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81800000001

第1章 人才测评是什么

第一次正式接触测评,是我1995年应聘宝洁公司管理培训生的时候,整个应聘的过程对于一个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学生来说是既紧张又兴奋的。从填写申请表开始,到笔试、一面、二面,直至最后飞到广州参加终面,时间跨度有一个多月。这一段求职面试经历以及后来加入宝洁公司后的工作经历,对我的职业素养的锤炼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说,我在职业上的发展以及专业上的成长,都与我职业生涯早期在宝洁的经历密切相关。

2002年10月我离开了宝洁,加入美晨集团,任职人力资源总监。在美晨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本土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上的巨大差距,也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的投入是非常不足的。

这段时间,我常常收到邀请去参加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或者论坛,作为主讲嘉宾,讨论职业发展、跨国公司的人才和培训体系建设、团队建设等问题。在这些论坛和交流活动中,我逐渐开始思考一些问题,比如:

为什么像宝洁这样的公司的员工,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职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拥有非常接近的思考模式、价值观和非常高的职业化程度?

为什么跨国公司在选才方面的投入这么大?实践中,怎么才能选好种子,选得准苗子?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在人才管理上的巨大差距,那跨国公司的这种能力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它们一开始是什么样的?

2004年3月,我离开美晨集团加入华信惠悦,筹建华信惠悦深圳分公司,开始了我的咨询顾问的生涯。2006年6月,我加入翰威特,2011年3月离开并创建倍智人才。在过去8年的咨询顾问生涯中,我有幸接触到了非常多的优秀的本土企业,并和它们一道去建设一个匹配业务战略诉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些企业包括美的集团、万科集团、华润集团、TCL、华为等一批出生本土、放眼全球的中国领先企业。

过去的8年,既是我从一个企业的HR转型为一个HR咨询顾问的8年,也是中国企业人才管理从表象重视到实质重视转变的8年。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家们真正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人力资源管理、对关键人才的投入都是实质性的。

然而,投入是加大了,但问题依然存在。

在我同企业家和HR们的交流过程中,经常碰到类似的问题:比如,外表光鲜的空降兵什么都好,为什么就是没有结果;老员工忠诚度高,但能力不足,该不该提拔;给了钱,为什么员工流失率还这么高;网络招聘效果不佳,简历造假,如何识别,如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校园招聘海选,为何网申投简历的多,而满意签约的少;等等。

可以说,这些问题都和人才测评有直接的关系。当然,老板们第一次接触测评的时候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顾虑:这玩意儿准吗?

坦率地讲,虽然我在人力资源这个领域工作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以心理学为背景的测评大师,我注重的是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问题的落地解决。

我常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人才和企业的关系,就是“种子”和“土壤”的关系。企业好比土壤,什么样土质的都有,什么样的土质就会适合什么样的种子。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地方长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可能园丁花了很多时间浇水、施肥,但品种和土壤不配,再好的条件也开不出鲜艳的花朵,长不出参天的大树。测评就是企业选“种子”的过程。

在实践中,企业花在后期培育“种子”的投入,包括时间、精力、金钱,比在选“种子”上的投入要大得多。这其实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是本末倒置。

但怎么选“种子”多快好省,这是每一个老板和人力资源总监都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我和我的团队决定写本书的初衷。我们希望本书提供的一些思路、理念、工具、方法,能够为企业开展人才测评工作提供借鉴,能够提高“选才”的效能,能够实际指导相关工作的落地,从而使企业的产出最大化。

本书以企业需要解决的和选“种子”相关的6大问题为主线,以我和我的团队在过去8年服务过的企业为原型,系统地阐述了应对每一类问题的核心解决方案。这6大问题包括:一线员工的高流失率问题,校园招聘海选效能改善的问题,通过反馈解决管理人员培养的问题,空降高管猎聘落地的问题,社会招聘成功率低的问题,自建测评中心落地的问题。

同市面上其他关于人才测评的书籍不一样的是,本书自始至终强调必须从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而非从心理学的理论出发;以解决问题的结果为导向,而非以过程为导向。

当然,完全依靠我和我的团队的力量,是不能够完成这本书的。本书从酝酿到成稿花了大约8个月时间,在此期间,我和我的团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客户进行讨论,问他们希望看到一本什么样的书,他们希望了解的人才测评是什么,他们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到企业什么。

非常感谢我的创作团队。在本书成稿过程中,倍智人才测评总监汤圣女士身怀六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协助我主导了前期的规划工作;顾问傅成先生、麦卫先生,见习顾问陆雨霄女士参与了本书原始素材的收集和部分章节的撰写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此外,感谢我的太太张蜀梅女士对我工作的鼎力支持。在过去的一年多,特别是创建倍智人才后,我在家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对两个女儿的教育和生活关怀,对两个家庭的照顾都非常不足,在此表示歉意,并深表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的家人以及所有致力于将人才测评技术普及化的朋友!

许锋

同类推荐
  • 团队的力量

    团队的力量

    本书以案例形式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取得成功,美国总统克林顿等成功人士对此书大家赞赏,并且大力推荐。在当今美国商业社会充满挑战的时代,人们很容易陷入孤立的状态。但是在今天复杂的社会中,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单独完成所有的事情。成功的关键就是:个体、社区集团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灵活的合作。很少有领导者能够完全掌握协作的关键技巧。
  • 市场营销实务

    市场营销实务

    本书以营销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以营销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为顺序,将教学内容整合成相互关联的六个项目:项目一,感悟营销;项目二,分析营销环境;项目三,调研市场;项目四,制定营销战略;项目五,设计营销组合策略;项目六,开展商务实战。每个项目下根据学习规律由浅入深设置了大家来讨论、基本知识、操作指导、案例学习、知识拓展、团队项目实战训练六个模块,便于学生思考、理解与操作。
  • 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中小企业成功经营十三讲

    本书以真实资料为基础,按照会计工作的业务流程和操作步骤,详细介绍了中小企业开业筹划、建账、日常业务处理、对账、结账、调账、报表编制、纳税操作等内容。
  •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世界上最伟大的管理书

    影响着世界管理学的发展进程的书,世界各国著名管理学家理论精髓的荟萃。本书汇集了国际著名管理大师的45本经典作品,以通俗流畅的语言和全新的视角全面阐述了管理大师的管理理念,引导广大管理者吸收和掌握管理大师的管理思想和理念,提高自己以实现个人目标,指导企业走向成功。
  • 懂心理会管理

    懂心理会管理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得人心者得天下”。对于带队伍的管理者来说,如果不了解作为被管理者的员工的心理,在管理中可能以己度人,鸡同鸭讲,管理措施受到抵触。本书是通俗的管理心理学读物,可以帮助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的心理,对症下药,征服人心,巧妙地实施管理策略,成功地实现管理目标。
热门推荐
  • 红尘魅影:绝色王妃

    红尘魅影:绝色王妃

    带着残破容颜,她绝地重生。既然命运多舛,天意弄人,她也反其道而行之。重入江湖,挑战礼教,肆情爱恨!然,那颗失落的心却该去何处找回?万丈红尘,恩怨交错,情欲交织,繁华落尽处,她疲惫转身,却发现,归处,早已有人守候多时!
  • 不放弃就是春天(唯美阅读)

    不放弃就是春天(唯美阅读)

    本书内容涉及心态、宽容、尊重、友谊、挫折、成功等重大人生课题,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一篇篇感动心灵的情感美文,能够给你的航行注入勇气和力量,能够让你的人生更加幸福和成功。当感到痛苦、惶惑时,它将给你以慰藉;在遇到打击、挫折时,它将给你以力量和智慧。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弦断如泣不成歌

    弦断如泣不成歌

    一念繁华一念灰,处处繁华处处锦。一念成执,寸寸相思寸寸灰……
  • 霄云志

    霄云志

    刀风剑雨锻金身,丹心铁骨孕英魂。少年英雄出炼狱,从来泥淖陷凡尘。落魄江湖谁一梦,金戈铁马踏夷门。千军难掩惺忪目,拓马长枪定乾坤。
  • 象形2012

    象形2012

    《象形2012》收录了李建春、刘洁岷、剑男、沉河、黄斌、吴晚燕等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包括:《后工业爱情》、《在武昌城区》、《夹竹桃》、《焚书者》、《雨水的弹奏》、《和儿子谈孤独》、《北京纪事》、《登首象山记》、《失明的小女孩》、《秋夜闻虫声》、《怀念春天》、《雨中过明清石板街》等。
  • 爱是世上最无望的祈盼

    爱是世上最无望的祈盼

    一次机缘巧合,田乐乐再次遇到凌然,终于走来了一起。相处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凌然是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无奈投入了太多感情,居然开始倒追。陆旭一直默默守护她,她的种种做法却很难令人接受,并且越来越过分。后来,左潇潇出现在凌然身边,他们四个人的命运便紧密联系在一起。
  • 极品工作狂

    极品工作狂

    毕业了也失业了,最爱的女人也离开了。看水寒如何崭露头角,赢得辉煌人生。
  • 南梁旧事

    南梁旧事

    公元531年,正值南北朝时期的南梁盛世。皇太子萧统在这一年去世,他的遗腹子在这一年出生。这个皇孙的命运与南梁的国运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经历盛世的鼎盛风华和乱世的惊涛骇浪。他,与他的亲人、爱人、朋友,与命运和国运抗争。
  • 开膛手杰克

    开膛手杰克

    近期发现的这本回忆录是20世纪20年代左右,一位自称是开膛手杰克的人书写的。他就是JamesWilloughbyCarnac,这本手记是他过世前不久对自己人生的一次总结。其中,1888年的一些记述正是对后世称为“开膛手杰克”事件的描述。给1888年在白教堂地区最臭名昭著的杀人事件提供了一条全新线索。跟以往那些摘自报纸或其他出版物的描述不同,这本书对那个时代白教堂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实际情形完全吻合。这足以证明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开膛手杰克,同时为这个悬案画上了句号。读完这本书,大部分读者都会相信他就是开膛手杰克本人。如果你认为它是本小说,也是离那个事件时间最接近的一个猜想。
  • 某天清晨

    某天清晨

    人心难猜,人性难懂!是善是恶,日久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