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法,是将针由外入内,由浅入深,渐次而进,使针下得气、补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针经指南》“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此之为进也。”《针灸问对》指出:野下针后气不至,男左女右转而进之。”《针灸内篇》则说:“凡下针入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指针刺入腧穴后先行针,如气不至则向深部进针,针身由浅入深以促使气至,并易产生热感曰二是指先将针进入浅部,即天、人、地的天部,然后依次进入人部、地部,最后留针地部,如烧山火用三进即是。此法有催气、助气、补气、消积的作用。主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证。
退法
退法,是将针由内出外,由深出浅,出针泄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针经指南》“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叶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指出:
“欲退之际,一部一部以针缓缓而退也。”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出针时,先退针至皮下,然后留针片刻,再将针退出。二是先将针刺入深部,即天、人、地的地部,然后分三次退出,先退针于人部,次退针于天部,再由天部将针退出,如透天凉用三退即是。此法有清气、泄气、消胀的作用,主治风痰壅盛、中风、喉风、癫狂、瘅疟、一切热证。
提法
提法,是将针上提豆许,以抽气、引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金针赋》院野轻浮豆许曰提。”
《针灸问对》“提,欲泻之时,以手捻针,慢慢升提豆许,无得转动,再出每次提之,令细细吹气五口,其法提则气往,故曰提以抽气。”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将针刺入深部,行针得气后,慢慢向上轻轻提起豆许,则气随针起;二是指升提,如烧山火的慢提,透天凉的紧提即是。此法有吸引针下之气使其上升,及引邪外出的作用。
插法
插法,是指针刺时将针向下按入豆许,以助气、补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针灸问对》曰院“欲补之时,以手紧捻其针按之,如诊脉之状,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细细吹气五口。故曰按以添气。添,助其气也。”《金针赋》指出院野重沉豆许曰按”,《医学入门》指出院野按者,插也。如补泻不觉气血,将针提起空如豆许,或弹二三下以补之。”操作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将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后,慢慢提起少许再向下插入豆许;二是指下按烧山火的紧按,透天凉的慢按即是。此法有助气、补气的作用。
进、退、提、插四法皆是针体沿纵轴上下动作。进法与插法均为针体向下运动,所不同的是:进法幅度大,在一部或一部以上;插法幅度小,在一部之内。退法与提法均为针体向上运动,所不同的是:退法幅度大,在一部或一部以上曰提法幅度小,在一部之内。
舌法
舌法,是用指甲轻刮针柄,增强针感和促使针感扩散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医学入门》“又将大指爪从针尾刮至针腰,此刮法也。能移不忍痛,可散积年风,午后又从针腰刮至针尾。”又云:野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有挛急者,频宜刮切。”常用的刮法有以下两种。
1.单手刮法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指甲轻刮针柄;或用食指、中指抵住针尾,以拇指指甲轻刮针柄;或用拇指、中指夹持针柄,以食指指甲轻刮针柄;或用拇指、食指二指指甲从下向上轻刮针柄,又称“旋刮”。
2.双手刮法用左手拇指指端抵住针尾,略向下用力,左、右两手食指弯曲,指背相对,夹住针身,用右手拇指指甲在针柄上下轻刮之。
此法有催气速至,增强针感,并使针感向周围扩散的作用。一般由上向下轻刮针柄为补,是一种在酸的基础上取热的一个变法;由下而上轻刮针柄为泻,是在麻的基础上取凉的一个变法;另外,轻刮有催眠作用。
弹法
弹法,是指用手指轻弹针柄,以加强针感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针经指南》野凡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叶针灸问对》指出:
“如气不行,将针轻轻弹之,使气疾行。”操作时,拇指与食指相交,食指居上,对准针柄轻轻弹出食指,使针身微微振动;或拇指与食指相交,对准针柄轻轻弹出食指,使针体微微振动。此法应在留针期间轻轻弹叩,一般7耀10次即可,主要用于催气、守气加强针感的作用。
飞法
飞法,是在针后不得气时,用拇指、食指搓捻针柄,一搓一放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金针赋》“上下左右,四周飞旋”。《神应经》云院野用右手大指食指持针,却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
《医学入门》指出:“以大指、次指捻针,连搓三下,如手颤之状,谓之飞。”操作时,用拇指、食指在针柄搓捻,一合一张,反复搓捻数次,如飞鸟展翅之状。此法有催气、行气、增强针感的作用。
摩法
摩法,是指进针后,以手指摩针柄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琼瑶神书》“摩摩,左摩摩,右摩摩,中摩摩,上摩摩,下摩摩。虚实。”操作时,以拇、食指夹持针柄下端两侧向上轻摩针柄,力呈螺旋式,向上且轻。
刮、弹、飞、摩四法皆为针柄上的动作,各具不同的操作。
动法
动法,是指进针后,使针体摇动、振动,以催气、行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难经·七十八难》“得气因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叶针经指南》指出院“动者,如气不行,将针伸提而已。”《针灸问对》指出院“凡下针时,如气不行,将针摇之,如摇铃之状,动而振之。每穴每次须摇五息,一吹一摇,按针左转;一吸一摇,提针右转。故曰动以运气。”操作时,进针后,边摇边提边转,或边摇边按边转,使针体振动、摇动。此法有催气、行气、加强针感的作用。在留针的间歇期多施以此法。动法与摇法相类似,一般动法包括按、提、摇、转等动作,用以行气;而摇法是泄气出针时的一种泻法。
推法
推法,是以指向前捻推针身,促进气行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推而按之。”叶金针赋》曰:野推之不动。”任作田则指出:
“推,气行不远时,用拇、食指将针由得气处轻轻提起,针尖向意欲行气的方向,拇指向前匀整而有力地捻推针柄,拇指达到指腹后根纹时,即轻轻退二后,然后再用力向前推第二次,如此连续推数次或数十次。”操作时,针刺得气后,拇、食指将针提起,向意欲行气方向斜刺,拇指用力向前捻推针柄,然后退回,再向前捻推针柄,如此可连续数次。
颤法
颤法,又称“震法”“震颤法”,是指以手指颤动针身,以催气、行气,加强针感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神应经》“用大指及食指持针,细细动摇,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琼瑶神书》提出:“战战,左战战,右战战,中战战,上战战,下战战。虚实。”战,通颤。操作时,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此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感。
弩法
弩法,又称“努法”,是指用指按压拨动针身,以行气、导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弹而怒之”,《难经·七十八难》:“弹而努之”,《针灸问对》:“努,下针至地,复出人部,补泻务待气至。如欲上行,将大指、次指捻住针头,不得转动,却用中指将针腰轻轻按之,四五息久,如拨弩机之状。”操作时,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稍上提,用拇、食指夹持针柄,中指按压拨动针身,使针身弯曲成弩弓之状。若使针感向上扩散,可将针身向下向后按;若使针感向下扩散,可将针身向上向前按。此法主要有行气、导气作用,可促使经气沿经络循行扩散,并传导至病所。
亦常用于特殊部位的穴位进针,如球后、天突动、推、颤、弩四法皆为针身上的动作,各具不同的操作。
按法
按法,又称“按压法”是指针刺得气后,用手指按压针前或针后,以控制针感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运气走至疼痛之所。”操作时,针刺得气后,若要使针感向下传导,则用左手指按压所刺腧穴的上方,右手捻针可控制针感向下曰若要使针感向上传导,则用左手指按压所刺腧穴的下方,右手捻针可控制针感向上。此法有控制针感方向,促使针感达至瞒所的作用。
古法
扪法,是指出针后,用手指按压针孔,以减轻出针后疼痛,防止气泄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针经指南》“扪者,凡补,出针时,用手扪闭其穴是也。”叶针灸问对》指出补时出针,用手指掩闭其穴,无令气泄。”《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中的“下手八法”载扪而闭之。《经》曰院凡补必扪而出之,故补欲出针时,就扪闭其穴,不令气出,使血气不泄,乃为真补。”操作时,用左手手指按压针孔,使针孔闭合。出针时,现多用干棉球或苑5豫乙醇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主要有闭气补虚作用,消除出针后疼痛、沉重、酸胀等不适感,防止出针后针孔出血或血肿。
捜法
捜法,是指针尖向四处捜寻针感,促使针刺得气的一种手法。本法源于叶琼瑶神书》“捜捜,左捜捜,右捜捜,中捜捜,上捜捜,下捜捜。虚实。”《针灸集锦》指出:野捜法:是针已进到所定深长尚不得气,艮P将针退至彼下,改变针刺方向,再行进针。如仍不得气,再向前、后或左、右有目的地直刺或斜刺,反复地进退捜(探)索,以催其气至。”操作时,繼退至皮下,针尖向前、后、左、右各处捜寻针感,但动作要慢。本法主要用于针刺不得气或得气不明显的患者。
拨法
拨法,在古代主要用于金针拨内障。本法源于《针灸大成·针内障秘歌》“弱翳细针粗拨老。”叶针方六集》云金针拨转瞳人。”叶针灸集锦》指出:“分拨法院揣穴遇到肌腱、血管时,要用手搦向前后或左右推拨,使其分开而按住穴位。如针内关穴,左手拇指紧按其穴,将两肌腱和血管拨开,同时要找到患者有酸、麻感觉的部位,以便进针。”近人用粗针划拨,即用三棱针刺入背俞穴或反应点等,在筋膜上划拨,将纤维拨断,按、扪、捜、拨四法皆为在穴上与针尖上的动作,各具不同的操作。艮P三棱针挑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