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3100000010

第10章 积累丰富的学习能力(5)

吉格先生在纽约市卡耐基学院当讲师时,他曾经遇到了一位60多岁的杰出推销员叫爱德。爱德做的是广告生意,他的年薪有75000美元。这笔收入在当时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一天晚上,吉格先生下课后跟他闲聊时,诚恳地问他:“为什么你要参加三位讲师合上的班级,而三位讲师的薪水加起来还没有你的多?”爱德笑着回答说:“吉格,我告诉你一个小故事。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有一次,我父亲带我到我们家的花园去了一趟。父亲可能是邻里中最好的园丁,他喜欢在花园里工作,并且以此为荣。我们走了一趟以后,父亲问我学到了什么。当时我惟一见到的事情就是父亲显然在花园中做了许多工作。这时,他有点不耐烦地说:‘孩子,我一直希望你能观察到,只要蔬菜是绿的,它们就能生长,一旦成熟,它们就开始枯萎。”’

彼得·杜拉克说得好:“知识必须经过不断的改良、挑战与增加,否则,它就会消失。”

中学生们会花钱去修饰我们的外貌,但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要花同样的代价去修饰我们的头脑?中学生应该定期地读书学习来满足精神的饥渴,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加油,如果这样,我们成功的机会就越大。

一个人在饥饿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靠吃饭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每天填饱自己的肚子,我们又该怎样充实我们的心灵?大部分人都是在意外或偶然的情况下才会充实它。例如,在很方便或没有其他事可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我们平时常常说没有时间,这是一个可笑的借口,如果我们每天有时问去填饱肚子,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花点时间来充实那几乎是无价的头脑部分呢?

在许多场合,我们会遇到一些沮丧、消极、失败、忧郁、破产,以及不快乐的人,这些人是属于消极阶层,却又都不愿意再充实他们的心灵。他们都迫切需要知识、信息与灵感,但是,他们却一直拒绝参加研讨会或是阅读好书、听录音。我们倾听这些人的谈话真是有趣,也许我们该用“悲剧”这个词来形容。当我们提到成功的人,并谈到他们如何乐观与积极时,消极失败的人会说:“他们的积极与乐观一点也不值得奇怪,因为他们一年赚50000美元。如果我一年能赚50000美元,我也会积极的。”消极失败的人认为成功的人每年赚50000美元,所以他们会很积极。这显然是因果倒置。成功的人之所以能够每年赚50000美元,是因为他们有正确的心理态度。可惜的是,空虚的头脑和空虚的肚子不一样,要是空虚的头脑也要填满一些东西才能让主人满足的话,那该有多好。

所以,任何人在今天都不敢说:我的知识已经够用了。在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中学生都要确立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决心。只有终身学习,不断接受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走向成功。

不断地充实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习作为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书到用时方恨少。面对越来越快的知识更新,中学生如果不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心态就会如同可怜虫一般陷入难以自拔的心理困境中,当然,这一点,即使是大科学家也难以克服而必须加以正视的。

请看下面一组数据:

19世纪以前,蒸汽机从发明到投人生产用了100年(1680年~1780年),蒸汽机车用了34年(1790年~1824年),柴油机用了19年(1878年~1897年),电动机用了57年(1829年~1886年),电话机用了56年(1820年~1876年),无线电用了35年(1860年~1895年),但进入了20世纪以来,雷达只用了15年(1925年~1940年),电视机用了12年(1922年~1934年),晶体管仅5年(1948年~1953年),原子能利用从发现原子核裂变到第一台原子反应堆建立只区区3年(1939年~1942年),而激光器从实验室发明到工业上应用则仅仅1年。有关资料介绍,在1885年~1919年间,一般发明到它在工业上应用的“成熟期”,平均是30年,从生产到投入市场平均是7年。但在1920年~1944年间,这些时间相应地变为16年和8年,而在1945~1964年间,则分别缩短为9年和5年。

急速膨胀的知识把我们的生存空间都压小了,许多人感叹:世界越来越小。这当然是相对的,它的实质是人类知识扩张,人的头脑变大。这种相对转变,恐怕当年书写《孙子兵法》的孙武和制造“木牛流马”的孔明等人都无法想象。他们是智者,但与今天能装配每秒百万个推论的系统专家相比,不过是小菜一碟。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成为更新知识必不可少的途径。爱因斯坦在建立了狭义相对论之后,进而想建立广义相对论,但由于他的非欧几何知识不足,险些使广义相对论的建立成为泡影。于是他又花了几年的时间去学习数学。补上非欧几何的知识,最后终于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中学生应当不断地充实、更新知识,才不会使本来充实的头脑变得空虚。如何更新知识?第一步便是我们现今的教育制度。人们要求教育承担起更多的任务,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教育在更新知识上发挥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教育制度存在着种种问题,它既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节奏,又不适应相应的开放要求。因此,有些中学生在校攻读时还没有成熟、未引起人们重视的新知识,在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很可能已经开始陈旧了,甚至过时了。据统计,一个大学生在校获得的知识的5%~10%是将来必需的,而90%~95%的知识是在工作以后不断学习中而获得的。

读书,是掌握知识的法宝

中学生还需要读书吗?我们现在有看不完的电视节目,有奇趣无穷的网络世界,有永远也玩不完的电子游戏,还有广播、电影、各种俱乐部、迪厅、沙龙、康乐宫……

我们的时间不够用了,虽然是双休日,八小时工作制,还有那么多长假,但我们仍然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这点儿时间,哪能排得下我们满满的日程表:泡吧,跳舞,打牌,上网聊天,咖啡馆约会,“情人节”要买花,圣诞节要寄卡,还想到海南三亚的沙滩上去晒日光浴……

其实,我们也并非贪玩的人,我们有很多正事要做:炒股,换汇,做汽车和房地产生意。各种应酬,开各种大大小小的会,还有连年过节到领导家和关系户那里联络感情……

车子、房子、票子,一个也不能少,车子要好了再好,房子要大了再大,票子要多了再多!

人变得浮躁,很难静下心来读书。

但是,这并不说明读书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已不再重要。读书不但仍然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还是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生活,以至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的非常好的方式。

在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所谓读书,是广义上的“读书”,也许我们用学习这个词更为恰当。中学生们今天可以读纸质的书,也可以读“电子书”、“网络书”、“音像书”。总之,可供学习的一切“书”,中学生们都可以读。

读书,或者叫学习,是我们掌握知识的法宝之一。人非生而知之,都是通过后天的直接实践和读书学习获得知识的。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比,后者占的比重更大。利用书籍,我们能使自己在短暂的人生中,学习那些超出自己所能体验的数个世纪之前的智慧。17世纪的丹麦医学家巴兹林说过:“假如世界上没有书的话,就没有神、没有正义、没有自然科学、没有完美的哲学、没有文学……而且,世界上的一切,都仿佛在黑暗之中。”

一本好书通常是作者多年或一生智慧的结晶,中学生以短短的几小时或几天的时间来换取这些智慧,真是一件幸运的事。爱迪生说:“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我们应该这样来提高读书的自觉性。

中学生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1991年,美国企业界就有人认识到知识价值和知识资本的重要性,认为“现在资本意味着知识,而不仅仅是金钱。”世界财富将转移到知识资源掌握者手中。

人类正在脱离工业文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文明时代。在这个时代,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拥有更多的主宰权。

在今天,谁没有知识,谁就可能被淘汰。知识当然要通过实践来最终学到,但除了没条件读书的人外,完全靠在实践中摸索,那是愚蠢的人的做法。当然,书本知识要和实践结合,但不读书,又从哪里得来书本知识呢?

有远大志向、渴望为人类做出大贡献的中学生自然要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就是我们一般常人,要求职,要胜任工作,要想挣钱,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没有足够的知识也是不行的。我们羡慕计算机软件人员的高薪,但要知道,他们是靠知识才挣来不菲的报酬的。为拥有专业知识,他们付出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远比我们要多。你要去做财务总管吗?你怎能不懂财务的知识?你要在股市上赚钱,你就应该有起码的证券知识。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电子商务、资本运作、企业管理、国际金融……你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你就得读书,就得学习。知识的更新非常快,你必须有终生学习的心理准备。

一切东西都可以满足,金钱,住房,汽车,享乐……只有读书和学习不可以满足。在这方面,要永远不知足。

徐特立说:“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惟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

有人说:“我已经有了够花几辈子的钱,我干吗还要读书学习?”当然,你可以不读书了,但你今后的人生必定是庸人的人生,愚人的人生。王安石说:“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这个“贵”,是指气质的高贵,人品的高贵。你愿意当一个没有知识修养的土老财吗?

古人讲:开卷有益。读专业书,有益于自己的工作。读杂书,则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读优秀人的书,则可以培养自己高洁的情怀。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谨,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严,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话精辟地说出了读书对人的修养的益处。

也有人说:“我也想读书,可实在是没有时间。”真没有时间吗?鲁迅说:“我是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在读书写作上了。”雷锋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你只要挤就会有的。”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他读书是在“三上”:马上,枕上,厕上。

当然,读书也自有学问,不是只要读书就能获益。

1.读书要有选择

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我们必须学会这样的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的读物。”俄国另一位作家屠格涅夫说:“不要读信手拈来的书,而要严格加以挑选。要培养自己的趣味和思维。”读书要有选择,不仅是因为书籍很多,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更重要的是书籍中良莠不齐。不加选择地读书,很可能读了一堆“垃圾书”,不但白白浪费精力,还使自己思维混乱、趣味变得低下。在图书的选择上,可以听听父母、师长和名家的推荐意见。在美国,就有为中学生规定的20多部必读书,其中文学、哲学、自然科学都有,还包括《共产党宣言》。中国教育部门也为中学生规定了一批必读书,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古典名著。其实这些书,对于那些没读过的成年人,也是值得一读的。

2.读书的面不要过窄

读书的目的有多种,有的人读书是为了消遣,有的人是为了学习实用知识,也有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从读书的最佳目的讲,我们应该在消遣和实用之外,更注重人生的充实。这就不是只读些武侠及言情小说等消遣性的书就可以了,更应该读一些优秀的文学和社会科学读物、科普读物和哲学读物也应该读一读。这样读书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和心胸,有助于人格的完善。读书也不要只读自己偏爱的作者一家的书。鲁迅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读书要消化

读书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是图“眼饱”。这就如同吃了许多食物,胃部却没有消化吸收,只会对身体有害。徐特立说:“我读书的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的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书籍不仅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哑口无言的,就是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而不会从死字母中吸取思想的人,也是哑口无言的。”

4.精读与泛读

为了解决书多和时间精力有限的矛盾,聪明的读书人都采取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办法。就是对于必须读的书仔细阅读,而对于只需大致了解的书则粗略一些。陶渊明好读书,他的方法是对已知的内容或不重要的内容“不求甚解”,而对于重要的内容或有新意的内容则“每有全意,欣然忘食”。鲁迅一生读书很多,除了许多书他是精读外,对其余的书则采取“随便翻翻”的办法。泛读也决不是不动脑子的机械读书,而是先则注意其中的闪光点,一有发现,这闪光点的部分就会成为精读的内容。这种读书方法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作为读书经验尚少的人,还是应以精读为主,宁可初期读得慢一些,也不可“一目十行”地囫囵吞枣。

读书还有许多好的经验,如作读书笔记、摘录、背诵好的文章等,如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书是书,输是输;有书不会输,输的不会是书;输了要认输,不要任书;看书不会输,不看书就会输;怕输的人看见人家看书他也看书,看书的人喜欢别人看书,他一点也不怕输;怕输就不能无书;无书不怕输也会输;无书又怕输肯定输了又输。

中学生们,读书吧!读书能使你成为完善的人。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后人。

同类推荐
  • 破茧而出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 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全方位婴幼儿喂养全书

    本书指出了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根据宝宝的成长特点,为妈妈准备了详细的阶段喂养方案。此外,还为妈妈提供了200多道辅食,50个宝宝常见疾病的食疗方案,100个关于宝宝换乳和辅食添加方面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还根据宝宝的营养需求,为妈妈提供了极具应用价值的宝宝营养计划和各种辅食的制作指导。
  • 营养师指导:健康宝宝怎么吃

    营养师指导:健康宝宝怎么吃

    本书介绍了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及分阶段给出宝宝辅助食品添加的原则及经典食谱的制作方法;各月龄宝宝的身体发育特征及所需要的营养、适宜制作辅食的食物。另外,本书还针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宝宝食品进行选择性指导,告诉父母如何选择宝宝吃的奶源,如何分析宝宝奶粉的营养含量,如何让宝宝顺利接受配方奶等知识,使年轻的父母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不会因没有经验而手忙脚乱,也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喂养方式,从而科学地喂养宝宝,使宝宝的成长更健康。
  • 父母教练

    父母教练

    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走上“父母”的岗位,步入漫长的教子育儿之路,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工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懂得如何做好这份工作。《父母教练》是一本以转变家长身份为手段来实现成功的家庭教育的指导书,帮助父母从自然赋予的父母身份转型到教练身份,让孩子成为成长的主体,并帮助孩子寻找天赋、塑造品格、激发潜能、认可自我。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热门推荐
  • 风临天下:女王很给力

    风临天下:女王很给力

    某小恶魔摸摸小琼鼻,她好像也长得不错,当晚某小恶魔果断把自己给卖了。某日:“辰”撒娇卖萌加拉衣袖,某人侧身无视加冷哼,“辰?”泫然欲涕,某人望天望地不看她,“紫天辰!”河东狮吼,无视再无视。“呜呜,你欺负我?”上一秒河东狮吼的,立刻化身林黛玉。
  • 一生为倾一誓天下

    一生为倾一誓天下

    此文为不定时更新短篇文,一卷为一个短篇,奉上第一短文简介:天宫有一奇花,名唤情花,顾名思义,情之所至,情花自开。相传,一男一女遇同一株情花,便可以结下情缘。三人遇同一株情花,便是三人的纠缠。王母为斩断众仙情缘,下令,天宫不得出现情花,将情花驱逐于冥河——忘川河畔,由曼珠沙华看护。由月老栽培,用花苞为引用来制作月老红绳,牵引世间情爱。
  • 神幻仙缘

    神幻仙缘

    一位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书生,在上京赶考的路上却因路见不平,唤醒了沉睡已久的记忆,同时也邂逅了命中的那个她,彻底走向了另一条人生之路。新的神话从这个波澜不惊,清淡乏味的时代展开,一幅幅雄壮豪迈,波澜壮阔的画卷,慢慢呈现。取经归来的悟空,还未下凡的三圣母,正在聚齐的八仙,这原来是一个有滋有味,超然自在的神话体制。随着书生一起慢慢回归的上古众神,当初究竟为什么沉睡而又为什么轮回?
  • 告诉你我有异能了吗

    告诉你我有异能了吗

    你怎么知道我有异能,我记得没告诉你我有异能啊!作者更新完全看心情(#-.-)还有推荐小说阿宅动漫狂想曲
  • 受用三水要行法

    受用三水要行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

    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

    《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主要内容:科学童话的科学性,首在于其选择的科学材料是不是真实、新颖,有没有错误成分。科学童话的思想性,在于宣传科学精神,普及正确的科学世界观。科学童话的艺术性,内涵比较丰富。《琥珀珠》列入接力出版社《小学语文新阅读》,以及台湾一个同名选集;《小英子迷路》列入20多个低幼选集,被澳大利亚小学语文选为学习中文教材;《小河里的老妖精》列入《童话报》1998年秋季童话佳作排行榜;《科学童话:来历不明的小鹅卵石》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包括《365夜故事》等内地和台湾地区一些选集。
  • 第37次谋杀

    第37次谋杀

    名字叫做《第37次谋杀》但更主要的内容是都市情感。谋杀只是谈情说爱的表达方式,在谈情说爱中,用谋杀来铺垫故事,展现人物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达到故事的高潮。总体风格应该算是“都市轻喜剧”,当然也少不了爱情的元素,加入了一些“荒诞”和“黑色幽默”的元素,希望能够在您看完之后,能够会心一笑。在荒诞的世界里,用荒诞的方式,讲诉一个或许真实的故事;在纷扰的现实中,用黑色幽默的方法,演绎一段超现实的荒诞的真情。
  • 她是个大佬

    她是个大佬

    京城最近来了位嚣张跋扈的人,一时搅得京城风生水起。众人以为她是个从小城来的草包,原来是个大佬。**君宁溪也想安安静静当个团宠,奈何实力不允许,一不小心成了大佬。
  • 妖灵种

    妖灵种

    科学崩坏,魔法复兴。完全不同的新时代即将到来。沉睡万年的异族纷纷苏醒,人类面临最为艰难时刻。拥有着最恶血脉的特异少年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如何的影响呢?是顺应本心还是为爱而战,少年夏空将会面临的是怎样残酷的现实……
  • 魔法萌迪

    魔法萌迪

    (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求书评。)一个长着六翼的彩色翅膀,金色头发,彩色眼瞳的小精灵穿越到了,二十一世纪,却化作一枚蝴蝶戒指,经过了亿万年,只为了等待一个人的出现。。。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宅女,除了上班,基本的生活就是宅,有一天,在她下班回家的路上,遇见了小精灵,从那以后,她的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