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8400000033

第33章 犯长安,王允之死(2)

牛辅虽然战胜了李肃,不仅没有胜利的喜悦,反而更加惊慌,因为他看出了政府对他的态度——政府打死都不会饶恕他。这也难怪,老丈人董卓死于非命,想都不用想,下一个该轮到自己了。战胜一个李肃不打紧,后面还有若干个李肃接踵而至,这可如何是好?

不光他心慌,连带他手下的人也一起跟着惶恐不安,晚上接二连三出现夜惊现象。夜惊是一种心理疾病,得此病的人会睡着睡着突然惊醒并大喊大叫。这事要是发生在正常环境中也没什么,但发生在军营中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夜惊的士兵们常常会视战友为敌人,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这本是些偶发事件,但牛辅认为那是士兵即将哗变的不祥之兆。所以,他决定逃命。他很快收拾好金银珠宝,与亲信胡赤儿(有人认为应该是叫赤儿的胡人)等五六人抛下自己的将士跑路了。谁知在半道上胡赤儿等人见财起意,三下五除二就把这位不负责任的领导给结果了。

董卓死了,第二梯队的领导逃的逃,死的死,凉州兵团的其他人更没了主心骨,再加上流言甚嚣尘上,朝廷的刀子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架到自己脖子上了。李傕虽然成为凉州军团的第三任掌门人,但和郭汜、樊稠、张济等人一样,也是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未来不可怕,对未来的未知才是最可怕的。毕竟自己一帮人从前跟着董卓时坏事做了一火车,人家要打黑除恶咱也没辙啊。

李傕等人思前想后,也没想出什么好法子,最后决定主动出击,奔向长安,奔向光明。别误会,他们不是去打仗,而是派使者去悔过,请求王允放他们一马。因为王允说过,凉州部队的人原本是无罪的,但口说无凭,这次怎么也得讨回一个正式文件,即使将来打官司也好有个凭证啊。

这是李傕为自己争取的最后机会,也是他们给王允的最后机会。和平的曙光就在眼前,向前一步,国家、个人的前途将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但善变的王允再次变卦,他选择了后退。他一改此前赦免对手的承诺,拒绝了李傕等人递过来的橄榄枝,冷冷地答道:“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虽大赦天下,独不赦此四人。”字字如针,针针见血,话都说绝了。

做人怎么能如此不讲信用呢?李傕等人满腔的希望顿时化作了肥皂泡。被如此对待,稍微有点儿血性的人都要动手了,何况李傕等人不光有血性,还有野性。但李傕等人依然没有动手,不但没动手,连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因为他们感到了恐惧。面对政府的追杀令,他们的身份由吃皇粮的将军成为了逃犯,无边的恐惧如同黑夜一般向他们袭来。当奴隶还是将军,怎么选择?

李傕等人虽然在战场上生猛无比,但有时还是很老实的,思前想后,他们打算趁着通缉令还没下发,赶紧逃命,然后改名换姓,老老实实再找一份工作重新上岗。如果他们真的实施了这个计划,那么这个世上就多了几个逃犯,少了几分血雨腥风。

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牵涉到切身利益时,人总会反复权衡的:从奴隶到将军,人人都是笑呵呵的;而从将军到奴隶,落差实在太大,有几个人心底能平衡?所以,权衡再三,李傕等人最终还是决定反抗。这一决定,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造成这一灾难性后果的要归咎于一个人。这个人足智多谋,甚至许多人称他为“三国第一谋士”。之所以如此推崇他,是因为他在乱世之中不但保全了家人,小日子还过得很滋润,最后还落了个善终。在我看来,他是个聪明人,但没用在对的地方。所以,他的聪明也只能被称为狡猾。

正如史书所言,他应该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才对。他是真正的罪人,国家动乱的始作俑者。不管他的事业做得有多么成功(后来做到魏国的太尉),但都掩盖不了他对这个国家所犯下的罪行。尽管他从未动手杀人,但他依然是个刽子手,因为他杀人不是用刀,而是用嘴。用刀杀人有限,用嘴杀人则无数。他就是贾诩。

贾诩(147—223),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从贾诩的籍贯来看,他是凉州人,也是就说,他和李傕、董卓等人是老乡。事实上,董卓进京后,贾诩已经成为董卓的心腹将领。

贾诩年少时并不出名,只有当时的名士阎忠认为他与众不同,说他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今后必成大器。贾诩有没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水平不好说,但人很狡猾那是事实。

贾诩早年被举孝廉为郎官,后因病辞官,向西返回家乡。到达汧地时,遇见叛乱的氐人,贾诩和同行的数十人一起被氐人抓获。为了逃命,贾诩情急之下对劫匪说:“你们别杀我,我的外公是段颎,他一定会拿赎金来的。”

段颎是一代名将,那时候在朝廷当太尉,借用一下他老人家的名号为己所用,方便、实惠,还不用付专利费。虽然贾诩有虚报身份的嫌疑,但以当时的条件,劫匪是没法与段颎验证真伪的,所以,劫匪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精神,信了。

“你竟然是段将军的外孙,失敬,失敬。赎金我们就不要了,你今后可别忘了在他老人家面前为我们多多美言几句啊。”于是,劫匪和人质握手言欢,称兄道弟,奇迹就此发生了——劫匪不仅招待贾诩好吃好喝,最后,还客客气气把他礼送出境。

贾诩倒是虎口脱险了,可和他一起结伴而行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他们没有一个好“外公”罩着,结果被匪徒统统干掉。

董卓担任太尉后,贾诩就留在他身边工作(太尉掾)。在长久的考察中,董卓发现这个贾诩还有几分本事,就把他外放出去升任为讨虏校尉。因为贾诩表现积极,后来董卓索性把他安排到自己女婿牛辅的军中帮忙。一句话,董卓没把贾诩当外人。

牛辅被自己的亲信手疾眼快地干掉后,倍感孤独的贾诩没事可干,只好投靠李傕。等他赶到李傕营中,正遇到李傕等人请求朝廷宽大处理未遂,准备当逃犯。这时,贾诩的一番话改变了历史:“你们真是昏了头了,你们怎么能抛弃军队私自逃跑呢?现在王允他们视我们凉州人为眼中钉、肉中刺,他们打算杀尽我们,可能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通缉、捉拿你们,你们还能跑到哪儿去呢?不如带领大军,杀回长安,为董太师报仇!”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李傕等人一想也是,董大掌门虽然不在了,但他老人家手下有那么多兄弟,大家拧成一股绳,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还害怕那个王允做什么。既然不怕,不如杀回长安,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一股自信之气在李傕等人心中油然而生。说干就干,李傕等人带着几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杀来!

王允这回是真正的慌神了。原以为董卓死后,李傕等人不过是一群无头苍蝇,随便用个“拍子”都能打死一大片,但现在看来人家不是苍蝇,而是老鹰,别说苍蝇拍子,就是飞机、大炮都未必管用。但“客人”大老远地赶来了,又不得不招待,王允只好赶忙请凉州的部落首领(大人)胡文才、杨整修作为使者前去斡旋。

人家把大部队都开来了,按理说应该送几顶高帽子,多发一点儿纪念品,忽悠走了才算完事,但不知王允的哪根神经烧坏了,明明是请求人家退兵,但他老人家还要摆摆国家领导人的架子。他对派去的使者说:“你们去把他们叫来,不知道李傕这几个鼠辈磨磨蹭蹭的到底要干什么。”

所谓的架子,其实就是一个面子问题。从后来发生的事实可以说明,所谓的面子工程实在是害人不浅。

这两位使者一听王允的口气,心想:这哪里是和平谈判,简直是爷爷骂孙子!一点儿诚意都没有,还和平个屁!所以,胡文才、杨整修也看不下去了,他们到达李傕军营后,并没有如实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力促和平谈判,反而极力怂恿李傕等人加紧进军。

和平不成,那就亮剑吧!王允也不傻,他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李傕。

在王允看来,牛辅本事很稀松,想来他手下的马仔李傕等人也就是三脚猫功夫,不足为虑。而徐荣先胜曹操,再胜孙坚,是一员响当当的猛将,加上胡轸,两人搭档对付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李傕应该问题不大。更重要的是,让过去的战友在战场上拿武器对话,实在是很有教育意义。

可事与愿违,久经沙场的徐荣对阵李傕时不但败了还丢了性命;而那个胡轸原本是凉州人,并不是真心归顺政府,一看风向不对,也乘机倒向了李傕一边。

李傕取胜后,名声大噪,一路收集散兵游勇,等到达长安时,队伍已发展到十余万人。恰好这时樊稠、李蒙等人也率兵赶到了,那就攻城吧!

那时郭汜在城北,他的对手是吕布。老战友上门,吕布当然要亲自出城迎接。其实,古人打仗并不像小说或戏台上描写的那样规矩绅士,兵对兵、将对将,主将被打死了,部队也就垮了。它也讲人海战术,也讲阵法,也讲使诈。可见,自古以来,采用什么方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正所谓“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但吕布这次决定规矩一点,君子一点,要和郭汜单挑:“且却兵,但身决胜负。”郭汜同意了。

两人的武艺都不错,也都比较有自信,但相对而言,“飞将”吕布还要技高一筹,所以,单挑的结果是郭汜被吕布的长矛刺伤,自己捡了半条命回来。

郭汜被击败了,但李傕等人对长安的包围丝毫没有放松。不过长安城毕竟是国都,城墙非常坚固,连董老太爷修郿坞都参照它的标准,的确非一般的小城市可比。所以,一连几天,李傕等人竟然拿它毫无办法。到了第八天,即初平三年的六月初一,事情出现了转机——吕布手下的蜀郡士兵发动叛乱,打开城门迎接叛军入城。

城门洞开,天下大乱。眼看抵挡不住凉州军团的汹涌攻势,吕布只得把董卓的人头挂在马鞍上,带着自家的几百亲兵往城外突围。临走时,他也很够意思地招呼王允同行。

掐指算来,两人在领导岗位只干了一个月就要下岗了,这事搁谁身上都不痛快,但李傕带着十万人马来接班,不跑不行啊。可王允不走。国家被自己搞成这个样子,皇帝还小,没人保护,他走得了吗?不能!他认为自己必须,也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责任。

以前我一直认为王允是死脑筋,太直、太傻。但现在我明白了,很傻、很耿直的王允或许不是一个优秀政治家,但他一直是一个勇敢的人。承担责任也是需要勇气的,这种勇气王允有。

吕布走后,王允扶着汉献帝逃到宣平城楼。李傕、郭汜一眼看见王允,更是紧追不舍,一直追到宣平门下,王允没路可走了。

12岁的汉献帝看见下面闹嚷嚷的一团,壮起胆子询问道:“你们目无王法,带兵攻打京城,到底打算干什么?”李傕仰面回答说:“董太师被人杀害,我们只想为他报仇。”李傕接着上表,指定要求王允出面接受质询。

王允的最后时刻到了。他向汉献帝行了最后的君臣大礼,走下城楼,坦然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李傕满脸杀气地质问王允:“董太师犯了什么罪?”

这是一句废话,董卓的犯罪事迹地球人都知道,还用得着王允说吗?但这也是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很难回答的,因为人家是裁判,不管王允怎么回答都是错。所以,王允只能保持沉默。

王允被抓住了,皇帝也被控制在自己手里了,但李傕还是不敢立即下手杀人,因为王允留有后手——他早就安排了亲信宋翼为左冯翊郡太守,王宏为右扶风郡太守。汉末的太守别看只管一个市(郡)的地盘,但某些郡的实力是非常强的。比如,袁术的南阳郡下辖37个县,财大气粗,比好多州(如幽州、凉州)都牛气。在这样的地方当太守,俨然是土皇帝,敢和朝廷叫板。宋翼所在的左冯翊郡、王宏所在右扶风郡虽比不上南阳郡这样的经济热点地区,但地处西京(长安一直是东汉政府的西京),也是发达地区,十分富庶。这年月,有钱就是大爷,有钱了,就可以招兵买马,不可小觑。所以,李傕顾忌如果杀掉王允,这两人带兵打过来就不好玩了。思来想去,李傕决定玩一个花招,叫皇帝给两人下诏书,命令他们回长安汇报工作,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两人合在一块儿收拾。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陷阱,除了3岁小孩,谁都看得出来。宋翼和王宏不是3岁小孩,但他们也像小朋友一样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居然信以为真了。其实,只有宋翼天真一点,王宏原本是不信的。他不仅不信,还派人给宋翼递口信,不断给他进行风险提示,甚至还提议:“董卓已经死了,他手下的马仔好对付,咱们还不如和关东联军联手起兵讨伐他们。”可固执的王宏不听,宋翼自忖自己一个人单干也成不了气候,只得硬着头皮前往长安报到。

等的就是这一天,李傕已经恭候多时了!结果是不难想象的,李傕对他们二位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们和王允全家一同被处死。血淋淋的事实再次证明,在官场上,如果你想死得快一点,那你就天真一点。

杀掉仇人王允,李傕并没有放下屠刀,而是展开了更加疯狂的报复行动:太仆鲁馗,杀!大鸿胪周奂,杀!城门校尉崔烈,杀!越骑校尉王颀,杀!老百姓,杀……长安重新笼罩在血色恐怖之中。

不过,也有人逃过此劫,他就是那个当初和王允一起策划刺杀董卓的士孙瑞。事实告诉我们,做事低调一点是很有好处的。李傕进京后,直扑首犯王允,王允的下场大家都看到了。而士孙瑞因为一直没啥进步,毫不起眼,李傕竟然没拿士孙瑞当仇人,连从犯都不算,他照常吃吃喝喝,照常上班下班,由此安然无恙地躲过血腥杀戮。

大家都知道,李傕四将进犯长安导致东汉内乱升级,许多人就把此事归咎于书呆子王允,说他如果处理得当,天下就会如何如何。这么说就冤枉了王允。照当时的情况,不管王允多么努力,也不管他有多大的能耐,东汉的命运都只有一个——解体。

几年间,东汉的中央政府一直蜷缩在长安那块巴掌大的地方,周围强敌环视:公孙度占据辽东,公孙瓒占据幽州,袁绍占据冀州,曹操占据兖州,董卓、李傕、郭汜等人占据司州,马腾、韩遂占据凉州,张鲁占据汉中,刘焉父子占据益州,刘表占据荆州,陶谦、刘备、吕布先后占据徐州,袁术先占据南阳,后占据扬州,孙策占据江东……东汉的地盘就这样被瓜分完毕,这些人的地盘比朝廷大,人员比朝廷多,实力比朝廷雄厚,要他们跟着朝廷的指挥棒转,那纯粹是痴人说梦。李傕等人起兵反叛,进犯长安,就没见哪位英雄挺身而出。如果他们能和长安的王允、吕布里应外合,结果还真难说。但他们都选择了作壁上观,坐收渔翁之利。诸侯如此冷血,东汉不亡都难。

同类推荐
  • 风尘隐侠鹰爪王6

    风尘隐侠鹰爪王6

    清同治初年,发捻猖撅。陕西告急,京畿震动,捻酋以二十万众,三路攻陕。幸经多隆阿将军率兵往剿,大破捻贼于紫荆关,捻贼遁走。可是各处依然是萑苻遍地,宵小横行,尤其是陕豫两省接境的地方,防守最为吃紧。潼关、武关、紫荆关等处,跟河南接境,恐怕从河南阌乡、芦氏、焦耳山各地窜过捻匪来,所以各关隘全驻守重兵。但华阴县南、商南一带,仍潜伏着不少发捻党羽,不时扰动,居民一夕数惊,不得安枕。清廷诏授多隆阿将军为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遂坐镇陕西,调派各地劲旅,分驻各关隘,镇抚盘查,不遗余力。
  • 大别山传奇

    大别山传奇

    长篇红色武侠小说,讲述大别山几位英雄的传奇故事。故事以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几位英雄用自己的武功、医术等,与地痞流氓、土匪周旋,保护大别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最终迎来了刘邓大军。故事曲折离奇、惊心动魄,情节扑朔迷离,引人入胜,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 痕迹(徐正溪、姚笛主演)

    痕迹(徐正溪、姚笛主演)

    一桩离奇的连环爆炸案让知名法医廖岩偶遇英国留学时的女校友——犯罪心理专家梁麦琦,两人多年前共同经历的那桩异国命案也由此重回记忆,这桩在英国早已宣布结案的诡异命案,在两人心中留下了诸多疑团。廖、梁二人的合作在对彼此的警惕与怀疑中渐渐展开,UFO爆炸案、眼型文身杀人案、二次元谋杀案、“鬼魂脸”连环案……他们在专业上相互配合,屡破奇案,却又暗中进行着心理与智力的较量。当他们终于决心坦诚相待,七年前那桩异国命案的真相却渐渐浮出了水面……
  • 醉眼

    醉眼

    黄昏将至。利县城大街小巷的路灯都亮了。当万家灯火的辉煌终于消融了夏日的余晖时,利县城这家坐落在龙河之畔的歌舞厅门前已经有众多俊男靓女出现在广场上了。就在这时从歌舞厅里走出来一个异常漂亮的小姐。
  • 无处安放的青春

    无处安放的青春

    风流倜傥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天才帅哥——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及国际经济学双博士秦宇,先后爱上两个漂亮女子,一个是青梅竹马的影视歌三栖明星夏飞燕,一个是有着南宁第一美女的超级模特方芸芸,然而这两个人间尤物先后都被广西首富燕涛不择手段地霸占。秦宇立誓报复,于是放弃归国从政的机会,刻意求当副市长的叔叔秦天明安排其到燕涛的绿城集团做了燕涛的总裁助理,并千方百计让燕涛的宝贝女儿燕菲儿爱上自己。燕涛决定玩弄燕菲儿之后再无情地将她抛弃,让燕涛尝试到自己最心爱的人被别人侵占、伤害和抛弃的痛苦。同时,他利用自己担任集团总裁特助的便利,掌握了绿城集团的所有商业秘密。这为他最终打败燕涛埋下了伏笔。
热门推荐
  • 三生修行路

    三生修行路

    曾经璀璨的荒古文明,湮灭于岁月长河;而今浩瀚的苍茫大陆,谁主沉浮?乱世将至,一切繁华不过是镜花水月,死亡钟声必将响彻荒野。暗流涌动之际,一个少年为探寻身世踏上漫长的修行之路,于黑暗中野蛮生长……
  • 重生之傲娇男神只暖我

    重生之傲娇男神只暖我

    传闻天下事尽掌握在手的千机阁阁主千墨面容丑陋,性情暴戾,长年佩戴银色恶鬼半脸面具,只有风如月知道,他面如冠玉,像天上谪仙般。初次见面,风如月“我甚是欢喜你,做我驸马可以吗?”“滚”后来,风如月广招面首消息一传出,千墨“娘子,有我一个还不够吗?”“娘子,求抱抱”。我喜欢你,便想着你眼里只有我,只能是我。
  • VR两个世界的他

    VR两个世界的他

    女程序猿机缘巧合加入了VR游戏测试,这个游戏不一般,太过于真实导致经常让人忘记这是在游戏世界中!游戏里NPC是禁欲男神,太过于诱人,没想到现实生活中竟然有他的原型,他们有着相同的外表,性格却是两个人……是选择高冷的NPC小哥哥,还是选择现实里温柔的他?爱情不顺,事业更不顺,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门派发展成了邪派,这可如何是好?
  • 乾玄传

    乾玄传

    乾玄世界,规矩奇特,万千异族,枭雄并起,来自各各种族的勇者,在这世界,为世人演绎着那些不为人知的传奇,为了追赶世界的真谛。古蜀蚕丛,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楼兰安归,沙漠中乐园神秘而不为人知。商朝商汤,传说商族是高辛氏(帝喾)的后裔,居黄河下游,有着悠久的历史。舜时,商族出了一位杰出的军事首领——契。后来商人把他称作“玄王”,作为始祖,并编出了“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的颂歌来赞美他。完美帝国完美,科技第一否定一切魔法,相信人定胜天。少年来自何方,谁知他去何方......
  • 王俊凯微凉之孤念

    王俊凯微凉之孤念

    英俊的少年和妙龄少女的结合,一次承诺给了她一生的动力……而一个个阴谋也在一步步逼近她……她的家庭从一夜富豪变成贫民……不喜勿喷!!!多给给推荐票!本故事纯属虚构!
  • 宴希神话

    宴希神话

    一场户外野营,突遇山洪,宴希被洪水冲卷到一个无人的荒岛,在这个荒岛的山洞里,意外救出了一个冰封在冰窟中的男孩,这个男孩,就是一个当年从火星移民到地球的幸存者。原来,几亿万年前的火星,也曾经如今天的地球一样,有山川有河流,有动物有人类,只因战争与掠夺,还有所谓的科技发展,最终一步一步走向了毁灭.........
  • 灵感寄想

    灵感寄想

    想把一些自己平时在生活中有感而发的灵感写下来
  • 一雨又倾城

    一雨又倾城

    她,汤小雨,不是女孩是女子,一个不再仰望爱情的女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狐族少年终将登顶

    狐族少年终将登顶

    这是一个有着神秘侧的兽武图腾体系,还有着现代科技的兽人世界,银血·圣扉,狐族少年你喜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