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712100000009

第9章 董仲舒的学术活动(6)

“十指”即:记录事变以突出重要政务;反映出事变的起因;根据事变的起因而施以相应的措施;强干弱枝,尊君卑臣;辨别是非,区别同异;论贤才之宜,以明用人之方;亲近徕远,与民同心;根据周代文化,回归朴质;记事始于春,遵循“木生火”的五行之运;考察灾异和衰政的关系,以见天人关系。

再次,是发挥《春秋》的微言。微言即圣人没有明说,却透露于字里行间的意思。下举三例:其一,董仲舒从《春秋》“隐公元年”纪一为无例中,发现“大始正本”的深意,曰:“一者万物所从始也,元者辞之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大始即重视初始;正本即端正根本。君为天下之本,故应正君王以正天下。其二,从“春王正月”一句中,发现王者当“上承天之所为,下以正其所为”的深意。其三,从《公羊传》“何谓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推行说: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道义也。”从而为国家的政治统一和思想统一政策奠定了哲学基础。

最后,董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以解《春秋》。通过考察其中天灾人事的联系,从而建立起“天人感应”学说。在《汉书·五行志》中,保留有不少董仲舒关于《春秋》灾异的解说,这些解说影响了整个汉代的天人学术。他还推阴阳运行规律,求雨止雨。司马迁说他“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而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王充说他“表《春秋》之义,稽合于律,无乖异者”;他还据《春秋》之褒贬,定是非和名分,用以论事断狱,后人编为《春秋断狱》一书,等等。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加入《春秋》之中,变经学为致用之学,使《春秋》成为实用之书。汉代有“孔子作春秋,为汉垂法”之说,即是受董仲舒《春秋》学的影响。既把儒学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而且把经学讲活了,扩大了《春秋》的影响,提高了儒学的地位。《史记》说:“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汉书》说:“景武之世,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都肯定了董仲舒在公羊学上的特殊贡献。

董仲舒是汉代传授公羊的始师之一,汉代传公羊者都以他为祖师。仲舒传嬴公,嬴公传眭弘,弘传严彭祖、颜安乐,宣帝时立为博士,于是《公羊》有严、颜之学。后四传至东汉末何休,撰着《公羊解诂》,其自序虽声称用胡毋氏《条例》,论者颇以其说多同于仲舒,可见董氏实汉世公羊学正源,吴检斋曰:“《春秋》之学,则以仲舒为不桃之宗。”实为不刊之论。

3.依仁游艺,论道弘儒董仲舒还为汉代今文经学制定了一套系统的理论,归纳起约有“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三纲五常”等。

天人感应孔子的天命观游移于精神与物质之间,而以物质性为主;孟子则赋天命以客观规律性和必然性;荀子的天命观是纯粹物质性的,并力主天人之分。董仲舒的天命观则基本上是精神性的,但也有物质之天的因素。他一方面承认天道不过表现为阴阳消长、四时运行,认为:“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变而有常.”(《天容》);“天之道,春暖以生,夏暑以养,秋清以杀,冬寒以藏”;又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五行相生》)天道和天地之气都是物质的东西,表现为规律性的运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有“天命”、“天志”、“天意”者在,并十分强调天命对人事的干预和影响,此即他的“天人感应”说。首先,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之祖、人类之父。说:“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又说:“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为人者天》)由于人为天所造,这就决定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人副天数”、“王者配天”、“天人感应”等方面。关于“人副天数”,董仲舒以为人不仅是上天意志的产物,还是天地形体的复制:人体有三百六十个骨节,像一年三百六十曰:人体有十二个大关节,像一年十二个月;人的骨肉像地的山梁与泥土;人的耳目像天的日月;人体有脉理像山川河谷人本身就是一个小天地。人的性情也取则于天:“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晴,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寿命化天之四时,人之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为人者天》)人简直就是天地一切特征的副本。天不仅生成了人本身,还生成五谷来养育人类:“天生五谷以养人”(《止雨》);“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又养而成之” (《王道通三》)。关于“王者配天”,即人事法天。天有四时,王亦有四政:“以庆副暖而当春,以赏副暑而当夏,以罚副清而当秋,以刑副寒而当冬”。庆、赏、刑、罚,就是取法春夏秋冬四季的暖暑清寒制定出来的。在君臣行为上,董仲舒也主张效法天地:君应法夭“高其位而下其施,藏其形而见其光”,高高在上,施而不为;臣应法地“暴(露)其形,出(现)其情”,向君王竭忠尽虑。地不兼天之美,臣也不敢“擅君之美名”,功皆归于君,恶尽归于臣。关于“天人感应”,如前所云,他认为天地人间皆阴阳一气,同类相感,同气相应。人间动阴气,天以阴气应之,故多雨霖;人间动阳气,天以阳气应之,故多亢阳;人间阴阳持平,则天应以阴阳之和气,故风调雨顺。同理,人间公平政理,故天见祥瑞奖励之;搅若人间不公平,怨气太重,则天降灾异谴告之。天人息息相关,不爽分毫。

董仲舒讲天人感应,讲人副天数,这自然是牵强附会的,粗浅的,但是,董仲舒讲天人关系,其目的是要人君推行仁政,在肯定君权神授的同时,又强调君主应法天行之德行,实行德治;君王应受上苍的约束,不能为所欲为,这在专制主义政体下无疑具有牵制皇权的作用。因此,董仲舒的天人观在科学上是落后的,而在实践上却是进步的、积极的。

阴阳五行怎样认识天道呢?董仲舒认为天意体现在阴阳出入上,天道体现在五行运行上,曰:“天意难见也,其道难理。是故明阴阳入出实虚之处,所以观天之志;辨五行之本末顺逆,小大广狭,所以观天之道也。”(《天地阴阳》)天地与阴阳、五行是宇宙这个大系统中的不同环节。天地合起来是一个气团,分开了就是阴阳,展开就是四时,分布开来就是五行。天地通过阴阳化生万物,通过五行来形成事物之间的互相感应。这就是他的阴阳五行观。

董仲舒的阴阳观直接继承了《易大传》的思想,《系辞》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又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时),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董仲舒亦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几乎是《易大传》的翻版,只是在《系辞》的系统中加入了五行。他认为阴阳是天地的主要属性:“天道之大者曰阴与阳”;同时也是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

“凡物必有合。”而合必有阴阳。“(《基义》)任何事物都有两个相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即是阴阳:”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阴阳实际上是无所不在的矛盾。他说阴阳内部各自又存在阴阳的对立,层层递进,不可穷尽:”阴之中亦相为阴,阳之中亦相为阳。诸在上者,皆为其下阳;诸在下者,皆为其上阴。阴是沉的意思,在下;阳是扬的意思,在上(《阳尊阴卑》)。阴阳概念是指事物内部不可穷尽的相对立又相依存的正负两种趋势。阴阳之间又有主从关系,阳常居上、居前,起主导作用:常悬于前而任事;阴则反是,常居下、居后,处于配合地位:常悬于后而空处。“阴者阳之助”(《天变在人》),那么阳则为阴之主。

阴阳对立的关系存在于天地之间、人伦之中、政治之上。他说天为阳,地为阴;君为阳,臣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父为阳,子为阴。阳主阴从,故“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故“臣兼功于君,子兼功于父,妻兼功于夫,阴兼功于阳,地兼功于天。”(《基义》)没有一样东西不受阴阳关系、矛盾法则的制约。阴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阴阳还推动天地的运转,人事的进行。四时是阴阳的消长形成的,春天少阳用事,阳气挺进,阴气退缩;夏天太阳用事,阳气大盛,阴气极弱;秋天少阴用事,阴气挺进,阳气退缩;冬天太阴用事,阴气大盛,而阳气极弱。阴阳运行不已,循环往复,四季也便年复一年地不断代谢。根据董仲舒王者法天的理论,他还认为天有阴阳之德,君亦有仁威之德;时有四时,政亦有庆赏刑罚四政。天贵阳而贱阴,君亦应任德而不任刑。奉天道,顺阴阳,就四时有序,风调雨顺,祥物并出,否则就四时逆序,灾异并降。阴阳是天人之际的枢机,是权衡人事得失的天平,非常灵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这五个概念,是我国古代智者对世界本源、万物类属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尚书·洪范》将五行抽象为五种物质属性;春秋时出现五行关系,即相生相克理论;战国邹衍将五行的自然属性引入人类社会,制造了五德终始学说。董仲舒将五行说中的物质属性、生克关系和五德终始的内容全盘继承过来,并将五行与天地、阴阳、四时联为一体,形成了他自己的阴阳五行学说。董仲舒将原始的五行是五种物质属性的观念,提炼为五种德行。

《洪范》曰:“水日润下,火曰炎上,木回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

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就是水火木金土的物质属性,或功能。

董仲舒认为五行不仅具有五种属性和功能,更重要的是五种德行,曰:“五行,五行(音信)也。”(《五行对》)如“本主生而金主杀”之类,故有木德、火德、土德、金德、水德之称。将五行赋予了道德属性的内容,具有实践意义,五行原理也才可以广泛运用于人事政治之中。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比相生,间相胜”(《五行相生》)。即木火上金水五者,相邻的依次相生成: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三者又间隔一个相克:木克士,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关系是单向的,固定的,“逆之则乱,顺之则治”,不可逆转。五行的功能,首先是与阴阳“相与一力而并功”,形成四时;继而协助四时生成万物:“故少阳因木而起,助春之生也;太阳因火而起,助夏之养也;少阴因金而起,助秋之成也;太阴因水而起,助冬之藏也。”(《天辨在人》)其次,五行相生、四季相次的法则也是人间社会伦理的最高蓝本,他说:“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长之;父之所长,其子养之;父之所养,其子成之。”(《五行对》)父子)

同类推荐
  • 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本书对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城市社区建设相关概念进行的梳理和对国外城市社区建设典型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可借鉴的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社区研究的历史轨迹和我国城市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典型个案,基于城市社区管理体系框架以江苏省苏州市的城市社区建设为个案,从社区、街道、区以及市四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实证分析,详细阐述了苏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对策。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

    博杜恩·德·库尔德内以其深刻的语言学思想在俄罗斯语言学界和西方语言学界备受关注,但我国语言学界关于他语言学思想的研究却几近空白,只有零星的介绍性文章,缺乏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更无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研究。《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作为博杜恩?德?库尔德内语言学论述的集大成者,共收录他的主要论文52篇。《普通语言学论文选集》在现代语言学蓬勃发展的今天,当可补我国介绍和研究国外语言学流派与理论的教科书和著作之阙。
  • 2049,相信中国

    2049,相信中国

    中国是唯一的无神论世俗大国,唯一的文明持续五千年不间断的大国,唯一的数次和平崛起的大国,唯一的在殖民浪潮中未被同化的大国,唯一的财富和科技持续拥有二千年中心地位之一的大国,唯一的还在使用象形文字的大国……一个唯一是巧合,许多唯一就是特质。本书带领读者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向读者展示秦汉唐宋的辉煌,雅片战争的屈辱,新时代的雄心。通过对比,用事实和理论向世人论证,2049年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富足、和平和文明超越的大国。随着中国的雄起,世界将走向三极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

    在你荒芜的纯真里瞭望

    本书杨印子著的一部校园青春长篇小说。讲述了高中学生郑远笙和蔡彦在充满繁重的学习压力而又满溢着青春激情的高中生活中,分别经历的一段感情:郑远笙与同学允雨相恋,蔡彦则暗恋其年轻的老师意秋识,而最终他们的感情都随着高考的来临和结束而告一段落。小说写一群年轻人纯真年代里的纯真情感,这情感值得每一个人珍视。
  • 三国演义之这才是真相

    三国演义之这才是真相

    刘备天天念叨的“中山靖王”到底是啥祖宗,跟当时的皇上到底有啥关系?为啥堂堂一代王爵的后代,沦落成以卖草鞋为生?关羽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道义释曹操,刮骨疗毒……等等究竟有多少是真的?张飞据说是一位花季美男……吕布死后,貂蝉美眉后来去哪了……为什么说三国里最大的BOSS其实是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为什么大批文臣武将,在公元220年集体逝世……三国演义那首注明的开卷词“滚滚长江东逝水……”其实不是老罗写的……司马炎统一了全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曹操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CEO,为啥那么不被三国演义的作者老罗待见,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不知道的话,就来看看呗……
  • 逆血而行

    逆血而行

    在啼笑和辱骂中成长,在黑暗与鲜血中找到自己的路,夺回原本属于他的东西...“只要我脸皮够厚,就会天下无敌”
  • 卿为吾悦

    卿为吾悦

    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万丈红尘,唯悦者三,日,月,与卿日出东方,月落西厢,执子之手,不老天荒。初见时,惊鸿一瞥是你,南柯一梦也是你。
  • 方客无双

    方客无双

    梦想?早已被残酷的现实所击碎。信仰?没有鬼神,没有因果,我们可以信什么?权势还是财富?命运?是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拼?还是龙生龙,凤生凤?我们是迷茫的一代,但不是堕落的一代!小说通过李林(土著)和莫寞(穿越客)两个人相识、相知,相同又不同追梦,守护的历程来展现传统和现代两种人对于人生、命运的态度和对忠孝仁义的解读。旨在告诉大家有些东西可以变,但有些东西不应该被改变,那就是我们的情感,我们的守护!人生有多少无奈,心酸。历尽磨难之后,只愿我还是我,天还是天!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多多支持!方外的成长需要你们的参与和帮助!
  • 无限狂战

    无限狂战

    当某一天,这些人来到地球,地球便就走上了一条不同的进化之路。
  • 观赏园艺学

    观赏园艺学

    本书分上篇总论和下篇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共六章,即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及分类,观赏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观赏植物的繁殖,观赏植物的栽培管理,观赏植物栽培的设施,观赏植物的无土栽培;各论部分共九章,即切花的栽培,盆栽植物,一二年生露地花卉,草坪及地被植物,园林树木,盆景,插花艺术,园林植物造景,观赏植物经营。本书力求阐明观赏园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反映观赏园艺学的主要最新成果。本书可作为农林高等院校、职业技术学院观赏园艺专业、园艺专业、园林规划专业、城市园林专业和农艺专业本、专科教材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魔界妖精学院

    魔界妖精学院

    这是讲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发生了一次意外变成了吸血鬼,想要学会妖精的生活方式在人类世界生存,在妖精学院发生的故事结交的朋友与趣事,慢慢历练和朋友一起变强的故事。......呃,好吧我不想欺骗读者其实这是一篇吐槽为主的文章。
  • 机铠觉醒

    机铠觉醒

    万物为铠,机械武装!神秘陨石从天而降,除人类外天地万物皆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