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73100000048

第48章 种子(3)

他说,我给你实话说了吧,我在七岁那年做了一个梦,梦里说我这辈子要过天堂日子就要读好书。书读好了,有官做了,那天堂日子就在我去当官的路上等着我,所以我就苦读了十三年的书,考取进士当了县官。可从你家门前过去时,那十三年前的梦境就又一草一木地出现在我的脑里边,我看见你、庄稼地和花花草草都和十三年前的梦境一模样。记得那个梦里有九只鸡,你家就果然养了九只鸡,那梦里是六七只鸭,你家果然就养了六七只鸭;梦里那姑娘小我三岁,果然我是二十岁,你是十七岁,那梦里粮食如山,鲜花满坡,你家就果然粮食如山,花草满山坡。

说,你说我不该留下吗?

到了夜间,不用说他们相拥在床,他给她说那说不完的书上的事,她给他说那没有穷尽的山野上的事。日子流水样,花草样,像粮食的香味一模样,就这么一天一天、一年一年过去着。有一日,她就对他说,我想给你生一个孩子呀。

他说,我怕你生一个圆全人。

她说,我盼着能生一个圆全人。

他说,是圆全孩子了,他长大就不会明白人在这儿的日子了,不明白他就会丢掉天堂的日子不过,去外面世上瞎闯胡荡了,那他就要受苦受难了。

她想想,也就终于不再说什么。可是,她也还是怀了孕。就在她有孕在身时,州里知道知县到双槐县走马上任的路上遇了受活的日子就不再上任了,州里便把事情上报朝里去。朝上想,你这不是用残人的受活日子讥弄圆全人的盛世吗?一怒之下说,一只手残了,不能打仗总能烧火做饭吧,就派人把他抓去充了军。那时候,云南滇地那边战乱多,就让他跟了清军到滇地里给打仗的兵士烧饭去。走了时,花嫂拖着他的腿又哭又唤,他就说,那时候,真该剁掉我的双手,剁掉双手哪儿会有今天的事。又说道,有这几年受活的日子也值了,就只担心一桩事,就是孩子出生时,怕花嫂不忍心把孩子弄残废,说记住我的话,一是等着我回来,二是孩子生下来,千千万万要让他至少瘸下一条腿,走路不便利,成为一个残疾人。

他就被清兵抓走了。

她就在花嫂坡生下了他们的孩子。是个健健康康的圆全人。怕她生时有难产,受活的媳妇们,那一天都来守在她床边,也都为她生个圆全孩子而高兴。你想想,她是孩子的亲娘,她哪能忍心把自己的圆全孩子弄成残疾人。她连他手上破了一层皮都心疼得要掉泪。就这么守着花嫂坡,和孩子一道儿等着滇地的男人突然走回来。等啊等,孩子就到了十七岁,说要走出耙耧去找他的父亲去。有一天,那孩子就果然离开耙耧、离开受活出门跋涉着去找他的父亲了,去闯荡天下了。

这一去,孩子和他父亲一样就再也没回来。

花嫂为了让男人和孩子从外面走回来,她就很少在坡上种庄稼,满坡都种成了花和草。什么车轮菊、日照红、迎春花、山白荷、阴天亮、迎月春、冬紫红、秋大叶和悬崖开、路边绿,都是那种香飘十里的花。它们你在秋天里香,我在冬天里红,一年四季这儿花香不断,风一吹,十里百里都有了花香味。

花嫂指望他的男人和孩子,在外面闻到她的花香能回到耙耧里。于是在每年花开的时节里,她都坐在花草坡朝着外面世界上望,用她的泪眼儿望,望呀望,到了花草最旺、满耙耧都飘了花香那一年,她六十周岁,双眼失了明,就活活地望死在了花草坡地上。

望死了,他的男人和孩子也没走回来。到末后,受活人和耙耧人就不再在花草坡这一坡的沃地上种庄稼,就让它一世一世只长花长草了,就把那面坡地叫做花嫂坡。

散地:散地不仅是各家种着各自家的地,而且是与集体田地、集体劳作相对应的受活那由来已久的耕种方法和生活方式。是自种自吃,不交粮纳税,与政府的一切都无任何关联的生存方式。

散日子:即一种散淡无束的日子,是由种散地带来的古老久远的日子的形式。

龙节、凤节、老人节:这是受活庄已经消失了几十年的一种独有的男人节、女人节和庆着老人高寿、智慧的节日。男人节为龙节,日子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女人节为凤节,为每年农历的七月七;老人节也就是老人节,时候是在每年的九月九。节日的缘起为明朝时,大移民后,耙耧这儿有了受活庄,可因为受活人多为瞎聋瘸拐和哑巴,男人们多都因残疾不善耕地,不能收割,日子过得清清寂寂,有许多人并不安心受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形式。这时候,村里来了一位老人,说只要朝着东南走,到时候瞎子就会复明,聋子就能复聪,瘸子就会健步如飞,哑巴就会开口说话和唱歌,甚至连长相丑极的圆全人,你只要耐心地朝着东南走,就会变得英俊威武。于是,到了某一日,男人们就相约地背着女人,偷偷地在一天深夜朝东南方向起了程。

走啊走,饿了去帮人家种地、打杂、讨饭吃,渴了去河边池塘找水喝,一路上吃尽了苦,受尽了累,走到一年半的时候里,见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人躺在路边上。老人又饥又饿,问他们要喝的、要吃的。他们也就给了他。给他时才发现老人又瞎又瘸,还是聋子。待这位老人吃够了,喝够了,他们就撕着嗓子对老人说,我们虽残着,可都是年轻人,又都是些单残人,要么瞎、要么瘸,要么聋或哑,可你过了八十岁,瞎、瘸、聋,还少了一条胳膊,你不在家守着你出门干啥呀?

老人说,我已经在路上整整走了六十一年,过了一个甲子了。说我十九岁那年为自己是个全残人几次要去寻短见,后来老天爷就给我托了一个梦,让我一直朝着西北走,说西北的那儿有一个耙耧山,耙耧山里有个村庄叫受活,受活庄里有棵又大又粗的皂角树,在那棵树下面,埋着让瞎子复明、聋子复聪、哑巴说话、瘸子会跑的秘方。老人说,我就是为那秘方从最东南的地方出门,一走走了六十一年,从十九岁走到近了八十一岁。老人说,我知道我再走上一年半载就到耙耧的受活庄,可惜我已经年过八十一岁,怕这一年半载也活不过去了。

说着,老人就哭了。

受活人就开始抬着、背着、侍奉着这位八十一岁的全残老人,返过身子往耙耧山脉走回去。可是,他们抬着、背着这老人,给他端吃的,倒喝的,三天后的一个深夜里,老人却无疾而终,临死前他对受活人说,活了八十一年,走了一个甲子,有这三天的好日子,值了。然后,他夜里睡了去,来日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给老人选了墓地葬了后,受活的男人又在路上走了一年半,就返回到了受活庄,急急地从各家取出镐头、铁锨,在那棵老皂角树的下面挖,果然就挖出了一个大肚子瓷罐。罐子里装了一个红木小盒子,因为罐口小,木盒子取不出,打不开,就把罐子砸碎后,取出木盒子,打开一看,那盒子里竟空空荡荡,连秘方的一块纸片都没有,连一颗土颗都没有。

村里人就扔了那盒子,抱怨着骂了那老人,开始各自回家歇着了。因为出门朝东南去时走了一年半,朝西北耙耧山脉回时又走了一年半,这样脚手不停地三年过去了,男人们都走得累极了,谁也不再提离开受活和女人们的事情,就都安心种地,过了自己家的日子。然而在这割麦子、种蜀黍的季节里,少了胳膊的单手男人们,却发现出门经了三年的辛劳后,自己会用一只手割麦子、刨地了,一只手也能干两只手都有的圆全人的活路了;瘸子发现出门走了三年路,练得自己一条腿和两条腿的人一样走路又快又有力。瞎子因为路走多了,他手里的瞎棍儿这敲敲、那碰碰,能竟可以把棍当成眼睛用;聋子也因为走了三年路,和人多说话,看着别人的嘴动,就能猜出人家说了啥;哑巴因为一路上要比比画画,就有了他的一套手势和哑语。

他们竟可以和圆全人一样在这受活种地过活了。也就想起了那八十一岁的全残老人的恩德,就把九月九定为老人节;为了庆贺男人们不仅都从外面回来,而且都还学会了自己最短缺的活着的技能与绝术,想起了他们回来那天正是六月六,女人们就把六月六定为男人节,称做龙节了;男人们为了感谢走的三年里,女人们忙里忙外,又养孩子又种地,就把七月七定为了女人节,就叫凤节了。老人节里,晚辈都要去给老人磕头,不仅要给老人送上好吃的,好喝的,还要把你给老人准备做的一年四季供他穿的单衣、棉衣拿出来,在庄里比赛、展览后献给老人们。六月六是大忙天,可这一天的龙节里,男人们什么都不干,吃的、喝的、田里的,都有女人们做,他们就在家里大歇一天。歇完了这一天,他们就该到田里加倍忙活了。到了七月七,大忙过去了,女人们也累了,就该她们休着一天了。这一天,男人们不仅要做饭,还必须把最好吃的端到她们手里去。

当然,龙节、凤节、老人节,也还要请人来唱耙耧调,大价钱去请几十里外的圆全人来受活舞狮子。自然,孩子们还要放鞭炮,穿新衣,那情况和过年一模样。

受活歌:受活歌是耙耧调最早的雏形,是耙耧调的前身。它的调里多的是唤歌,少的是演唱。但唱歌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有一人在山脉上干活寂寞、累了的独唱,也有两面山坡相互唤着答着的对唱,也还有一群人闲在村头的群唱。其调律有它的规矩,但歌词则是随着场景和年月不断地变化着。

上几辈的残人传唱最多的对唱歌词儿是:

喂——嗬嗬嗬……

那坡脸上的聋子你听着。

天上有个仙女儿在唱歌。

听清了她说嫁给你。

听不清了你就一辈子独个儿过。

喂——嗬嗬嗬……

对面坡脸上的瞎子你看着。

有只金兔在你的脚前卧。

捉住了一辈子你都是好日月。

捉不住一辈子你就吃窝窝。

喂——嗬嗬嗬……

沟底的瘸子你听着。

一口气你要跑上坡。

跑上来你就是了圆全人。

跑不上来一辈子你跛着。

喂——嗬嗬嗬……

梁上的瘫子你听着。

仙女在半空寂寞寞。

站起来她把手给你。

拉回家去她就是你的媳妇婆。

独唱多是一人在山梁上种地寂寞时的排闷儿歌,调儿和对唱差不多,但要比对唱悠然、抒情。今天,为了写这部小说,我在受活一住多年,而能收集到的主要独唱歌词儿仅两首:

第一首是:

地肥呀哦要流油。

麦粒儿重得像石头。

路上拾了个麦粒儿。

扔出去砸烂了你的头……

第二首是:

我是瞎子你腿跛。

你坐车上我拉着。

我的脚替了你脚。

你的眼呀可借我……

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初稿。

2003年7月至9月改定于北京清河。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三言”和“二拍”的合称,即《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奇》的合集,代表了明代对宋元旧篇的整理和拟作新篇的水平,反映出了我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高成就。 “三言二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丰富的社会画卷,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道德、行为、性格、心灵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冲突,体现了当时的进步思想,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作者刻意烘托、渲染、突出具有戏剧性的特殊情节,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体现了极高的创作艺术价值。
  • 绝密档案:只有警察知道

    绝密档案:只有警察知道

    《十宗罪》作者蜘蛛、《尸语者》作者秦明咬牙推荐,微博最萌警察——捕快二宝激情作序,马拓,85后警察。2009年毕业于北京警察学院侦查系,现就职于北京市公安局。最真实的警察生活、办案实录。基层民警察原生态的办案氛围,也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关心的焦点话题。
  •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樊海燕小说两种·疑前科

    推开日常生活这扇门,充满的是平庸、烦忧、单调、重复等状态……而这些庸俗、无聊的琐事纠缠在一起,扰乱了惯常的秩序,浪费了宝贵的生命时光。《疑前科》各章节围绕一个“疑”字,通过塑造北城纪检书记马庆新夫妇,北城电视台台长许立扬、“周末文艺”制片杜美、主持人王晓玲等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场景,拷问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夫与妻,妻与夫,上级与下级,下级对上级,闹腾了半天,底片洗出来,只有四个字———“庸人自扰”。
  • 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

    上世纪50年代末,美丽的内地女青年卓娅,满怀纯真理想,“支边”到新疆伊犁兵团。她爱上了才华横溢、个性特别的右派青年方序文。方序文自知身为右派,无法公开与卓娅相爱成亲,却又难以割舍。二人情感在外部环境的阻挠下越发炽热不可遏制。与此同时,兵团师部的保卫部门发现有敌特活动,特务代号蝴蝶。侦查目标阴差阳错地落在方序文和卓雅身上。蝴蝶到底是谁?“大逆不道”的爱情究竟结局如何?本书以俄罗斯文学式的浪漫情调和曲折惊险的情节,讲述了一个50年代特有的纯真感人的爱情故事,并对新疆伊犁河谷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维吾尔族的生活习俗给予了浓墨重彩的描绘。
  • 放秋

    放秋

    村子里的人管娘不叫娘,叫嘞嘞,泥儿崽叫娘也叫嘞嘞。嘞嘞前年走了,一个人去了坳背。坳背是片坟场,坟驮坟墓压墓,没多少空地了。嘞嘞肚子里长了个瘤子,泥儿爹带她去了县城的医院,也没能将瘤子取出来。村子里的人帮忙在坳背边缘挖了个不到三尺宽的坑,嘞嘞怀着瘤子睡在了土坑里。
热门推荐
  • 末世向阳天

    末世向阳天

    末世降临,曾经拥有的一切变得遥不可及。满目游走的丧尸,狰狞凶残的变异兽,天空中淅沥的酸雨,泥泞腐烂的土地,充斥着酸腐气味的空气……这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是人类必须承受的因果。挣扎着生存,与丧尸和变异兽争夺生命的权力,成为人们的宿命。
  • 永恒之锤

    永恒之锤

    末日再临。人类,异族,异界恶魔的战争重启。人类部队军营中,张烨坐在躺椅上晒着太阳,目送无数的人类战士大军向列阵冲锋,身后的结界中成堆的武器装备堆随意的放在那里,不断有人交钱拿到自己心仪的武器装备。仔细看去,那堆胡乱堆放的武器装备中,各式各样的光芒胡乱绽放着,有霜之哀伤,有灰烬使者,有混沌之刃,还有石中剑,风剑,大菠萝战锤,蛋刀,破坏剑。。。。。。。
  • 灰姑娘的守护者

    灰姑娘的守护者

    [花雨授权]这个似曾相识的景象,在他的梦中出现过,这个女孩似乎就是他梦里的人!不过,他们似乎有着看不见的缘分,他再度与她相遇,这次,他选择不放手,要她成为他的专宠……
  • 欲破界

    欲破界

    修炼一途,意欲何为?五行齐聚,方可破界!这是一个修炼的世界,每一界皆有不同的修炼模式~不论如何修炼,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变的更强!强者方可破界~破界才知真像!
  • 网游之超凡法师

    网游之超凡法师

    失业的陈亦凡终于要下定决心要在刚问世的虚拟游戏里展露手脚赚点小钱?万一成功了呢?现实总是骨感的,当游戏里的陈亦凡发现自己连一瓶初级MP药水都买不起的时候...............
  • 打造火影新世界

    打造火影新世界

    讲台上千手柱间谈论梦想,讲台下的迈特雷心里也下定决心,他要抢了猿飞日斩那小老头的饭碗,火影他要定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望

    天望

    人所望,为天。天所望,为何?渭水河旁,长松树下。三名少年,相对望。扶衣相跪,拱手共拜。一拜天所证,二拜地所承,三拜心所称。结为兄弟,散去,再聚首。敢笑天不够!争于天下,谁堪否?
  • 天鉴大陆

    天鉴大陆

    墨傲天,从小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十三岁那年不小心掉下山崖得到一快奇怪的镜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赴法勤工俭学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赴法勤工俭学

    7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大厦林立的黄浦江边,一艘艘巨轮不时拉响汽笛。上午11时,日本邮船因幡九号又一次开始了赴欧的航程。旅客中,有89名年轻的中国学生,神情激动而又不安。他们是首批“留法勤工俭学”的有志青年。在法国——共和主义的故乡,他们将当工人、勤工俭学,以掌握使中国获得独立、富强的技术和知识,回国后,他们要彻底推翻帝国主义。时年1919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