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11600000018

第18章 《反异教徒大全》选读(3)

更高贵,而神学在这两方面都超过其他思辨科学。说它有较高的确实性,是因为其他科学的确实性都来源于人的理性的本性之光,这是会犯错误的;而神学的确实性则来源于上帝的光照,这是不会犯误的。说它的题材更为高贵,这是因为神学所探究的,主要是超于人类理性的优美至上的东西,而其他科学则只注意人的理性所能把握的东西。至于一般实践科学,它的高贵系于它是否引向一个更高的目的。如政治学、军事学,是因为军事的目的是朝向国家政治的目的。

而神学的目的,就其实践方面,说则在于永恒的幸福,而这种永恒的幸福则是一切实践科学作为最后目的而趋向的目的。所以说,神学高于其他科学。

神学可能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因为神学的原理不是从其他科学来的,而是凭启示直接从上帝来的。所以,它不是把其他科学作为它的上级长官而依赖,而是把它们看成它的下级和奴仆来使用:有如主要科学使用附属科学、政治学使用军事学一样。神学这样使用其他科学,这决不是因为其他科学有自己的缺点或不足之处,而只是因为我们的理智本身有缺点,我们很容易把我们通过自然的理性所得到的知识(这是其他科学的出发点)引向超乎理性之上的东西,引向神学的范围内去。

托马斯:《神学大全》,第1集,第1部,1题,第5条

认识的对象是和认识能力相应的。认识能力有三等:一种认识能力是感觉,它是一个物质机体的活动。因此,每一感觉能力的对象都是存在于有形物质中的一种形式;这样的物质是个体化的本原,所以感觉部分的每种能力所取得的知识只能是个体的知识。另一等认识能力既不是一个物质机体的活动,也和有形体的物质没有任何关系。这就是天使的理智。这种认识能力的对象是脱离物质而存在的一种形式。天使虽然认识物质事物,但也只有从非物质事物(或从自身、或从上帝)的地位去认识。再一等是人类的理智,处于中间地位。它不是一个机体的活动,而是灵魂的一种能力。灵魂本是身体的形式。所以,它在有形物质中去认识单个地存在着的形式,是适当的。不过,不可以为这形式就存在于这一单个的物质中。从个别物质中去认识其形式而不把它当作存在于那样的物质中,这就是从表现为影象的个别物质抽出其形式。所以,我们必须说:我们的理智是用对种种影象进行抽象的方法来了解物质事物,而我们正是通过这样了解的物质事物获得某些非物质的事物的认识,反之,天使却是通过非物质事物来认识物质事物。

托马斯:《神学大全》,第1集,第1部,82题,第1条

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证明:知识来源于感觉。

这个问题,哲学家有三种不同的意见。德谟克利特主张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影象,这影象是从我们所想到的物体所产生、并渗透入我们灵魂中的(见奥古斯丁致狄奥斯科罗信)。亚里士多德说,德谟克利特曾主张知识来源于影象的流射。这个主张,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由于德谟克利特和早期希腊哲学家对于感性和理智没有辨别清楚。所以,他们看到感觉受可感觉的东西的影响而变化,因此便以为我们一切知识都只由于可感觉的事物的变化所引起的。这种变化,德谟克利特认为是由于影象的流射所推动的。

柏拉图从另一方面主张理智和感性有所不同,它是不依赖一个有形体的机体来活动的非物质的能力。他看到无形体的东西决不受有形体的东西的影响,所以主张理性的知识不是由感性事物所带来,而是由于理智分沾了各别的“理智形式”所取得的结果。

亚里士多德采取中间的办法。他同意柏拉图分别理智和感性,但他却主张感性如果没有身体的合作,它决不会有适当的活动。感觉活动决不仅仅是灵魂的活动,而是一个“组合体”的活动。至于所即理念。

有感官各部分的活动,也如此。所以说在灵魂之外的感性事物,会对“组合体”产生某种结果,是不恰当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同意德谟克利特这种看法:各种感觉的活动本来是由于感性事物对感性施加影响所引起的。但不赞同德谟克利特说这是由于影象的流射,而是由于可感觉的事物的某种活动的结果。必须记着,德谟克利特是主张一切活动都是由于原子的流射(参看亚里士多德:《论生灭》I,8,324b25。)亚里士多德认定理智具有一种不涉及身体的活动。没有一种有形体的东西能在无形体的东西上造出印象,所以,据亚里士多德说,要使理智活动,单靠可感觉的物体造成的印象,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更高级的东西。主动者总是比被动者高贵,他这样说。但是,也要注意,他也不是说理智活动只依靠某种高级事物的印象来推动,如柏拉图所主张的,而是如前面所述,我们是以我们称为“主动的理智”的更高贵的主动力,采用抽象的方法,把从各种感觉所接受的幻象变成现实上可以理解的。

根据这个意见,在幻象这一部分上,理智的知识是由感觉引起的,但幻象不能凭自己使可能的理智有变化,它还必须依靠主动的理智来使自己变为在现实上可理解的。所以,决不能说感性认识是理智知识的总原因或全部原因,它只是在一个方面可作为原因看待。

托马斯:《神学大全》,第1集,第1部,84题,第6条

在我们的知识中,有两件事要注意。第一,理智的知识在某一阶段上是来源于感性的知识。由于感性是以单个的和个体的事物作为它的对象,理智则以共相(普遍的事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因此,感性的认识先于理智的认识。第二,我们要看到,我们的理智总是从一种潜能的状态转到现实的状态。这样从潜能到现实的能力,在它未成为完全的活动之前,总是首先是一种不完全的活动,介于潜能与现实之间。等到理智的活动达到完善,认识对象已被清楚地确定地认识,这就是完全的知识。至于不完全的活动,对象认不清,依然混乱一团,那就是不完全的知识。这样一种不完全的认识,产生的原因一部分在于现实活动,一部分在于潜能。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我们认识到的明白确实的知识,最初都是混乱不清的,后来由于我把它们的原理和元素区别清楚,然后才知道它。显然,要知道某一个包含有许多事物的事物,如果不把它们中的每一事物弄清楚,那末,对这某一事物的了解就是混乱的。从这里可看到我们不仅能够有普遍的全体的知识,并可能包含各部分的知识,而且也能够有整体的知识。因为每一全体,如果不是把其中各部分都弄清楚,那对全体的了解也只能是糊涂不清的。同时,对普遍的全体的内容认识清楚,对较少普遍共同性的东西也认识清楚。所以,我们混乱不清地认识动物,我们就会把它看成是动物就停止了;如果清楚明白地认识动物,我们就会弄清它是理性的动物,还是非理性的动物,即弄清它是人还是狮子。所以,我们的理智认识动物,总是先于认识人。这个道理,也可同样应用于任何较普遍的概念和较不普遍的概念的关系。

再说,感性也和理智一样是从潜能到现实活动,相同的认识秩序也出现于感性中。我们应用感性在判断较不普遍的东西之前来判断较普遍的东西,要牵涉到时间和地点的问题。就地点来说,当一事物被看到的时候,总是先看到是一个形体,然后看到是一个动物;先看到是一个动物,然后看到是一个人;先看到是一个人,然后看到是苏格拉底或柏拉图。就时间来论,也一样。一个小孩,总是先能区别人与非人,然后区别这个人与那个人;因此,小孩最初总是把所有人认为父亲,后来才逐一加以区别。道理很清楚,一个人不加区别地认识事物,它对于区别原理,就处于潜在认识的状态,正如人认识了“种”,他对于“差异”原理的认识,就还是处于潜能状态。可见无区别的知识恰在潜在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单独的、个体的知识,就我们来讲,它是先于普遍的知识,正如感性知识是先于理智知识一样。但就感性和理智二者而言,对较普遍的东西的认识则先于对较不普遍的东西的认识。

〔答问1〕共相可从两方面考察。第一,共相的性质可看作是和普遍性的概念在一起的。由于普遍性的概念来自理智的抽象,所以这样的共相是在我们的已有知识之后获得的。所以,有人说:“普遍的动物不是空无所有的东西,就是后来加添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论灵魂》,I,1,402b7)。但是,根据柏拉图的见解:共相是潜存的东西,这样的共相是先于殊相而存在,因为后者只是分沾了潜存的共相。柏拉图称这样的共相为“理念”。

第二,共相也可从它存在于个体中的性质本身(如动物性或人性)来看。这样,我们必须弄清楚两种自然次序。一是经由发生先后和时间和次序,在这次序中,不完善的和有潜能的东西总是先出现;较普遍的东西也在自然次序内居先。人和动物的产生就是明显的例子。因为,“动物先于人产生”,亚里士多德这样说。另一次序,是完善或自然意向的次序。从绝对意义看行动,它自然比潜能在先;完善比不完善在先;从而可知较不普遍的东西自然比较普遍的东西在先,例如人比动物占先;因为自然的意向决不止于产生动物,而在于产生人。

托马斯:《神学大全》,第1集,第1部,85题,第3条

“实际上被认识的”说法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指被认识东西,一方面指“被认识”本身。与此类似,我们也从两个含义理解“被抽象出的共相”这一说法,一方面把它了解成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把它了解成抽象概念或普遍概念。本质自身之被认识、被抽象,或者发生普遍性的思维关系,那是偶然的事情,它是只存在于个别事物中的;至于那被认识、被抽象,或者普遍性的思维关系,则恰恰存在于理智之中。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感觉能力方面的一个类似情况看出。这就是:视觉见到苹果的颜色,而撇开它的香味。如果有人问这个被撇开香味看到的颜色是在哪里,那很明显,这被看到到的颜色只是存在即“普遍者”。

·于苹果里。它之被撇开香味感觉到,却是偶然的事情,是由于视觉的缘故,因为视觉与颜色有类似处,而与香味无类似处。“人类”也以类似的方式存在着,它只是在这个或那个人身上被认识到的;它之被撇开各种个别情节理解到--这就在于它被抽象出来了,由于抽出来了,才有思维中的普遍性关系--只是偶然的,因为它是由理智知觉到的,理智与“种”有类似处,而与个体原则无类似处。

同类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提升综合素质

    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己一定的人生观。所不同的只是有自觉和不自觉、高尚和卑下、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分。人生观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郁闷的中国人

    郁闷的中国人

    从《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到《郁闷的中国人》,著名作家梁晓声捅破了中国最后一层窗户纸!1949年之前,中国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郁闷自不必说;1949年后,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然而,好景不长,“文革”那个险象环生、危机四伏的10年让人们着实郁闷;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没少折腾,社会转型时期的阵痛折磨着中国人坚强的神经。现如今人们不愁吃喝了,但不知何时起,苏丹红、牛肉膏、瘦肉精、染色馒头、硫磺姜出现了;学校不包分配了,找工作也要权钱交易;入学托关系,住院托关系;豆腐渣工程频繁出现了,矿难接二连三,瞒报也接二连三;物价飞涨了,买房买不起,租房也只能蜗居了……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又开始郁闷了。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立志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立志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诚信中国:中国企业信用危机报告

    本书对当前我国企业信用系统的种种危机作了由浅入深的报道,首先介绍了黑心商家诚信丧失、引发食品信任危机,接着介绍了黑洞事件触目惊心,中国股市诚信难寻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傲娇总裁追贤妻:快跑

    傲娇总裁追贤妻:快跑

    他霸道冷酷的不可一世,唯独对她,宠爱有加。她温柔贤惠,可是,面对他,却犹如爆炸的米花。这场爱情的追逐,不分胜负,是他输,亦是她输。宝宝:么么,为啥粑粑不自己睡觉要搂着你睡?粑粑:不睡你么,哪里来的你?么么:.......
  • 狼君,快到碗里来

    狼君,快到碗里来

    当顾念抱着新出生的幼崽从山洞里出来的时候,看着山洞外等着的那些兽人和女人。她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不但救了一个小生命,还真正的融入了这个团结排外的种族!
  • 陨落的帝国

    陨落的帝国

    承载千年的魔法与崛起的新式科技。在接受科技这强大的浪涛的席卷下,鹰戈国与红龙帝国开始了蓄谋已久的战争。初出茅庐的平民小子;身份尊贵的伯爵;优雅的间谍;经历悲惨的兄弟还有满口花花的勇者。他们的命运由一张无形的手紧密地编织在一起。(请看过的人一定要耐着性子看下去,这是一群充满悲伤的人们所营造的美好故事。我想为所有的人带来爱与勇气。)
  • 他的最后任务

    他的最后任务

    一个被人安排的孤儿完成最后一个任务赢得精彩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魔眼朱恩

    魔眼朱恩

    朱恩在圣廷羽翼下出生,却被魔主之眼选定继承。魔眼令朱恩能透过对方的记忆来解读其内心中的无助、恐惧、羞愧、憎恨、还有一点点希望,他人无法承受那种痛苦,正因为想要遮掩丑陋的内心,绝望成了灵魂被撕裂后唯一的声音。魔主之眼,一柄无形双刃剑。利刃指向别人的同时更会伤到自己,无可幸免,剖析灵魂是一件极端残酷的事情!一双魔眼,一个深渊,当你凝视着深渊的同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PS:这是一本颇有翻译体风格的纯西幻。++++++++++++++++++++++++++++++++++++++++++++++++++++++*1组A签作品*雁过拔毛,搜刮围观不明真相群众一切票票!^^书友交流裤裙:【银河星系Ⅱ号探测坑:107816368】
  • 他们都叫我牛神

    他们都叫我牛神

    刘勇一直认为,与其如同一个老乌龟般活着,修行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吃喝玩乐享受人生。谁知他在乌龟的路上越走越远
  • 散落的精灵

    散落的精灵

    散落的精灵,这是关于爱与寻找的故事,这是关于温暖与美好的传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温柔只给意中人……
  • 张太史明道杂志

    张太史明道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朕不是宋钦宗

    朕不是宋钦宗

    突然成为靖康之耻的男一号宋钦宗,赵桓表示,历史绝对不能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