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73700000053

第53章 总统攻势(2)

河内对尼克松5月14日公开提出的双边撤军计划作出回应:美国是侵略者,必须单方面撤军。7月,尼克松通过秘密渠道对河内进行威胁:除非11月1日前和平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否则他将采取“后果极为严重的武力措施。”他还公布了尼克松主义,表示他将“避免那种会使亚洲国家严重依赖我们的政策,因为那会将我们拖入冲突,就像我们在越南的情形一样”,这为他赢得了不少新闻头条,如“尼克松计划削减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

胡志明在临终前回绝了尼克松提出的谈判条件。9月国家安委会开始筹划为期4天的大屠杀:如果11月份最后通牒到期而谈判还无进展,就对越南军事要地、人口中心和通往中国的铁路进行大规模轰炸;在河内的生命线港口——海防市布雷;考虑使用低辐射的核武器以摧毁胡志明市防线的主要关隘;甚至可能从陆地入侵北越。更为恐怖的手段则是炸毁堤防。北越的堤防保护着这个国家的农业低地免受水灾,据估计,如果炸毁的缺口够大,一百万人将被淹死。这项名为“鸭子吊钩”的计划,是根据臭名昭著的高尔夫射球命名的:被“鸭子吊钩”的球倾斜出界得越厉害,就越能更快地加速。“我简直不敢相信,”基辛格说,“像北越这种没有价值的政权,竟然没有一个断裂点。”

这一军事计划的另一目标就是不择手段地消灭反战运动。

埃利希曼安排尼克松最喜欢的足球教练巴德·威尔金森执行反停战计划,他不久前还住在俄克拉荷马大学。他提议,既然“没有人喜欢被利用”,就让他去游说那些孩子,让他们意识到停战行动只是“组织者为了自身目的而利用学生的一种尝试”。“学生很容易被摆布,”霍尔德曼赞同道,“因为他们容易兴奋。你可以利用抢短衬裤或很久前吞食金鱼的事来煽动他们。”于是威尔金森开始与学生领导会面,想让他们羞愧地意识到自己被人利用了。然而6周后,他带着歉意回来报告说孩子们都当面嘲笑他。威尔金森轻描淡写地指出:“越南停战委员会很难对付。”

白宫开始执行第二套反停战计划:故意透漏消息说他们一直在对示威游行作出回应。《纽约时报》还发表了政府内一位匿名“评论家”的证词:政府很快就会“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暂停征兵”;若再次征兵,也只有19岁的青年才符合条件,并且只有自告奋勇的专业士兵和被召入伍者才会被派往越南。

这些行动只是白宫公共关系运动的一部分,它们在那个夏秋被白宫官员称为总统攻势。当时总统的支持率只有52%,这非常危险。一名耶鲁大学的教授在美国政治科学协会会议上宣读了一篇文章,文中表明总统“是一名可以预见的有着强烈情绪波动的危险人物”。《纽约时报》和《时代周刊》同时就这一研究报告发表文章,新闻杂志也断定尼克松可能“已经不可更改地批准了一些灾难性举措”。《总统的推销》是本不太光彩的书,它披露了尼克松在1968年进行电视竞选的内幕,很快就成为了最畅销书。

总统在迪克西找到了援助者。第五巡回法庭已下令,让密西西比的33个学区在新学年开始前取消种族隔离。这些学区起诉法庭委托的这一计划,并得到了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门的支持。尼克松让卫生教育和福利部长芬奇给法官送去一封信,里面有密西西比州参议员约翰·斯滕尼斯口述的内容:九月份的最后期限将给黑人和白人带来“混乱、迷惑和灾难性的教育挫败”。因此法官将最后期限推迟到12月份,有可能还会继续推迟。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法律防务基金会在《纽约时报》上登了一整版的广告:1969年8月25日,美国政府违背了它对密西西比的孩子许下的诺言。“这一谎言是最高法庭于1954年所许下的。”罗伊·威金斯起诉政府主动帮助南方延长种族隔离,并表示如果尼克松能认真对待民权问题,他就应该让米歇尔滚蛋。31岁的托马斯·切尔前助理利昂·帕内特是卫生教育和福利部的民权首领,他做了件他认为是自己份内的事:鼓吹尼克松是认真对待人权的,正如他在就职典礼时所说的那样。

尼克松发表声明,说自己将取代阿贝·福塔斯:小克莱门特·弗曼·海恩斯沃恩,南卡罗莱纳的第五代人。9月8日,尼克松在位于加州圣克里门第岛的西白宫逗留数日后飞回。飞机在密西西比的格尔夫伯特降落,按计划,尼克松将在那里停留十分钟。在机场,他受到了自1958年从南美洲回国以来最热情的接待,75000名爱国者在酷日下恭候他的大驾。一条标语上写着“这儿共和党人不多,但信奉尼克松的人不少”。

但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危机四伏。

在旧金山,6000名抗议者喊出的口号从联合广场传到正在举行国宴招待韩国总统朴正熙的舞厅里,令总统颜面尽失。《时代周刊》的整个国内版都用来报道“尼克松最倒霉的一周”。《美国新闻》也报道“尼克松阵营一片混乱”。大卫·布罗德很快发表了一篇题为《一场危险的新美国运动:瓦解总统》的专栏文章来帮助尼克松。文章称,“过去每一天发生的事都越来越明显地表明,在1968年败坏约翰逊当局的那些人和那些运动,现在又出现在1969年,来败坏理查德·尼克松。”他还请求同僚们努力实现停战,因为“一旦你们推翻了总统,也就推翻了那个可以签订和平协议的人”。

总统口述了8条备忘录,概述了公关的撤退,这只是外交政策游戏的一部分。将战争降级取决于敌人相信尼克松会这么做,这又取决于保持较高的总统支持率,而这又取决于战争将被降级的态势。正如专栏作家洛斯克·杜伦孟德所评论的,只要稍稍看看这其中的复杂关系就会发现,除非越南看起来确实准备休战,不然“公众舆论就会像推翻约翰逊一样推翻他。”看到了下面的新闻摘要时,尼克松震怒了——“埃利希曼和基辛格——告诉他尼克松是近年来最不为媒体评论和意见所动的总统。”因为他最在乎的是媒体对近年来其他总统的评论和意见。这点如果为人所知,他看上去就很软弱,他的虚张声势都将无功告返。这也会削弱他降级越战的可信度,阻碍他作为战争升级者的威信,妨碍他将越战降级,然后就不可能在越南“获胜”——在他心里这是不可能的。

一名政治学教授曾说,挫败感足以让一个总统发疯。尼克松开始犯错:不断地发脾气,而且并非“有意为之”。9月26日,他召开了自6月以来的第一次记者会。助手们劝诫他不要在新一轮反战运动风起云涌时轻视任何根基深厚的因素。首先就有记者询问尼克松对查尔斯·古德尔——共和党参议员纳尔逊·洛克菲勒曾委派他接替波比·肯尼迪——提出的到1970年12月1日后就停止提供战款的建议有何看法,他的反应像出自奥威尔的《1984》:“那必然会长久地延长战争。”第三个问题像在打垒球:“总统先生,您对学生的停战运动及定于今年秋季举行的反越战校园示威有何看法?”他直言不讳地答道:“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不会受其影响。”

大错特错。

尼克松的回复成了次日的头版新闻。越南停战委员会(VMC)的领导人召开记者会,定于周六见报。不同于以往的五六人,这次有十几名记者出席。VMC通过与总统的搭档辩论来极大地抬高自己的声望,这与尼克松1948年对杜鲁门以及1966年对约翰逊所做的一样。他们都巧妙地采用新兴媒体的叙述方式:工作的压力使尼克松心烦。他们说尼克松的言论让他们不安的“是它折射出来的那种隔离程度。那是一种僵硬的立场,它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约翰逊最后任期内的激烈争吵”。

VMC讲出了当局者的立场,因此突然就得到了他们的尊重。《新闻周刊》报道:“最初,10月15日的抗议活动只集中在校园,但它很快就发展壮大起来。如果一切都按他们的计划发展,既定活动就会变成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波及范围最广的反战示威。”

所有事情比计划的还顺利。当“气象员”大举破坏芝加哥时,《纽约时报》披露了一封信,是最高智囊团兰德公司的6名高级越南专家所写的。他们说,美国应当立即单方面撤军,而不应“以河内或西贡的协议或表现为条件”。他们继续说:“除非将其整个国家及人民摧毁,否则我们是不可能以军事手段清除越南敌军的。”即便像变魔法一样清除所有敌兵或同情者,对方依然不会做出“我们一直期待的那种让步”。《纽约客》刊登了一则报道,名为“战争的牺牲品”,讲述了一支由5人组成的侦察行动小组绑架并轮奸一名南越女孩,之后又将她残忍杀害的事。这则报道登在停战行动前3天的那一期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反对反战运动的阵营在一份全国性的报纸上发表文章予以还击,标题为“想为越南争取和平?那就告诉河内”,左手边的专栏里列举了“美国总统为结束越战”所采取的七步举措,右手边的专栏是河内的贡献,里面“什么都没有”。文章还附载了一张询问表,可以剪下来填好后寄到“公民争取和平与安全组织”,上面允诺道:“我们保证将你们支持总统的这些证据以不损坏国家声誉的方式转达给河内的敌人。是时候让‘沉默的美国人’开口说话了。”

两种不相称的观点油然而生:支持战争会让国家丢脸;反对战争会使国家蒙羞。等到了15号,美国人民就可以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全民公决了。

尼克松被弄晕了。《生活》称15日的运动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众反对意见的表达”。两百万美国人参与了这次示威游行,大多数人还是头一遭。

黑臂纱随处可见,下半旗以慰亡灵。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表达内心的愤慨:教堂礼拜、电影展览、大学宣讲、友邻游说。在堪萨斯州北牛顿市,丧钟每四秒就会敲响一次,每次都在缅怀一名死去的战士。在马里兰州哥伦比亚市,一块电子指示牌计算着当天的战亡者。在密尔沃基市,一支送葬队伍在正午行进闹市区。麦迪逊市、安阿伯市和纽黑文市只是大学城市的一小部分,他们出动了1/4或更多的人。国内最大的大学城有100000人参与波士顿公园的罢工。一名来自阿肯色州领罗氏奖学金的年轻研究生,比尔·克林顿,组织1000人的游行队伍在美国驻伦敦大使馆前示威。《新闻日报》的出版商兼前总统约翰逊的得力助手比尔·默亚斯、巴黎和平谈判的首席谈判人艾夫里尔·哈里曼、底特律市长,甚至连康涅狄格州“支持尼克松—阿格钮公民联盟”主席都参加了这次抗议。《华盛顿邮报》得出了一个人咬狗的结论:“反越战的立场将几代人都团结了起来。”

乔治·麦戈文在波士顿、班格尔发表演讲,在缅因,人们宣称北美大平原的后座议员是“美国的下届总统”。在保守的休斯顿等很多城市,人们在公众场合大声读出战亡者的名字。(一位宣读名单者突然结巴起来,完全读不下去,因为他看到了朋友的名字。)杜克大学学生报发表社论,“一份周密的历史研究显示越战是帝国主义冲突的结果,我们对此深信不疑。因此我们支持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北卡莱罗纳大学,《乡村之音》的杰克·纽菲尔德发表讲话称美国已经迷失,“因为我们站错了边。”这一说法赢得了迪克西2500名学生的喝彩。

华尔街聚集了约20000名准备到三一教堂示威的商人。市中心附近的曼哈顿,100000人涌向布莱恩特公园,倾听雪莉·麦克雷恩和林赛等人的演讲。林赛既是纽约的共和党参议员,又是该市市长,他用黑绉纱覆盖整个市政厅,命令纽约州所有城市下半旗。差劲的伦敦大都会棒球队连胜两场,将在谢亚体育馆举行的世界职业棒球大赛的第四场中对决强大的巴尔的摩金莺队。在那里,国旗同样只是在半空飘扬。人们从酒吧冲进冲出,检查比分。在哥伦比亚,当天的先发投手汤姆·西佛说,“如果伦敦大都会能打进世界职业棒球大赛,美国就会撤出越南。”

华盛顿,14日,23名国会议员就越南问题在白宫召开了整晚的预期会议。杰拉尔德·福特终于在四小时后停止了他们的争论。这是国会就越南问题最长的一次讨论。次日,他们在国会大厦前静坐抗议。直到午餐时间,健康教育和福利部官员才能从12种不同的反战论述中进行选择。也许他们可以旷工,到华盛顿纪念碑去,和集会的50000人一起听柯瑞塔·斯科特·金讲述这场战争正在“摧毁社会的一切”。

于是他们十人一列走出白宫。

游行队伍中没有越共的旗帜,甚至没有任何标识。人们队列整齐,回到华盛顿纪念碑前,路上只有微弱的烛光。国家安委会一名职员在赶写11月3日的总统讲稿时,看了一下白宫被闪烁烛光包围的场景。他抬头看了一眼,却发现妻儿也在示威人群中。总统假装什么也没看到:“我没看到一个示威者——我一直在外面。”

蓄意破坏越战计划的阴谋让白宫群英伤透了脑筋。一封伪装成印有“停战行动”抬头的信被寄到国会办公室,宣称静坐示威改到联合车站举行。然而,来自据称是独立的“公民争取和平与安全组织”的更多广告却要美国人因持久的战争责备河内(广告中提到这一组织的主席威廉·凯西,他曾是名情报官员。作为尼克松阵营内的共和党人,他在1960年争取国会席位的战役失败后拒绝了外交关系理事会的工作以巩固他正直人的形象;1971年尼克松提名他为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保守的众议员被说服,开始攻击支持反战的同事不该鼓吹“开小差”,认为这将给“越南人带去无尽屠杀”。政府以仇视越南共产党的美国人为靠山。8月北越释放了两名美国战俘。9月,国防部让他们全国巡回演讲他们的“可怕遭遇”。诚然,被监禁的日子很糟,但随着时间推移,记者发现他们的讲述变得夸张且前后矛盾。国防部长莱尔德对此发表讲话:“很明显,北越违背了最基本的保持人类尊严的标准。”两年后西摩·赫什却在调查中发现了一封国防部的信,在信里,莱尔德宽慰战俘家人,说他也在夸大事实:“如果你们记住了这样做的目的,我确定你们就不会过分担心那些公开声明了。”

同类推荐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名人传记丛书——杜甫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爱因斯坦最为推崇的女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陈筱卿译作,经典作品权威呈现。居里夫人用一生诠释: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把梦变成现实。比成功更可贵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

    《伟大的人物》“在所有成功励志书籍中,是最有力量的读本。”作品写到了爱因斯坦、甘地、丘吉尔、哥伦布、莎士比亚、迪士尼、海伦·凯勒等世界名人,永远塑造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经卡耐基的精彩描述,他们的奋斗精神十分耐人寻味。卡耐基在此教学期间,他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人类共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开创了全新的成人教育领域,主要包括为人处世、人际关系、智力开发、口才演讲、成功推销等问题,并创立了自己的成人教育机构传授这些全新的知识。
  •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名人传记丛书——张良

    担负着光复故国的梦想奔走四方,满怀大义,博浪沙刺杀秦王,洞悉局势,鸿门宴上扭转乾坤,运筹帷幄,楚汉相争决胜于千里之外,在建立汉朝之后明哲保身而急流勇退。书中客观生动地讲述了张良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展现出的卓越才能,以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淡薄处世的一生,他的高尚节操为青少年读者立下了一个典型的榜样。
热门推荐
  • 从港岛开始崛起之黄铜茶壶

    从港岛开始崛起之黄铜茶壶

    开局港岛,可以获取一件低魔道具,你会选择什么
  • 圣寺

    圣寺

    沙漠—不知埋葬多少财富—同样埋葬亡魂—男主就在这样在沙漠中慢慢长大—
  • 女主她有超级金手指

    女主她有超级金手指

    一篇爽文,女主拥有强大的金手指,一朝重生,带着行李爽快的收拾完一家渣渣,拿走他们手里的钱财,光明正大的跑路,积极下乡投身农村建设,虽说打劫的东西比不上她的金手指,但也不能留给他们。踏上绿皮火车,伴随着吭哧吭哧的声音,火车开动了,躺在卧铺上的她,瞧也没瞧这城市的最后一眼。小姑娘会在农村过的怎么样呢?戳进来看看吧,剧情很精彩,跌宕起伏,你会喜欢的。不喜欢的不要喷行吧,作者写个小说也不容易,你要是不喜欢就不要点进来。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前期一些没有提到的线索、消息,会在后面的情节里出现,这是在做伏笔,前面的章节并不妨碍读者的阅读。谢谢大家的支持和点击。
  • 至尊天狐

    至尊天狐

    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天帝责罚他转世为人,去完成一项惊天使命?前世今生的挚爱,固然惹人垂怜,但又是怎样天意弄人的因由,使得他同时深爱上自己的亲姐姐而痛苦挣扎?他有着滔天的谋略和绝世的天赋,以层出不穷的智谋游刃有余地应对这各方强敌;可阴谋的气息却越来越重,亲情、爱情和师生之情,变故丛生,究竟是怎样的一双幕后大手,在推动他逐渐陷入无尽的深渊?且看九尾天狐丰秀·羽,如何修成至尊,拯救三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族往事

    家族往事

    这是一个家族的故事,这是一个百年家族悲凉的故事,这个家族的人在社会上是很有脸面的,但却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一群特殊矛盾的结合体,他们有着富人的贪婪,也有着善者的慈悲,更有穷人的懦弱和智者的思想,他们是这样的一群人,一群挣扎在天使人魔鬼三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结合体
  • 剑魔携香

    剑魔携香

    本为上仙的他们,却痴情凡尘的爱恋,沧桑轮回,心酸过往,重重巨变,剑指苍天,复仇除奸,劈魔斩妖,侠义在胸间,携爱情重走修仙道,漫漫风雨路,妖魔畏惧,人神敬畏,一段刻骨铭心,荡气回肠的江湖儿女情宏伟呈现。
  • 仙默

    仙默

    浮生若梦,画笔成空,笑看人间百世客,尽付红尘烟雨中。古朴少年自边荒走出,以不屈之骨撑起整个人族。问苍茫大界,谁主沉浮。
  •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智圣人生

    诸葛亮,字孔明,时称卧龙先生,三国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人。他生长在汉末乱世,怀佐王之才,抱济世之志,隐世遁名,躬耕于南阳,同时交结四方名士,谈论政治,钻研学问,静观天下风云变幻,自比于管仲、乐毅,有澄清宇内、光复汉室的远大志向。及出山之后,又兼采管申之术,科教严明,德威并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纵横捭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并联吴抗曹,致力于统一事业。尽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但他那宏伟远大的抱负,坚忍不拔的毅力,忠贞不渝的赤诚,超凡绝伦的才智,卓尔不群的人格,达到了儒道法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才德兼备的完人形象。羽扇纶巾的孔明……
  • 重生僵尸修仙

    重生僵尸修仙

    开篇是《僵尸叔叔》,以《僵尸道长》为背景的主角是僵尸的小说,串联了一些经典的僵尸题材电影比如《龙帝之墓》,再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由于时间轴的问题,原著中部分人物关系进行了调整,加入了部分修真元素,比如“妖怪”、“法宝”等书友群:956229096,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