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52300000005

第5章 中国古代玻璃器史(1)

(一)西周玻璃器

中国古代玻璃器起源于西周。过去,一般学者认为我国古代玻璃是从外国传来的。但考古证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玻璃制造业了。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玻璃器是陕西周原的先周和西周墓中出土的玻璃珠和玻璃管。这是含有大量石英和少量铅钡的早期玻璃,不同于西方的钠钙玻璃。

从西周至魏晋南北朝,中国玻璃为铅钡玻璃。这种玻璃熔点低、质地脆、容易碎,只能采用青铜器的范铸法:先塑出实心泥模确定器形,然后将加工好的范泥贴在模上,使模上的纹饰压印在范泥上,待范泥半干后分割取下即成外范。分范后再将实心泥模的表面刮去一层成为内范,刮去的厚度即玻璃器壁的厚度。待内范与外范阴干定型后,将其烧造成陶范,最后经过浇铸、冷却等工序,带有纹饰的玻璃器就铸成了。

西周玻璃器分布区域除陕西周原外,东至山东曲阜,南至河南淅川、江苏苏州,北至山西曲沃,都有玻璃器生产,地域相当广阔。生产的玻璃珠有圆形、椭圆形、算盘珠形、梭形、十字形等;生产的玻璃管只有细圆管状一种,但长短不一。玻璃珠和玻璃管多用于串饰,依使用者社会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平民佩用单一的玻璃珠管串饰,权贵多将玻璃珠管与白玉、红玛瑙珠管配合使用,使玉佩多姿多彩,具有白、青、红、绿、蓝等五彩缤纷的效果。西周人喜欢用蓝或绿色玻璃珠、红色玛瑙珠和白玉串联成杂佩,显然是用玻璃珠充作水苍玉了。这促成了古代玻璃与玉文化的联系。

西周玻璃器有四个特点:一是器型简单,只有珠、管装饰品;二是器型大小不一,规整度极差;三是质地疏松,有气孔;四是基本上没有纹饰,色彩单一,以浅蓝、浅绿为主。

如原始玻璃珠管,先周至西周玻璃器,出土于陕西扶风县,现藏于周原博物馆。珠径0.8—1.0厘米。管长1.8厘米,直径0.4厘米。含有少量的铅、钡,石英量大于80%,有光泽,气泡极少,表面光滑,质地坚实,为人造原始玻璃,有瓷白色、天蓝色和麦绿色三种,呈圆球和长管状,为最早的铅钡琉璃。

经中外专家用现代光谱实验鉴定,共同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的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属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中国古代玻璃是用一种特有的原料独立制造出来的,其发明过程与青铜冶炼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青铜的主要原料是孔雀石、锡矿石和木炭,冶炼温度在1080℃左右。石英砂是熔制玻璃的主要原料,还有纯碱和石灰石等,冶炼温度为1200℃。在冶炼青铜的过程中,各种矿物熔化时,其中玻璃物质在排出的铜矿渣中出现,成为固化的硅酸盐化合物,不是拉成丝,就是结成块。由于一部分铜粒子侵入玻璃,因此呈现浅蓝或浅绿色。这些半透明、鲜艳的原始玻璃吸引了工匠,于是工匠便将其制成精美的装饰品。西周玻璃珠和西周玻璃管就是这样出现的。

(二)春秋战国玻璃器

春秋时期的玻璃器数量仍然很少,品种仍很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

战国早期,玻璃器数量有所增加,但仍以蜻蜓眼玻璃珠等小型珠饰为主。如深蓝蜻蜓眼玻璃珠,春秋晚期赵卿墓出土,现藏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长2.2厘米,直径1.2厘米。两端略平,正中有一圆孔。浅蓝色底,器表镶嵌24个白边深蓝圆点,酷似蜻蜓眼。制作精致,光彩夺目。又如蜻蜓眼式玻璃珠,战国玻璃器,河南文物商店藏。椭圆形,直径5.9厘米,球上有一直径为1.2厘米的穿孔,孔内有明显旋痕。珠面饰以规则对称的八组套色圈点纹,分别以蓝、黄和绛红色玻璃点染,套圈纹中心呈凸起状,形似蜻蜓眼。

蜻蜓眼玻璃珠始见于春秋末、战国初,是玻璃器上流行纹饰的开端。这件作品与一般玻璃珠不同:尺寸大,湖北省曾侯乙墓出土的玻璃珠串中最大的一颗直径为2.5厘米,而此器的直径是它的两倍多;纹饰繁缛,套色圈点纹大眼套小眼,并以小连珠串加以间隔,但繁而不乱;工艺多样,结合了贴塑、点彩及刻画三种装饰手法,有立体感;色彩丰富,绚丽华贵。这些都体现了当时玻璃器高超而纯熟的制作工艺。此器为战国时期随葬品,是我国现存玻璃珠中尺寸最大、分量最重、纹饰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为国宝级文物。

玻璃珠是我国古代玻璃器物中常见的类型,也是最早出现的品种,远在西周时期就存在了。战国时期,玻璃珠大为流行。目前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其中的随葬玻璃器几乎都有玻璃珠。这是玻璃制造技术、制造设备不断改进,玻璃质地更加纯净的结果。因为当时玉资源较少,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所以玻璃珠应运而生,产量大增,日益精美。

蜻蜓眼玻璃器源于西方,代表善眼,是用以抵御恶眼的。器上的蜻蜓眼越多,表示法力越大。蜻蜓眼玻璃器传入中国后,其最初的宗教意义渐渐消失,变成纯粹的装饰品,在纹饰上出现了更多的中国式图案。

战国中晚期,玻璃器的数量及品种多了起来,出现了玻璃制的璧、剑饰、印章等玻璃器。如玻璃璧,1975年于湖南省长沙市杨家山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此器直径为11.3厘米,厚0.2厘米。米黄色,形制、纹饰与周代玉璧相同。圆形,扁平体,中有圆孔,表面饰以谷纹。此璧以模铸法成型,制作规整,色泽温润,显示了战国时期玻璃制造业的高度水平,堪称无价之宝。战国时期不仅将蜻蜓眼玻璃珠作为装饰品,而且还以玻璃制成仿玉品,此器即仿玉品中的精品。又如柿蒂纹谷纹玻璃剑首,1953年于湖南省长沙市东塘11号墓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直径4.5厘米,厚0.5厘米。米黄色,圆形,略呈喇叭状。背面中央有一小柱,长0.4厘米,径0.9厘米。正面光亮,器表中心有一小圆点,外有两道阳线弦纹,其外为四朵云纹组成的柿蒂状纹饰,在一周较粗弦纹外是三圈谷纹,谷纹外有一周细弦纹。又如玻璃印,阜阳市博物馆藏。高0.9厘米,边长0.9厘米。印面方形,钮部有圆形穿孔。印呈翠绿色,表面粗糙,有麻点。印面有边档,字迹不清。玻璃印极为罕见,此印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三)秦汉玻璃器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了秦朝。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其玻璃制造水平也最高。如在沛县发现的秦代玻璃井,下段井壁即以玻璃砌成。

汉朝代之而起,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大帝国。汉代玻璃工艺沿着战国、秦代的道路发展,继续生产玻璃器和嵌件,有耳杯、盘、带钩等生活用玻璃制品以及仿玉玻璃衣、玻璃璧、玻璃蝉等随葬用的玻璃器。

汉武帝在位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建立起了东西方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文明的大交流。汉代丝绸沿着丝绸之路运到欧洲,西方的玻璃器也输进西汉都城长安,如杯、钵、瓶、珠等器物。

仿玉类玻璃器在汉代已作为玉的代用品。因为西汉殓葬制度严格规定玉为皇族与王族所专用,所以在西汉用仿玉玻璃器随葬是相当普遍的。这类器形以璧、环、璜及佩饰、剑饰为主,甚至还有仿玉衣的玻璃衣。如玻璃弦纹杯,1987年广西合浦县文昌塔70号墓出土,现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高5.5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4厘米。此杯呈浅蓝色,敛口,弧腹,自腹下内收,小平底,底心略内凹。腹部饰细弦纹三道。该杯保存完整,色料好,是西汉时期玻璃器中的精品,对研究广西地区玻璃制造工艺极有意义。

又如玻璃带钩,1954年于广东省广州市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广州市博物馆。长7.8厘米,以深绿色玻璃制成,半透明,形制与常见的玉带钩相同,扁平状,钩扣弯圆,尾端齐平,有一圆钮,全器光素无纹饰。带钩是我国古代一种钩状服饰用品,是用于腰间皮带上的钩,质地多为金属或玉。玻璃带钩出现于西汉,极为少见。这件带钩不仅反映了汉代玻璃制作技术的水平,同时也为研究古代服饰提供了实物资料。

又如玻璃耳杯,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高3.4厘米,长13.5厘米,宽10.4厘米。椭圆形,两侧有耳微向上翘,假圈足。湖绿色,微透明,光润如玉。采用模铸成型工艺,通体抛光,制作精美,对研究我国早期玻璃器皿的制造具有重要价值。

又如玻璃耳珰,汉代玻璃器。1991年于湖南省常德市南坪乡出土,现藏于常德市博物馆。高1.7厘米,深蓝色,半透明。喇叭状,一端径大,一端径小,上下均为平面,大端平面中央一圈内凹,中间束腰有穿孔,供佩戴用。

又如玻璃蝉,阜阳县城郊出土,现藏于阜阳市博物馆。长6.4厘米,头部宽2.6厘米,身宽3厘米。中间略厚,呈灰白色,刻线较粗。整体逼真,双眼向外突出。汉代出土玉蝉较多,为口含随葬器,又称琀。玻璃蝉出土很少,极为珍贵。

广东、广西两省西汉墓中所发现的玻璃器以单色珠饰为主,也有一些玻璃容器。经过成分测试,发现绝大多数属于钾硅玻璃,氧化钾的含量一般在13.7%以上。这种成分的玻璃与同时期中原流行的铅钡玻璃迥然不同,也与西方流行的钠钙玻璃不同。

广东、广西墓葬中所发现的东汉玻璃器以单色玻璃珠为主,还有少量的玻璃耳珰。

(四)魏晋南北朝玻璃器

公元前200年,巴比伦发明了吹管制造玻璃的方法。接着,这个方法传入了罗马。魏晋南北朝时期,此法又传入我国。同时,外国钠钙玻璃也大量输入我国,带动了中国玻璃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西方玻璃比我国的铅钡玻璃强度大,耐热性好,可以吹制成器。在这一时期,由于吹制法的运用,出现了大量的实用玻璃器,质地、造型、工艺等方面都令人耳目一新。吹制技术盛行,瓶、罐、杯等容器产生了。同时,艺术价值极高的供赏玩的玻璃器也时有所见。这一时期的玻璃器异域风格加重,器物又轻又薄,透明度很好。

古代玻璃器分为实心器和空心器两类,无模吹制法是空心器的主要成型方法,利用空气的流动性、无所不在性和一定的压力性,借助特制工具将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这种专门工艺俗称“吹大泡”。

西汉时期,我国已掌握了玻璃器皿的制造技术,但尚未见到采用吹制法成型的玻璃器。

北魏时期,我国工匠吸收了萨珊王朝玻璃吹制法等生产技术,使我国玻璃工艺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吹制法成为南北朝以后中国玻璃产品的主要制造方法。

这一时期的玻璃器很多,如玻璃圆底钵,北魏玻璃器,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高7.9厘米,口径13.4厘米。敛口,鼓腹,圆底,口沿为光圆边。器身为透明玻璃,胎内有密集的小气泡,表面浮有银色蚀变。此钵出土于地宫石函内,刻有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铭记。又如玻璃小口圆底瓶,北魏玻璃器,现藏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高4.3厘米,口径2.1厘米。小口,圆唇,短头,鼓腹,圆底。器身为透明玻璃,有密集的小气泡。此瓶出土于地宫石函内,刻有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铭记。

玻璃耳珰,六朝玻璃器,1955年3月于宝成铁路南段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高2.3厘米,直径1.2—1.6厘米。深蓝色,半透明,器作圆柱状,上小下大,束腰,中有穿孔,可以悬挂。此耳珰小巧精致,虽长期埋于地下,至今仍熠熠生辉。

(五)隋唐玻璃器

隋朝是一个短命王朝,只有三十七年的历史。但它毕竟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各方面在南北朝的基础上都前进了一大步,为盛唐打下了更为雄厚的基础。

自汉代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国外的钠钙玻璃输入我国,但我国并没有完全采纳这种玻璃的配方,也没有延续前代的铅钡玻璃系统,而是在传统玻璃配方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配方,造出了铅玻璃和钠玻璃。铅玻璃以氧化铅为助熔剂,不含氧化钡,也称高铅玻璃。以氧化钠为助熔剂的主要成分而不含钙的玻璃称钠玻璃或碱玻璃。这一改变经三国、两晋的过渡时期后,在南北朝时期才基本完成,并延续到隋唐和宋代。

隋唐玻璃器的成就突出表现在陈设品、生活用品的制作上,主要有玻璃瓶、玻璃茶具、玻璃杯等。

隋代玻璃器除了玻璃瓶、玻璃杯之外,还有玻璃戒指、玻璃珠、玻璃卵形器等。均采用吹制法,器壁极薄,光亮度很好,一改中国吹制玻璃器粗糙的状况。这表明隋代的吹制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器型均为中国传统造型。如椭圆形玻璃瓶,1957年于陕西省西安市西郊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高12.3厘米,口径3.8厘米,足径4.9厘米。绿色玻璃制成,瓶口与腹部的俯视面均为椭圆形,直口,卷唇,直颈,溜肩,鼓腹,圈足。此瓶气势挺拔,晶莹可爱,色泽透亮,不同部位深浅变化不一,为我国古代玻璃器中的珍品。

又如玻璃戒指,1958年于湖南省长沙市出土,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直径2.2厘米,暗紫色。

又如玻璃卵形器,1957年于陕西省西安市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径4.7—6.3厘米,形如鸡蛋,晶莹可爱。

同类推荐
  •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

    《中国名家看定南》一书付梓,既是对定南改革发展的回顾,也是定南人民感谢伟大的党、讴歌伟大时代的另一种表达,更激励着我们在奋进的历程中以务实铸就辉煌,以豪迈续写新篇,定南的发展步伐也定将因有名家们的印迹而更加深远、更加铿锵激越。
  •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价值和最被关注的未解之谜,同时结合科学文献及考古、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科普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谜团背后隐藏的疑点翔实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开阔视野,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 另类日本文化史

    另类日本文化史

    本书不以常套的纵向时轴表现日本文化史,而是从世相的横断面着手,深入至文化的内核并从中观察和体验。于是,勾勒出了很多令读者有感兴趣的话题:间的红唇黑齿为何意?一个寂字,为什么令日本人狂喜和狂爱?生死又是如何化为千年之风的?卡哇伊的前身今世?穿着和服的动漫凯蒂猫为何人见人爱?AKB48走红与少女爱的深层关系?非黑非白的幽玄之美与湿气有关?当然,还有汉字文化的魔界幻境,切腹的白日青天,怨灵的鬼魅幽影,不伦的残月融雪等考述与解读。作者总是用别样的眼光,将纷杂在事象背后的文化根由揭出。用语雅赡,用意深至。可读性强。
  • 酒桌要革命

    酒桌要革命

    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比较系统的写酒文化的书。在当前酒文化混乱的局面下,这本书从酒文化、酒风俗、酒科学等角度告诉读者喝酒要变革,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喝酒了。要移风易俗,改变以前的落后的喝酒习俗,提倡先进、科学、有益的新风俗、新风尚。本书写作上通俗易懂,是一本很不错的文化读本。让读者欣赏图书之余,又能学到有关酒文化、酒风俗等知识,同时又了解了解酒科学,改变落后的喝酒习俗。
  • 思想课堂-人性笔记

    思想课堂-人性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尘遇

    尘遇

    故事发生在2125年。人类有一款超级智能横空出世,它是在游戏领域率先爆发。应运而出的尘世(theortherworld),像是一场革命席卷世界。我爱如尘缘聚散,旧日心头的男神忽来,命运的大潮下我又有怎样的际遇?看我笑傲千山,挥斥方遒,忆往昔风雨有同舟。从不难过,从不退缩,散发扁舟笑酒浊。
  • 万灵鬼尊

    万灵鬼尊

    位面碰撞,世界崩毁,凶魔入侵,群魔乱舞。怀无上天赋,携最强妖刀,拥绝代佳人,戮无尽邪魔。他,一个表面冷苦无情、内心柔软而善良的少年,无意与人为敌,却被乱世逼着叛离正道堕落成魔。神,是他刀下亡魂;妖,是他刀下亡魂;魔,亦是他刀下亡魂。世间毁誉,世人冷眼,于我何干?我自淡然一笑,以吾本性,快意恩仇,屠尽天下,独掌万灵!
  • 明月带我回

    明月带我回

    前一世他成皇,她未被封后,却惨死,惨死前得知,爹不是亲爹,娘不是亲娘,这一世她只想报仇,看她素手搅动风云,不想却被某冷王关注,虽有情愫,却厌倦后宅生活,于是,一个人偷偷携包离去,多年后归来,她已有了孩子。
  • 这个王妃有点仙

    这个王妃有点仙

    【1v1宠文+微玄幻+冒险+双身份主角+双强+身心干净,小可爱们放心入坑】简介: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一个不受宠被当成棋子抛弃的和亲公主听起来倒也般配只是…………说好的无权无势呢你这天下是怎么回事???某女表示,你这盘棋下的可真够久啊,原来我一开始就在棋盘上。某爷表示,你怎么会在棋盘上呢,你明明在我心上。呵!
  • 无上帝脉

    无上帝脉

    百年前,他是四宫君王之首;百年后,他注定在彼岸称帝!苏醒前世帝魂的灵言,开始了一条曲折而瑰丽的修炼路途,若前世已然悲苦,今生定要夺目!
  • 与美搭档

    与美搭档

    一个多月前,我还是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待遇丰厚福利优越。如果没有出现被陷害导致丢掉工作,我现在还是个高级白领。可惜天有不测风云,离职后,我来到了一家不算大的公司,在我的带领下,公司业绩突飞猛进,公司里的美眉搭档,亦是一个个对我青睐有加。而家里更是阴差阳错的,住进一个又一个的性感美女,对我进行无下限的引诱……都是我的菜儿!谁也别动筷儿!
  • 往生界三十天

    往生界三十天

    人死之后,去了哪里?天堂、地狱、往生、轮回?爱情,对你来说,有多重要?倘若真的有一天,你的生死存亡,只维系在你的爱情之上,你是生、还是死?一天,无名写手蝉将离在寻找灵感的过程中被一个少女杀死,他睁开眼睛后发现自己身在一个叫做往生界的地方。原来,每个人都会身死两次,一次在心跳停止之时,一次在阳间深爱你的人逝去之时。杀死他的少女随他一起来到往生界,他答应跟随少女一起,找到一个人,然后带他一起回到阳间。这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世界,在这里,你将领略到对“死亡”和“爱”最美好的解读,从此,生者不再为逝者悲伤。
  •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借力而行,化零为整的整合时代

    对于整合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好的时代。改变思维,你只需要多行动一步,从整合中去找寻你所需要的一切,成功自然就会到来!
  •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弱点——挑战人性的十六大弱点

    本书总结出十六个大多数人常见的弱点,为你提供了战胜这些弱点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 末世之我不是我

    末世之我不是我

    作者承诺,永不太监,断更请假最多三天。在这已经开启万界盛世。我想和诸天神魔争一争这王座想和万界群雄相识香蕉想和各位大白腿…呸呸想和各位大胸弟好好比划比划……咳~吾,终将踏上王座而你们,要么站着死,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