立,不立则安可望有成”!这是说学者要钦事有立,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1.因材施教,尽人之材

这是一条教学原则或教学规律,也是张载的主要教学观点之一。

这一思想虽肇端于孔子,但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概念。《学记》后来从反面批评了“教人不尽其材”的做法,张载则明确提出了“因人才性”、“尽人之材”等。这一概念就这样经过历代教育家的共同体验而逐渐明确起来。

张载引用《学记》的“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后,进一步发挥说:“人未安之,又进之;未喻之,又告之,徒使人生此节目。不尽材,不顾安,不由诚,皆是施之妄也”。如何才能施之不妄呢?张载指出:要处理好“施”与“材”的关系,即施教者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材”,就像屠夫宰牛,必须熟悉牛体的结构一样,“皆知其隙,刃投余地,全无牛矣”。纵观一部《张载集》,张载对“材”

的理解有如下四点含义(1)受教者的原有基础和接受能力。张载认为,教师施教,必须考虑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他说:“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尽性者方能至命,未达之人,告之无益,故不以亟言”。教师如果不考虑学生的这种情况,其结果必然事与愿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

(2)受教者的心态和受教时机。张载说:“有受教之心,虽蛮貊可教;为道既异,虽党类难相为谋”。受教之人有受教之心,虽居住蛮之地也可施教;否则,教师辛辛苦苦施教,而学生不愿接受虽同属党类,也难相为谋。因此学生有没有受教之心非常重要。

张载还认为,有了受教之心,还要把握住受教时机。他说:“‘有如时雨之化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言及而言亦是时,言及而言,非谓答问也,亦有不待问而告之,当其可告而告之也,如天之雨,岂待望而后雨?但时可雨而雨”。

这是说,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当看到受教者的受教时机已经成熟,就及时地给以教育,不必等到学生发问时才回答。当学者没有深求玩味之意时,“可求之平易,勿迁也。若始求太深,恐自兹愈远”。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这个因素,那就会出现“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3)受教者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他说:“教人者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传此。若洒扫应对,乃幼而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张载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人和人也各不相同,就是亲兄弟也不同。他说:“人与动植物之类已是大分不齐,于其类中又极有不齐。某尝谓天下之物无两个有相似者,虽则一件物亦有阴阳左右。譬之人一身中两手为相似,然而有左右,一手之中五指而复有长短,直至于毛发之类亦无有一相似。至如同父母之兄弟,不惟其心之不相似,以至声音形状亦莫有同者,以此见直无一同者”。因此,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全面情况,有针对性的施以不同的教育,使学生的“材”得以充分发挥,做到“尽人之材”,这样才不致于贻误人才。所以他说:“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然后告之。人之才足以有为,但以其不由于诚,则不尽其才”。

(4)受教者的兴趣和爱好。张载称之为“志趣”和“意乐”。他认为兴趣教学很重要,学生如果把学习当成快乐惬意的事,那就不仅容易见成效,而且还可以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所以他说:“意乐则易见,急而不乐则失之矣”、“乐则可久”,等等。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提不起学习情绪,甚至感到厌烦,学起来就“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这种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总之,张载的因材施教,尽人之材的教学观点,既继承了孔子、《学记》的思想,又有自己的体会和发明,内涵丰富全面,比他的前辈和同辈高出一筹,这是他在教学论上的突出贡献之一。

2.勤勉不息,学则须疑张载认为,读书穷理,学习知识,锻炼品德,提高素质,是艰苦细致的脑力劳动,必须勤勉顽强,循循不息,才能日有所得。所以,“横渠先生曰:始学之要,当知‘三月不违’与‘日月至焉’,内外宾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张载从正面论述了勤勉学习后又从反面强调了学习不能间断停息的重要性。他说,停息学习,就如同活人中断了生命,成了木偶人。“学者有息时,一如木偶人,牵搐则动,舍之则息,一日而万生万死。学者有息时,亦与死无异,是心死也,身虽生,身亦物也。天下之物多矣,学者本以道为生,道息则死也,终是伪物,当以木偶人为警以自戒,知息为大不善,因设恶譬如此,只欲不息”。学业如此,品德修养也是如此。要养成善良的品德,达到继善成性,也必须继继不已。“所谓勉文者,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继继不已,乃善而能至于成性也”。提高道德修养,也必须勤勉学习,不间断地为善,才能日进不息。“知德以大中为极,可谓知至矣;择中庸而固执之,乃至之之渐也。惟知学然后能勉,能勉然后日进而不息可期矣”。

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疑惑,有了疑惑就要思考、钻研一番,下功夫钻研就会有进步。因此,学习不仅需要勤勉顽强,锲而不舍,还需要生疑和释疑。生疑和释疑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张载提出“学则须疑”,学贵有疑的问题。张载从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中认识到,有人会疑,有人不会疑,这关系到学习能否深入、是否学有成效的问题。究竟怎样才能产生疑问呢张载提出了致疑的两种方法:一是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他认为不读书或读书少,知识面狭窄,孤陋寡闻,引不起考校之心,无考校,无比较,就会人云亦云,不会产生疑问。所以他说:“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义精,盖书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书须成诵,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通贯得大原后书亦易记。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多见多知所益,则学进矣。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这段话的主旨是说,只有多读书,记得住考校之心才能常在,因而才能思得起。所以多读书才能排除心中的疑虑,弄懂不明白的道理,这种多见多识就是学有所进。读书能于不疑处有疑就是进步。至于有的人读书连可疑处也提不出疑问,那是不曾学的表现。所以张载指出:“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譬之行道者,将之南山,须问道路之自出,若安坐则何尝有疑”。一是实地去做。张载说:“不知疑者,只是不便实作,既实作则有疑,必有不行处,是疑也。譬之通身会得一边或理会一节未全,则须有疑,是问是学处也,无则只是未尝思虑来也。”在实际做的过程中,凡行不通的地方就会产生怀疑,不产生怀疑,就是没有“思虑”的表现。张载的“学则须疑”是提倡独立思考和敢于创造的学习精神,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3.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张载极为重视启发引导。他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去满足各种学生的要求。他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师在回答学生的发问时,“志常继则罕譬而喻言易入则微而臧”,即根据学生继志的程度和接受能力施以“微而臧”、“罕譬而喻”的讲解,这样就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他说,圣人孔子常用启发诱导的方法教学。孔子学问渊博,可以“一言尽天下之道”,但遇到普通学生发问时,他就像不知或无知的人一样,用叩诘两端的方法,一步步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找出答案,使各种才分资质的学生都能得到满足。

张载认为,启发引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因人因时而宜。

同类推荐
  •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中国传播思想史:近代卷

    晚清时期乾嘉学派把中国的“小学”传播推向空前的繁荣,但这只是钻在故纸堆里封闭式的诠释传播。也曾产生直面社会的讽刺小说和谴责小说的通俗文学传播,但是在末日王朝的封建统治下,真正意义上的文艺传播和民主思想传播始终受到严格的控制。在这時代,西方的学术和文学艺术急速袭击而來。新的传播形式和内容,使早先只埋头于古典书籍的文人头脑清醒。
  • 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优秀小学班主任一定要做的10件事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个班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趋向,也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领域。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班主任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职业。这样说,一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神圣而崇高,二是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复杂与艰辛。因此,做好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这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那么要想当好一个小学的优秀班主任,需要树立怎样的班主任观呢?
  •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四民分业教育思想与《管子》选读(第一辑·第八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晚情续语:一位老师的教育期待

    教师要把自我教育作为一种神圣的职责,与其职业生命相伴始终,而这种职责又是崇高的,不容推卸的。
  •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佳航同志的专著《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即将付梓面市。作者经过悉心淬炼,对其毕业时获得好评的同名博士论文加以梳理、充实和提高,以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论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和书稿第一读者,我深为自己所带的第一个学生的刻苦精进和可喜收获而感到欣慰。记得初次与佳航见面时,她刚从媒体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踌躇满志地要从记者、编辑转型做新闻学学者。三个春秋过去,她虔敬地捧出这本十几万字的著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其间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热门推荐
  • 需主沉浮

    需主沉浮

    何为善?何为恶?善恶可有标准?由谁来定?定善恶者是善?是恶?以善恶度量世事,会否过于天真?何为正义?其又来至何处?实质是什么?…………又或许!真实的世界,只有强与弱,强者无疆,弱者无能、软弱。那所谓的善良,可能不过懦弱的表现,所念的善恶有报,也不过弱者的一厢情愿。而众生苦苦期盼的正义,又只是强者的利益,稍带人性的同情。且,不在于你肯不肯、能不能接受!
  • 快穿总有一天达到目标的

    快穿总有一天达到目标的

    姜宁在破开世界结界时,本以为会出现在一个充满仙气的地方,可是却没想到……
  • 情泪沾臆,有你如梦

    情泪沾臆,有你如梦

    我舍不下你就好像你放不开我一样,谁知有些人看过一眼就知道此生都要互不放过,从来没有我爱的人之后都像你,因为我一直以来只有你。这是属于小霸王与大腹黑的温暖爱恋,快来看这腹黑唐僧怎么斗呆萌孙悟空吧!
  • 至暗之网

    至暗之网

    大学教师何凯锋,为了寻找离奇失踪的女学生李思晨,与金陵警方的王浩天、杨燕青、林英格并肩作战,破解暗网的秘密。在打击暗网的过程中,何凯锋、林英格以及美女医生高雅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将共同迎战荒山孤塔的色情盛筵,深入机关重重的地下迷宫,逃离民风彪悍的人贩窝点,破解疑云密布的贩毒旧案。当然,除了恐怖至极的暗网之外,他们还要面对神秘的吊坠,离奇的手势,诡异的血字,以及翼王石达开留下的地下八卦阵。当暗网之谜被层层揭开,谁是三流的枪手?谁是二流的法医?谁是一流的侦探?谁是幕后的真凶!
  • 落尽余晖

    落尽余晖

    他——父丧母亡宗门灭,师死叔逝同门散。常言——天命不凡,却命途多舛。但他——乱世初心终不改,神火连枪压万族。
  • 养弟日记

    养弟日记

    我有一个小少年,是天上馈赠给我的礼物。他有时也会不听话,顽皮,甚至显得有点讨人厌,有点熊孩子气。但他又是最可爱的生灵。像一只才出生的,在阳光下晒得暖烘烘的幼猫。生气的时候会伸出软趴趴的爪子挠你,高兴了就肆无忌惮的跳到你的腿上,拿你的腿当垫子使。
  • 缘狐生之相逢终有期

    缘狐生之相逢终有期

    容静初,舒靖羽(上官靖羽),因闯入墓室而开起穿越时空的旅程,两人穿越到不同的国家今后她们给如何走下去?
  • TFBOYS之精灵能量源

    TFBOYS之精灵能量源

    三小只之中的一位是跟女主有着三世情缘,他们的感情到了第四世到底会怎样呢?而另外两位又会和女主发生什么故事呢?女主到底会和谁走到最后呢?敬请期待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魂落圣尊

    神魂落圣尊

    神界神王被暗算,身体被封,神魂流落,在时空裂缝中被传送到了新恒大陆,沉睡在一个新生命中,他醒来之后开始了造神之路,让我们一起期待新生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