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67300000007

第7章 【盈利力】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成功的营销在于经营人心(1)

上士不争:营销就是要服务顾客

营销是产品变现的重要环节之一。几乎每家公司都在推销自己的产品,每天都在做着营销的工作,但是真正会营销产品的公司却并不多。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我发现:很多时候,企业经营者思考的角度已经偏离了道的本质,而偏离了道的本质,也就失去了营销的真谛。由于营销不力,只有少数企业家成为真正的王者,只有少数公司成为真正顶级的公司。

营销真有这么厉害吗?什么是真正成功的营销智慧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就必须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什么呢?“我成立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是为了发展我自己,是为了解决家庭问题,是为了解决事业问题……”这是大部分人的答案。公司初创,生存是第一要务,这样的答案再正常不过了。那么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呢?当企业家将营业额做到几千万元、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钱已经赚得足够用了,初期目标也已经实现了,该有的都有了,但是动力却没了。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企业成立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这时候,答案就开始变得五花八门了。有人说,我还是以为自己赚钱为终极目标;有人说,我的钱已经赚得够多了,现在要为社会承担一点责任。当然,就目前情况来看,前者占据了绝对优势,后者所占比例很小。只有极少数人成立公司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不过,我们很快就会发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己任并不是最厉害的企业经营思想。那么企业存在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是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如果一家企业不能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它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创造顾客并且保留顾客。”说到创造顾客,做起来一点也不难,大多数企业都能做到。至于保留顾客,虽然每天都在研究,但做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了。不少企业对待顾客就像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故事里那个熊瞎子,总是忙着掰“玉米”,却是掰一个丢一个,付出了所有的努力,结果最后发现自己手上其实没有几个“玉米”。

我曾经调查过分属不同行业的多家企业,发现情况都是类似的。因为企业家的出发点就是挣钱,就是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根本就不是要“消灭”消费者的问题。而真正顶级的企业经营者思考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总是在想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如何才能真正解决顾客的问题。这才是真正厉害的企业的核心经营思维,这才是大商的思维角度。大部分企业家不具备这种思维,所以成不了行业的王者。

只有真正替顾客着想,“消灭”顾客的问题,公司对顾客来说才有存在的意义。如果不能解决顾客的问题,顾客就不会选择它。真正能基业长青的公司,都是顾客能持续选择的。不是企业本身有多厉害,而是顾客愿意选择他们。这才是关键。所以,企业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服务顾客。

营销的最高境界不是天天推销产品,天天管理公司,而是服务顾客。因此,企业经营最核心的工作,就是要研究一套产品、一套服务,真正能够解决顾客的需求,真正能够“消灭”顾客的问题。这才是企业的价值所在。

如果这样讲太抽象,下面我来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说,一名员工该怎么做,才最有发展前途,最有价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用管理大师德鲁克的理论来思考:一名员工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算是什么?我们到一家企业工作,就应该把这家企业当成自己的客户,把自己看作一家公司,把自己的劳动成果看作自己的产品。

遗憾的是,大部分职业人士并不这样想。他们想的只是能够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最好能够既轻松又赚钱。这两类员工心态不一样,工作成果不一样,未来的发展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当上级是我们的客户,下级是我们的客户,公司也是我们的客户时,对于我们来说,改变的就不仅仅是思维方式和做法了。在任何时候都有销售自己产品的想法,我们的职业发路途会更平坦。

我经常讲,员工最大的价值是帮助老板“消灭”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老板”不一定是公司的总经理或者董事长,而是泛指上级。其实,每一位管理者招聘员工的初衷,十有八九都是希望这名员工能帮他们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自己陷到下属带来的困境里。所以,如果有哪一位职业人士把他的上级当客户,专门帮助上级来“消灭”问题,我想他升职的速度一定会很快。

记得几年之前,我看了《财富人生》栏目做的一期专访,访问的对象是时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的卫哲。当时,他只有 30岁左右。卫哲的成功令很多人羡慕不已。于是,专访一看是,主持人就直奔主题:“卫总,您这么年轻就成了百安居的中国区总裁,能不能跟我们大家分享一下您成功的秘诀?”卫哲分享了他的一个理论:“我最重要的秘诀就是:只要把本职工作干完之后,我就问我老板:‘老板,请问您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干的?’老板就把这件事交给我了,然后我就把它赶快干完。干完之后,我又问老板有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干的。老板又给我一些事来干,干完了再问老板还有什么事需要我干……”

结果呢?老板把所有的事都让他做了,他的能力提升得很快。老板也觉得他效率很高,总是能创造价值,创造结果,就不断给他升职。所以,卫哲就得出一个结论:升职最快的秘诀就是让老板“残废”,就是帮助老板“消灭”问题。卫哲把老板当作自己的顾客来对待,所以升职很快,30岁左右就成了百安居的中国区总裁。

知人者智:为顾客解决问题

我们回过头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能让顾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顾客离不开我们,顾客会不会持续买我们的产品?一定会。这就是企业真正的营销之道。

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2012年春节的时候,我受邀参加一位朋友公司的年会。早上 9:05,我下楼去吃早餐,然后发现服务员已经开始收餐了,因为早餐

9点钟结束。看到旁边还有人在吃,于是我就迎上去比较客气地询问:“帅哥,请问还有早餐吗?”他反问我:“先生,现在几点了?”我看了一下表,说: “9:05。”他说:“先生,不好意思,早餐 9点已经结束。”其实有早餐,他不太想给我吃,因为已经超过 9点了。我又向他请求:“帅哥,现在才 9:05。”他说:“先生,早餐 9点已经结束了。”意思是早餐时间已经过去了,即使有也不能再吃了。

实际上,这件事不能全怪服务员,责任在经营者。由于工作的需要,很多人常年出差在外,在酒店住宿也是家常便饭。只要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很多酒店的服务规范、管理标准,并不是来帮助顾客解决问题的,而是完全按照酒店自己的标准和流程来制定的。哪怕这种服务规范、管理标准顾客不喜欢,也不能帮助顾客解决问题,他们还是只按照自己的流程走。

比如说,一家酒店 9点半早餐结束,你 9:25在那里吃早餐。突然,一名服务员过来了:“先生,请问早餐您还吃吗?”你傻了:“我不是在吃吗?”他说:“我的意思是我们马上要收餐了,您要吃的话赶快再拿一点,不然我就把它拿走了。”

顾客吃得好好的,一定要去打断他吗?有那个必要吗?为什么服务员会这么做?因为这是酒店的规定。如果规定说 9点半收餐,服务员 9:45才去,工作就不合格,执行就不到位。这种执行其实是把公司规则放在了第一位,把顾客需求放在了第二位。这种做法并不正确,结果赢了道理,却输了顾客。

那么服务到位的酒店是怎么做的呢?一位顾客来吃早餐,而早餐 9点半就结束了。结果,顾客 10点钟来问:“服务员,请问早餐还有吗?”服务员应该怎么回答?得体的回答是:“先生,早餐 9点半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现在还有鸡蛋、稀饭,还有粥。如果您需要,我帮您热一下,端过来,可以吗?”

如果服务员这么讲,顾客会不会觉得很舒服?当然会舒服。对于出差在外的人来说,晚上应酬到很晚是家常便饭,所以都希望早上起床之后有一顿热乎乎的早餐可以吃。那么早餐的成本贵不贵呢?我曾就此咨询过一位做酒店生意的朋友陈总。陈总告诉我:“除去比较奢华的早餐,一般情况下,早餐的成本是 3元,最多不超过 5元。”

成本不高,但是因为超过了酒店规定的时间,顾客很多时候连成本三五元钱的早餐都吃不到。吃个早餐那么难吗?不难!超过早餐时间就不可以吃了。试想,如果为了能让顾客满意,让顾客下次再来,给他提供一顿价值三五元钱的早餐,你愿不愿意?很多人都愿意。但是,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主要原因还在于,大部分人都还在以自己公司经营的规则为导向,而不是以帮助顾客解决问题为最终目的。

顾客吃一顿早餐,并没有很高要求,能够填饱肚子就可以。我们完全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假如住酒店的是我们自己,下午 3点钟打电话问服务员还有没有早餐,他还说有,我们会是什么心情?什么感觉?肯定会感觉这家酒店的服务太到位了,居然下午还有早餐!下次要是有机会来,一定还要在这家住宿。

我住过一家服务比较好的酒店,叫南安大酒店。这家酒店不是五星级酒店,我说的好也并不是指他们装潢高档,而是是指他们有服务意识。我一离开那家酒店,酒店就给我发来一条短信,短信上说:“尊敬的张先生,感谢您入住我们酒店!”当然,很多酒店也会发类似的短信,还有不少酒店会发一条短信让顾客评价他的服务。其实,客户并不愿意评价你的服务,而愿意去体验你的服务。

后来我过生日的时候,这家酒店来一条短信,说:“尊敬的张先生,今天是您的生日,感谢您曾经入住我们的酒店。”紧接着给我一些祝福。第二年过生日的时候,这家酒店又发来一条短信。我估计十年以后他们还会发短信给我。所以,假如我再去那里,这家酒店我要不要再住一次?肯定要去再住一次,因为他们的服务特别到位。

有一次,讲课讲到这个案例的时候,一位学员马上做出了类似的回馈:“张老师,这家酒店我住过,服务绝对好。我说:“请你说说看。”他说:“我有东西落在酒店里了,这家酒店的服务员就打电话给我说:‘先生,您是不是有东西落在这里了?’我说是,然后他就跟我核对东西的相关细节。确定是我的东西之后,酒店就发了一个快递,把东西给我发到青岛来了,而且是酒店付的快递费。”

一般酒店,如果发现顾客落东西了,顾客不去主动联系他们,他们是很少联系顾客的。这家酒店不仅主动联系顾客,还免费快递给顾客。我想愿意这么做的酒店不多,甚至很多五星级酒店也不提供这样的服务。

其实,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不仅存在于酒店餐饮业,还广泛存在于其他行业中。有的学员是从事机床行业的,他们开发客户很不容易,却常常因为服务跟不上又流失掉。有的学员是做窗帘生意的,因为没有提供很好的售后服务,营业额大幅下滑……实际上,大部分行业的企业经营者都是一味地在埋头挣钱,并不真正关注顾客的需求,并不是真正来帮助顾客解决问题的。只要把产品卖出去了,诸如服务等后期顾客工作都不愿意主动去做。

有一次,一位做联想电脑代理的学员问我,电脑怎么能卖得更好。他所在的城市是个县级市,他一年有 600万元的营业额,这样的成绩也算很不错了。开始,我还以为他问的只是管理问题,聊了几分钟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战略思维问题就跟他谈了营销策略。当然,我只是从道的角度给他提出一些策略和方法。

具体来说,就是一切都要围绕顾客的需求和顾客的问题来提供服务,这样才能锁定顾客。顾客买任何产品的理由,都是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解决顾客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只有我们能够真正帮到顾客,顾客才会持续选择我们的产品。改变营销思维方式会让企业实现业绩上的突破。

再举一个例子。很多人都去海底捞吃过饭,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去海底捞吃饭和去一般餐厅吃饭其实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去一般的餐厅吃完饭以后,也有一份水果赠送,但一般不会送第二份。如果是去海底捞吃饭的话,水果是免费的,无论吃几份。

为什么很多餐厅不会提供这样的服务?原因很简单:怕亏钱。这又讲不通了。既然提供免费水果可能会亏钱,那么海底捞为什么不怕呢?毫无疑问,这样做肯定会增加成本,为什么海底捞还愿意做呢?因为他们懂得道,懂得顾客的心,知道顾客都有占便宜的心理。既然顾客都爱占便宜,那么是不是餐厅把价格定得越低越好呢?当然不是!对此,企业家必须要提起高度注意:顾客虽然爱占便宜,但是却不一味地买便宜。因此,餐厅不可能光凭价格低就能赢得顾客的心。

那么海底捞赢利的真正秘诀是什么呢?就是他们在经营顾客的心。只要顾客的心还在,只要顾客还愿意来,商家就有机会挣钱。如果顾客的心不在这里,顾客不愿意来,商家以后肯定挣不到钱。

有一次,我在上海出差的时候去过海底捞,也去过另一家火锅连锁店。一对比,就发现二者之间的差距。

去海底捞的话,如果吃饭的只有两三个人,而上的菜比较多,服务员就会说:“先生,你们这些菜有点多了,我建议你们把可能吃不了的先退掉,不够的时候再点。”但是,去另一家火锅连锁店,服务员不断地推荐顾客点更多的海鲜,特别是价格比较贵的。

有一次,碍于情面,我们就点了服务员推荐的几个菜。结果,点完之后,立刻发现了一个问题:根本吃不了。于是,我马上就问服务员:“服务员,请问能不能退?这些菜肯定吃不了。”服务员过来了,很有礼貌地说:“先生,我们这家店是非常讲究品质的,保证所有的东西都是新鲜的。所以,为了保证品质,东西一旦出了冰箱就不能拿回去。”

服务员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不能退。我们只好接受了菜点多了这个事实,但是却暗暗下定决心:以后再来上海,坚决再也不来这家店了。相信大家的看法也是类似的。本来顾客来店里消费,如果感觉非常好的话,很可能会成为回头客,更有可能介绍朋友来。而对这家店来说,外地顾客的消费更像是一锤子买卖。从表面上看,在这次“谈判”中,店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但是,顾客也有一样本事,那就是再也不来这里消费了。后来,听上海的朋友讲,这家店现在每月都借助团购来提升营业额,如果没有团购,店里的生意就很惨淡。

而海底捞呢?夏天的时候晚上 9点半还有人在排队。前些天,我和几位学员谈事情谈得比较晚,谈完之后发现已经晚上 12点了。于是,我们决定去海底捞吃夜宵。我发现:那个时间海底捞的上座率竟然还超过了 70%!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海底捞的经营者真正掌握了做生意的秘诀。

大巧若拙:口碑好才有回头客

同类推荐
  • 大通胀与再平衡

    大通胀与再平衡

    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拜赐于全世界政府空前一致的财政货币刺激,萧条没有出现,衰退结束得很快,但复苏在哪里呢?美欧经济的“无就业复苏”像雾又像风,似有实无。但全球资本、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国家却早已成了对冲基金的“天堂”。政治家们改变了经济的自然规律,“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似乎离“再平衡”之路越来越远,而泡沫和通胀开始为新的一轮危机累积势能。已经崛起的中国该如何抉择?
  • 从主动到卓越

    从主动到卓越

    全球顶级机构每年都会花费上亿元的资金去研究全球跨国企业,上亿的公司员工都成为他们的研究对象。这些珍贵的资源是所有机构都渴望拥有的,现在只要用十几元的价格就能收藏,对每一名员工、主管、公司经理、领导都是一本必读书。
  • 销售不狠,业绩不稳

    销售不狠,业绩不稳

    《销售不狠,业绩不稳》借助动物仿生学原理,从鹰的眼睛、狼的性格、豹的速度和熊的力量四大角度出发,折射出其在销售中所必备的敏锐洞察力、坚韧意志力、强大说服力和果断成交力,深入浅出地对销售中的重要环节做了缜密的逻辑分析和阐述。通过诸多行之有效的营销案例揭示现实销售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如何参透消费者的心理,如何进行客户的开发、如何抓住顾客的心理需求、如何运用相应的销售技巧,如何积极地促成交易等,最实用的销售攻略秘笈,本书将一网打尽。
  • 品牌营销后台——营销战略及品牌战略的创新思考

    品牌营销后台——营销战略及品牌战略的创新思考

    品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机体。一个成功品牌的成长,它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它有自己的思想,它有自己的语言,它有自己内在的生命系统,它有自己的外在形象,它有自己的生存法则。本书旨在系统地解剖品牌构成的要素,并为建树一个品牌提供完整的可依照的操作原理和方法。
  • 与科特勒对话营销诀窍

    与科特勒对话营销诀窍

    本书从营销实践的角度提出问题,结合科特勒的理论给出答案,帮助读者理解和借鉴,在中国市场中实现营销制胜。
热门推荐
  • 慕夏倾雪

    慕夏倾雪

    女主顾倾雪因为逃婚来到g市,从而遇上了男主君慕夏,君慕夏对倾雪一见钟情,或许是倾雪想要在中国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她答应给君慕夏机会,两人试着交往,只是她没有想到因为君慕夏母亲乔月嫌平爱富,和其他女人用计让她出了车祸,昏迷了六年,醒过来后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对君慕夏的感情,知道哥哥制造了假死,但是她依旧还爱着君慕夏,努力的恢复了双腿后,再次离开了亲人回到了君慕夏身边,两人一起努力劝服了倾雪的爷爷,最后获得幸福
  • 奔月传说

    奔月传说

    一梦醒来,成后羿,易尘一大早就起来梳理了一个自认为帅帅的发行,坏笑道“小嫦娥,这是你可跑不了,嘿嘿………”
  • 邪王盛宠:王女惹不得

    邪王盛宠:王女惹不得

    “她”无意间来到那,变成了“她”,左手是一傲娇美男,右手是一可爱萌宠。当“她”变成“她”,看她如何翻云覆雨,将渣爹,白莲花踩在脚下。
  • 快穿女配之逆袭反击

    快穿女配之逆袭反击

    身价上亿,倾城容貌,天才少女!穗栎:什么!这样都只能做女配?!女主比我厉害?!然而当穗栎在看到女主时,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女主怎么样?没样貌、没智慧、关键还爱作作!穗栎:苍天啊,有这么损人的吗?且看穗栎签订系统,女配开始打脸啪啪啪!手撕白莲花!
  • 生仙记

    生仙记

    九天之上有九真,九真返还化一元。阴阳气数乃造化,顺则生凡逆成仙。
  • 神仙的弟子不好当

    神仙的弟子不好当

    高手在人间,失手在阴间。装批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叶天澜只是一个普通的大二学生,缺意外得到了一个可以与神仙通话的手机,集书法、医术、算命术、武技、神技于一身。欢迎大家一起来看叶天澜装牛批。
  • 诛邪剑

    诛邪剑

    一万年前的劫浩,一万年后的浩劫。谁是一万年前预言的那个能者?谁会是一万年后的那个能者?
  • 上邪终是情深

    上邪终是情深

    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会看似淡薄。其实我是真的爱你的,想跟你一起白头。只是这路走得艰难……
  • 悲伤的空想

    悲伤的空想

    这是一段无聊至极的无趣文字,是一个孤独灵魂对世界的独白
  • 沙爱

    沙爱

    感情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它就像是沙子,可能因为一场风雨或者握入手中的力度改变它的命运,我们都猜不到是在前一秒或者后一刻,他们之间互换了,然后就这样被不懂得的人顺手扬掉。无论是否已经成为往昔,只可回忆不可陷入。对于每一个傻女孩来说,似乎一切的一切都有着相似或者固定的形式,那就是守护某一个人直到永远,至少是成年之前。只是,这青涩的爱恋藏在心底朦胧跃动,最初亦或最终,追忆的往昔再次浮现,会是旧情重燃的引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