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2000000032

第32章 走马兰台(7)

前些日子我到曲阜去,不是专程,但路过的非常认真。曲阜的城市规划还是尊重历史的,可以让人感到这里曾出生并埋葬着巨人。来的路上我就提醒自己一定要“忘记”孔夫子,否则这座城市就会变的缥缈不可寻,与诗书礼义混为一谈,与忠孝仁义长成一处,走到哪里都辨不清楚形状和方向。可一经到达,所有的自我告诫就统统作罢,我仍旧会从每一个无意照面的曲阜人身上勾勒周鲁先人的轮廓,会从每一块刻着花纹的石头上寻找历史身后的影子。从孔庙到孔府,再从孔府到孔林,满目历史的映像和年代的疮痍,没有飞阁流丹、没有青雀黄龙。曲阜,还是教我结结实实地错过了,这一趟不过是翻阅了几页故纸,和坐在书斋里空望着房顶迻译“之乎者也”没有什么区别。

回来的路上我望着窗外飞速远去的曲阜漫想:像孔子这样的人物,如果地下有知,不晓得是否乐意后人如此叨扰。孔子在活着的时候没有获得从一而终的重视,晚年致力学术和教育,已无心多求政治上的腾达。学术都是枯寂的,学者的队伍里很少有真正爱热闹的人,何况孔子这样的万世之师。

此去曲阜,我有些意外地发觉,不光我们外姓人,孔家人也非常舍得叨扰夫子。孔林里林林总总地立着后世孔家人的墓碑,其中不乏孔尚任这样的人杰。躺在这里的孔家子孙不知是意欲分担先祖内心大音希声的悲愤,还是贪恋他身不由己的绝世热闹。我们中国人爱把先祖说成比自己强很多的人,而且甘愿被他们全面超越,照这一逻辑推断,孔夫子理应是大异于常人的,他定然钟情于梵天胜境,万事无我,一切待从天地之初,至清至平。打扰了先祖的清平乐,无论以什么名义守在附近,我们后人都是多余的。

可我们的孔夫子难道不是一个曾经鲜活如你我的人吗?那我们也大可猜测这位“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并不拒绝华美物质生活的人也为这身不由己的热闹保留有一丝甘之如饴的快慰。但我们为了弥补生前的庸碌而装点死后的清平,以夫子之乐强慰千万人之乐,自私到很没水准,岂不是群体性失态?

如果我姓孔,死后一定不葬在孔林,莫说与如此之多素未谋面的本家拥挤在阎王殿、奈何桥,人生至死都不肯放下丁点的聪明实在太不讲究诗意了。没有诗意,哪有清平可乐。

2010年8月15日

白山黑水三千里

人这辈子未必都为读书而生,我熟悉的很多人书读的并不顺利,但仍然可以赚钱养家,可以为自己的幸福人生撑缆起锚。人这辈子却是天生的行者,我们用几十年、甚至百岁之久的光阴延伸自己的旅程,都尝过甘苦,都想过放弃,也都曾追问旅行的终点究竟等在自己的哪一片脚印上。也许我们走过的距离有近有远,也许我们前面的路途有窄有宽——但这似乎是我们身为行者的唯一差别。

我还很年轻,和许多行者一样,希望尽可能走得远一些,为了什么?小时候非常清楚地知道:走得远,为的是见得多;后来长大一些,总觉得走得远不仅能见得多,还可以把这些奇趣的见闻统统纳入回忆的账簿,自己终将成为一个精神的富翁;时至今日,我倒有些模糊了——远行的意义是什么?为我披上朦胧的正是这些年来见到、听到的世端百态,和铭记、忘却的匆匆人影。

曾经满以为值得追求的东西现在却为我制造光怪陆离的障眼法,令我心生疑窦,令我忧心忡忡。远行的意义是什么?而今看来,不过是我们必须承担身为一名行者的使命,就好比种子生来就是为了发芽的。人生中的很多大事想来并没有非做不可的理由,只是因为我们生存在这世上,并且毫不介意认认真真地对待自我。

这个暑假是我的倒数第二个暑假了吧,以后参加工作,就不大可能奢求两个月的空闲时间了。这个暑假必须要做的事是再一次出远门,去北方,老早就想好的。加入三北防护林这个大课题组实属偶然,但既然能实实在在地出一趟远门,并且目的地八成是北京以北更远的北方,我就没有做太多犹豫。

组织实践团到辽宁去基本是课题组的要求,我执行就好了。活动从筹备阶段起就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

首先是我的时间表,实在为实践活动腾不出多大的空间,尤其大课题组,本该我做的一些工作也确实做得很不到位。记得那段时间晚上做梦基本是在图书馆的角落里一个人呆呆地自习,早上醒来梦里背到的章节还能喃喃地叨上几句;我忽然做了SIFE社团的负责人,手底下五六十号人,工作千头万绪,期末考试期间还得搞宣传、招新人,尊重历年的惯例;和经济学老师合作的一个课题也进入资料搜集阶段,看不完的材料,满脑袋都是板着脸的数据和摇头晃脑的教条……有一天竟梦到在众人面前为了什么事情道歉,现在回味起来,估计是在实践活动上准备太少,自己内心深处碎着一地隐隐的担忧。

然后是策划,我不知从何而起!三北防护林工程,我对它的了解程度并不比大街上的任何贩夫走卒要详细,脑子里只有高中地理课本上的几行字,剩下的是茫茫一片空白。我能做的,就是把学校图书馆关于防护林建设,甚至农村用地规划的书一本一本往宿舍运,放假往家收拾的时候已经是高高的一摞了。看了一些资料,心中更加绝望,防护林建设是一门极其庞大的学问,涉及很多学科的综合,我们调查辽宁段,当从何处入手呢?东北白山黑水、物产丰富,其防护林建设并非只是防风固沙,国家从宏观经济上动的心思很大——民营林场的经济效益,此一也;老早就听到一个说法,国有林场要改革,转变为完全生态效益型,实现情况究竟如何?此二也;辽宁段具有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防护林建设有何不同凡响之处?此三也。实践地点以沈阳为中心,辐射防护林重点段法库县、铁岭市等地。学院内开立项会,主管领导对这三个切入点充分肯定,谬赞为“思路清晰”,我的心里才多少有一点底。

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先说招收团员,别的团招不到,我们团来的实在太多。我没时间操心这事,交给栾雨蒙去做。她是最早加入辽宁团的,求是学会的副会长、也是大课题组的负责人之一介绍来的。回过头来,人已经招满,还不错,整整十个人。第一次开会问题就来了,我发现女生太多,十之有六是女同学,出远门,加上如此大的工作量,心里又发虚了;大家的时间表各异,凑到一起开会不可能,很多事情很难沟通,正值期末考试阶段,我也不好占用大家的复习时间;不是我招的人,我对所有人都没有了解,面对一双双写满问号的大眼睛,我很难把他们要的答案统一口径……至于后来订火车票之艰难根本不值得一提。

最大的问题是辽宁方面没有一家单位表示“可以接待”,给出的理由五花八门,更有甚者说“林业大学来过了,我们不接待大学生了”,匪夷所思。这是时至今日遇到的最大障碍,我们的目的地是完全陌生的城市,我们的身边没有任何公权力的支持,白山黑水一时在我心中美丽的让人很为难。终于在临走前一天我打通了辽宁省林业厅的电话,那便以极重的方言回应我,让我去找“三北防护林工作总站”,这个单位我很熟悉,之前在网上查到了,填项目申请书时我也把它列为“实践单位”,只是一直联系不上。林业厅的同志表示那边“一定会接待,你们到了直接上门就行。”

7月29日晚,我们一行七人坐上了赴沈阳的火车,另有三名辽宁本地的团员提前回家,第二天与我们在沈阳回合。一觉醒来,已是不一样的天地。连日暴雨的关系,水田里的水汩汩地注入道旁的排水沟,道边树齐腰浸泡在水里;往远处看,绿色的平原偶有几朵起伏的山峦,绿色的尽头和天空缝合在一起,平平整整,干干净净。

7月30日上午在预定好的宾馆休整,等来另外三名团员,中午我们第一次齐聚一堂,大家正儿八经吃了顿饭。下午我和小温、王凯赶赴辽宁省三北防护林工作总站。没料想,张站长热情接见了我们,待问明来意后,变的三缄其口,称“没有上级指示,任何信息都不透露,任何资料都不提供”,而后我让校团委打电话给他再次阐明了活动性质,结果一样。我第一次被半推半搡地请出了办公室,他老人家仍然很热情,并最后拒绝了我们合影的要求。唯一的线断了,辽宁团成了飘在千里外的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只有风知道它的方向在哪里。我们三人沮丧地回到宾馆,面对团员们的期待,心情沉重……

后经我多番努力,终于弄到了法库县林业局孙局长的联系方式,代价是整整一晚的电话和漫天乱飞的短信,以及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和失望。第二天一早,我拨通了孙局长的电话,结结巴巴地说明了来意,等待着宣判——不料,孙局长勉强答应了我们的拜访请求!

九点,我们赶到沈阳长途客运总站;十点,我们一行人登上了去法库县的长途车。十二点左右,我们百般辗转,来到了法库县林业局。刘副局长接待了我们,把我们让到会议室,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座谈活动。刘副局长非常亲切,一看就知道是搞林业的,黝黑发红的皮肤,宽肩背厚,目光很重,盯住你的时候感觉他正在你的脸上数年轮。

通过这次座谈,我们可谓如梦方醒。之前的策划和思路统统可以安心作他们的废纸了。其一,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职能很明确,就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所谓经济效益只发生在“包林到户”阶段,工程建设并不存在这一问题。三北防护林辽宁段的主要树种是速生杨、落叶松、樟子松,根本不包括经济树种,经济林不在工程规划之列。因此,不存在“民营林场的经济效益”这一考察思路的基本前提。

其二,国有林场改革前些年确实说过,但在小范围试点后并没有推广,原因是探索经验不成熟。因此,根本不存在之前想的“国有林场改革的实现情况”。从书本上读到的明显与现实脱节,尤其刘副局长提到:“三北防护林从根本上说是工程学的范畴,和林业还真没多大关系。”不到基层单位走走,这些重要常识我还真的一片混沌。

其三,辽宁段基本不存在树种成活率问题。这里的自然条件不同于陕西榆林、毛乌素等地,矛盾集中在如何发展和提高质量上。这点先前想到了,算是辽宁段的与众不同之处。

其四,三北防护林并非像我们所想的落地生根就叫“三北”。由于国家发改委9-10月份才下造林指标,并且存在限制投资问题,而树木栽种非春天不可。由于这种不可避免的“滞后动态”,基层造林一般而言先造林,等具体规划下来了,再将成型林区划分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市级常规造林、计划外造林等。也就是说,落地生根的树苗不一定就是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部分。三北防护林工程,具体到辽宁段,实话实说——光造出来还不够,没有依照规划打上三北的烙印也算不得工程的一部分。

其五,林区究竟在哪里?刘副局长饶有深意地往窗外一指:“那都是三北防护林区。”我们再一次愕然。据刘副局长介绍,法库县这里的林区并没有严格意义上“林区”的概念,除了部分区域需要在特定时期封山育林,剩下的大面积林区就夹杂在百姓的生活区中间。沿河、沿路、甚至我们看到的景观树,都应算作大三北体系,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广义概念。昨天和陕西榆林段的调研团联系,那边告诉我:“一定要找人接待,人家不派车,根本看不到林子,远离城镇,在深山里,几个小时的颠簸才到。”而今听闻法库县林区竟与百姓生活相宜一处,深感不同工程段差异之大。这是辽宁段又一与众不同之处,见教颇深。

两个小时的畅谈,我们从防护林工程的完全加强版门外汉成长为普通门外汉,我不得不感慨实地调研之必要,这些东西是从印刷规整的数据和图表里踩不出来的,它们只写在我远行的脚印里。下午我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防护林林区,杨树种的整整齐齐,一边是农田,一边是河沟。农田不远就是人家,河沟那岸依旧是茂密的树林。防护林带应当是人与自然最后的缓冲了吧,小时候读到沙漠里面的胡杨和红柳,总觉得它们的坚持折射出人类令人扼腕的自私,然后理所应当——我们因自私而渺小,因渺小而付出代价。今天看到的防护林带是一种礼貌的拒绝,拒绝人类继续扩张他的贪婪。一方面我们在浪费自己的生存资源,一方面我们仍在向自然无休止地勒索,如果有机会能让更多的人亲临防护林区,相信我们在这一命题上不会一直骄傲地糊涂下去。

晚上我们回到沈阳,开了一次意义非凡的会。不可否认,活动开始之前,团员之间严重缺乏沟通和了解,突然在一起做难度这么大的课题,大家均表示非常吃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刘副局长的沟通,我们自觉对三北防护林工程知之甚少,需要补充大量知识储备。适逢周日,当地几乎所有单位都放假,无任何接待可能。所以明天的活动计划是:暂停外出考察,上午休息,下午各自搜集资料,可以去林业图书馆、去大书店。

8月1日这天,费尽周折,晚上才弄到铁岭市林业科学院梁院长的联系方式。8月2日一早和他取得联系,未料及他竟然有病在身,此刻正在骨科医院休养。我非常为难,究竟还要不要谈下去。梁院长教我们直接到医院找他,我一边答应下来,一边在心里做着各种假设。长途车上,梁院长发来短信,教我们直接去单位,我的心总算休息下来。

中午十二点多,我们由沈阳抵达铁岭,铁岭当地的出租车不识门牌号,我们步行寻找,好容易才找到林科院所在地。简单吃过饭,我们来到林科院。盛副院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在为期一小时的座谈中,收获仍旧很大。

这是我们辽宁团第一次从科研角度认识防护林工程,也是我个人第一次接触地市级科研单位。盛副院长是位女士,这在林业系统,尤其科研一线,非常罕见。她向我们再次说明了三北防护林的实质,即工程性,而非课题性。铁岭是辽宁段的重镇,防护林工程建设投入很大,科研压力也很大。科研是针对具体课题的,因此只为工程的具体环节服务,在铁岭,他们对三北防护林的贡献基本在于防治病虫害和一些种植方法上的辅导。

科研单位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经济林。铁岭以榛子为重要经济林,因此林科院的工作重点和课题方向基本都放在榛子上。另有绿化树种亦是他们研究的主要范围。

从盛副院长那里,得到一个重要线索:西丰县的林区非常值得一去,建设规模、程度在铁岭地区均属典型。我们在告别盛院长之后,搭当天最后一班长途车赶到西丰县。西丰县很美,建筑制式统一,楼后便是翠绿的山丘,这些山比楼也高不了多少,县城仿佛被随意丢在大自然里,久违的亲切。

同类推荐
  •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

    《菜花黄时》是著名作家王海椿的作品自选集,所收作品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栩栩如生,语言清雅婉转,具有很高的文学欣赏价值。选入作品集的多数文章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经典篇章,历久弥新。作品的题材涉及成长、情感、励志、传奇、世态,情节扑朔迷离,结局出人预料,在挑战读者想象力极限的同时,更能引发读者的心灵的震颤和久久的回昧。
  • 白是一种重

    白是一种重

    诗集分“魂系潇湘”、“缘于真爱”、“源头的水”、“无关风月”、“返回真实”共五辑,收录了作者在大学时期创作的部分诗作。他写故乡,写亲人,写爱情,写永州的山山水水,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爱之情。为什么取这个书名?一番的解释是他自己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念,他认为诗歌是一种信仰与追求,白色是一种最干净纯洁的接近于灵魂的颜色,而他一直强调的是用灵魂与心在写作,所以白色又是一种诗歌追求的高度。
  • 现代散文鉴赏

    现代散文鉴赏

    书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引导人的一生走向成功。正是基于此,我们编著了《中华阅读文库》,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人首先要认识自己,才可以认清世界。这些已经被中外智慧人士不断印证过了。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有着矢志不移的追求;有着不可摧毁的意志;有着对痛苦等闲视之的心境。在一次次生活的坎坷与磨难中自我提升与超越,才使他们成就了自己,丰富了自己。
  • 丁玲全集(1)

    丁玲全集(1)

    全集是对丁玲一生文学创作的全面总结。收入她六十年间创作的小说、剧作、诗歌、散文、评论、杂感、讲话、回忆录、论文等四百三十万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为长篇小说,第三卷为短篇小说,第四卷为短篇小说、诗歌、剧作,第五、第六卷为散文、随笔,第七、第八卷为散文、杂感,第九卷为序跋、评论,第十卷为回忆录,第十一卷为家信、日记,第十二卷为书信、年表。全集中相当数量的书信和日记都是经过四处搜寻,首次公开出版。
  • 大风歌:风之涌

    大风歌:风之涌

    该诗丛诗歌作品以中国初民时期到西周后期的历史文化为观照对象,宏阔的人文架构是诗歌的精神脉络,散步在民间的信仰、宗教,以及政治、哲学与人学范畴的诸种题材,是本诗丛所涉及的广阔范围。
热门推荐
  • 萌宝成双:霍少的大牌娇妻

    萌宝成双:霍少的大牌娇妻

    惨遭未婚夫和继妹陷害,凌晓晓误怀小包子后被迫远走异乡。五年后凌晓晓领着小包子华丽归来,一不小心却招惹上整个帝都最俊美尊贵的男人霍先生。不近女色的霍先生从此化身宠妻狂魔,将凌晓晓宠的无法无天。“霍总,凌小姐在凌家被欺负了。”“走,去凌家。”霍先生不开心了,凌家没了。“霍总,凌小姐在公司被经理嘲笑了。”“去,把那个公司收购过来。”霍先生怒了,经理哭了。直到凌晓晓的心被彻底俘获时,她却意外发现霍先生是她孩子的爹,而霍先生家里的那个小包子,居然也是她的娃!纳尼?她什么时候跟霍先生还生了个娃?
  • 人有灵

    人有灵

    这是一本完全写给自己的书,每一章都是为了自己写的开心,佛系更新,喜欢的志同道合朋友可以留下,不喜欢的勿喷,直接关书走人,谢谢。
  • 苍梧的背篓诗人

    苍梧的背篓诗人

    无根的人,做不得梦,梦里只有寒荒与虚无。无根的人,耕耘着梦,渐渐从荒寰凛夜努绘到青草初阳。无根的人,交集着梦,借来你的城堡戍卫,他的老寺深钟。无根的人,告别着梦,留下片葵园烂漫,一二里金色幽香。
  • 剑灵之月夜

    剑灵之月夜

    拥有剑灵得剑客腾空而出,黑暗的拜月教,是什么在操控着这一切?答案在月亮上吗?还是在心里?
  • 江流声声唤夏季何时归

    江流声声唤夏季何时归

    多么希望后来的我们没有遇见,如果有来生,能否呼唤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江教授心里长了一朵花

    江教授心里长了一朵花

    ?江沐,男,29岁。是a大特级教授,主攻生物研究,家庭世代学医,人长的帅,还多金,受到不少女学生欢迎,就连实验室的女老师都被深深吸引,可是愣是没有传出一点绯闻。所有人都在猜测,要么他藏得深,要么是他有问题。可只有江沐自己知道,他心里早已经长了一朵花。
  • 笑一个吧好不好

    笑一个吧好不好

    【娱乐圈招黑体质少女×帅气影帝】苏艾和江哲第一次见面时,他对她说:“还不走?” 重逢时,他说:“我是你为期三个月的男朋友。” 在她最无助的时候,他说:“以后你可以尽情麻烦我。” 求婚后,他说:“我害怕看见你哪怕一滴眼泪,笑一个吧,好不好?” 这世界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幸而我有勇气,握住你的手。
  • 星空起航

    星空起航

    一支人类迁徙的队伍,无意中唤醒了从地球时代就冰冷了的杨帆,一切都改变了,杨帆的苏醒,带给这支队伍的,将是一个人类进化的时代,而为了追寻历史的真相,且看杨帆如何徜徉星海,一路走来所遇到的各种生物,还有那人类离开地球的真相!
  • 梦曲之境

    梦曲之境

    主角在一场通宵天下3游戏之后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见自己和诸神一起面对各种磨难。主角醒来的时候在昼神所带领的逃生队伍中,其中有一个被称作水神的倾城女子对他照顾的无微不至。本作作者将尝试把你从前对于神族的世界观彻底颠覆,带领你从新定义神族!小狸是新手,请大家多多关照,多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