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32900000026

第26章 顺治皇帝的感情世界(6)

有些循例上报的奏章,福临不耐细看,草草一翻就搁置一旁。董鄂妃看到这种情况,就会轻声询问:“这些不是朝廷机务吗?陛下怎么就随意搁置了呢?”福临答道:“不用看,都是循旧例的老一套。”她便进一步劝说道:“这虽然是奉行成法,安知没有因时期不同需要更张,或有其他缘故应该洞察的内容呢?陛下怎么能忽略呢?祖宗付于陛下的大业至关重要,即使身体劳累,草草了事仍然不太好啊。”

这样的事情很多,董鄂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抚慰着顺治皇帝孤独的内心。

在精神上,她是真正能安慰他、陪伴他的爱侣。董鄂妃聪慧温柔、善解人意,更为难得的是她知书达理,已读过四书和易经,又工词翰,好书法,有相当不错的汉文汉语水平,而且她灵慧好学,乐于跟顺治一起钻研经史典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每次皇帝上课回来,她总是要请教所学内容,时有感悟;有时还督促皇帝要认真学习,以求“有裨政治”。有这样一个良伴,原本辛苦枯燥的读书过程也充满了乐趣与温馨,两个人的感情也在这样的“同学”中越来越和谐。

要知道,当时的满洲世家女,许多连汉话都说不好,读过书的更是寥若晨星,福临跟其他后妃在一起的时候,恐怕根本没有几句话好说,其乏味无聊是再美的面容也弥补不了的。而对董鄂妃而言,像皇帝这样温柔好学、富有情趣的满洲男子恐怕也是第一次遇见。其他的满洲亲贵,战场上倒是所向无敌,又有谁会跟妻子谈诗论文、缠绵体贴呢?

在当时的满洲人里,顺治皇帝与董鄂妃,都是意识“超前”的人物,这使得他们很难为周围的人所理解、接受,也使得他们更为珍惜彼此。顺治皇帝在这种温柔里深深感动,对董鄂妃的感情越来越深。就在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她生下了他们的儿子。这个孩子在顺治的儿子中排行第四,但是,在他的感觉中,自己好像是第一次当父亲。以前几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一来福临太过年轻,自己本身就是个孩子;二来那些孩子的母亲对他而言只是满足肉欲的对象,她们生下的孩子,他并没有多少感情,也谈不上多少重视。皇四子却不同。从董鄂妃这里,他已经真正体味了男女之爱的美好,而对这个心爱之人生下的儿子、他们爱情的结晶,顺治皇帝爱惜备至、欣喜若狂。

皇帝为皇四子举行了盛大的贺仪,母以子贵,董鄂妃所受到的宠爱与她的地位一时间犹如烈火烹油。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皇四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董鄂妃便是将来的太后。

但是,董鄂妃从未因此忘形,她一直小心谨慎、如履薄冰,时刻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

董鄂妃的父亲鄂硕在顺治十四年逝世,她十分悲伤。当顺治劝慰她时,她说,我怎么敢过度悲哀以使陛下忧虑呢,只不过报答养育之恩罢了。父亲一死,我心中反而更加安定了,因为父亲素来愚蛮,我时刻担心他会依仗我受宠于陛下而做出什么不轨的事情来。还有一次她的哥哥去世,顺治安慰她时,她也表示,这个兄长性情矜傲,在外经常干些不讲道理的事,我真怕世人说陛下因为宠幸一微贱女子而放任不肖者肆行妄为,现在正常死亡,我也放心了。连亲人去世都不能尽情伤悼,董鄂妃的谨慎与克制,彰示了她内心的惶恐与不安。顺治皇帝的宠爱,并不能让她安下心来,轻松自在地享受她的幸福。

顺治是皇帝,他可以任性而行,可是,身为女子,董鄂妃又并不是一个真正不在乎他人评价、不在乎道德规范的人,她的心灵上,从当初与顺治私相往来开始,就一直压着沉重的负担。入官之后,她更是试图与其他嫔妃和睦相处,做福临的贤妃,皇太后的孝顺儿媳妇。

她生性节俭,衣饰简朴,不尚华彩,即使簪钗耳环也不用金玉,而以骨、角等物代替;在宫中处处谦逊宽和,从不恃宠而骄,也不以皇贵妃身份自矜,宫闱眷属,一视同仁,年长者呼之为媪,年少者称之为姊,就是对福临的乳娘保姆也以礼相待,从无怠慢;其他妃嫔有优长处,她总是最先向福临禀奏称道;而有了过错她又替她们遮掩,不使福临知道。

对于皇太后,董鄂妃极尽孝心,小心侍奉。她自己心里很清楚,皇太后不喜欢她,在皇太后的心目中,她是引诱皇帝败坏礼法的女人,还威胁了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女子的地位,引起了皇帝与母亲产生隔阂。而且,在孝庄看来,皇帝太过宠爱一个女人,根本就不是一件好事。当初丈夫皇太极对姐姐海兰珠的宠爱,给了她多少痛苦,而皇太极如果不是在海兰珠死后哀毁逾常,恐怕也不会那么早死去。现在她的儿子又一次为一个女子神魂颠倒,不顾一切,对于这样的儿媳妇,作为婆婆、做为皇太后,她怎么可能不对董鄂妃产生敌意与恼恨?

董鄂妃没有畏惧退缩,也没有以漠然或自觉委屈来应对皇太后的不满。不管心里多么惶恐,她还是谦恭诚孝、落落大方地来到皇太后身边,细心侍奉。她秀美温柔、端庄文雅,娴熟于宫中各种繁复的礼节,所以进退有序、应对得体,太后竟挑不出她的毛病。

皇太后行止极讲究,日常起居细节也都严肃认真,一点规矩也不能错的。福临是亲生儿子,又是讲孝治天下的皇帝,孝养亲娘原应无微不至,但终究身为男子,有许多需要避嫌的不便之处;而所有这些方面,董鄂妃都替福临做到了。每日晨省昏定,侍奉非常周到,承欢伺颜,左右奔走,太后想到的事,无论多困难,她都毫不迟延地办好;太后没想到的事,只要能讨得老人高兴,她也费尽心力地去办,“左右趋走,无正异女侍。”比亲生儿女还要尽心,比贴身使女还要劳累。连太后本人也感到惊异,说:“董鄂妃侍奉我真比皇帝还要殷勤努力啊!”

皇太后很喜欢她陪在身边,天长日久,竟成了习惯,如果董鄂妃不在身边,她就郁郁不乐。有时候皇帝有事不在宫中,皇太后有什么不开心不舒服,董鄂妃便定省承欢,让皇帝安心政务。到得后来,太后不管去哪里,都把董鄂妃带在身边。皇帝陪着太后去温泉,正好碰上董鄂妃生病不能前去,太后便说:“你难道不能强自支撑着陪陪我吗?”再三劝她同去。——只是,读这段记录的时候,忍不住感到一丝异样的气息。在顺治看来,这是婆婆慈爱、媳妇孝顺的表现,是董鄂妃极得太后喜爱的证明,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喜欢一个人,是会在她生病的时候让她安心休养,还是一定要拉她陪着自己出门旅行?

然而,看在人们眼里的景象,是董鄂妃连皇太后的心都收服了,以致皇太后不要自己的亲侄女、亲侄孙女陪在身边,却极为欣赏董鄂妃。

皇帝心中又起了废后的念头,在他看来,只有董鄂妃才配得上这个皇后之位。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冬天,皇太后在南苑行宫生了病,高烧昏迷,好几天没有起色,陪伴在身边的只有福临和董鄂妃。福临焦急万分,一次又一次地冒着刺骨的寒风大雪从南苑赶回宫中,往上帝坛祭祀,祈祷母病痊愈。董鄂妃更是全力侍奉婆婆,她拖着刚生产过不久的身体,白天料理药饵饮食,夜间守候在病榻边守夜熬更,以致憔悴消瘦、形销骨立,在太后病愈之时,她就病倒了。——《孝献皇后行状》中,提到董鄂妃分娩皇四子时,是难产,很是艰辛,可能落下了病根。辛苦侍奉皇太后导致的这场病,使她的身体雪上加霜。

皇后和宫中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妃嫔们,却既不到南苑看望太后,也没有遣使者问候,甚至连询问的话也没有一句。

她们为什么这么做呢?

在顺治皇帝眼里,是因为她们嫉妒董鄂妃,见皇太后宠爱她,心生不满,用这样的行为来表示自己的抗议。

皇帝很生气,而且,他早就有废后之心,皇后的“不孝”正是一个最堂皇的理由,于是,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正月初三日,福临因皇太后病愈,颁诏大赦天下,豁免钱粮;四天以后,便对皇后大兴问罪之师,说皇太后病中皇后有失定省之仪,礼节疏缺,有违孝道,下令停进皇后的中官笺表,并谕命议政王贝勒大臣们议罪,摆出了再度废后的架势。

这消息震动了六宫。局面一时对皇后极为不利:福临的脾气是可怕的,其固执程度也是人所共知的。眼下她似乎连皇太后都得罪了,又有一个宠冠后宫、才德兼备的董鄂皇贵妃在,皇后拿什么来保住她的地位呢?谁还能保得了她,又有谁会甘愿冒着皇帝的怒火来保她呢?

出来保她的人,是董鄂皇贵妃。她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竟在病榻上长跪叩首,再三请求说:“陛下之责皇后是也。然妾度皇后斯何时,有不憔悴忧念者耶?特以一时未及思,故失询问耳。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陛下幸垂察皇后心,俾妾仍视息世间,即万无废皇后也。”

董鄂妃出来说话了,皇太后于是也表达了她对娘家人的维护,皇后安然渡过了这次危机。

就在此时,正月二十四日,不满四个月的皇四子不明不白地夭折了。顺治极为伤痛,追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举行了盛大的丧仪,按亲王制度规格修建了陵园。墓前立了一块御制碑,上面刻写着这个悲痛的父亲亲撰亲题的“皇清和硕荣亲王圹志”,在文中说:“和硕荣亲王,朕第一子也。生于顺治十四年十月初七日,卒于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盖生数月云。爰稽典礼,追封和硕荣亲王,以八月二十七日,窆于黄花山。父子之恩,君臣之义备矣。呜呼!朕乘乾御物,勒天之命,朝夕祗惧,思祖宗之付托,冀胤嗣之发祥,唯尔诞育,克应休祯,方思成立有期,讵意厥龄不永。兴言鞠育,深轸朕怀,为尔卜其兆域,爰设殿宇周垣,窀穸之文,式从古制;追封之典,载协舆情,特述生殁之日月,勒于贞珉,尔其永妥于是矣。”

这篇圹文中,顺治表达了自己丧子后的伤痛之情,而那个“朕第一子也”更是强调这个孩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皇太后和皇后嫔妃也落泪不已。不过,不知她们对那个“朕第一子也”感想如何?顺治忧心董鄂妃会受不了失子之痛,不料她却毫无戚容,神色恬然,反倒安慰丈夫和婆婆说:“妾妃生产此子时,就常常怕他难养活而夭折,给太后和皇上带来忧虑。如今他果然短命而去,幸而太后皇上自重,没有因过于哀痛而伤圣体、妨政事,妾妃很觉自慰,岂能为此一块肉而劳太后和皇上长久挂怀呢?”

——以局外人的眼光再审视这场风波,不难从中看中阴谋的意味。

天寒地冻的时节,皇太后为什么要出宫跑到南苑去?

董鄂妃产后不久,还在月子里落下了病根,为什么一定要跟着去?是否也是像上次去温泉一样,皇太后以舍不得她的温柔言语硬拉她去的?

婆婆病了,儿媳自然要伺候,可是皇宫里有多少宫女太监,一定要她白天晚上连轴转,事事亲力亲为,以致病倒吗?

她目不交睫伺候皇太后的时候,皇四子在哪里,由谁照料,是在宫里还是在南苑?如果留在官里,没有母亲的保护,后宫嫔妃会如何对待这个董鄂妃所生、被皇帝视为太子的孩子?如果跟去了南苑,以当时的条件,路途风霜,又岂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受得了的?

皇后为什么不去问候太后的病?是真的怨恨她宠爱董鄂妃吗?要知道,离开了家乡的科尔沁草原,又不得皇帝宠爱,皇太后是她唯一的保护伞,她会因为一时嫉妒自己毁了这把伞吗?当唯一能保护自己的人转而开始喜欢自己的竞争者时,合理的做法不是要努力拉近自己和保护人的关系,争取她的好感,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吗?为什么皇后的行为如此不合常理?

皇后这样无情无义、冷漠愚蠢,皇太后为什么对她的维护毫无动摇?她不觉得寒心吗?难道只是为了娘家的利益?那么,为什么此后多年,皇太后一直对皇后疼惜照顾,多年后她去世之时,皇后哀毁逾垣,以至康熙皇帝从此对这个名义上的母亲产生了真正的认同与依恋,康熙帝的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伪装出来的眼泪骗得过他吗?

皇四子是真的因病天亡吗?——多年以前,发生过一起与此如出一辙的皇子天亡事件。顺治的哥哥,皇太极的皇八子,是他至爱的宸妃所生,也不明不白地夭亡了。

或许,董鄂妃在为皇后求情的言语,并不全是因为她的善良与大度。“妾度皇后斯何时,有不憔悴忧念者耶?”皇后对太后是挂念关心的,她不表达出这种关心,另有原因。“陛下若遽废皇后,妾必不敢生。”废了皇后,立了她,那把椅子可能会变成一座火山,真的要了她的命。

女人的直觉是敏锐的,她从来不是个天真的人,她早已感觉到了危险与阴谋的气息。顺治是爱她的,可是他毕竟是皇帝,是不无粗心的男人,某些因素会蒙住他的眼睛,后宫里的凶险,他没办法感知得那么明确。

可是,即便感觉到了危险,董鄂妃又能怎么做呢?把这些揭出来,正面与这些博尔济吉特家的女人宣战吗?

她不能。在后官,在整个朝廷,福临和她,是两个走得太快的异类,他们不能与所有人为敌。何况,那是他的母亲,虽然有所隔膜甚至怨恨,福临仍然是爱她、需要她的。

董鄂妃咽下所有眼泪,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装作太后是真的喜欢她,装作真的与皇后、妃嫔情同姐妹。她决意用自己的善意去化解这一切戾气,为福临维持一个尽可能美好的家。

三月二十五日,正式恢复了皇后特权,命中宫进笺照旧封进,皇后却禁不住这次波折而大病一场。董鄂妃自己大病初愈,又亲身去看护扶持皇后,皇后宫中的侍女太监们还能轮流休息,董鄂妃竟五昼夜目不交睫,皇后的医药饮食、衣物洗涤等大小琐事,她都亲自调理安排,还诵读书史、陪伴聊天闲谈为皇后解闷……

据说皇后很感动,许多人也对董鄂妃赞叹不已,皇帝更是大感欣慰。

董鄂妃才干超群,弥补了小皇后的少不更事。后官的各种事务,在她的调理下井井有条,各得其所,使福临终于摆脱了内事丛集、关系复杂、矛盾百出的缠绕,得以舒怀宽心,专意综理朝政。

董鄂妃以自己的智慧才能,尤其是以自己的劳瘁,努力去赢得后宫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后官一时风平浪静,她和顺治帝的感情愈加深厚。

丧子之痛渐渐淡去之后,顺治进入了一段十分平和顺利的时期。他享受着生命中的盛宴,忽略了灾难的来临。

§§§第四节 顺治皇帝的信仰历程

在满洲人的文化传统中,并没有一种系统的可供信仰的宗教理论。他们在祭祀活动中崇拜的,是自然的万物多神。由于主持祭祀的人,按满语称为“萨满”、“萨玛”等,这种宗教就被称为“萨满教”。它产生于远古,没有统一的教理教义,是一种原始的自然宗教。而顺治的母亲是蒙古人,当时蒙古人信仰喇嘛教。所以顺治的幼年时代,所受到的宗教影响,便是萨满教和喇嘛教了。而第一种他认真了解过教义的,却是天主教。

1.汤若望:金发碧眼的洋玛法与他的天主教

顺治帝尊崇耶稣会士,是受汤若望的影响。

同类推荐
  • 征服从1910开始

    征服从1910开始

    穿越到了1910年,清室还没有退位,孙大炮还没开始满地图的开炮,袁世凯还没当大总统,蒋光头士官学校刚毕业,分配的岗位并不是委员长,而是日本陆军第十三师团第十九联队的士官候补生,身在满目疮痍的祖国,面对着饥寒交迫的国民,杨哲大声喊道:“我有能力,我应该帮助更多的人!”
  • 我1804来自未来

    我1804来自未来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来回穿越的金手指会怎么样,他会是改变这个世界呢,还是被这个世界所改变,屌丝的逆袭到底是幻想还是现实。一个现代社会的屌丝,靠着一块来历不明的太空币,来回穿越在清朝和现代之间,依靠手中的黑科技,迅速的发家致富并且开始了逆袭天下的生涯。本书进程较慢,因为是第一次写书,有很多构思不够完善,还请书友多多批评,新书努力上传中,从不断更。
  • 货物系统

    货物系统

    苏焕带着系统穿越了,系统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吃的和金钱,这让想当咸鱼的苏焕不得不出去奋斗(装逼)。
  • 博弈生存(一)

    博弈生存(一)

    本书通过博弈论的解释,让历史进程中一些蕴涵了博弈论原则和思想的内容凸显出来,把历史中包含的博弈智慧挖掘出来。
  • 天庭版三国

    天庭版三国

    穿越了,也有了一个天庭农庄,但曹青压力山大!曹操:贤弟,愚兄这里断粮了,看在典韦被你抢走份上,随便补偿个几万石吧!刘备:恶贼!三发四次抢我发妻,看在备身无分文份上,赏个地盘吧!孙坚:贤侄,不要再来挖墙角了,大小乔已经被你抢走了,再挖,我的俩个儿子就要打光棍了!曹青:以上都是通通胡言!天地良心,本人一向公正廉明,体恤百姓,爱民如子。大小乔:夫君,奴家最近皮肤又不白了,想吃蟠桃了。典韦:主公,狗肉还有没有了,俺老韦又没力气上阵杀敌了。曹青:你们等着,我这就给你们取去。【PS:已完本七十万字书唐,人品有保证,无需担心。】
热门推荐
  • 浮空塔

    浮空塔

    话说远古时期妖仙魔三族鼎立,大千世界按照势力划分分别为妖界、仙界和魔界,在三界之上有始祖界,始祖界地大物博,灵气充裕,是绝佳的修炼宝地,仙魔妖三族按照各自势力将始祖界划分为三块,其中较大的两块是仙魔两族的地盘,妖族因为高端战力稀缺的缘故只划分到1/5的地盘。仙魔两族因为修炼资源的缘故经常大打出手,到了仙历10亿年,仙魔两族爆发大战,妖族保持中立,坐看两族争斗。
  • 火影之舞动忍界

    火影之舞动忍界

    “难道我的一生,是虚幻的吗?”“难道我的存在,是不必要的吗?”“难道我的梦想,是可以被忽略的吗?”瞳孔涣散的林峰低声地喃喃道,但随后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不,这不可能!我的存在必定是有意义的!我绝不会被世界所抛弃!我一定会成功的!”各位看官敬请期待林锋在忍者世界的挣扎与崛起,刀光剑影,起起落落,共创一个新的忍者世界!
  • 嫣然一笑:霸道夫君缓缓归

    嫣然一笑:霸道夫君缓缓归

    “洛雨蝶,你给本王听好了,此生,你只能是本王的人!”。他,是风国的四皇子,举手投间使天地尽失光华。而她是护国公家的嫡小姐,天生灵气衰弱,废材一枚。他和她的相遇,造成了一生缠绵。
  • 孤独星际

    孤独星际

    一对兄妹,一双孤儿,阴阳两隔,后会无期,义结金兰,生无所息,为生而战,探寻“客栈”,往事如烟,曲终人散……
  • 温柔全给你

    温柔全给你

    拽姐苏星晚居然有一天会穿上白裙子和林清川手拉手的并肩走。
  • 霸少残情夺爱

    霸少残情夺爱

    他对她一次次的伤害,让她身心俱疲,如果可以离开的话,她愿意用她的一切去换取,可是为什么真正要离开时,心,竟然,痛得这么厉害,他霸道,小气,甚至连他亲生的孩子,他也不允许和他争她,世界上有这种让人窒息的爱吗?让人的心痛的窒息的爱。
  • 为空世界

    为空世界

    外星人丁世界和弟弟丁奇来到太阳系的地球‘做客’,‘人类’龙七七和他们有过一面之缘,因为这一面之缘,让她的人生翻天覆地。
  • 神秘的雇佣兵

    神秘的雇佣兵

    他是世界最强的雇佣兵,代号为死神。令世界级所有雇佣兵都闻风丧胆,令各国都很头疼,他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家人贱血十步名萧龍.............
  • 李国文文集散文(2):淡之美(第9卷)

    李国文文集散文(2):淡之美(第9卷)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李国文文集》卷九《淡之美》是作者经历风风雨雨之后对生命的一种彻悟,对每一个热爱生活者都有不小启迪。文笔飘逸灵动,是百读不厌的美文。
  • 重生之离别的抉择

    重生之离别的抉择

    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孩儿,其实真实身份是中国的首富,更想不到的是馨玫帮的帮主,是洪门排名第一的帮派,一个花美男,来接近馨柔,可是花美男来接近馨柔是有目的的,他想把馨柔的继父的公司彻底打垮!!!可是花美男知道馨柔是小乖的时候,花美男该怎么办,一面是复仇一面是爱情,花美男该选择谁呢?寒冷又该怎么把馨柔追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