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6700000030

第30章 长恨歌之物华天宝(五)宰相弄权

画外音:

天宝初年,已经被国事日夜操劳长达三十年之久的唐玄宗,面对取得超过任何历史时期的辉煌成就,产生了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也滋长了无法遏制的奢侈享乐之心。为了方便自己享受生活,唐玄宗就把国家政务都交给了宰相李林甫,李林甫不仅权力超过了历任宰相,任期也超过了历任宰相,在宰相的位置上一待就是十九年。然而在历史上,李林甫以奸诈著称,不仅在朝廷上打击异己,甚至连玄宗的太子也不放过。那么唐玄宗为什么会让歹毒的李林甫执掌国政长达十九年呢?此刻的唐玄宗是不是有些老糊涂了呢?

蒙曼:

我们前几集都已经讲过了,到唐玄宗天宝年间时候,玄宗本人已经是六十多岁了,进入了老年境界了,而且又得到了杨贵妃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这么一个美人,所以他就沉醉在温柔乡里头,整天就知道对名花、爱妃子,填新词、赏新曲。朝政在他心目中的分量就越来越轻了。

可是我们也要知道,偌大一个帝国,总得有人管理啊,唐玄宗这时候处于半退休状态了,那么谁来治理这个国家呢?唐玄宗把这权力交给宰相李林甫了,而且这权力一交就交出去就是十九年。李林甫也就成为唐玄宗一朝中任相时间最长的一个宰相。那李林甫他怎么就有有这么长的任期呢?除了我们说他办事得力、讨玄宗喜欢,玄宗又比较荒唐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林甫一直致力于打击异己的工作,谁要是敢于向他挑战,他先把这个人打下去。李林甫采取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我们用一个成语总结,那就叫做“口蜜腹剑”。什么叫“口蜜腹剑”?举一个例子,当年张九龄手下不是有个得力干将叫严挺之嘛?张九龄就是因为严挺之才被罢相的。那当然张九龄罢相之后,严挺之也给贬到地方去做刺史去了。可是有一天,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唐玄宗又想起严挺之来了,就对李林甫说,严挺之现在在哪里啊?他倒是个人才,还是可以用的。李林甫一听这个话,心都慌了,我好不容易才把张九龄搞下去的,怎么现在还要来一个张九龄第二不成?表面上对皇帝唯唯诺诺,可是回家就想办法了。想什么办法呢?他把人家严挺之的弟弟给叫来了,跟他弟弟讲,我看皇帝那个意思呢,其实还是挺惦记你哥哥的。要是能让你哥哥回朝廷一趟,面见一下皇帝,勾起旧情来,没准儿还能再重用。严家弟弟说那感情好啊,可是我哥哥现在在绛州当刺史,他没什么机会回到朝廷啊?李林甫说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就打个报告,说你哥哥得了风瘫了,瘫痪在床,地方医疗条件不好,需要回京治病,这不就回到朝廷了吗?严挺之弟弟一听,这好主意啊,回家跟他哥哥一商量,真的打了一个报告,说严挺之风瘫了,需要回长安治病。这报告交到李林甫这儿来了,李林甫拿着这报告就去找唐玄宗,说陛下,您看前几天,您还跟我说要再次重用一下严挺之呢,我还没来得办这件事,今天早晨居然接到这么一个报告,风瘫了,您看人老了,还真是不行了,要不给他一个闲职,给他回京养病吧。唐玄宗拿着这份报告,也是连连叹气,说那还回长安干嘛啊,既然是这样的身体,那干脆直接去洛阳算了。洛阳那个地方又很繁华,医疗条件又好,而且那个地方一点差事都没有,那是个闲职,让他到洛阳去养病算了。一下子把严挺之直接弄到洛阳分司东都去了。严挺之这下子才知道,李林甫安的不是好心。可是你报告也打了,不能收回来啊,你不能跟皇帝说我风瘫又好了,这不是耍笑皇帝呢?所以只好是哑巴吃黄连了。这是一回事。

再举个例子,李林甫刚当上中书令的时候,不是跟牛仙客搭班子嘛,牛仙客时时处处听他的,可是牛仙客后来死了,又换上一个宰相叫做李适之,这个人是李唐宗室的,而且有过战功,也算是出将入相的人物。唐玄宗当时也很看重他,让他担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林甫也感到很紧张啊,怎么样才能把李适之给打击下去呢?有一天,他就跟李适之讲,说华山有金矿,如果开采出来之话,国库可就满了。李适之一听,马上就动心了,陛下这正缺钱花呢,要是我能把这个信息汇报给他的话,他从此不就会看重我了吗?第二天,李适之急急忙忙赶着上早朝,就把这事报告给唐玄宗了,说华山有金矿,采之可以富国。唐玄宗当时对钱很感兴趣啊,一听呢,马上叫李林甫,你知道这事吗?李林甫说,陛下,这个事情臣早就知道了,可是我考虑到华山是陛下的本命山,如果开凿的话对陛下不利,所以我一直没敢提这件事。唐玄宗一看,这还是李林甫想得周到啊,和我的性命相比,多得一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就跟李适之讲,你看一看,人家李林甫宰相想得多周到啊,以后有什么事,你先跟他商量一下再汇报,不要再这么冒冒失失地上奏了。这个时候李适之才知道,他是被李林甫给耍了。那李林甫办这样的事多了,别人家就给他总结出来一句话,说李林甫这人口有蜜,腹有剑。“口蜜腹剑”这成语就从这儿来的。那大家说“口蜜腹剑”这一招为什么能成啊?其实李林甫利用的是别人的私心,先用利益来诱惑你,让你自己往坑里跳。这招很有好处,成本小,而且比较隐蔽,别人没准还先感激他呢。

画外音:

李林甫凭借“口蜜腹剑”,这温柔一刀清除了不少德高望重、地位快要接近自己的对手。可是这一招只适用于那些心思比较单纯、政治斗争经验不太丰富的人,而且这一招虽然隐蔽,但震慑力不大,不足以树立李林甫的威风。那么为了增加自己对对手的震慑力,李林甫还会使出怎样的招数呢?

蒙曼:

他的第二招啊,可就不是温柔一刀了,而是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为了能够残酷打击对手,李林甫还起用了两个得力干将,这两个人一个叫吉温,一个叫罗希奭。他们两个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就叫做“酷吏”。那我们一听酷吏这个名词,好多朋友马上想起武则天时代了,武则天时代不是以酷吏政治著称吗?一点错都没有,而且唐玄宗时代的酷吏和武则天时代的酷吏还有密不可分的渊源。比方说我们刚才提到的吉温,就是武则天时代的酷吏吉顼的侄子。

那吉温是怎样被李林甫发现的呢?说起来还是跟宰相李适之有关系,李林甫利用华山金矿案不是成功地让唐玄宗冷落李适之了嘛,但是光冷落还不行,他又搞了一些事情想要再折腾折腾李适之。搞什么事情呢?李适之当时不是担任兵部尚书嘛,李林甫就派人告发,说兵部的权曹,也就是兵部主管选官的那个部门有集体腐败行为。那你想想如果下属部门集体腐败的话,作为长官是要负连带责任。他想通过这个事情再冲击李适之,把这个权曹六十多个涉案官员都给抓起来,抓起来就审嘛,让京兆尹和御史台联合起来审这六十多个人。可是这个事情明明它不是真的,所以京兆尹和御史台审一阵子之后没什么起色,这很着急啊,京兆尹就想起自己手下有一个司法小吏名字叫做吉温,平常办事挺能干的,就把这个吉温给招呼来了,说这件事你负责审,看看能不能有成效。吉温一听说包在我身上了。怎么审呢?他把这六十多个兵部权曹的涉案官员都给弄到御史台的院子里来了,然后在御史台的大厅之上,他从监狱里提来两个重犯,然后就先审这两个重犯,一会儿压沙袋,一会儿坐老虎凳,反正是把能想出来的刑罚都给这两个重犯人用了一遍,把这两个重犯人打得鬼哭狼嚎啊,让招什么就招什么。一会儿把这两重犯人提走了,然后走向院子里,观看这六十多个兵部的官员。六十多个官员当时都吓傻了,自己那能经受得起这样一番折腾啊,一看吉温来了纷纷招供,让招什么招什么。而且你检验一下吧,身上一点伤都没有,谁也别想说这是屈打成招。就这样一个案子办好了。那李林甫也就就此发现了吉温这个难得的人才,把吉温提拔到御史台了,成了李林甫的打手。吉温当年不得志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若遇知己,南山白额虎不足缚”。我要是遇到赏识我的人,我敢给他抓终南山的大老虎。现在李林甫不是赏识他了,以后他要帮李林甫打虎了。这是我们说吉温。

那罗希奭又是何许人啊?罗希奭说起来还是李林甫的亲戚,他是李林甫女婿的外甥。虽然在心机方面比酷吏吉温差了一些,但是要论起心狠手辣来,那是一点都不逊色。李林甫也把他提拔到御史台这儿来了,他希望这两个人张开铁钳,挥舞大网,把所有他的政敌都给网罗进去。所以这也是一个成语就叫做“罗钳吉网”。

画外音:

李林甫组织起来酷吏队伍之后,更加雄心勃勃,他不仅把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作为自己的对手,而且还把太子李亨也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当朝太子李亨不是他推立的,眼看着唐玄宗已经垂垂老矣,如果这个未来的统治者不出于自己门下的话,他一旦掌权,必定会对自己的权力产生致命性地打击,于是李林甫围绕着换太子制造了三起大案。

蒙曼:

李林甫制造三起大案都和太子直接相关。哪三起大案呢?第一个案子是所谓的“韦坚和皇甫惟明勾结案”。 韦坚和皇甫惟明这是两个人,韦坚是什么人呢?他是李林甫的表小舅子,所以开始韦坚和李林甫关系蛮好的,可是韦坚除了有这么一个身份之外,他还有第二个身份就对他不利了,他是一个财政大臣,我们前面几集讲那个赫赫有名的“广运潭盛会”那不就是韦坚主持的吗?因为他是财政大臣的身份,李林甫对他又有猜忌之心。更加不幸的是韦坚还有第三个身份,他还是太子李亨的大舅子,韦坚的妹妹嫁给了太子李亨,他是太子这边的外戚。这样一来,李林甫对他就更疏远了,由亲变疏之后,韦坚自己感觉李林甫不喜欢他了,居然就投靠了李林甫的政治对手李适之。这样一来,李林甫可就不是疏远他了,而是仇视他了,就希望把他拿掉。这是韦坚这个人。

那我们再来看皇甫惟明又是何许人呢?皇甫惟明早年曾经是太子李亨的手下,后来是以军功起家。当时天宝初年的时候,已经当到了河西兼陇右节度使,统领河西和陇右两道兵马。我们知道,唐玄宗时代在边疆建地区建立了节度使制度,一共有十个节度使,相当于十大军区,全国的精兵强将都在这十大军区集中,而皇甫惟明一个人就兼领了两大军区,所以绝对是炙手可热啊。那么皇甫惟明有太子故旧和边将这两个身份,已经够让李林甫不自在了,他又犯了一个错误。在天宝四载,他从西北边疆回到长安休整的时候,居然跟唐玄宗讲,他觉得李林甫不是个好人,希望皇帝能换考虑换一个宰相。这样一来,李林甫对他可就不能容忍了。怎么样把他也给打击下去呢?他对这两个人都恨,都想打击,正好这时候机会来了。

天宝五载的正月十五,那不是元宵节嘛,元宵节是一个大节啊,普天同庆。这一天太子李亨也从宫里出来,走到街上去看花灯,与民同乐去了,那就在街上他见到了自己的大舅子韦坚,世界很小嘛,谁碰见谁都是正常的事情,两个人又有这种关系,碰见了自然聊聊天,聊完天之后,太子李亨回宫里去了。韦坚呢?韦坚他可没回家,他跑到了一个道观之中,摒退了道士,悄悄的会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边将皇甫惟明,两个人在道观里干什么,没人知道。但是我猜这两人其实都恨李林甫,很可能是在私下议论李林甫来着。我们也要知道,李林甫早就恨这两个人了,在这两个人身边都安排了自己的眼线了,这时候呢,这个眼线也就把他们的行踪汇报给李林甫,李林甫一听,眼睛都亮了,他可不关心这两个人在这说什么,他关心的是太子、外戚和武将这三条线索居然凑到一块儿了,这不是一个完美的政变三人组吗?怎么样才能让皇帝相信这三个人就是一块搞阴谋来的呢?李林甫第二天一早就派人去弹劾韦坚去了,弹劾的光明正大,说我看见韦坚和皇甫惟明在道观里私会了,我认为韦坚作为一个外戚,不该在道观这种隐秘之地私会边防将领。弹劾的人说这些一点都没有问题,很光明正大。可是我们要知道,唐玄宗是干什么的啊?唐玄宗就是搞政变起家的啊,像什么外戚、道观、武将这些名词对他来讲都是相当敏感。他的神经一下子就被挑动了,他们在一起要干什么啊?听一听宰相的意见吧,就问李林甫,说,李爱卿,你知道这件事吗?李林甫说这事我倒不知道,但是韦坚和皇甫惟明可都是太子的人啊,外面风传他们好像要拥立太子,并且我还知道昨天晚上,正月十五月圆之夜,韦坚曾经在街上会见过太子,那么李林甫把这些话一说,唐玄宗马上火了,把这个韦坚和皇甫惟明都给抓起来,抓起来要审一审,到底搞什么阴谋?谁审呢?就是吉温,吉温是酷吏啊。他可只怕案子小,不怕案子大,在朝廷里抓了好多人,另外他把触手都居然伸到地方了,韦坚不是当年治理过河运嘛,抓了好多民工来挖河。吉温把这些干过活的民工都给抓起来了,硬要他们承认,跟韦坚也搞阴谋。那这些民工除了挖河,连见都没有见过韦大人,怎么可能承认呢?好多人就被吉温给整死了。不过整了很久,其实这个事情最后还是没有抓到任何确凿的证据,还是一个疑似谋反案。那么疑似谋反怎么办呢?韦坚和皇甫惟明这两个主要涉案人都给贬官了,朝廷里受他们牵连贬官的人还有好几十个。那大家说太子呢?不是说太子和他们一起搞阴谋吗?他们都贬了,太子怎么样啊?太子吓得是魂飞魄散,为了自保,赶紧主动跟韦坚的妹妹韦氏妃子离婚了,算是大义灭亲,那离婚了之后呢?离婚了之后就没事了,唐玄宗讲了不要再追究下去了,事情到此为止。

画外音:

太子李亨虽然是未来皇位的继承者,但是面对着咄咄逼人的李林甫,也只得忍气吞声。因为任何小小的差错,都可能让他无法顺利接班,甚至招来杀身之祸。然而太子李亨自己可以谨小慎微,但他无法保证周围的人不给他惹火上身。天宝五载,太子李亨岳父家的一次家庭纠纷竟然又把李亨引入了一件诽谤皇帝案。这究竟是什么回事?太子李亨最终又是如何应对呢?

蒙曼:

李林甫没有达到目的。怎么办呢?很快,李林甫就又制造第二起大案了,这起大案叫什么?这起大案叫“杜有邻案”。这杜有邻又是何许人?这杜有邻是太子的岳父,杜有邻除了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太子李亨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女儿嫁给了一个叫柳勣的名士。这个柳勣非常不是一个好东西,他是一个名士,他很有一些名士的脾气,为人特别地不负责任,特别地暴躁。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跟他的岳父杜有邻给闹翻了。那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的话,如果说翁婿两个人闹翻了,以后不再来往不就得了吗?可是柳勣不这样想,柳勣非要整一整他的老岳父杜有邻不可。怎么整呢?当时韦坚的案子一出来之后,不是太子问题特别敏感吗?柳勣就去造谣,说他的岳父杜有邻和太子勾结,两个人研究谶书,诽谤皇帝。这个事情一出来,李林甫这儿又高兴了,这不又逮住了一个机会嘛,赶紧再让吉温去审。把柳勣、还有杜有邻都给抓起来了,抓起来一审,这个案子太简单了,其实不就是柳勣这儿无中生有吗?可是你要是这样上报的话,李林甫不能满意啊,所以吉温没有这么报,他就抓住柳勣去威胁他,他说你看,你这是诽谤皇族,这是一个大罪,按照现在来讲你应该被处以极刑,可是如果你能够咬定,你的岳父杜有邻就是曾经勾结太子诽谤皇帝,然后再多牵引出一些人来,那你就有可能立功赎罪,你就有可能减刑。这柳勣别看平常非常轻狂,可是到这个时候骨头都软了,他就死死咬住他这个岳父杜有邻不放,坚称他确实跟太子一块儿搞阴谋来着,另外,他不是名士吗?他结交的名士也很多,好多名士,那都是地方的官员啊,他把这些人也都牵扯进来了,说他们也都跟案子有牵连。

那等到柳勣这边咬得差不多了,吉温这边可就凶相毕露了,把杜有邻也好、还是柳勣咬出来的那些名士也好,都给弄到大理寺的院子里,一顿乱棒打死了,尸体堆满了大理寺的院子。那柳勣呢?柳勣出卖了那么多人,是不是他下场比较好呢啊?绝对不可能啊。吉温把他也给打死了,说柳勣虽然咬出这么多人,但他本身也是涉案人员之一,也必须处以死刑,这什么意思啊?灭口啊。这就是灭口啊。打死了这么多人还不算。李林甫这时候又向唐玄宗汇报,说根据柳勣交代出来的问题,地方上那些被贬的官员,往往对陛下不满,你看他们卷入这个案子的人特别多,不如去地方,被贬的那些官员之中排查一下吧。派谁排查呢?就派罗希奭去了。罗希奭哪里是去排查啊,他就一路杀过去了,走一个地方就杀一个地方被贬的官员,杀到后来这些被贬的官员也都弄清楚 了,只要罗希奭过来,就是一个死,而且会死得很难看。所以还不如索性自我了断呢,好多人一听说罗希奭快要到了,就赶紧自杀了。在自杀的官员里头,就包括咱们刚才说过的韦坚、皇甫惟明,还有前宰相李适之。

那么柳勣不是说他的岳父杜有邻和太子勾结吗?这些人也都与太子有瓜葛才会死于非命吗?现在这些人都死了,太子怎么样了?太子又是给吓得半死,赶紧跟杜良娣又离婚了,又一次大义灭亲了。可是离婚之后呢?离婚之后就又没事了,唐玄宗再次说不予追究了,这个案子到此为止了。

画外音:

李林甫对太子李亨身边的亲信接二连三地出击,让李亨大伤脑筋,据史书记载,他因为整天忧心忡忡,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鬃发斑白。看到太子心力交瘁,连唐玄宗也非常感慨。就是在玄宗的亲自干预下,李亨顺利躲过了前面两起大案的纠缠。然而好景不长,李林甫又利用一次军事案件,密告太子李亨要抢班夺权。那么面对这个最敏感的问题,唐玄宗最终是如何处理的呢?

蒙曼:

天宝六载,李林甫第三次出击了。这一次他利用的是一个“王忠嗣案”。这王忠嗣又是何许人啊?王忠嗣也是当时赫赫有名的一个将军,本名叫做王迅,出身于武将世家,九岁那年,他父亲就战死疆场了,那么王迅扑倒在唐玄宗面前嚎啕大哭,唐玄宗可怜这个烈士遗孤,就给他改名叫忠嗣,而且把他养在宫里,是和太子李亨一块长大的,发小。王忠嗣长大以后,也就流露出了军事天分,所以后来在疆场上屡建功业,那不是我们刚才讲皇甫惟明原来是河西陇右节度使后来被贬官了吗?他贬官之后,王忠嗣就继承了他原来的岗位,在西北干得相当好。那他在西北有战功,他跟唐玄宗又有这种养父子关系,也算是情同父子,所以当时人都认为王忠嗣出将入相的可能性最大。这当然让李林甫很不高兴了,怎么打击王忠嗣呢?

偏巧这时候王忠嗣本人出问题了,出什么问题了?他跟唐玄宗在西北战场的战略意图方面发生分歧。王忠嗣是一个前线将领,主张老成持重,尽量不浪费兵力;而唐玄宗呢,他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主张积极进取。他们两个在战略思想上有分歧。这时候,唐玄宗就命令王忠嗣配合攻打一个叫做石堡城的这么一个城堡,王忠嗣不愿意打,他觉得没有必要,所以他在配合的时候就表现得很疲塌,很不力。当然这个城堡最后没有攻下来。那唐玄宗很不高兴,就要治王忠嗣的罪,就把王忠嗣从西北前线给叫回中央来。李林甫一看,王忠嗣有失宠的迹象啊,马上他这心里又乐开了,他想这一次我一定要让王忠嗣这个隐患彻底的下去。不仅如此,我还要让他把太子给牵进去,怎么办呢?李林甫从来是不自己出面的,他又起用老办法来了,派人去跟唐玄宗讲,说,我曾经亲耳听王忠嗣说过,他要起兵拥立太子。

那大家说有人这样讲,唐玄宗他信不信啊?唐玄宗他没法不相信啊。要知道太子李亨当时已经都四十多岁了,头发都斑白了,说他急于接班这是合情合理的啊;另外唐玄宗六十多岁了,他最害怕别人,就是那些大臣们想要抛弃他提前拥立太子,这是一块心病啊。而王忠嗣和太子是发小,关系好又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现在别人告诉他,王忠嗣想要拥立太子,他能不信吗?他信了之外他还要害怕啊,因为我们刚才讲了,唐朝的精兵强将都集中于边疆地区,王忠嗣统领两道,兵强马壮,他要真的想跟太子一块儿造反的话,唐玄宗能不怕吗?

他又信有阴谋,又怕有阴谋,他能不调查吗?所以唐玄宗马上就露出了极其紧张的神色。那么一看唐玄宗又有上钩的表现了,李林甫觉得这次时机是到了,他就在旁边适时的插了这么一句,说这次王忠嗣违抗陛下的命令,不去努力攻打石堡城,太子恐怕是知道的吧。李林甫这句话说出来,太子李亨吓得头发都竖起来了。这次是不是真的要倒霉了?是不是呢?没有。李林甫把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唐玄宗本来很紧张的神情居然又逐渐放松下来,唐玄宗就说了一句话,“吾儿居深宫,安得与外人通谋,此必妄也,但劾忠嗣沮挠军功”。说我儿子一直住在深宫之中,怎么可能和外人联谋搞这种事情呢?说我儿子牵扯进去这是胡说八道,你们只需要追究一下王忠嗣阻挠军功的责任就可以了。这话一出来,一下子把案子的性质给定下来了,这是一个军事问题,不是一个政治问题。军事问题有军法处治,王忠嗣被贬官了,可是太子呢?照样毫发无伤。

画外音:

李林甫虽然整大臣们是百发百中,几乎无一失手,但是在打击太子李亨这个问题上却彻底失败了,那么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呢?传统史学观点一般认为,这是由于太子李亨小心谨慎行事,才最终保全了自己。那么蒙曼副教授对此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蒙曼:

我觉得太子谨慎小心,夹着尾巴做人,固然能够起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绝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在哪里?关键问题在唐玄宗身上啊。唐玄宗是可以容忍宰相打击异已的,但是唐玄宗绝不允许宰相废了太子。唐玄宗为什么能够容忍宰相打击异已啊?我们讲过这其实是唐玄宗当政的一贯原则,他的一贯原则就是用人不疑。既然已经把朝政交代给李林甫了,那么朝廷就是李林甫的势力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头,他只要能够保证朝廷正常运转就可以,至于说具体的人事安排,唐玄宗宁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因为唐玄宗这种纵容姑息的态度,所以李林甫才能够屡屡得手,打击对手才能百发百中。

可是在太子问题上就不一样了,一方面唐玄宗他是不愿意太子形成自己的势力,所以他会容忍,甚至默许,甚至纵容李林甫去剪除太子的羽翼,这样不是才能防止太子势力过大吗?但是另外一方面,唐玄宗也不愿意更换太子,为什么不愿意更换太子?首先,这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需要,另外,更重要的是他也要用太子来制约李林甫的势力发展。你想唐玄宗已经把朝政都交给李林甫了,那如果再让李林甫左右太子的势力之话,那李林甫的势力不就会无限膨胀,最后难以遏制了嘛?那如果李林甫真的把现任太子搞下去了,他再拥立一个太子,那他和太子可就成为一条战线上的人了,万一他和新太子两个人联手把这个老皇帝唐玄宗搞下去怎么办?这是唐玄宗所无法容忍的。相反只要现任太子不倒,李林甫就没有办法和他联合,就会始终感觉到莫大的威胁,就会死心塌地的为唐玄宗服务。就这样呢,唐玄宗一方面纵容李林甫剪除太子的羽翼,让太子战战兢兢;另外一方面又在关键时刻维护太子,不让李林甫最后得逞。这样一来,太子也好,宰相也好,要想立足,只能全心全意地投靠唐玄宗。这就是玄宗的政治智慧,也是玄宗的领导艺术。大家说到李唐王朝这些人,谁聪明啊?好多人说李林甫聪明,其实不对,唐玄宗才聪明呢,唐玄宗一手操纵着两个人呢。

不过呢,我们也要知道,这样的领导艺术虽然有利于维护唐玄宗的统治,但是对国家而言,可就没那么有利了。首先就是在这种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开元初年早已销声匿迹的酷吏,又在政治舞台上重新活跃起来了。那么第二点,因为唐玄宗放纵李林甫专权,固宠,打击政敌,所以很多优秀的人才就离开了朝廷,甚至离开了人世。这样一来呢,唐朝的人才储备就上不去了,逐渐就处于一种青黄不接的局面了。正是在这种人才凋零、皇帝昏庸、政治斗争残酷的情况下,一支新的力量走上政治舞台了。这是谁呢?请看下集。

同类推荐
  • 明君盛世

    明君盛世

    特种兵穿越到平行的宇宙,在那乱世,掀起一阵腥风血雨,建立太平盛世、
  • 三国之海外归来

    三国之海外归来

    出去采集个矿石样本,就给直接弄到三国去了,你给金手指也行啊,给个农场什么的也好,你就给个空间是啥意思?这也就算了,我空间装点资源行不,既然可以,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哈哈哈哈
  • 穿行宋末

    穿行宋末

    杜昱穿越到了疑似水浒世界的宋末,并得到了能穿越两界的时空门。一开始他只想做个倒爷发财,随着金钱和地位的变化杜昱的心也逐渐膨胀起来……
  • 一赘成仙

    一赘成仙

    黑暗永生,光明常在;黎明终将划破黑夜,光芒也会被黑暗吞噬。宋元朝全民崇尚修仙,偏将军家的傻子入赘朝内唯一仙门……仙缘突降,福祸临门;暗流涌动,黑暗重生;命里看剑,脚踏仙门;改朝换代,还看羽生。
  • 边裔十八国

    边裔十八国

    冉齐,古籍整理研究生,学术二流子,在做毕业论文时突然穿越了,从此人生开了挂,上得了朝堂,下得了厨房,能喝酒,能打仗,会种田,会教书。慢慢发现身体里貌似藏了另一个人,从小习武,越女剑传人,超能力~其实这都是来自未来世界的一场设计。为了拯救世界意外泄露的永生秘密,引来致命追杀,只好放大招,我来个穿越五千年,看你怎么找?并一路追查~关于远古异石,关于幕后黑手…横穿周朝至明清,玩转东南亚十八古国,蜀王、周成王、南越王、扶南王各路大佬轮番上场,我金手指轻轻一弹,你能奈我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进高僧传表

    进高僧传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魔兽不可能这么魔兽啦

    我的魔兽不可能这么魔兽啦

    地精?我会怕它们炸我基地?不可能~机智的我早已把火药桶里的火药换成了情药。诶诶诶!奇美拉请你不要随地吐痰,看看你都吐在兽人身上了,看看人家兽人气得大吼大叫的,气得都冒烟了,诶,怎么就剩一堆骨头了。本店隆重推荐圣骑士奶嘴,治疗效果双倍,比奶妈还能奶!看!那边有个十胜石雕像!来人,给朕takeaphoto。不是我吹,隔壁镇的游侠是真的美,尤其是瞄准我时,老子看到她腿都动不了,虽然我也不敢动。新人作,不喜勿喷。喜欢的可以收藏订阅。谢谢
  • 穿成年代文里的学霸

    穿成年代文里的学霸

    宁步繁小姑娘是桂花生产大队有名的懒娃娃。比她更出名的是她那对懒爸馋妈,遗传基因不可谓不强大。她只想做一条混吃等死的咸鱼,系统非要逼她学习,可惜朽木不可雕,烂泥扶不上墙,蠢脑瓜子不给力,连系统都快要放弃她的时候。她恢复记忆了。原来她是真正的顶级科研大佬。 六岁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穿进了一本书里。作为本书女主,如果成不了科研大佬,这个世界就会崩塌——糟心的学霸系统,考试不及格要被电击,考到九十分以上能得到积分,可以用积分在系统商城兑换物资。为了好吃的好喝的,拼了!
  • 证道青云峰

    证道青云峰

    小道士历尽重重磨难,不畏四界凶险,悟道修仙,终成正果。
  •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待到“三花”烂漫时:三花幼儿园“家园社和谐教育”之追求》全面展示在“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自主探索、开发、实践园本课程的进程,系统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建构与实践的研究》课题成果,通过系统介绍:家、园、社合作共育模式的创新展示;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框架、结构、内容、实践、评价等方面;结合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活动的优秀案例具体形象的展示课程实施的过程。书稿期待以严谨不失活泼、全面不失重点、理论不失可操作性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介绍家、园、社和谐教育课程的具体内容。以促进园本课程资源的多样化,为其他幼儿园在家、园、社和谐共育方面提供借鉴。读者对象:广大教育工作者、家长及社区人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庭娱乐圈

    天庭娱乐圈

    秦飞的手机安装了天庭系统之后,天庭整个娱乐圈就在他手机当中。在天庭系统上,被系统误认为上仙的小飞哥发表歌曲,风靡整个天庭。在天庭微博出来后,小飞哥又无数次上了微博头条,与不少仙家开启过口水战,气得对方吐血才得以告终。随着天庭小说、游戏、视频登上天庭微博之后,秦飞也逐渐成为天庭的大腕明星。在地球,经过仙丹改造过后的小飞哥,貌似潘安,风流倜傥,在女生眼中,一遇飞哥误终生。然而,在男同学眼中,秦飞却是一个暴力跟不讲道理的野蛮人。对此,秦飞只想说,老子就不跟你讲道理,有问题吗?(书友群:534731063)
  • 非正式修仙

    非正式修仙

    我和师傅一脉传承自上古,但最近迫于生活,只能来到隐名院修仙,只是,为什么这里和我想象中的修仙姿势不太对,果然还是我打开的方式不对吗?
  • 天道之潜龙传说

    天道之潜龙传说

    天道巅峰高手轮回阴差阳错投身主角身上,由此产生的极端双重性格集于一身的一人,背负二人不同的理想和意志,历尽兄弟情义和儿女情仇冲上九天云霄,展开一段段搞笑深刻的爱恨情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