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8400000040

第40章 幽州,志在必得(1)

初平二年,被迫移民到长安当高级人质的汉献帝更加怀念在洛阳的日子。他想回去,可朝廷大权控制在董卓手里,要有人带兵过来拯救自己才行。看来看去,唯一忠心且可靠的也只有刘虞了。幸好刘虞的儿子刘和就在朝廷当侍中,于是汉献帝决定派他偷偷出去联系刘虞。

刘和首先来到南阳郡,这是野心家袁术的地盘。稀客来了,一向为人阴险的袁术一反常态,立即拿出全部的热忱表示欢迎,并说你来一趟南阳不容易,既然来了,就应该多玩几天,欣赏欣赏南阳的风景,感受感受南阳的巨大变化再走。

刘和心里有事,哪有心情游山玩水,但此时已经由不得他了。

什么,皇帝想回京师(洛阳)啊,哦,小事,好说好说,过几天我有空就派人接他回来就是;什么,你要到幽州找父亲啊,不要那么麻烦,写封信就可以了,我派人给你送过去,特快专递,免挂号费;什么,你要走啊,既然好不容易来一趟了,不多住几天怎么行呢?

袁术这样做,当然不是希望刘虞来解救皇上,而是想趁机吞并刘虞的部队。刘和自然明白,但自己已经入狼窝了,只好按照袁术的意思给父亲写了封信,让他带兵来南阳。

刘虞接到儿子的来信,信以为真,准备出兵。但已经改任降虏校尉的老江湖公孙瓒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他劝刘虞要慎重行事,以免被袁术这个骗子给忽悠了。刘虞虽然是个政治家,但对官场的一些黑暗面知到甚少。他觉得既然是儿子的来信,相信它是没错的。

看到刘虞一意孤行,狡猾而世故的公孙瓒怕得罪袁术,立即转变策略,派他的堂弟公孙越率千余骑兵到袁术处请求结盟,并怂恿袁术扣留刘和并霸占刘虞派来的兵马。

刘和得知这一消息,立即手脚麻利跑到袁绍那里,但他没想到野心家的哥哥居然也是野心家,而且是升级版的——自己又被强制扣留了!对于袁绍而言,扣留刘和,就相当于控制刘虞,控制刘虞,就相当于控制了幽州。

得知儿子被扣留的消息,刘虞终于明白,事情搞成这个样子,公孙瓒“功不可没”。于是,刘虞与公孙瓒矛盾扩大了:以前,两人的矛盾只是因公,现在又加入了私人恩怨。是恩怨,总有了断的一天。刘虞想:于公于私都该收拾公孙瓒了,因为他是能人,而且是有野心的能人,所以,这样的人干起坏事来也是威力无穷,破坏力巨大。而公孙瓒想:无论怎样都该收拾刘虞了,因为他是能人,而且是挡我道的能人。不过,他们都没急于动手,因为目前还不是动手的时候。

刘虞不动手,是因为他实在没法,公孙瓒是武将,兵多,而他这个幽州牧是光杆司令,没兵。同时,他还比较天真地寄希望于朝廷能定公孙瓒的罪,然后通过司法途径将公孙瓒绳之以法。而公孙瓒不动手的主要原因是他目前面临更强大的对手——黄巾军和袁绍。相对而言,黄巾军容易对付一些,尽管他们人多。

前文说过,黄巾军的领袖张角虽然于184年就病死了,可他的影响力实在大得惊人,死后好几年,还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反正死人的东西不用白不用,也不会有人找自己付专利费。初平二年,一支由三十万人组成的青州黄巾军攻打渤海(今河北南皮东北),欲与黑山军会合。而公孙瓒只有两万人,两万对三十万,看来够玄,但公孙瓒是长期和胡人打交道的硬汉,善于打硬仗、恶仗,白马将军的名号可不是浪得虚名。黄巾军要和他同场竞技,只能说找错了对象。

公孙瓒率步骑两万人在东光南与青州黄巾军短兵相接,大败对方,斩首三万余人。黄巾军无奈,只有渡河逃命。公孙瓒等他们过到一半时,再次出击,黄巾军更是溃不成军,败得惨不忍睹,“死者数万,俘虏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这简直就是皇甫嵩指挥广宗之战的翻版,皇甫嵩因广宗之战出名了,公孙瓒则因此战出名了。

要说公孙瓒和袁绍的矛盾,必须再次谈谈袁绍和袁术兄弟俩的矛盾。当初,董卓进京后,关东联军成立,大家不是去讨伐董卓,而是各自忙于抢地盘,其中实力最强的要数袁绍和袁术兄弟俩。袁绍要立刘虞为帝,袁术因自己有当皇帝的野心不赞成,兄弟之间从此产生了裂痕,结下了仇怨。孙坚讨伐董卓时,把抢来的南阳郡让给了袁术。作为回报,袁术就推荐孙坚担任豫州刺史。可袁绍偏要横插一杠子,趁孙坚讨董卓未回的机会,手疾眼快地派遣部将周昂空降豫州,袁术为此十分生气,派孙坚击退了周昂。

袁绍和袁术虽然是兄弟俩,但二人彼此视对方为大敌,水火不容,完全是一副把对方往死里整的架势。为了打垮对方,他们都使用了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拉拢盟友。袁绍拉的盟友是曹操和刘表;袁术拉人头的能力一点儿也不差,他拉的盟友是公孙瓒、陶谦和孙坚(后来死掉了),双方的实力在伯仲之间。

他们都想在对方身边安钉子,都想在对方身边埋地雷,但他们绝对想不到,这样算来算去,兄弟是没了,可自己也没了,盟友反倒强大了起来,比如后来的曹操、刘备。这也正应了那句歌词“时时刻刻忙算计,谁知算来算去算自己”,真是蠢到家了。

公孙瓒和袁绍的矛盾起于一件小事。之前,袁术派公孙越帮助孙坚攻周昂,但公孙越运气不好,被一支无名箭射中,竟然死掉了。按说这是一起意外事件,但公孙瓒可不这么认为,他把这笔账算在了袁绍身上。

兄弟死了,冀州又被袁绍独吞,公孙瓒感到自己被人耍了。他恼羞成怒决定报复,便出兵驻扎在磐河(今河北境内),摆出一副打架的架势。

看到公孙瓒要玩真格的,袁绍反而有点儿心虚了。毕竟自己刚刚以欺诈手段拿下冀州,根基还不稳,而且,现在的他很忙——为了营救自己的铁杆战友河内太守张杨,袁绍和并州的匈奴王翻脸交战;活动在并州的张燕黑山军对他这个外来户也看不顺眼;还有自己的死对头陶谦也蠢蠢欲动,随时准备出兵抢他的地盘,这些他都不得不防。

袁绍真可谓是四面受敌,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四面楚歌,他可不想做西楚霸王。因此,他现在还不想和公孙瓒结仇,也不能和公孙瓒结仇。要知道,现在的公孙瓒已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拥有了一支近二十万人的抢劫团队,实在得罪不起。所以,他决定放下身段,主动对公孙瓒示好。

为把公孙瓒拉拢过来,一向不喜欢吃亏的袁绍破例决定自己吃点儿亏,咬牙把自己的老根据地渤海郡交给了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管理。实际上袁绍也没吃什么亏,当时青州、徐州的黄巾军活动非常猖獗,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打到渤海郡来了,让公孙范吃点甜头,然后去挡子弹也是不错的选择。袁绍这算盘打得真是比生意人还精啊。

不料,公孙范厚礼照收,却不领情,连感谢的话都没用说一声,就立即变脸,站在了堂兄公孙瓒一边,反踹了袁绍一脚。

袁绍这回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亏大了。袁绍很愤怒,但让他更愤怒的还在后头。青州、兖州经过黄巾军的轮番攻击,已处于无政府状态,按说谁打下,地盘就是谁的。可就在袁绍想打它们的主意时,公孙瓒抢先一步,接连攻破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将青州、徐州这两块肥肉收入囊中。更可恶的是,公孙瓒还不满足已取得的战绩,竟然开始挖袁绍墙脚,和袁绍的部下(也是韩馥以前的部下)眉来眼去的。一来二去,袁绍的部下经不住诱惑,开始反水,投靠了公孙瓒。

北方几州尽在自己掌握之中,公孙瓒心情大好,他开始设置政府机构,任命严纲为冀州牧,田楷为青州刺史,单经为兖州牧,并为各州配置了郡守、县令。同时,为防备袁绍,他派刘备驻守高唐,单经驻守平原,陶谦驻守发干,对袁绍形成了一个战略包围圈。

公孙瓒起家是靠打胡人,发家是靠打黄巾军,而败家则是因为打袁绍。袁绍虽然动手能力差,但他也不是鱼腩,随别人怎么整。随着公孙瓒的步步紧逼,他也只有拼命。

初平二年,公孙瓒得寸进尺,带着几万人马进驻界桥。界桥属于冀州的地界,这样看来,公孙瓒算是侵略了。为了让自己师出有名,表面文章还是要做一做的,于是,公孙瓒装模作样地上表声讨袁绍十罪,这篇讨袁檄文气宇轩昂,特择其精要与大家共享:

第一罪:你袁绍有眼无珠,引狼入室,董卓能大摇大摆地进京都是你惹的祸;

第二罪:董卓当政,你袁绍这个始作俑者应该在京师和老贼拼刺刀同归于尽才是,即使干不掉老贼,也应该剖腹自杀以谢天下,但自私自利的你却置领导(汉献帝)的安危于不顾,偷偷溜号,当起了逃兵,这是不忠;

第三罪:你袁绍要反抗董卓,却不通知自己的长辈(叔叔袁隗)、亲属(堂兄袁基)逃生,导致他们成了董卓的刀下鬼,你袁绍这个不孝的罪名是背定了;

第四罪:大家推荐你袁绍当关东联军首领,起兵讨伐董卓,但你却占着茅坑不拉屎,只知道吃喝玩乐,还自立山头,误国误民,罪莫大焉;

第五罪:你袁绍和韩馥狼狈为奸,在皇帝陛下健在的情况下居然阴谋另立刘虞为帝,甚至连开业用的公章(金印玉玺)都准备好了,如此图谋不轨,实在罪大恶极;

第六罪:你袁绍与部将崔巨业互相勾结,到处抢地盘,完全没有大臣的风度;

第七罪:你袁绍对和自己一同起义的刘勋不但不关心爱护,反而残害忠良;

第八罪:袁绍向故上谷太守高焉、故甘陵相姚贡敲诈勒索,嫌人家进贡不够就杀人灭口,这哪像是正人君子所为,简直就是黑社会;

第九罪:你袁绍原本是小老婆生的野种,这样的贱骨头怎样能和根红苗正的袁术相提并论;

第十罪:讨伐董卓之所以有始无终,是因为你袁绍派周昂夺取孙坚的根据地豫州,背后捅人刀子所致,你的罪过大了去了。

这篇奇文一下子就点中了袁绍的死穴,骂得狠、骂得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你袁绍是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一无是处的人渣!这样的人渣的确该杀。因为该杀,所以我公孙瓒要来主持正义灭掉你!

骂完了,就该开工了。

从国家大义到个人出身,被人从头到脚骂得狗血喷头不算,还直接派人来抢地盘,这下袁绍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想当初自己大方地送出渤海郡,本就是肉包子打狗的蚀本生意,现在这条狗居然得寸进尺,打起冀州的主意来了,找死啊!忍无可忍,袁绍决定迎击!

当时,公孙瓒的队伍战斗力很差,除了他自己能干,其余人基本都不能干,但他很有自信,因为他有白马义从——白马义从随我南征北战,所向披靡,我相信对付袁绍也一样!

公孙瓒已经患上了白马义从依赖症,但袁绍对此却不以为然,因为他也有自己的特种部队——大戟士。大戟士属于步兵,装备精良,据说每个士兵都配备着大戟和重甲,实力强劲,是袁绍的精英部队,其统帅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张郃,当然,张郃那时并不出名。

当袁绍得知公孙瓒派白马义从前来挑战时,袁绍就笑着对张郃说:“隽乂(张颌字隽乂),你去帮我摆平他!”事实上,这次战斗并不是张郃表演的舞台,而是另有其人,他的名字叫麹义。

初平三年春,在离界桥二十余里的地方,战斗正式打响!让我们先看公孙瓒是如何排兵布阵的:两万步兵在当中,两翼各五千骑兵,中间则是公孙瓒最得意的白马义从,军士衣着光鲜、气势汹汹。如此阵势的确豪华。

相对而言,袁绍一方就比较寒酸了:先锋部队只有二千余人,其中前队八百余人手执盾牌,后边千余人连盾牌都没有,和公孙瓒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差远啦。且慢,前面的军队虽然只有二千余人,但大部队在后面,有好几万人呢。而且,后边千余人虽然没有盾牌,但都带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弩。

弩不是弓箭,而是弓箭的升级版。古代的士兵如果平时不注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差,不一定能把弓拉满,这样射出去的箭就是轻飘飘的,杀伤力会大打折扣;而弩就不同了,它是全机械化武器,人只负责瞄准,按程序操作,而且弩的射程很远(是弓箭的两倍),力量很大,穿透一般的铠甲不成问题,是骑兵的克星。后来,诸葛亮也正是用弩成功克制不可一世的魏国骑兵的。骑兵也算是古代的机械化部队了,用机械化手段对付机械化部队,真是绝配。

袁绍的前军指挥官是麹义,以前是韩馥的手下,曾经长期待在战乱的凉州,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可谓是反骑兵作战专家。但公孙瓒是不了解这一点的。当然,即使他知道,以他刚愎自用的性格,也不会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麹义放在眼里。

两军对决时,公孙瓒首先派出骑兵向前冲,但麹义的步兵趴伏在盾牌下,一动不动。

风萧萧,马鸣鸣,尘土漫天,大地颤抖!你们不动,我们就用铁蹄踩死你!

冲!冲!冲!

近了,近了!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可麹义的步兵还是一动不动,但后面的弩兵动了,刹那间万箭齐发。神气的弩兵取得了神气的战果:公孙瓒的骑兵纷纷中弹,次序大乱。就在这时,袁绍的步兵也一跃而起,紧追不舍。紧接着,袁绍军后续部队也投入战场。

麹义一鼓作气追杀了二十里,在界桥上又杀退了公孙瓒的预备队,还径直杀到北军大营,夺下了公孙瓒的帅旗——牙门旗。在这场战役中,公孙瓒损失惨重,他委派的冀州牧严纲也死于乱军之中。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包括他的得意之作——白马义从就是这样被废掉的。

袁绍虽然是胜利者,但由于大意也遇到险情,差点儿回不来。原来,公孙瓒手下一支大约二千余人的败兵在逃窜途中恰恰碰到袁绍。那时袁绍身边不到二百人,双方实力为十比一。看到自己占有绝对优势,败兵也不逃了,他们把袁绍的这支部队团团围住打算打打秋风,捞一把再走(他们并不知道围住的就是袁绍本人)。但袁绍的手下恰恰是大戟士,装备精良,单兵作战能力极强,可以以一当十。双方战斗正酣,属下田丰拉着袁绍要他去断墙后面躲避,但袁绍把头盔一摔,摆出英雄气概喊道:“大丈夫当斗死!”

主帅有血性,属下不偷生!受袁绍的鼓舞,他手下的卫士更是斗志昂扬,拼死抵抗,一直坚持到麹义带兵救援,界桥之战由此结束。

界桥一战,公孙瓒虽然损失惨重,但还没有伤及筋骨。以他的性格,他是不甘心承认失败的。在他看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失手没关系,咱们总结总结经验教训,接着打。

不服输的公孙瓒第二年再次派兵到龙凑攻打袁绍,但老天偏偏喜欢作弄他,再次让他吞下了失败的苦果。吃尽苦头的公孙瓒只好老老实实退回自己的地盘(幽州),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同类推荐
  • 凤凰于飞(上册)

    凤凰于飞(上册)

    她是卫家的细作,他是南梁国二皇子。初遇,他救她于悬崖下。再遇,她是他眼中杀手。他和她的每一次相遇,都是暗涛汹涌的交锋。后来,她对他危险将至,他对她倾心钟情。娓娓时光里,一场倾城错嫁,成全她与他最美的相遇。这夜,月圆花好,她依偎着他的肩,笑着拿起试卷,轻声地念:“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双网,中有千千结。”那诗句旁,还有一行她曾题下的小字:照,清歌,白首不相离。“用我心,换你心,始知相忆深。”他轻声念着他许下的诺言,轻轻吻了吻她。
  •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

    本书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充满童真童趣。主人公汤姆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的生活,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小说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同时用讽刺的手法抨击了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是一部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 杀机四伏

    杀机四伏

    光复后的江城市。翠芳楼中,伪政府要员松本被人用飞镖杀死。警方派高级警探杨子江率兰锋、冷刃组成特别行动组查办此案。杨子江估计官方晚上聚会时刺客还会出现,于是暗中作了布置。
  • 高叫你的名字

    高叫你的名字

    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一,收录了刘建超的小小说作品,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无极较量

    无极较量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热门推荐
  • 桃之妖妖:妃太闲

    桃之妖妖:妃太闲

    安晓诺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饭,睡觉。听听小曲,养养肥膘就好。哪想来到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熵朝。突然之间人生颠覆,忙的不得了。原以为花美男妥妥是女神的。而男神,呵呵。也只是男神的。可是,他大爷的。男神不按戏路走是怎么回事?这朵朵桃花要人命,跪求放过。还她清净悠闲的美好人生。
  • 你给的糖最甜

    你给的糖最甜

    [甜文元气少女沈星星VS沉着冷静慕舟安]某日,沈星星看着正在做五三的慕舟安问道:“欸,慕舟安你有喜欢的人吗?”慕舟安停顿了一下但并没有抬头回答:“没有。”沈星星诺有所思的说道:“这样子啊!但我有。”听到这话的慕舟安猛地抬起头问道:“谁?”沈星星笑嘻嘻的回答道:“你啊!”慕舟安耳根子顿时红了起来立马说:“不能早恋。”沈星星笑意不减的说:“知道啊,所以我打算从现在开始明恋你。”慕舟安嗯了一声说:“那你慢慢明恋吧。”
  • 超能万事屋

    超能万事屋

    在未来世界,有普通人,超能力者和改造人共同生活在七城之中。而在七城之外,称为城外区域,生活着变异生物,还有由人类设定好进行生态恢复的机器人,而靠近城市的一些已经恢复的区域则是聚集着一堆罪犯。主角杨钧在用超能力解决委托人的各种麻烦,同时寻找仇敌的线索。
  • 他一直都是王者

    他一直都是王者

    血战之后,林弧原力尽丧,从帝国绝代天骄的英雄形象跌落神坛。人们都说,他曾经是个王者,或许能够上演废柴流崛起的奇迹,后来才发现,这是帝国历史上最大的笑话!他曾经是个王者?不!他一直都是王者!
  • 有树可栖有枝可依

    有树可栖有枝可依

    童年相遇,从排斥到接纳;十年陪伴,从冷漠到深爱。连依看着满眼深情地江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只会戏弄她和惹是生非的男人,也会对她说出“我能成为你的依靠”这种话。江栖邪魅一笑,我不一直都是你的后盾吗。
  • 腹黑傻妃邪王宠

    腹黑傻妃邪王宠

    她本是21世纪的顶级杀手就因错信渣男被逼无奈跳下深不见底的悬崖没想到竟重生成了相府不受宠的大小姐,重生后都不得消停被妹妹害的嫁给了人人都怕的聂政王对于这个天降的俏皮王妃,秒变宠妻奴下令:宠、宠、宠,还是宠!!!
  • 回到明朝去败国

    回到明朝去败国

    别人败家,我败国!别人带着逆天的系统穿越,我带的竟然是一低配的“听说读写”渣系统!坑爹呀,都穿越到明朝了,还特么要学英语?苍天啊,我只是一败家小混混,本想重新做人,你为什么要让我穿越成无敌昏君朱厚照呀(啊,啊,啊……),而且还一天不败国,立即死翘翘!!!罢鸟,罢鸟,哭闹没用。让唐伯虎办报纸,李时珍开连锁药店,“八虎”当跳梁小丑,宁王出演最佳反派,至于王阳明这样文武兼备的神级人物,闲着真是太可惜了,咬咬牙,还是我来干坏事,他来背黑锅吧……我的座右铭是:“没有最昏,只有更昏!不败了大明朝,怎么开创一个全新的帝国?”(轻松搞笑爽文,不虐主,会尽量考据,不喜勿喷。另名下有三国争霸文《虎豹骑》,感兴趣可订阅支持,拜谢!)
  • 重生异世当团宠

    重生异世当团宠

    一朝重生为婴儿,过上了没网没电视的生活,苏瑾瑜只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成为一方大佬。然而现在是怎么回事?身边各个大佬马甲层出不穷,弱小的苏瑾瑜抱着自己瑟瑟发抖。
  • 夜长安,浮世乱

    夜长安,浮世乱

    一世倾城,红颜为谁乱?几经翻转,结局究将如何?他是冷酷无情的异姓王之子,她是高不可攀的长公主。他们本是一对青梅竹马,可是他父亲的死去,使这一切,一夕之间全部覆灭。他运筹帷幄多年,一步一步踏着她亲人的尸体,走上了皇位。他得到了一切,却也失去了一切。他用尽一切方法,将她留在身边,却不想,一步错,步步错,最后也只能满盘皆输。当真相揭开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命运的齿轮在悄悄转动,一切的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夜长安,浮世乱……
  • 我的帝王生涯

    我的帝王生涯

    作品通篇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名叫端白的懵懂无知的王子,在老太后权力欲望的操纵下成了燮国的傀儡国王,虽对臣民拥有生杀大权,却时时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他是他的祖母和母亲利用的政治工具,他想反抗却无能为力。一个不该作皇帝的人,一个没有做皇帝的野心,也没有能力做好皇帝的人当了皇上,难怪,端白和疯疯癫癫的老宫役孙信一次次地重复着一句不祥的话语燮国的灾难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