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79200000007

第7章 亲人哀送老村长 乡土文艺润心田(上)

1959年1月18日,****怀柔县常委第三次会议专门分析研究公社化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形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目前整体形势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先解决眼前食品短缺问题。会议决定按公社供给社员每人四两猪肉、五两杂肉、半斤豆腐,让农民过好春节。年三十的团圆饭全村男女老少照例走进人民公社大食堂,每十个人一桌围坐在一起,听小喇叭里县长王锡瑞的新年祝辞,看生产队长率领炊事班的人员给大家上菜。在大人自制卷烟升腾的烟雾和孩子们的戏笑打闹中,一些朴实忠厚不善言辞的老贫农心里总嘀咕年前大秋发生的怪事:‘大片的玉米棒子还没来得及掰就连秧带果的一起深翻到土里去了,村南张家坟一带杂豆荚熟透炸开、没容动镰刀就被拖拉机犁过复盖了,然后人海战术抢种冬小麦……到手的粮食不收、那往地里撒种子耠麦子的目的又是为什么呢?’此时平义分大队党支部书记王文通心里明镜似的,他知道社员心里在忧虑什么,他明白老村长把党支部的担子交给他的重要意义。3月28日怀柔县委下发《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文件,主要内容是:统一领导,队为基础;分级管理,权力下放;三级核算,各自盈亏;按劳分配,承认差别。6月20日怀柔县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人民公社社员自留地》的通告,明确自留地长期归社员使用,鼓励社员利用闲散土地耕种谁种谁收。八一人民公社大食堂照样开着,尽管主食中纯粮的吃食渐少、增量法的吃食渐多;菜品中肉片变成了肉末、鲜菜换成了干菜。大家一日三餐还是‘外甥打灯笼’照就(舅),对于哪级管理、哪级核算的文件不太关心,至于自留地的话题也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冒出去了。7月1日王文通召集生产大队队长王保祥、宣传委员王文汗、组织委员刘平、民兵营长刘进才、民政乔英年,落实县委指示,针对去年增产不增收、大规模深翻土地担误了秋收秋种、大食堂库房存粮很有限的现实情况,特别强调要抓好食堂、抓好生产。

7月15日黄昏,老村长段有文去逝。消息飘进平义分村的角角落落,在暮色笼罩下大食堂的餐桌上,大人手端着饭碗、攥着筷子、木呆呆的听着大队小喇叭里播放着段有文家属低沉而诚恳的意见:‘段有文在弥留之际一再叮嘱我们,他去逝后一切从简,不要惊动村民,不要劳神亲戚朋友,简简单单埋在恒岭脚下,让他能看着平义分变化就行了。我们子女一致同意按老人的遗嘱办,择时送老人到北山’。小孩子们盯着大人凝重的眼神、耙了几口饭都悄悄地溜到食堂外面去了。在平日大家抢着吃五分钟后所剩无几的餐桌上,现在主食筐原封未动、静静的摆着,四个菜盆只下去少一半。人们默默的回到了自家、坐在炕上不知所务。刘宝库一边在地上走溜儿一边和媳妇王桂芝唠叨着自已同段有文一起到王家峪秘密参加抗日宣传活动的情景。王文仕哥俩在屋里左转转右摸摸、总也想不出对老村长多年照顾感激之情的表达方式。画匠刘惠拿出自已的看家本事、糊着护卫村长西行的纸牛纸马。炊事员田桂兰抹着眼泪、把食堂的大锅刷了一遍又一遍、笼屉码了一回又一回。乔四奶奶刚接生完婴儿、进家洗洗手拿起花綳子、一针一线的绣出老村长的优良品德。杠坊刘长春把小杠数了一番又一番、大绳捋了一次又一次。这一夜晚,平义分几乎家家的灯光都灭得迟,人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按京北地区民俗,人离世后的第三天要出殡下葬入土为安。段家人在第三天头遍鸡叫就都悄无声响的忙起来了,给老人净面、整容、苫单,给供桌续上新香、换上鲜果、烧第一遍纸钱。家人一面有条不紊的为老人忙碌着,一面无声的默默垂泪,听公鸡叫过三遍、见窗户纸已经发白,段有志走到堂屋、轻轻的打开屋门、准备送大哥远行。来到院子、段有志围着头天晚上在院子中央停放好的松木棺材转了一圈,然后揭去苫在棺盖上的白布,从院里的铁丝上摘下没用过的白手巾,探着身子把棺材里里外外又重擦了一遍。这时段有芳、段有成哥俩抱着崭新的被褥来到段有志身旁,哥仨抻着为大哥铺好‘卧榻’。段有志看东方天迹泛红,回屋招呼家人把大哥的遗体挪出来、在太阳露头之前入殓。一会儿段有芳、段有志、段有学、段有成与段继宗、段继武、段继森叔姪七人、从屋里托出段有文的遗体,众家人七手八脚的一起、把遗体轻轻的放进棺材里。段家儿媳妇、姪媳妇、孙媳妇十几个人,在灵前放好瓦盆,烧上第二遍纸,续上新香。此时段家上上下下二十几口人、脸上都挂着泪花,但都没放出悲声。在全家人静静的看着瓦盆里的冥纸灰由红变暗时,段有志听出院门外有声音,他走到门前随手把两扇大门缓缓开启,门前街上的情景让这个已离别家乡十三年、侦查兵出身的军人愣住了。不知什么时候,院门外已经整齐摆好杠坊里的两根大杠、四根中杠、八根小杠、十六人位置的出殡架构,杠坊班主刘长春和轮换抬棺的三十二个小伙子、在旁边静静的等着。再向前看,纸人、纸马、高的、矮的纸饰,分左右两列摆在了大街上,每个纸饰的身后都站着一个年青人。段有志见此情此景,泪如雨下,噗通一声给乡亲们跪下了。段家人赶忙出来搬凳子、倒茶水纷纷道谢。大家回应过后、各忙各的准备下一步。太阳刚出地面,大队长王保祥、党支部书记王文通带领全体村干部进了院门,段有志等人迎上前去,大家简单说了些节哀的话后,村干部们将王桂芝组织妇女手绣“村民主心骨”的幔帐、举起来平放在棺材上面。民兵营长刘进才问山上墓坑挖得怎么样了?段有芳告诉说‘第六小队昨天五个小伙子干了三个小时才在石窝里打出坑来,没问题了’。日升两杆子高起灵,王文汗抄起斧子为老村长定做的棺材盖偰上钉,段家人烧完第三遍纸钱。“3。5”标准的棺材要从只有寛一米高两米的院门抬出去是不可能的。村里遇到出殡大门或二门窄的时候,只能挑选身强力壮、聪明麻利的男子汉来承担,村民赞称其‘揹大肩’。此时村里公认的两个‘揹肩’好汉王文清和张学荣已在现场等候,随着杠坊刘长春的一声“起灵”号令,身高一米九零大个帅气的小伙子王文清背站在棺材前、两根从棺材底部捆牢栓好的绳套挎在双肩上、两支大手反扣牢牢的抠着棺材的两边前角,只见绳套慢慢的陷进王文清的肩窝里、棺材被缓缓的抬起。在刘长春节奏鲜明的梆子声中,棺材后面的张学荣脸贴着棺盖、双手扶着两侧棺壁、大绳套在两肩、稳稳的踩着点向前迈进。当棺材距左右两边门框各间两寸、离门楼一寸空间顺利通过时,街上的众多村民给予两个壮小伙儿赞许的目光,其中也包括有姑娘们的爱慕眼神。刘长春见棺材已放置杠架上,指挥众人依次从左向右前后两条大绳绑牢棺木。在大家紧张有序的忙活中,小脚老太太乔四奶奶挤进来,把自已一夜绣织的“大好人”绣幔放到棺盖上。遂后刘长春三声梆响,八根小杠、十六个人一齐抬起老村长的灵棺,在满街村民的目送下、向给平义分人带来繁衍生机的三条河源头恒岭走去。

1959年10月13日北台上水库开工兴建,以乔仲年为突击队长的“猛虎团”从密云水库转战到与怀柔水库相隔十里路的北台上水库工地,乔仲年的一面旗帜继续在新的战场上飘扬。从1958年至1963年的五年间,平义分大队党支部先后七次派送民工346人次,这些从平义分走出的不怕苦、不叫累的青壮年,身上带着战争年代长辈爱憎分明、欲血奋战的优良品德,不管是战斗在怀柔、密云、北台上、黑山、王家峪等水库工地,还是活跃在怀丰、怀昌、怀九等县级公路战场,平义分人都以乔仲年为榜样,大大小小的立功授奖消息隔三差五的就会传回平义分。

1959年秋收后,随着‘深翻土地’的口号弱化、‘大炼钢铁’闹剧收场、农活渐轻,传统的村民业余活动、自发的开始操持。平义分男女老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解闷娱乐类型剧目有三种,即高跷会、小车会、评剧团。高跷会和小车会都是中国古代民间流传很广的民俗自娱自乐的文艺方式,其中高跷会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繁荣在元代鼎盛中期,而小车会起源于五代十国末期、成型于元代晚期。两种娱乐方式根植于民俗戏曲和民间故事,均借助道具设计力所能及的动作、采用戏剧脸谱化的扮相、表演百姓耳闻能详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情节。评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仅次于京剧、为中国第二大戏曲剧种。评剧源于宋代的杂剧,由科举不得意的读书人发起、在村镇广泛流传,时称“瓦子戏”。到元朝因不开科举,儒士阶层入仕无门,于是转而关注在民间流传久远、有较丰富故事情节的“瓦子戏”,并进而推动杂剧在中华大地的繁衍。随着“瓦子”在华北、东北及其它一些地方广泛流行,“瓦子”出现多个分支,以正末(男主角)和正旦(女主角)为主唱、其他配角只有对话与动作的“莲花乐”即是其中的一种。清代中叶河北唐山一带把民众喜爱的“莲花乐”加入本地区曲艺元素,形成独具风格的“乐亭戏”,即是评剧的雏型。每种类型玩艺儿里都自然形成由几名骨干、众多粉丝和成帮结伙的从众人群组成。平义分人爱自已的家园,爱带有山西味儿的京北文化,爱自编、自导、自演、自看的乡土节目。作为村党支部宣传委员的王文汗,不仅自已喜欢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而且把活跃村民的业余生活、净化人们的心灵、促进众人认知共识文化的繁荣看成是自已的一份责任,于是1955年春节前自已从转业安置费中拿出30元钱、去县里一次性购买用于做高跷和小车的优质杉木,开始动手做高跷。同期烧饼铺的主人共产党员李有江闻听此事,从自家拿出30斤红小豆送到集市卖掉,跑到县里买回花布,用于做演出服装和幕布。从此平义分的村办业余文化活动开始步入正规、全员、规模的轨道。南街王家木匠铺此时老师傅王尚年早已过世、铺面已不复存在,但王家老二王文治和老三王文汗的木工手艺确没有荒废,哥俩虽性格囧异,但对村里民俗文化中高跷会的热爱与传承是一致的。村里人尊崇王家木匠铺里一文一武兄弟俩对村民娱乐喜好的投入竟业精神,年青人有事没事都爱到王家大院转转,聊聊有关高跷、小车、评剧的山海经。高跷又称拐子,是五禽戏中鹤舞蹈的简约版。高跷是集体育、杂技、歌舞于一体,由表演者双脚踩在半米高的木跷上展示动作。由于演示人高出一大截、观众需要仰起头来或站在高处观看,山西境内常有此景,故晋人又把高跷称为‘高瞧戏’。因地处黄土高原的三晋人历史上不断被驱赶,随着向东逃难的洪流,带有山西特点的民俗文化也遂之流传到华北平原,到上个世纪中期河北省泊头黑旗镇的高跷会、天津天安寺的高跷会、房山县张谢村的高跷会、朝阳区高碑店的高跷会已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一入冬王家哥俩的业余时间都忙在做高跷和小车上了,当买来的杉木用尽仍未完工时,哥俩一商量把家里的木料毫不吝惜的拿出来,挑木质细密、形状顺溜、上下匀称的好料下锯,截成长一米四、直径十五哩米的椭圆柱状高跷立柱。在距地面五十五哩米的跷杆中部凿好眼,把预先做好的木脚蹬子安进去,在出榫一头用钻头打眼、楔进木楔子,保障小伙子站在上面耍各种高难动作、跷杆不走形、绝对安全。在跷杆顶端凿出木眼,穿上长一米的细麻绳,并在跷杆里侧用刨子镪出平面,达到跷杆和大腿无缝吻合。一个月后,小伙子们纷纷挤进王家院门,见院子里整齐码放着、红漆着色、白麻绳捆扎、一水儿的新高跷时心喜若狂,各自选好满意的高跷、蹬上捆绑结实走了起来。平义分的男孩子基本都会踩高跷,从一学语迈步就看大人蹬跷操练,长到七八岁、还不及跷杆高时、就开始绑跷扶着墙头迈出第一步。几乎半大小子冬天一放学都往王家跑,争先恐后的骑着矮墙练蹬高跷,两条棉裤都穿不到头、裤裆就磨烂了。平义分村的母亲们深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但没人瞒怨孩子学跷蹭破衣服,每晚当孩子睡下后,一定会拿过刚脱下的棉裤看看,如发现有**就在灯下及时补上,保障孩子第二天整整齐齐去上学。王文治、王文汗哥俩看着孩子们练跷扒墙头,不仅不埋怨,还乐在其中。别人家的土墙头风吹雨淋每两年抹一次新花秸泥,而王家四周院墙每一年要抹两次墙头。至于屋外窗户纸被靠破、窗台砖被刮掉那更是家常便饭。在王家大院小伙子们热火朝天切磋高跷技艺的日子里,妇女主任王桂芝家天天都笑声不断。一进入腊月门儿,大姑娘小媳妇就纷纷涌进王桂芝家,拿尺子量布的、抄剪子裁料的、戴顶针缝衣的、举烙铁熨装的;拧铁丝搭官帽笼骨的、编花结做朝服玉带的、捏绒球别公子水纱的、绞鞋样仿錦缎绣鞋的;给高跷会练武演出做布幕的、给小车会走场链围子的、给评戏剧目赶制龙袍瑕佩的、给表演场地裱糊旗帜的……所有在场的人都在忙着,在为正月里的文艺演出积极准备着,在羡慕身边闺蜜针线活好的同时不忘暄耀自已的拿手绝技,在众姐妹双手不闲戏笑间隙中用意缝制对心上人思念暗语的标记。学校放寒假后,西大庙小学教室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胡琴声、锣鼓声、吊嗓声、练唱声就始终飘荡在丁字街的上空。大家都知道村里的业余剧团又开练了,平义分村业余剧团总体规模近五十人,包括村里由刘洪甫、郭桂芝、王希友、刘淑云、王文清为核心的业余评剧团和以乔栋、乔斌、郝深、乔百川、晏桂兰为基本队伍的小剧团。一入冬业余剧团就开始活动,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热衷此项‘事业’,其中排练最积极、演出任务最重的是以团支部为基础、基干民兵为骨干、包括赵玉濮、乔得增、王宝山、王希悦、刘进才、乔有等小伙子、孟淑文、马彩云、田桂兰、李淑卿、赵金荣等小媳妇、郭桂芝、乔淑芳、赵秀兰、张淑云、乔淑珍、王桂兰、王希芝等未出嫁的姑娘们。直到年三十鞭炮响起,平义分的村民几乎每年冬季都在亢奋的状态下忙活着,练高跷绝技的、做小车会道具的、对剧目台词的、编制流行标语口号的、收拾演出场地的……。

大年初三天刚蒙蒙亮,几声二踢脚在丁字街上空清脆炸响,拉开了平义分人一年期盼、半年筹备、三月排练的正月文艺汇演大戏的序幕。南街王家木匠铺的院门已经早早打开,前院王文治一家人早已吃完饺子、屋里屋外收拾妥当,七个孩子棉袄都换上了新罩衣,媳妇刘金荣把头发梳得顺当熨贴,王文治自已正在院子里把崭新的跷杆一排一排的摆放整齐,把两条一尺宽、一米高、十米长的大板凳挪到院子中央。后院王文汗一家人匆匆吃过节年饭,王文汗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宣传旗帜,从立柜里抱出小车会的布围子,媳妇杜爱民赶紧轰四个秃小子起来穿衣裳,全家人一齐动手在院子里、架起小车、拴上围子、捆上竹杆、系上彩带、备上眉笔、摆上口红、挂上头饰。前后院一切就绪,太阳刚露嘴儿,小伙子们就呼呼啦啦的涌进了王家大院。大家已经熟知白天高跷会和小车会的演出程序,按画妆——着装——队列——踩排——表演的序列要求,各自插空、兴奋热闹的安排自已的前奏曲。不管是前院还是后院,大水缸四周围满了谈笑风生的后生,找洗脸盆的、扯擦脸巾的、寻舀水瓢的,低头洗脸的、站起拢头的、弯腰照镜的,待各自完成净面打底基础工序后,纷纷来到后院东屋,一面海阔天空的神聊着,一面坐在炕沿上按顺序排队,等着一群热心的妇女来给自已描眉画脸。以妇女主任王桂芝为首的三四十岁画妆志愿团队,一字排开给小伙子们画不同角色的脸谱。东街晏玉贞的媳妇是村民公认的贤妻良母型稳重的中年妇女,她负责给所有演员脸上打底粉,双手粘细白粉均匀按在健康而粗糙的脸上,保障一天妆不花脸。在乡间文艺演出中脸妆走型是常有的事,而平义分走会过程中从未出现过漏妆,其技巧皆在于玉贞媳妇的十指绝活。丁字街西侧的乔得成媳妇孟淑文不但农活干得熟、治家有条理、评剧唱得好,而且在戏剧脸谱施画上备受赞誉。从小就爱说爱唱爱跳的活跃女孩儿,五岁就登台演《铡美案》中的东妹,十五岁时村里就派她到县文化馆参加画妆技术学习,从孟庄出嫁到平义分很快就融入到文艺爱好的群体中来。每年正月汇演孟淑文都忙得不亦乐乎,不管是小生、老生、黑头、花脸,还是青衣、老旦、花旦、刀马旦的各色脸谱,她都能得心应手的让所求画者满意。西街王文通的媳妇左淑云的针线活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全家孩子大人从头到脚的所有穿戴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的,她做的衣裳里儿面儿针脚细密而匀称。在后院西屋她负责服装的搭配,无论什么人的体形、任何角色,她都能指导服饰配套适度,其中经她手匝过的水纱、在演出过程中从未松懈过。在人头攒动的王家大院内,四十几岁的妇女主任王桂芝和共青团支部书记刘洪甫前后院跑着,所有演出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她俩设计和安排的。

上午十点整,高跷会、小车会一前一后在节奏明快的锣鼓与锁呐声中,缓缓的走出了王家大院,沿着南街向丁字街行进。三天文艺汇演的场次顺序是依次从东到西安排场地,第一天演出前三场,第二天演出后两场,第三天最后一场演出在第五小队场院内。连续三日平义分村民及周边十里八村的扑实农民都白天追着高跷、小车会挡走,晚上挤在丁字街、大槐树底下看评剧表演。初三首场演出选在东街官井前面的小广场,第一生产小队队长张佩带领一队的方仕全、张友、柳成林、乔玉宽、晏玉旺等早把场地收拾干净,场地中央铺上苇蓆,紧靠场地东侧安放一张顶桌,桌上摆好由在外工作的晏玉林、晏玉森、晏玉树哥仨捐赠的两瓶白酒、一箱啤酒、两条香烟,一切就绪、场地四周涌挤的观众、引颈西望静候演出队伍的到来。

同类推荐
  • 大明荣耀

    大明荣耀

    建文四年七月,燕王朱棣率大军攻破皇城,帝焚宫携太子出逃,四年后帝带太子朱文奎深夜悄悄回孝陵祭祖,结果被发现,在逃往梅花山时,朱文奎阴差阳错来到三百年后,八十年过去,孙子朱瑾文却又阴差阳错的来到崇祯末年,欲知后事如何,请跟我一起看大明荣耀。
  • 一梦千年空遗音

    一梦千年空遗音

    刘湛是一名大学生,业余拳击手。在一场拳击比赛中被对手KO,醒来却发现身处王莽天凤六年。一次偶然的事件刘湛发现自己的穿越和双龙玉佩有着莫大的关系。在寻找回去的道路上,刘湛驰骋商场,救灾救难,成立影社以及收服墨家三派为己所用,于是从此开始了一段开挂的人生。但是随着天下大乱,刘湛渐渐的发现穿越者并非自己一人,另外两位穿越者也开始慢慢的浮出水面。
  • 三国之千古一帝王刘文龙

    三国之千古一帝王刘文龙

    宅男刘文龙,穿越后文武双全,纵横三国,一统天下,与关羽,张飞,吕布,张辽,赵云结拜为兄弟,收郭嘉,诸葛亮,周瑜等牛逼人士为手下,开创出陆海空三军
  • 大唐末帝

    大唐末帝

    后唐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的坎坷的戎马一生。
  • 皇权的斗争

    皇权的斗争

    他才华横溢,本不想与世无争,信奉道家。奈何皇权最高只许不允许任何人眷顾。家园毁他拯救国家,国家混乱让他下决心救百姓,兴国家。
热门推荐
  • 风袭星河

    风袭星河

    最纯粹的星战小说,没有超能力,没有魔法斗气,更没有肉身直入虚空的强横身躯。这里只有无畏的士兵,忠诚的战士,运筹帷幄的统帅和人类永不屈服的精神。一部从海盗到元帅的传奇,一曲战争狂潮的悲歌。人类走出了星球,走出了星系,走向了广袤无垠的星空。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伊曼努尔·康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世卿来

    极世卿来

    清瑶和译天再见面时,在译天眼里清瑶只是这次的任务对像而已。当清瑶在不经意间看穿他本来的样子后,突然有种熟悉的感觉,“我们认识吗?”
  • 拉着夫人秀恩爱

    拉着夫人秀恩爱

    【双洁+甜宠+多重身份+爽文】世人皆说沐家三小姐走了天大的狗屎运,不然怎么会轮得到她成为凌家二少的的未婚妻。无颜无才丧母这些条件有一个就够呛,木三小姐全占了。就凭这?嫁过去指不定怎么办呢。等等,那个被二少牵着逛街的美人是谁?等等,木三小姐生日上门送礼的人身份是不是有点高?等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迷失战域

    迷失战域

    遭受多少年的冰冻,少年跨越过去与未来的维度,却单单对现在感到迷惘,科技的进步究竟是时间的推进,还是密谋的文明倒流?他又如何冲破迷障,串连起所有的过往?望书友们收藏本书!
  • 紫龙传说

    紫龙传说

    王龙和美女龙回到了天火城,天火城主和城主之子来迎接他俩,王龙将所有的功法都传给了城主之子,因此,城主之子便接替了天火城的位置,最终,城主之子便成为了新一代的城主,而王龙则成为了整个大陆的一名高手。
  • 我在异世界伸张正义的日子

    我在异世界伸张正义的日子

    大家好,我叫姜小白。我现在穿越了,但我很方,因为我的金手指还没有到账。叮!狂霸酷炫吊炸天系统开始绑定!咦,那个谁?你竟然给强抢民女?吃我一记电光毒龙钻!叮!恭喜宿主除暴安良!正义点+10!这是一个讲述一个逗逼在异世界无厘头伸张正义的故事
  • 遇星时才说爱你

    遇星时才说爱你

    温遇承说自己最爱叶回星,叶回星却说明明是我在爱你。顾霖陪伴了叶回星整整十七年,最后还是遇见了赵向晨。叶流云一直对不起叶回星,可世界上谁和谁能互不相欠。这个世界兜兜转转我们都在找爱上对的人的好时机。可我生来愚笨无法判断那就决定在遇星是说我爱你。
  • 会说话的小辅助

    会说话的小辅助

    你们的小辅助会说话吗?为什么我的小辅助是个话痨?小辅助:话痨是赞美俺的吗?我:滚!
  • 一世修灵记

    一世修灵记

    是否弱者恒弱?是否强者恒强?一个异界江湖,尽显肖小英豪。强者之路,哪一个不尔虞我诈?儿女情长,哪一个不惹牵挂?想了解一个陌生的异界,尽看《修灵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