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2500000108

第108章 迎来抗战最后胜利(1)

一、与国民党和美国政府的接触

1、国共谈判

到了1944年,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已经逐渐从最困难的处境中走出来。这年春天,根据地有了明显的扩大,居住的人口增长到8000多万人,军队发展到47多万人,民兵有270多万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无法忽视的力量。

当时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很好地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这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工作,毛泽东为它付出了很多的精力。

还在1943年秋天,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刚刚被打退,维护国内和平、促进国共团结的任务就被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面前。那时,蒋介石又作了这样的表示:要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并许诺在抗战结束一年内实行宪政。对蒋介石的允诺,毛泽东清楚地看出他其实是“欺骗”。但只要还有一点可能,毛泽东仍要抓住这种机会来推动国共关系向好的方面转变。10月5日,毛泽东在为延安《解放日报》写的社论《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中提出:“在蒋先生和国民党愿意的条件之下,我们愿意随时恢复两党的谈判。”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也有利于促使国共两党谈判的恢复。尽管盟国军队在太平洋战场和欧洲、北非战场上都取得重大胜利,但中国战场上毕竟仍集结着数量庞大的日本陆军。美国政府为了避免一旦在中国大陆作战时会造成美国士兵的大量伤亡,希望中国所有军队都能用于对日联合作战,而不希望看到中国在这时出现内战。苏联和英国也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这种国际压力也迫使蒋介石对国内问题进一步采取缓和态度。

1944年初,国民党驻延安的联络参谋郭仲容向毛泽东转达蒋介石希望中共派代表到重庆谈判的信息。听到这个消息后,毛泽东的判断是:“观察今年大势,国共有协调之必要与可能,而协调之时机,当在下半年或明年上半年。但今年上半年我们应做些工作。”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决定,停止公开批评国民党,积极参加宪政运动,争取和广大民主人士一起推动蒋介石转变政策。

2月17日,毛泽东会见郭仲容,告诉他中共中央决定派林伯渠赴重庆谈判,行期在3月12日以后。对即将进行的这次谈判应该采取什么方针?4月15日,毛泽东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进行了讨论。周恩来发言说:国民党现在对我们主要采取政治斗争,宣布我们破坏抗战等所谓十项罪状。我们的方针,照毛主席估计的,目前还是求和缓。毛泽东接着说:这次总的态度不卑不亢,表示我们要求和缓,要求抗战到底,团结到底,不表现盛气凌人的态度。我们要求和他们一同抗日,使他们不觉得我们在威胁他们。毛泽东还提出:对中间派主要宣传民主,争取他们的同情。对英美主要宣传抗战,要求英美派人常驻陕甘宁边区。

4月29日,肩负重任的林伯渠同王若飞、伍云甫一起离开延安,5月2日到达西安。林伯渠在西安同国民党中央派来的代表张治中、王世杰进行了初步会谈。5月17日林伯渠同张治中、王世杰同机到达重庆。同以往的情况一样,国民党方面对谈判毫无准备,拿不出任何方案来。他们一再要求中共方面先拿出具体意见来。5月15日,毛泽东致电林伯渠,告知明日由电台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解决目前若干急切问题的意见》拍发给他,要他以公函形式将这个意见书交给王世杰和张治中,以此作为谈判的具体内容。

谈判时的合影。这份意见书是毛泽东起草的。意见书首先说明:“为克服目前困难局面,击退日寇进攻,并认真准备反攻,中共方面认为唯有实行民主与增强团结一途。为此目的,中共希望政府方面解决若干急切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关于全国政治方面者,有关于两党悬案方面者。”

关于全国政治的有3条:(一)请政府实行民主政治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人身之自由;(二)请政府开放党禁,承认中共及各爱国党派的合法地位,释放爱国政治犯;(三)请政府允许实行名副其实的人民地方自治。

关于两党悬案的有17条,主要内容是:允许中共军队编为16个军47个师,每师1万人,目前至少给予5个军16个师的番号;承认陕甘宁边区及华北华中华南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民选抗日政府为合法的地方政府;中共军队防地在抗战期间维持现状,抗战结束后另行商定;在物质上充分援助八路军和新四军,公平分配同盟国的援华物资;撤销对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停止进攻华中新四军和广东游击队;释放各地被捕人员,等等。

对这些合情合理的要求,国民党谈判代表拒绝接受,并且不肯把中国共产党的意见书转交给国民党政府。中共中央为了表示谈判的诚意,对意见书作了修改,将原来的20条意见改为12条,其余8条作为口头要求提出。5月31日,毛泽东致电林伯渠,告知中央所作的上述修改,并说:“如彼方再不接受与解决,则曲在彼方,我方委曲求全之诚意可大白于天下。”但是,对经过修改后的意见书,国民党方面仍不肯接受。

6月5日,王世杰、张治中突然拿出一份《中央对中共问题政治解决提示案》,交给林伯渠。其中规定:“第十八集团军及其各地之一切部队,合编为四军十师,其番号以命令定之”,陕甘宁边区划定为“陕北行政区,其行政机关称为陕北行政公署”。而对敌后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共的合法地位以及人民的权利等只字不提。王世杰、张治中还声称:只能按照这个提示案来谈。这个蛮横无理的《提示案》,不但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意见书相距甚远,而且同客观存在着的现实状况相去太远。

刚刚开始了一个多月的谈判,于是又陷入僵局。

从9月起,陷入僵局的国共谈判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随着国民党政府在军事上的大溃退,他们在政治上的独裁专制、腐败无能,在经济上的横征暴敛、物价飞涨激起全国上下更强烈的愤慨。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改组政府,已成为大后方人们普遍的愿望。

在这种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响亮的新的政治口号,那就是成立“联合政府”。

当时,正处在国民参政会第三届第三次会议召开的前夕。中共中央认为,目前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的时机已经成熟。在董必武8月17日向周恩来的请示报告上,毛泽东批示:“应与张(澜)、左(舜生)商各党派联合政府。请周考虑拟复。”随即又在周恩来8月19日起草的复董必武、林伯渠的电报上批注:“应先召集党派及团体代表会,改组政府,方有召集民选国大之可能;否则是即使召集,也是假的。”9月1日,毛泽东主持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讨论关于提议成立联合政府等问题,他说:“联合政府,三条政纲,可在答复张、王时提出。”

4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林伯渠、董必武、王若飞的电报中指出:“目前我党向国民党及国内外提出改组政府主张时机已经成熟,其方案为要求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各党、各派、各军、各地方政府、各民众团体代表,开国是会议,改组中央政府,废除一党统治。”电报强调:“这一主张,应成为今后中国人民中的政治斗争目标。”

9月5日,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开幕。这次会议是在战局严重恶化、国人群情激昂的时刻召开的,会上发言之热烈,批评之直率,是以往历次参政会上不曾见到过的。这次会议还有一项重要议程:国共关系问题。以前,国民党当局一直只许国共谈判在内部进行,不肯公开宣布。这次在国内外普遍要求了解国共谈判真相的巨大压力下,把它列入参政会议程,自然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15日,林伯渠、张治中在大会上分别作了国共谈判经过的报告,会场座无虚席。林伯渠在报告中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希望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统治的局面”,召开国是会议,“组织各抗日党派联合政府,一新天下耳目”。这个口号一提出来,立刻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巨大反响,各界纷纷集会,要求成立联合政府,对国民党政府形成强大的政治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认为国共谈判的中心也应该转到这个问题上来。9月27日,毛泽东为林伯渠起草的复王世杰、张治中的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鉴于目前抗战形势之危急,而国内一般情况远未走上适合抗战需要之轨道”,“以致军心动摇,民心离异,以致不能停止敌人的进攻,不能配合盟国的反攻。造成这些严重危机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在一党独裁制度下完全没有民主。”

“现在唯一挽救时局的办法,就是要求国民政府与国民党立即结束一党专政的局面,由现在的国民政府立即召集全国各抗日党派、各抗日部队、各地方政府、各民众团体的代表,开紧急国是会议,成立各党派联合政府,并由这个政府宣布并实行关于彻底改革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新政策。只有这样的新政府,但决不是请客式的、不变更一党专政实质的、不改变政策的所谓新政府,才能一新天下之耳目,才能实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三民主义,才能保障人民有充分民主自由的权利,才能发出积极抗战的军令与民主主义的政令,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而把全国人民动员起来,增强抗战力量,停止敌人的进攻与实行我们的反攻,也才能实行真正由人民选举的国民大会与实现民主选举的政府。有了这样的新政府,国家统一也就可能实现了。”“此计不决,则两党谈判即使可能解决若干枝节问题,至于关系国家民族的重大问题,必不能获得彻底解决的。”

10月13日,林伯渠将这封信送给王世杰、张治中,始终没有得到国民党方面的积极响应。伴随这场斗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大后方民众中的威望大大提高。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在全国面前暴露了中国有两个平等的东西,不是一大一小。”“现在解决中国问题,必须估计到我们。”

2、会见外国记者和美国观察组

中国正面战场的局势出现新的严重危机。日本侵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失利和本土开始遭受大规模轰炸的情况下,开始实行所谓“一号作战”计划。计划的重点是:“占领并确保湘桂、粤汉及平汉铁路南部沿线的要地”,以实现贯通中国东北到越南的大陆运输线;同时,要摧毁设立在广西和湖南的盟军空军基地。4月中旬,日军沿平汉路向河南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接着,又从湖北沿粤汉路南下湖南,再沿湘桂路折向广西,前锋直达贵州独山。

在日军进攻面前,国民党战场上出现了骇人听闻的大溃退。短短8个月内,相继丢失2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国土,6000多万中国同胞沦于日军的铁蹄之下。作为大后方政治中心的重庆陷入一片惊慌之中。在战时,人们最关心的焦点莫过于军事。如果其他问题还可以勉强忍受的话,那末在这方面出现不应有的严重挫折就使人们普遍感到难以忍受了。谁都看得出来,这场大溃退其实是国民党当局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严重问题的集中大暴露。民怨空前沸腾,舆论空前激昂,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冲破皖南事变以后相当长时间内的比较沉寂的状态,以前所未有的巨大规模蓬勃兴起。人们对国民党政府已丧失信任,要求实行根本性的变革。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和抗战不力,也引起英美等国驻华官员和舆论的强烈关注与不满。

过去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严密封锁,大后方许多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这一年初,在国内外各方面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第一次允许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前往延安等地采访。6月9日,也就是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第3天,参观团一行21人到达延安,成员中有美联社、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记者斯坦因,《纽约时报》、《时代杂志》记者爱泼斯坦,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路透社记者武道,美国天主教《信号》杂志中国通讯记者夏南汉神父,苏联塔斯社记者普多岑科,此外,还有国民党统治区各大报的一些记者以及国民党官员。

1944年6月,毛泽东、朱德等会见到延安访问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斯坦因、爱泼斯坦、福尔曼、赵超构等。中外记者来到延安,毛泽东很兴奋,觉得总算是打开了局面。他立刻经过延安交际处安排了同记者会见的时间。

6月12日,毛泽东会见记者参观团。记者团的成员大多是第一次来到延安,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在同毛泽东谈话时提出的问题特别多。毛泽东一一耐心地作了解答。关于国共谈判,毛泽东说:现在还在谈判之中,我们希望谈判有进步,并能获得结果。关于开辟第二战场,毛泽东说:第二战场开辟的影响会是很广泛的,直接影响欧洲,没有它就不能打倒希特勒,将来亦会影响到太平洋与中国。但他又指出:中国的问题还要靠中国人自己努力,单有国外情况的好转,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于中共的主张,毛泽东指出,中共希望国民政府、国民党及一切党派的,就是从各方面实行民主。他说,全世界都在抗战中,欧洲已进入决战阶段,远东决战也快要到来了,但中国缺乏一个为推进战争所必须的民主制度。只有民主,抗战才能够胜利。我们很需要统一,但是只有建筑在民主基础上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统一。国内如此,新的国际联盟亦将是如此。只有民主的统一,才能打倒法西斯,才能建设新中国与新世界。当时在交际处工作的金城回忆:“中外记者都想不到毛泽东能这样快地接见他们,并且详尽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回到交际处,大家都感到十分兴奋。”

毛泽东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爱泼斯坦在当时的笔记中这样写道:

“我个人感觉,在延安,毛是可以接近的,并且是很简朴的。他会在遍地黄土的大街上散步,跟老百姓交谈,他不带警卫。当和包括我们在内一群人拍照时,他不站在中间,也没有人引他站在中间,他站在任何地方,有时在边上,有时站在别人身后。

“毛在延安给我们留下的另一深刻印象是他的从容不迫和安然自得。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正面临十多个抗日根据地频繁的战事和多方面的大量行政组织工作。在和国民党多方面的关系中,他是主要决策人,他既要躲开对手的攻击以避免发生内战,又要推动对手更有力地去打击日军。他已在制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内政策和国际政策,从事于理论写作和解党内争论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纵横捭合的外交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企业家(2)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名人传记丛书——莫泊桑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热门推荐
  • 毁灭末世录

    毁灭末世录

    未来的科技高速发展,人类却制造了灭亡自己的科技成果。死人复活,城市沦陷,所有人都在苦苦生存着……而以士兵的视角来面对这场开始了就停不下来的人类灭亡的大型灾难。
  • 四季.冬与覆虫

    四季.冬与覆虫

    不是每一次守候都有结果,也并非付出就有结果。等不到的花开,和到不了的彼岸或许他两的乘积的胜不了此刻在你身旁的的佳人一分。抱有莫须有的念头,最终会固步自封。世界的眼睛请别关闭!我需要你来给指明我前行的·路。
  • 沐光此生

    沐光此生

    青春永远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幅画卷。少年们用笔墨在上面肆意创作。提笔落下的每一划,都是最绚丽的弧度。江轻拿过三好学生,也受过校级处分,本以为青春也就那样,却在此时遇见了她的光。这抹光,带着最耀眼的微笑,猝不及防地闯入她的世界。带来四季情深暮光。(部分人物事件有原型)
  • 生死恋之莲笙传奇

    生死恋之莲笙传奇

    她,为救族人牺牲性命,被仙人收回三魂七魄助其重生。他,为保护族人,拜师学艺,却成为她的师侄。他,药王之徒,悬壶济世,无意中遇到命中注定的她。他,与她敌对之族首领之子,却偏偏爱上她。当她遇到他、他、他,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她到底是尊师傅之命,成为救世天下的掌门,还是与心中的他,笑傲江湖......
  • 志愿医生

    志愿医生

    讲述医学博士回到自己家乡小县城,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家乡服务
  • 是你且只有你

    是你且只有你

    【甜宠+虐渣+青梅竹马+门当户对】洛未汐vs林煜“喂,煜哥哥,我看你像我认识的一个人”“嗯?”“我看你像我未来老公啦”“……”“煜哥哥你长的真好看”“事实而已”“煜哥哥要不要女朋友啊,可萌可甜可撒娇哦”“不,我不要女朋友,要老婆”“煜哥哥我想出去玩”“拿好户口本身份证”“是要去玩吗,去哪玩”“民政局”“……”民政局一日游了解一下啦~本文绝对甜绝对甜,赶紧入坑吧~
  • 十拿九吻:大BOSS请负责!

    十拿九吻:大BOSS请负责!

    #网红小虞儿未婚先孕#上了热搜。虞佳干脆就开了个直播,摸着自己的肚子,侧目娇滴滴地喊了一声,“老公!”一个低沉的男声响起,他嗯了一声。直接啪啪啪打脸骂她的网友。虞佳关掉直播,旁边的男人沉着脸看着她,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大boss,我是在喊那个我男神呢,男神就是我老公。”大BOSS:“什么时候我们把证领了,随便你喊。”
  • 冷王独宠,逆天废材大小姐

    冷王独宠,逆天废材大小姐

    杀手界的王南小韵被自己最信任的妹妹陷害,还赶上穿越了大潮流。再次醒来变成天玄大陆西陌国南家的大废物还天生痴傻,废物?开玩笑!姐可是超凡体,痴傻?开玩笑!姐会炼丹你会吗!渣男渣女来找茬?拍死!挑衅我?毫不留情拍死!自己生的娃,吵的头痛拍····“韵儿!这个不能拍!”“月冥宣!你个魂淡手放哪呢!”某帅男邪魅一笑“再生个娃”废物逆袭篇!!(ps:望支持,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皇权的斗争

    皇权的斗争

    他才华横溢,本不想与世无争,信奉道家。奈何皇权最高只许不允许任何人眷顾。家园毁他拯救国家,国家混乱让他下决心救百姓,兴国家。
  • 空手套白狼

    空手套白狼

    王建国、李海峰夫妇从国家机关下海创业,争得驼城市的群英煤矿的引资和改制项目。他俩找来港商钱进、赵牧之出资。50:50的股权结构设置和钱进悄悄在合资合同中将“投入”改为“融资投入”,就此埋下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导火索。随后王、李与赵、钱以及“脚踩两只船”的中方高举、高英共同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波诡云谲的“三国杀”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