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92400000018

第18章 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5)

三是决定说或超越说。粗略看来,这一说法似乎和前两种说法有相似之处。这一说法的明显特征是认为文明超越于社会其他要素,具有自身的独立性、稳定性,不易受社会其他因素影响,但是它又往往决定,至少是深刻地影响社会发展。布罗代尔首先承认文明离不开社会,他说:“离开社会的支持,离开社会带来的张力和进步,文明便不能存在。……社会与文明永远是不可分离的(而且反之亦然):两个概念指的是同样一个现实。”接着他又说:“文明所隐含和包括的时段相比于任何特定的社会现象都要长得多。文明的转变远不如它所支持和包含的社会的转变那样迅速。”政治、社会、经济乃至意识形态的革新并不决定文明的生死,文明却暗中对这些变革施加有力的影响。也有学者从价值判断出发,认为文明从价值上超越着社会,因为社会并非是文明的、进步的,社会还存在野蛮、落后的一面。

从上述对社会与文明两个概念的简单梳理及两者关系的几种理解倾向,不难观察到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和文明两者紧密相连,讨论两者时需要放在相应的层次。就广义而言,两者总是指向相对抽象的意义;而在具体层次上则总是和民族、国家这样的大型分析单位联系在一起。在这一层次上来看,社会是以人群为主体,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交往为纽带,既抽象又具体的人类生活共同体。而文明则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的标志。这就表明社会这个概念是个中性的概念,而文明往往包含了价值判断。不管学者眼中的文明是指向悲观论,还是乐观论,文明总是和科学性、合理性、进步性联系在一起,也正因为这样人们面对文明时总是带着各种感情色彩。当这种价值判断和具体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时,一种包含情感倾向在内的身份认同就变得较为敏感,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争论恐怕也正是肇源于此。

第二,文明对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这种影响就表现在文明或潜在或显性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明通过自身的发展、属性、特征,经由社会化、制度化、结构化等,不仅影响同一社会内部各个子系统,而且影响其他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各种文明形态本身具有自己的特性、规模,在一定时期是一种稳态,是更加长时段的概念,因此文明交往中总是会有包括规模恐惧在内的各种矛盾,这些矛盾终归要对原有的稳态结构产生猛烈的冲击,冲击的结果很有可能引起社会的或缓慢或剧烈的变迁。

第三,文明与社会并非完全同步。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尽管文明转型和社会转型经常被用来指称某种现实,而物质技术、权利配置、价值观念又都是文明与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集,但是两者并非是完全同步的。这种非完全同步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者很多情况下不是同步的;二是两者也有耦合,出现同步现象,但是这种情况并非历史的常态。因为两者划分的依据、自身的特性以及两者各自构成要素的组合方式及其地位、作用并不相同,两者不同步在历史上经常出现。在古代中国,从先秦时代到秦汉时代,无疑社会发生了转型,转型的典型特征是社会由前帝国时代进入了帝国时代。但是,从文明来看,两者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从地域来看,仍然属于中华文明;从社会生产活动来看,两者都是一种农业文明。这样,我们需要进一步来讨论社会转型与文明转型。而就物质技术而言,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是它们没有给中国带来文明转型,相反倒是成为西方文明与社会转型的重要变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恐怕还得回到文明的原初意义,前面的论证中曾经提到过文明本身就彰显出一种组织、一种秩序。从先秦到秦汉,只是以行政官僚为核心的大一统国家对社会秩序、安全、效能的处理有了巨大的变化。无疑,“国家是文明的概括”,但是,国家不等于文明,尽管一国独特的文明“是归属感、稳定的物质依附感、灿烂的史迹、风俗节日和语言凝聚的民族感情的旗帜”。先秦到秦汉可以说社会发生了转型,但是文明本身的所有内涵并未发生全面的转变。

五 社会文明的内涵与本质

1.社会文明的内涵

马克思从人类现实生活总体上揭示了实践的科学内涵。马克思的实践观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正式形成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马克思的实践乃是由物质生产、再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社会关系和意识五个方面或因素相互交织、相互缠绕、共同组成的统一整体。”贯穿其中的基本关系可以概括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所以,马克思进一步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揭示了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主体对象化必须通过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主体对象化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果。生产活动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不仅在客体方面,而且在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在生产中,人客体化,在消费中,物主体化”。马克思进一步认为,人作为主体之所以是现实的、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是因为他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而他所以能够实现本质力量对象化是由于他的活动能够创造对象,即对象性的活动。所以,作为主体的现实的对象性的人的“本质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当然,马克思是在肯定“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的基础上把主体的活动规定为对象性的活动。可见,实践是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即人作为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把自身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化为对象,创造客体,以表现和确证自己是对象性的、现实的人,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并不是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对象性的活动,只有那些能够创造“感性客体”(主体对象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思想客体”(主体对象性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才是对象性的活动。因此,正如对象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一样,对象性也是实践的本质属性;抽掉了对象性的人不是现实的、真正的人,抽掉了对象性的活动也不是实践活动。这就是马克思的科学实践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基于上述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科学地揭示文明的内涵和本质。据不完全统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从第1卷到30卷,使用“文明”一词即达2600多次。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在总结前人对文明研究和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第一次把社会文明的发展同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联系起来考察,对文明的含义及其本质进行了深刻阐述。

首先,“文明是实践的事情”。这就是说,文明是个实践范畴,具有实践性。实践是人们改造物质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劳动是实践的基本形式。如果没有劳动,没有实践,就不会有人类,也不会有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活动不仅使人类创造了文明,也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主体(实践着的人)和客体(进入实践领域的客观世界)存在着双重关系的相互作用:客体不断地主体化,自在的自然变成了“人化自然”,主体又不断客体化,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迹,物化为客观对象。这种主、客体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说明了人们正是在变革客观世界、创造物质成果的同时,也改变着主观世界、创造出精神文明。这种物质的、精神的积极成果的总和,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体现出的进步状态的实在内容,其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层涵义揭示了文明的本质。

其次,文明“是一种社会品质”。这就是说,文明是个社会范畴、历史范畴,具有社会历史性。文明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文明是社会的文明,不是属于单个人的。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社会文明而存在。正是由于社会的文明,社会成员才能成为文明的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是文明的直接背景,文明就是人类历史中的文明。作为历史范畴的文明,是指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即“文明时代”。“文明时代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文明的发展史。除原始社会外,任何一个社会的文明,都是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即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供的材料,把人类历史大体分为三个时代,即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从奴隶社会开始进入的文明时代。他说:“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的时期。”这就是说,在原始社会是没有文明的,文明起源于奴隶社会。人类到了奴隶社会,开始“走到文明时代的门槛了”。在这里,起决定性条件的是生产力。它的主要标志是手工业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广泛的使用,以及国家的诞生等。自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相继出现了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和资本主义社会文明。这三个不同社会性质的文明都曾放射出灿烂的光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罗马、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的文明,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后资本主义社会文明,无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的时代。但资本主义社会文明也具有两重性:它既推动社会进步,又产生和扩大社会对抗。文明只能在阶级矛盾和对抗之中向前发展,这就成为文明发展的一条规律。马克思说:“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

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另外,文明还有一条规律,就是文明是从低级向着高级发展的。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诞生了社会主义文明。人类最终要走向共产主义,所以,也就会出现崭新的共产主义文明。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能够逐步发展到共产主义。”这层涵义揭示了文明的社会性质和发展规律。

再次,马恩还明确地指出了文明的四个基本要素。第一,物质生产力是文明的果实。马克思指出:“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第二,科学技术是文明发展的杠杆。恩格斯指出,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第三,文学艺术是文明的精致品。

恩格斯批评一些头脑简单的革命者:“他们想把世界变成工人的公社,把文明中间一切精致的东西——科学、美术等等,都当作有害的、危险的东西”来消灭掉,“这是一种偏见”。第四,哲学是文明的灵魂。马克思指出:“哲学已经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它是文明活的灵魂,哲学已经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哲学的世界”;“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想里”。

可见,文明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具有多重的规定,只有层层剖析之后才能显现其本质。首先,文明是一个人文的概念。文明的起源和进步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即对自然界(包括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社会)的改造相联系的,因而文明是一个“人造的”世界。文明作为人类实践创造出来的积极成果,虽附着于一定的物质形态,但其本质属性却是超越自然的,是社会的,具有文化性、精神性的属人特征,是在人类社会中才能生成并属于人的存在。文明是人类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实践价值的自我确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尺度,是合乎人性的生活方式。人创造了文明,反过来文明也塑造人,规定并提升人性,从自然野蛮的生存方式一步步走向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文明是一个价值概念。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积极成果,是合乎人性的价值存在,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它能起到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肯定性作用。再次,文明是一个时空的概念。

文明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人类史就是以文明为史标呈现出发展的阶段性的;同时文明又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区域文明可以来标志不同类型的社会和文化。正是这种时空性决定了文明是一个具体的相对的概念,没有超时空的抽象的绝对的文明,我们据此常常对文明进行具体的相对的分类与比较。最后,文明是一个生活的概念。文明是特定时代、特定社会人们积极进步的、合乎人性的生活方式,它包括特定的文明生活条件、生活规范、生活习俗、生活关系、生活内容和生活观念等一系列生活要素。离开了人的生活,文明便无从谈起,也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正是通过文明才标志出人类生活的质量、水准及其发展程度。

同类推荐
  •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依据新课程理念,从调查研究入手,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和写作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改革中专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为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提供了思路,更有利于中专生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 精典教育-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精典教育-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本书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我的儿子并非天赋异禀、我的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吗、我对儿子的教育完成了吗、我儿子是怎样成为少年学者的、我具备把儿子培养成学者的技巧吗、人们对卡尔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我的儿子真的受益于早期教育吗等。
  •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全书共八章。内容包括:憧憬与求索、凯歌行进中胜利与曲折、改革与剧变、改革与辉煌、继承与创新、让历史告诉未来等。
  • 会展成长的逻辑

    会展成长的逻辑

    本书分析会展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困难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中小会展企业品牌建设中文化创意的影响作用。通过对会展文化创意的预警进行分析,阐述会展中文化创意的知识产权风险、种类、如何预防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加强文化创意的保护力度是有效克服风险的有力保证等。
  • 出版的品质

    出版的品质

    本书收录了二十一位出版家的不凡的人生,内容包括:绥青“为书籍一生”、加斯东·伽利玛“半个世纪的出版传奇”、翁泽尔德“世纪出版家”、张元济“中国现代书业第一人”、陆费逵“以出版为终身事业”、张静庐“在文化与商务的平衡中不懈追求”、巴金“个人生命的开花结果”等。
热门推荐
  • 警官反差萌

    警官反差萌

    宁遥逃跑的第一个月,季东歌咬牙切齿地说再见面一定要好好“教育”她。宁遥逃跑的第六个月,他决定不再坐以待毙。她逃?那他就追!哪怕追到天涯海角,他也要将她找回来!一年后,他终于找回了她,却只想宠着她,想着只要她回来,他什么都可以答应她。某天,谈完案子后,季东歌一把揽过宁遥的腰,将她的脑袋按在自己怀里:“睡一会儿。”这姿势太亲密了,宁遥有些受不了,挣扎着要起身。可季东歌扣在她腰间的手臂越发用力,沉默半响,他轻轻触碰她的耳垂:“你应该庆幸,咱们回来后一直有案子缠身,不然你觉得我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你?”
  • 继然凡心动

    继然凡心动

    他是我的老板,却因一次“意外”将我们绑在了一起,从刚开始的讨厌到后来的深爱,他这样好又帅气有钱的男人,我能遇到,我觉得自己是花光了这辈子所有的运气,谁知他找我结婚是为了逼他真正爱的那个人出现,知道真相的我,心灰意冷,决定跟他离婚......
  • 青春之舞如恋易柔

    青春之舞如恋易柔

    韩天佑对洛易柔的暗恋表白时,却被拒绝了,他一直努力追求她,。。。。。。;
  • 超级保安

    超级保安

    周青是个小农民,在某个证劵公司当小保安,一天意外获得一把黄金刀,从此之后,人生发生了波澜壮阔的改变。各色美女如云,神秘的未来之客,奇幻的股市风云,神秘的未来之地,他步步为营,最后终成不朽之王。
  • 拾得清风一缕

    拾得清风一缕

    每个女生心中都有位白衣少年,而白衣少年总是在阳光下燎燎生辉,清风拂面,惊艳了时光。哪怕寒风阵阵,恰逢阳光冷冽,而少年终会出现。
  • 砸到阔少爷

    砸到阔少爷

    我对天发誓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被人挤掉下了看台,不是因为我喜欢你,你长的再好看,我也不能拿命去赌啊?!你这个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呢,抓我干什么,我不接受你的勒索啊?呜呜,我命怎么这么不好呢?!还好老天给我送来了两个守护天使,异父异母的哥哥,青梅竹马的伙伴,究竟谁能从灰暗的命运中解救我……
  • 来自远方的守护者

    来自远方的守护者

    【我想降临在没有边际没有时间界限的黑暗里,然后,去追逐光明。】【我想做黑夜里最耀眼的光明,于时间长河里等待那个唯一的逐光者。】咏叹原初之悲离,静待黑夜之破晓。
  • 机械怪客

    机械怪客

    又名《机械坏痞》。一个机器人话痨硬汉在异世界莽出一片天地的故事。全程话痨不断,轻松的欢乐喜剧。(雾)“枪支军火与武术能不能打得过魔法与剑?”山河踩着天神的脑袋。“当然能。还有,再给这位神大人来一炮。”
  • 帝少夫人是团宠

    帝少夫人是团宠

    【男主帅,女主超A,双强,各有多重马甲】顾祈卿,是顾家三代唯一的女孩,刚一出生就成了团宠。大哥:身价过百忆的霸道总裁二哥:歌坛巨星,被被称为影帝三哥:医界的大佬四哥:………*办公室“这个G竟然把咱们公司给黑了,去把人给我抓回来!”“总裁……那个G好像是夫人”“…………”
  • 我才不要穿越

    我才不要穿越

    卫无凤:我不是女主吗?为什么我死得那么惨!谜之音:对不起呀,你只是女配,不过我也给你金手指了O(∩_∩)O哈哈~卫无凤(怒火熊熊):女主是谁!(一定做了她!)谜之音:咦?!你不知道,女主是你妹妹吗!卫无凤:What!!!她不是殉情死了吗!谜之音:所以你重生了。卫无凤:这次我是女主了吧?谜之音:呵呵。女主还是你妹。卫无凤:坑爹!那和前世有什么两样!谜之音:女主这次HE了呀。卫无凤:好吧,那我的金手指呢?谜之音:又穿越又重生还不够!!!卫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