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71300000002

第2章 特搞(1)

鲁迅和孔子,谁可以信奉?

王得后

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新着《鲁迅和孔子》一书所写的“自序”,曾四易其稿,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这本新着即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现征得作者的同意,本书率先刊登此文。限于篇幅,编辑对文章略作删节,并另加了标题。

我这一生,自大学毕业,一直在研读鲁迅,从业余到专业,迄今五十二年。“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乐之”而阅读,是人生一大快事。我乐于研读鲁迅。研读鲁迅使我感到充实,感到痛快,感到希望。虽然,当我想写点鲁迅时,我感到没有什么话还要我来说了。

鲁迅是新文化先驱,是终身守护新文化,创造新文化,为扫荡妨害新文化成长的谬见而不遗余力、奋斗不息的一个先驱,又是新文化先驱中最富思想、最有思想业绩的一个。

新文化的滥觞,我认为是陈独秀发表于当年《新青年》的《一九一六年》。因为他提出了对于旧文化的根本挑战。他指出:“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缘此而生金科玉律之道德名词,——日忠,日孝,日节,——皆非推己及人之主人道德,而为以己属人之奴隶道德也。人间百行,皆以自我为中心,此而丧失,他何足言?奴隶道德者,即丧失此中心,一切操行,悉非义由己起,附属他人以为功过者也。自负为一九一六年之男女青年,其各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品之地位,以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孔子和他的门徒安身立命的学说精魂,是儒家学说的根基,是“不可得与民变革”的根本特质。这一点,在《礼记·大传》中说得斩钉截铁:“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其不可得变革者则有矣,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此其不可得与民变革者也。”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是“三纲”的精髓。朝代可以更迭,它是“不可得与民变革”的。正是这“三纲”,自孔子以来两千多年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

——“主流思想”——“统治思想”。挑战儒家的“正统思想”,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是新文化的立意、主旨,也是新文化提出的根据。新文化是对人的奴隶地位提出挑战、坚决反抗的文化,是呼唤人格独立的文化,是争取人成为人的文化。

在中国,现代的人的觉醒,现代的人道的诉求,兴起于晚清。鲁迅并不是最早的。鲁迅是光绪三十三年,公元一九〇七年,二十七岁的时候,在日本作《人间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和《破恶声论》,才提出了“根柢在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文化偏至论》)的“立人”思想,确立了“立人”思想的基础框架。但那时人心追求的是暴力革命,是用武力外抗强权,内革清廷,鲁迅提出的这一思想革命,文化革命,如“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呐喊·自序)》)不合时宜,唯有寂寞。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皇朝,结束了绵延两千多年的皇权专制制度,建立了民国。

但五年过去,“五族共和”的、“民主”的政党政治混乱不堪。陈独秀有鉴于此,作《一九一六年》,一面挑战儒家“正统思想”,一面挑战“政党政治”。风云际会,第二年,一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二月,陈独秀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再一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对于儒家设计并实行了两千多年的“家族制度”的弊病,“忧愤深广”地予以暴露。新文化——新文学冲破儒家“正统思想”的牢笼,竞走于神州大地。

还是鲁迅,早在一九一二年七月,中华民国成立刚过半年,在《哀范君三章》

中,就表达了对于政治的失望,他写道: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闻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沈清泠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犹茗芋,微醉自沈沦。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是异常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有学者认定新文化的兴起是追求“文化解决问题”,这是没有细心考察新文化的文献,完全不顾新文化先驱者随后的分道扬镳,有的热衷政治,有的组织政党的事实的结论。

鲁迅参与新文化的建设,接续着他青年时期“立人”的思想。一九一八年四月发表《狂人日记》暴露儒家的“仁义道德”的根本特质是“吃人”:呼唤“真的人”:呼吁“救救孩子!”七月发表《我之节烈观》,痛批儒家钳制与摧残妇女的“节烈观”。九月发表《随感录二十五》,暴露儒家“父为子纲”把子女当做“福气的材料,并非将来的‘人’的萌芽”的根本特质,呼唤“因为我们中国所多的是孩子之父:所以以后是只要‘人’之父!”鲁迅和陈独秀一样,首先集中反抗的是儒家的“正统思想”,即儒家的“三纲”。

然而,历史归历史,孔子归孔子,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伟大,我认为:

一,在他的思想不但传承了两千多年,历遭攻击而不衰败,不断分化而保持着根本特质,显示出惊人的生命力。

二,主要在孔子抓住了人类社会稳定的三个根本问题,即男女问题,父子问题,君臣问题,为此提出了他的处置方法。人类男女异体,为优化传宗接代,而有夫妇;有夫妇而有子女;人类群居,在家庭之外,进入社会,是各种群体的人际关系,最高即君臣。在君臣这一体系,这一本位之中,是各级“头头”。这三种根本关系如何处理?如何求得稳定?最简单的原则就是一方服从一方,不得有异议,不得有异动。于是乎“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被设计出来。这是为强者设计的方案,为权势者设计的方案。弱者一方是被压迫、被钳制、被束缚的一方,是被迫的人身依附,失去了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的一方。

我曾经指出,这是继承动物的法则,森林的法则,“弱肉强食”的法则。但是,在两千多年前,在人类的童年,文明社会的“初级阶段”,是势所必至的。

三,孔子是一个有理想的人,“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在为权势者设计治国的方案之外,对于人生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可供后人借鉴,是有可资借鉴的宝贵的思想在。

不过,孔子毕竟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古代的人物。他的根本性的思想已经严重阻碍中国人民族性的现代化。当中国进入二十世纪,人的觉醒早已是世界潮流,蔚为大观的时候,我中国人还保守着儒家的“三纲”,让大多数人没有人身自由,没有人格独立,没有思想独立,是无论如何没有道理,没有合法性的了。新文化是顺应世界潮流的产物。是合乎人情、人心、人性的文化。

新文化的诞生,快要一百年,快要一个世纪了。早在十年前,一股弘扬传统文化的思潮兴起,不十年而几乎席卷我中国。新文化被指责为“彻底反传统”,割断文化传统,败坏人心,导致“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浩劫。鲁迅是毁灭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罪人。这是完全违背事实,违背新文化根本特质的不实之论。一种呼唤人的觉醒,倡导人道,倡导人格独立,思想自由,寻求“理想的人性”(鲁迅语)的文化,怎么会是灭绝人道,摧毁文化的“大革命”的思想资源呢?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是单一的吗?我华夏大地,春秋战国时代,即有“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才强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舆论一律”。即使这样,老子的思想,庄子的思想,法家的思想,时起时伏,并未断绝,难道他们的思想遗产不算传统文化吗?佛教传人中国,经过“汉化”,汉传佛教也历经艰辛,站稳脚跟,得到发展与传承,难道不算传统文化吗?我们土生土长的道教,难道不算传统文化吗?孔子,儒家,不过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端,被统治者御定为“正统”的一端而已矣,岂有他哉。“正统”

之外必有“异端”:“异端”也是一种传统。

把“正统”当做唯一的传统,当做“中华文化的标志”,于事实不合,于理也不安。何况倡导新文化的先驱们,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钟情的传统文化,姑不论陈独秀、胡适、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即如最严厉抨击儒家正统,“绝望于孔子和他的之徒”

的鲁迅,不是也辑校了大量古籍,搜集了大量石刻拓片,撰写了《中国小说史略》

么?清朝翰林、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挽鲁迅联,写着:“着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难道清朝的翰林,对于“国学”,“儒学”,不如当今的教授,学者吗?

更有甚者。遥想当年,在国民党政府的门色恐怖下生活,翻译、创作和辑校古籍的鲁迅,高歌:“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一九三五年亥年残秋偶作》)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场“狂飙”,却是“无边落木萧萧下”!少的老的识时务者,纷纷谴责新文化,特别着重谴责鲁迅“激烈”,“激进”,“极左”。一群年轻的俊杰高呼:“‘五四’是弑父!我们要弑‘五四’!”要填补“五四”断裂了的中国传统文化。可惜,他们沉迷于书本,悠然于书房,完全忽视了社会的现实,忘记了文化是人们行为的规范,文化是化人的东西;文化的存在与断绝,要看现实社会人们的思想,行为。挣扎了近一百年的新文化,成功是很有限的。最大,最显着的,是用门话文代替了文言文:儒家的“三纲”,除了在大城市,在一部分人中,实行了一点“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之外,我们的农村还在“初级阶段”。即使是“男女平等”,即使在大城市,即使在“首善”之都,对于女性的歧视,从被受胎的性别鉴定,“做掉”,到上学歧视,就业歧视,同工不同酬,还多得很。至于其他,何尝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必也正名乎”?新词换旧词而已矣!谈什么“断裂”?“弑”什么“新文化”!毁什么鲁迅!

而且,鲁迅是最痛恨专制的一人,最洞察专制的祸害的一人。鲁迅早年即指出:“托言众治,压制乃尤烈于暴君。”(《文化偏至论》)“群众专政”与鲁迅水火不相容。鲁迅历数各种专制的恶果是: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我们却天下太平,连冷嘲也没有。我想:暴君的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愚民的专制使人们变成死相。大家渐渐死下去,而自己反以为卫道有效,这才渐近于正经的活人。(《忽然想到(五至六)》)

约翰·穆勒说:专制使人们变成冷嘲。

而他竟不知道共和使人们变成沉默。

(《小杂感》)

更何况,鲁迅在回应对他的批判中阐释他的革命观,是:“再则他们,尤其是成仿吾先生,将革命使一般人理解为非常可怕的事,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的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其实革命是并非教人死而是教人活的。”(《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的文化,鲁迅的思想,鲁迅的左翼文学思想,能够导致“文化大革命”吗?

谁是中国文化的“民族罪人”,扪心自问吧!

为了检视鲁迅和孔子这两位我汉族伟大思想家的思想的根本特质,为了探查“弘扬传统文化”的底细,我决心编写这本书。我之所以敢于以《鲁迅与孔子》为书名,是因为我发现,孔子的伟大,在掌握着人际关系中君臣、父子、夫妇的三个根本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定位人的社会地位,规范人的社会生活。孔子的这三种关系,是封闭性的,家长制的,服从性的,抹杀个性,扭曲人性的,甚至于达到“君要臣死不得不死,父要子亡不得不亡”,男的随意三妻四妾、休妻,而女性只能“从一而终”、守寡,乃至殉夫的地步。

而鲁迅的伟大在“立人”,为“立人”掌握着人一要生存并不是苟活,二要温饱并不是奢侈,三要发展并不是放纵。在以人的每个个体的生存为本位,然后在人际关系中定位人的社会地位,社会生活,发展个性。而且,生存、温饱和发展,是开放性的,有最广阔的自主性的选择空间,独立的,平等的,最切合人性与人情;“不是苟活”,“不是奢侈”,“不是放纵”,才在更高的层次追求“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见《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追求“理想的人性”。

正是在人的“生存,温饱,发展”这样三个根本问题上,鲁迅与孔子,有充分的可比性。而且,对于人的这三个根本问题的思考,思想,才是文化的根基;才显示出思想的根本特质。

于是,我斗胆干了。

我要把资料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请读者自己阅读原资料,自己思索,自己判断。研究问题不能从原则出发,从预设的原则出发,从自己的好恶出发;只能从事实出发,从资料出发,公开全部资料最有利于和读者交流。研究问题,搜集资料是第一步。资料是研究的基础。资料越完备,研究的基础越坚实。至少也得有充分的资料,否则,结论是靠不住的。

搜集好资料以后,是解读资料,是发现资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像鲁迅和孔子这样的伟大思想家,没有阐述他们思想的专门着作;他们的思想分散在单篇着作或语录中。

我要请读者审视我读到的资料,鉴定我使用的资料的真伪,资料是否充足,有什么缺失,我的结论是否从资料中引申出来,是否合乎事实,是否成立,是否可信,至少是否可作参考?

研究同一个问题,不同资料固然得出不同的结论;同一的资料,由于理解不同,也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人非草木,对于自己研究的作者,着作,问题,是各各带着自己的情感的。我酷爱鲁迅,信奉鲁迅。自知可能带着情感的偏爱,思想的偏向,特别要请读者来鉴定我的意见,我的研究结论。

我觉得如今年轻的读者,阅读《论语》

也许文字上会有很多困难,把专家的译文编辑出来,有利于理解原文。我的感觉也许低估了当下的青年,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学友们。经过近十年的“弘扬传统文化”,“国学悄然在燕同兴起”,国学院如雨后春笋在大学建立,儿童有诵读经典的热潮,壮年有量身定做的国学班,央视有《论语》

的心灵鸡汤,连孔子将她们和“小人”——“小孩儿”——归入“问题人物”的少女,也身穿不知道哪朝哪代的“国服”,在孔子像前跪拜而行“成年礼”了。我想,文言文的功力,也许高涨起来了,不用说一部《论语》,就是《尚书》、《易经》也不在话下了吧?不过,我记得鲁迅的意见,他说:“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今人标点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病后杂谈之余》)看当今报纸对于学术明星而又美女的开讲《论语》的评点,似乎也有大讲《论语》

而《论语》亡的危机似的呢?然而,我国还有数目吓人的文盲,高中生据说还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头痛经,他们在“国学”的热潮中,应试的偷闲时,如果有兴趣翻翻这本书,还是需要《论语》的译文做参考吧?

何况,就是专家学者,他们也并不完全一致,他们也常常各有各的解读呢?

《鲁迅和孔子》这个书名,似乎可以有两种解释,而又肯定会受到非议。

同类推荐
  •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中国教育,还等什么?

    中国教育,还等什么?

    当今中国是什么如此狂热又如此持久地让全社会的人牵肠挂肚?是什么如此迷人又如此烦人地让一家家的人神魂颠倒?是什么如此优劣并存褒贬不一地引起全社会喋喋不休地争论?是什么如此长久地遭到遣责可你仍然无可奈何地跟着它的感觉走?是什么如此年复一年地让人爱也不能恨也不能地辗转反侧唏嘘感慨。
  • 教育,诗意地哲思

    教育,诗意地哲思

    本书是由多篇散文式的教育随笔编辑而成,以一线教师的视野审视教育,在行云流水般的笔触中倾注笔者对教育的理解。书稿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散文,第二部分是教育效应,第三部分是心理反思。书稿为随笔原创,随意洒脱,有别于一般的教育论文,有一定的可读性。
热门推荐
  • 郁郁而明

    郁郁而明

    他走得很快,走得很快我连他的影子似乎都跟不上可是有一天啊,他慢下来了,慢下来,等着我。
  • 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处世的艺术(智慧生存丛书)

    知足人的处世艺术正是表现为足与不足的调和平衡。知“不足”所以知足;不知“不足”,所以不知足;“不足”,可以知足;不知足:便总是“不足”。由此可见,知足就是一个人自觉协调人心无限的欲望与现实有限条件两者关系的过程,它用什么来协调?用“知”来协调。足不足是物性的,而知不知则是人性的。
  • 快穿之男主你人设崩啦

    快穿之男主你人设崩啦

    月钰只想安安静静做条咸鱼,可是上天作祟。让月钰不仅死了两个身为孤儿根本不存在的爸妈,还因葬礼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被全网批评。月钰跳楼了,不是因为受不了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言论,而是觉得楼上空气好,配方便面绝佳,结果,一个脚滑,摔下去了——她死的那一天,全网都在说她做贼心虚。月钰死了,至少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直到听到自己脑海里出现——“男主请幸福系统已启动,2458为您服务。”从此,月钰便开始了为男主幸福而战的“美好”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舞动的足球

    舞动的足球

    A县某学校,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为了自己的足球梦而拼搏,升学的压力、同学的耻笑、世俗的压力......
  • 无尽位面之旅

    无尽位面之旅

    于毁灭中诞生,至死亡中复活。与自由和光辉并肩身处在黑暗中前行无尽中的初始和终结,皆在一念之间。“我只是在找我老婆而已,拯救世界什么的只不过顺带罢了”——天羽
  • 我家皇后又坑夫了

    我家皇后又坑夫了

    突然遭遇穿越,某穿越女表示,好吧,这就是个坑爹的第二生。突然被催嫁,对方还是至高无上的……老头皇帝,那年纪依照古代的不准确换算,估计能当她曾爷爷?某穿越女表示,好吧,这就是个坑爹的人生。某天,老皇帝猝死,她突然就成了无儿无女的皇太后,还是年方二八的皇太后。某穿越女表示,得,她就知道这是个坑爹的人生。闲太后不太好做,本以为就一直要这么闲下去了,却又突然被迫远嫁他国为妃,某国皇帝还是个与她有仇怨的人。某穿越女表示,坑爹的人生已经不能再坑了好么?某宝看看自家亲娘,又看看自家亲爹。表示:这爹确实是被坑的相当相当的……坑啊!
  • 史上最牛炮灰女配来修仙

    史上最牛炮灰女配来修仙

    [建议看书前去看书友圈置顶帖|女主非好人]一朝穿越,陈晨发现自己悲催的穿进了一本书里。女主风弄雪是顶级杀手,自带空间,前有神秘老者相助,后有灵宠多多,最后还俘获了魔尊南郁的一颗心。至于自己,则是书中提都没提的所谓路人炮灰。抱着低调做人的原则,陈晨一路猥琐发育。天有不测风云,某次修仙交流大会上,惊现大型掉马现场:照佛宗慧慈长老开口索要千眼菩提树的种子,灵剑派大师兄追着要一决胜负,天衍宗天才姐弟则被烤肉俘虏了芳心,甚至合欢宗宗主也哭着要其加入我宗。众人:……不过是个普通修士而已。昔日创世神转世投胎成翩翩少年,妖孽绝世,令无数美人芳心暗许。只是他看向某个渣了自己还企图逃跑的人,向众人宣布:此生只她一人。陈晨:到最后才发现自己拿的是女主剧本。—作者的另一本书《末世女配不炮灰》
  • 神罚死神

    神罚死神

    江雨晨是师中的校花,13岁,很多男生都喜欢她,江雨晨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