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72400000018

第18章 序(18)

没几天,仲书舅爷爷就走了,他们这批探亲的台胞是有组织的,探亲也是有期限的。仲书舅爷爷走后,奶奶落寞了很长一段时间,茶饭不思,人一下子掉了大像。没多久,我们便收到了海峡那边传来的信件和五千块钱。仲书舅爷爷平安回家了,还寄来照片,舅爷爷在那边已是儿女成群,四世同堂,一栋三层高的小洋楼面海而居,他站在院门口,身后的窗台是盛开的三角梅。舅爷爷在信中说他家的门是朝大陆这方开的。舅爷爷说,他寄来的五千块钱希望父亲能买些材料号召些劳力于闲时在青龙河再修建一座桥,算是他对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此桥在父亲手里终没建成。在二〇〇四年时,桥由政府修起来了,说耗资五百万。我们以为有多宏伟,跑去一看,无非也就几块水泥板。

此后,我的两位姑妈来我家十分勤便,还破天荒地帮奶奶洗了回床上用品。后来我隐约知晓,说是仲书舅爷爷走时给了奶奶一对金手镯。

十六

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家就搬到了镇上中学去了。

母亲是早就厌倦了农事,不是她忘本攀上,常年过度的体力透支,使她再也无法承受繁重的劳动。自母亲嫁到我们这个家,母亲就从二爹手中接过了祝家生活的重担,田里所有活儿都压在了母亲矮小的身躯上。父亲身材倒是魁梧,可却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书生架子,母亲总说父亲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母亲说这话的时候,眼里一片温柔。

唱歌跳舞的母亲嫁到腰店子后很快就学会了用牛,学会了犁田,学会了挑草头,学会了码草垛。体力上长久的重压,使得母亲渐渐力不从心。那些叫多谷、满仓的田地母亲再也感觉不到希望和殷实了,相反,它们让母亲感到恐惧和胆怯。每一次走向它们,母亲的两腿都如灌了铅一般。母亲实在没有力量去征服它们了。

我一直都是跟母亲睡的,上了初中,每周回来也是跟母亲一起睡。很多个夜里,我都看见睡得好好的母亲会突然披衣坐起,用手揉胸口,并大口大口地喘气。只要开灯,就会看见母亲脸上全是豆大的汗珠。母亲那时已经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了,因为钱吃紧,并没有对母亲采取治疗,也因为无知,不知道此病离死亡仅一步之隔,家里没有一个人对母亲患病的身躯引起重视。直到现在我对母亲都有一种疑惑,那么严重的心脏病,服用了二十多年地高辛的母亲,曾经小腿肿得连裤子都穿不进的母亲,竟然还活在这世上,我有时候想,母亲的身上一定是有神灵护着的,为此,我对上天一直心存感恩,感恩上天的好生之德。那时面对母亲突发的病痛,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给母亲冲杯滚糖水。有次我在田地帮母亲收稻子,忽然下起雨来,捆好的稻子淋了个半湿,母亲慌了神,赶忙将稻捆刹进扁担上,那些刚收割的稻子分量本来就重,加上湿了水,就愈发地沉了,母亲挺了几下才将那担稻子挺到肩上。丘陵地貌,高高低低,母亲在上一个高岗时,脚底一滑摔倒了,身上压着担子的母亲挣扎了好久才爬起来。我赶过去搀扶母亲时,母亲已经上了坡,我看着母亲挣扎时用脚和膝盖蹭蹬出来的泥坑,失声痛哭。那一刻,我对父亲心生怨恨,对奶奶,对整个祝家都充满了仇恨。

回到学校后,我借故对父亲发起脾气,我大哭大闹,我像牛一样的用头抵着父亲,我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跟我在一起,我不要她在农村,我不要不要不要。父亲揪着我的脖子给了我耳光,说,你疯了,这事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但是我不听,我将公家存放在父亲宿舍里的白纸粉笔教学工具全他妈的给扒到地上了,我不依不饶。那时,父亲已经没有在一线教学了,他退到二线管后勤去了,他由学校的祝老师变成了祝主任,他已经有了些权力,至少他是能搞定母亲的事的,学校所有老师的家属,包括我们班主任的老婆都被父亲弄到了食堂,难道他弄自己的老婆弄不定吗?那一天,我没上晚自习,我拖着父亲的裤腿倒地放踹(撒泼)。那天,所有来找父亲签条子的老师和职工都看到了我父亲的窘态和我的丑态。

父亲一天不松口我就一天不去教室,反正我成绩差,上课不上课对我来说作用不大,但是父亲着急,终于扛不住了,答应我说下学期开学就要母亲来陪我,他让母亲进食堂工作,并且公家答应等母亲来后,就分一间三室一厅的房子。

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起先不相信,我说,是真的,爸爸亲口跟我说的,校长同意了,说您要是去了,立马给我们分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人校长还说我爸心肠太直,早就该把您考虑了。母亲捧着饭碗的手顿时哆嗦起来,连筷子也拿不住了。

坐在一旁的奶奶先是将筷子摔在地上,继而将饭碗往桌上一墩,弄得碗里的汤水四处飞溅。奶奶半阴半阳地说,恭喜你,熬出头了,你们娃儿大人从此一窝亲,不必把我这孤老放眼里。

妈妈说,您也去。

奶奶身子一旋,鼻子里哼了一声,说,不去,免得遭人嫌,我就是死也死在腰店子。

对于母亲离开腰店子去学校,奶奶是极为不满的,她跟父亲提议,田可以叫慧玉少种一点,何必一定要去学校,能挣几个钱,也不见得体力上就轻松些。

父亲不做声。

母亲说,我连一分田也奈何不了了。

奶奶说,你泥巴腿子还没下水洗净呢,说这话,不怕闪了腰?

我说,不怕,我妈的泥巴腿子早晚要洗净的,你当初还怨爷爷没把你带到县城去呢,如今我爸只是带我妈去镇上,你就这么眼浅,见不得我妈好。

母亲呵斥我多嘴,父亲在后给了我爆栗,痛得我打了个惊颤。可是奶奶还是垮了脸,捶胸顿足地哭喊,说我母亲不孝,教唆了我,让我在她面前顶嘴。

哼,你不是早就说我们要一瓢水舀尽吗,如今真就舀给你看看!

母亲终于把东西收拾好了,她挑着一担铺盖行李出了门,我拿着盆子桶子衣架和开水瓶紧跟其后。在我们上了药渣子路后,我看见父亲八戒似的挑着一担炊具屁颠颠地跟过来了。隐隐的还能听见奶奶的叫骂声。母亲那天的面相和气色跟双堰子水葫芦开的花一样,艳艳的,母亲挑着担子在前面冲锋陷阵,她还哼歌,正月里,无花戴,二月来时花才开,三月清明吊白纸,四月秧苗无人栽,五月龙船拖下水,六月花扇绕风来……母亲在新分的三室一厅的房子里铺床叠被时,我在被絮上乐得翻跟头,摔过来又摔过去,母亲大嚷,说,棉花薅散了,我的狠将将王锤锤。

母亲来了,我再不用为每个月买卫生巾而头大了,这种难为情的事,母亲自会帮我搞定,也不用在每次用餐时间拿个钵子在食堂窗口前跟教我的老师们一道排队打饭,那些老师们上课时总说成绩不好的学生活着是浪费粮食,所以我很不情愿当他们的面浪费粮食,以后就好了,母亲自会帮我安排妥当,母亲从来不会认为我是浪费粮食,她生怕我吃少了。

起先,我们每个月放月假时,都会回老家去陪陪奶奶,可是奶奶对我们却是见头不好、见尾也不好,每每看见我们回家了,奶奶的那张脸像是枯泥浸了水,瞬间就垮了。本来好好的在炒菜的,我们一回家,奶奶就会扔掉锅铲把;本来好好的在生炉子,我们一回家,奶奶就会扔掉烂蒲扇,到一旁滚叶烟倚老卖老去了。对此,母亲虽然生气,但还是会接过锅铲把菜炒下去,接过烂蒲扇把煤炉子引燃。愣是这样,奶奶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母亲暗地里封奶奶为天下第一混账。

那时我还不懂这人世的繁复,觉得奶奶在母亲面前的跋扈实在是过分,其实现在我才逐渐明白,奶奶那时对母亲水火不相容的态度,恰恰是奶奶对母亲所生出的依赖,十几的年共同生活,奶奶已把温顺的母亲当做她的靠,母亲要离她而去的消息给她带来的是极大的不安全感。她是害怕孤独的,她是不想母亲离开的,但是一贯的长者做派和强势的性格使她低不下身架以温情来挽留母亲。走出她胳肢窝阴影的母亲,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变得强大,变得能独当一面时,她只能以坚硬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更强大,以一种永不妥协的态度来中伤母亲。

在村人看来,奶奶在腰店子的生活有如天堂。我们家那时就不种田了,奶奶只管自己的吃和洗。父亲每月给奶奶三百块钱,三百块钱对九十年代的农村老太太来说,那是很奢侈的。听村里人说,奶奶一天三餐就没断过荤,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到后来奶奶的小菜都是靠买的。我到她菜园子里一看,顿感无语,母亲那个时候说奶奶种的菜像后娘养的,如今不是后娘养的了,而是婊子养的了,满园子都是草。

听村里人说,圈巷的货郎到了腰店子那都是一路小跑直奔奶奶屋前,麦先婆麦婶娘叫得我奶奶头上能起一大疙瘩来。奶奶吃的鱼,贩子送来时还能在地上打挺,奶奶吃的麻花,贩子送来时刚刚冷却好,丢一口,酥脆正合适。父亲隔几个月会向隔壁左右的村人送一两双布鞋或是一件布料,礼不重,表的是情,这样,我奶奶的水缸向来是满的,奶奶的煤灰从来没塞过炉门,而且村里人会时不时地将自家的小孩打发到奶奶这里来,看麦太太缺什么东西,好替麦太太到小卖部跑腿,当然跑腿也不会白跑,跑一次可以得到一两个鲜果冻或是一两颗奶糖,如果稍重一点的东西,打赏便是一袋方便面或是一根火腿肠,所以奶奶家经常会聚集一些毛小孩,他们动不动就问,麦太太你今天买针啵?麦太太你今天买打火机啵?麦太太你今天买鞋刷啵?奶奶有时候啥都不买,但也会从瓷罐里抓一把瓜子出来分给那些毛孩子。

日子久了,奶奶便习惯了在腰店子独居的生活。好几次我回家,看到奶奶他们四人在紫桐树下打麻将,打的时间久了,奶奶便会留他们下来吃晚饭,这样的饭一般都是秋老汉做。三个寡妇奶奶在紫桐树下打纸牌,秋老汉经常围着围裙手提锅铲出来看牌,秋老汉只要往我奶奶身后一站,两位奶奶就会瞪着眼睛发出警告,姓蔡的,只准看不准说。秋老汉不屑一顾,说,先生娘子这手牌,说不说都一样,反正是赢。

程奶奶竖竖鼻子,说,和了。

秋老汉说,你和,不可能。

程奶奶狠狠甩出一张牌说,菜!菜糊了!

秋老汉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一路小跑进屋。不一会儿,紫桐树下就开席了,一碗刁子鱼炒炸胡椒、一碗香葱煎豆腐、一碗荷包青椒灌米粉、一碗蒜瓣蒸茄子。全都是奶奶喜欢吃的。秋老汉那豆腐煎得真是没话说,两面焦黄,关键是入味。程家奶奶和赵家奶奶每次吃这盘豆腐时都向秋老汉请教这豆腐的做法。秋老汉说,千滚的豆腐万滚的鱼,用酱水多烧烧就进味了。等两位奶奶走后,秋老汉握着小酒杯说,哼,这豆腐我都是用头发丝一般细的小竹签在上面扎了无数个洞的。奶奶说,这点窍门你还捡在心里,告诉她们又怎样。但等到下次,两位奶奶再问时,秋老汉照样是说多烧烧,没别的窍门,而奶奶也说,豆腐嘛,费的就是稻草。两位奶奶说,我烧了一捆柴草了,味道也没进去多少,豆腐也烧老了。

秋老汉跟奶奶便笑而不答。

这样的日子差不多过了近六年,那六年里,奶奶花白的头发转成了青色,一身胖体更是发得赘肉连连,裤腰被一寸寸放大。那富态,能让方圆几十里的老人难以望其项背。奶奶无一日不受用,无一日不可心。但在奶奶满八十岁那年,一个细雨天,奶奶想到隔壁家去串门,从我们家略带偏坡的廊檐下滑了一跤,滚在了稻场上,送到乡卫生院一拍片,左小腿骨折。为了方便照顾,骨折的奶奶就又跟我们住在了一起。那时,我们三室一厅的平房早换成了三室两厅的楼房,在四楼。腿上绑着石膏的奶奶每天睡在我的卧室里,动弹不得,用她的话说,是在关禁闭。母亲那时在毕业班食堂里做事,时间很紧,父亲那个时候每天忙得也是脚不沾地,找他的人太多。哥哥大学毕业在外地工作,而我则已上了大学,每天奶奶眼一睁便是冷寂寂的,瞪着天花板,听着学校的动静捱时间。吃饭时间,母亲会给奶奶端来一钵饭和一钵菜,大骨汤是早就熬好的,每餐都是奶奶必喝的。母亲那时也累,饭菜往奶奶手上一递,再伺候完奶奶大小便,她便上眼皮直打下眼皮,就要睡觉了。奶奶每次都不高兴,说,我知道你嫌我,嫌我不早死,你心肠几歹毒,不是我儿子,你能在单位上工作,你能住上这敞亮的楼房?一回来,就把个脸垮着,你垮给谁看?

母亲横竖不理,在房间里蒙着被子呼呼大睡。

父亲回来了,一般会到奶奶跟前晃一下,还没等奶奶张口说一句话,父亲便又走开了。奶奶说,永泽,你只怕是被你媳妇教唆的,你现在跟我连一句话都没有,我只是骨折,又不是瘫了,你们就这么待我。

父亲说,又没少您吃,又没少您喝,每天给你端茶送水,伺候你大便小便,还怎么啦,筒子骨都是大清早到菜场赶最好的给您买,您还要怎样?

奶奶便不做声了。

那个暑假我回家,头一次发现奶奶在看到我时,眼里闪现出惊喜。那时,她就不用整天躺床上了,可以坐客厅的沙发上,将绑石膏的腿搁在椅子上。她看到我,嘴巴都合不拢了,一脸阳春三月的笑,说,我的莺妮子回来了,乖乖快坐下。她还把对着她的电风扇转了个方向。我将风扇头抱在怀里,问她腿怎么摔成这样了,疼不疼,会不会有后遗症。她恨不得从摔跤头三天跟我说起,唧唧呱呱跟我讲了大半天,我眼睛盯着电视,看都不朝她看,她也不恼,这要搁往日,她准会给我扣顶“目无尊长”的帽子。插广告时,我才有空瞄她一眼。

那个暑假,我能明显感觉到她很黏我,每次只要我一出去,她就慌慌地问出去多久,早点回来。我在家,她会跛着一条腿把椅子拉到我身边挨我坐,陪我一起看湖南卫视的《还珠格格》,在我笑得东倒西歪时,她虽然不解,但也跟着我一起笑,她时不时还能帮小燕子纠错,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是陈子昂写的,那是什么前不见烤鸭,后不见蹄髈,真是瞎弄。逢到一些亲嘴搂抱的镜头,她就会撇过脸去,她还要我也扭过头去不看,说,非礼勿视。我用眼瞪她说,人家演的都不害羞,我们看的害什么羞。看多了,她也自然了,一到这些镜头时,她还特地凑上前去,说,俩又亲一起去了,俩又抱一起去了。

有时吃腻了食堂的饭菜,我就会下厨。我做的时候,她就会把椅子挪到厨房门口指点我,她告诉我鲫鱼鲤鱼在下锅前要在两边头下斜切一刀,将腥腺取出,不然会很腥;她说煎鲫鱼的时候,一定要将鲫鱼头在锅里按扁,这样才好吃;她还告诉我炒四季豆时,要先在锅里干炒一下,好褪去表皮的绒毛。其实这些小伎俩都是秋老汉教给她的。

同类推荐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弟子规(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千家诗》是中国古代蒙学书籍中影响大的几种,自问世以来风行海内经久不衰。当前随着国学热的深入,以传授优良道德规范和文化常识为目的的传统蒙学读物,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书在详细注释有关历史典故的基础上,采用与原文类似的韵文体把三篇读物译为白话文,读来琅琅上口。
  • 解不开的都交给时间吧·感悟卷

    解不开的都交给时间吧·感悟卷

    《青葱阅读系列-新概念语文阅读-解不开的都交给时间吧(感悟卷)》,那些活在时光中的痕迹,充满温馨。那些青春里的挫折和奋斗,充满激情和热血。那些在职业生涯中的经历,充满挑战和体验。家族的记忆是渗入血脉的情感基因,需要铭记。亲情的濡染,更是人生常开不败的花朵,随手采撷,芬芳扑鼻。一段段真情,一段段光阴,跃然纸上。
  • 张承源诗选

    张承源诗选

    本诗集收入作者百余首诗作。诗作内容分为“哨所短笛”、“春天泳怀”、“狂歌恋曲”、“丝路女神”、“母亲长河”五卷。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莎士比亚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莎士比亚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

    《迷失六度空间》是“当代优秀悬疑故事作品集”系列之一。一个刚刚出狱的惯偷死在了市博物馆的一幅山水画前,画框上有他临死前用血写下的奇怪符号。刑警队副队长司马鉴发现,曾经和被害人同一个监舍的人在出狱后全都离奇死亡!为找出系列案件之间的联系,司马鉴去监狱找7号监舍的最后一名囚犯了解情况。赶到时,监狱却突发火灾,监舍被烧毁了,最后一名囚犯也在释放后被人杀害。与此同时,司马鉴的女友发现那座监狱是由一座寺庙改建而来,而寺庙中曾有一块石碑,上面记载的正是七种该杀之罪。
热门推荐
  • 阿拉德战记FAD

    阿拉德战记FAD

    3年前,因为一时好玩,把一起DNF的朋友们当做主角写进了故事里。也是因为时间缘故,直到今年才有时间继续写下去。断断续续,修修改改,终于完成了。诺斯玛尔,天界,异界,大灾变,使徒,发电站,甚至魔界。阿拉德大陆的主线游戏剧情更新到哪里,我就写到哪里。因为我想用文字的形式记载着这片充满丰富多彩故事的阿拉德大陆。QQ,965657476欢迎交流
  • 锦鲤世家

    锦鲤世家

    山茶花愈开愈热烈,一双眼早已为世间混浊。 前半生,她倾尽心血为了族群却搏来一场空,挥剑自尽。 后半生,他放下所有,力挽狂澜,只守护她一人。政客相见,亦敌亦友,相杀相爱,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试着以另一种生物的眼光看待现代人类,看待我们自己,又会有怎样的五味杂陈呢?这里新手新作,开始甜,后面狠虐的大型催泪文。当然喜欢了也要投推荐票哦(????`)
  • 末世之我不是传说

    末世之我不是传说

    一个悄然出现的时空之门,一次意料之外的研究事故,引发了一场波及全球的灾难,马灿,一个普通的大学学生,本该平凡的渡过一生,却不料被迫在这丧尸纵横的世界里挣扎求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当你饿得奄奄一息时,是选择高傲的死去?还是卑微的活着?当你被困在一座高楼楼顶时,是选择纵身一跃?还是忍耐求援?当你眼看曾经的亲人、恋人、朋友受到伤害时,是选择挺身而出?还是视而不见?当你......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末世不光是有尔虞我诈,也有人性的光辉。我想尽量写出我心中真实的末世,在笔下勾勒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复杂的人,真实的人,向往着光明却又被黑暗污浊的人。PS:本书绝对不会慢慢写成玄幻文
  • 帝尊之放肆宠

    帝尊之放肆宠

    这是一篇特别甜宠的文章,是由上古帝尊还拥有红莲业火,天地孕育的魔女的感情长篇小说,她俩相遇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
  • 太昱

    太昱

    天地初开,混沌始散。神力充斥着整个世界,这时,万物生灵皆于神力中诞生,神!是他们天生所带之名,无数年之后,神灵的修炼到达巅峰时期,万神纵横宇宙世界。但神界神力衰落......
  • 渡灵玄录

    渡灵玄录

    命运挫折,逆境百出,叶修的生命是使命的召唤还是另有他谋,特殊的命格将如何摆布?尽在渡灵。
  • 浮云已上天

    浮云已上天

    家人的失踪,亲人的离去,恍恍惚惚的人生,似乎就像水一样平淡,原本以为就只能在这个世界苦苦挣扎直到她穿越了发现原来爸妈,弟都在这个世界虽然这个穿越有点费电,但总算幸福的生活已经来临……
  • 存言曰

    存言曰

    最近抑郁症越来越严重了,想着写些什么东西。
  • TFBOYS之王俊凯请别离开我

    TFBOYS之王俊凯请别离开我

    22岁那年王俊凯遇见了不完美的她,她漂亮善良纯真任性,他霸道腹黑,他视她为珍宝,他是她的哥哥,万分阻挡却阻挡不了爱情王俊凯:“每件事情都有发生的理由,可无法解释遇见你,夏依檬,能不能让我再爱你一次”
  • 无限之异度空间

    无限之异度空间

    林轩在面对现实世界索然无趣下,接触一款名为异度空间的游戏,不料和黑衣女孩林依然一同跌入到神奇空间。本以为只是超级病毒作用于虚拟的高维空间,然而当真实的恐怖和面临生存的挑战...那本应存在于电影中的人物一一出现在他的眼中,惊变二十八周,行尸走肉,咒怨,邪恶力量...等等,甚至是异度空间自创的世界!危机,生存,人性!该如何去抉择。在这里我只想活下去,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