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3400000012

第12章 忍是人生的大智慧(2)

困苦、伤痛、艰难、挫折、孤独、寂寞……几乎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程中都经历过这样的磨难,当你不甘心命运的安排但又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之时,你必须也只有学会忍耐。忍耐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会遭遇它。忍耐的感受是痛苦的,所以忍耐本身也是一件艰难的事情,但是如果经不住忍耐的考验,我们的人生将会是一片苍白和不堪一击。

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总结自己的体会:

我是个没太多耐心的人,以前一点小事都能让我上火。工作后,我发现自己成长最快的就是自己的忍耐力。为了明天的面包,你不得不学会忍耐。

作为销售,接触的人形形色色,想看看这世界有无轻松,又挣钱多的好差事。结果是看来没有!作为没有关系或是物质基础的人,要想生活得幸福美满,必须得靠努力工作——忍耐,去挣自己的面包。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人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拿给在井架顶层的主管。年轻人抱着盒子,快步登上狭窄的、通往井架顶层的舷梯,当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主管只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又让他送回去。于是,他又快步走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而领班也是同样在盒子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次送给主管。

年轻人看了看领班,犹豫了片刻,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井架的顶层时,已经浑身是汗,两条腿抖得厉害。主管和上次一样,只是在盒子上签下名字,又让他把盒子送下去。年轻人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下舷梯,把盒子送下来,可是,领班还是在签完字以后让他再送上去。

年轻人终于开始感到愤怒了。他尽力忍着不发作,擦了擦满脸的汗水,抬头看着那已经爬上爬下了数次的舷梯,抱起盒子,步履艰难地往上爬。当他上到顶层时,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慢条斯理地说:“把盒子打开”。

年轻人撕开盒子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是咖啡,另一罐是咖啡伴侣。年轻人终于无法克制心头的怒火,把愤怒的目光射向主管。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此时,年轻人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声把盒子扔在地上,说:“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扔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发泄了出来。

这时,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他说:“你可以走了。不过,看在你上来三次的分上我可以告诉你,刚才让你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这就要求队员们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很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这最后的一点点,你没有喝到你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功亏一篑。就差那么一丁点。没有忍耐,哪儿还有饭碗?

一位著名的实业家在给他的儿子的信中这样说:得知你退出花旗银行董事会的事情。我当然理解你为什么这样做,你已经无法继续忍受同仁们的某些做法,更不想继续屈从于他们。

但是,你的决定是否明智,似乎还有待于时间来证实。理由很简单,如果你不主动放弃花旗银行董事的职位,而是选择留在那里,或许你会得到更多。

这也就无怪乎德国职场有另类培训——主管需习武操体忍受教练打骂。

德国有家训练营,原本是提供安全训练及自我防身术的课程,不过近来针对企业主管所开设的对抗压力训练,也很受好评。学员们透过严苛的体能训练,不但可以解除压力,也可以训练坚强的意志力。训练营的学员表示,“在我的工作中有太多的压力,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同时发生,我在这里2个星期了,我觉得情绪得到发泄”。

好汉也吃眼前亏,目的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发展,这与为五斗米折腰一样。在文学作品中,描述一个人不慕富贵穷得有志气,经常会用“不为五斗米折腰”来表达。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残酷的生存环境不容许我们这样做。人无论怎么立志高远,胸怀大志,也得屈服于生活的压迫。生活是一个无比深广的海洋,浅滩暗礁星罗棋布,让你无处躲藏逃匿。而人不过是一艘小船,行进在颠簸的大海上,它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航向遥远的彼岸,而是如何能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存活下来。

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老故事,说三月的佛堂里坐满了前来听禅的信徒,大师的说禅一板一眼,枯燥乏味,加之外面春意融融,很容易让没有耐心的人昏昏欲睡。说禅还没有进行到一半,全场的人几乎都打起瞌睡来,只有一个人依然正襟危坐,专心致志地听着大师深奥的讲解。

看到他听得那么认真,旁边有个人劝他:“大家都在打瞌睡,你何必聚精会神听那单调乏味的佛理呢?这哪有睡觉舒服”?

他笑了笑说:“你说得对,我也动过想睡觉的心。但就在我眼睛快要闭上的那一瞬间,我突然想,为什么不试试自己在这种情况下的忍耐力有多大呢?听了一半,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我就提醒自己:下次争取忍耐得更好一些。如果以这种耐力去面对人生当中遇到的种种难题,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呢?我决定忍耐到底”。说完,他又专心致志地听起来。

几年后,这个人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名字叫朱元璋。

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哲理就是朱元璋在耐心听禅的时候悟到的,也正是这句话,让他把一切抛诸脑后,发动了起义,推翻了元末腐朽的统治,建立了自己的大明王朝。

做人做事,先比才能,再比智慧。如果才能不足,智慧用尽,那就比耐力吧。耐力是个金刚钻,凿去表面的浮躁的心态,片面的眼光,纷繁的过眼云烟,用心于自己所确定的目标,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成功。

忍耐是消除误会的好方法

忍耐也是交友的智慧。之所以这样说,有很多理由,这里择其要说几点。

比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有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性格不合也要交朋友,那就要忍耐;二来,各个人之间,出身、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不同,造成的生活习惯、爱好等等也不同,要交朋友,就要忍耐;三呢,大家未必做同样的事情,未必同样的专业,所谓话语方式也就不同,要交朋友,那就要忍耐。再比如,为芝麻大小事争执;再比如,谁多了谁少了……你都计较,你都不忍忍,那这朋友是交不成的。交了,也不会长远。

所以,要忍耐。忍耐真的是交友的智慧。当然,前提是没有根本的、没有你死我活的冲突。还有许多可说,我们也只能拣主要的说。

老话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这句话有典故,说的是西晋武帝司马炎于公元265年即位后,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仍占据长江下游、福建、两广地区。晋武帝为了灭吴,派尚书左仆射羊祜(221—278年)都督荆州诸军事,以决定平吴之策。

羊祜赴任后,首先推行睦边政策,取得江汉一带民心,随后提出伐吴之计。羊祜分析了敌我双方形势,认为:如果能以梁州(今陕西)、益州(今四州)之师水陆并进,以荆楚(今湖南湖北)之兵进夏口,徐、扬、青、兖(今江苏、山东)四州之兵进秣陵以为疑兵,一旦突破,吴内部必生离散之心,很快即可平吴。

司马炎很赞成他的作战方略。可是当时北方边界时常受到侵扰、屡吃败仗。由于有后顾之忧,朝中一时还下不了南进伐吴的决心。羊祜又上表陈述意见,认为:南平则北必定,应速决伐吴之计。对羊祜的主张,朝中议论纷纷,武帝也动摇不定,致使计划搁浅。为此,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于后时哉”!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后渐变成“不如意事常八九”,又加了“可与人言无二三”,含义发生了变化,表示不称心如意的事不少,但能与人讲的却是不多。形容有难言之隐。

现在说句话,主要形容的是交友之难。可是,我们还必须交朋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很好。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很好。但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是业务、工作、同事、邻里等朋友,这样的交友,给你建议,忍耐就是智慧。

朋友之间反目,或者交不成朋友,许多时候是源于误会。

消除误会,大家就能和好如初。而消除误会的办法,首先是忍耐,要把事情搞清楚,要忍耐;解释,要忍耐;缓和关系,再到和好,还是忍耐。

就像郑秀文那首歌唱的那样,用忍耐克服美丽的误会。

在忍耐中寻觅机会

人生是由无数个机会与失落构成的。

抓住机会的就是成功者。少有机会或根本没有把握住机会的,就是失败者。

怎样抓住机会?怎样把握机会?

忍耐是最有效的法子。

我们看看美国实业大亨洛克菲勒是怎样在自己的创业与发展的路上,运用忍耐这个策略的吧。

他说:我知道,屈从是思想的大敌,也是自由的狱吏。然而,对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而言,保持必要的屈从与忍耐,恰恰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成功策略。追溯过往,曾经我忍耐过许多,也因忍耐得到过许多。

在我创业之初,由于资金缺乏,我的合伙人克拉克先生邀请他昔日同事加德纳先生入伙,对此我举双手赞成,因为有了这位富人的加入,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有能力做、只要有足够资金就能做成的事情。

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克拉克带来了一个钱包的同时,却送给了我一份屈辱,他们要把克拉克一洛克菲勒公司更名为克拉克一加德纳公司,而他们将洛克菲勒的姓氏从公司名称中抹去的理由是:加德纳出身名门,他的姓氏能吸引更多的客户。

同类推荐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做不浮躁的员工

    做不浮躁的员工

    本书是一本针对时下普遍存在于公司职员中,尤其是初入职场的菜鸟、或正处瓶颈期的员工的一些焦躁、烦躁、抱怨等不良情绪,进行分析,并尝试进行心理疏导的职场必读书,是一本具有端正员工工作态度的功能之书。
  • 哈佛剑桥学得到系列:决定成败的心理素质

    哈佛剑桥学得到系列:决定成败的心理素质

    本书综合了包括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在内的当今世界最新的育才理念以及现代人才学、成功学、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出了培养成功心理素质的18个重要方面,包括战胜自我、自信心、进取心、性格优化、情绪控制、自我暗示、心理调节、爱心、感恩、善待生活、走出逆境等众多内容。
  • 做人处世的金科玉律:杰出人士的六大人生感悟

    做人处世的金科玉律:杰出人士的六大人生感悟

    做事先做人,这是众多成功的杰出人士的人生感悟。那么如何做人?怎样处世?考察中外成就大业者的毕生历程,可以探寻与总结出追求卓越者不可不知的六大金科玉律,这就是:忍让,但不能过于软弱;内方,但须外圆;面厚,但不可心黑;诚信,但不要太老实;求利,但不要独利;高明,但不可太精明。做事不可功败垂成,处世须防过犹不及,这就是从生活中总结出的辩证法,也是作者在总结众多杰出人士成功的人生经验基础上感悟出的处世真经,以此奉献给广大读者。
  •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的把握(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机遇对于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机遇来了的时候,如果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这时机遇只会让我们悔恨。为了等待机遇,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诚心去做好准备。作
热门推荐
  • 白骨骑士

    白骨骑士

    魔法天赋+战士天赋≠主角。文明的更替下,拥有魔武双修天赋的人,在这个新时代比比皆是,谁才能脱颖而出,成为这个时代真正的王!
  • 捡个狐狸当相公:一见钟情

    捡个狐狸当相公:一见钟情

    夏倾城和几个姐妹打赌输了,惩罚就是去自家小树林里采药。却无意中碰到了一只傲娇小狐狸,并且这只狐狸赖上了夏倾城。夏倾城和小狐狸狐小言之间需要经历多少才能修成正果呢?请看下文啦啦啦。【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 温神驾到

    温神驾到

    神二代温良自小顽劣不堪,屡次闯下大祸。界神一怒之下将他贬到蔚蓝星流放百年,望其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故事就从这里开始。……2020温神驾到,阳光普照。
  • 毁灭传承

    毁灭传承

    当九幽帝都被魔掌控,灭世的伟力将要再次来到这个世界上,上古传承的世纪卷轴将要打开,传承万载的远古家族能否抵挡这股来自黑暗的力量?上古世纪千百年的兴衰,是否要重现远古纪元的覆辙?
  • 云舞清扬心梦雪

    云舞清扬心梦雪

    云舞清扬,心梦血。帕湖之约,盼君归。古人曰:爱情是一个错过了,就要用一辈子作为代价的东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道之道

    寻道之道

    这是一个凤凰变成麻雀的故事,这是一个主角宠儿变成配角路人甲的故事。蓬莱守门仙童,一朝醒来竟变成了异界的大罗金仙,机缘天天来,境界日日涨,一跃成神,再跃神王,三跃开天辟地,与天齐寿,四跃——道境溃退,道体朽烂,神志消亡!这时她才发现所谓的合道成神竟然是一个最大的心魔幻境,不得已夺舍重来。然而再来一遍,哪条路才是真正的通天大道?主角曾经是天道的宠儿,走到尽头之后,却突然变成天道弃儿,世界配角。她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变成了给新的天道宠儿准备的礼物。她也跌落神坛变成了路人甲,险些为新主角生,为新主角死。如此,还需要修道吗?当曾经的一切都证明是个错误,她又应该何去何从?
  • 我是一只哈士奇

    我是一只哈士奇

    我是一只狗,一只英文名叫dog,中文名叫道格的狗。作为一只会说人话的狗,我的压力很大,保不住哪天就被抓走切片了。而现在,我的铲屎官居然把我丢给了一个叫单小飞的宅男,自己逍遥快活了。在和单小飞生活的日子里,我真是受尽了苦痛折磨。但是也经历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现在,我谨以此文,来写下我和单小飞的奇异冒险。请大家支持我,汪汪汪……
  • 首席缚爱:溺宠天价影后

    首席缚爱:溺宠天价影后

    苏家二小姐苏菲出道不到一年红遍圈内圈外,各种绯闻和丑闻隔三差五屠版各大平台头条。最近她还不要命的蹭上当红影帝的热搜。作为慕氏集团的掌权人,娱乐圈只手遮天的影帝,慕思诚最讨厌的就是炒绯闻。就在吃瓜群众等着苏菲被封杀的时候,她却在圈中混得风生水起。当大仇得报,苏菲打算抽身离开时,慕思诚却霸道的堵住她,“你接近我之后,我陪你吃陪你喝,陪你到处狐假虎威,甚至还陪你睡,现在想一走了之,你当我的便宜那么好占?”苏菲冷眉一挑,“那你想怎么样?”慕思诚不理会她的挣扎,强势把人拖到民政局……
  • 自动自发(全新修订典藏版)

    自动自发(全新修订典藏版)

    1899年,阿尔伯特·哈伯德根据美西战争中罗文中尉的事迹,创作了一篇名为《致加西亚的信》的文章,刊登在《菲士利人》杂志上,引起了巨大轰动,到1915年作者逝世为止,该书印数高达4000万册。一个世纪以来,该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许多政府、军队和企业都将此书赠送给公务员、士兵和职员,作为培养公务员、士兵、职员敬业精神的必读书。《自动自发》是阿尔伯特·哈伯德商业思想的完美结合,涵盖了勤奋、敬业、忠诚、自信等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该书是对《致加西亚的信》一书更深入、更详细的阐述,是一部所有公务员、公司职员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