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87200000002

第2章 前言(2)

由此看来,欧美经济的走势并非“干我底事”,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关于这点,汤因比在《历史研究》的开头,就尖锐地指出:“欧洲没有一个民族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因此,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这一分析问题的方法同样适用于考察一国的经济问题。也正是因此,在本书的开始几章,我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国际经济形势的评估和判断上。这对国内的读者,或许有些不太习惯。

其实,这种情况早在100多年前的法国就曾出现过。1872年,马克思在其主要面对法国读者的《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序言”里,曾写道:“法国人总是急于追求结论,渴望知道一般原则同他们直接关心的问题的联系。因此,我很担心,他们会因为一开始就不能继续读下去而气馁。这是一种不利,对此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事先向追求真理的读者指出这一点,并提醒他们。”

就像马克思一样,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也别无他法,只能在此事先向各位说明这一点。我的目的就是通过这些讨论,了解欧美国家的经济现状,掌握未来的经济走势以及由此而对中国造成的历史性变动。

当然,将所有的问题一概地推给外部因素,显然不足以解释我们所面临的情况。譬如,虽称之为美债危机、欧债危机,可为什么中国的股价下跌得比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要严重呢?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表明,中国的经济问题不只是外部因素所造成的,它与中国自身也有着莫大的关联。能否正确认识这一点,是把握问题的关键。

诚如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在《物种起源》中所阐明的,“变异必须在生物的本性,也就是内因,和条件外因共同的作用下才能进行,且是缺一不可的”。他认为“关于变异,生物本身的内因往往比条件外因更为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直接决定着生物变异的方向和性质”。这一现象不仅发生在生物界,在现实的经济领域也是如此。

朱光耀和弗里德曼一致认为,我们的问题在于中国没有内部经济,要依靠欧洲和美国购买产品来维持生存。持有相近观点的还有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在纽约时报的一期专栏里,他这样写道:“谁为(中国)过剩的产品和服务买单?部分由国际市场消化。原因是,随着消费份额所占经济比重的持续下降,中国长期以来不得不更多地依靠贸易顺差维系工业的正常发展。”

那么,对拥有近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是什么导致了我们高度依赖出口而没有与之对应的内部经济呢?这些因素对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未来,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我们知道,中国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所谓的“比较优势”。这种发展战略固然促成了过去30年特别是最近1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为今天的中国积累了大量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们高度依赖出口,而没有产生与之对应的内部经济。

中华民族有“未雨绸缪”的传统,在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的前提下,人们更趋向于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储备,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居民工资很低但储蓄率却高企。而这也决定了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保障性储蓄主导着国人消费、投资的结构及行为,国人的日常消费支出被压缩。这种情况导致我们生产发展的内在张力被无形地耗损,产能不得不寄希望于国外的需求,恶性循环就此形成——在工资很低且缺乏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国内居民没钱消费也不敢消费,政府与企业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国外;高度依赖出口,产业结构必然会进一步畸形化,居民收入就无法实现快速增长——中国的发展不得不集中在投资和出口领域。

由此便产生了弗里德曼和克鲁格曼所指称的危机。但我们也需认识到,这种因素形成了我国所特有的二元结构,它导致了在中国既有日本式的富有,也存在着非洲式的落后。但正是这种矛盾性、二元性和极端性,决定了中国在应对未来的危机时,手中可动用的牌远比当年的日本和今日的美国要多得多,因为我们还存在大量的改革空间,城市和乡村的差异巨大,东西部发展极端失衡,国有民营的二元结构亦趋恶化;在中国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在广阔的农村地区,目前存在的问题不是开发过度,恰恰相反,而是严重不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在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让经济的增长来得太容易了,这使人们丧失了创造性地改善国内制度生态的动力,也就无法为内部经济的增长提供一套根本性的制度架构以及健全的管制生态。

长期的结果是,这种经济结构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结构对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亦是一种莫大的挑战。

事实上,我们的财经官员对这一问题是有深刻认识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在其2011年的一篇工作论文里指出,导致中国经济问题出现的根源“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简言之,我们目前所采取的包括汇率、货币、收入分配等在内的一切相关政策都是为出口导向型战略服务的。

既然知道问题的所在,为什么不肯改革呢?法国人让“皮萨尼﹣费里(JeanPisani-Ferry)的观点或许能给大家一定的启示:“中国的经济再平衡,以及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比预期要缓慢很多。此前的预期主要来自经济判断,但是,这一经济判断拗不过墨守成规的现实政治和根深蒂固的利益集团。”

对于那些既得利益集团而言,当前的这种格局是最好的,他们可以痛痛快快、舒舒服服、有吃有喝,过着美好生活。对于如此惬意的生活,他们自然不愿回到过去,同样也不愿再前进一步。回到过去,意味着得重新过那种朝不保夕、有上顿没下顿的困苦日子;而继续前进,意味着幸福生活就此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最需警惕的,不是拉美式的“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也不是改革的倒退。对现在而言,我们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被孙立平教授称之为“转型陷阱(TransitionTrap)”的陷阱。这种陷阱指的是,在改革和转型过程中形成既得利益格局,而这种格局阻碍了进一步改革的可能。这些既得利益者就像“金发姑娘”,他们所需的就是维持现状,就是将某些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因素定型化、制度化、合法化,以此来保障其利益最大化。

也正是这种体制因素决定了,今天的中国面临着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如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但同时更面临着如非洲穷国般等待发展的问题。这种国情的差异使中国与当年日本和今日美国面对的问题性质大为不同。对此,我们需进行辩证地认识,这些固然是问题,但何尝又不是机遇呢?!

就经济的增长,广州大学教授陈潭博士最近将其细化和扩展为这样一个模型:G=I[MPT]。在该模型中,G为经济增长,I代表制度,M为市场,P为人口,T为技术。陈教授认为,发育完善的市场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人口要素是重点,技术要素是关键,而稳定和良好的制度结构则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正如该模型所表明的,可以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有利要素有很多,譬如通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此来提升I;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以此来提高T;通过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以此促进国内市场M。如果应对得当,任何一个要素处理得好都可以让我们的经济再次出现质的飞跃。

但是,如果我们的改革任由既得利益集团把持,那么中国的问题也将较之今日欧美的麻烦要大出不知多少倍。整个国家也将不再是现在的城乡间的巨大差异,和东西部间失衡的矛盾,而是整个国家将沿着目前这条即存的二元结构的裂痕而被撕裂,国家也将彻底陷入混乱之中。那么,彼时的中国,其关键词将不再是崛起,而是崩溃(collapse)。

本书的意图正是在于帮助人们了解这些情况。

同类推荐
  • 趣味经济学100问

    趣味经济学100问

    经济学并不意味着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演算公式,也并不仅仅充斥着晦涩的专业术语,本书帮你找到了通俗易懂、简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学习经济学的好方法。全书用生动的故事和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来解释深奥的经济学原理,突出趣味性,以简洁明了、幽默风趣的方式将那些高深的经济学道理用平白易懂的语言娓娓道出。本书将为那些希望轻松学习经济学的读者提供愉快、轻松的阅读体验,在享受阅读的乐趣中学会有用的经济学知识。
  •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经济面向

    梁启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盖的题材相当宽广,但有一个面向是至今尚未被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经济论述。在梁启超的全集里,经济论述所占的比例不高,只是作为他议论众多时事的一环;但他对某些经济问题曾下功夫深入研究过,尤其关注币制改革和财政制度。梁启超的文笔犀利活泼,老少咸宜;他所论述的主题,大都具有时事性与政策建议的意涵,很能引起当时读者的关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项特性也是负面的:环境一变、时间一过,这些问题的意义就随风而逝(“能动人”但“不能留人”)。一个世纪之后,本书作者重读梁启超的经济论著,得到三个观感:文笔方面情绪高张,内容方面动人听闻,手法方面自我矛盾。
  •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

    《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研究》包括了关于“封建主义”与“现代化”、中国(近)现代化:在封建羁绊中步履维艰、封建制度的覆灭和现代化的起飞、封建主义:新时期现代化的沉重包袱、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等。
  •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的市场化改革

    基础设施产业是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在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时,如何处理竞争与自然垄断的矛盾?本书基于沉淀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提出必须先依据沉淀成本的规模与沉淀的程度,区分哪些环节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哪些环节自然垄断性已经弱化,并深入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制度。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我也不想坑队友

    我也不想坑队友

    坑队友?不,不是她,她郑小米从来不坑队友的。只是开车直接冲人家脸上送盒子,扔雷扔倒自己队友罢了。队友打架她在旁边观战,舔包跑的贼快,看见敌人就绕行。都说她怂,又菜还拖后腿,队友纷纷劝她退出游,郑小米表示她只是想静静…可是,这个突然冒出来说要带她的大神是哪位?然后…然后她就和大神去虐别的菜鸟了。
  • 田园三宝:萌夫萌宝小神猪

    田园三宝:萌夫萌宝小神猪

    李唧唧从小长到大,不怕三鹿,熬过非典,顶着H1N1和H7N9活到二十岁,本以为到了年龄可以高高兴兴嫁人,平平安安回娘家,哪知天上一不明黑色物体飞来,当场爆头。醒来后,李唧唧悲催地发现自己穿越了。不知咋地,她还意外地捡到了一只小神猪和一个呆萌相公。管它呢,不要白不要,且看她如何智斗极品婆婆和极品大姐,在古代发家致富混得风生水起……
  • 一千零一夜(三)

    一千零一夜(三)

    本书主要讲述的故事包括:卡迈勒和宝石匠的妻子、机智的窃贼、穆斯林战士和基督教女郎的故事、麦斯鲁尔和扎因的故事、修道院院长皈依伊斯兰教、穆圣托梦、自命为窃贼的人等。
  • 斗战三国

    斗战三国

    新式三国玄幻,纯历史迷慎入!已经完本,放心阅读!_______少年自襄阳而出,人生就此改变。人才挤挤,坐拥强大宗师团,自建豪奢仙城,对天下枭雄指手画脚,弹指间天地翻覆。这是三国史上的一次玄幻大冒险。改变异域格局的少年王者,正在向你走来……
  • 黑暗之井

    黑暗之井

    公元703年,卡诺大陆凭空出现七口神秘黑井……公元819年,卡诺大陆突然分裂成七个板块,且七口黑井各自涌出大量诡异生物,所幸这些强大的异生物大部分都没有恶性倾向。公元871年,游历完这七块大陆,我的黑井生物录终于写完了!希望对后世之人能有所帮助,也希望他们能合理善待这些异生物!——肖恩?史提格公元3105年,苟健踮着脚才勉强看清楚石壁上这位史大师雕刻的字,根据脑海中繁杂的记忆,和地面上不符合常识的巨型人尸来推断,他应该是穿越了!
  • 从一两银子开始

    从一两银子开始

    木贞看了看自己瘦弱的身体和这一身脏衣敝履,无奈的低下头!苍天啊!人家穿越不是王爷就是上门女婿的,我咋就穿越成乞丐了啊,一个家丁也行啊!嗯?家丁?自己前世可是保安啊,专业对口啊!嗯,我知道了!我要,上街头卖艺!
  • 宫主别过来:夫人乖乖上塌

    宫主别过来:夫人乖乖上塌

    作为一个标准的颜控,因为想要一睹绝颜宫宫主的芳容,离开自己的女神前去作为宫主的贴身侍女,终有有朝一日亲自伺候宫主入浴!不过……这绝色美人是否不太对?胸好平!胸好平!!胸好平!!!谁来告诉她为什么这绝色美人是个男的!!!转身就要逃离,绝色美人宫主一把捞住她的腰,“我说你……嫁给本宫如何?”“不……我不是受……”这是一个弯妹子被强行掰弯的悲催事件~~~
  • 假如没开口

    假如没开口

    刚上初中的杨子杰遇到了茴静,就因为一句话开口以后两个人的青春瞬间在一夜长大了
  • 进击的拳头

    进击的拳头

    本想打破武道宗师散功厄运的韩越,在修炼中灵魂出窍。融合到了另一片神秘星域的少年身上。从此开始了另一段传奇人生。武道巅峰?不可逾越?韩越把目光投向星空:“这只是开始而已……”
  • 霸道校花VS极品校草

    霸道校花VS极品校草

    他和她,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可是一场变故,让他们分离九年…九年的时间足以让一个人蜕变…再见面,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