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49500000040

第40章 好大喜功显风流(2)

“万岁爷舒服,奴才就心安了……”

“你不是有话要说吗?怎么又不说了?朕已经赦你无罪了,快说吧!”乾隆帝打断和珅的絮叨。

“万岁爷您说您比不过圣祖皇帝,奴才却不以为然。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语: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和珅顿了顿,接着说:

“当年康熙爷力擒鳌拜、定三藩、收台湾、赶罗刹,的确是呕心沥血为我大清国开辟大片疆土。但是万岁爷您的威名可是远播海外呀!”

“记得是圣朝十二年(1747),大金川首领莎罗奔公开叛乱。万岁爷命张广泗为四川总督,全力进剿。莎罗奔负隅顽抗,致使我大清多次失利。万岁爷又派大学士讷亲前往督师。可是那讷亲趾高气扬,一到前线,就严令三天攻下刮耳崖,否则以军法从事。结果是损兵折将,讷亲自感失误,故负气推诿。过了半年,银饷花费不计其数,而战功全无。万岁爷知道后,立命将张广泗逮治来京,说他‘负恩忘国’,按律斩首。接着传旨,命讷亲回奏。可讷亲尽把责任推给张广泗。万岁爷将讷亲的奏折掷到地下,命侍卫到讷亲家,取出讷亲祖父遏必隆的遗剑,派人送往军前,令讷亲自裁。讷亲自知不免一死,遂用这支祖剑自刎。万岁爷又另派大学士傅恒为经略,增派军队,和岳钟琪分两路进剿。莎罗奔乞降,大小金川遂告平定。万岁爷得知之后,对有功之臣也是大加褒赏,对傅恒优诏褒奖,把他比作平蛮的诸葛武侯,封他为一等忠勇公,岳钟琪封为三等威信公。在凯旋时,万岁爷又命皇长子和诸王大臣郊劳,您还亲自在紫光阁行饮致礼,并在丰泽园赐宴随征将士。”

“在圣朝三十一年(1766),大小金川再次叛乱。万岁爷命四川总督阿尔泰率军进剿,多年无功。于是万岁爷又另派大学士温福督师,以尚书桂林为总督再征大小金川。可用兵数年,劳师靡饷,我大清接连受挫。遂于圣朝三十八年(1773),万岁爷因温福已战死,桂林无功,遂以阿桂将军为定西将军,严令剿灭叛匪。到圣朝四十一年(1776),阿桂将军攻克了大金川的最后据点噶尔崖,叛乱被平息。叛乱头目索诺木和莎罗奔率家族20余人出降。阿桂将军献俘京师,万岁爷亲御午门受俘。索诺木和莎罗奔被凌迟处死,其他族人等有的被杀,有的被监禁,有的被发边为奴。万岁爷封阿桂将军为一等诚谋英勇公,并画像入紫光阁。此役后,改大金川为阿尔古厅,小金川为美诺厅。”

“朕的事情,你还记得很清楚嘛!”乾隆帝懒懒地说。

“万岁爷的事迹已经深深刻在了奴才的心里。而且万岁爷做了连康熙爷和雍正爷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和珅很有资本地说。

听和珅这么一说,乾隆帝立刻来了兴趣,催促道:“快说说,究竟是什么事情连两位贤明先祖都没有做到?”

和珅如数家珍般侃侃而谈:

“那是在圣朝二十年(1755),万岁爷派兵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昔年康熙爷和雍正爷对准部多次用兵,但未根本解决问题,准部时服时叛,成了我大清一块很大的心病。在厄鲁特蒙古内附后,万岁爷审时度势感到形势有利,遂命班弟为定边将军,以归附的阿睦尔撒纳为定边左副将军,分两路向准噶尔部进攻。准噶尔军纷纷投降,接应我大清。我大清也兵不血刃地进入伊犁。叛乱头目达瓦齐见势不妙,率数十人往南疆逃窜。南疆维吾尔族各部纷纷响应我八旗铁骑,摆脱准噶尔的统治。达瓦齐逃到乌什,被维吾尔族人擒获,押送到我营,继而被解送北京。万岁爷痛斥了达瓦齐叛国的罪行,但为了照顾民族关系,赦免了他的罪过,还封他为亲王,让他住在北京,受到最好的待遇。”

“万岁爷在平定了达瓦齐的割据势力后,为了削弱准噶尔部的割据势力,把厄鲁特四部封为四汗,使各管所属。但是,阿睦尔撒纳自恃平叛有功,一心想当四部的总汗。万岁爷并未答应他的这种无礼的要求,但给了他特殊的恩宠,晋封他为双亲王,食双俸。他仍不满足,制造分裂的野心恶性膨胀起来。他不穿我大清官服,不用我大清官印,行文各部‘以总汗自处’,积极准备叛乱。到了圣朝二十年(1755)九月,万岁爷命他到避暑山庄入觐,想调虎离山,消患于未然。阿睦尔撒纳看出了朝廷的用意,在半路上逃回,公开打出了叛乱的旗号。”

“叛乱迅速扩大,驻守伊犁的班弟兵败被杀。圣朝二十二年(1757),万岁爷命衮札布为定边将军,出北路;命兆惠为俨犁将军,出西路。我大清铁骑长驱直入,锐不可当。阿睦尔撒纳仓皇逃入罗刹国。后来,他因患天花病死,罗刹国因畏惧我大清之威严把他的尸体送还给大清。”

“南疆接着又发生了大小和卓木的叛乱。叛乱迅速蔓延,连万岁爷派往南疆的使臣也被杀害。兆惠刚平定了天山北路,万岁爷又命他立即率兵赴南疆平叛。兆惠率领的清军仅三千人,被霍集占率领的一万多叛军围困在黑水,包围历时三个月,叛军始终未被能攻破。万岁爷得知后命驻守乌鲁木齐的将军富德赴南疆增援。霍集占在大清铁骑的内外夹攻下迅速土崩瓦解,霍集占兄弟也被当地部族所杀,这场叛乱最后被平息。”

“万岁爷鉴于准噶尔部屡次发生叛乱,便于圣朝二十七年(1762)在惠远城设伊犁将军,总辖新疆南北两路事务,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统治。”

“朕有打过这么多仗吗?”乾隆帝疑惑地问。

“万岁爷的文治武功可以说在历朝历代都是无人能及的。万岁爷的功绩都笔笔记在了奴才的心里。可以说,万岁爷您是一位十足的十全老人呀。”和珅恭敬地说着。

“十全老人,十全老人……”乾隆帝喃喃地说着,眼睛蒙蒙眬眬,竟然在浴池边睡着了。

【“十全老人”的几种说法】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长寿的皇帝之一,晚年自号“古稀老人”、“十全老人”。年过七十谓为“古稀”。那么,“十全老人”又是什么意思呢?

一种说法是,“十全”乃十全十美之意。乾隆有十七个儿子和十个女儿。当他73岁时,已有了玄孙。乾隆自感“五世玄孙,一堂衍庆”是历代帝王不曾有过的大喜事,便在雍和宫、景福殿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处,写了几块“五代五福堂”的匾额,并自封为“十全老人”。

另一种说法是,“十全老人”的名称来自于乾隆的《御制十全记》,乾隆自负文治武功为古今第一人。乾隆五十七年十月初三,在允准廓儿喀国王拉特纳巴都儿修贡停战议和之后,82岁的乾隆皇帝亲撰《十全记》,记述持政以来的“十全武功”,谕令军机大臣将此文缮写四种文字,勒石树碑于布达拉宫前,“以昭武功而垂久远”。后来则自诩为“十全老人”。

据《十全碑》记在,所谓“十全”者,是说他在位期间的十场大胜仗,即:两次平定准噶尔部,一次征服回部,两次征服大、小金川,一次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一次征服缅甸,一次征讨安南,两次降服廓儿喀。在这些战役中,乾隆亲自遴选将帅,运筹帷幄。每逢将士出征,乾隆都要举行盛大的欢送仪式,战役结束后,都要祭告宗庙,论功行赏。又在紫禁城内建紫光阁,将有功将帅之像绘于其上,赋诗立传,并将缴获的战利品收藏其中。在承德兴建普乐寺、普宁寺、安远寺等建筑,以纪念这些历史性事件,极尽渲染之能事。

而实际上,所谓“十全”其实并非全是胜仗。第一次出征金川,因久战不下而收兵;缅甸之役,一等公明瑞死在小猛育,大学士傅恒受挫于老官屯,被迫允和;出征安南,统帅孙士毅狼狈逃回,提督战死,全军溃败;初征廓儿喀,双方并未正式交锋,自然算不得“凯旋”而归。仅此论功,“十全武功”就有四次“不全”。以取胜的六大“武功”而言,也曾遭受重大挫折,损兵折将,战死于疆场,或因贻误战机而被处死的大臣,人数众多,其中有不少显赫的重臣。而且八旗士卒战斗力疲弱,不敢言战。乾隆帝自己也“庙谟常误”,由于在选将、指挥上的失误,都曾导致军事上严重受挫。

这十场战役的起因与性质不同,况且并非十战全胜,称之为“十全”,颇有文过饰非,讳败言胜之嫌。但经过这些战役,奠定了中国疆域广阔,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乾隆皇帝也是功不可没的。

【乾隆下江南有哪些趣事】

说起乾隆六下江南,无论是官方史籍还是民间野史都有许多记载,有颂扬他修堤筑堰、功泽千秋的,也有说他风流成性、迷恋在江南美景中的,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退醒庐笔记》卷上中记载,乾隆南巡道镇江,住在金山寺。相传有一日一位方丈,随同乾隆到江边散步,乾隆见江上舟楫来来往往,十分热闹,便戏问方丈:“你可知江上船有几艘?”方丈从容答道:“两艘而已。”乾隆笑道:“这江上舟楫来往如织,帆樯林立,怎么可能只有两艘?”方丈答道:“我只看见一艘为名,一艘为利,名利之外,并无他舟。”乾隆听后连声说好。

乾隆又见江边有卖竹篮的,就问这个东西做什么用,方丈说装东西的。乾隆也想学方丈玩禅机,便刁难说:“东西可装,南北就不能装吗?”方丈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木类金类之物,篮中是可以装的。南方丙丁属火,北方壬癸属水,竹篮不能装水火,是以把物件称为东西而非南北。”乾隆点头称是,长了见识。

众人走到寺门外,乾隆一时手痒,爱到处题词的老毛病又犯了,便提出到照壁上给和尚们题一匾额。词臣们随后拟了“江天一览”四字,乾隆一时眼花没看清楚,误以为是“江天一觉”,随即挥笔立就,群臣见后相顾愕然。这时,方丈出来打圆场,说:“红尘中人苦于罔觉,果能览此江天,心头一觉,即佛氏所谓‘悟’一之旨也。好匾!好匾!”随后便让工匠镌刻挂上。据说此匾至今仍在。

和康熙南巡相比,乾隆六下江南明显要奢侈许多。康熙南巡的时候还比较简朴,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途中经过丹阳、常州、无锡,昼夜行船三百六十余里,一路上没有停留,也就没有给地方上带来负担。而且,康熙南巡时主要是住在地方官员的官邸,只在扬州、杭州等地建造了少量行宫。而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总共建造了30个行宫,整个南巡船队共有一千多只船,一路上吃的、用的都由沿途各地事先做好准备。

乾隆在第六次南巡回来后,曾写下这样两句诗:“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足见他对江南的无限眷恋。但乾隆不知道的是,他的六下江南,既靡费了巨量的金钱,又给当地的老百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要是乾隆他再来一次的话,老百姓可是要叫苦不迭了。

乾隆在位60年,执政63年。前期励精图治,取得康乾盛世,大清百姓幸福安康;后期六下江南,大兴土木,浪费人力物力,把多年积攒的财力浪费一空。是他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也是他亲手将它拖向衰落。

同类推荐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狼烟烽火并起,天下波谲动荡,就连江湖也是血雨腥风,是仗剑行侠拯救苍生,还是为报仇雪恨不惜出卖灵魂,一错再错?风云本是两兄弟,本书以二人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他们不同的遭遇为故事,善恶正邪只在一念之间,愿每一位心中的侠义不灭。
  •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

    黎野一个初中生因为阴差阳错的来到了另一个位面的世界,这边却还是在古代,有着强大的武者,有着自己想要保护的女人,自己保护的国家
  • 那些年你不知道的西游记疑点

    那些年你不知道的西游记疑点

    颠覆你这些年看的西游记---------解析那些西游疑点
  • 隋朝大老板

    隋朝大老板

    苏游穿越到隋朝成了个商人。商人,得财货下等,得权势中等,得天下者!看苏游如何权倾天下,富可敌国!
  • 明朝大忽悠

    明朝大忽悠

    诸位看官,请看此君,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忠厚善良皆不沾边……正所谓,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明朝从此不再只有苦力、悲催、特务和起义,因为有了个奇葩王孝棠,他英俊潇洒机敏过人,天赋异禀(穿越福利)勇往无前,他的人生格言是,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王孝棠,大名府魏县人也,吃喝嫖赌坑蒙拐骗也。吃出一个中原从此无饥民,喝出一个中华第一美酒林嫖出一个八大名妓赛天仙,赌出一个前程似锦如扶云坑出一个四夷臣服万国朝,蒙出一个皇权却被相权挠拐带多少妖娆美女把郎念,骗了多少江山留中华子孙。
热门推荐
  • 天问乾坤

    天问乾坤

    姐姐,你告诉父亲,我绝对不会放弃,我会回来的!地域划分(九重天):一重天——清华域;二重天——暮云域;三重天——齐玄域;四重天——破魂域;五重天——御机域;六重天——六转域;七重天——梦幻域;八重天——镜中域;九重天——神意域。修为境界划分(十二道):练体道、奠基道、集气道、凝气道、合晶道、化元道、元变道、修魂道、破体道、悟天道、合天道、问天道。
  • 捡个极品帅哥是傻子

    捡个极品帅哥是傻子

    冰山美女莫蓠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捡到呆傻极品总裁暖男帅哥莫枫寂灭的心开始消融可是为什么你父亲和妈妈照片上的那个人那么像再见了哥哥虽然很爱你……
  • 诛天化元记

    诛天化元记

    天地灵气有三级,初灵避尘凝元境;天地元气有三阶,合魂炼魄无量劫。————————我拥有可修真的资质,却修不出灵气!我拥有成修真者之心,奈何上天无情!————————然而,这真的是上天的安排么?非也,非也!
  • 藏在回忆里的人

    藏在回忆里的人

    如果暗恋是一首诗,她想正是他赋予了这首诗最美的旋律。她常常在想,如果不是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她永远都只会单纯的像个孩子,笑着、闹着。不会有那么多错过,不会有那么多午夜梦回。而当她披上了嫁衣,才发现一切原来都还不晚。
  • 一生一世一缘人

    一生一世一缘人

    讲述的是一个记忆力有点问题的小姐与邻居学霸富少的故事,错过再相遇,有缘的人最后都会走到一起。
  • 幻灵时代

    幻灵时代

    在这个全民修神的时代中,会遇到娇小迷人的精灵,圣洁美丽的天使,统帅全族的虫族女王,不老不死的守陵人,神秘莫测的光族,在神战中差点灭亡的人类。全民修神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里魔法,斗气,炼金,机械,修真,神灵,符文将结合在一起迈向新的纪元。
  • 混沌导师

    混沌导师

    混沌学者拉泽尔,被命令到地球上对一个凡人学徒进行单独指导培养,他以为他已经知道这次任命背后隐藏的目的,然而短暂的平静过后,就是令他也瞠目结舌的奇妙展开。
  • 妃来萌物

    妃来萌物

    前方高能预警,外星人出没,男主请注意!嘟嘟嘟......危险扫描中....扫描完毕。姓名:K77性别:女爱好:???性格:逗比二货某外星女:作者大大,给我来一碗西红柿伴男主!
  • 恋爱少女复仇记

    恋爱少女复仇记

    他们在一场婚礼的遇见,从此一见钟情。10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却不知道彼此的身份因为一场意外,他知道了她的身份,很后悔,有一次喝醉了,被有心的人抓到了机会,把照片放在了婚礼上,她哭着跑走了,出了一场车祸,失忆了(假扮的)!复仇之后,自己没有一点快感,死后穿越到一个废柴小姐身上,遇见了一个和他一模一样的人······
  • 乱入八荒

    乱入八荒

    谁说男主出身一定要废,谁说重生一定在下界,谁说女主背景一定强大,谁说男主一定要救女主,额不对,谁说女主会这么倒霉,每次都要男主去救。这本乱入八荒将推翻一切。。。境界: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洞虚、大乘、人仙、地仙、天仙、金仙、大罗金仙、玄仙、太乙玄仙、仙君、仙帝、帝尊。我自认为是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