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900000008

第8章 龙椅上的小娃娃(3)

第一拨竞争者为皇太极的儿子们,第二拨竞争者为努尔哈赤的儿子们,第三拨竞争者为近系子弟。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四子叶布舒、五子硕塞、六子高塞……接下来,努尔哈赤的二子代善、七子阿巴泰、九子巴布泰、十二子阿济格、十三子赖慕布、十四子多尔衮、十五子多铎,直至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以及其他近亲……从理论上说,都是有可能的继承人。

时年六岁的福临,原本连这场赛事的入场券都拿不到,争位的早期,好像也没什么人想到他也是可能的人选。但是他的生母,那个聪明厉害的女人,将他送上了皇位。

此刻,各派政治力量都在积极活动,努力争夺自己的权益。盛京城内空气分外紧张,就如夏日暴风雨来临之前那么阴霾,那么令人窒息,翻滚的浓厚乌云中,不时传来隐隐雷声、灼灼闪电,使得所有的人,不论有关还是无关,都异常焦躁不安。

一一排查下来,最有夺位实力,又有继位权利的,当属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

3.礼亲王代善

代善是努尔哈赤的元配嫡妻佟佳氏·哈哈纳札青所生的次子,在长子褚英死后,曾经被努尔哈赤立为皇太子。努尔哈赤安排代善监理国政,并一度让他和自己一样,一个人兼任了两个旗的旗主。努尔哈赤还表示,自己百年之后,要将深受宠爱的大妃,还有年幼的子孙们托付给代善。从而,一度使代善的权势极为显赫。

但是,天命五年,发生了两件事,将代善推下了太子之位。

这年三月,努尔哈赤的一个小妃子德因泽告发大妃阿巴亥让贴身侍女将一匹蓝布送给情人。当时,女真人中有一项严格的禁忌:不经丈夫同意,女人若将财物送人,就是欺骗丈夫,若是送给男人,就会被认为是倾心于该男子。德因泽进一步揭发说:“阿巴亥曾经两次备饭送给大贝勒代善,一次给四贝勒皇太极。代善接受并且吃了,皇太极接受而没有吃。而且,大妃一日之内两三次派人去大贝勒家,不知道他们在谋划什么?大妃自己深夜出去也有两三次。”努尔哈赤命人调查,结果证实揭发属实。

而且,每当诸贝勒大臣在汗王家里议事或宴饮时,大妃阿巴亥都会浓妆艳饰,精心打扮,并且可能在语言眉目之间对代善颇多表示,使在场的其他人很尴尬,又谁都不敢声张,只能假装看不见。

虽然努尔哈赤表示过自己百年后将大妃托付给代善的意思,他死后大妃嫁予下一任大汗也是当时满洲的婚俗,但是,这不等于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大妃可以和代善私相往来。

努尔哈赤当时并没有对代善做出处罚,只宣布大妃“奸诈虚伪”,“人所有的邪恶她全都有。我努尔哈赤用金银珠宝从头到脚地妆饰你,用别人见所未见的上好绸缎供着你,养着你,你竟然不爱你的汗夫,把我蒙在鼓里,去勾引别人,难道不该杀吗?”随后,将这位大妃休弃。

而到了九月里,有人告发代善之子硕托要潜逃投明。努尔哈赤立刻将硕托监禁,在事情还没弄清的时候,代善竟一反常态地向汗王五六次跪求杀掉他的儿子。努尔哈赤很疑惑,反复查问,硕托才讲述了父亲虐待他的内情,他不过是喝醉了酒,发泄对父亲的不满时说了些气话。努尔哈赤再次找代善查对,代善竞拙劣地诬蔑儿子硕托与他的侍妾通奸。努尔哈赤亲自审讯,弄清了代善的继福晋密谋诬陷硕托的真相,进一步了解到代善听信继福晋之言,长期虐待前妻之子岳托、硕托的事实。他怒斥大贝勒说:“如果称了你的心,使硕托受诬陷被杀,你是不是又将去对付岳托?岳托、硕托都是你的儿子,你若听信你妻谗言而杀亲子,又将怎样对待其他兄弟?你这样听信妇人谗言而欲将亲子诸弟全都杀尽的人,哪里有资格当一国之君执掌大权?”

努尔哈赤的渐次推理的责备可能是太过分了。但对于他这个大金国的创始人来说,是很实际的担心,是很可以理解的。他接着就宣布了对代善的严厉惩罚:“先前欲使大贝勒袭父之国,故曾立为太子;现废除太子,将其所属的僚友、部众,全部褫夺!”

代善失去了父亲的欢心,被迅速边缘化。代善屈服了,认罪了。九月二十八日,代善亲手杀掉被父亲视为祸根的继妻,用她的血洗刷自己,向父亲请求赦罪。天命六年,他得到了汗王的原谅,被复封为贝勒。然而这两场风波,使他在家族中的声望地位一落千丈,永远失去了成为储君的可能。

努尔哈赤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从此不再立皇太子。

天命五年九月,努尔哈赤表达了想在子孙中立八人为王,称八和硕贝勒,共柄国政,将汗王置于八和硕贝勒的监督之下的想法。次年二月,努尔哈赤便指令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为四大贝勒,协助自己“佐理国政”。四人按月轮值,一切军国机要事宜,由当月轮值的贝勒负责处理。天命七年三月初三,努尔哈赤以《汗谕》即国家元首文告的形式,宣布了以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以推举制传承国家最高权力的制度与原则。

从此,八和硕贝勒会议成为努尔哈赤之后的最高国家权力之所在。

努尔哈赤逝世后,没有留下清楚可信的遗嘱,由众贝勒推举新汗王。四大贝勒中,二贝勒阿敏是舒尔哈齐的儿子,虽属王族,但系旁支,在资格上天然不具优势;三贝勒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五儿子,凶猛能打仗,但声名狼藉,曾亲手把自己的母亲杀死,以取悦父汗。他虽然因此得到了努尔哈赤的欢心,但是,这桩恶行使得他名声很坏,没什么威望和人缘。

大贝勒代善那年四十六岁,是努尔哈赤诸子中最年长者,有功劳、有部众,本来是有实力一争的,却在与大妃的暧昧传闻中被弄得灰头土脸,锐气尽失。而四贝勒皇太极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污点。他跟随努尔哈赤征战已近二十年,在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如萨尔浒大战、辽沈战役、征服叶赫、驰援科尔沁等,他都独当一面,身先士卒,立下了卓越的战功,而且,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子侄儿孙中,只有皇太极在满、蒙、汉三种语言和文字的修养上最为出色。努尔哈赤认为皇太极就像是自己的眼珠子一样重要和宝贵,以至于爱如心肝(《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而其他人更无法与皇太极抗衡。

在推举继承人时,努尔哈赤的子孙们很轻易地就作出了选择。

代善的长子岳托和三子萨哈廉是青年一代将领,军功、才干、影响力都不低,岳托是掌管一旗的旗主贝勒,萨哈廉的地位同样很高,是议政贝勒,相当于今天的国务委员,此二人认为皇太极“才德冠世”,“众人心悦诚服”,因此,建议他们的父亲推举皇太极尽快接替汗位。

代善表示,自己早就有这个想法,“人心正合天意,不会有人反对”。于是,亲自出面找到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征得他们的赞同后,代善又立即通报诸兄弟子侄。

皇太极众望所归,登基继位。皇太极做了汗王后,情况变得异常复杂,特别是在皇太极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几个大贝勒的关系上。

按照八大贝勒共理国政的制度,皇太极登上汗位之后,与其他和硕贝勒之间并没有君臣之别,在理论上讲,他们的身份是平起平坐、平等共处的,在举行朝会、各种集会和重大典礼时,四大贝勒并肩而坐,共同接受大家的叩拜。在元旦大典时,皇太极还要率领众兄弟子侄们向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人行拜贺大礼。有证据显示,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在这种 制度原则下,大体上维持了一种均衡的态势。随着形势的发展,皇太极威权日重,最后,平衡终于被打破了。

皇太极有集权的需要,而阿敏和莽古尔泰不肯将自己放在臣服的位置,也不能适应情势的变化,做了很大的错事。几番较量之下,阿敏和莽古尔泰相继被剥夺了原来的地位,崇德五年,阿敏在幽禁中死去;而莽古尔泰在天聪五年十月,众贝勒议定,以莽古尔泰“御前露刃”的“大不敬罪”,革去其大贝勒爵位,降为多罗贝勒,罚款一万两白银,夺五牛录。第二年,莽古尔泰参与了征伐蒙古察哈尔部与攻掠大同、宣化的战斗。十二月,莫名其妙地死去。三年后,莽古尔泰的弟弟德格类死后一个月,有人告发莽古尔泰兄妹三人合谋危害皇太极。抄家时,发现了十六块刻着“大金国皇帝之印”字样的牌印,遂削夺封爵,莽古尔泰的妹妹和一个儿子被处死,六个儿子降为庶人,所有人口财产抄没人官。莽古尔泰所属的正蓝旗收归皇太极自己统领。

四大贝勒中,除了皇太极,只剩下了一个大贝勒代善。

皇太极继承汗位时,代善推举最力。皇太极取得汗位以后,无论在对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处理上,还是在由四大贝勒并坐受朝变为皇太极独坐南面的改革中,代善都是站在皇太极一边的,二人的关系还算不错,团结多,斗争少,即便有斗争也从不涉及根本的利害关系,一旦触及,代善立即谦让后退并坚定支持皇太极。皇太极对代善也格外礼敬,常赐给良马金帛等物,常召请他到清宁宫行家庭礼,举行家宴,元旦时还命中官皇后及众妃向代善拜贺节庆,等等,比对待其他兄弟都要优厚。

问题是,当阿敏和莽古尔泰被除去以后,无论怎么说,代善仍然是对汗权的一个不大不小的威胁。代善本人又毛病不少,很容易被善于等待时机的皇太极抓住。

皇太极只要抓住,就不会轻易放过。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征服察哈尔蒙古之后,当皇太极命诸贝勒在前来归附的察哈尔蒙古贵妇中挑选中意之人时,代善看中了富有而美貌的苏泰太后。但因苏泰太后是济尔哈朗的妻妹,皇太极已先许给济尔哈朗而不能答应代善,便退一步让他娶囊囊太后。代善却嫌囊囊太后穷,娶了有钱的察哈尔汗女泰松格格。事情本该就此告一段落,代善却不肯罢休,仗着自己是皇太极之兄,是国中大贝勒,此后又多次提出要强娶苏泰太后为妻,皇太极一直不准,代善便耿耿于怀。

这不满很快勾起了代善多年埋藏在心里的怨恨,有怨恨就得找出气口,出气的机会说来就来,几乎就在同时。

诸贝勒选娶察哈尔蒙古贵妇时,豪格娶了伯奇福晋,这一下惹恼了他的岳母大人哈达公主莽古济。

莽古济是努尔哈赤与继福晋富察氏衮代所生的女儿,是莽古尔泰的同母妹、德格类的同母姐,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姊。初嫁哈达贝勒武尔古岱,所以人称哈达公主;天命末年夫死,后嫁蒙古敖汉部琐诺木杜棱。莽古济与前夫所生两个女儿,一个嫁给岳托,一个嫁给豪格。她一听说豪格又娶了一个蒙古贵妇,便生气地说:“我女儿还在,为何又令豪格娶妻?”她一向与皇太极关系不好,此时更迁怒于他,满怀愤恨之下,不经皇太极同意,就从远迎凯旋大军的阳石木河擅自回家。这一行动,是明明白白地向皇太极示怨示威。

当莽古济回家途中路过代善营前时,代善竞一反常态,和他的大福晋一起,把莽古济迎进大帐,设大宴款待,并赠以名马财帛——自然是因为同病相怜。

得知此事,皇太极非常生气,不但遣人去责问代善是何用心,而且盛怒之下,撇下众贝勒,独自先回盛京,进了宫后就紧闭官门,不上朝也不许诸贝勒大臣进见。

数日后,皇太极召集所有贝勒大臣与侍卫,当面痛斥代善。他长篇大论,痛说革命家史,把数十年来和代善之间的恩恩怨怨一一倾诉。他愤怒责问代善,为什么过去和哈达公主的关系并不好,如今看到哈达公主与自己闹别扭,就这样对待哈达公主?居心何在?然后,又一一点名痛斥其他贝勒。最后,他愤怒地表示,你们悖乱如此,我将杜门而居,你们另外推举一个强有力者为君吧,我安分守己过日子足矣。随后,怒火万丈地返回宫中,关闭宫门不再露面。

最后,心惊肉跳的诸贝勒大臣会同六部官员公审代善,拟定革大贝勒名号,削和硕贝勒职,夺十牛录,罚雕鞍马十匹,甲胄十副,银万两,并拟定处罚他的儿子萨哈廉。然后,所有人等一齐来到朝门前,跪请皇太极出官视政。皇太极挣足了面子,遂下令宽免代善、萨哈廉,罚款了事。

这件事情过后不久,代善、萨哈廉就成为拥戴皇太极上皇帝尊号最为积极的人物。皇太极也在登上帝位之后,封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成为皇帝之下的第一亲王。

当年十二月,代善随皇太极征朝鲜。次年皇太极命法司追论攻朝鲜时违法妄行之罪时,代善又被议得六条罪状——这些罪行其实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皇太极亲自在崇德殿将代善之罪宣谕诸王贝勒贝子及群臣。虽然没有给任何处分,但对代善的威望又是一次沉重打击。

恩威并施,忽冷忽热,一边拉拢厚待一边时不时敲打两下,代善在皇太极手下锋芒敛尽、意气消磨。

代善在诸贝勒发誓效忠皇太极时明确表示:“自今以后,效忠于皇上。”他效忠的具体表现,就是以年老为由,从此不问朝政。

如今,皇太极又去了。代善是年岁最长、行辈最高、资历和战功最显赫的在世者,论尊、论长,都非代善莫属;论实力,他掌握着两红旗,仅次于手握上三旗的皇帝本人。他的实力与影响力,是不容轻视的。

然而,代善这年已经六十三岁了,多年的征战消耗了他的体力,年事渐高,也使他越来越保守,特别是政坛上的风风雨雨,更消磨掉了他对朝政的雄心。

他会怎么做呢?

4.睿亲王多尔衮

多尔衮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四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十月二十五日(公元1612年11月17日),为太宗皇太极的异母弟。他的母亲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努尔哈赤的第一位妻子佟佳氏早亡,生有两个儿子嫡长子褚英、次子即后来的大贝勒代善。佟佳氏之后,努尔哈赤的第二位大妃是富察氏,有人称呼她为衮代皇后。她为努尔哈赤生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四大贝勒之一、三贝勒莽古尔泰就是这位衮代的亲生儿子。努尔哈赤起兵不久,衮代便成为他的妻子之一,与他患难与共,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努尔哈赤成为天命汗之后第五年,年近五十、已经色衰失宠的衮代突然获罪,被努尔哈赤下令离弃。不久,她的亲生儿子莽古尔泰竟然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妈妈。第三位大妃则是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姐姐。她出身叶赫部,十四岁嫁给努尔哈赤,也曾一度受宠,但是当阿巴亥嫁过来之后,她迅速失宠。

大明万历二十九年,阿巴亥12岁的时候,嫁给努尔哈赤。当时,努尔哈赤43岁,已经有了六七位妻子,一大群孩子。史书记载说,阿巴亥风姿俊美,颇有心机。老夫少妻,阿巴亥很受努尔哈赤宠爱。两年后,皇太极的母亲大妃孟古格格病逝,不久,阿巴亥便被立为新的大妃。

共同生活26年,努尔哈赤去世时,阿巴亥37岁,正值盛年,丰姿饶艳,养育三个儿子:阿济格22岁、多尔衮15岁、多铎13岁。

阿巴亥十分得努尔哈赤宠爱,即使在前文与代善的暖昧事件中,努尔哈赤休弃了她,也在不久之后又把她接回了汗王宫。

据说,多尔衮长得最像努尔哈赤,生母地位高又受宠,使得他极得汗父的爱重。

同类推荐
  • 大明国姓爷

    大明国姓爷

    明朝末年。建奴扣边。大明江山岌岌可危。中华文明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狼烟遍地。内有义军疯起。外有建奴虎视眈眈。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重生为名族英雄郑成功的龙天。建强军。破鞑虏。收剿义军。重振大明河山。组建无敌舰队。驱除红夷。收复宝岛台湾。乘风破浪。扬大明天威与世界!
  • 大汉崛起之公子逍遥

    大汉崛起之公子逍遥

    一场大火。郭弘牛皮哄哄地穿到了东汉。便宜老爹郭况,是当朝皇帝刘秀的小舅子;姑母郭圣通,还是没废之前母仪天下的皇后……【暂停修改中,稍后恢复更新】(敬告:轻松娱乐向,非严谨史书!较真就别进,管毒不管埋)
  • 唐人南绣

    唐人南绣

    这是一段失传的历史,他以三千兵平定两万反军,凭小线索侦断汝州留守暗通外敌,在皇帝面前大升大落,率军迎击匈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战功赫赫,大唐却毁灭一切与他有关的史书资料,留给后世一个绝然的背影。这也是一段失落的历史,战功从不与荣耀成正比,一个痴迷他的女子让他愤怒不已,得罪史官,不屑权宜,三代“元字盔”之皇恩却连自家府邸都保不住。他是南绣,大唐东都留守,征讨匈奴大将军,马革裹尸,浴血征战,换得皇帝家太平长安;笔墨丹青,剑眉斜蹙,不涂他自己一言片墨。
  • 挽擎天

    挽擎天

    21世纪大学生穿越到了一片战火纷飞的神州大地,开启一场异世之旅,儿女情长,恩怨情仇以及铁马金戈……
  •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中册)

    怎样快捷地了解世界,首先我们要从了解世界历史入手。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从地球上有了人类那时起,人类的第一个活动便是生产活动,而且从未间断过。人类文明的演进,社会的发展,只能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上实现。旧石器时代使得氏族社会形成,金石并用时代又促成氏族社会解体,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在自然经济状态下,只可能有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却孕育出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将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二、三百万年来人类文明进程所确凿的事实。《世界经典历史故事》大体上是按照这个线索来编写的。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情让我遇见你

    爱情让我遇见你

    爱情就像一张网,从这个站,把自己网到下一个大海。有时候相信的是自己,有时候相信的是忘却,我开始了爱情的旅行,开始了追逐的忘记。爱情的这一站简单,思念的下一站太远
  • 起风了她来了

    起风了她来了

    赵然重拾了林一辞,林一辞烙下了赵然。好在,十七岁的林一辞真的抓住了十七岁的赵然。真的,十七岁的林一辞已经抓住了赵然。赵然撞进了一个坚实的胸膛,熟悉的味道让她恍惚了,林一辞将她紧紧圈在怀里,赵然推他,他抱的越紧,赵然憋的小脸红扑扑的,林一辞盯着她,“怎么办,被我逮到了,你跑不掉了呢,四年了,别想跑了,我们回家,老婆”“我们离婚了!”“那是假的离婚协议书”“……我们各过各的,没有关系了。”“
  • 我被系统挟持了

    我被系统挟持了

    “叮!宿主,很不幸的告诉您,您已经被我挟持了!若想活命,以后必须听我命令行事!”程阳:“我不呢!?”系统:“嘿嘿!那我只有取代你了……”
  • 此身落落自微尘

    此身落落自微尘

    君曾言,予我一世长安,一世无忧。君踏剑而来时,可还曾记得?
  • 影后今天想起初恋了吗

    影后今天想起初恋了吗

    [新书《失忆后我成了大佬的心上人》求支持~] 某天,微博上出现了一条热搜——#如果女朋友问楚陌冉和她谁好看怎么办?#的话题。没一会,苏大影帝发了一条微博,顺带带上这条热搜,内容如下:——#如果女朋友问楚陌冉和她谁好看怎么办?#女朋友就是楚陌冉的怎么办呢?此微博一发,瞬间轰炸了整个微博!重生后的楚陌冉一心只想手虐渣男白莲花,没事再顺带虐虐渣,但是谁能告诉她,这位苏大影帝怎么总是喜欢凑她跟前,还没事喜欢拉着她一块上热搜???对于总是跟苏大影帝捆绑上热搜这件事,楚陌冉表示:可以,但没有必要。楚陌冉:“什么?你说这人是我初恋??”【1v1超苏小宠文~】
  • 许你再相依

    许你再相依

    十八年前一场车祸,霍子彥父亲当场死亡,让年幼的他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只对司机的女儿许烟雨产生依赖,两人由此一同长大。许烟雨留学法国,却自此失去霍子彥的消息。五年后她学成归国,却发现霍子彥的身边有了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名门淑女。霍子彥更仿佛从来不认识她一样,对她冷淡有礼。许烟雨心如死灰,决定自此情断,再不相见。霍子彥却好像下定了某种决心,再一次追求她……
  • 破尘录

    破尘录

    宇宙之中,有一个万古不灭的星球,他隐藏于宇宙深处,缓慢的复苏着。而在那颗湛蓝的星球之外,有一个神秘的种族世代守护着,等待着那个星球重启之日,拿回他们种族曾经的荣耀。回到他们曾经的家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恨水流年:走着走着就散了

    恨水流年:走着走着就散了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一路走来,一个个故事围绕着我们,为了当时的想法,在十字路口盘旋。以为选择了最对的,走着走着,发现生活教会我们认识到曾经的幼稚;时间和环境改变了我们,我们一步步觉醒这份改变。雨夜过,启窗气新清神明;灯若萤,西子湖畔时鸟鸣;幕夜无辰犹旷远,只影难叙钱塘情。回不去的就这样散了,感谢陪着我们走过某一段历程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