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002500000041

第41章 论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教育学(1)

要是能够做到的话,我真想使二十八年前的我也能接受我现在的思想,当时我正在教我的第一批学生。那时我认为,教师的工作是与强制学生服从自己分不开的。自那时以来,我每年都要对自己的经验作一番反省,在自己的工作中改进点什么,因此,现在就很难回忆起来,我的教育观点是在什么时候从根本上改变过来的。其实,我所思考的问题,巴·彼·布隆斯基早已经大声疾呼过,他曾向教师发出过意味深长的呼吁:“要留神,是不是你自己常常充当了革新学校的主要挡路人!”现在,我国的学校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变时期:我们亲眼看到,普及中等教育已经变成了现实,实施完善了的、达到质的新高度的教学内容也为期不远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不能帮助革新苏联的学校,那末,他对由此而造成的过错将要承担多么大的责任,学习--这是什么样的事?

易事乎?难事乎?

不用说,学习--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也不应该是容易的事情。

要是学习变成了随意的玩乐,那么,儿童们长大起来就会成为一些脑筋迟钝的、意志薄弱的人,而且还可能成为吊儿郎当的人。但是,也不能使学习的困难成为儿童们明显地力不胜任的沉重负担。

如果教师们竞相把此种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到儿童的身上,那么,他们就会被压垮,就会害怕学习。这样,儿童们还是会长成一些脑筋迟钝的、意志薄弱的人的。

那么,究竟为什么学生们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种累赘呢?为什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学习是一种苦难呢?难道孩子们害怕认识的困难么?

不,儿童们不是用这种材料制成的人。他们生来就不畏惧困难,相反,他们还常常自己去寻找困难,自己去克服困难。

但是,他们不希望现代学校的教师仍旧象上几个世纪的教师那样地教他们。我坚信这一点,并且有许多令人信服的例证。他们确实不愿意只是张开了嘴巴,让教师填鸭式地给他们填塞现成的知识。

有些教师要求他们做些什么呢?--专心地听讲,没有错误地复述,正确地叙述,依样画葫芦地抄写黑板上的范例,回答教师的提问,复现已学过的知识,不偷看、不抄袭同学的作业。但是,如果一个儿童没有可以用来思考点什么的机会,如果他不能与教师辩论关于“科学”的问题,而且谁也不让他有这种辩论的权利,那么,他能学会独立思考么?这样年复一年地复现、模仿、死记硬背,儿童就逐步地丧失了独立地认识、创造和改造的能力。

可是我们现在好象就是在指望得到这样的结果,因而还在叹息我们的学生不爱学习,并发表种种管束学生的“高见”:

“这是什么世道--学生们都不爱学习,你们可要知道,从前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对待学习可刻苦呢!”

“我们做成人的,如果真正关心儿童自己的美好前途,就要下决心强制他们学习”。

“应该强制儿童学习。”--是谁作出的判断,这是一条教育学原理?

“儿童生来就有好恶的倾向,因此,需要用强制的手段把儿童好恶的倾向压下去”。--是谁说的,这是一条教育规律?

不用说,谁也没有这么说过。在现代的教育学教科书中,哪儿也没有这种说法。但是,我觉得,在这些教育学教科书中,不过是把这种说法加以改头换面而已,其寓意是十分显然的。

自古以来就有一条不成文的信条;只有采取强制的手段,才能克制住儿童的桀骜不驯的脾气。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德国学者R·阿尔特①的图片集,在这个图片集里汇集了反映古代至封建社会晚期典型的学校生活情景的各种图片;绘画、水彩画、浮雕、壁画、教科书封面等等。这些图片可以告诉我们,在那时,人们是怎样具体地、形形色色地贯彻执行上述信条的:

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的男孩子被他的两个同年龄的同学用暴力按住,他的另两个同学在用一束树条鞭打他。在这旁边,在大理石圆柱之间,教师旁若无事地在继续他的讲课,一个大胡子教师以十分高兴的神态把嘴凑在一个男孩子的耳朵边,强令男孩子听他说话,男孩子的脸因被胡须刺得剧痛而变了相,一个教师在教自己的学生,他左手握着一本翻开的书,右手拿着一束树条,后者也就是中世纪的教师的真实写照。对他来说,如果没有木棍,没有树条,没有皮鞭,没有其他惩罚手段,就是不可思议的。

现代学校的某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芽苗,就是从中世纪学校的老根上长出来的。当然,自那时以来,很多东西都已改变了,其中有的东西有了极大的变化,有的东西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是,对很多学生来说,现在的学习生活仍然没有变成他们酷爱的乐事,很多儿童还没有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生活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迫使儿童学习、传授知识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并非始终都能思考这样的问题:怎样激起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怎样指引他们进入“思想的王国”。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至今还有一些教师虔诚地相信,只有用强制的办法才能教儿童?

我翻开一本又一本的教育学教科书,在里面寻找爱寻根问底的、乐观愉快的、闲不住的调皮孩子--与卡尔松、哈克贝利·芬、汤姆·莎耶为伍的儿童们。在里面我寻找铁木尔和他的小队、为新生活而奋斗不息的保尔·柯察金、依法西斯匪徒谈虎色变的青年近卫军。

在里面我寻找在家门口狭窄的台阶上、在院子的僻静角落里辩论人生的哲学的男孩和女孩们。我知道,他们有千千万万,生们的人数占我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想听听他们的清脆的童声、歌声和窃窃私语声。我想知道他们的渴望,他们的快乐和忧伤。我想探察一下他们的精神生活。最后,我还想从他们那里得到对下述问题的直言不讳的回答:“在这个世界上,你们为什么要以你们固有的的激情献身于学习--这一必要的、义务的和极其艰苦的事业?”

我在许多教育学教科书里翻来覆去地寻找,想找到这些男孩和女孩、少男和少女们。

但是,不知为什么,在这些教育的神殿里,我觉得那样的寒气逼人、冰冷彻骨?为什么在里面象死一般地无声无息?为什么在里面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踱来踱去?为什么他老是皱着眉头、铁板着脸,手中还握着一大把分数?为什么在这个本当四季如春的教育的花园里一年到头是严冬?鸟儿、花儿、儿童在哪儿?孩子们,你们在哪儿?

要知道,这座花园是专为你们建造的,这些教育学教科书是专为你们编写的,你们快回来吧!

我觉得,我好象置身于一个利己主义的巨人的花园里,巨人用高高的篱笆把儿童们关在花园之外,在篱笆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有四个醒目的大字:“严禁入内”。可是,当巨人把所有的儿童赶出花园以后,在花园里立刻就没有了春天,严冬主宰着花园里的一切,鸟儿都远走高飞了,整个花园变成了一个冰冻的、没有生机的世界。在篱笆的外面,是一片热气腾腾的生活景象:孩子们在嬉闹,鸟儿在枝头引吭高歌,有一年四季的变化。巨人为花园里没有春天而发愁,他也不知道在园里长年累月是严冬的原因。有一次,他在自己的这个阴森森的花园里听到了一阵阵鸟儿的歌声,看到了令人惊异的景象:原来,孩子们在篱笆上挖了一个小洞,钻进了花园。唯独在这个角落里,依然春意盎然,在每一棵孩子们可以攀登上去的树上都长出了绿叶,唯独在这些树上有鸟儿栖身,并且欢乐地唱起了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当孩子们一看到向着他们悄悄地走去的巨人时,他们都万分恐惧,一下子从花园里逃了出去。在这之后,这个角落重又为严冬所笼罩。其中有一个男孩子没有来得及逃离花园,因为他没有发现悄悄地向他走去的巨人。

在奥斯卡·王尔德的这个动人的故事里,事情的结局是乐观主义的。“原来,我是个多么残暴的人!”--巨人的心肠软了下来了。

激动得掉下了眼泪。“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春天不到这儿来。

让我把这个可怜的男孩子放到树上去,然后拆掉篱笆,让孩子们永远在我这个花园里过快乐的生活。”

巨人痛苦地忏悔了自己的过去。他悄悄地走到男孩子的背后,温情地把他举了起来,并让他坐到一棵树上去。在这棵树上立刻就长满了花朵,鸟儿飞回来了,开始在枝头欢乐地歌唱。这个小男孩伸出了一双小手,抱住了巨人的脖子,并热烈地吻他的脸。其余的孩子看到了这一景象,他们知道,巨人已经不残暴了,于是纷纷回到花园里来,春天也跟着他们一起回来了。

“我的亲爱的孩子们,现在这座花园是属于你们的!”--巨人说。他拿起一把硕大无比的斧头,把篱笆砍倒了。

同类推荐
  • 传媒管理学

    传媒管理学

    当前及未来,加强管理是中国传媒组织的首要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的发展遇到了新的瓶颈,跑马圈地、粗放经营的发展模式已经没有了初期制度解放所提供的市场空间,传媒组织的运作重心必须转型。本书一是深入结合传媒组织管理实践,二是努力用专业的管理学视角进行解析,三是论述了传媒组织运作流程中的生产、销售、广告、人力资源、财务、战略等所有环节,它既是传媒管理理论的系统梳理,也是传媒综合评判;既为研究者提供认识论,也可为业界提供决策依据。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中华美德——秉公处事

    中华美德——秉公处事

    本书是“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的其中一本。这是一套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编辑出版的“中华传统美德和修养文库”,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
  • 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罗山思踪——温州大学学术沙龙(第一辑)

    书稿以场记的形式记录温州大学近两年举办的学术沙龙内容。主题有:1.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下性。2.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地方治理模式追寻;3.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温商的机遇与挑战;4.当代具象表现主义绘画漫谈;5.社会进步与体育发展;6.:道德力与社会进步;7.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
  • 信仰追问

    信仰追问

    这本小册子,所说的信仰,不同于日常生活中人们恪守的个别信念或信条,而是关于信念的系统化的理论思考,是作者二十多年来关于信仰问题的不懈探求与追问。在论述信仰这一哲学味很浓的较为玄奥的问题时,作者梳理出101个问题,采用哲学随笔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何谓信仰、谁在信仰、信仰什么、怎样信仰、信仰何用,极富哲理的语言,给人以思辨的体验和一种精神的愉快。
热门推荐
  • 新手驱鬼师

    新手驱鬼师

    家族世代使命,为何偏偏要由他完成?十字路口的离奇命案!湘西神秘莫测的赶尸术!犹如天仙般的落花洞女!恐怖恶毒的蛊毒!一个一个的谜团背后究竟是是什么?他一代毛氏传人该如何解决?《毛氏传人》带你走进秘莫测的茅山秘术,为你揭开一个一个让人毛骨悚然的神秘事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将说封侯

    诸将说封侯

    本书以致敬金庸先生为主旨,沿用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武侠小说: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太祖皇帝朱元璋日薄西山,燕王朱棣不甘心朱允炆被立储欲行不轨,而前元余孽亦在此时浮出水面。本书主人公席祯本是一浪荡江湖的落魄学子,因机缘巧合,卷入了朱棣,朱允炆和前元之间的争斗中。
  • 快穿之贤里寻欢

    快穿之贤里寻欢

    “系统?你为啥一定要绑定我呀!”陌欢抱怨这句话已经不下百次,可是每一次系统的回答都是“千世情缘,因果循环。罪是一生,疼无止境。”—————“下一次,下一次我一定会先找到你!”“不,在原地乖乖地等着,我怕你跑太快,我找不到你。”陌欢看着漫天繁星,席贤则是在千万景色中看她眼中的星空夜色。陌欢跑在青葱岁月,席贤则是在万千光年的距离里看着她玩乐打趣。陌欢躺在孤独寂静,席贤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她身旁走过这段时光。“席贤,我终于...找到你了。”“是呢,所以有什么想要的奖励吗?”“别走就好,抱抱我。”“好。”这一次啊,席贤看到的她,便是她眼中的他。身后的花也齐齐绽开于大千世界之中,亮眼至极,绚烂夺目。
  • 郎来了!

    郎来了!

    这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古代痴傻剩女和一匹狼王制造了春天的故事。
  • 花田喜事:殿下宠妻无度

    花田喜事:殿下宠妻无度

    没吃没喝,天天被欺,夏至大怒: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谁惹姑娘一阵子,姑娘坑他一辈子!谁让我有金手指,令人发指的“指’!这位翩翩美公子,你总欺负我是几个意思?公子忽然变皇子,夏至举手投降:殿下,我有罪,求放过!
  • 至尊的传说

    至尊的传说

    孤儿的北冥风,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来到了另一个世界,而且这是一个可以“修仙”的世界。北冥风惊奇的发现祖传戒指,居然有着可以把内丹变化成妖兽的神奇能力。“造物控妖戒”北冥风给它起的名字,有着造物控妖戒的北冥风,在天罡大陆上,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 不敢告诉你2005

    不敢告诉你2005

    “你不知道,遇见你的第一眼,我的心就已经陷落在那个2005的夏天。”?2005年之所以如此特别,不是超级女声,不是大长今,也不是周杰伦的浪漫手机,而是因为,13岁的我遇见了14岁的你。(一) “不知道拐弯要让直行的吗?”“这种常识还是有的。不过如果对方主动扑过来,我也是毫无办法呢。” (二)在他清澈的瞳仁里,她看到他朝自己伸出了手,然后紧张得就连睫毛都在颤抖。这只温柔的手静静地落在她的脑袋上方,轻轻地揉了揉。“笨蛋。” (三) “如果我不喜欢你,我一定会让你知道;如果我喜欢你,我却绝不会让你知道。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永远都对你心怀希望。除非,你也像我喜欢你那样地喜欢我,否则我绝不会在这场胜负难料的赌局中押上自己的自尊。” (四) “不过你也不要太小看自己,课代表大人。”他的眼里有一片星空,“你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你只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好。”(五) “那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什么秘密?”“你抬头往上看。”他的瞳孔里闪着银色的光,“今天晚上的月色是不是很好看。” 做了一切需要勇气的事情,却始终不敢告诉你,我是这样喜欢你。
  • 豪门千金重生之冷少别闹

    豪门千金重生之冷少别闹

    女王一朝重生,灭小姨救亲妈,剁渣男炖闺蜜。在学校,她是傲娇女生;在家里,她是拽拽公主;在公司,她是沉稳高干!唯独在他面前,化身小绵羊,卖萌打滚求包养。他化身大灰狼,卖身卖肉还暖床。当她领悟到她爱上他时,早已被亲妈给“卖了!”妈呀!想抱孙子也别这么急呀!“女人,我们造人可好?!”某男随即被扑倒。“好!”某女豪放的声音响起。。
  • 沉默的巡游

    沉默的巡游

    东野圭吾直呼难写,改写《嫌疑人X的献身》的结局!日本上市当月,平均每6秒卖出1本。打破经典推理模式,全程高能反转,整个故事从第一个字开始,你的每一个猜想和感受都在被东野圭吾引导!小镇上最受欢迎的女孩死了,嫌疑人利用“沉默权”闭口不言,最终竟被释放,在小镇引发众怒,居民们决定给他点教训。不料他却离奇死亡。整个小镇的居民都变成了嫌疑人!“曾经,因为我揭穿了真相,一个男人的献身化为了泡影。那件事让我很难受。”《沉默的巡游》又能否弥补汤川学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