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4300000007

第7章 泪洒黄泉随风去,一江春水向东流(2)

晚清著名词作家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这样说:“后主词思路凄婉,词场本色,不及飞卿之厚,自胜牛松卿辈。余尝谓后主之视飞卿,合而离者也;端己之视飞卿,离而合者也。李后主、晏叔原皆非词中正声,而其词无人不爱,以其情胜也。情不胜而为词,虽雅不韵,何足感人。”

王鹏运在《半塘老人遗稿》中也给予了李煜高度评价:“莲峰居士(后主别号)词,超逸绝伦,虚灵在骨。芝兰空谷,未足比其芳华;笙鹤瑶天,讵能方兹清怨?后起之秀,格调气韵之间,或月日至,得十一于千首。若小晏、若徽庙,其殆庶几。断代南流,嗣音阒然,盖间气所钟,以谓词中之帝,当之无愧色矣。”

中国当代词学大师、著名的中国文史学家唐圭璋在《词学论丛》中说:“中国讲性灵的文学……在词一方面,第一就要推到李后主了。他的词是直言本事,一往情深;既不像《花间集》的浓艳隐秀,蹙金结绣;也没有什么香草美人、言此意彼的寄托。加之他身为国主,富贵荣华到了极点;而身经亡国,繁华消歇,不堪回首,悲哀也到了极点。正因为他一人经过这种极端的悲乐,遂使他在文学上的收成,也格外光荣而伟大。在欢乐的词里,我们看见一朵朵美丽之花;在悲哀的词里,我们看见一缕缕的血痕泪痕……后来词人,或刻意音律,或卖弄典故,或堆垛色彩,像后主这样纯任性灵的作品,真是万中无一。”

现代著名古典文学评论家詹安泰在《李璟李煜词》中说:“李煜入宋后的作品,无论就思想内容说,就艺术技巧说,都达到了词的最高境界。”又说:“他在这时期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是:意境大、感慨深、力量充沛,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不仅是凄清,而且是悲慨;不仅是沉着,而且是郁结。这成为李煜词最显著的特征,成为李煜词的独创风格如果总合起来看,李煜词的艺术特征还是很显著的,那就是,他能够大胆、真切、毫无掩饰地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

当代著名词评家、南开大学教授叶嘉莹在《灵奚谷词说·论李煜词》中赋诗评价他:

悲欢一例付歌吟。乐既沈酣痛亦深。

莫道后先风格异,真情无改是词心。林花开谢总伤神,风雨无情葬好春。悟到人生有长恨,血痕杂入泪痕新。凭栏无限旧江山,叹息东流水不还。小令能传家国恨,不教词境囿花间。众多近现代的学者、文人、文艺理论批评家对李煜的词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见李煜“千古词帝”之称,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三)“千古词帝”垂千古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风流多才的南唐后主李煜离开我们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好声色、喜浮图、治国无方、国亡身虏的李煜早已随着北邙山上万物的凋零而销声匿迹,千年的风雨早已将他的尸骨扫荡得不留一点痕迹。李煜当年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的那个无所作为的末代君主形象,只被研究南唐兴亡史的史学家们偶尔提起。

但是,工书画、精音律、醉心诗词、才艺超群的李煜,其艺术生命却依旧年轻。在词坛艺海中,李煜独领风骚的词帝形象,犹如浩渺的天空中一颗灼灼耀眼的明星,以其超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令世人瞩目。李煜以其独特的内心感受、超凡脱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了南唐词史上一页华彩的词章。街头巷尾、宫墙内外、文人雅士无不为他的才情所倾倒,因他的执著而动容。人们之所以如此缅怀这位“千古词帝”,酷爱他的“神秀”词篇,是因为李煜无论身处何地,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写景抒情,真挚感人。坎坷曲折的命运时而把他被推到风口浪尖,时而又抛入万丈深渊,但他却坚持一生与词相伴,至死不改一腔至情至性。无论是春风得意、前呼后拥,还是痛心疾首、冷落门庭,他都呕心沥血、苦心孤诣地将自己的全部感情都倾注到诗词的创作当中。

晚唐五代以来,词多写男女情爱。虽然温庭筠、韦庄等人开启了用词叙写个人身世之感的风气,但境界终显狭小。而李煜的词则真切而毫无掩饰地直抒亡国的哀痛和人生的不幸,使词的意境更为博大深沉。

提到“温韦”,就要提到“花间词”,因为温庭筠、韦庄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长久以来,很多人都将李煜误认为是花间词人,他们的理由是李煜在亡国前创作了大量花前月下、情意绵绵的词作。甚至有些大师在评价花间词时,常常拉上李煜,他们一致认为李煜赶上了花间词派的末班车,并对此大书特书。

这样笼统地将李煜定位为花间词人是十分不公正的。花间词派固然是中国词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流派,其代表人物温庭筠、韦庄等人写出了很多凄美的词篇,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在语言韵律等方面也较前代有所突破。但花间词所抒写的内容多是风花雪月、男欢女爱,词风婉媚、轻艳、虚幻,这也是由晚唐的社会情态决定的—皇帝无所作为,中央集权制度江河日下,政治低迷导致文化低迷,人们普遍缺乏进取心,安于享乐。在这种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花间词风的形式是一种必然。花间词作为词的早期形式,虽然在文学史上也多有提及,但它的内容还是沉溺于男欢女爱、儿女情长,所以一直不被词评家看好。多数人认为花间词风有损封建正统,更不利于人的精神健康。所以,花间词一直难登大雅之堂。温韦等人虽敢于揭露社会现实,抨击政治黑暗,但终因时代的限制和个人的眼界,没有将这种批判进行到底。可见,花间词的审美倾向意在追寻男女情爱之美,多是一种虚幻的概念,显然和李煜的词风大相径庭。的确,李煜早期作品中有一些涉及到浓脂艳粉、男欢女爱的内容,但这种陈述并非李煜想象中的虚幻境界,而是李煜所经历的真情实感。可见,李煜词与花间词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形式看,都有很大区别,具体表现在:

首先,他改变了晚唐五代以来“花间词”人习惯于只通过以妇女的不幸来抒发情感的手法,而将他自己作为悲剧的主人公,直接倾诉自己的哀怨。这就使词改变了花间月下吟唱的传统,成为词人们可以多方面言怀述志的新诗体,这对后来豪放派词家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次,李煜用白描的手法来再现他的生活场景,这些生活场景多是非常真实的,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这些描写构成了画笔无法触及的意境,写出了他在国破家亡后的真实感受。

再次,他还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如《虞美人》中“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就充满了情感的流动性。李煜的词语言明净、清澈、优美、易懂,令人回味无穷。

叶嘉莹教授曾说:“不管李煜前期的作品是否有绮丽淫靡之倾向,但李煜终其一生是一位怀有真性情的词人,他所向往的生活是他内心真实的渴望,他所抒写的词篇是他最真实的体验。他性痴、性真,达到忘我的状态,这种执著的天性,古今无人能及。作为一代帝王,他本可以尽享人间富贵,但他在享受之余,却总不忘记将自己的所爱所恨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是古今任何一位帝王都不曾达到的一种境界。”

可见,真、纯是李煜人格的坐标,更是李煜词作的灵魂。李煜的这种真性情与花间词风并不完全相符。不但如此,李煜在亡国之后,还写出了一篇篇饱含血泪的词作,这些词作体现了李煜的眼界之宽、感慨之深,也正是因为这些词作,才造就了他“千古词帝”的美名。我们只能说李煜前期的作品有“花间词”的味道,但不能因此就将李煜划入花间词派的阵营,他之所以被誉为“千古词帝”,也不是因为他前期创作的情意绵绵的儿女情长之作,而是由于他亡国后创作的感慨深邃之篇。所以我们不应该将他定性为花间词人。李煜已经彻底摆脱了花间词风的羁绊,走出了一条清明之路。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立志要“发愤著书”,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不平则鸣”,欧阳修又云“穷而后工”……这些人说的都是一个道理:人越是身处逆境,创作才情就越容易被激发,愤怒反而能创作出绝好的文章来。冷酷的现实对作家打击得越重,越能激起他们思想的火花,越能激扬他们灵魂的升华。李煜词风的渐趋成熟,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未沦为亡国奴时,他流连于琼楼玉宇,沉湎于宫廷的奢华生活,他的词多是吟咏香艳软媚之作,继续徘徊于晚唐花间词人的温言细语之间,满眼的风花雪月,柔情似水。但当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变故,这种“高岸为谷”的恐惧感,便燃起了他胸中悲愤抑郁的火焰。大有“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之感。这种令他辗转反侧的烦忧之感,最终令他融血泪于词章,直面人生。鲁迅曾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李煜恰恰是在这种沉默中爆发了,亡国后的他,写词的范围不再是儿女情长的缠绵,而代之以国破家亡的惨烈。这种爆发最终让他惨死在宋主的淫威之下,但他却开辟了雄奇深邃的词风新境界,为中国词学发展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同类推荐
  •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智慧卓著的思想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陈赓传

    陈赓传

    陈赓(1903-1961),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本书是“当代中国人物传记丛书”之一,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解放军总装备部组织编写,记录了陈赓大将传奇光辉的一生,包括他的家世、读书生活、从军经历、入党、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参加国民革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参加长征、抗击日寇、参加解放战争、抗法援越、抗美援朝、筹建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积极参与国防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采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再现了共产党员陈赓、将军陈赓、丈夫陈赓、父亲陈赓等多个鲜活生动的形象,读者可以深切感受到陈赓将军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人格魅力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姚莹

    姚莹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爱母慈。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母的督教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不向困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热门推荐
  • 天生财术

    天生财术

    葫芦山是附近有名的贫困村,村民靠着进山采药贴补家用。可最近往城里运药材的车总被人半路抢劫。退伍回来的唐浩东看着乡亲们愁容满面,于是决定挺身而出护送药材,哪知却因此卷入了一场利益争斗之中……
  • 复仇公主之月下残泪

    复仇公主之月下残泪

    三个同龄女孩儿同样的遭遇,父亲外遇,小三陷害母亲。三女志同道合的在了一起,好朋友,好闺蜜,一起生活,一起复仇。当在复仇的途中遇见了王子们,那么,结局又将如何?
  • 佛系修仙咱们不搞事

    佛系修仙咱们不搞事

    女主财迷比较喜欢吃也有点懒,男主自己看第一次写不喜勿喷,欢迎去隔壁,慢走不送简介没写多少男女主到底是什么样子快来挖掘吧!挖掘机技术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嘻嘻
  • 青葱以散莫安然

    青葱以散莫安然

    十几年前的一场闹剧,造就了现在卑微的夏宁静。她和养母夏红美生活在不起眼的小镇里。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却带着妹妹享尽了这世间的荣华富贵。又是一场意外……她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妹妹陆诗晴却不欢迎她,甚至于要赶她出家门。而最后,夏宁静终于得到了妹妹的认可,可是已经晚了,她已经失去了她最宝贵的东西。多少个认可,多少个爱,都无法换回……
  • 皇朝经世文编_2

    皇朝经世文编_2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古神魔奇录

    太古神魔奇录

    太古时期诞生的永恒不灭的生灵,却因为长生太无聊,竟然想方设法作死!最终如愿以偿,全部相继死去。然而生灵本来的死敌——死灵,却万年不衰。这场在生灵和死灵之间展开的生存大战,究竟最后哪一方会取得胜利?就让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 大夙

    大夙

    她是彪悍的妖女,为了生命中的男人造就了三代帝王。他是猥琐的刺客,为了生命中的女人成就了一代江山。平淡的生活、恢弘的战场、纠结的感情、勾心斗角的宫围。可能我的故事就是这么纠结猥琐。不过我整个人都很纠结猥琐。SO,这是一篇热血、平淡、恢弘、纠结,带着小小腐的……BE。所以多多砸票搜藏推荐吧~~让猥琐来得更猛烈些~每日一更(3000字/章)时间:中午12点30分。
  • 世界与我

    世界与我

    这是一个我与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世界与我的故事,这是一个我与世界决裂的故事!“我不想伤害任何人,可世界像生锈的铁钉,刺在我的心脏拔不出来。”点开阅读,给你一个庞大绮丽的世界。
  • 麻辣典故

    麻辣典故

    本书讲述成语故事,并把联系得上的现实串起来,让读者记住成语,熟知许多典故的来龙去脉。全书共分古典红颜、古典病人、高人异士、好男人·坏男人、另类视野五部分。
  • 易生玺爱之恋上梨窝少年

    易生玺爱之恋上梨窝少年

    冷诗凝一个大学渣,性格高冷不爱说话,一次偶然让她认识了易烊千玺,她觉得自己的性格和易烊千玺的性格很像,慢慢的她开始了解易烊千玺,她喜欢上了易烊千玺,从此她便每天都在想该怎样才可以见到自己心中的男神,为此她做出很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