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44300000034

第34章 参请机缘(3)

修那种忘我之境,一般人觉得很好,因为身体会感受到一种很逍遥、自在、喜悦的感觉,于是常会沉醉在那里面,无法出拔,然后便一直停滞在那儿。一旦提醒你必须再转的时候,你就无法超越了。这也是我们要求学佛人一开始要先通教理的原因,假如教理不通,一开始就学禅坐或念佛,他会变成长不大的树木。这棵树本应长到十公尺,结果长到一公尺就定型了,成了盆栽。由于他教理不通,又在此处频频感受到“这个不错!”那只是忘我之境而已,必须将忘我转为忘法,但他就是转不过去!

要达忘我之境可能需要十年,而由忘我到达忘法之境可能需要二十年了。这时你会产生一种状况,自忖花了那么长的时间修得半死,为何又要将它忘掉?这时修行之志动摇了,并且执著在那里,那么只好下辈子再来,不然就成了焦芽败种,因你始终是那棵长在盆子里的树。这棵树原本可以长得既高且大,如今局限在盆子里是否很危险?有人帮你整修还可能得金牌奖,没人为你整修可能就此枯死了。

这是一个陷阱,一定要注意,如果你学这些只为了养身健体,那另当别论,但如果学佛过程中走入了那个部分,那是歧途啊!虽然现出来的相是学佛的模样,可是事实上根本与佛法无关。真的能够转六、七还不错,很容易进入三昧门,然而仍在世间法中,不是真正转六、七识喔。

假如从世间法来,从三摩地修过来的话(到达忘我之境),那只是世间法的成就,下辈子可能能歌善舞。你看那些影歌星都是前辈子修来的,但他只到忘我之境而已,尚未达忘法。假如你在佛门中真正转六、七识,而在转五、八时还不得其法,你会用愿力去衔接,那时一转身再来,就会如六祖一般,一听闻便立即开悟了!那是愿力在支撑着你啊!这是我们为各位补充的。下面则是告诉我们,修行人的另外一个陷阱。

“但用名言无实性”,假如只用名字、语言,那就没有真实性。透过语言文字,你必须能够去感受其实性,实性即“实相”。光从语言、文字上去记忆,那叫“但用名言无实性”,那就毫无真实意义。我们一再提醒诸位,这一点若能掌握住,到哪里学佛,都可说“与正法相应”,否则只是用语言文字,到哪里去都会和人起冲突。因为你用的是这套语言,别人用的是另一套语言啊!不同的宗派,所用语言有异,你自然容易和别人起冲突,当然也难以成就了。

你看六祖,这些定义都是他自己下的,当然我们不一定像他成一家之言,他是已成就者,我们是未成就的人,不免得仰赖语言文字,前提是要透过语言文字的训练去体会、感受佛的心境,然而绝大部分的人反而都落入了语言文字的陷阱。

“若于转处不留情”,这是学佛的关键,在转“八识成四智”的地方,要能够不留一点情执,不留任何痕迹,倘能如此,那就“繁兴永处那伽定”。“繁兴”就是常生,如前面惠能与五祖所言:“弟子自心常生智慧”,像泉涌般一直冒出来,永远处在“那伽”。“那伽”二字本是龙王之名,此处借以形容佛陀常在定中。你要是这样会修行,转“八识成四智”的地方能够不留一点情执,那就永远处在佛陀的定中。

修行人本来就是修无情(就某些阶段而言),不是修有情,否则就变世间人,不如不修。修行本来就无情的,它无法按照你那个标准去看。有人出家,你却用世间情去影响他,就修行人而言,他在定中,本身不受影响,但你用种种世间法来影响他,那是你自己在造业。不只家人,同修、护法、学员、弟子,这种情况相当多。比如师父要入灭了,便有弟子哭道:“师父,住世嘛!大慈大悲广度众生。”好像师父不留下来就要哭到底,师父若真的因此留下,岂不是愚痴?他应该是无情的,为何留下来呢?除非特别有缘,另当别论,那是一种示现,古大德确实有过这种情况。

船子和尚与其数位师兄弟下山,停在渡口,他说:“你们去吧,我留在这里。你们若是遇到不能教的弟子,叫他来找我。”这些师兄弟都是大彻大悟之人,他们当中有人收了个弟子名夹山,非常搞怪,很难调伏,便令他去找船子和尚。夹山禅师半信半疑地去了,找到船子和尚就问:“佛法是什么?”经过一番指导,他豁然大悟。

船子和尚是个大成就者,他却在那渡口渡来渡去,一渡一二十年。你想想,修行有成的大成就者,他如果去当计程车司机,有时为了赚几十块,还被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但他耐得住啊!古代的渡口不像现在,可能等上一两天也没半个人影,你心静得下来吗?若是凡夫一定想:“我若出来弘法利众生,定然可以饶益很多人,留在这里,这么好一块材料,岂不荒废了?”他一颗心在那儿蠢蠢欲动。成就者不这样,没人来,他在那里入定,一待二十年。我们有没有办法呢?我打算办个一日禅,一天就好,一整日不做任何事,只坐在那里。到时看看大家是否像虫子一样蠢蠢欲动,静不下来。

这个船子和尚待得住,定在那里二三十年。夹山禅师来了,船子和尚为其开示,他悟了,要走了,还有点犹豫,走了一半又回头。船子和尚问道:“怎么啦,通通传给你,还不相信啊?”于是把船弄翻,自己沉下去,永不回头了。你敢不敢?船子和尚就在那里等那个缘,等到法传出去,万事OK了,他就入灭,其实他本来就入灭了!

我们能吗?还是想着:度了这一个,将来靠他吃饭。你看,修行者的情多洒脱。因为船子和尚与我们没关系,你来看他会觉得很洒脱,假如他是你的某某人,那就不一样了。修行人无情到这种程度,他倾囊相授了,没别的啦,你怀疑我留一手,我死给你看,就这样死了。有情还无情呢?真正的大有情啊!因为我不死,你放不下,可能再跑回来找我。一旦我死了,你生命的花朵会自行酝酿,自己成长。而我们现在都是怎么样呢?

上次说过,疑情、正念必须提得起来,观照得清清楚楚,不有妄想,也不空心静坐,一发现心丢掉了,再把它抓回来……这就是培养善根,培养智慧。你能否如此培养?此即酝酿生命的火花、花朵,若能这般酝酿,这辈子即使不成就,下辈子来,昕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会开悟。你若不这样提正念,即使每辈子都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听到耳朵长茧,还是不开悟,因为欠缺这种培养,缺少沃壤,所以自性的花朵始终营养不良,然后还说:“我业障深重,没有善根。”这谁告诉你的?是自己不下苦功夫啊!善根必须自己培养,提起正念观照它,“若心他缘,摄之令返”。不要以为“摄之令返”很简单,你去抓抓看,坐上半个钟头恐怕就睡着了,看看你提个正念能够提几秒钟?

【智慧金言】

看看那些大德,都是在不小心的情况下开悟的,例如搬石头砸到脚跟,开悟了;石头一丢,压到竹子,啪!一声也开悟了;虚云老和尚,烫了手打破杯,也开悟了。人家开悟那么简单,你去烫烫看,恐怕烫烂了都难以开悟啊!因为毫无疑情、毫无正念、未累积那个善根,开悟无期。修行就在这个地方,这样才能体会那个真实义,那个“定”是如此培养起来的。把心设定在“五八六七”上,然后提起这个正念,等因缘一到,就开悟了!若不这样设定,即使天天都有因缘,也是没用!开悟的因缘我们经常碰到,正因没有疑情,提疑情的功夫不够,所以除了被吓一跳之外,哪有什么开悟?这不能怪别人,我们一再要求各位提疑情,原因在此,有了足够的善根,要开悟就快了。

4.妙悟之门

【原文】

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释讲】

一讲到这里智通就开悟了。他马上呈偈出来,这一开悟当下即得。我们也有一种状况,师父一告诉你,你马上急着说:“我知道,师父是不是这样……”那只是爱现,与顿悟以后的呈偈不一样。你看这偈子都有见性。智通这偈子和他师父讲的不同,惠能没讲的他讲出来了,这境界讲得非常透彻。人憨厚就有这种好处,悟得真精彻啊!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法报化三身,原来是我本体,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是本来我心,朗然明澈;三身四智原本交融无碍,乃因随外缘而有种种示现与变化,所以“应物”便是应着物机。这个“物”还包括人,故教化众生就叫应物。“任”即恒顺之意,随着各种情境而有种种变化与运用,谓之妙用。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你想要修,想要有所作为,那都是妄动。看!智通已破除得很彻底了。有“守”、有“住”都不是真正的,而“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这种纤纤妙旨、微妙法义,因师父的开导,如今得知了。“终亡染污名”,这个“亡”就是无,一切都清净,不再染污了。

刚才讲“六七因地转,五八果地转”,那么请问各位,智通法师现在是转六、七还是转五、八?是转五、八,而非转六七了!你能否感受得到?他从体性上已然一破到底,这很殊胜。你若是不懂,会在此处夹缠不清。下面是谈智常法师。

僧智常,信州贵霎谿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问何事?”

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

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智常是信州贵谿人,“髫年出家”,小时候还绑着辫子时就出家了,他出家学道就是要见性。一日来到六祖这里,大师直截了当地问:“你从哪里来?要问什么事?”

智常就说:“我最近到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希望他告诉我见性成佛之义,和尚也跟我讲了,但我还是无法确定,尚有一点疑问,所以来到此处,祈望和尚慈悲指示。”

师曰:“大通和尚到底跟你讲了什么,你还没有办法确定?你试着说说看。”

智常答道:“我到他那里三个月,他都没说什么,我因求法恳切,所以某晚便径自跑到方丈室里问,如何是智常本心本性?大通和尚问我见到虚空没有?我答,当然看到。他又问,你看到虚空有相貌吗?我说,虚空无形,哪有相貌呢?他说,你的本性也跟虚空一样,你返观过来,无一物可见,叫作正见。了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虽然我听他这么说,但还是不能肯定他讲的对不对。”

其实,这部分你用华严的标准来看,就很清楚了。大通和尚这地方谈的是“理事无碍法界”。何谓理事无碍?理上而言,如虚空无有形相、无有知见,这没有错,但他无法进入“事事无碍法界”,所以说“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观圆明”,这即是见理不见事。严格说来,他在理法界之中,但因能举事来谈,与理事无碍法界算是攀上一点缘了,但仍旧无法圆融“理事无碍法界”。由此可见,他即使有证、转六七,但还没有转五八。

只转六七的人,有个基本定义: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不分别、不执著,亦即现在的情状、现行的部分,他不分别、不执著,然尚有知见,五根还在起作用,阿赖耶识还未完全清净,这就是大通和尚的现状。当下这一念心是见性成佛,是极乐世界,是如来之见,这没有错,转六七时是这种状况。所以惠能告诉智常:“大通和尚所说的,犹存见知。”亦即还有前五根在,前五根接触六尘的部分还在。换言之,前面五根、五识接触六尘境界,他还没办法转为“成所作智”。惠能是谈这个。

“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这一句话我觉得比较有问题,假如大通和尚真的本身转了五八识,那么智常法师是否也能大彻大悟呢?不一定喔!法缘不一定在那里,大通和尚那种讲法,智常法师未必能开悟,假若大通和尚是转了五八识,智常法师也未必能开悟。但惠能说:“犹存知见,故令汝未了。”意思是说,大通和尚只转六七,五八未转,所以他所讲的那些,你无法体会到。这也就是说,惠能认为智常法师根性比大通和尚佳,因为大通和尚只转六七,所以无法使其开悟。于是惠能就对智常法师开示道: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虽然不见一法,但你还存有“无见”这个心,那个无见就如浮云遮住太阳一般。所以说,不能谈有证无证,若言:“我已破自我、证无我。”尚有一法可证,那就“大似浮云遮日面”了;“不知一法守空知”,你即使有那么一法可证、有一法可得,也是“守空知”,那是顽空啊;“还如太虚生闪电”,好像太虚空中生闪电一样,那闪电是不是一法?但它很快消失了。

这种境界的呈现,我们必须慢慢去感受,它所说的,是属于微细的部分,不是真正的修行人,没有走过那个过程,不会懂的。一般人的通病就是知道得太多,因为资讯发达,像我们一直讲经,你就一直听;我们讲修行过程,也讲修行的成就境界,亦即谈因、谈果,也谈过程,但你听到后来乱接一通,把果地拿来问因地,把因地拿去套果地,搞得乱七八糟了。

你必须实际体会那修行的过程,第一阶段的功夫没有,却老是问第二、第三阶段,那会踏空,问的问题完全无关都还不自知,只是把资讯乱接、错用一通。所以希望大家能从根本上走出一条路:现在是在第一阶段,接着怎么进入第二阶段?你先踏上第一阶,再看看这一阶这样踏对不对,第二阶该如何上去,如此才衔接得上,否则没办法。惠能这地方就在谈那实际的心路历程,心路历程你不踏上去,就感受不到。

“此之知见瞥然兴”,一现出来马上消失了,叫作“瞥”。这种知见,常常会瞬息万变地出现。“错认何曾解方便”,你会产生误解,不明白原来那些都属方便。“方便”即是不实在的,非真实的。“汝当一念自知非”,这“一念”不是一下子的一念,而是应当一念清净,即念头上很清净。应该要能够觉悟到本身不对,灵光便会显现。此即后来禅宗所言之“灵光独耀”。

这一偈有两个部分,第一,破斥了大通和尚的不足;其次,提醒一个修行人(惠能告诉智常也就等于告诉我们),不能太依靠人家所讲的。惠能这一偈,非一般人所能体会。世尊要入灭时,阿难和诸大阿罗汉请问世尊:“您在世时,我们以您为师,您入灭后,我们当以谁为师?谁来领导我们?”世尊道:“不要以任何人为师,应以自己为师,以自己为灯塔,以自己为岛屿,要靠自己,不能靠别人。”是不是跟这里讲的一样?“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要能够觉悟到错误,自己灵光要常显现。自己都不知道有错,都是人家讲的,人家这么说,你就这么做。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哪知,反正人家这么说就这么做嘛!”那你永远无法获得真实义。必须自己去感受,不管学什么都一样。

同类推荐
  •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职场的定位

    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职场的定位

    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这份职业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利于社会,是否妨害别人的某些权利。当你对所选择的职业的正当性有所怀疑时,千万不要投身其中,否则你的内心会忐忑不安。若你还妄想在这种职业上做出成就,那么即使你有钢铁大王卡内基和富商培彼第的才能也无法达成心愿。
  • 一辈子活在骄傲里

    一辈子活在骄傲里

    一个人的心,最安全的去处,便是自己的胸腔;而这安全的去处,需要一定的底气做支柱,除了具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之外,还要果决不妥协的性格,尤其是懂得克制自己在感情上对他人的依附。《一辈子活在骄傲里》写了一些心性甚高的女子,和她们的爱情。人群中有一张倨傲面孔,却在恋恋红尘中摸爬滚打活出真性情,不骄矜,不虚伪,不肤浅,不迎合,不攀附,不追捧,不会为着一些蝇头小利便糟践自己,她们有生活的原则,并且不会因为诱惑而没有底线。这样的女子,最让人偏爱。请一切美好只为着你自己,因你值得这一切,并非是谁值得你这般。
  • 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跟鬼谷子学处世跟菜根谭学修身

    本书是一部成功学著作,通篇讲的都是权谋策略,言谈技巧。全书立论高深,文字奇绝,被后人称为“旷世奇书”。《菜根谭》是关于修身养性的一部奇书,它囊括了中国五千年来的修身智慧,融会贯通了儒、道、佛三家的精髓,文辞优美,含义深邃,无愧于“中国处世第一书”的美誉。本书融合了《鬼谷子》与《菜根谭》这两部经典著作的精华。将原书中与处世、修身密切相关,却生涩难懂的原文加以解析、引申,并结合职场经典事例进行深入阐述,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是读者参悟、借鉴古代经典的首选读本。
  •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

    《校园口才艺术全书》包罗了沟通口才、幽默口才、演讲口才、辩论口才、主持人口才、电话口才、说服口才等方方面面。
  • 内向性格能量书

    内向性格能量书

    你是不是属于那种对周围的人和事特别敏感?你是不是在交际场合,特别容易坐立不安?你是不是总是不敢尝试新鲜事物,其实是怕失败带给自己的挫败感?内向性格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珍视自己的内在情感体验,对内部心理活动的体验深刻而持久。另外,感情比较深沉,待人接物小心谨慎,喜欢单独工作。这类人喜爱思考,常因为过分担心而缺乏决断力,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够灵活,但有自我分析与自我批评的精神。作为内向性格的你,有可能成功吗?翻开本书,可以帮助你客观认识自我,发掘自我的独特魅力,扬长避短,创造更加精彩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都市剑神录

    都市剑神录

    失落大陆一代剑神萧冷因为机缘巧合重新回到了地球,本该普通平常的地球却也充满各种危险,不过萧冷并没有担心,就算是危险怎么样,还不是自己恢复实力的踏脚石。敌人实力太强?开玩笑,太强也只是相对的,对于一代剑神来说,他的强大完全就是小丑。敌人耍阴谋?别说笑了,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将粉碎。警告!警告!本书比较YY不喜慎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婚妈妈之高官爱人

    未婚妈妈之高官爱人

    一场夺子大战,一场苦情戏码!腹黑婆婆赶走未婚妻,身怀有孕的她成了未结婚的弃妇!历练重生之后又兜转回了原点,前男友又深深爱上了她!可他的身边,有家人属意的未婚妻。她的身边,有甘心守护她的男人,这一切注定纠葛不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手上的白月光

    我手上的白月光

    当一无是处的王美丽遇上一手遮天的杨庆频,原本想走上正道的她,硬生生的被带弯。
  • 从前长夜漫漫

    从前长夜漫漫

    18岁的地方懵懂少女在大学怎样成长蜕变,一次次试错,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成长蜕变成学术界教育的领导者。女主的有过的犹豫和焦虑,也许你也曾感同身受。你所做的决定是否是你不曾后悔的。在面临选择时,你是怎样的纠结,那样的心情你还记得吗?用上帝的视角回忆当初的自己吧。
  • 为了爱自己

    为了爱自己

    我努力奋斗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爱你;爱你是为了爱自己。
  • 往生之门

    往生之门

    八百年前,瀚海国是一个富饶的小岛国,因为圣女对一个孤儿的关注引犯众怒,受到惩罚的岛国被一场大火烧毁,从此岛国不复存在,只留下一片荒蛮的戈壁。无数怨灵化身毒草,不生不死地沉睡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浴血圣界

    浴血圣界

    死亡是另一个新生这个新世界将不再和谐而这个世界拥有的不只是战乱,还有险恶的人心只有爆发你的元力才能横行这个圣界大陆元力等级分为;元里.元者.元级.元境.元灵.元乾.元坤.元圣.元仙.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