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842200000002

第2章 亲情教育:教育,以爱开始(2)

许多良好的习惯都是培养出来的,如果父母能够做到充分地信任孩子,孩子就不会养成说谎的习惯。可是,要培养出一个比较好的行为习惯,奖励比惩罚更为重要。当父母发现孩子闯祸以后,千万不要气急败坏地责问。在这个时候,孩子很有可能因为怕挨打而说谎。如此询问孩子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诱导孩子说谎。家长要学会注视孩子的眼睛,等孩子自己说出真相,或者平和地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如果孩子承认了错误或请求原谅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先表扬他的诚实,之后再进行批评,并且相应地减轻对他的处罚,再教会他在以后碰到这样的事时应该如何去做。如果孩子坚持这件事不是他做的,父母也要充分信任孩子所说的话,然后再慢慢地找出这件事情的原因,千万不要按自己的主观意志作出不合理的判断,不相信孩子。因为父母如此去做之后,不仅不会让孩子养成诚实的习惯,反而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甚至长大以后习惯说谎。

给孩子以充分的信任,让孩子从小有一种被认同感和安全感,这样,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才会更加融洽,孩子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康。

妈妈,请不要拿我和别人比较

8岁的小珊和10岁的小佳一起从学校回到家。小珊很快就走到自己的房间,可小佳却跑到妈妈那里说:“看,我又得了100分。”妈妈看着成绩单,非常满意,夸奖了小佳一番。“小珊在什么地方?我想看看她的成绩单。她考得一定很差吧?”这时小珊正准备去玩,妈妈就叫住了她,让她把成绩单拿来看看。果然,小珊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非常生气地大声说道:“你为什么不能像你姐姐一样?就是因为你太不用功,不许出去玩,回自己的房间去!”小珊非常沮丧地走回到自己的房间。她受了妈妈的一顿斥责,感到自己很没有面子。

有一位美国朋友,没有什么学历,只能在他家附近的一个商店里打工。在别人看来,他好像是处在社会的底层,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然而,他的父母对他却赞赏有加,原因是他经常到社区演奏钢琴,并深受大家的喜爱。

一般情况下,国内的一些家庭在相互比较孩子的时候,比较的方面较为单一,且多为学业方面;西方国家家庭的比较往往注重孩子的全面素质。中国一些家庭常常爱拿孩子的优点与缺点相互比较;西方家庭更多的是自省孩子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他们不习惯争强好胜,论高低上下。中国的一些家庭在比较时往往只想着突出自己的形象,有意无意地去贬低别人;相反,西方家庭往往注重自尊、自重、自乐。

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西方家庭不刻意地去比较,而中国一些家庭的比较则演变成一种很严重的现象:攀比。

在上文提到的故事中,妈妈犯了几个错误,对小珊的教育十分不利。其一,妈妈还没看到成绩单,就非常肯定地说小珊的成绩一定不好,这表明妈妈对小珊一点信心都没有。作为母亲,她的这种态度会使小珊放弃努力,而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其二,妈妈又告诉小珊,她为小珊感到惭愧,使得小珊更加认为自己是一个毫无价值的孩子,在妈妈心目中没有一点地位,不受妈妈的喜爱。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其实都需要家长的鼓励,这样才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小珊就是一个例子,她一向认为自己是不能和姐姐比的,认为根本没有理由去尝试。其三,妈妈给小珊设立了太高的目标,小珊望而生畏,认为自己无论怎样去努力都不能使妈妈满意,结果对树立自信又增加一道障碍。那么小珊的妈妈是怎样想的呢?妈妈以为她对小珊的指责会使她感到羞愧,就此可以产生一种刺激,让小珊以后努力学习,同时促使姐妹之间的竞争,以此来提高小珊的学习成绩。但是这种办法对一个从小缺乏鼓励、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只会使她更加认为自己无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

妈妈对两个女儿作当面评价,这样做不但对小珊不利,对小佳同样也是不利的。这种比较会使小佳产生更加强烈的愿望,要永远走在妹妹的前面,给自己设置了越来越高的目标,甚至是不切实际的目标。假如小佳达不到这个理想目标,同样也会认为自己是一位失败者。所以,用这种刺激的办法,对两个孩子身心都是不利的。如果要想小珊以后做得好,妈妈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拿她和小佳比较,任何此类比较对孩子都是有害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如果妈妈对小珊本来就没有太大信心,还要不时地表现出来,那么,她是不可能帮助小珊走出心理阴影的。可行的方法是将两个孩子的进程分开,停止对姐妹两个成绩的比较。要关注小珊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让小珊明白不管她的学习成绩怎样,只要她尽力了,都一样是父母疼爱的好孩子。

在幼儿小小的心灵中,父母最爱自己,最疼自己,一旦听到父母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就可能会认为父母亲不爱自己,产生很强的失落感。所以,父母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这样容易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问,父母答

一位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坐火车。这个孩子显然是第一次坐火车,看着窗外飞逝的景物,不停地问他妈妈许多问题。

“妈妈,树怎么在往后跑?”

“妈妈,那房子上挂的是什么?”

“妈妈,火车怎么跑这么快?”

面对孩子的叽叽喳喳,这位母亲显得很不耐烦:“你怎么那么多问题?坐下,不要动来动去的。”

看着生气的妈妈,刚才还兴致很高的小男孩儿一下子变得垂头丧气,一句话也不说地坐到了座位上。

一位美国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乘飞机从纽约到明尼那波利。途中整整5个小时,这位母亲一刻也没有停止与自己2岁和5岁的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有问必答。母亲像一个循循诱导的教师一样。孩子问的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如飞机为什么在雪上飞呢?飞机在飞的时候怎么不动呢?飞机上的窗子为什么不能打开等等。

美国很多父母很注意与孩子进行各种交流。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做父母的就试着与孩子说话,将父母的各种感受讲给孩子。美国的报章也多有鼓励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文章,认为要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学会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和他们进行各种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其原因是孩子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孩子也愿意和人交往。

然而,大部分的国内父母却疏于这样的交流,特别是在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总是显得很厌烦的样子,往往责怪孩子的话过多,或者是干脆对孩子的问话不理不睬,在不知不觉中过挫伤了孩子提问的积极性。

一些孩子怕在生人面前说话,或者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这与父母缺少交流的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孩子前期的成长基本上是在与父母的交流中实现的。美国孩子往往长大后独立性强、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塑性强,这与美国父母特别关心孩子、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断与其交流的培养方式是分不开的。

利用一切机会和孩子谈话交流,让孩子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成长、成熟。

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

一对国内夫妇有一个4岁的女儿。每次这对夫妇和女儿说话的时候,从来都是站着的,而小小的女儿在听父母说话的时候,只能把头高高地仰起。时间长了,小女孩儿觉得脖子很痛,烦躁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就表现出来了。有时,她甚至会打断父母的话:好了,不要说了,我都知道了。

其实,她只是觉得这样和父母说话很不舒服,想早点结束。

然而,做父母的却丝毫没有感觉到女儿的不舒服。

逑蒂是典型的澳大利亚人,她和家人共同住在堪培拉,并且有一对可爱的儿女。

一次,去超市时,4岁的儿子因为姐姐先坐进汽车而不高兴了。逑蒂在车门口蹲下,两只手握住儿子的双手,脸对脸地,目光正视着孩子,诚恳地说:“路波瑟姆,谁先坐进汽车并不重要,对吗?”路波瑟姆看着妈妈会意地点点头,钻进了汽车并挨着姐姐坐了下来。

第二天上午,全家去公园玩。路波瑟姆和姐姐跑跑跳跳,到湖边去看戏水的鸭群的时候,不小心绊了一跤,眼泪在他的大眼睛里滚动着,马上就要流出来了。这时,他的妈妈逑蒂又很自然地蹲下来,亲切地对儿子说:“你已经不是小宝宝了,是不是?你是个大男孩儿,绊一下没关系的,对吗?”这时,他的父亲也在一旁蹲了下来,面对着路波瑟姆说:“是的,你是个大男孩了,对吗?”孩子一下子就收住了眼泪,自豪地又去玩了。

他们认为:孩子也是人,是独立的人,应该尊重他们并蹲下来同他们说话……

澳大利亚那位母亲的言语和行为使人想到:家长蹲下来同孩子在同一个高度上谈话,同孩子脸对脸、目光对视着谈话,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体现了成人认真又亲切的态度。同时,家长可以轻声细语地耐心说服教育,而不是俯视呵斥。

采用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有另一个好处,能促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同成年人是平等的,是受到尊重的人,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尊的人格;能帮助孩子认真对待自己的问题或缺点;同时,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而不是使孩子听而不闻或产生逆反心理。

虽然这只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却体现了如何看待子女同父母关系的教育观念。

而国内的一些父母总认为,孩子很小,自尊心的问题可以暂且不顾。而蹲下身子对一个小孩儿说话有些多此一举。

但是,这些父母不要忘了,如果总是站着面对孩子,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几十厘米的距离了,而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的距离。蹲下来倾听,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蹲下来倾听,孩子与父母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倾听,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蹲下来倾听,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成人与孩子的关系,再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孩子也有自尊,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所以,当与孩子交谈的时候,不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不妨蹲下身来与孩子进行平等对话。相信,这样谈话的效果会更好。

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

一个周末,家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驱车出游。一路上,家家兴奋得不得了,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一会儿摆弄音响,一会儿探过身子按喇叭,一会儿又去翻翻备品箱。当他又一次和开车的爸爸捣乱时,妈妈的忍耐到了极限。

妈妈对他说:“家家,再和爸爸捣乱,下次就不带你出来玩了。”这个方法还真奏效。家家看了看妈妈,没说话,把头转了过去。

妈妈心想,孩子毕竟是孩子,该管的时候就得去管,不能心软,不能纵容。想得正得意着呢,家家的爸爸给妈妈使了个眼色。妈妈赶紧探过头去看家家,只见他正在偷偷地哭。妈妈小心地问:“儿子,哭什么啊?告诉妈妈。”

家家一句话也不肯说。气氛一下子变得沉闷起来。

一位美国母亲开车带着两个儿子出去。路上,母亲一真在与大儿子说话,无意中发现小儿子在用脚踏前面的座位,并且一副气呼呼的样子。母亲急忙停止了与大儿子的对话,转过头来问小儿子怎么了。

“你只顾和哥哥说话,为什么就不理我呢?”

“哦,孩子,对不起,因为哥哥要去参加比赛,所以妈妈就多叮嘱了他两句。好了,现在与哥哥的谈话告一段落,告诉妈妈你想说些什么?”

“妈妈,我想听儿童歌曲。”

“好的,妈妈放给你听。”

“妈妈,您真好。”

“好听吗?”

“嗯,这个小孩唱得真好,我长大了也要学唱歌。”

“好的,孩子,只要你努力,一定也会唱得很棒的。”

“妈妈,我们过会儿吃什么?”

“你想吃什么呢?”

“嗯,让我想想,我想要一个汉堡,一杯果汁,再要一个鸡腿。”

“好的,看,前面不远处就有一个汉堡店,我们过会儿去那里买。”

“好的,妈妈。”

国内的一些父母总认为孩子小,总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不管自己说什么,孩子都得听,如果孩子反抗,就说孩子不听话。可是父母有没有想过,难道自己所有的话都是对的吗?你与孩子是以平等的态度说话吗?

在很多西方国家的父母看来,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权利,有自己的尊严,作为父母,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要听听孩子的意见,站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与孩子对话。

那么,对于国内的父母来说,应该怎样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对话呢?首先就要求父母放低姿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进行平等的对话。

其实,与孩子进行深度的沟通,是一种美妙的经验。此时父母是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可帮助孩子缓解情绪,开启智能。而这种交流也是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距离的一个好方法。

虽然孩子人小,但其实并不喜欢父母一直都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他们希望父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与自己进行平等的对话,这样,会让他们觉得父母是尊重他们的。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有一种得到大人认可的渴望。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就是对孩子人格的一种尊重。

在争辩中长大

“妈妈,您这样做是不对的。”5岁的儿子大声说,“我有看电视的自由!”听到这话,妈妈非常恼火:自古都是母慈子孝,哪有孩子这么和自己的妈妈说话的?“我说不许看就不许看,明天你要上幼儿园,早上没法起床。”妈妈把电视机关了,“不错,你是有自由,不过,我有管教你的义务。”

“你要打我吗?”儿子可能在妈妈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威胁。“打我是犯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看看谁来保护你!”妈妈实在忍不住了,把儿子从沙发上拖起来,照着他的小屁股打了几巴掌。儿子大哭起来,直到妈妈把他抱到床上,他仍在啜泣,迟迟没有入睡。

坐在儿子的小床旁,看着他委屈的样子,妈妈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你能给我做一个像苹果的蛋糕吗?”淘气的安娜对正在厨房忙着的妈妈说。

“嗯,好啊,妈妈一定可以做到,小安娜就等着吃苹果蛋糕吧!”说完妈妈就又开始忙了。到了中午的时候,妈妈把一个烤好的蛋糕拿了出来,笑着说:“小安娜,5岁生日快乐!这就是你喜欢的苹果蛋糕,妈妈做好了。”可是安娜并不是很高兴,她说:“妈妈,你错了,这不是苹果,这像一个梨,因为这个蛋糕有点长方形,而苹果是圆的,所以这是梨蛋糕!”听着可爱的小安娜的争辩,妈妈笑了起来。

“哦,原来妈妈可以变魔术啊,把苹果蛋糕变成了梨蛋糕!”说完,安娜和妈妈都笑了。

其实,孩子与家长争辩是一件有益的事情。对争辩一词的解释就是争论、辩论,是各执己见,相互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双方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成共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类推荐
  •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让孩子懂得感恩的50件事

    本书属家庭教育类。书中从感悟教育的细节入手,从50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感悟教育的必要性和感恩教育的方式方法。
  •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

    本书是一份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是促进孩子们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它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阐述了百年哈佛的人生哲学,告诉孩子们许许多多做人与处世的哲理,从而启迪孩子们的人生智慧,激励孩子们奋发上进。
  • 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

    本书撷取了孩子最常见的82个问题,分析了每个问题产生的原因,着重讲解直接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是最具操作性、最具实用性的教子方案。《最简单的教子说明书:孩子最常见的82个问题怎么办(永久珍藏版)》贴近生活,通俗易懂,是父母全方位、立体式解决孩子问题的好帮手。
  • 图解健康怀孕40周

    图解健康怀孕40周

    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集40余年临床经验倾情奉献,该书广泛吸取了国内外有关胎儿与孕妇、怀孕与分娩、优生与环境因素、孕妇与营养,妇科疾病等方面的最新资料,详细向您介绍了遗传与优生的关系、怎样选择怀孕时机、在您的周围存在着哪些不利于胎儿生长发育的外界因素、怎样为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怎样正确对待怀孕和分娩等知识。全彩图解,详尽说明,让部级专家奉献的健康方案陪伴您不留遗憾的孕产历程。
  • 轻松养育你的宝宝

    轻松养育你的宝宝

    本书总结了当前父母养育0-6岁宝宝最关注的问题,针对各个关键年龄段的宝宝,给出了科学易学的身体护理方案。
热门推荐
  • 绿镜传奇

    绿镜传奇

    一座即将灭亡的城市,它的未来是复兴?还是衰败?昏庸无道的执政者究竟还可以统治多久?为了挽救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度,代号“神”的计划开启了!且看超级英雄们如何铁腕救国!
  • 天机戮神鉴

    天机戮神鉴

    何为神临,何为仙临,来天机戮神鉴,带你看不一样的修真世界。
  • 北京的夜空木有星辰

    北京的夜空木有星辰

    本故事讲述了一个来自边远山区的八零后农村少年,只身来到繁华首都求学,几番风雨,数度春秋,历经生死,挣扎在学海岸边,最终黯然离去的成长历程。孤帆远影,谁在学海无涯里沉浮?晓风残月,是谁徘徊在象牙海岸?今朝听君歌一曲,长歌当哭,暂凭杯酒涨精神;明日长风几万里,且听风吟,直挂云帆济沧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与精灵在天宫市约会

    神与精灵在天宫市约会

    二次元爱好者,魂穿至火影世界成为幕后boss大筒木一族的嫡系,慢着,老子屁股还没坐热呢怎么又换一个场地了?撒,开始吧,我们的战争(Date)!本书三不原则:不郁闷,不龙傲天,不开后宫
  • 玩世三国

    玩世三国

    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小混混,却偏偏又是九五至尊的命。一个游戏风尘,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藐视苍生、桀骜不驯的揶揄客。穿越到三国时代,群雄争霸,众美竞艳,看他之后如何揽美女戏江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DNF狗团长的无限之旅

    DNF狗团长的无限之旅

    忙忙碌碌周毅总觉得在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从小奇怪的症状将他与正常人的世界割离,但凭借自己的努力他成功的在社会中立足。然而一次意外之后,窃窃的低语萦绕在他耳边。“或许,我真的该离开这个世界了。”就在此时命运将一个熟悉女人带到他身边,他的世界自此拥有了无限的可能。[冒险团系统开启!]周毅化身狗团长带领团员们开始一个又一个历险,熟悉的电影、游戏、动漫世界展现在他面前。周毅:“上buff!!(破音)”“时间还没到呢!”周毅:“快治疗!!(破音)”“你还是满血!”周毅:“快鞭打我!(期待)”“去死吧!变态狗团长!”
  • 人族至强

    人族至强

    这是一片被遗忘的土地;这是一群接受天罚的人类;这是一个异种称王、人族衰败的时代。试看小小少年,从破败寥落中走来,在血雨腥风中用脊骨承载一片天地,为人族开辟一个万族来朝的大世!---很抱歉---
  • 为你守一座空城

    为你守一座空城

    一位刚出生的婴儿,被天雷劈中后成为雷体,但天赋极低一位老者收他为徒,从此,他踏上了成为强者的第一步,他是否能踏上巅峰,成为主宰一切的天玄神,他碰到的朋友是否是真朋友,是否能跟爱人长相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