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2400000003

第3章 序(3)

母亲似乎说到了兴致,她说,嫁过来后第二天,我特地到菜园子去看了一下,菜园子们一打开,我倒退三步。你奶奶的菜种的像后娘养的,满园子棒头草,打齐腰这里,给黄瓜豇豆搭的站架不是竖的是横的,怪不得你奶奶经常喊说没有菜吃,这样的园子大到天上去照样没菜吃。

母亲讲这番话时,父亲有些不愿听,手里握着的一卷《宋词》从东床砸了过来,说,你嫁过来了,没让你餐餐嘬盐罐子吧。

母亲将书一页一页捋好,放在柜子上,也不恼,说,那个菜园子不是我,你们离嘬盐罐子不远了。嫁过来第三天,我连娘屋的门都没回,就在菜园子里忙,我把她您(方言叫法,是对第三人称的尊称)种的菜全部挖了,把菜垄重新翻了一遍,又四处找人借菜籽和菜苗。我挖你奶奶种的菜时,你奶奶烦得屁火烟起,说我逞能。那段时间有两三个月没菜吃,我每天都到你外婆家去背菜。我到娘家背菜给你奶奶家吃,你奶奶非但不领情,还跟我吵,说我败了她的名誉,作践了她。

这可能是婆媳关系不和的一个过门吧。后来母亲还跟我讲了一件事,说有一天村里放电影,那个时候母亲怀了哥哥被舅舅接回家住了一段日子。父亲想着村里难得放一次电影,放学后,父亲就骑自行车到外婆家把母亲接回来看电影。荧幕是扯在隔壁家的稻场里,闹台打到天黑定后,才放映。奶奶坐在自家门前看反面。起先母亲觉得冷,父亲脱下衣服披在母亲身上,母亲又喊口渴,父亲便进屋给母亲倒了一杯水,过后母亲觉得腿胀,父亲便又进屋拿了个小板凳垫在母亲脚下,过了一会儿,母亲觉得口苦,想嚼点咸菜疙瘩转一个味,父亲小跑着进屋,这时母亲看到坐在门边的奶奶气冲冲地旋转了身子,还用烟袋杆拦在了门口,奶奶大声地说,新娶的媳妇这样惯着,还得了,她自己有手有脚,她不能自己拿?娇儿不孝,娇狗上灶,娇媳妇毁家庙。最后,咸菜是拿来了,但是母亲心里却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第二天,母亲从娘家拿了衣服回来后,她明显感受到了父亲对她的冷淡。一夜之间,父亲对母亲改了调调,再不似从前那么殷勤周到了。到后来,母亲月份大了,母亲身子笨重了,想要父亲帮她倒杯水喝都想不到。父亲会说,你自己不会倒?母亲满腹委屈,她在心里对婆婆有了极大的成见。一定是婆婆的挑唆,令他们夫妻感情有了隔阂。从此,母亲在祝家开始处于弱势地位。有次她与奶奶起了冲突后,竟遭到了父亲的拳头。母亲那一次极为气愤,那时哥哥才八个月大。母亲做出一副心灰意冷要寻死的样子出了门,当时奶奶都没有拉一下。母亲躲到一个草垛后面,等天麻了眼偷偷去了后村赵家奶奶屋里,母亲叮嘱赵家奶奶今晚无论外面发生怎样的动静不要去管,祝家人问到这里就说没有看见她。赵家奶奶一看这阵势就心领神会点头同意了,因了母亲平日里为人善良忠厚活络,村里人从心里还是向着母亲的。

那一晚,村里动静大极了,全村没一个人睡觉,都在帮着我父亲找我母亲。村里四口堰,每口堰边上都站着人,他们启用村里打鱼的大网,一口堰一口堰地拉网搜寻,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巨亮的矿灯从东扫到西,又从西扫到东。凌晨两点了,父亲悄悄去了外公家,趴着门缝听了半天声响,仿佛听不出母亲的任何形迹。离去时,不想门开了。父亲有些惊慌失措。外公问,你们村里发生什么事了?狗子叫得连我们这里都听得见,矿灯也扫了大半天了。父亲低声说,没事。转身就要走。外公呵斥道,站住!父亲停住。外公说,祝永泽,我当初是高低不同意慧玉跟你的,是她硬要跟你。嫁出去姑娘泼出去的水,她生是你的人,死就是你的鬼,你是教书的人,你自己看着办吧。外公说完此话便把门重重地关上了。舅舅们却叫开了,说,爹,把门打开,欺负她娘家没人吗,今天三姐要是有个好歹,老子与他们祝家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父亲在外公家的稻场里站了很久才开步。回到村里,父亲坐在药铺堰边上放声痛哭。他跟奶奶吵了一架,说,慧玉要是真出了事,我就死在这药铺堰里,您逞能,您一个人逞去。奶奶又气又急又怕,两条腿一直如筛糠般抖动。

次日天亮后,母亲的身影出现在了南亩的满仓里。满仓是我家一块田的名字。父亲赶过去,顾不得众目睽睽,一把将母亲搂在了怀里。奶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鼻子里“哼”了一声,旋屁股就走了。这一出,挽回了夫妻感情,却更加深了婆媳矛盾。

母亲说,只要你爸爸对我好就行了。

很多年后我问外公,我说您那晚就不心疼吗?我妈真要出了什么事,你还能悔转来?说那样的话太没有人情味了。

外公笑笑说,我李家的儿女再不会有寻短见的了,我心里有底所以才故意讲出那番话来,让你爸去想的,看他对不对得住我女儿。

原来那一晚上演的是一出《智斗》啊。

我一直觉得李家湾也就是我母亲的娘家是个很特别的地方。首先从地势上就很特别。到他们村先要走一段很狭小的土路,然后是一条大土坝,土坝逢中切开算是个过口,那口也小,仅容一人过,坝两边是茂密的松树。每年秋天,松树上面就会垂下很多个“吊死鬼”,让人头皮发麻。这段土坝路足足有半里,出来后便可听见轰隆隆的水声,那是不远处一个凼口,因为一上一下两个河滩,落差太大形成了一个瀑布。每次跟母亲去外公家,过这个瀑布凼口时我都非常害怕,那条飞冲直下的水带子,看一眼就头晕。过了这个凼口才豁然开朗,大片田地映入眼帘,单门独户的农舍散落期间,像是一盘下残了的跳棋。上初中学了《桃花源记》,我一度认为陶渊明肯定是到过鄂西南角的李家湾才写出的这篇文章。只是李家湾没有桃花林。

其次是李家湾的人没有完全的文盲,就是我母亲的奶奶,我的老外婆高龄九十的人了,她都知道写自己的名字也能算些简单的账目,比腰店子的人强多了。腰店子别说老一辈了,就是到了我们这一辈,也有很多孩子连学堂门都没进。父亲每到开学就各家各户去劝说,讲一番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理。但人家问我父亲,祝校长,字能饱肚子么?问得我父亲四门倒地。李家湾的人都非常爱读野史野书。他们那的人个个都知道梨山老母,个个都知道薛丁山,也个个都知道李自成,连毛头娃娃都能讲冲冠一怒为红颜和李闯王“三年不征、一民不杀”的传说。父亲说李家湾是个典型的半耕半读之村,民风淳朴,崇尚文化。

还有我的母亲也喜欢读书,事情忙完了,她就早早地把自己捡到床上读书。当然母亲读的大都是小说传奇之类的书,什么《隋唐演义》、《长生殿》、《彭公断案》等。母亲的阅读习惯一直保留着,后来母亲的阅读水准大有提高,竟读起了《红楼梦》,遇到不认识的字总问父亲,父亲问烦了就给母亲买了本《新华字典》,扉页上还提了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祝永泽赠爱妻李慧玉。母亲靠着这本字典把《红楼梦》读完了,她说《红楼梦》里她最佩服的就是王熙凤,可怜那么大家子人,全靠她一个人劳神谋划,上上下下都治理得不错,实实地不简单。我上大学后给母亲推荐陈忠实的《白鹿原》,母亲喜欢得不得了,读得不舍昼夜,她让书中那个朱先生给深深震撼了,很长一段时间母亲都似乎在以朱先生“慎独”的标准在做人。以后,母亲便迷上了《圣经》。我买《圣经》原是打算当外国文学来读的,但是只读了两页就读不下去了,但母亲却入了迷。夏娃跟亚当是怎么一回事、诺亚方舟是怎么回事、出埃及记是怎么回事,这些都是母亲跟我讲述的。并且母亲对书特别爱惜。她读书之前必定洗手,从不用手沾口水去翻书,也从不在书上折印子来标示记号。上小学的时候,有次我把我的语文书坐在屁股底下,母亲一把揪住我,说,书怎么能坐在屁股底下呢,那些字都是孔夫子的眼睛。母亲说这句话时,把我奶奶和父亲都镇住了。

后来我才知道李家湾是有来头的。居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人都是李自成的后裔。当年吴三桂造反追赶的就是他们的先祖。听母亲说吴三桂当年杀李家的口号是杀至外国龙断桥,一路杀来,血流成河,连藏在树洞里的人都杀了。可巧的是洞庭湖边上刚好有个桥叫龙断桥,说这才放了刀剑。李家先祖沿洞庭湖而居,才得以让这支血脉繁衍生息。

我不信,我说,洞庭湖在湖南啦,离这十万八千里,还洞庭湖呢。

母亲说,洞庭湖有多大你知道?八百里洞庭,是现在填湖造田修路把地势改变了,上早湾里那条土坝是一座山呢,那山比泰山矮不了多少,几百年前的事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能有假。

可能是因为祖宗们是避祸乱而居在此地的,为了明哲保身,这里的人的性格大多是忠厚本分,不传是度非,即使吃了亏也不嚷嚷,很善忍。奶奶之所以三番五次到李家湾上母亲的门要她做媳妇儿,估计也是相中了这方水土养育出了这种性格的人吧。而母亲在奶奶面前也确实做到了忍让,她在祝家一直都是忍辱负重。她心里也一直念着她这个媳妇是奶奶选的,是一种知遇之恩,只是三顾茅庐,境遇有别,诸葛亮成了军师,而她却是祝家的奴仆。奶奶在公众场所都口无遮拦地讲过,慧玉就是祝家的长工。

这样的话传进母亲的耳里,母亲也很冒火,但母亲表达冒火的方式了不起皱一下眉头,鼻子里哼一声。其实这话对于母亲所听到的来说,还算是轻的了,奶奶曾当面说母亲,说,永泽娶的只不过是一个蹲着屙尿的。母亲当时气得不行,但也没看她起多大的板儿。

奶奶一度在这样凌辱的言语上占着上风,她肆意欺负母亲,她说母亲到底是穷门小户出来的,一碗米汤像命根子,前世里是狗子托生;说母亲一红黑就睡,是两魂没还到阳间的关门眨。这些话母亲统统忍了下来,因为母亲的事情太多,跟她顶嘴,田里的活儿要耽误一大半。父亲也厌恶奶奶的要强,站在儿子的立场上也大过言语地讲过他的母亲,奈何他的母亲大人总是高高在上,这令父亲很是为难,有时为了略表孝心,不得不违心教训母亲以讨得奶奶气顺。

我的大姑小姑当时还没出嫁,她们总是站在奶奶一边,不分青红皂白地挤兑我母亲。家里唯有二爹是个直爽之人,经常为嫂嫂抱不平。二爹性情不好,脾气暴躁,一不顺心便摔东摔西,家里谁也不敢惹他,所以二爹在家时,经常把他的娘和两个妹妹压制得连大气也不敢喘,唯独对母亲很尊敬。母亲做菜咸了,大姑小姑嘀咕,二爹就将她们手里的筷子夺了过来,说,咸,你别吃。要是菜淡了,大姑小姑裹筋,二爹便舀一勺盐放在她们碗里,说,做又不做,别人做好还嫌这嫌那,有碗菜吃还得亏了嫂子,以前桌子上有黄瓜、豇豆吃吗?我们的妈连支架都搭不好,园壁子做的连猪都跑得进去。说得一旁的奶奶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却又不敢发言。

母亲对这个小叔子也是另眼相待。小叔子上门去给人家做女婿,她从娘家姐姐那儿背来两麻袋棉花为小叔子弹被絮,还卸了家里三块门板偷功摸夫做糨子打布壳,为小叔子在灯下赶制了四双鞋,还为小叔子绣了四双鞋垫子,花样儿都是万福到头。二爹与二妈出门时,二爹只说了一句话,说,你们如果不对嫂子改观点,你们就真黑了良心。

大姑小姑出阁后,母亲稍微宽松了些,但依然是在奶奶的胳肢窝下做人。直到我出生懂事了,母亲在家里才算真正多了一股势力。我跟二爹一样的性子,看不惯持强凌弱的事儿,只要母亲与奶奶开战,我就会无条件站在母亲一边,亲戚来对质,我就会为母亲作证,数落奶奶的不是,一二三说得头头是道。奶奶因此送了我四个字的评价,钉矛铁嘴。

我是家里的混世魔王,连一家之主的父亲也奈何不了我。小学二年级的《自然》课有一节生物链,我看懂了,我把我们家的人也弄了个生物链。放学后,我向母亲显摆,我说,我们家奶奶怕哥哥,哥哥怕爸爸,爸爸怕我,我怕您,您怕奶奶。母亲一双手齐齐挥舞说,这屋里的人,我都怕,都比我狠。

其实母亲也狠,平时母亲虽然不说粗口,但并不代表母亲就不会说粗口,母亲说起粗口来,连唐僧都要破戒的。有回我们家菜园子的一垄青椒和茄子被人偷了个精光,连秧子都弄断了。母亲从厨房拿了块菜刀和砧板出了门,一边骂一边剁。母亲骂牛鸡巴日的,狗鸡巴养的,上日祖宗的十八代,下日十八代的祖宗,每一句不带重样的。就这么从村头骂到村尾,又从村尾骂回来。直骂得腰店子大路小路没了人影,芭芒林子里鸟雀都禁了声。

那天,奶奶在厨房里做饭,我坐在柴匣子边上给她烧火。我明显感觉到奶奶的害怕。沥饭时,她的手在颤抖。她终于见识了母亲的厉害,母亲骨子里从来就不是懦弱之辈,她的本分是来自于她的修为。当母亲回来把砧板和菜刀拿回厨房时,奶奶以一种讨好的口气说,慧玉,案板上有碗米汤,刚沥的,我放了糖,你喝了吧。

当母亲捧碗喝米汤时,我看到母亲的嘴角有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此后,奶奶果真在语言上收敛了很多,那些伤人伤得生疼的话再也没有出口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奶奶就不压制着我母亲了。奶奶从言语上的冲突转为肢体上的了。只要跟母亲吵架,她的手指就像弹簧一般根根掸在母亲的脸上,有时候还会给母亲一个耳刮子。对于奶奶给母亲的耳刮子,村里大多数人都看见了。母亲从不还手。有次,我放学回来后,家里坐满了人,小舅爷爷大舅爷爷大姑父大姨奶奶都来了,我知道奶奶跟母亲肯定又吵架了。每次吵架,奶奶就会托人把她娘家人叫来为她撑腰,而母亲从来不叫舅舅姨妈,她总是独自面对众亲戚的质问、劝解、压制,完了还得到厨房给他们做饭吃。我向来就为母亲感到不平。我对那些以长辈身份压制我母亲的亲戚一向没有好感,他们来了,我总是仰进仰出。

奶奶坐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一只鞋底砸向父亲,说,永泽,这是你的好媳妇,竟敢打我。

父亲的眼光投向母亲。母亲说,我没打。

奶奶说,还没打,你把我按在床上把我打得半死不活,你鸭子死了嘴巴硬,你打人了不承认。

母亲说,还半死不活了,那您现在还能张口说话?

奶奶跪在地上作揖喊,雷公菩萨,你们睁眼看看,你们打死这个黑良心的东西。

村里立刻有人上去扶,说,麦先婆,别这样。

母亲对村人说,您们说说,我来了祝家七八年,现在儿长女大,我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她您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只有她经常甩我耳刮子,您们亲眼看见过的,哪一回我还过手。

村里有人作证说,是这样的,麦先婆伸手动脚惯了,这还是慧玉妹性格好呢,要是我,忍不下。

父亲说,您就不能消停下。田里事堆起来了,我一天到晚还要为您这档子事忙上忙下,大舅小舅也陪您瞎耽误工夫。

大舅爷爷说,姐,您的个性我清楚,慧玉的个性我也清楚,只有您欺负人家的,人家是不敢欺负你的,慧玉要真动手了,您不把她吃了。

同类推荐
  • 为你开门

    为你开门

    鲁兴华的散文以《为你开门》为名结集出版。从兴华50余篇散文里可以看得出,她所写的都是她亲身经历的对于生活的真实感受,都是她当时的情感与心境的真实倾诉与表达,是作者由物、景、人、事所引发的挥之不去的浓浓情思与人生追问。文章内容广泛,选材视野涉及风景静物、日常生活、地方风俗、往事回忆、情感述怀以及对生命的思考等等。她的作品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是质朴的心灵之歌。
  •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青少年文学常识必读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张力剧作选

    张力剧作选

    本书收集了作者在宗教音乐、民间音乐、音乐评论和民俗等方面的研究、评价的文章34篇,具体内容包括:“民间锣鼓乐释文”、“重庆音乐创作现状初探”、“游艺民俗”等。
  • 桂林人

    桂林人

    桂林有两样东西是谁也搬不走的。第一是山水,所谓鬼斧神工,那是老天爷的手工作业,可能因为比较得意,一直留到今天;第二么,就是桂林米粉,越是小家小户小老百姓的纯手工经营,就越是让人一吃难忘。“好耍”是桂林人面向生活的招牌式态度。在桂林,你会遇到很多人说这句话,说这话的人拿这话当泥巴,多难的处境,泥巴一糊,万事大吉。“好耍”传达的轻描淡写和四两拨千斤,正是桂林人小城大志的心性的写意浓缩。写意的好处在于并不落在实处,没落在实处,也就无从追究。不要以为桂林人志大才疏,他们只不过更愿意营造避实就虚的情境罢了。桂林人,心向往之的最高境界,就是胜也要胜得不显山不露水,最好就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

    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

    这本《趁年轻,开家小小咖啡馆》是作者经营咖啡馆之后总结出的心得体会。“美好时光”咖啡馆老板张洋为了追求心爱的姑娘从长春跑到唐山,也把咖啡馆从长春开到了唐山。美女作家马超成为张洋的合伙人,和他一起经营咖啡馆。一群活泼的年轻人聚到名为“美好时光”的咖啡馆里,举办书友会,开办公益图书馆,举行电影沙龙、民谣巡演……马超将这些美好片刻都凝聚到文字和图片当中。
热门推荐
  • 老女再嫁

    老女再嫁

    二十七岁的年纪,怎样都不算年轻了。经历了七年之痒,被曾经山盟海誓的夫君以七年无所出的名义休弃,她心碎欲绝。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却没发现,有两道目光,已追随了她经年之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等待许你温暖

    等待许你温暖

    故事起点在一个农村小镇,主角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90后,经历过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蜕皮、不断自愈。渴望家庭,渴望温暖,在自我愈合的过程中,从恐惧到释然,都保存着内心最纯真的感情。生活就是不断经历,从幼年到成年,他们经历着生活馈于他们的一切好的、坏的,仍然心有阳光,向阳而生,互相取暖。
  • 有你们的日子春风十里

    有你们的日子春风十里

    青涩的初恋能否白头偕老欢歌笑语的同伴能否永远陪伴......
  • 梦迷离

    梦迷离

    我叫步宁,步是脚步的步,方然如果你想理解成表否定的那个“不”也并非没有依据。我和莫尼是地地道道的发小,因为双方父母的缘故,在他尚未出生之际,我就因为四岁的年龄差而担负起了照顾这个小弟的任务,而恰恰是这微妙的四年,我初中,他小学,我毕业,他还在拼死拼活地准备那毫无意义的小升初考试。我绝非那种勤奋型的人才,所以三天中考下来我获得了四百多绩点,这个分数有多糟暂且不谈,四年之后,莫尼踏上同样的考场,在政治制度完全生搬硬套当年的老规矩的情况下,莫尼以六百六十多分的成绩与理想中的高中失之交臂,所以,这就是人生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也骗不了你

    谁也骗不了你

    如果你无法阻止别人说谎,那就学会永远不上当。一本帮你在第一时间快速而准确地识破谎言的书。3分钟识破谎言,5分钟看透人心,练就识人的眼力和心力。读懂人性的真相,掌控人际交往主动权,做人际博弈中的赢家:
  • 甜心女王VS忠犬慕少

    甜心女王VS忠犬慕少

    司家的掌上明珠司北,不但聪明伶俐,武力值爆棚,而且鬼马精灵,思想通透。慕家大少慕白从小和司北一起长大,对她呵护备至,宠爱有加,司北也是乖乖听话,享受着慕大少哥哥般的宠爱……直到有一天,慕大少身边出现了一个千娇百媚的女人,我们的女王不乖了。【女主印象】同学眼中的司北:高冷,酷,拽!老师眼中的司北:成绩第一,学识渊博,老师上课表示有点怕!父母眼中的司北:稳重,老成!陌生人眼中的司北:这女孩好漂亮、好可爱,好有亲和力!慕白眼中的司北:以前是乖乖女,现在,一言难尽……她好像特别不喜欢他和其他人说话,不对,是和其他女人说话。且看甜心女王如何俘获忠犬男神,再看忠犬男神如何爆宠女王,本文是一篇【甜宠暖心文】,温暖,青春,肆意,冒险,坚强,励志,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故事,不要错过哦~
  • 我用同人召唤出了原创男主

    我用同人召唤出了原创男主

    末世来临后,世界产生变异。小说作者们可以在自己所开辟的世界里,凝聚或者召唤出相对应的东西。苏颜只是一名普通作者,依靠末世前提取出的物品存活到现在,但其没想到的是,其以前写的同人文竟然召唤出了原创男主!呆愣的看着面前所召唤出来的男子,苏颜心中万分抓狂。我的天哪!身为同人小说作者的我,竟然召唤出了原创小说中的男主!我要怎么办啊!!!看着群里潜水的原创大神……感受到背后又凑上来的少年,想到一个人物不能召唤第二次的事情。苏颜不禁欲哭无泪╤_╤
  • 邪王的面瘫王妃

    邪王的面瘫王妃

    某男死皮赖脸道“小九儿~笑一个吗”某女无视某男不屈不挠“小九儿,面瘫是病得治!”某女很严肃的回答“我不面瘫”某男邪笑道“那笑一个~”某女继续无视……某男很认真的说“小九儿!我心悦你”某女看了他一眼“哦”某男石化……哦……哦……?……某男追妻路上坎坎坷坷~属下看着自家王爷:爷!你变了!要点脸行么!某男无奈道:媳妇重要~脸不重要~
  •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

    佛说普贤曼拏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