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01100000004

第4章 杂诗(1)

我的失恋

——拟古的新打油诗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胡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

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

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

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

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去罢。

【注释】

[1]作于1924年10月3日,最初发表于《语丝》周刊第四期。

[2]传说唐代人张打油所作的诗常用俚语,且故作诙谐,有时暗含嘲讽,被称为打油诗。

【解读】

这首诗比较浅近。鲁迅自己有两段话,可以作为理解本诗的背景材料。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鲁迅说:“因为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作《我的失恋》”。在《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一文中谈到本篇时说:“不过是三段打油诗,题作《我的失恋》,是看见当时‘阿呀阿唷,我要死了’之类的失恋诗盛行,故意做一首用‘由她去吧’收场的东西,开开玩笑的。这诗后来又添了一段,登在《语丝》上”。

五四呼唤人的解放,描述对爱的渴求成为一时的潮流。但大潮之中,泥沙俱下。在当时,很多低俗的、模式化的“失恋诗”几乎泛滥成灾。这对于正在解放中的人们培育健康的情感,不是好事。基于这样的忧虑,鲁迅写下了这首诗。

这诗用了四个阴差阳错的场景,写出流行于当时的那种让人啼笑皆非的恋爱。轻巧的笑上几声,就把闹剧一般的所谓的“恋爱”和“失恋”价值,批判得体无完肤。虽然读起来是一首让人忍俊不禁的诗,但并不是笑过之后留不下什么的笑话。诗中仍包含着鲁迅一贯的认真。许寿裳在《鲁迅的游戏文章》里引了这首诗,并称:“他自己标明为‘拟古的新打油诗’,阅读者多以为信口胡诌,学得有趣而已,殊不知猫头鹰本是他自己所钟爱的,冰糖壶卢是爱吃的,发汗药是常用的,赤练蛇也是爱看的。还是一本正经,没有什么做作。”

这首诗是剥东汉文学家、天文学家张衡的《四愁诗》而作的打油诗。两首诗在结构、句式乃至语气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张衡的《四愁诗》托情言志,态度严肃,恰如其《四愁诗序》所说它是“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鲁迅的《我的失恋》是讽刺当时盛行的失恋诗,文白相间,诙谐幽默,颇有讽刺喜剧的色彩。

五言绝句

替豆萁伸冤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下泣——

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

【注释】

[1]见于1925年6月5日作《华盖集·咬文嚼字(三)》。鲁迅在文中说:“据考据家说,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替豆萁伸冤。”诗原无题,后因此为题。

[2]1925年5月21日晚,杨荫榆在太平湖设宴策划镇压学生运动。鲁迅在《“碰壁”之后》中说:“我吸了两支烟,眼前也光明起来,幻出饭店里电灯的光彩,看见教育家在杯酒间谋害学生……”

【解读】

1924年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许寿裳因故辞职,继任的是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杨荫榆。杨思想反动,作风专横,用高压手段禁止学生参加进步活动。一时间,教师、学生意见纷纷,因此酿成了女师大风潮。

1925年5月21日下午,杨荫榆在太平湖饭店邀请“主任专任教员评议会会员”出席校务紧急会议,商讨镇压学生事宜。6月2日哲学系教代主任汪懋祖在《晨报》上发表《致全国教育界》意见书,对杨大加推崇。说什么“杨校长之为人,颇有刚健之气,欲努力为女界争一线光明,凡认为正义所在,虽赴汤蹈火,有所不辞。今反杨者,相煎益急,鄙人排难计穷,不敢再参末议。”这“相煎益急”出自曹植为曹丕所逼而作的《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七步诗》出自《世说新语》,后为《三国演义》所引用,流传甚广,但历来为诗学家所否定,以为是附会之作。汪懋祖称女师大学生运动“相煎益急”,意在指责学生故意与校长为难。鲁迅因此写了《咬文嚼字(三)》,嘲讽杨荫榆、汪懋祖等欺压学生的卑劣行径,并在文章结尾,“活剥”《七步诗》,来“替豆萁申冤”,为学生辩诬。

“活剥”,语出《文子》:“其文好者皮必剥。”后人对模仿别人的诗文形式,称之为“活剥”。鲁迅按照《七步诗》的句式和韵脚,反用了原文中的典故,改变了原诗的内容和面貌,这种手法又称为“戏仿”。鲁迅用这种手法写出了不少出奇制胜的翻案文章。诗中的第一句沿用了《七步诗》的第一句,但是其目的是为了下面的翻案文章。诗的第二句一反《七步诗》并套用汪懋祖的原意,仅仅只变换了一个字,把原作的“中”改为“下”,就改变了原诗的意义,紧接着,鲁迅对原来的典故作了全新的解释:“我烬你熟了,正好办教席”。即是说,被煎的,不是杨荫榆而是学生,学生徒然做了牺牲,而杨荫榆却可以借此“办教席”,邀功请赏。就这样,鲁迅古典新用,为学生辩诬,替“替豆萁伸了冤”。鲁迅不愧是“活剥”的高手,他抓住几个字眼就像抓住几块石头一样,一扬手轻易地就致敌人于死地,干净利落,犀利辛辣,真正做到了化腐朽为神奇。

五言绝句

吊卢骚

脱帽怀铅出,先生盖代穷。

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

【注释】

[1]作者于1928年4月10日作《头》,文中说:“记得《三国志演义》记袁术(应为袁绍)死后,后人有诗叹道:‘长揖横刀出,将军盖代雄。头颅行万里,失计杀田丰。’当三个有闲之暇,也活剥一首来吊卢骚”。

[2]脱帽:见面时一种礼节,即脱帽,含首,鞠躬。怀铅:携带书写工具。

[3]盖代穷:在一代人中最穷。

[4]头颅行万里:在万里之外,被“借头示众”。关于“借头示众”,《头》中有讲述。鲁迅借辛克来的话来批评白璧德,被梁实秋说成是“借刀杀人”;梁实秋在批评卢梭时,指出他是一般浪漫文人的代表,鲁迅说卢梭被梁实秋“借头示众”。

[5]失计:失算。造儿童:卢梭所著《爱弥儿》一书,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方法,特别重视儿童教育。

【解读】

卢骚今翻译卢梭,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著有《民约论》、《忏悔录》、《爱弥儿》等书。其思想和著作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有重大影响。卢梭在世时,学说被基督教徒反对,不见容于本国政府,被流放异地,穷困潦倒,于法国大革命前一年逝世。他的《忏悔录》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心灵忏悔。梁实秋认为“卢骚个人不道德的行为,已然成为一般浪漫文人行为之标类的代表”。他“对于卢骚的道德的攻击,可以说即是给一般浪漫的人的行为的攻击”。

“脱帽怀铅出”,形象而简练地描绘了卢梭一生颠沛流离、潦倒落魄之状。卢梭一生辛勤著述,学识渊博。然而,天下之大竟没有他的立足之地。“先生盖代穷”,进一步强调了卢梭一生穷困潦倒的坎坷命运。——先生是一代人中最穷困不得志的人。“先生”这一称呼包含着诗人对卢梭真诚的同情与尊敬。全诗的精义在最后两句:“头颅行万里,失计造儿童”。卢梭是法国思想家,却被中国的梁实秋万里迢迢借来“示众”。失计即失策。卢梭被“挂头示众”,失策在哪里?“失策”在写了儿童教育小说《爱弥儿》。卢梭在《爱弥儿》中主张儿童身心自由发展,其目的是要造福儿童,造福人类。但在梁实秋那里却被指斥为“造孽”,因而被“挂头示众”,真是“失策”于造福儿童啊!这是讽刺的反语,是鲁迅针对梁实秋对卢梭的诽谤攻击而做出的辛辣嘲讽,是揭露和讽刺梁实秋借卢梭大作文章攻击进步作家的卑劣行径。

四言诗

题赠冯蕙熹

杀人有将,救人为医。

杀了大半,救其孑遗。

小补之哉,乌乎噫嘻!

【注释】

[1]作于1930年9月1日。冯蕙熹是许广平的表妹,时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三年级学生。本诗最初见于吴世昌所作《鲁迅集外的四言诗》一文(1962年12月23日《天津晚报》)。1976年,《文物·革命文物特刊》总五号刊载这一诗稿照片,同期刊发了周建人的解说文章。

[2]孑遗:剩余。《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3]小补:对事情有小小的补益。《孟子·尽心》:“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大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

【解读】

鲁迅学医,是为了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从文,是因为他意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鲁迅的人生选择,对于理解这首诗是最好的背景材料。

关于这首诗,周建人在《新发现的鲁迅的一首诗》中有一段解说:“当然,‘救人为医’是可贵的,‘救人为医’也无可非议,不过在罪恶的反动统治下,这只能是‘小补之哉’。如果埋头行医,看不到或不能顾及反动派的‘杀了大半’,结果,一些病人可能救活了,但,一大批的屠杀去照旧进行,岂不是可悲?”这大抵上是符合本诗的意旨的。

实际上,这首诗与鲁迅写于1934年的《拿破仑与隋那》,构成了非常密切的互文关系,对照这篇杂文,诗的深意可以完全敞开。在文中,鲁迅指出,“要得称赞,最好是杀人……我想,这是真的。拿破仑的战绩,和我们有什么相干呢,我们却总敬服他的英雄。甚而至于自己的祖宗做了蒙古人的奴隶,我们却还恭维成吉思汗;从现在的卍字眼睛看来,黄人已经是劣种,我们却还夸耀希特拉。因为他们三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大灾星”,而英国医生隋那发明了牛痘接种,“在世界上真不知救活了多少孩子……但我们有谁记得这发明者隋那的名字呢?”他进而指出,“杀人者在毁坏世界,救人者在修补它,而炮灰资格的诸公,却总在恭维杀人者。这看法倘不改变,我想,世界是还要毁坏,人们也还要吃苦的。”

一首诗题赠之作,如果不是文字的游戏,不是礼节的敷衍,则很可能是诗人“直白其心”的佳作,是获赠者值得珍视的人生谏言。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诗被发掘来不是偶然的,因为它的价值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

五言律诗

赠邬其山

廿年居上海,每日见中华:

有病不求药,无聊才读书。

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

忽而又下野,南无阿弥陀!

【注释】

[1]本篇手迹题款为“辛未初春,书请邬其山仁兄教正”。辛未为1931年,初春当为2月。邬其山即日本人内山完造,二十几岁就到中国,先是经营药品,后来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鲁迅到上海后,住处离内山书店较近,经常前去买书,后与内山成为好友。鲁迅多次在内山的帮助下躲避国民党当局的追踪和监视。许寿裳曾撰文记述内山与鲁迅的友谊,他说:“内山完造是鲁迅的好友……其人好义有识见,抗战中,鲁迅先生的塚墓被敌伪毁坏了,后忽有人把它完全修复而不以告人,据景宋说想必是出于他的慷慨而不肯居功。”

[2]有病以下三句,都是指内山在20年中看到的国民党当政者的丑态。当时反动派内部由于派系之争,或者失势了,或者分赃不均,倒台下野了,就推说有病,或者说要闭门读书、吃斋念佛。鲁迅在《查旧帐》中对这类把戏仔细清查了一回:“今之名人就又不同了,他要抹杀旧帐,从新做人,比起常人的方法来,迟速真有邮信和电报之别。不怕迂缓一点的,就出一回洋,造一个寺,生一场病,游几天山;要快,则开一次会,念一卷经,演说一通,宣言一下,或者睡一夜觉,做一首诗也可以;要更快,那就自打两个嘴巴,淌几滴眼泪,也照样能够另变一人,和‘以前之我’绝无关系。”

【解读】

根据许广平的回忆,本诗的写作情况是:“当时,鲁迅先生每天都到上海的内山书店去会晤内山先生欢谈。一天,内山先生感慨地说:‘我在上海居住了二十年之久,眼看中国的军阀政客们的行动,和日本的军阀政客们的行动,真是处处相同;那就是等待时机,一朝身在要职,大权在握时,便对反对他们的人,尽其杀害之能事。可是到了局势对他们不利的时候,又像一阵风似的销声匿迹,宣告下野,而溜之大吉了。’鲁迅先生听了这番话后,颇感兴趣,在第二天便根据内山先生的谈话,写成一首诗赠给他。”

“有病不求药”是说反动军阀、政客们常常以佯装生病作为他们政治争斗的手段,不管是到倒台、下野或是被拘囚,都可称作“有病”。这种“政治病”当然不用求药,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权力、利益的再分配自然就会好起来。“无聊才读书”仍是揭露那些政客高官们,他们平时是不读书的,只是在败落失势之后才拾起书来读,附庸风雅,以掩饰自己是失势时的窘态。“一阔脸就变,所砍头渐多”,是说军阀政客们一旦上台,就改变了原来的嘴脸,装腔作势,露出了他们的狰狞面目,对人民挥起屠刀,血腥屠杀人民,所砍的头越来越多了。然而,军阀政客们“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上台下野的把戏,对他们而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一旦下野,这些昔日杀人不眨眼的军阀、政客们就挂上念珠,吃斋念佛,以示与世无争。其实这不过是他们精心设计的表演罢了,他们是在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作者用漫画般的艺术手法简练地勾勒了反动军阀政客的嘴脸。

七言绝句

送O。E。君携兰归国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注释】

[1]《鲁迅日记》1931年2月12日:“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君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之。”O。E。君即小原荣次郎,内山完造的朋友,在日本东京开了一家店,专门经营中国的兰草和其他文玩杂物。

[2]椒焚桂折:椒、桂都是香木,同后面的“佳人”一样,指品性高尚的人,椒焚桂折比喻品格高尚的人受到摧残迫害。屈原《离骚》:“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

[3]幽岩:偏僻幽静的环境。素心,见《惜花四韵》注。

[4]芳馨:指兰花。《楚辞·九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兰若,将以遗兮远者。”

[5]荆榛:丛生的带刺小灌木。

【解读】

1931年1月17日,包括柔石等五位左翼作家在内的24名革命青年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鲁迅又听到要逮捕自己的消息,便烧掉朋友们的信札,在内山完造的帮助下,到日本人开设的花园庄旅馆避难。2月7日,柔石等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虽然鲁迅一时未能获悉他们的遇害,但他已预感到“椒焚桂折”的悲惨结局。这首诗就是在白色恐怖的反动统治下,在避难的环境中,怀着悲愤的心情写出的。

同类推荐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沉默的经典: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沉默的经典: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1.“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新一辑,装帧升级,诗歌爱好者收藏佳品。2.露易丝·格丽克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3.《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特别收录格丽克部分早期诗作,可一窥作者诗风变化。《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

    康震评说诗圣杜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根据其在《百家讲坛》所做讲座整理增订而成,书中捡拾有关杜甫及其生活时代的历史碎片,结合诗歌中所折射的杜甫生活的点点滴滴,精彩呈现了诗圣杜甫的成“圣”之路!
  • 许辉散文典藏·生活的船

    许辉散文典藏·生活的船

    本书为许辉散文典藏丛书之一,收录了作家1986至2000年间200余篇散文。作家以其独特的智者目光及心灵独白的方式,对天地万物及人心人情从物质、精神到文化气息进行别具文学意味的描绘与复制,以展示其个人视野中的地域文明、纷繁的内心世界以及作家所追求的日常生活方式。
  •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游美札记(狄更斯别集)

    一八四二年一月到六月,只有三十岁的狄更斯接受美国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等朋友的邀请赴美游历,长篇游记兼特写《游美札记》就是狄更斯此次访问美国的主要成果。这次游历,他曾访问东海岸的波士顿、纽约和费城等大城市,向南到过里奇芒德,向西一直到圣路易,向北一直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在历时半载的游历当中,年轻的作家通过参观、访问、公众集会和私人会晤,广泛接触了上至总统下至车夫的美国各阶层人士,逐一记录了作家的经历、见闻和观感。对于这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共和国,狄更斯既有叹赏又有抨击,尤其是对于美国式的粗糙、庸俗风气,过度浓重的唯利是图氛围以及野蛮的蓄奴制度、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征服,狄更斯处处给予了显微镜式观照和批判,这和那位致力于描绘镀金时代、同样尖酸刻薄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如出一辙。北美之行也成为长篇小说《马丁·瞿述伟》的重要灵感来源。
热门推荐
  • 能道乾坤

    能道乾坤

    能源~~能做什么?多了去了,只有能源才是巅峰王道。
  • 我只能在游戏中升级

    我只能在游戏中升级

    觉醒时,林格不出所料地获得“异能者升级系统”,打开个人面板:等级:初级觉醒者(0/1000)能力:瞬间治疗任务:对任意目标使用技能,可得经验10点。已完成任务:0…刻苦学习修炼三年后,林格再度打开个人面板:等级:初级觉醒者(0/1000)能力:瞬间治疗任务:无已完成任务:172…林格:每个觉醒者都有这系统也就算了,凭什么只有我无法获得经验值!cao!不干了!
  • 世纪道途

    世纪道途

    伴随着旧时代的陨落,新世纪的来临,一个胖子接下了历史的接力棒,他名为纪陵,他是世纪来临的征兆,还是世纪的陵墓,无人知晓,历史被掩埋的真相又将以哪一种姿态浮出水面……张纪陵:“我不是主角,你们才是!”
  • 都市极品医婿

    都市极品医婿

    结婚三年,林凡连老婆手都没摸过。在家被岳父岳母欺压,出门要遭受旁人白眼。但当医仙秘典修炼成功后,林凡开启了开挂般的人生!生死人肉白骨,财富美女身边绕。说实话,坐怀不乱,挺难的!
  • Love's Labour's Lost

    Love's Labour's Lo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FBOYS爱出发

    TFBOYS爱出发

    “一起长大的约定,那样真心,与你聊不完的曾经,而我已经分不清,你是友情,还是错过的爱情”当这首歌的旋律在你耳边响起,你是否会想起那年青涩的自己。爱一个人是成全,是放手,是等待;还是和他(她)永远在一起到老到死。一句“傻瓜”是否能唤醒记忆?一段不属于他和她的过往,是否会成为一道无法愈合的裂痕?一个“被动”的耳光能否让他们从此沦为陌生人。。。
  • 邪恶的魔法使

    邪恶的魔法使

    一个非人类魔王的故事,主角自带BOSS模板。
  • 寻史踪

    寻史踪

    谜一样的历史,谜一样的人。万千古籍,亿万古文字。身前是迷雾,身后是荆棘。我将穿越迷雾,踏过荆棘,寻找空白千年的历史谜底。
  • 喝下这杯酒,再爱不回头

    喝下这杯酒,再爱不回头

    他问我:“安安,你果真不回来?你不要我,也不要儿子了吗?”我一笑:“傅先生,你认错人了,我都没有结婚,哪里来的孩子。”我们的婚姻,早就在我爸跳楼的那一刻,就结束了,再爱也没了回头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葬青金莲

    葬青金莲

    天迹大陆,妖魅蛰伏,世家隐匿。在这片纷纭世界,一神秘少年孕育伴生金莲…………他,终究要背负起天下人的使命!不一样的世界,尽在葬青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