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3700000019

第19章 《河南程氏粹言》选读(7)

明道志康节之墓曰:“先生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有大志。既学,力慕高远,谓先王之事为可必致。及其学益老德益邵,玩心高明,观天地运化,阴阳消长,以达乎万物之变,然后颓然乎顺,浩然乎归。德气粹然,望之可知其贤,然不事表暴,不设防畛,正而不谅,通而不污,清明坦夷,洞彻中外。其与人言,必依于孝弟忠信,乐道人之善,而未尝及其恶。故贤者乐其德,不肖者服其化,所以厚风俗,成人才之功亦多矣。昔七十子学于仲尼,其传可见者,惟曾子所以告子思,而子思所以授孟子者耳。其余门人,各以其才之所宜为学,虽同尊圣人,所因而入者,门户则众矣。况后此千有余岁,师道不立,学者莫知所从来。独先生之学,得之于李挺之,挺之得之于穆伯长,推其源流,锭有端绪。今李、穆之言及其行事,概可见也,而先生纯一不杂,汪洋高大,乃其所自得者多矣。然而名其学者,岂所谓门户之众,各有所因而入者与?语成德者,昔难其居。若先生之道,以其所至而论之,可谓安且成矣。”

伯淳既没,公卿大夫议以“明道先生”号之。子为之言曰:“周公死,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百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无善治,士犹得以明夫善治之道,以淑诸人,以传诸后;无真儒,则天下贸贸焉莫知所之,人欲肆而天理灭矣。先生生千四百年之后,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天不酇遗,哲人早世。学者于道,知所响,然后见斯人之为功;知所至,然后见斯名之称情。山可夷,谷可堙,‘明道’之名,亘万古而长存也。”

君臣篇

子曰:人君欲附天下,当显明其道,诚意以待物,恕己以及人,发政施仁,使四海蒙其惠泽可也。若乃暴其小惠,违道干誉,欲致天下之亲己,则其道狭矣。非特人君为然也臣之于君,竭其忠诚,致其才力,用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逢迎,以求君之厚己也。虽明友亦然,修身诚意以待之,疏戚在人而已,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与己也。虽乡党亲戚亦然。

子曰:君道以人心悦服为本。

子曰:君臣朋友之际,其合不正,未有久而不离者。故贤者顺理而安行,智者知几而固守。

子曰:君子有为于天下,惟义而已,不可则止,无苟为亦无必为。

子曰:止恶当于其微,至盛而后禁,则劳而有伤矣。君恶既甚,虽以圣人救之,亦不免钳违也。民恶既甚,虽以圣人治之,亦不免于刑戮也。

子曰:人臣以忠信善道事其君者,必违其所蔽,而因其所明,乃能入矣。虽有所蔽,亦有所明,未有冥然而皆蔽者也。古之善谏者,必因君心所明,而后见纳。是故许直强果者,其说多忤;温厚明辩者,其说多行。爱戚姬,将易嫡庶是其所蔽也;素重四老人之贤而不能致,是其所明也。四老人之力,孰与夫公卿及天下之心?其言之切,孰与周昌、叔孙通也?高祖不从彼而从此者,留侯不攻其蔽而就其明也。

赵王太后爱其少子长安君,不使为质于齐,是其蔽也;爱之欲其富贵久长于齐,是其所明也。左师触龙所以导之者,亦因其明尔,故其受命如响。夫教人者,亦如此而已。

子曰:小人之于君,能深夺其志,未有由显明以道合者。

子曰:王者奉若天道,动无非天者,故称天王,命则天命也,讨则天讨也。尽天道者,王道也。后世以智力持天下者,霸道也。

子曰:人臣身居大位,功盖天下,而民怀之,则危疑之地也。必也诚积于中,动不违理,威福不自己出,入惟知有君而已,然后位极而无逼上之嫌,势重而无专权之过。斯可谓明哲君子矣,周公、孔明其人也。郭子仪有再造社稷之功威震人主,而上不疑之也,亦其次欤张子厚再召如京师,过子曰:“往终无补也,不如退而间居,讲明道义,以资后学,犹之可也。”子曰:“何必然?义当往则往,义当来则来耳。”

子曰:刚健之臣事柔弱之君,而不为矫饰之行者鲜矣。

夫上不之交不诚而以伪也,其能久相有乎或问:“升卦有大臣之事乎?”子曰:“道何所不在?”曰“大臣而犹升也,则何之矣?”子曰:“上则升君于道,下则升贤于朝,己则止其分耳,分则当止而德则当升也。尽是道者,文王也。”

子曰:士有志在朝廷而才不足者,有才可以济而诚不至者。诚苟至焉,正色率下,则用之天下治矣。

刘安节问:“赐鲁天子礼乐以祀周公,可乎?”子曰:“不可。人臣而用天子之所用,周公之法乱矣。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过也。王氏谓人臣有不能为之功,而周公能之,故赐以人臣不能用之礼乐,非也。人臣无不能为之功,周公亦尽其分耳。人臣所当为者而不为,则谁为之也?事亲若曾子可也,其孝非过乎子之分也,亦免责而已。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苟不尽其责之所当为,则事业何自而立?而谓人臣有不能为之功,是犹曰人子有不能为之孝也,而可乎后世有恃功责报而怏怏于君者,必此之言夫!”

子曰:当为国之时,既尽其防虑之道矣,而犹不免,则命也。苟唯致其命,安其然,则危塞险难无足以动其心者,行吾义而已,斯可谓之君子。

子曰:君子之处高位也,有拯而无随焉;在下位也,则有当拯,有当随焉。

或问:“为官僚而言事于长,理直则不见从也,则如之何?”子曰:“亦权其轻重而已。事重于去则当去,事轻于去则当留,事大于争则当争,事小于争则当已。虽然,今之仕于官者,其有能去者,必有之矣,而吾未之见也。”

范公为谏官,尝谏上曰:“今欲富国强兵,将可以为?”子闻之,曰:“野哉!乌足以格其君?周礼所记,亦有强富之术,惟孟子为梁惠王言利之不可为,至于不夺不醱,言兵之不可用,至于及其所爱也,庶乎其可矣。”

子曰:凡谏说于君,论辩于人,理胜则事明,气忿则招拂。

子曰:臣贤于君,则辅君以所不能,伊尹之于太甲,周公之于成王,孔明之于刘禅是也。臣不及君,则赞助之而已。

子曰:君子之事君也,不得其心,则尽其诚以感发其志而已,诚积而动,则虽昏蒙可开也,虽柔弱可辅也,虽不正可正也。古之人,事庸君常主而克行其道者,以己诚上达,而其君信之之笃耳。管仲之相威公,孔明之辅后主是也。

或问:“陈平当王诸吕时,何不谏?”曰:“王陵廷争不从,则去其位。平自意复谏者,未必不激吕氏之怒也。夫汉初君臣,徒以智力相胜,胜者为君,其臣之者非心说而臣事之也。当王诸吕时,而责平等以死节,庸肯苟死乎?”

子曰:土方在下,自进而干君,未有信而用之者也。古之君子,必待上致敬尽礼而后往者,非欲崇己以为大也,盖尊德乐道之诚心,不如是不足与有为耳。

或谓:“屯之九五曰‘屯其膏’,然则人君亦有屯乎?”子曰:“非谓其名位有损也,号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威权去己而不识所收,如鲁昭公、高贵乡公是也。或不胜其忿,起而骤正之,则致凶之道。其惟盘庚、周宣乎!修德用贤,追先王之政,而诸侯复朝焉,盖以道驯致,不以暴为之也。若唐之僖宗、昭宗是也;恬然不为,至于屯极,则有亡而已。”

昔有典选,其子当迁官,而固不之迁者,其心本自以为公,而不知乃所以为私也。或曰:“古者直道而行,于嫌有所不必避,后世人伪竞生,是以不免耳。”

子曰:非无时也,时者人之所为,盖无其人耳。

子曰:择才而用,虽在君;以身许国,则在己。道合而后进,得正则吉矣。汲汲以求遇者,终必自失,非君子自重之道也。故伊尹、武侯救世之心非不切,必待礼而后出者以此。

子曰:事君者:知人主不当自圣,则不为谄谀之言;知人臣义无私交,则不为阿党之计。

或问:“臣子加谥于君父,当极其美,有诸?”曰:“正终大事也,加君父以不正之谥,知忠孝者不为也。”

子曰:人臣之义,位愈高而思所以报国者当愈勤。饥则为用,饱则飞去,是以鹰犬自期也,曾是之谓爱身乎或谓:“礼局设官,地清而职闲,可居也。”子曰:“朝廷举动有一违礼,则礼官当任其责,安得谓之闲?”

或曰:“未有大臣如介甫得君者。”子曰:“介甫自知之。

其求去自表于上曰:‘忠不足取信,事事待于自明,使君臣之契果深,而有是言乎?”

子曰:君贵明,不贵察;臣贵正,不贵权。

子曰:君子不轻天下而重其身,不轻其身而重天下。凡为其所当为,不为其所不可为者而已。

或问:“孔子事君尽礼,而人以为谄。礼与谄异矣,谄何疑于尽礼?”子曰:“当时事君者,于礼不能尽也,故以讥圣人。非孔子而言,必曰‘小人以为谄也’,孔子曰‘人以为谄’而已。圣人道大德宏,故其言如此。”

子进讲至“南容三复白圭”,中侍谓讲至南字,请隐之子不听。讲毕进曰:“人君居兆人之上,处天下之尊,只惧怕人过为崇奉,以生骄慢之心,此皆近习谄媚以养之耳。昔仁宗之世,宫嫔谓正月为初月,易蒸饼曰炊饼,皆此类,天下至今以为非。嫌名旧名,请勿复讳也。”翼日,孙觉讲曰“子畏于正”,子曰:“以讳之故,独无地名可称也,谓畏于正,此何义也?”

司马温公、吕申公、韩康公上子行义于朝,遂命以官,典西都之教,子辞不听,又辞曰:“上嗣位之初,方图大治,首拔一人于畎亩之中,宜得英材,使天下耸动,知朝廷之急贤也。

今乃官使庸常之人,则天下何望?后世何观?朝廷之举何为?臣之受也何义?臣虽至愚,敢贫宠禄以速戾于厥躬是以罔虞刑威,而必尽其说。愿陛下广知人之明以照四方充取臣之心以求真贤,求之以其方,待之以其道,虽圣贤亦将为陛下出矣,况如臣者,何足道哉?”又不听而召之至京师,且使校仇馆阁。子以布衣造朝也,则曰:“草莱之臣蒙召而至,未见君,先受命,非礼也。”既见于庭,又命之陛对,遂有讲筵之除。子退而上疏曰:“知人则哲,尧、舜所难。臣进对于顷刻之间,陛下见臣何者而遽加擢任也?今之用臣,盖非常之举,必将责其报效,此天下之所观听也。苟或不然则失望于今,而贻笑于后,可不谨哉?臣请有所言焉。古之人君,守成业而致盛治者,莫如周成王,其所以成德,则由乎周公。周公之辅成王也,幼而习之,所见必正事,所闻必正言,左右前后皆正人,故习与性长,化与心成。今陛下春秋方富,辅养之道不可不至也。所谓辅养之道,非谓告诏以言,过而后谏也,尤在涵养熏陶之而已矣。今夫一日之间接贤士大夫之时多,亲寺人宦官之时少,则气质自化,德器自成。臣欲谨选贤德之士,以侍劝讲,讲读既罢,常留以备访问,从容燕语,不独渐磨德义,至于人情物态,稼穑艰难日积既久,自然通达,比之深处宫闱,为益多矣。夫傅德义者,在乎防闻见之非,节嗜欲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居之宜,存畏谨之心。故左右近侍,宜选老成重厚小心之人;服饰器用,皆须朴实之物,俾华巧靡丽不至于前,浅俗之言不入于耳。凡动作言语,必使劝讲者知之,庶几随事箴规,应时谏正。调护圣躬,莫过乎此矣。人君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百宫畏惧而莫敢仰视,万方崇举而所欲必得,苟非知道畏义,所养如此,其惑可知。则中常之君,无不骄肆;英明之主,自然满假。此古今同患,治乱所由也。所以周公告成王,称前王之德,以寅畏祗惧为首云。夫儒者得以经术进说于人君,言听则志行,自昔抱道之士,孰不愿之?顾恨弗获。

然自古君臣道合,靡不由至诚感通,信以发志。臣也道未行于室家,善未孚于乡党,而何足以动人主之心乎?苟不度其诚之未至,而姑善辞说于进退之间,为一时之观则可矣,必欲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久而无郦,臣知其不可也。是以欲进而思义,喜时而愧己。夫海宇至广,贤俊非一人,愿博谋群臣,旁加收择,期得出类之贤,置诸左右,辅成圣德,则为宗社生灵之福矣。”久之,意有不合,上书太后曰:“臣鄙人也,少不喜进取,以读书求道为事,于兹几三十年。昔在两朝,累为当途者荐扬。臣于是时,自顾道学之不足,不愿仕也。及上嗣位,陛下临朝,大臣仰体求贤愿治之心,搜扬岩穴,首及微臣。以为:召而不往,子思、孟轲则可,盖二人者处宾师之位,不往所以规其君也:如臣微贱,食土之毛而为王民,召而不至,则邦有常宪矣。是以奔走承命,甫至阙廷之外,又有馆职之除,方且表辞,遂蒙赐对。臣于是时,尚未有意于仕也。进至帘陛,咫尺天光,未尝一言及于朝政。陛下视臣,岂求进者哉?既而亲奉玉音,擢置经筵,事出望外惘然惊惕。臣于斯时,虽以不才而辞,然许国之心已萌矣。

辞不获命,于是服勤厥职。夫性朴而言拙,臣之所短也。若夫爱上之心,事上之礼,告上之道,则不敢不尽也。陛下心存至公,躬行大道,开纳忠言,委用耆德,直欲举太平,不止于因循苟安而已。苟能日谨一日,天下之事,诚不足虑。而方今所谓至急,为长久之计,则莫若辅养上德。历观前古成就幼主,莫备于周公,为万世之法。愿陛下扩高世之见以圣人之言为必可信,以先王之道为必可行,勿狃滞于近规,勿迁惑于众口,然后知周公诚不我欺也。考之立政之书,其言常伯常任之尊,与缀衣虎贲之贱,同以为戒,要在得人,以为知恤者鲜也。终篇反覆,惟此一事而已。夫仆臣正厥后,克圣左右,侍御仆从,罔匪正人,旦夕承弼,然后起居出入无违礼也,发号施令无不善也。后世不复知此,以谓人主就学,所以涉书史览古今也。夫此一端而已,苟曰如是而足,则能文宫人可以备劝讲,知书内侍可以充辅导,又何必置官设职,求贤德之士哉?自古帝王才质,鲜不过人,然完德有道之君至少,其故何哉?皆辅养不得其道,而势位使之然也。臣服职以来,六侍御,但见诸臣拱手默坐,当讲说者林立案傍,解释数行,则已肃退。如此,虽弥年积岁,所益几何也?亦已异于周公辅成王之道矣。或以谓上方幼冲宜尔者,不知本之论也。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教之。是故大学之法,以预为先。盖人之幼也,智愚未有所主,则当以格言至论,日陈于前,盈耳充腹,久自安习,若固有之者,日复一日,虽有谗说摇惑,不能入也。若为之不预,及乎稍长,私虑偏好生于内,众口辩言铄于外,欲其纯全,不可得已。故所急在先,而不忧其太早也。或又曰:“圣上天资至美,自无违道,则尤非也。莫圣于禹,而益以丹朱傲游慢虐为之戒禹岂不知是也?以唐太宗之聪睿,躬历艰难,力平祸乱,年亦长矣,其始也,恶隋炀帝之侈丽,毁其层观,未六七年,乃欲治乾阳殿矣。人心奚常之有?所以圣贤处崇高之位,当盛明之际,不忘规戒,为虑至深远也。况幼冲之君,而可懈于闲邪拂违之道乎?夫开发之道有方,而朋习之益至切。

夫学悦而后入,宜使上心泰而体舒,然后有所悦择。今也前对大臣,动虞违谬,一言之出,史必书之,非所以逊人主之志而乐于学也。凡侍讲读,皆使兼视他职,比于辅导,则弗专矣。夫告于人者,非积其诚意则不能感发。古人以蒲卢喻教,谓以诚化也。今夫钟,怒而击之则声武,悲而击之则声哀。诚意之入也,其于人亦犹是矣。若使营营于职事,纷纷于心思,及至上前,然后责功于简册,望化于颊舌,不亦浅乎?道衰学废,世不得闻此言也久矣。虽闻之,必笑之,以为迂且诞也。陛下高识远见,当蒙鉴采。圣学不传,臣幸得之于遗经,不自量度,方且区区驾其说于学以示天下后世不虞幸会,得备讲说于人主之侧。诚使臣得以所学上沃帝听,则圣人之道有可行之望,岂特臣之幸哉?”

同类推荐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防骗自助100招

    防骗自助100招

    家庭必备防骗读本学习防骗自助技能让骗术无所遁形!揭露街头骗术、电信骗术、商业骗术、网络骗术、上学求职陷阱……
  • 谁来为教育买单

    谁来为教育买单

    在古代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相信,这是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的不二法门。殿试试卷一页。在经历了1000多年的考试之后,中国人真的养成了“考试情结”?改革开放之后恢复高考,现在的教育制度深受科举的影响,从而扼杀了教育的内在精神,教育的目的本来是培养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个体,但现在教育的精神都被异化,人人都变成考试人。我们似乎看到这样的身影,清朝状元翁同龢秉烛夜读,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在嘶声呐喊……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教育新视野:中外中小学名校风采

    虽然中国的教育经费每年都在增加,但是由于受教育的人口多,人均教育经费并不多,在长期内难以满足需求。而与此同时,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最明显的表现莫过于众所皆知的“择校”现象。有关调查表明,尽管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基本持否定态度,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也采取了限制人数、钱数和分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相关具体配套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择校行为,择校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越来越盛行。家长热衷于择校,而名校也乐于招收择校生,以至有的学校招收的择校生人数甚至达到学生总数的1/3以上。鉴于此,我们把中外中小学名校加以整理,以为家长和社会提供一个全面的参考。
热门推荐
  • 帝王之武修都市

    帝王之武修都市

    一个纵横商界的奇葩人物,意外邂逅一块奇异石头,从此攻城略地崔营拔寨,钱财滚滚美女缠身,成就都市逍遥帝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妄大帝

    无妄大帝

    何为苍生?众生皆在唯我独死?何为无妄?无欲无求即为无妄?若有一日,苍生负我一人,我必颠倒苍生,我一人负苍生,必重塑苍生。
  • 幻风圣月

    幻风圣月

    闵小筱,一个普通的少女,在温暖的家中过着幸福的日子。然而,在她十八岁的早上,一个悲剧的梦境,一份惊人的消息,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那神秘的城中城——圣月,当大门重新打开的时候,命运的浪涛翻涌而至。宿命、轮回、前世、今生,是重生还是破灭?是真实还是虚幻?历史是否有着惊人的相似,又是否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真相即将展开……~~~~~~~~~~~~~~~~~~~~~~~~~~书是小九在大学时期以“凌月菡”为笔名连载的一篇作品。原稿创于高中时期。虽然比现在多了些未经世事的单纯,但是剧情和中心思想方面,小九还是比较满意的。因此,放上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 长乐清歌

    长乐清歌

    在秦沐歌十六岁那年遇见了赵清欢是他这辈子最美的风景,而爱上赵清欢是他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
  • 阵魔传记

    阵魔传记

    修真盛世,百族林立。当魔族崛起入侵,将会是一场怎样的浩劫?拥有强大体魄天生神力的妖族、飞遍山川江河善于弓矛羽箭的羽族、拥有不为人知强大秘术的影族、食骨族、吞灵族、高傲的龙凤二族,以及逐渐成长不断开发万千修炼方式与功法的人族等等...他们将如何抗魔又将何去何从...... 【繁星家族号】:492504244 孤星永远在寻找着家人,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灿烂星河。
  • 荷灯归

    荷灯归

    又名《鼠弟休作恶》,讲述的是十几个打不过就高喊姐姐来救场的故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那你就是神了。
  • 超正经的爱情故事

    超正经的爱情故事

    一个寄生于校园的爱情故事偷偷发酵,灵感在班上同学早恋时突然出现。
  • 霸道总裁恋上萌宝他妈

    霸道总裁恋上萌宝他妈

    离婚宝妈裴梓墨五年后以当红作家的身份回国后遇到了霸道总裁楚昊然,两人开始了床伴关系,同时裴梓墨的前夫王侃对裴梓墨也是恋恋不忘,而另一绅士总裁上官云翰也是对裴梓墨有了好感,……最终萌宝他妈裴梓墨会情归何处?
  • 她来自草原

    她来自草原

    一个从草原走出的女孩,自我成长,收获真爱的故事。从少年时期的伤痛懵懂粗粝,到成年后的惊艳蜕变。初心淳朴,从草原而来,终归于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