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901100000012

第12章 竹枝词(3)

在一派萧瑟之中,何处可去?就去大泽荒野吧。可是,荒野之中也没有安身之所。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不用说任何美好的理想,善良的愿望,即使一点小小的普通的正常的要求,也都成为梦,想来真令人齿发皆寒。“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写尽了自己身心终将无以寄托的失落,和民生艰难的深沉慨叹。

这样的乱世中,人有希望吗?夜静人深之际,一个清醒的人不时听到从远方传来鸡叫声,像是在提醒黎明的到来。虽然这叫声孤独、遥远、荒凉,但毕竟让人慨叹。抬头看天,星斗纵横散乱装点着苍茫的夜色,这满天繁星,有抵挡夜的亮光,却不见得有抗拒寒的温暖。恰如种种繁杂的、无法说清的感慨集聚于心,有不可抑制的愤激,却不知在哪里得到妥善的安置。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我们熟悉的鲁迅。他孤独忧愤寝食不安;他在黑森森的夜空下徘徊,时而低头寻思,时而抬起头来,凝视星斗阑干群星闪烁的夜空。秋风劲吹,夜气袭人,失望与希望交织于他的心。他有深深的怀疑,有遗世而独立的渴望,更有坚韧的追求和在黑暗中找寻光明的勇气。

民歌体诗

好东西歌

南边整天开大会,北边忽地起烽烟,北人逃难南人嚷,请愿打电闹连天。

还有你骂我来我骂你,说得自己蜜样甜。

文的笑道岳飞假,武的却云秦桧奸。

相骂声中失土地,相骂声中捐铜钱,失了土地捐过钱,喊声骂声也寂然。

文的牙齿痛,武的上温泉,后来知道谁也不是岳飞或秦桧,声明误解释前嫌,大家都是好东西,终于聚首一堂来吸雪茄烟。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31年12月11日上海《十字街头》半月刊第1期,署名阿二。

[2]“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的宁派和粤派为了调解派系矛盾,在上海、南京、广州召开了一系列会议。

[3]“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占领东北数省。

【解读】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与汪精卫两派从武力争夺转为谈判桌上的口舌之争。双方打出“共纾国难”的旗号,于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上海和谈。和谈期间,双方互相攻讦,蒋介石斥责粤方为秦桧,汪精卫反过来嘲笑蒋介石自称岳飞是骗人的鬼话。互骂使和谈一度中断,后来达成一个荒唐的决定:双方分别在广州、南京两地各自召开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相等的中央委员,再开一中全会,以改组国民政府。

这帮政客在民族危亡关头,不顾国家民族人民的安危利害,演出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丑剧。他们利用全国人民的抗日要求,各自往自个脸上贴金,“说得自己蜜样甜”。他们也搞什么“请愿”“通电”活动,但他们是为勾心斗角增加筹码。一边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一边是为私利你争我夺,你打我斗。一方面,南边你骂我我骂你的骂着,北边大片大片的国土沦陷着,谁也不管;另一方面,互骂着的同时,谁也忘不了误不下巧立名目加收所谓爱国抗日捐税。这些政客打闹了半天,其实是一场误解:在卖国殃民的根本问题上原来是一丘之貉。

鲁迅曾说:“人们看惯了什么阔人的通电,什么会议的宣言,什么名人的谈话,发表以后,立刻无影无踪,还不如一个屁的臭得长久。”将这句话与这首诗两相对照,别有风味。

公民科歌

何键将军捏刀管教育,说道学校里边应该添什么。

首先叫作“公民科”,不知这科教的是什么。

但愿诸公勿性急,让我来编教科书。

做个公民实在弗容易,大家切莫耶耶乎。

第一着,要能受,蛮如猪猡力如牛,杀了能吃活就做,瘟死还好熬熬油。

第二着,先要磕头,先拜何大人,后拜孔阿丘,拜得不好就砍头。

砍头之际莫讨命,要命便是反革命。

大人有刀你有头,这点天职应该尽。

第三着,莫讲爱,自由结婚放洋屁,最好是做第十第廿姨太太,如果爹娘要钱化,几百几千可以卖,正了风化又赚钱,这样好事还有吗?

第四着,要听话,大人怎说你怎做。

公民义务多得很,只有大人自己心里懂,但愿诸公切勿死守我的教科书,免得大人一不高兴便说阿拉是反动。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31年12月11日《十字街头》第一期,署名阿二。

[1]何键:国民党军阀,当时任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他向国民党第四次代表大会提议:“中小课程应增设公民科,以保持民族固有道德而拯已溺之人心。”

[3]耶耶乎:上海一带方言,马马虎虎的意思。

[4]阿拉:上海一带方言,我的意思。

【解读】

何键在湖南大肆屠戮共产党人,罪恶罄竹难书,毛泽东的夫人杨开慧就惨死在他手里。这样一个杀气腾腾的刽子手来掌管教育,只能是进行奴化教育。

“公民科”歌写出了这种奴化教育的手段,就是要把人训练得像猪猡一样没有头脑,像牛马一样只会做事,养成盲目崇拜的奴隶性格;要让人自我剥夺婚恋的自由和权利,为统治者男盗女娼作奉献;其实质和目的是训练出听话的不反抗的国民。

“先拜何大人,后拜孔阿丘”写尽了何键之流的用心:之所以拜“孔阿丘”,实际是为了要大家“拜何大人”;之所以提倡专制道德,实际是为了强化法西斯的统治。

对何键之流,鲁迅向多讽刺。这首诗用俗语民谣方式来写,滑稽的味道就多了。在揭批这些政治流氓的嘴脸时,鲁迅发挖他们人性中的本然面目,诗人在点画他们可笑的道貌岸然、可恨的强盗行径时,侧重展露出这些人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在嘲谑中展现了诗人对这些政治流氓不屑一顾的蔑视。

南京民谣

大家去谒灵,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31年12月25日《十字街头》第2期,未署名。

[2]1931年12月23日《申报》报道,参加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的中央委员于当日上午8时全体拜谒孙中山的陵墓。

【解读】

这首民谣,五言四句,信手拈来,看似简单平白,但它像鲁迅先生杂文一样,有着匕首投枪的锋利,在字里行间蕴含着辛辣的嘲讽。

都是强盗的双方,妥协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却偏要言不由衷地做出一副和好的姿态,假装正经地去拜谒中山陵。因为是假装正经,自然难免露出有悖于常理的怪现象来:“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按照习惯,应静默3分钟,静默时间延长,并不是沉浸在对孙中山缅怀悼念之中,而是在算计对方,“各自想拳经”,各自想着用怎样的招术、拳法去打倒对方、取代对方。

全诗之中,既有形态的表现,又有心理的描摹,一显一隐,一讥一诮,诗句流转之间,国民党反对派双方虚伪的面孔和丑陋的姿态跃然纸上。

“言词争执”歌

一中全会好忙碌,忽而讨论谁卖国,粤方委员叽哩咕,要将责任归当局。

吴老头子老益壮,放屁放屁来相嚷,说道卖的另有人,不近不远在场上。

有的叫道对对对,有的吹了嗤嗤嗤,嗤嗤一通不打紧,对对恼了皇太子,一声不响出“新京”,会场旗色昏如死。

许多要人夹屁追,恭迎圣驾请重回。

大家快要一同“赴国难”,又拆台基何苦来?

香槟走气大菜冷,莫使同志久相等,老头自动不出席,再没狐狸来作梗。

况且名利不双全,那能推苦只尝甜?

卖就大家都卖不都不,否则一方面子太难堪。

现在我们再去痛快淋漓喝几巡,酒酣耳热都开心。

什么事情就好说,这才能慰在天灵。

理论和实际,全都括括叫。

点点小龙头,又上火车道。

只差大柱石,似乎还在想火并。

展堂同志血压高,精卫先生糖尿病,国难一时赴不成,虽然老吴已经受告警。

这样下去怎么好,中华民国老是没头脑,想受党治也不能,小民恐怕要苦了。

但愿治病统一都容易,只要将那“言词争执”扔在茅厕里。

放屁放屁放狗屁,真真岂有之此理。

【注释】

[1]本篇最初发表于1932年1月5日《十字街头》第3期,署名阿二。

[2]一中全会:1931年12月22日至29日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会上宁粤两派因争权夺利和推卸卖国罪责,互相谩骂。当时报纸称之为“言词争执”。

[3]吴老头子:吴稚晖,辛亥革命元老,当时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国民政府委员。

[4]皇太子:孙科,当时任国民党中央常委、行政院长,粤派头目之一。1931年12月26日《申报》“南京专电”:“今日二次大会讨论锦州问题时,吴敬恒发言中,有此次东省事件,京方绝未卖国,卖国贼另有其人,锦州之危,其咎不在张学良,咎在某某,孙科疑为讽刺粤方,颇感不快,散会后即于下午赴沪。”

[5]大柱石:胡汉民等。1931年12月27日《申报》报道林森促胡汉民入京与会电文中,有“我公为党国柱石,万统共仰”等语。

[6]展堂同志血压高:胡汉民号展堂,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常务委员、立法院院长。1931年12月28日《申报》报道他复林森电说:“弟血压尚高……医言如不静摄,将时有中风猝倒之患,用是惴惴,未能北行。”

[7]精卫先生糖尿病:汪精卫时任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常务委员。1931年12月22日《申报》载《汪精卫因病暂难赴京,医谓尚须休养三月》的新闻:“伍朝枢语人,汪精卫之疾,除糖尿症外,肝部生一巨虫。”

【解读】

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两派政客冲锋陷阵,出尽洋相。1931年12月27日《申报》在《二次大会中言词争执经过》题南京26日电记录了这一幕幕丑剧:“昨日会中粤委某提出张学良处分案,发言滔滔不绝,谓不仅张应负丧师失地责任,即南京政府亦当负重要责任。报告毕,吴敬恒即起立,谓张学良固应负责,南京政府亦当负不抵抗之责任。至赴日勾结日本来祸中国之卖国者,亦不能不科以责任。粤委某起立,诘吴卖国者何指。吴答当事者不能不知。当时有人呼对对对,亦有喊嗤嗤嗤。”

这首诗将政客们丑陋的表现戏剧化了。孙科等人气走后,大会特派使者“夹屁追”、“恭迎圣驾请重回”。鲁迅摹拟使者劝慰孙科的说辞,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圣驾重回也挽救不了局势,更休谈团结同心,一致对外。每个人琢磨自己的心思,老吴虽然已遭警告,仍不失帮凶本色;“大柱石”野心勃勃,欲谋不轨;精卫卖身投靠已见端倪;“皇太子”软弱无能,受人摆布;“老头”诡计多端,狡诈无比。分崩离析,一塌糊涂的当局如一堆散沙,毫无凝聚力可言,自然国将不国了,人们又要跟着受苦。诗歌结尾两句,翻用吴稚晖的话,加以发挥,反其意而用之,卒章显志,抒发了作者沉郁愤怒的心情。

有人说这首诗“打趣嘲讽,摹拟情态,栩栩如生,真像一幅漫画”,“将世间荒唐之事,朗然于众人之前”。这是很精到的见解。诗不长,却非常有戏剧性;诗句很浅显,却非常有穿透力。

同类推荐
  •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年月诗集 轻轻地呼唤

    故乡山水,如诗如画,住净水器、触景生情,咏物明志。讽刺为了清明,离骚怒其不争。时光链环套住年月,火花飞溅,汇集成歌,一唱百年。
  • 西吉民间谚语

    西吉民间谚语

    本书是西吉县文化馆编辑出版西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丛书之一,收录了西吉县的民歌,介绍了西吉县的民间谚语。
  •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

    《衣食大义》:食衣住行,各有门道,中国五千年礼仪制度传承下来,攒下不少花活儿。汪朗检索自己的知识库,引经据典,《衣食大义》集成数十篇关于食衣住行的散文随笔,趣谈先人们的文化和智慧,重拾远逝的礼仪风俗,让色彩斑斓的民族传统文化再现灵光。
  •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总有些青春要被辜负

    记忆每天都在被这些陌生的面孔所丰满。他们带着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气味穿过你周围的磁场,在你的脑海中卷起一缕或浓或淡的海风。这种微妙而又不可预料的缘分,时常会让你倍加欢喜。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些令你欢喜,使你记忆之潮日渐澎湃的人,其实一生,只有一见。由一路开花编著的《总有些青春要辜负》共6篇,主要内容为心灵叹,深思录,灵光集,四季吟,菩提歌,至亲情。
  •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共十五卷,每卷都有着明鲜的个性特色。如第一卷中的《忆旧游?咏四大名楼之蓬莱阁》,诗中表象上深印出历史意识,又深入到生命与生存的肌理,在诗意的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些诗句在抵达美感的同时又超越美感,其审美视角在观照生活现象时,又彰显着
热门推荐
  • 泽哥语录

    泽哥语录

    没什么想说的,语录嘛,我自己所写下的一些寄语,大家或许应该都经历的吧不求各位力挺,只求各位能够支持我
  • 沙雕捉妖师

    沙雕捉妖师

    妖魔来袭,他魂穿入世。签署灵契,他孤寡命格。降妖伏魔绑定不靠谱系统,衰到极点无力吐槽。八拜之交出生入死多次,为何一朝反目成仇?身为正道人士爱上魔尊之女又当如何决择?请看捉妖师袁浩玩转三界。
  • 贤劫经

    贤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毒已攻心

    毒已攻心

    本书继原著《你丫上瘾了》第二百二十一章续写。“我静顾夕阳西下,你望白日依海平线尽。”-海因“他杨起微笑道别,他思君心尤如西江水。”-猛其曾以为办一场轰轰烈烈的婚礼是遥不可及的幻想,如今已美满的实现。站在礼堂中央的他们,再也无需任何顾及,对着在座的来宾表达出彼此的感情。婚礼顺利美满的结束,几位最好的朋友硬是朝着要来闹洞房,白洛因和顾海拗不过他们就只好给他们闹了。各种损招层出不穷,闹得两位新人直直求饶......海因步入新的生活,新的麻烦悄然而来,尤猛又该何去何从......
  • 时方歌括

    时方歌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曜长空

    剑曜长空

    雪,龙盟一夜间覆灭殆尽,只留下盟主遗孤。祈家家业神话支离破碎,希望落在这个襁褓里的小婴儿身上。祈心,上任盟主之子,在所有族人希冀的照料下长大,传承父辈之长天剑,走上绝世修灵之路!收集青楚大陆上七大剑魂为我所用,练就铁血灵脉,为父母报血海深仇,再振家族盟派雄风!踏平荆棘,剑气曜长空!待到多年后青史留名,万古流芳,与美人携手仗剑走天涯!
  • 闲花落地听无声

    闲花落地听无声

    一次意外,让她阴差阳错地回到了三千多年前……
  • 一扇窗户

    一扇窗户

    生活中的小感悟,偶尔一个人,一件事,一种享受或者惬意
  • TFBOYS之未错的时光

    TFBOYS之未错的时光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一定因为天气太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