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45300000004

第4章 鼙鼓声里的《涉江词》(1)

第一节 流离转涉的生活纪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开始,北平旋即沦陷。四个月后山西太原失守。自东北三省、内蒙古,至此全部陷入敌手。接着,苦战上海的八百壮士的事迹传颂全国,11月12日,上海,这国际知名的大都市,也升起了太阳旗。再过一个月,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他们并抡起了屠杀老弱妇孺三十万人命的屠刀。这些原来是中国文化、经济、政治中心的地区,都沦陷了。侥幸存活者,“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在敌后展开了山地游击战。这就是归入抗日统一战线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代表中国文化的着名院校,北京大学、清华、南开、中央大学……也都西迁逃亡。

这对于文化、学术界人士来说,也是一条长征之路。主要是沿长江,经武汉,上四川,如郭沫若等。有的经武汉、河南上延安,如何其芳、冼星海;有的经安徽、湖南,走向昆明,如钱锺书在《围城》中所描写的那样。祖棻、千帆当时毕业不久,还要寻找工作谋生,其困难可以想见。

人生的际遇不可捉摸。

沈祖棻没有向新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前行,前此她也曾在《南京朝报》做过《妇女与家庭》周刊的编辑,做过王平陵主编的《文艺月刊》的助理编辑。但那里没有她追求的文学,她又不屑于奔走于达官与贵妇人之门采访,其结果只有悄然去职。

祖棻在中央大学毕业后,又就读于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除前述黄季刚、吴瞿安、胡小石等先生来执教外,又增加了胡翔冬[14]、商承祚[15]、刘国钧[16]、刘继宣[17]等名家大师,还有肖印唐[18]、章荑荪[19]、高文[20]、游寿[21]等学友。她在这里认识了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湖南宁乡人程千帆,他们一同徜徉在辉煌的古典文学殿堂之中,祖棻更醉心于古典诗歌的精巧绝伦的艺术了。

她的纯真的性格,接触了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后,增加了愤懑与沉思,除上一章所述的故事新编创作外,在文学形式的选择上,她选取了难度最大、格律最严的诗歌形式——词,来表述那内涵深邃的诸种无可奈何之境与万不得已之情了。

四百首《涉江词》就是见证。

祖棻在爱情上是受过打击的。她曾真诚地爱过一位“革命青年”。

在他身陷囹圄的时候,她准备为他作出牺牲。但这时却发现他已有发妻。她强忍着蒙受欺骗的痛苦,一面仍然照料他的狱中生活,一面设法通知他的妻子赶来,然后正言与他诀别。这个青年后来以背叛信仰为条件爬出了牢房,投靠反动派,得以被保送去意大利深造。他还劝说祖棻与他同走外国,被祖棻断然拒绝了。“关上你剥蚀的记忆的锦匣,我也将那金钥匙投入海底。”这能帮我们解读她的新诗《春夜小唱》。祖棻当时并未接触马克思主义,但人格的尊严让她认为背叛自己的信仰是可耻的。

在艰难折磨中,她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一页。

1937年9月,日寇轰炸南京,里巷皆空。她和程千帆同往安徽屯溪避难,就在那里结婚。“出当代大师之门,为世间才子之妇”(四川大学教授曾缄语),一时传为佳话。

屯溪属皖南休宁县。三国时孙权曾屯兵于此,因以得名。在三十年代,它是安徽茶叶的集散场,着名的皖漆、徽墨、宣纸,也在这里集散,素有“小上海”之称。南京告急,这里更成了军事重镇。在这里生活也是大不易的。祖棻幸得肖印唐介绍在迁往屯溪的安徽中学[22]教书。豪爽的肖印唐还将自己的住房让给了新婚夫妇。祖棻在一首《菩萨蛮》里写道:长安一夜西风近,玳梁双燕栖难稳。愁忆旧帘钩,夕阳何处楼?

溪山清可语,且作从容住。珍重故人心,门前江水深。

不到一月,就是“新婚别”。日寇逼近,祖棻与安徽中学的学生一同逃难。从此这乱离播迁的生活,使她更与南渡逃亡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认同。《涉江词》在鼙鼓声中揭开扉页,它的甲、乙、丙三稿历历记录了流离之苦、重逢之喜、重庆避难、雅安养疴、乐山山居、成都执教……的全部历程。

下面的两首《临江仙》,是记录船泊孤灯水驿的安庆码头,经灯火高城的武汉,到了萧瑟凄凉的长沙。

经乱关河生死别,悲笳吹断离情。朱楼从此隔重城。衫痕新旧泪,柳色短长亭。

明日征程君莫问,丁宁双燕无凭。飘零水驿一星灯。江空菰叶怨,舷外雨冥冥。

一棹兼葭初舣处,依旧灯火高城。水风吹袂酒初醒。镜中残黛绿,梦外故山青。

月堕汉皋留不得,更愁明日阴晴。涉江兰芷亦飘零。凄凉湘瑟怨,掩泪独来听。

在长沙,夫妇才得相遇,幸而有老同学、诗人孙望[23]招待住在家中。千帆在益阳龙州师范谋得一席教职,双双到益阳桃花江上安住了一个月。祖棻家境素丰,逃难时,她父亲去上海取回价值不赀的金珠首饰,托某乡亲照管,请转交给祖棻。此时却两手空空。后来才知道这些金珠首饰全部被那位乡亲吞没。

又一首《临江仙》描写了当时困境。

望断小屏山上路,重逢依旧飘飘。相看秉烛夜迢迢。覆巢空有燕,换酒更无貂。

风雨吟魂摇落处,挑灯起读离骚。桃花春水住江皋。旧愁流不尽,门外去来潮。

千帆因逃亡辛苦,患了神经衰弱症,只得又回长沙休养。但生活无着,不得已再到汉口,在西康建设厅汉口办事处做临时工作。两人又告分离。千帆在汉口作诗寄祖棻说:

爆梦灯花乱别情,湘篁汉佩起心兵。千金一字无今古,忆汝行看白发生。

饥走名城托下僚,浮刀谁谓不崇朝。从来多病还相守,却守心魂逐暮潮。

(《鄂渚行役寄子苾长沙二首》)

再一次聚首是到了重庆,然而这未见得是值得高兴的事,因为祖棻在贸易局的临时工作丢了,千帆也因生计所迫,必须远去四川西边以外的康定。这时,千帆的父亲程穆庵带着继室夫人也到了重庆。一家在战乱中团圆,应该说是喜事。可是,这些不愿做亡国奴的诗人们却生活无着。千帆去康定后,祖棻也到巴县界石场的蒙藏学校[24]去教书。这是新婚后战乱中的又一次离别。

这学校附设于中央政治学校,对教职员政治干扰很多,祖棻在此,深感压抑。加之战事不利,国难忧心,武汉、广州相继沦陷,祖棻深叹“汉皋遗玉佩,南海失明珠”。汪精卫叛变投敌,祖棻又赋“衔石精禽空有恨,惊波还满江湖”。江山如此残破,“寸水千岺,尽是伤心地”。她病体难支,处境已入凄凉。她将心力悉付诗词,在日机狂轰滥炸的时候,甚至不惜人亡词留。真如杜甫的“至亲惟有诗,抱心死有归”一样。她在致老师汪寄庵、汪辟疆的书信中,有过这样的话:受业向爱文学,甚于生命。曩在界石避警,每挟词稿与俱。一日,偶自问,设人与词稿分在二地,而二处必有一处遭劫,则宁愿人亡乎?词亡乎?初犹不能决,继则毅然愿人亡而词留也。此意难与俗人言,而吾师当能知之……家园残破,人民流离,生命草芥,原不足道,惟平生几人师友,数卷书帙,一束词稿,不能忘情耳。所遗恨者,一则但悲不见九州同,一则从寄庵师学词未成,如此而已。

1939年的重庆,除了秋冬大雾弥漫,春夏两季,日日有敌机轰炸,一夕数惊。到处是火海废墟。防空洞坍塌堵塞的事故,使数以万计的人丧生。现在的人,怕只有从电视中看到的战乱中的巴格达来想象当时的情况。这年秋天,千帆来重庆接祖棻西去,虽是重逢,可是“沽酒更无钗可拔,论文犹有烛能烧。与君同度乍寒宵。”那里她的翁姑已先在边远的雅安定居,她便随千帆同行,《浣溪沙》十首之一说:一别巴山棹更西,漫凭江水问归期。渐行渐远向天涯。

词赋招魂风雨夜,关山扶病乱离时。入秋心事绝凄其。

好容易到了雅安,到农历除夕,这世俗欢庆的日子,又怎么样?看《独影摇红·雅州除夕》:

换尽年光,烛花依旧红如此。故家箫鼓掩胡尘,中夜悲笳起。拨冷炉灰未睡,忍重提、昆池旧事。明朝还怕,剩水残山,春归无地。

彩燕飘零,玉钗蓬鬓愁难理。当筵莫劝酒杯深,点点神州泪。空忆江南守岁,照梅枝、灯痕似水。星沉斗转,北望京华,危阑频倚。

这就是流亡边陲的诗人对故国都城的悼念。

有人说过,作为一个作家,可凭他的美学天赋把内心的痛苦转变为可愉悦的形式;但作为一个人,苦痛却总是深藏在他心中。祖棻的病越来越重,她怀疑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她眷恋生命,更其珍惜爱情,珍惜友情。她回忆往日校园中的欢乐。同学们爱她的江郎彩笔,妙语生花,又爱她风神秀美,眉样第一。当时她曾赋诗笑答:“谁怜泠落江郎笔,不赋文章祗画眉。”如今呢?“清欢忍忆当年”,她写了《金缕曲》寄给在重庆的同学好友肖印唐。这位豪爽慷慨的男子汉,“得词泣诵再三,并传观师友,以博同声一哭”。在给汪寄庵、汪辟疆两位老师的信中,她发出了像是诀别的哀音:与千帆结褵三载,未尝以患难贫贱为意。舍内亦颇拥资财,过于十万。受业未尝取一丝一粟,而千帆亦力拒通用。

平居每以道德相勖勉,学问相切磋,夜分人静,灯下把卷,一文之会心,一字之推敲,其乐固有甚于画眉者。……故我二人者,夫妇而兼良友,非仅儿女之私情。此方湖师所以许为不慕虚荣,寄庵师所以称为婚姻之正,如一旦睽离,情何以堪?

这个世界,剩下的只有知音相守,然而,连这也无法保证。

两位老师与弟子的情谊极其深长,当时汪辟疆先生自己,家乡沦陷,藏书、手稿遭受重大损失。他在复信中说:……仆莅渝三载,忧患侵夺,赣宁旧业,早陷虎狼,坟籍全失,林闾荡然,每诵那孟贞“烧罢林闾残趾在,战余茅屋几家归”之句,真有瞻望乡关,何心天地之感矣。

上一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能为今人所理解么?家国之难,对他们不只是身体的历尽磨难,家园的惨遭破坏,还有他们看得比生命财产更重要的藏书、手稿,全部消失了。他们的超越常人的智慧和特别深邃的敏感,也就更锋利地刺伤心魂。这也许会留下震撼人心的诗作。这是幸事?还是不幸?

辟疆先生又痛惜祖棻的才华,珍爱她与千帆的结合,所以在复信中谆谆告诫,希望她开朗自拔,甚至要她不要让词赋创作销蚀了心魂,而过于沉溺于忧伤。

窃念南雍旧侣,清才丽藻,无过吾弟,又以盛年,得偕佳偶,兰苕翡翠,相得益彰,复何所憾?……弟小令追古作者,而幽忱沉痛之语,使人读之,回肠荡气,家国之痛,身世之感,亦不宜过于奔迸,仆意固非如前人诗谶之谓,实以文词过于悲伤,发之至诚,有伤心气,习之既久,则觉天地间皆呈一悲惨之境,力不能自破,而身亦甘之矣。

然而,祖棻又哪里能逃离“枉抛心力作词人”的命运呢!“诗谶”!就是预言!

第二节 苦涩的田园与“入世”的游仙

文鸾翔吴头,紫凤舞楚尾。翩翩结同心,飞上青衣水。是吗?这样优美潇洒的鸾凤,终于飞遍了吴头楚尾,在青衣江同栖?生活有了转机?漂流飞离的状况有了改变?

其实是原任中央技艺专科学校一年余国文讲师的千帆,1941年8月由刘永济[25]先生介绍到武汉大学[26]中文系任讲师。千帆初到乐山,祖棻还在雅安。3月发现腹中生瘤,到成都住院治疗。开刀未愈,医院半夜失火。那时千帆回成都住在附近旅馆中,闻讯忙跑到火场,四处寻找祖棻,到天亮方才找着,相对痛哭。医院烧了,祖棻只得寄住在唐圭璋[27]先生家,日去临时治疗处就诊。千帆要赶回学校上课,成都日日遭空袭轰炸,寄寓的人家要迁往乡下,这时真是艰难呵!她的衣物尽毁,赖老同学尉素秋[28]、徐天白[29]赠以寒衣,以后再入医院,幸得医生吴孝感原是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慕她的文名,对她悉心护理,以后诗人吴白匋[30]、高文等也常相看视,诗词唱和,她得以在那样艰难的条件下,终于痊愈,才与千帆同回乐山。先住长江边的徐家。那时,如遇连宵猛雨,青衣江水暴涨,水中离堆淹没;朝阳日出,离堆复现,有如“螺鬟出云窟”(千帆诗中语)。千帆还写过“生涯如此意有余,中隐何似专城居,有妇况复能读书,锄经日日同锄蔬”。

千帆到武汉大学工作后,才迁居在一座小小山丘的顶上,在嘉乐门外,名学地头,与刘弘度(永济)先生结邻。他俩住在山顶,刘先生住在山腰,相距不过一百公尺,有一条石级相通。山路蜿蜒,竹林翁郁,每天晨光熹微,竹露滴在石级上,淙淙作响,而弘度先生的读书声则从雾气露声中断续飘来。这声音像警钟一样激发着少年夫妻的好学之心,使他们一点不敢懈怠。祖棻想起黄庭坚评陈师道的话,说他读书“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脉络,有开有塞,至于九川涤原,四海会同者也”。这句话真可移来评价弘度先生的治学方法。他们俩敬仰弘度先生,先生也特别器重他们。

近邻还有朱光潜[31]和陈西滢[32]、凌叔华[33]夫妇。这真是一个文化光环!古今诗人常常在这种情况下营造梦想的栖身之所,以解脱人世的困扰,陶潜、杜甫因此留下不朽的名篇,祖棻的词正同此道:

家住雪山西,转向斜桥过浅溪。山下风棚茅屋外,参差,一带牵牛短竹篱。

重叠树成围,石径回环翠湿衣。更逐闲云峰顶去,休迷,吠犬当门不掩扉。

(《南乡子》)

豆荚瓜藤处处栽,柴门还在最高崖。一雨经宵庭草长,上闲阶。

山色故教云作态,好风常与月相偕。小犬隔林遥吠影,有人来。

(《摊破浣溪沙》)

同类推荐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一生的处世哲学,在于把世间的一切力变为己力。他知道,借物为小借,借势为大借。只有善借力者,才能平地起风雷。他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和战术,巧妙处世,迎上取下,侍君才媚兼施,为政刚正不阿。他的官场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为几点:第一,靠山要找得准。他明白,没有靠山,在官场上举步维艰。选靠山,一定要有眼力,看准了。不可选小人,不可选庸人,不可选不办事之人。第二,看大势。乾隆禅位之际,纪晓岚毅然决然和一帮正直大臣站在新皇帝嘉庆一边。第三,不要放任自己的物欲,“心肥为取祸第一事”,只有保持对物欲的节制谨慎态度,方可不为暗处虎视眈眈的敌人留下把柄。纪晓岚为人为官的策略还很多,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喜欢你是寂静的:林徽因传

    做一个安静的人,缓慢地活。与世无争,简简单单过此生。亲人在,爱人在,狗也在。山川巍峨,河流清澈,天空湛蓝,花草繁茂。有善意,有信任,有团圆,有相伴。最好,也真的还有“一生一世”和“至死不渝”。这是我所有的梦想,大概也是最奢侈的。但我觉得,林徽因做到了。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国近现代杰出的建筑师、诗人和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纪,与梁思成一起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等。
  •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风雨茅庐:郁达夫大传

    本书反映了一个真实的郁达夫的生活原貌,它是一部包涵郁达夫浪漫无依的生活轨迹、勇往直前的左倾思想,为国抒难的爱国主义文人的个人生活史。严格地说,这枯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是中国“五四”到“抗战”的一部中国文学艺术史,你可以从中窥见鲁迅、郭沫若、茅盾、徐志摩、林志摩、林语堂、周作人……等文学艺术巨匠的生活轨迹、历史片断与艺术鸿爪。而且它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历史,从晚清到民国,一直写到解放。离开屈辱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氛围,你无法理解郁达夫的思想与生活,他的复杂个性其实与他的苦难、成就、生活切切相关。他的人生与创作融入了历史环境,与他的国内屈辱家的屈辱无法分离。读者进入的是一个立体的全景式的世界。
  •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中国十大文豪韩愈

    韩愈出身于世宦之家。父韩仲卿曾为武昌令,以美政和文章出名。生三子,长子韩会,官至起居舍人,以道德文学着称。韩愈为小,生三岁,父死,养于韩会之家。十岁,韩会因事贬为韶州刺史,韩愈随兄而去,不久兄死。又随嫂北归河阳韩氏别居。嫂郑氏对韩愈情若所生,辛勤培养,诲化谆谆,及嫂去世,韩愈服而加隆(唐代嫂叔服小功五月即可),以报嫂养育之恩。
热门推荐
  • 绝世军师:不朽鬼才

    绝世军师:不朽鬼才

    当风再度拂过她的青丝,过去已经与她无缘,现在的她,不为天下活,不为苍生活,她只为他而活。就算杀他个血流成河,背上个千世骂名。那又如何?她还是要还这天下一个锦绣江山
  • 三十五举

    三十五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世珞铧嫁给我

    三世珞铧嫁给我

    “哈哈哈,旬渊,他真的要杀我。”胡羽牙的声音越来越小,略带颤音。“羽儿,你清醒点儿!”旬渊大吼。“你说的对,我输了。”
  • 神级召唤大帝

    神级召唤大帝

    (关注新书:我的魔鬼当铺)叮,恭喜宿主,召唤系统成功激活。叮,恭喜宿主召唤到杀神白起。叮,恭喜宿主召唤到凤雏庞统。叮,恭喜宿主召唤到妖王白泽。打造最强大帝,任你有千万般法,我有召唤系统,谁能与我争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

    中国古代小说浩如烟海,经过长期的演化,到明清进入了繁荣期。在众多的小说中,才子佳人、名士英雄的悲欢离合故事,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我们选编的这套《中国十大珍品小说文库》,选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十种小说。它们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时代风貌,堪称小说中的珍品。
  • 九世王

    九世王

    苍天外,大宇中,有一人在下棋,以天地为棋局,万物皆可为棋子…………注(本文金手指不强,也没太多打脸剧情)
  • 快穿之神又神经了

    快穿之神又神经了

    历劫三世半,终于回到神界,却发现自己跟不上节奏了。冉研站在高处,说道:“你们不需要知道我的名字,因为你们还不够格!”众人:……“发啥子神经,这是神界,谁不知道你名字似得,还有,你踩的是我的本体,你给我下去!”冉研跳下山,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道:“拜拜了您嘞!”【无cp】
  • 谁说机器不能卖萌

    谁说机器不能卖萌

    洛染沫是一个三十世纪被研究出来的新型机器人,在当时社会都是独一无二的终极武器。这样的她却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开始了她假装人类的故事。本文笑点颇多,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
  • 我的传武不一样

    我的传武不一样

    2085年,聚变技术突破,人类进入无限能源时代。2090年,量子计算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同年,人类寻求再次进化的呼声不断高涨,为激励民众,转移内部矛盾,无限制格斗大赛应允而生,并迅速风靡全球。古武术与科技的结合被视为人类开启再进化的契机!武者受到追捧,赛事影响力与日俱增,各国开始利用赛事角逐角力,解决争端。2105年,时有宛丘陈式孙,陈博武,被一颗中子弹炸回了大时代来临的前夕。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