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1100000033

第33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5)

巴蜀古镇是一种广域性的聚居类型,其生成与构成存在着巨大的亚区域差异,这在镇区结构形态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基于适应性保护的技术考量,古镇保护的技术措施也应因古镇的具体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异。综合上述传统镇区结构形态的保护研究,笔者以巴蜀古镇的亚区域分类为基础,归纳出巴蜀古镇传统镇区结构形态类型保存的技术方法要点。

6.2.3空间修复与功能协调——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法

雨果在枟巴黎圣母院枠1832年勘定本作者附告里说“我们在期待新的建筑物出现的同时,还是好好保护文物吧!只要可能,我们就要激发全民族去爱护民族建筑。”的确,民族建筑需要全民族去爱护,尤其是具有多元价值的民族建筑更是值得珍重。在我国就民族建筑而言,除了枟文物保护法枠中规定的保护内容(文物建筑)之外,还应该包括一般性的传统建筑遗存。其实早在1999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枟保护民间建筑的国际宪章枠,就已经明确了对一般历史建筑的保护。适时将“文物古迹”保护概念拓展为“建筑遗产”保护概念,有助于完善遗产的系统。[97]将“建筑遗产”这一概念引入巴蜀古镇保护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古镇建筑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建筑,本身就是由少量文物建筑和大量的一般性历史建筑所构成的。尽管价值大小不同,但在遗产的拓展意义中却都属于巴蜀建筑遗产范畴,两者都应该赋予同等重要的保护地位。如果一般历史建筑不能被纳入保护范畴,则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也就谈不上完整。

随着时光的流逝,受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古镇历史建筑普遍出现了物质性损坏和功能性衰退的现象。

本节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针对上述两项问题,依据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现实需要,从空间修复和功能协调两个方面对历史建筑的技术保护进行探讨,以期保护古镇历史建筑急剧消退的价值。

1)历史建筑的空间修复

古镇历史建筑的空间修复,是基于建筑损坏的现状而必须进行的空间维护活动。这种修复不仅是简单的复古,更是面对现实的重构;既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再现古镇建筑的历史风貌,又要因应时代需求提升居住品质,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传统与现代在当代的和谐共生。基于上述理解,从技术角度来看,历史建筑空间修复应该包括风貌复原与性能改良两项工作内容。

(1)建筑风貌复原

建筑风貌复原,是基于“修旧如旧”的原则,通过建筑维护尽力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或取得与周边历史风貌相协调的外观效果,这是历史建筑保护的基本方法[98]。建筑风貌的复原必须通过构造工艺和材料工艺来具体实现。

①建筑构造工艺是指历史建筑保护中典型构造的施工技术,包括装饰和替换两种技术手法[99],体现在建筑屋顶、墙体、木作等三部分构造技术当中。

屋顶的构造工艺多用于更新古镇现代建筑“平改坡”的装饰性工作中,通常的做法是在平屋顶的女儿墙上加砌山墙,然后在山墙上安放檩子,檩上置椽并铺砌小青瓦,即可构造形成坡屋顶。同时,为了与周边建筑的屋脊及檐口形式相协调,还应在屋脊和封檐板上进行适当装饰。墙体构造工艺则主要体现于现代建筑墙体风貌的装饰性协调工作之中。常见构造做法包括仿照传统样式在墙体上加建挑(骑)廊、挑枋和挑檐,白砖刷黑和勾缝,增贴木窗套和装饰性木枋条、木柱等,其目的是为了尽量取得与历史建筑相似的立面效果。而大木作(梁、柱)与小木作(门、窗)的构造工艺相对简单,一般可直接拆卸已经损坏的木质构件,按原大尺寸制作后进行替换安装即可,这种方法类似于医学外科手术中的器官移植。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保护的耐久性和结构性考量,有些具有受力要求的装饰性门窗构件可用混凝土仿木构件代替,这一构造做法在国内外的保护实践中并不少见,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与安全性能。

复整治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乌镇在开始对古镇进行修复整治之前就到附近的城镇和乡村中收购旧的石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和门、窗等建筑构件,以供修复时使用,保证古镇的原样修复。其二是“旧用”,即使有意识地将新材料通过物理化学方式使其外表变得“陈旧”,模拟历史风貌已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乌镇沿街的铺面、老店、老宅都是陈年的木门木窗,这些木构件采用新木料修好后不是油漆一新,而是按老法桐油两度,墙面也经过修整,但并不粉刷得雪白,而是在白粉内掺杂了黑灰,力求呈现原来的风貌;巴蜀古镇中的建筑维护也有类似做法,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在修复破损建筑的过程中,用老木料或“做旧”的新木料(将新木料浸泡于高锰酸钾或清水漆加墨汁的调和液后获得的仿旧材料)代替坏掉的建筑部分,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其三为“沿用”,即沿用传统的材料工艺进行建筑维护。四川大邑安仁古镇的历史建筑基本为砖石建筑,其建筑维护普遍采用当地传统的技术工艺进行。

例如当地常用的“浣沙”工艺——这是外墙装饰的一种处理方式。材料主要使用的是本地生产的河沙、石灰。按比例配好上墙再用毛刷做出表面肌理效果,与此相似的还有建筑外立面上常用的“灰塑”也是一种典型材料装饰工艺。

(2)建筑性能改良

巴蜀古镇历史建筑具有多元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抛开抽象的价值概念不论,历史建筑在现代语境中的宜居性在古镇居民中的实际评价往往却并不那么高。与政府和学界高涨的古镇建筑保护热情相比,古镇居民大多反应平淡,反而来自他们的保护阻力却一直较大。之所以出现这种强烈的反差,是因为古镇历史建筑的“保护”在字面上的意思偏重于风貌的延续,并不能解决建筑本身所固有的,关切到居民实际利益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差,可居性低。因此,只有从结构安全性改良与居住舒适性改良两个方面入手,切实地解决了历史建筑存在的“不适应”[100]问题,才能赋予保护完整的社会意义,也才能实现古镇历史建筑真正意义上的保护。

①结构安全性改良:巴蜀古镇历史建筑的结构形式以穿斗式和捆绑式为主。木构穿斗用料细巧,捆绑多用竹木,以竹篾、棕绳扎牢。后者的耐久性差,现在已所见很少;而前者由于结构经济、施工方便,且具有较好的延性,至今仍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木结构形式[101]。

但是,穿斗木结构的矩形结构形态受力后极易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加之木结构存在着易燃、易腐、易蛀、易裂的固有缺陷,影响了其材料的力学性能,使得这种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大大降低。结合国内外的经验,笔者建议尝试从以下三条途径来改善这种不良结构:其一,根据应力原理,在建筑矩形结构体系中增加斜向支撑构件,改善木质受力结构的稳固性,这种方法在欧洲的木构民居保护中较为常见;其二,吸收其他地区的结构经验,如北方、江南、徽州等民居多应用砖石墙做山墙,可以控制结构的应力变形。我们可在巴蜀古镇的建筑内部修砌砖石柱,既保存建筑外部的原始木构风貌,又加强了建筑的坚固性,此外对于重要建筑或可在内部安装钢架,借以加固结构;其三,对于建筑的木作构件,还需用水溶剂、油剂或熏蒸剂涂刷和浸泡等法学方法,对其表面进行防腐、防蛀、防潮以及防火处理[102],以提升构件的抵抗物理破坏、化学和生物腐蚀的安全性能,延长木作构件的使用寿命。

②居住舒适性改良:在巴蜀古镇历史建筑中,保温隔热是衡量居住舒适性的最主要指标。而保护隔热的关键部位是建筑的维护结构,这包括墙体和屋顶。墙体按材料可分为木墙、夹泥墙或砖墙(甚至往往是混合式墙体)三种类型。其中,砖墙的物理性能相对较佳,而木墙和夹泥墙的材料性能较差,需要进行改良。木墙构造简单,夹泥墙的具体构造则是竹片(柳条编)在内,外糊草筋耠三合土,内外刷白石灰液套白而成。这种墙体虽然工艺简单,造价低廉,但却存在着易于受潮、隔热保温性能不佳等问题,对巴蜀地区夏季潮热的空气和冬季阴冷的寒气都起不到阻隔作用[10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历史建筑的墙体维护中,可在木墙或夹泥墙的建筑内侧再砌筑一道砖石墙体,形成双层墙结构。这样既能保证立面效果的一致,又能取得较好的防潮与保温隔热效果,并且也加固了建筑结构。

这种“双层墙”(Double‐Wall)的保护方法在法国历史建筑保护中曾经被大量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02]。除墙体外,屋顶也是影响居住舒适性的重要结构。巴蜀古镇历史建筑的屋顶通常做法是椽子上放檩条,檩条上置青瓦,仰瓦和扣瓦相结合。由于经济的限制,很少有类似北方屋顶的双层瓦,只有等级较高的大宅子才设置望板或天花。不设望板和天花不仅使得建筑室内欠缺视觉美观,而且也使得屋顶的隔热和御寒效果欠佳。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方法实际比较简单,只需要根据结构条件,选择合理的方式加装木质望板或天花即可,这样既可以形成空气层,增强建筑的保温隔热的物理性能,又可以增加屋顶储藏空间,一举多得。

在巴蜀古镇历史建筑中,采光通风是衡量居住舒适性的另一项指标。由于巴蜀多阴雨天气,古镇历史建筑多采用大出檐的建筑形式,这使得建筑窗户部分或全部处于阴影之下。虽然它一方面阻挡了直射阳光进入室内,减少对人体的辐射和室内墙面、地面及家具对辐射的吸收,但另一方面却对室内的采光影响很大,加上民居开窗不大,导致室内光环境欠佳[103]。改善历史建筑采光通风条件,必须在保持建筑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一方面可将主要房间的窗户面积予以适当扩大,另一方面也可采用改装玻璃亮瓦与老虎窗相结合的形式来改善建筑室内外的采光通风条件。此外,建筑排污功能的好坏也能提高建筑的居住舒适性。巴蜀古镇在营建之时,还尚未有现代的排污概念。因此除了简易的排水沟外,古镇中还没有修建专门的排污管道和处理设施,欠缺排污考虑。通常,古镇建筑的生活污水一般直接被倾倒在排水沟中,而粪便则由附近农民按时挑取作为蔬菜种植的肥料。近现代以来,由于人口增加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古镇污水量大增,粪便也不再有人收取。生活污水及人畜粪便逐渐成为古镇最大的污染源,建筑排污功能的改善已经刻不容缓。改善历史建筑的排污问题,应与镇区排污问题统筹考虑,笔者建议可按以下两个步骤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其一,在古镇中修建独立的污水管道,这种管道连接镇外污水处理厂或者镇区边缘的沼气池;其二,在条件具备的历史建筑单元的合适位置中安插或改造(厨)卫单元模块,并与古镇镇区修建的排污管道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从而可望根本解决历史建筑的排污问题。

2)历史建筑的功能协调

功能性衰退,是巴蜀古镇历史建筑当前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可以通过功能维持与再造两种保护手段来具体应对,这也是协调古镇传统与现代矛盾的技术内容。所谓功能的维持与再造,是指按照现代生产生活的要求,对古镇建筑功能进行针对性和选择性地调整——或者保留传统功能,或者赋予现代功能——从而延长建筑的生命周期,维持历史建筑的长久活力[104]。

(1)建筑功能的维持:即是指保持建筑原有功能,延续原有用途。在巴蜀古镇中,历史建筑的功能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这部分建筑(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的历史建筑物)的用途尚能满足人们的功能要求,维持这种用途也是它们最为合理的利用方式。在巴蜀古镇中,可以采取功能维持方式的建筑类型既有公共建筑,又有居住建筑。其中,公建的大多数宫庙建筑都属于功能维持的对象。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镇宫庙不仅在地段、环境、建筑空间和形式等方面完全满足当代的物质使用要求,而且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珍贵的文物珍藏使得它们对大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需要。基于功能维持的考量,此类建筑基本上不需在建筑内外进行什么改造,维持原有的功能布局就是最好的保护方式因仍旧具有基本的居住功能,也在功能维持的保护对象之列,不需要对结构和空间进行彻底的改造。当然,为了确保这种功能维持能够持续,必须改善传统民居中糟糕的通风、采光、卫生条件,这包括对建筑外观进行整饬,或对内部进行装修,以及增加必要的卫生设施、厨房设备等[105]。从作用意义来看,历史建筑功能的维持,“不仅延续了历史建筑的生命,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历史建筑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综合效益,同时,使用者对建筑的经常性维护使得建筑保护能落到实处,弥补了政府在保护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不足,因而是目前大量性历史建筑的最佳利用方式。”[17](2)建筑功能的再造:是指通过调整或变更历史建筑原有的功能用途,以实现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恢复建筑的活力,这也是“建筑复兴”的重要方式。在巴蜀古镇中,对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而又处于废弛状态的少数历史建筑(一般为大型公建中的会馆和宗祠建筑),比较可行的做法是调整其原有的使用功能,将建筑本身开辟为博物馆或参观游览的对象,这也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建筑再利用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保持了它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建筑在文化和经济方面的效益,使它们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在技术操作上,当把历史建筑改造成为与本身历史有关的博物馆时,只需要对建筑外部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修复,内部则进行相关的家具、装饰、照片陈列,并相应增加一些消防、照明设施,对原有建筑物的改造力度较小;当把历史建筑改造成为与其本身历史无关的博物馆时,陈列要求往往不一定与历史建筑的原有空间形式相吻合。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建筑的内部空间进行重新划分,组织陈列空间和观赏路线,并增加一些为陈列服务的设施,有时甚至须对建筑平面布局进行适当调整。总体来看,尽管功能再造这种利用方式对建筑改造的程度较小,但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建筑的清理、维修和进行长期的管理和维护,因而采取建筑功能再造这种方式的建筑数量应该是有限的。

同类推荐
  •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当代北京古建筑史话

    本书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
  •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房屋管理与维修实务

    根据高职院校的任务驱动类课程教材要求,将物业管理企业“房屋管理与维修”这一核心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一个个有机联系的典型子任务,主要包括:房屋管理与维修工作认知,房屋查勘与完损等级评定,规划设计和施工阶段物业前期介入,房屋质量控制与验收,房屋装修管理,房屋结构管理、维修与养护,房屋防水管理与维修,房屋装饰工程的管理与维修和房屋维修预算。每一典型任务模块为一教学单元,并给以具体的工作任务。
  •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闽赣万重山——向莆铁路建设纪实

    本书共收集各类稿件79篇,从不同的角度真实再现了向莆铁路建设历经的重大事件,以及建设者同地方政府、沿线群众风雨同舟、鱼水相融的往事。
  • 建筑背后的故事

    建筑背后的故事

    很早之前有这样一个想法,用那些为世人瞩目的中华经典背后的故事与传奇,让国人来了解中华的历史、解析中华的文化。其实,无论是书法国画、奇珍异宝、园林建筑,都在其特定的历史跨度中,有其不同寻常的内涵。这个了解、解析的过程,暂且让我们将它命名为——“另类考古”。“另类考古”的过程是浪漫和神秘的,也一定是趣味盎然的。因为世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能像它这般漫长的诡譎、突兀的辉煌与瞠目的神奇。况且,历史老人往往更愿意让自己的哑谜被人不经意地揭穿。这样一来,每一个经典背后的故事在布满谜思的同时,每每出人意外,又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人的眼球。当然,“另类考古”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考古的历史”或是“历史的考古”,但它所讲述的故事无不与历史的前进与人类的进步和创造力有关,所以它的内容注定是充满挑战和令人耳目一新的。进入历史文化的深处,了解文化背后的传奇,是此书的最终目的。史实与传奇合二而一,厚重与灵异经纬交错,诱惑你的阅读,牵引你的想象。告别枯燥繁杂的专业考试,走入丰富多彩的考古之旅。第三只眼看历史,发掘湮没已久的惊人真相。带你进入一个波澜壮阔的古代文明世界,为你揭开一个个千百年来困扰世人的历史谜团。
  • 我是砌筑工能手

    我是砌筑工能手

    以砌筑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砌筑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常用砌筑材料,如各类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石材等,以及瓦类材料的性能、砌筑要求、砌筑方法、操作要点与步骤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孟子解说(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解说)

    本书的编著,以清代阮元校刻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同时还参考了杨伯峻先生的《孟子译注》。在书稿的编写过程中,林晓燕、陈雷、赵少峰、骆扬提供了大量资料,靳诺、胡喜云、刘瑞龙、姜世东对书稿作了校正工作,谨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 龙历古州

    龙历古州

    苍龙州位于古州的中部,气候复杂,地貌繁多,所辖十三城。火龙州位于古州的南方,所在之地多由灌木覆盖,气候闷热,所辖有六谷。水龙州位于古州的西方,地貌为无边的沼泽和巨木林,终年飘雨,所辖有三泽。风龙州位于古州的东方,地处无边的荒漠之中,常年风沙漫天,所辖有四郡。冰龙州位于古州的北方,因为常年被冰雪与严寒所覆盖,所以居住在此的人极少,所辖仅有东极原和西极原。
  • 翠花儿

    翠花儿

    好笑就好了,不好笑也别骂会不定期更新Ballballyou好好看书就行低配版的霸道总裁的小娇妻又名陈翠翠和王花花的乡村爱情-“我开拖拉机养你oh~”“你别偷跑了,是我不够有钱?”
  • 与恶少极尽缠绵

    与恶少极尽缠绵

    漂亮的井馥薰在夜店偶然遇见视女人为玩具的风流总裁黎涵,从此便被他温柔囚禁,成为他虐爱的玩物。帅气多金的冷漠王子世璇的女友若蓝在五年前的车祸后去世,可是他却发现馥薰和若蓝惊人的相似,难道是灵魂转换吗?从此,便有了馥薰与黎涵和世璇纠缠不清的缠绵爱情……
  •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中见大的管理智慧

    治大国若烹小鲜:小中见大的管理智慧

    《小中见大的管理智慧》内容通俗、简洁、实用,含330则管理感悟,每则仅有几百字,篇幅短小但却内蕴丰富,讲的均是行之有效的管理之法,语言浅显易懂,文字直切主题,观点掷地有声,希望能给管理者们带来些许启示。
  • 总裁会变身

    总裁会变身

    帅气总裁宋扬一秒变身成大胖子。变胖之前,他是霸气侧漏、风靡万千少女的男神总裁。变胖之后,他夺她初吻,推倒她,最后沦落为求她拥抱,节操什么的碎一地。可是她躲着他算怎么回事,果断追!为了追求她,他直接搬到了她家隔壁。起初只是蹭她们家的洗衣机,之后蹭电饭锅,再蹭电视、蹭电脑、蹭饭……开始了“不要脸”的追女过程。
  • 我一生经历三千主角

    我一生经历三千主角

    王青是一个配角,他想要成仙,打算找到真正的主角,搭个便车,至于他判断对方是主角与否的真正标准,只有两条:第一条:肯不肯给他好处,让他成仙。第二条:能不能打的死。“我打不死的,还能给我好处送我成仙的,才是气运之所钟,纪元之决选,此世之主角!我必成为他最坚定的伙伴,最可靠的道友!携手飞仙,相伴久久!”——王青。……群号:460719545。已完本《恶人大明星》《我成了一条锦鲤》等多部精品作品,请大家收藏推荐支持,万分感激。
  • 我们很有缘不是吗

    我们很有缘不是吗

    生活跌入谷底的时候去旅游散心结果被拉入剧组拍戏?演对手戏的还是那个她的偶像?每次玩游戏男神都在线随便旅个游又偶遇男神她和男神变成全民最期待cp了?缘分来了真的是挡也挡不住
  • 一笔勾魂

    一笔勾魂

    写些故事,说些心事,事了,拂衣去,至于对错,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