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8400000050

第50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1)

曹操拿下兖州后不久,朝廷就发来“贺电”,正式任命他为兖州牧。虽然他已经当了相当长的兖州牧,但那是经过基层民主选举的,严格说是不作数的,现在终于获得了朝廷的认可,曹操的腰杆子一下子硬起来了。当然,此时的汉献帝还在李傕等人的控制之下,曹操的兖州牧与其说是汉献帝给的,不如说是李傕等人给的。但不管谁给的,只要有皇帝的公章就行。这就像婚姻一样,有没有那张结婚证,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夺回兖州后,曹操并不急于进攻刘备,尽管他的三大仇敌(吕布、刘备、陈宫)都在徐州。现在,对他来说,最要紧的事是把汉献帝抓在手中。曹操有这种想法已经好多年了。有人不解:“皇帝已经是人质了,差不多就是废柴了,这么做有意思吗?”

有。因为曹操已经看到了皇帝身上的潜在价值。皇帝本人虽然没用,但皇帝这块金字招牌还是很有价值的,至少可以迷惑不少人。因此,和皇帝搞好关系很重要,谁迎接了皇帝,谁就在道义上站稳了脚跟;谁迎接了皇帝,谁就可以控制皇帝,而谁控制了皇帝,谁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对其他诸侯发号施令,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控制皇帝很重要。

但皇帝目前在李傕等人手里,要想把皇帝接到自己身边,就必须先和李傕等人搞好关系。所以,董卓专权时,曹操带头起兵反抗,但到李傕等人专权时,他却没有任何不满地表示,反而主动派人去长安和李傕等人套近乎,争取给对方留个好印象。当然,他对李傕这些西凉土匪是相当痛恨的,但当时还不能和他们翻脸。既然不能翻脸,那就只有给笑脸了。

当时,除了曹操,还有许多人也想将汉献帝弄到自己的地盘上,比如之前的陶谦、孔融。但他们要么光说不练,要么能力有限,最终,头脑简单的孔融、陶谦失败了,只有头脑复杂的曹操成功了。

其实,曹操之所以能有如此举动,还得感谢一个人——毛玠。换句话说,毛玠是曹操迎接汉献帝的始作俑者。

毛玠(—216),字孝先,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在《三国演义》中,毛玠被设定为一名武将,而且比较窝囊。赤壁之战时,在蔡瑁、张允死后,曹操选拔毛玠、于禁担任水军都督。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毛玠也光荣地成为败军之将。然而,真正的毛玠可不是赳赳武夫,而是一名文官,专管人事,从不曾领兵。

毛玠年轻时曾在县里当过小官,后来打算到荆州躲避战乱,但听说荆州牧刘表比较昏聩,于是中途改道鲁阳。曹操到兖州后,便把毛玠收入帐下。

初平三年,毛玠向曹操提了两条合理化建议,这两条建议归纳起来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毛玠虽然长期从事人事工作,成绩斐然,但让他名流千史的却是这两句话。前面一句也就是:通过尊奉天子来号令那些不服从朝廷的臣子。当然,这是比较文明的说法,还是诸葛亮比较实在,他一语道破天机:什么奉天子以令不臣,不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嘛。虽然如此,这句响亮的口号吼出来还是能抢占道德高地,也很能麻痹一些人的。毛玠的第二句话很好理解,就是多开荒、多种地,努力生产,储备军用物资(粮食),搞好后勤工作。许多人说这差不多就是曹魏版的隆中对了。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曹操采纳了这两条建议,才让他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并最终获得成功的。

曹操一直坚持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看到毛玠有如此见识,不仅欣然接纳了他的建议,还立即提拔他当了幕府功曹,也就是类似于现在的领导秘书。后来,曹操当司空、丞相后,毛玠也跟着更上一层楼,当上了东曹掾,与崔琰一起主抓选举。所谓的选举,也就是察举,为国家挑选人才。可别小看东曹掾这个职位,相当于组织部部长,官员干得好坏、是上是下,全部由他说了算,你说牛不牛。

历朝历代,管人事升迁的工作都是美差中的美差,肥缺中的肥缺,是最吃香的。在这里工作,想发家致富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但毛玠本人极其廉洁,且不讲情面。他选人的标准大体和他自己差不多,必须要清廉、正直,哪怕你名气再大、本事再高,如果品行不端、声名狼藉,想混进公务员队伍,那也是不可能的,说白了,他的选官标准就是用人唯贤。

比如有一次,五官中郎将曹丕亲自拜访毛玠,想推荐自己的一个亲属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按说,像曹丕这位极有可能成为自己未来主子的重要人物,平时是请都请不来的,人家要安排一个人根本不需自己出面,只需要打个招呼就行,现在人家能不辞辛劳地赶来亲自说情,是给你毛玠面子,你得领情啊。再说,也可趁此机会跟他拉拉关系、套套近乎,为自己的前程铺路啊。但这个毛玠却像不食人间烟火似的,硬是把曹丕顶了回去。

毛玠连曹丕都敢得罪,更不要说其他人了,所以,行贿、请客送礼之类的旁门左道更是想都不要想,人家根本不吃那一套。

由于组织部有毛玠这样的人把关,社会风气大为好转,即使是曹操宠信的功臣、皇亲国戚也收敛了很多,奢侈品也不敢用了,贵重衣服也不敢穿了,超标豪华车也不敢坐了(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

虽然毛玠为国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也因此得罪了很多人。那些因为他不得升职的人恨得他是咬牙切齿的,都巴望着他哪天暴病身亡,大家好喝庆功酒。但等人死亡是件很不靠谱的事情,要整倒他只有找机会。不久,机会来了。朝廷要进行机构改革,计划撤并一些多余的部门,分流富余人员。许多人因此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一起发力向曹操建议说:“西曹为上,东曹为次,丞相,您应该分清主次,还是撤销东曹吧。”

曹操是何等机灵,他当然知道其中的隐情,何况他本身就是厚黑学的高手,还看不出那这帮人心中的小九九?于是曹操发话了:“日出于东,月盛于东,凡人言方,亦复先东,何以省东曹?”一句话,要撤也只能撤西曹,什么时候轮到东曹了?

为了表达自己对毛玠的欣赏,曹操平定柳城,分赏战利品时,特意把古人用过的素屏风和素凭几赏给毛玠,以资鼓励。等曹操被封为魏王的时候,毛玠也跟着当了尚书仆射,还是干老本行,负责人事考察、选拔。

前面我说过,东汉官员的薪水是比较袖珍的,县处级干部的月薪折合人民币也不过三四千元,曹魏时代虽然不通行五铢钱,改为发放实物,薪水估计也没什么大的变化。所以,中层以下领导干部如果不搞点儿灰色收入,是难以养家糊口的。而毛玠虽然是组织部里说话算数的干部,实际权力也很大,但行政级别却比较低(他先是东曹掾,秩比四百石,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后来干到尚书仆射,秩比六百石,相当于现在的县处级干部),薪水自然也很低。所以,对毛玠这样的廉洁自律分子而言,要想衣着光鲜、生活体面是很不容易的,好在毛玠并不贪图这些。

毛玠不但清正廉洁,还是个道德模范。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他还是收养了哥哥的两个儿子,还时常给穷人捐款捐物,所以,家里真是穷得叮当响。家人穿不起绫罗绸缎,就穿粗布衣裳;大鱼大肉肯定是吃不起了,餐桌上基本是主打绿色蔬菜,生活很环保、很低碳。

但如果你以为毛玠凡事都是一是一,二是二,那你就错了,他也有很圆滑的时候,比如在曹操的继承人问题上。当时曹操虽然还没有确定太子,但他很喜欢曹植,有心立曹植为自己的继承人。毛玠察觉后,一边机敏地说这是曹操的家事,自己不应该过问,但又很委婉地劝诫曹操应该吸取袁绍不分嫡庶,导致内部不和、家破人亡的教训,他相信以曹操的聪明才智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后来,当许多大臣在一起讨论此事时,聪明的毛玠就借口上厕所避免发表言论。这种事他不想介入太深,万一不小心站错队,后果是很严重的。

这样一个该坚持原则时坚持原则,该糊涂时糊涂的聪明人,按理说应该在官场上一路凯歌高奏才对,但官场就是那样复杂,你没有缺点就是最大的缺点,这样的人往往是走不远的,因为别人不能容忍你出淤泥而不染。最终,一个小小的失误让毛玠吃尽苦头。

毛玠的失误来自于他的亲密战友崔琰。崔琰是个有个性、有缺点的人,因为不受曹操待见被赐死。作为同事,毛玠真的很伤心。毛玠的反应让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人很高兴,因为崔琰是曹操赐死的,在他们看来,领导作出的决定,做下属的应该完全拥护和支持才对,毛玠那么伤心,这不是成心和领导过不去吗?前次没有整倒你,这次咱们接着玩儿。于是,有人趁机向曹操打小报告:“毛玠外出看到崔琰的家属被官府收为奴婢,心里不痛快,居然说老天长期不下雨,原因大概就在这里。”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古时候人们的科技知识有限,往往把一些极端的天气现象归咎于统治者,认为一定是统治者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惹老天爷发怒所致。因此,曹操听了这些谗言后很生气,心想:毛玠啊毛玠,我一向看重你,没想到你竟然和我唱对台戏。身为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居然说出如此没原则的话,你的立场哪里去了!

其实,曹操如果冷静下来仔细查证的话,一定能发现这是有人在造谣,但曹操这次火气实在很旺,想也没想,直接下令把毛玠逮捕下狱。尽管毛玠拼命为自己辩护,但曹操还是打算治他的罪,幸亏桓阶、和洽出面营救,毛玠才重获自由。

我一直认为这件事疑点重重,且不要说毛玠说没说过这样不合时宜的话,即使说过,以他以前的功劳和贡献,不至于获罪啊,何况曹操是非常信任他的。想了半天,我终于明白了,他之所以下狱,是因为曹操已经不大信任他了。为什么不信任?因为工作理念不同了。要知道,曹操的用人标准是唯才是举,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才,平时犯点儿小错不要紧,名声不好也不要紧,只要能干,能出工作业绩就行。但毛玠和崔琰主持人事考核工作时,采用的标准却是任人唯贤,这就违背领导意图了。诚然,这样可以选出一批道德水准很高的官员,但道德水准很高的人不一定能干,而且一些有真材实料但名声差点儿的人就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毛玠得罪了一大批人后,曹操也开始对他的工作方式有意见了,正好出了这档子事情,就把他抓进去让他深刻反省一下吧。

毛玠虽然最终免除了牢狱之灾,但他也从此失去了曹操的信任,他被免去了一切官职,最后在孤寂中死去。由于毛玠一向廉洁,连死后的棺材都是曹操赏赐的。

不管毛玠最终的结局如何凄惨,他在曹操创业初期提出的“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建议还是深得曹操赏识的。但汉献帝远在长安被李傕等人挟持,也不知道自己是何许人也,什么来头,曹操还不能把他立即接到身边。虽然目前还没办法亲自迎接皇帝,但主动拜访他,混个脸熟还是可以的。于是,初平三年年底,曹操派从事王必到长安去看望和慰问汉献帝,但半道上却被河内太守张杨给拦住了。眼看自己的一片苦心将化为泡影,危急关头,“活雷锋”出现了,这个人就是董昭。

董昭(156—236),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在《三国演义》里,他出场的机会不多,也就是一个跑龙套的人物。估计是罗贯中老先生看到这个董昭特别高寿,就特意为他安排了一个养生专家的角色。说是有一年洛阳闹灾荒,其他人都饿得面黄肌瘦的,只有这个董先生红光满面、精神焕发,于是,曹操向他虚心请教养生问题。董昭的回答是:粗茶淡饭30年。当然,演义之词仅供参考,但历史上的董昭也的确高寿,活到了81岁。虽然现代人能活到80岁不是件太难的事,但董昭在那个时代真可谓是地地道道的老寿星。要知道,根据资料显示,东汉汉末,由于战乱、灾害、瘟疫的频繁发生,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22岁,董昭能活那么大一把年纪,实在是个奇迹。

汉末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黑暗的时期之一,要想躲过七灾八难,并活那么大的年纪,只靠养生和运气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会混。有人说混是一种生活,要我说混是一门技术。混得好的,三年两年就能出头;混不好的,十年八载可能还在原地踏步。所谓会混,具体说就是选择一个好老板。选好了,享受荣华富贵;选不好,跟着一起倒霉。

选老板最需要眼力,而董昭的眼力绝对是一流的。在跟曹操之前,他曾经跟过两个老板:袁绍和张杨,但没干多久,他就发现这两人都不是可跟之人,就跳槽了。

当然,董昭除了会混,还是有些真本事的。他早年追随袁绍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干。当初袁绍和公孙瓒在界桥开战的时候,袁绍处于下风,许多人都不看好袁绍,连袁绍的很多手下都是如此。更有甚者,巨鹿太守李邵竟然打算带领辖区群众投靠公孙瓒。袁绍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所以得到消息后,立即派遣董昭征讨巨鹿。

临行前,袁绍开门见山地问董昭:“情况那么糟,你怎么搞定这些人?”董昭说:“先讲道理拉拢,不服就打。至于具体计谋嘛,现在还不好说,随机应变吧。”

董昭率兵到达巨鹿后,了解到孙伉等八十多人是这起事件的主谋,便用袁绍的名义发布一则通告,将孙伉等人擒杀。带头的死了,其他人自然也就不闹了,局面很快就被控制住了。袁绍得知此事后,不但没怪罪董昭矫诏,反而狠狠地表扬了他一番。

不久,魏郡太守栗攀被士兵杀害,袁绍又让董昭去任魏郡太守。当时魏郡也是乱成一锅粥了,叛乱的士兵有上万名,看到新领导来了,他们也不害怕,居然派使者前去讨价还价。一群唯利是图的家伙能有什么前途?董昭表面上答应和平共处、互惠互利,暗中却使用离间计让其内部生乱。等他们自己人打得差不多了,再抓住时机用武力解决,这样做成效十分显著,两天内三传捷报。

董昭的表现实在很给力,但袁绍的回报却很不给力,董昭不但没有顺理成章地得到升迁,反而差点儿蹲了大牢。原来,董昭有个弟弟叫董访,在张邈手下做事。前面我说过,酸枣会盟后,张邈因为指责盟主袁绍骄傲自大,就和袁绍一直不对劲儿。袁绍是个疑神疑鬼、小肚鸡肠的人,他听信谗言,打算把董昭抓进监狱做深刻反省。

董昭提前得知这一消息,知道袁绍这里是不能待了。他灵机一动,借口去晋见汉献帝,脱离了袁绍控制。董昭路过河内郡时,太守张杨看出董昭是个人才,立即盛情挽留,推荐他当了骑都尉。

这次,张杨截了曹操的使者。董昭知道后,就劝张杨:“你别干傻事,虽说曹操现在实力不咋地,但这个人能文能武,的确有两下子,咱们不但不能得罪他,还应该想方设法和他拉关系、套近乎,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机会。现在曹操不是想和朝廷加强联络吗,我们就帮他一把,从中穿针引线,那可是功德无量的一件好事啊。”张杨觉得他言之有理,就对曹操的使者立即放行。张杨会来事,曹操也不傻,立即赠送了一大堆礼品作为回报。

同类推荐
  • 这一生,许给谁良辰美景

    这一生,许给谁良辰美景

    良辰美景,岁月静好!外表特立独行、内心萌蠢的女记者顾美景沉稳潇洒、温柔善良的摄影师方辰兮风流倜傥、帅气霸道的总裁江一帆世界上最美好的暗恋结局:你爱着他时,他也刚好爱你但是最不幸的结局: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王子与灰姑娘的是否能终成眷属。
  • 心中有鬼

    心中有鬼

    究竟是阴魂不去,还是妖言惑众?鬼魅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藏在哪里?难道是……
  • 无限趋近于爱

    无限趋近于爱

    相亲第13次后,“只要有人娶,我就嫁。”齐瞳倔强地站在青春即将干涸的河床上孤注一掷,却有王子问她:“你说过的话,当真?”当命运再次以颠覆的面具在她面前翻云覆雨,她在婚姻的温床前断然做出决定:“我们,离婚吧。”那个契约者却宣称:“谁敢动我的女人!”那么地,不容拒绝……她曾以为,在爱过、错过之后,自己已经失去了爱的能力,可是,在他霸道的怀抱中,她如何能够否认,爱,已经无限趋近……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三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蜜莉亚之风起云涌(上册)

    蜜莉亚之风起云涌(上册)

    有着数百年基业的庞大家庭,究竟沉淀着多少人的辉煌与痛苦?其中又有多少家庭之间的明争暗斗?宗族之争,皇权相迫,当一切均由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肩负时,她将以什么样的手段去解决一切?“谁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热门推荐
  • 我的二战大亨

    我的二战大亨

    穿越的意志,做最强的王子!他有着哈利波特的帅气外表,哈姆雷特的显赫身份。他是温莎王朝大公子的新宠,是千面政客丘吉尔的长官。他与山本五十六发动航母大战,决战太平洋之巅;他与艾森豪尔一起大战瓜哇岛,血战密西里;他与朱可夫保卫斯大林格林,百万盟军进军柏林,他是英国王室最强的摄政王。他是英国情报处M15的天才,他是军事安全局M16的大佬,他是皇家军工厂的CEO,他是英国最强的王子,而他就是蒙巴顿·亚瑟
  • 如果你一直都在

    如果你一直都在

    (甜虐相织,虐为主线)我为你,背弃家族,却,错付终生。我为你,蜡炬成灰,却,敌不过他一句耳畔呓语。我为你,与世为敌,却,唯望你此生周全圆满。我为你,权倾天下,却,余生再也不见你。【谨以此书】献给,甘愿做Ta的剧集中,配角的你。(书友群:891718463)
  • 亭州劫

    亭州劫

    天下苦难一石,亭州独占八斗。党争、夺嫡、家国志、兄弟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爱人:换我来追你

    重生爱人:换我来追你

    黄泉碧落,生死两茫。一切从她的奢望开始。她不要承受叶生花不开,花开不见叶的那种痛。奢望爱人的复活,能再续前缘。没想到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 原心刃谭

    原心刃谭

    吐槽版:站在你面前的是:来自地球的穿越者、文抄公、异邦人、蓝星二次元文化的开拓者、著名轻小说作家、妖刀村正的持有者、三日月学院名誉校长、青蓝联邦天启者名誉首领、青蓝联邦特权终身享有者、战争终结者、独立异能者集团‘心斋’的创始人兼首领、传说中的修罗命、天下第一剑圣、史上最强的男人——源·一心·阿克曼。正经版:一个斑驳陆离的世界,赏金猎人、异能者、吸血鬼、狼人、普通人、科技共存。一个复仇者持有一把刀,一个文抄公握有一支笔,一个异邦人怀有一颗心,这是一段故事……我是源一心,这是我的故事。
  • 莫不暖冬

    莫不暖冬

    这是一个中二青年的成长史,也是一个呆萌萝莉进化成毒舌高智商女的过程。顾莫笙和唐暖在一起后,有一天,顾莫笙抱着唐暖,问她“你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唐暖正在准备明天上课用的课件,头也不回的回到“我什么时候喜欢你了,你个又老又丑的大叔配得上我。”本文又名<残废的作者君如何把高智商毒舌写成脑残贱萌中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唐入梦

    回唐入梦

    书页翻动,纸张摩挲。手中的书已经看过多本。天气晴朗,一行人在郊外游玩,岚轩一人放松的走在清幽的竹林小道,他的兄弟昊伟发现岚轩不在大伙里,打电话问后,两人相遇,畅聊时发现一个山庙,两人心生好奇,也没给他人说,就去庙中拜访。昊伟不慎触碰机关,两人就此穿越到了繁荣昌盛的大唐......欢迎阅览回唐入梦这本书,谢谢大家,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