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900000033

第33章 不堪重负的心灵(4)

说罢,他掉头就跑,箭一样冲出了慈宁宫,立刻奔向乾清官,去宣布他的御驾亲征的圣旨了。刚才还愤怒得双手颤抖的皇太后,此刻又被儿子突如其来的疯狂震惊了。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即令她是亲生母亲,也觉得非常意外。她决不容忍她的儿子成为一个怯懦的无所作为的君主;但是亲征,却又是如此鲁莽的下策。因为皇帝一旦亲征失败甚至阵亡,那可真就是毫无退路,毫无补救了。

朝中大臣都懂得御驾亲征的危险,所以在乾清官里听到皇上一宣布这个决定,个个都急得变了脸色,纷纷奏告劝阻,不多时,皇上的御座前、丹埠下就跪了黑压压的一大片。不想这反而激起福临的更大愤怒,他登时双眉倒竖,操起御用宝剑,左右开弓,乒乓一气乱砍,把他那精雕细刻、金光闪闪的八宝金龙御座劈成了碎块,他“当啷”一声掷剑于地,暴怒地喊道:

“谁再敢阻止朕御驾亲征,就要他像此座一样!立刻给我拟出亲征旨意,广告京师天下,晓谕百姓!”谁还敢再说一个“不”字?

一连两天,整个皇宫内院乱成一团,都被御驾亲征的旨令搅得昼夜不宁、惊惶失措。太后试图使这疯狂的皇帝恢复理智,用温言细语去平息他的暴躁,但无济于事;太后于是又派皇上的乳母去劝诫,因为福临一向敬之如生母,可是这位嬷嬷鼓足勇气的话还没说一半,皇上就跳将起来,恶狠狠地嚷道:“再要I罗嗦,就把你劈成碎片!你不知道朕在乾清官的宣谕吗?”嬷嬷吓得差点跌了个跟头,赶忙离开了这个不可理喻的人。

只是,更大的混乱像瘟病一样,已在京城中传染蔓延。金陵失陷的谣言,本来就使许多人惶恐不安,生怕刚刚平息了十来年的天下又要大乱,而各城门贴出的“御驾亲征”的布告,更证实了他们的忧虑,一场大战乱仿佛就要从天而降,迫在眉睫了。一夜之间,全城各处都像被捅开的马蜂窝,乱成一片,商号闭门、闹市冷落,动作快的人家已经在收拾细软准备逃难了。八旗之家则不得不备马磨刀擦枪,等候征召出发。整个京城霎时笼罩在愁云惨雾之中。

只有一个人能解开这个死疙瘩,那就是汤若望。亲王、显贵、部臣、朝官排成长队,走马灯似的到汤若望住处请求他出面援助。汤若望却一直不肯答应。因为很明显,皇上向来说话算数,又正在气头上,连母后和乳娘都劝不进,难道汤若望去就不被“劈成碎片”?而且汤若望心里还有一层老年人的委屈、说不出口的忧伤。两年来,他的这位自幼亲授的学生,一天天亲近佛门,一天天冷淡和回避他这当年极为尊崇敬爱的玛法,使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老神父终究还是让步了,考虑若是清朝动摇,教会和传教事业也将受到影响,所以,就拿老命来做孤注一掷吧!为了他进宫劝阻之举,教会的其他神父甚至先为汤若望做了弥撒神事,求上帝保佑汤若望成功后安全归来,并流着眼泪同他告别,人们多虑了。

“御驾亲征”,其实是福临的病态自尊受到强烈刺激后做出的超常反应,是用来回答和报复母后那异乎寻常的斥责的。他是个聪明人,盛怒一过,就明白自己的错误了。但是圣旨传了,布告发了,御座也劈了,怎么收回?怎么下台?汤若望的冒死进谏,恰逢其时。汤若望是皇太后的义父,掌管天文天象的钦天监大臣,在民间享有“汤圣人”的美称,身份、地位、威望都明摆着,就着他的手下台再合适不过、皇上不仅不失体面,还可以博得“上合天心、下合民意”的从谏如流的美名呢了!这样,被人们想象得十分严重的汤若望进谏场面,很平顺也很简单地就过去了。皇上阴沉着脸却安静地听汤若望跪谏,然后情绪平稳地接过汤若望的奏疏,最后请汤若望立起,和缓地说:现在他知道,玛法的见解是正确的,是好的,他准备接受玛法的劝谏。

包括顺治在内的许多人那紧张得几乎达到破裂程度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皇上亲征已作罢,新布告盖住了御驾亲征的旧布告,朝廷上下、京师内外渐趋平静。半个月后,屡胜而骄、中了江南总督郎廷佐缓兵之计的郑成功大军,被清军总兵梁化风攻破,损失惨重,不得已收全军登舟出海,所克诸府州县尽都丧失。一次本来很有希望的暴风骤雨般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以十七万对三千的绝对优势,竟毁于一旦,不能不说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又一个历史教训了。捷报飞传京师,顺治帝命画梁化凤肖像进上,并升梁化凤为江南提督。当金陵之战的故事流传开来以后,“天助清兴”的说法也在百姓中传开,局势完全稳定下来。

风浪过去了,一切又都平静了。

然而,顺治自己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他身体内部仿佛所有什么东西破碎了。那是他的自信,他心灵深处的火焰也在熄灭,那是他的壮志雄心。他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这次变故中,他先是惊惶失措要逃跑出关,后又剑劈御座发誓御驾亲征,这判若两人的表现,长久地留在顺治自己的刻骨记忆中,抹都抹不掉,时刻提醒他面对另一个自己,那是一个怯懦、愚昧的胆小鬼!看到自己的这一面,顺治是何等的沮丧、消沉,一向骄傲自负的他,要忍受怎样的心理痛苦?

而除了内心的痛苦,他还要面对满洲亲贵们潜藏着不满甚至不屑的目光。

在这场风波里,他的表现大失水准,狼狈不堪,满洲亲贵们心中潜藏的不满再也压不下去了。在此之前,无论怎样对皇上心怀不满,总还是慑于天子的威严,对顺治帝的龙章风姿、神智天授深信不疑,大都不敢出格,不敢冒犯,更不敢公然唱反调。现在皇帝丢了这么大的人,圣明天子的面子撕得精光,他们心中的恼怒自然便冒出了头。

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正月初二日,元旦方过,皇上竟引咎自责,下谕礼部说:“十七年来,民生尚未尽遂;贪吏尚未尽改;积习相仍,未臻丕变。且滇黔虽入版图,而伏莽未靖,征调犹繁;焦思竭虑效未孚,负上天之简畀,愧祖宗之寄托;虚皇太后教育之恩,孤四海万民之望。非朕未尝励精求治,实由凉德所致。反复循省,罔敢即安,兹欲引咎自责,祭告天地、太庙、社稷,布告中外。”

在元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二十三日祭告了天地、太庙社稷之后,福临又颁诏大赦,并命今后元旦、冬至、寿节时各地庆贺表章,皇太后前照常恭进,“朕前表章暂行停止”,意思是皇帝没当好,不配接受表章的庆贺。

这自然是为了平息朝廷上下的不满而作出的姿态。他心中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国事如此,顺治皇帝心力交瘁。就在不久之后,他的至爱之人董鄂妃去世,痛楚撕碎了他的心灵。

§§§第二节 天子寂寞

1.董鄂妃之死

顺治十四年董鄂妃生皇四子的时候是难产,身体落下了病根。就在产后不久,皇太后在南苑行官生了病,董鄂妃全力侍奉婆婆,她拖着自己病弱的身体,白天料理药饵饮食,夜间守候在病榻边守夜熬更,以致憔悴消瘦、形销骨立,在太后病愈之时,她就病倒了。

这场病还没好,她的儿子又不明不白地夭亡了。

这个孩子被谥为荣亲王,举行了盛大的葬仪,但是,又怎么抚慰得了一个母亲的伤痛呢?

而且,为了不使皇帝伤心,她强压着自己的痛苦,装出一脸平静。积郁在心的泪水,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一场场灾劫雪上加霜,摧毁了董鄂妃的健康。

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她还是丝毫不敢懈怠,如履薄冰地,让自己的行为不出一点差错,不落人一点口实。

皇帝深爱她,可是他毕竟是个男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在后宫之中的处境。她得到了顺治皇帝的全部爱情,可是,在当时的皇宫里,仍然是博尔济吉特氏女子的天下。两位皇后之外,还有孝惠皇后的妹妹淑惠妃,浩齐特博尔济吉特氏为恭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为端妃……还有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太后。而结好蒙古,更是大清的国策,即使顺治贵为天子,也无法忽视这一点。

董鄂妃势单力孤,她得到的爱情,不仅激起了强烈的忌恨,也引起了皇太后的不满。皇太后在南苑的那场病,随后的那场废后风波,甚至皇四子的死,隐隐都透出阴谋的气息。但是,她不能揭破这一切,董鄂妃咽下所有眼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装作太后是真的喜欢她,装作真的与皇后、妃嫔情同姐妹。她决意用自己的善意去化解这一切戾气,为福临维持一个尽可能美好的家。

在皇太后面前,她愈加恭顺体贴;对皇后,她竭尽全力服侍;甚至连顺治十六年春天,住在永寿官的废后静妃得病,董鄂妃都亲自前往扶持看护,三天三夜不离病榻,再三劝慰,反复开导,替静妃分忧解愁。

一时间,后官的气氛的确有所缓和,董鄂妃也得到了不少称赞。但是,她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的,那就是她的健康。她也是血肉之躯,病痛缠身,怎能经受长时期的精神压力和体力上的超负荷操劳?

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病危。

就在病中,她还不想让皇太后为自己担心,“皇太后眷吾极笃,脱不幸病终不瘳,皇太后必深哀戚,吾何以当之?”皇太后派人探问的时候,她总是告诉来人,自己好些了。

为了挽救她的生命,皇帝使用了他能够使用的一切手段:

顺治帝宣诏天下,征求各地名医来京师为皇贵妃调治;

顺治帝派内外大臣,广祀百神,为皇贵妃祈祷;

顺治帝大赦天下十恶以外的罪犯,为皇贵妃祈福。

然而,董鄂妃的病体日渐沉重,毫无起色。

于是,福临亲自往素有灵验之名的西山碧云寺去为皇贵妃祈寿,在这之前,他只为他的母亲皇太后做过同样的事情。

就在远离京城皇宫的西山,福临得到皇贵妃病危的急报,拼命赶回大内,董鄂妃已到弥留,她“言动不乱,端坐呼佛号,嘘气而死。崩后数日,颜貌安整,俨如平时”。

临死之前,董鄂妃还在对皇帝微笑着重复一句佛家语:“一口气不来,向何处安身立命?”她还说:“吾体殊委顿,殆将不起。顾此中澄定,亦无所苦,独念以卑微之身,荷皇太后暨陛下高厚恩,不及酬万一。妾殁后,陛下圣明,必念爱祖宗大业。且皇太后在上,或不至过恸,然亦宜节哀自爱。惟皇太后慈衷肫切,必深伤悼,奈何?思及此,妾即死,心亦弗安耳。既复谓朕日:妾亡,意诸王等且必皆致赙。妾一身所用几何?陛下诚念妾,与其虚靡无用,孰若施诸贫乏为善也。复嘱左右日:我逝后,束体者甚毋以华关。皇上崇俭约,如用诸珍丽物,违上意,亦非我素也。曷若以我所遗者为奉佛诵经需,殊有利益耳。”

她嘱咐皇帝与太后好自珍重,不要伤心,还嘱咐装殓不要华美,棺椁灵柩莫用诸珍丽物,丧礼不可虚靡耗费,以所遗积蓄用于施舍贫苦和奉佛诵经,并请皇上矜恤秋决诸死囚罪犯。

皇帝很伤心,皇太后皇后嫔妃们,看上去也很伤心。皇后甚至哭着说:“为什么不让我这个无用的人来代替皇贵妃啊!她这么贤良淑德,却命不久长,我活着却不能让皇帝开怀,有什么益处呢!”她们斋戒诵经,表达自己对董鄂妃的感激与哀悼。

皇帝是真的伤心欲绝,在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真正能温暖他的人走了,这个世界何其寒冷!他一再试图自杀,却为皇太后所阻,让人严加看管,到最后还是用董鄂妃的遗言,才止住了他这个念头。

皇太后刚松了一口气,顺治又当着皇后和诸妃嫔的面,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逾礼的要求:要以皇后之礼为董鄂妃发丧!

皇太后怎么能答应呢?这是没有先例的事,皇后明明还在,董鄂妃明明是皇贵妃,要待以皇后之礼,这是违背国家和宫廷体制的,怎么行得通呢?

福临惨然道:“儿今万念俱灰,母后若不准儿所请,儿情愿削发披缁人山学佛,从此不与人间之事!”

不料皇后却出来为皇帝说话:“皇贵妃侍奉皇上五年,贤孝和顺,实在能代儿妇之职,儿妇本有心以皇后之位相让,不想她竟仙逝。如今以皇后之礼为她发丧,实在与儿妇初衷相合。朝中诸臣若有异议,可以儿妇本意晓谕众人,这样,就是后世史臣,也不能将此举议为皇帝之过失了。”

皇太后当此情景,还能不答应吗?

于是,第二天皇帝就降谕礼部说:“奉皇太后懿旨:‘皇贵妃董鄂氏孝敬性成,淑仪素著,才德兼备,足毗内政。今忽尔薨逝,余心甚为轸惜,应追封为皇后,以示宠褒。’朕谨遵慈命,追封皇贵妃董鄂氏为皇后,应行典礼尔部即议以闻。”

紧接着,福临就以皇后的丧仪规格,连续发下圣旨:

辍朝五日,亲王以下、满汉四品以上并公主、王妃等哭临;

召江南、五台山高僧来宫中,为董鄂皇后礼忏营斋,设水陆道场;

征天下巧匠,为董鄂皇后构设冥宅;

命大学士金之俊撰写《董鄂皇后传》,命学士王熙、胡兆龙编纂《董鄂皇后语录》;

命内阁自八月十九董鄂皇后薨逝日起,直到十二月,凡奏章题本,都须用蓝笔批答,以示哀悼,明年新正日,方许恢复朱色;

命诸大臣议谥;

命全国服丧,自哀诏到日,官吏一月,百姓三天。

……

从满洲人关十七年来,朝廷还没有举行过这样隆重的葬礼。于是,天下缟素,万众皆哭,成为一场声势惊人的国丧。

在礼臣们拟议谥号时,“先拟四字,孝献端敬,不允。至六字、八字、十字而止,犹以无‘天’‘圣’二字为歉”。福临为什么以无“天”“圣”二字为歉呢?因为清代谥法,皇后谥号的最后四字为“×天×圣”,“天”代表先帝,“圣”代表嗣帝,“承天”须嫡配,“辅圣”须有子继皇帝位,表示该皇后与先帝和嗣帝的关系。如孝庄文皇后在太宗时“赞助内政,既越有年”,以后又辅佐顺、康二帝。所以她的谥号最后四字为“翊天启圣”。而董鄂氏谥号的最后四字为“温惠端敬”四字,明显比有“天”“圣”二字的皇后低了一等,所以福临感到内疚。

福临又在朝廷中遍征董鄂皇后祭文。词臣学士凡恭拟哀诔祭文进呈者虽然均得重赏,但福临都不满意。一名小官进上的祭文中有句云:“渺兹五夜之箴,永巷之闻何日?去我十臣之佐,邑姜之后谁人?”竟令皇上潸然泪下,这小官竞也因此而升为兵部主事。不仅如此,凡在灵前呼天抢地、如丧考妣、哭得哀痛的官员命妇,都能得到上方赐给的珍奇财物;而哭而不哀者,就要交礼部议处。一名宗室的辅国公和一名承政,因在董鄂皇后丧期中作乐,被人举报,皇上大怒,撤了承政职差、夺了辅国公爵位,一并禁锢了起来!

他把所有的悲痛都倾注在董鄂妃的葬礼之中。

同类推荐
  • 大宋发明家

    大宋发明家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人穿越到伪宋的故事...
  • 宅在晋朝

    宅在晋朝

    在险恶非常的魏国政局中,在风云变幻的三国形势间,掌控魏国政权的司马懿家族出现了一个人,一个戴着诗人帽子的文气的人,身边时时凶险,他仍以善良纯真甚至有些迂讷的心去对待,去做每一件事情。虽然行事果断非常,不过心却是无心出岫的云般无暇。纵然周旋于三国君臣之间,仅是一人之下,也比不上穿越前宅在家时天天游戏的时光。且看其如何施展抱负,如何在三国这出剧的最后几幕写出诗意,和那个时代的精彩人物去交流去碰撞。如何实现自己宅在家中归隐山水的梦想
  • 尘封西夏

    尘封西夏

    《尘封西夏》是一部以西夏王朝历史为脉络,以优美隽永的笔触,理性地解析了这个王朝神秘崛起又神秘消失的历史进程,是人们走近西夏、了解西夏不可不读的一本书。
  • 霸王之王

    霸王之王

    战国时期,狼烟四起,每个地方的霸主都为了权利开始着割据和征讨,各国纷争,长期的兼并战争使神州大地生灵涂炭。灾难之下,妻离子散,挚爱分离,这个时候,王洛威出现了,他意欲一统天下,称王称霸,各路人马纷纷表示愿意效忠于他……
  •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本书共分四大章,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明之火娓娓道来,讲述欧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的种种。在这里面,有发明的喜悦,有战争的痛苦,也有令人敬佩的哲人、英雄,当然也有令人痛恨的战争的发动者。所有的一切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然能触摸。我们精心编写这本书,就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热门推荐
  • 慕枫之我的大学生活

    慕枫之我的大学生活

    这是一部千载和千奏的纠缠爱恋,当中会有恶魔,天使,精灵……的各路人马出现,好戏天天有。
  • 半生韶华只为你

    半生韶华只为你

    时念最喜欢的电影里有一句话“我原谅你的原因是因为你不是完美的,你是有缺点的,我也是如此,人无完人。”也许就是时念经营爱情的方式吧。他们结婚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时念从未干涉过他的私生活,是没错他很自由,但这种自由让他觉得自由的过了头。他与那位女明星以及哪家的富家千金传绯闻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可是他在时念的脸上只发现云淡风轻以及满不在乎甚至是无所谓这三种表情。他多么希望时念顶着她那愤怒又不失稚气的脸举着手里的证据逼问他:“她是谁?”可是从来没有,她从不追问,他也从不解释…
  • 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家有福娃渣爹种田吗

    花盼盼穿到一本书里,穿成为荣华富贵抛妻弃女的渣男花首辅的炮灰亲闺女。为摆脱亲娘被抛弃、自己成炮灰的命运,花盼盼努力为花致远制造一切辛勤劳作的机会,一心只想让花首辅远离书本,告别科举,和她娇滴滴的美娘亲平平凡凡、和和美美地白头到老。花致远刚中了举人,回到家里屁股还没坐热,就被闺女拉到田间,指着一片金黄金黄的稻田让他收,花致远手拿镰刀,被一眼望不到头的稻浪吓傻了眼,家里的地都是他种的,啥时候又多了这么大一片,他咋不知道?“盼盼,咱家不缺钱了,要不雇人收田呗?”花盼盼恨铁不成钢,“爹,往上数八代,咱们家都是农民,你还没当官就忘本了?”在闺女的鄙视中,花致远含泪挥舞起镰刀。看着当了举人的爹,辛苦地收着田,一张英俊的脸庞晒得油黑油黑,花盼盼欣慰地点头,对渣爹不狠,地位不保。渣爹今日的劳作,就是她娘今后生活的保障,收了这片,隔壁村还有两顷她刚买的稻田等着收呢。
  • 态度决定命运

    态度决定命运

    一个人生命的价值在于他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的家庭、事业、成就、人际关系……无一不与其对生活的态度有关系。态度是人生成败的关键因素。本书旨在告诉读者,一个人只有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其生命价值才能更好地得到体现与升华。
  • 网游之御剑风流

    网游之御剑风流

    一名没有钱势的平凡少年,在虚拟世界里,他不建帮不争霸,可是他却想要一步一个脚印的从亿万人群之中脱蕴而出,成为家财万贯的富翁。收获财富演绎传奇,自然也容易惹来桃花不断,香艳的游戏之路开始伴随着他一路前行……
  • 诸神信仰

    诸神信仰

    死亡之后拥有第二生命,这是一个命运的轮回。并不是一个人的重生,而是一个群体的宿命。2012年的某一天,世界的末日突然降临了,是什么力量将这群人带回了时光之穴?生命的起始点,是哪里?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突然的末日,在回溯的时光里,得到了这样一个答案,生命的起源之泉。尽量保持更新,保证完本,新书求推荐、求收藏。
  • 浊阳也能如暖阳

    浊阳也能如暖阳

    双重生/女强/爽文“上辈子所有人都因我而死,这辈子我要让所有人因我而活”尤遇离活了两辈子,楚浊也活了两辈子不同的是楚浊爱了尤遇离两辈子而尤遇离上辈子到死都是一个人……
  • 思益堂词钞

    思益堂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武至尊

    九武至尊

    读书有何用,既不能护得家人平安,又不能快意恩仇。小小秀才弃文从武,身修【九转轮回诀】,九变神通,三尺青锋,笑傲方域,武至至尊,谱写一曲壮歌,一段传奇。
  • 即墨予雪

    即墨予雪

    寻不到人间温暖,找不到一世诉求。不停追问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