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59600000024

第24章 并购决策风险:盲目以大吃小严重消化不良(4)

事实上,并购后的衰退已经成为十分常见的现象.人们基本上把它看作是并购过程并存的一个必然阶段,但并购之后发生衰退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控制并保持在最轻程度。所以最高主管人必须彻底、果断地采取行动,不仅仅是进行改革,而且要做正确的改革,然后明智地管理并购造成的内部紊乱。

2.强调速度的重要性

过去,关于并购工作的传统观点是主张缓慢过渡。其理论基础是:渐进很重要。我们必须放慢速度、谨慎小心,尽量避免出错。我们不能去搞超出人们承受能力的变革。

这些说法听起来很有道理,好像十分体谅人们的承受能力。而问题是,这种想法大错特错。

从根本上说,员工们讨厌缓慢的并购过程。缓慢的方式使得问题恶化,无法利用并购事件引发出来的能量。

在并购期间,即要小心谨慎又要迅速行动。速度是你的助手。快速的并购方式反映着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其效果远远超过谨慎的战略。由于进展迅速而产生的问题,比起进展缓慢而产生的问题是微不足道的。

从一开始就计划以快速行动完成并购过程是重要的。母公司应该传递一种紧迫意识,表明新的体制是行动导向的。一开始的措施就应当反映并购方对进度的要求。一开始的启动措施应当传递这样的信息:新的组织将不再是一个不思变革、安于现状的企业。

这里还应当强调,被并购方的员工对母公司的判断,是通过母公司做些什么,而不是听任它的高级主管说些什么。事实上,人们对并购方口头或文字的表达疑虑重重,只有实际做的事情才说明问题。

然而问题在于:“怎么样才算速度快?”有些企业可能明显加快了速度,可是仍然没有实现并购过程所需要的新陈代谢。加拿大伦敦人寿保险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1996年,这家寿险公司并购了美洲慎明保险公司在加拿大的业务。这两个组织的并购可不简单,所涉及的资产将近200亿加拿大元。但是伦敦寿险和加拿大慎明公司的并购动手早、速度快。就那么一天的时间,在消息正式公布的整整6个星期之前,并购工作抓住了契机。事情开始于一个星期二的早上8点。上午10点组织机构确定下来,下午2点各个下属机构的人选确定,人们已经知道了各自的职位。下午6点半,30名高级管理人员和特别工作小组成员举行聚餐,其中许多人是第一次听到被并购的消息。席间,提出并修改了并购实施方案。次日,已经建立的特别工作小组会面,开始计划并购期间的工作。起步阶段的高速度工作导致了极大成功。当正式宣布并购时,来自员工、媒体、分析家、客户和供应商的各种问题,统统得到了确定的答复。有了这个高效的开端,并购工作进行得比原先预期的要快得多。这一案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事先建立了迅速行动的预期。而且,高层管理部门公开承认,在过渡期一开始的时候,出现某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对此请求原谅。

3.警惕对关键部门业务的冲击

重大的组织变革会使公司变得更加容易自省,在并购之后的整合期间尤其是这样。并购交易一经宣布,双方组织的注意力就变得“内向”了。这种内向常常分散了公司处理业务的精力。

公司内部最为脆弱的部门是销售、服务和信息系统,这些是接触客户的关键部门。许多公司都在并购之后不久,有过销售额下降和客户投诉增加的经历。发生这样的事情对公司是最为不利的。在并购中,公司已经被置于公众的密切关注之下,分析家、管理人员、两家公司的员工以及客户,都在研究并购交易将对公司业务会有什么影响。如果销售和售后服务滑坡,人们就会埋怨这场并购,常常开始怀疑并购决策的可行性。而且,客户开始转到公司的竞争者一边,抱怨公司无法提供相应的服务。股东们则被分析家的批评吓住了,纷纷抛了持有的股票。员工们可能纷纷调离,因为他们感到公司的前景不妙。

管理部门必须注意保护关键部门,维持服务水准。这样的形势需要有新的举措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带来实际效果。这包括,设计短期营销奖,或对客户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提供信息。另外一个措施就是作专题性广告,把并购之后的服务承诺传递给客户。不论采用什么具体办法,都必须制定提高销售额与服务的方案并尽快实施。

4.提出更高的业绩标准

管理高层应当向被并购方员工队伍提出新的、更高的业绩标准。这是一个最恰当不过的时机,使人们行动起来。

前面已经提到,并购使人们回顾自己的行为,重新评价已有的工作方式。这种自省,再加上并购带来混乱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精明的管理人会抓住这个机会,使员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但重要的是,应当清楚地表达那些新的、更高的业绩标准。母公司主管应当对人们达到这些标准的能力表现出信心。仅仅提出更高的标准是不够的,员工们必须了解,母公司是相信他们的,相信他们有能力达到这些标准。

总的说来,员工们所希望那些更高的业绩标准是清晰明确的,而不是模糊和定义不清的特别苛刻的标准。他们希望了解,衡量业绩的尺度如何掌握,以及由谁来进行衡量。最后,当面对更高的工作要求时,如果最高管理人员真正相信他们能够达到标准,员工们会很好地适应这些较高的标准。

5.为企业建立方向意识

人们面对更高的要求,便能够做得更好。同样,当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时,他们也会改进自己的业绩。通过迅速地建立起组织目标,可以使企业的资源集中于最重要的用途上。与并购相关的许多常见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突然脱离了原来的轨道,缺乏明确的目标而盲目行事或不知所措。

研究资料已经令人信服地证明,不论是一个人或是一个组织的资源,都会服务于明确的目标。被并购方的员工常常几个月的时间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母公司也许想让被并购方沿着原有的轨道继续经营,实现原有的公司目标。尽管母公司这么说,被并购方的人们常常认为情况不会是这样。那里的员工们往往持怀疑态度,直到并购方确实理解了原来的公司目标,以书面形式予以重申。

在并购的这一阶段,人们可以从专注短期目标中获益。设定长期目标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涉及更多的预测。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看见了短期目标的实现而获益。这会使他们受到鼓舞,建立信心,使公司恢复业务发展的势头。一些中期或短期的目标应当与并购之后的形势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它们只是为推进并购工作而设计的过渡性目标。

在设计这些新的目标的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精心安排,确保这些目标之间的协调。不同的人很容易把相互抵触的目标变得更加冲突,结果使那些个人或团体在工作中发生争吵和不睦。当管理人员执著地追求各自的目标,而这些目标又互不相容时,这种努力就是没有意义的。

仅仅设定目标,或者保证这些目标的协调性是不够的,还要将这些目标传达给负责实现目标的人们。这要求有很大的公开性。管理部门需要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已经建立的目标之上。同时,需要定期、经常地向人们提供关于向目标进展的具体反馈情况。

员工们有了清晰明确的目标,以及关于他们业绩表现的经常性评价,就会干得更好。在并购之后,这些基本的东西常常不见了。结果,人们陷入眼前的事务,不能充满生气、全神贯注地迎对未来。

6.采取支持与肯定的态度

对被并购公司的大多数人来说,并购是一次恐怖的经历。它给人们带来不确定的感觉。当管理高层实际上采用上面提到的一些措施,例如提出更高的工作要求,或者建立新的公司方向,员工们就会变得不安起来。由此产生的自然倾向是,人们的工作行为受到更大的抑制。他们做事更加小心谨慎,不愿承担那些对企业有益的合理的风险。

母公司的人们经常无意地强化了员工们的抑制倾向,加剧了他们的担心。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他们对被并购方人们的态度不耐烦、挑剔或者居高临下的时候。并购事件使得各个层次的人们更加敏感,他们的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几乎很小的刺激就会使他们采取防备的态度,或者变得消极起来。

母公司的管理人员应该下功夫建立并保持一种适宜的气氛,使人们感受到鼓舞、支持和充满希望。母公司中所有与被并购方员工接触的人,都应当接受正式的指导,知道如何顺利地进入所并购的公司,以及如何与那里的人们打交道。母公司应当吩咐其工作人员,利用每一个机会公开地、私下地、书面地或当面地对被并购公司的个人及团组给以表扬。新的组织应该得到的是肯定,而不是批评;应该是鼓励,而不是恐吓;应该是激励,而不是让人感到压抑。如果被并购公司的员工感到被重视,他们就会做出最好的回应。

想到必须要向一班陌生的主管人重新证实自己的能力,被并购公司的许多员工可能灰心丧气。如果并购方像占领军一样进入和征服目标公司,将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情绪。此时,母公司的所有代表应当保持谦虚谨慎,同时需要指导被并购公司的人们重建自尊。

7.塑造新的公司形象

如果要把新的员工队伍整合好,使之真正地合为一体,那么通常是越早越好。在新的公司结构中,被并购公司的人们需要得到一种“公民身份”的感觉。如果母公司管理高层采取脚踏两只船的观望态度,既不吸纳这些员工,又不批准其按照一个独立的子公司来运作,消极情绪就会迅速蔓延。

并购事件使被并购公司失去了原来的身份。随着身份的丧失,员工们的责任心常常下降了。由于这个公司已经不再是人们寄托情感的明确实体,人们的工作动力便消退了。此外,当一些管理人员离职以后,员工个人与上级管理者或业主的关系纽带被割断了,从前激励员工的忠诚与敬业精神也消退了。

当然也有一些公司,他们的并购理念没有对目标公司的身份构成威胁。他们慎重行事,使被并购公司保持自己的独立身份。每一个子公司都继续使用原来的名称及标志。

如果取消了被并购公司原来的身份,那么母公司(或存续公司)有责任接纳被并购公司的员工。应让他们了解母公司的历史,向他们传输母公司的价值观、规范和公司理念。做这些工作时,自然应当采用温和的方式。不应当以宣传或者洗脑的方式进行教育,而应当态度真诚,讲求实际。

8.及时确定角色、责任和上下级关系

并购交易一经完成,被并购公司各个层次的管理人员需要重新确定他们的权限、上下级关系以及所负的责任。此外,还应当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应该达到的标准。

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后,这些措施应当尽快着手进行。必要时,并购方为了速度可以牺牲一些细节。主要的事情是,不要让被并购公司的员工处于一种盲目状态,或者让一些人无所事事,另一些人做不该做的事情。不论是发生哪种情况,通常都会派生出一些事后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并购之后那么多小规模冲突的发生,使得最高管理部门不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公司的整合。

并购者常常认为,他们已经明确地告诉人们由谁负责,谁是谁的上级,每个人应该怎么做。但是人们还是不停地抱怨,搞不清上下级关系,权力结构也不清晰。员工们感到好像在迷雾中工作。这样的情况可能引起失望的情绪和关系的紊乱,结果是又一次打击了员工的积极性。并购者应该意识到,不解决这些问题,人们便不能完成这个调适过程,实现并购的目标。

同类推荐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的299条真经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精做久的299条真经

    本书结合当前经济现状,在强调把公司做大做强的同时,提出了如何在瞬向万变的市场中把公司做精做久,根据这一理念从多方面进行论证,总结提炼将公司做精做久的299条真经。
  •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话到钱来:销售人员专业话术训练

    说服是推销的核心智慧,可以这样说,推销员推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想方设法说服客户购买所推销的产品或服务折过程。本书以鲜活生动的推销说服实例,生动地阐释了推销说服话术的本质,向你展示世界著名推销大师如何说服客户由“不”变为“是”,由“不愿意”变为“我愿意”,从而成功说服客户购买商品或服务,最终实现推销目的。
  • 每天知道点销售沟通学

    每天知道点销售沟通学

    指导销售人员学会洞察客户的身体语言、把握客户的心理、快速找到突破口以及学会迂回战术等有效沟通的技能,使客户能够感受到销售人员给予他们的关注和敬意,拉近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客我关系,以实现销售目的。
  • 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

    张国良、赵素萍老师所著的《商务谈判》的九章内容主要包括谈判的起源及其作用;商务谈判的原则要领及其程序;商务谈判心理及作用;商务谈判沟通从说、听、问、答四个方面阐述了商务谈判中的沟通技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管理要懂方与圆

    管理要懂方与圆

    中层领导上任,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旧的体系与新的思想的冲突。怎么样能快速融入新的组织中去,落地生根,稳固自己的位置,成为新集体的灵魂人物?诸多难题,非精通方圆者,不能为之。
热门推荐
  • 腹黑老公倒插门

    腹黑老公倒插门

    简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简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进击白熊

    进击白熊

    眼中只有饲料和饲主的白熊暴君,生活宛如象牙塔。而这只懂兽语的白熊,只知道自己,有着金发女性的灵魂。
  • 归去斜阳正浓

    归去斜阳正浓

    我所经历的故事与人生,希望能带给你启发与正能量。
  • 幻圣术

    幻圣术

    古殿,楼阁,沙漠,残垣,蜃楼...一个从村镇焚灭中幸存下来的蝼蚁,无意间雕粉成一座城池(人品保障,火速入坑!!)
  • 末世之曙光枭雄

    末世之曙光枭雄

    末世降临,看主角如何险象求生!新人发书不喜勿喷。
  • 校花的贴身小光头

    校花的贴身小光头

    八岁功力大成,十岁祸害之名震少林!自小被孤儿院收养的韩凯拜师少林,其体质逆天,习武事半功倍,揍人不在话下!小和尚不色奉命下山保护师傅故人之后,却不想对方是个绝色校花,师命在身怎能不勾搭?火辣警花,极品御姐、接踵而来……且看看光头小和尚不色如何演绎一段传奇!
  • 我不是奥创

    我不是奥创

    胡杨死了,重生成为奥创。这本是好事情,奥创这么强,可开局就差点被杀什么鬼?“幻视,你听我说,我不是奥创,真的不是啊!”胡杨刚穿越过来就看到幻视在打奥创,不对在打自己。赶忙解释,不然就要被打死了。有幸逃过一劫,胡杨赶紧想办法,让自己变回去,奥创这身份太他妈坑了。本书又名:《我!机器人????》《一个机器人的漫威之旅》《别打我,我真不是奥创》
  • 坠天劫

    坠天劫

    清清潭水,上有枫!枫雅是第一位飞升仙界的灵枫,只为追寻心心念念的慕川上仙。可是,她偷溜下凡与他在人界历劫,回来后他就把她指给了其他的仙君。在新婚前夜,枫雅为了慕川跳昆仑台,消失了三百年。转世后,上仙苦苦寻妻,总算追回来了。但是,情敌会不会太多了点!
  • 不念过往此心为安

    不念过往此心为安

    林筱,上辈子遇人不淑含恨而死,再世为人,立志让渣男付出代价,还有那个温润如玉的男子,她再也不会错过
  • 二次元之神之系统

    二次元之神之系统

    生为阎罗殿殿主的叶凡,本已天下无敌的他,在冰冷的机械音加入到了神之国度,在这里他开始了变得更强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