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03000000003

第3章 从方便到不方便——厕所源流(2)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随着男女大防之形成,厕所之楚河汉界也从此划就。不尽然,直到现代,许多农村的路边公厕和农户的自家茅厕依然是不分彼此,男女共用。遵循的是先来后到的原则,即使撞到面,也不以为忤。甚至双方共蹲一厕,视而不见,相安无事。从已有的考古发现来看,至少在东汉时代,中国已出现了男女间分开的厕所。陕西汉中地区曾经出土了一件汉代的明器绿釉陶厕。这件陶厕通高40厘米,虽是一件山形房,但当中却用一堵墙将其分为两个隔间,代表男女厕的区别。每个厕内的地面正中都有一个长方形的蹲坑,坑两侧还各有一个长方形的踏台,供如厕者双足踩踏。汉代的丧葬文化讲究“事死如生”,认为人们生前使用的东西,死后还会用到,因此在选择制作陪葬品时都和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后人给死去的亲人都会准备大量的生前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以模型出现。死者入葬时,与生存关系最密切的物品最先放进墓穴里,诸如储存粮食的仓、打水的井、做饭的灶和供人方便的厕所等,因为这些是日常家居生活的必需品和重要体现。把这种男厕女厕分别设立的厕所模型带入坟墓,说明当时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厕所已经是一种普遍存在,是已经习以为常的生活用品。男女分开的厕所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历史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件明器告诉人们,至少在汉代,这样的居住生活习惯已经形成。早期厕所的特征 1.原始而粗陋 人类早期的厕所非常简陋、原始和粗糙。说它是厕所,是指它区别于纯自然的随地便溺而言。大多就是平地上挖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土坑以贮存粪便,防其四溢漫流而已。讲究一些的,在上面放两块木板或是其他硬东西垫垫脚,以免尿液湿脚。推究起来,这时的厕所可能至少有两种蹲式。一种是将两块厚而长的木板横搭在厕坑上,如厕者蹲在两块板上解手。一种是在坑边上放两块小木板或其他硬物,人们踩在上面解决问题,厕坑在如厕者的身后(前一种是在身下)。早期的厕所应该都是露天厕所,后来,人们觉得下雨刮风如厕时太不方便,于是又在厕坑上搭一棚子以遮风挡雨。这样,现代意义上的厕所要素就算备齐了。考古专家们在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中出土了陶制厕所(模型),内有长方形蹲坑,蹲坑的两侧都有做成足形的脚踏板。这种厕所形式一直沿用到今天,成为中国厕所最通用的基本形式。 2.厕坑淹死人 早期厕所的第二个特征是厕坑既大且深,没有安全设施。虽然当时厕坑的形制大小今天已无法详考,具体尺寸也无历史记载。但还是有一些材料给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史书上说,春秋时期的晋成公有些贪吃,新麦登场时,他暴食了一顿新麦面,结果,肚子不舒服,腹胀如鼓,要拉肚子了,匆匆忙忙去厕所,一不小心脚下踩空,掉进粪坑淹死了。一个成年男子能掉进坑里并且爬不上来,且连呼救的机会也没有,最终竟然活活淹死,厕坑之大自不必说,其深也足可没顶。当然也没有任何栏杆扶手之类的安全保障措施,否则,以堂堂一国之尊,怎能落得如此不堪的结局。到了汉代,这种情况仍不能避免。《风俗通》就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扶风这个地方有个叫臧仲英的人家里经常出怪事。有一次,臧仲英的一个三四岁的孙女儿丢失了,找来找去找不到,两三天后,才听到小孩子在厕坑进粪口的粪液中啼哭——幸亏不是在粪坑当中。可见这时的厕所仍没有注意到防范措施。近代文史专家尚秉和先生介绍了当时山西的厕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具体的形象:“今山西各处之厕,皆下掘坎深约六七尺,广如之,而横两板于坎上,履之以溲溺。板即《史记·万石君传》所谓‘厕腧’也。下望黝然,深可没顶。疑晋时遗制,故晋侯陷其中可死,因误倒入坎内,头必向下也。”(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二十八,中国书店,2001年1月第1版,324页)尚先生认为,近代山西人把厕所挖得又深又大,深广都有六七尺,从上面看下去黑洞洞的,人掉下去连头顶也看不到,这种做法是继承了上古晋人的遗风。古代的人们把厕坑挖得又大又深,必然有它这样做的理由,虽然这种理由于今已无从考究。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就此做一些推论。也许,粪便的清运是一种困难,每搞一次都要大动干戈,粪坑大一些,便可减少折腾的次数。也许,人们讨厌清运粪便时那股熏人的气味——粪坑不动不臭,或者说不动时那种气味习惯了的人们可以接受,一搅动就奇臭无比——便增大粪坑以降低清扫的频率,以减少空气污染的机会。是否如此,不得而知。1958年,毛泽东在湘江里游泳,就在他追波逐浪,酣畅淋漓之时,在岸上将高就低,趋前退后地为他选取拍照的最佳角度的摄影师侯波却一脚不慎,掉进了身后的粪坑里。等别人把侯波从粪坑里捞出来,毛泽东已经上岸了,他当然不知道粪坑里的这一惊险镜头。可见,现代湘江边上农家的粪坑依然是大而且深,且没有什么遮拦的。 3.干净而卫生 早期厕所的第三个特征是清洁卫生。尚秉和先生甚至认为,在厕所问题上,“古厕溷制度,周制与洋茅厕同。”即在清洁卫生的标准上,周代的厕所要求已经和近代洋人的标准一样了。尚先生这样说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周礼·天官》:“宫人掌王六寝之修,为其井、妟,除其不蠲,去其恶臭。”郑玄云:“井,漏井,所以受水潦。蠲,犹洁也,《诗》云:‘吉蠲为。’郑司农云:‘妟,路厕也。’玄谓匽猪谓雷下之池,受畜水而流之者。”疏云:“谓于宫中为漏井以受秽,又为匮猪,使四边流水入焉。非匽二者,皆所以除其不蠲洁,又去其恶臭之物。”

尚秉和先生有如下按语:此等排秽之法,颇与今日之洋茅厕相类。漏井者,即上面受秽之管也。水潦者,溲溺也。言为井以受溲溺之秽而漏之于下也。猪同潴者,蓄水。郑谓匽猪为雷下之池者,即上漏井之秽落于池中也。受蓄水而流之者,即便旋已,放蓄水荡秽,使流出也。其用意纯与今之洋茅厕相同。

从上面这段历史资料和尚秉和先生的按语看来,周代的厕所是非常先进的:有一个管道(漏井)接受容纳大小便,旁边有一个蓄水池将雨水蓄积起来,大小便结束后,就放蓄水池里存储的水将污秽冲洗流出。果然如此,那这种厕所真的是很卫生了。, 4.厕所猪圈比邻 早期厕所的又一特征是它常常和猪圈混为一体。东汉人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溷,猪厕也。从口,象猪在口中也。”这种二合一的厕所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睡虎地秦简《日书》乙种记载了建造厕所的宜忌时日:“溷忌日,己丑为溷厕,长死之;以癸丑,少者(188贰)死之。其吉日,戊寅、戊辰、戊戌、戊申(189贰),凡为屏溷,必富(190贰)。”这里的“溷厕”说的就是人畜兼用的二合一厕所。厕所与王室

司马迁在他的历史巨著《史记》中至少两次分别介绍了刘邦夫妇是如何利用厕所来达到个人目的的。 1.汉高祖厕所脱身 鸿门宴上,高祖以身犯险,面对杀气腾腾必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快的敌手,沉着冷静,从容应对,巧借上厕所的机会,来了个金蝉脱壳,急招樊哙,一起溜之大吉。直把项羽手下的那一帮谋士恨得牙痒痒的。后来的文人颜师古在注释这一段时说,“沛公起如厕”的那个厕,实际上就是养猪的猪圈啊。(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313页)“沛公起如厕”下注日:“师古日:厕,养豕圈也。” 2.戚夫人厕所受辱 在众多后妃中,刘邦特别宠爱戚夫人,经常带着她外出巡游,对皇后吕雉就不免有些疏远冷落。戚夫人还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撒娇撒泼,要刘邦废掉吕后的儿子孝惠帝的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太子。争强好胜,醋意十足的吕后岂能咽得下这口气。刘邦一死,尸骨未寒,吕后就对自己的情敌、儿子的政敌展开了疯狂的报复。在毒死赵王如意之后,吕后对戚夫人采用了惨绝人寰的酷刑,她命令人砍断了戚夫人的手脚,抠掉了她的眼珠子,把耳朵也用药熏聋了,并且强迫她喝下哑药成为哑巴,然后把她扔到厕所里,和牲畜放在一处。吕后还封给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戚夫人一个外号:“人彘”——人一样的猪或猪一样的人。不仅如此,残忍的吕太后还让自己的儿子孝惠皇帝到厕所去观看“人猪”,戚夫人惨不忍睹的形象把个忠厚老实的皇帝吓得大病一场,年把多卧床不起。病好之后,也是自我糟蹋,放浪形骸,纵情酒色,小小年纪就告别了人世。《史记·吕太后本纪》中介绍的刘邦夫妇与厕所的故事,无非是想说明秦汉时期,人用的厕所和圈养牲畜的场所大体是或已经是合二为一的了。

看来,那时候的王室在政治斗争之外还搞点家庭副业,不知是为了以身垂范,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还是确为贴补家用或是自家的用起来方便。燕王旦厕所示警

《汉书》中也记载了一个厕所和猪圈的故事:燕王旦将败,“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东汉·班固:《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中华书局,1997年缩印版,703页)它是把猪成群结队从厕所中逃出作为燕王刘旦将要失败的征兆来描述的,同样可以作为猪圈与人厕合一的佐证,同时,它还证明了一个事实:即使在王公贵胄的宅第中,也有人厕与猪圈合二为一的制度,由此可见这一建筑形式在秦汉时期的普遍性。尚秉和先生认为,上古的厕所有池坎。“是凡厕皆下有极深之坑坎也。晋侯病甚,盖跌于坎陷之中而卒也……厕,行清;窬则行清内之空中者也。即厕内下掘之坎也,故晋侯陷其中而卒。《金楼子》云:‘汉燕乇旦将败,厕中豕群出。’夫厕内有豕,必为深坑,豕不得出。豕出所以记异也。”(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卷二十八,中国书店,2001年1月第1版,324页)这一论述似乎也为古人的厕坑又深又大作出了一种解释:厕所里要养猪,为防止猪逃出来,就要把猪活动的地方挖成一个深坑(不知道为什么不用栅栏),而且要有一陡坎,以增加猪跳出来的难度,这一技术措施也让身体不好而掉进坑里的晋侯最终没能爬上来。坑的深度大了,口径自然也要增大,这样就形成了古人的厕坑又深又大的格局。不知古人的初衷是否如此。考古发现中的厕所与猪圈

今人已无法了解这种二合一建筑的具体形制,但仍可以从考古发现中窥见一斑。全国各地汉墓出土的明器中有不少的厕所模型,模型显示这一类型的厕所多数建在猪圈的一角,上有屋顶,厕中有便坑。湖北云梦出土的东汉陶楼,设有猪圈,依建在厕所底下,圈内卧有一陶猪,其头正偎依在厕所流淌粪便的洞口下。河南郑州东汉墓出土的陶猪圈,设有一方形厕所,厕门下有阶梯,附在围墙上,厕内有孔通向猪圈内。这样一来,正好“人皆矢于豚栅,豚常以矢为食”,非常符合物尽其用的生物链原则。江苏徐州市铜山出土的陶猪圈平面为长方形,由小院、圈棚、厕所组成,圈棚与厕所成对角而立,都是悬山式两面坡顶,厕所靠院墙一侧有一个小门,靠院内一侧有一椭圆形洞孔与院内相通。今天乡间的民居许多仍采用这种建筑方式,只是各地区之间多少有些差异。大而化之,可分为两类,北方一些地区常将人类的粪便作为猪饲料之一种,因此在他们的二合一建筑中,人用厕所通常高于猪圈,入粪口在猪嘴可及的地方,甚至常常就是猪食槽的一部分,人的粪便一落下来,猪便吞而食之。形成习惯之后,甚至人一到厕所,猪就早早地恭候在人粪口。南方许多地区的二合一实际上是人厕和猪厕的二合一。只不过人类自己嫌脏,而把厕所建在了猪的床头。这种建筑一般是用砖头砌一个大而圆的茅坑(有的地方叫箍或衮),猪圈和茅坑之间有一道稍有坡度的便槽相连,这样,猪小便就可直接流入茅坑,猪粪则要由人用铲子铁锨等工具推入粪坑。至于人们自己则是在茅坑边上再开一蹲坑,有斜槽通入茅坑中。简陋一些的,甚至蹲坑也没有,如厕时,人就直接蹲在茅坑边上。不知秦汉时古人们的厕所类似于上述哪一种,还是另有蹊径。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发现表明,秦汉时期比较大的船上可能已经配制了厕所。广州东汉墓出土的陶器模型船上,人们看到在后仓右侧有一小房间,从其布局、结构、位置和结构功能看,应该是船厕。可以作为佐证的是,现代行驶在珠江上的较大木船仍有这种装置。

同类推荐
  • 克己为人

    克己为人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王蒙谈列子

    王蒙谈列子

    列子是与老庄并列的道家代表人物,被王蒙誉为“道家的精彩的段子手,具有民间风趣的故事大匠,中华奇思锦绣的编织人”。《列子》中包含寓言故事百余篇,意境与智慧远超西方寓言故事,被古人誉为常胜之道。本书是王蒙先生重磅新作,对列子及其著作《列子》进行了精彩绝伦、睿智深刻的讲述与评析,力求将其精华元素与启迪内涵尽可能展现给读者。本书深入挖掘了列子思想对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将《列子》再次激活成一部有针对性、有现实感、贴近你我人生的“新书”。本书近乎完美地融合列子与王蒙两位大家的智慧,阅读本书必将受益匪浅。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思想课堂-语言笔记

    思想课堂-语言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茶油时代

    茶油时代

    中国人吃什么油?吃多少?怎么吃?作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稳健而超拔的理性和感性,通过对中国食用油结构的改变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及其茶油的历史文化的报告,突出反映了食用油问题与民生的重要关系,呈现了中国社会的变化和进步,并对这种变化和进步中出现的困惑、茫然和悖谬现象进行了深刻反思。
热门推荐
  • 鲭鱼

    鲭鱼

    偶然的车祸,神奇的穿越。他重生于一个玄妙奇异的世界,武学障碍只是一次人生的考验,知秋一次次的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冲破天障、最终进入一个更加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灵气充溢的地方,所以这里也是一个神奇到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地方!
  • 吃货老婆萌萌哒,老公我饿啦!

    吃货老婆萌萌哒,老公我饿啦!

    一天,某女正在吃零食。还没吃几口就吃完了。但是某女的肚子还在咕咕咕的抗议着。无奈之下某女只好对某男说:“老公我饿了,我要……”某女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某男打断了某男:“老婆你饿我也饿呀!”某女:"那我们出去买零食吃吧,我要……”某女的话,再一次被某男打断。某男:“可是家里有现成的。”某女:“有什么现成的?”某女的话刚说完某男的唇便敷在某女的嘴上。过了一会儿,某男终于把唇离开了某女的嘴上。某女:“你为什么要亲我?”某男:“是你自己要的,我自己老婆说了两次“我要”作为老公怎么能不满足你呢?”某女听完顿时无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女二不如当总裁

    当女二不如当总裁

    陷害女主?不不不我作为霸总,心怀真善美德智体怎么会做这种事呢纠缠男主?不不不我作为作者亲妈如果我对他如果有爱,那也是母爱悲惨结局?不不不……等等你是在说我这个身价上亿最爱拿钱砸人的富婆吗?岁月静好腰缠万贯它不香吗?吃吃喝喝它不爽吗?当一个火遍全球的霸总它不快落吗?所以说啊,还要什么男主!某人:……嗯?
  • 顶尖管理九定律

    顶尖管理九定律

    无论你从事哪一类的管理,这些定律都适合于你,因为这些定律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在管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性认识,是管理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正确地运用这些定律是进行有效管理的根本保证。
  • 血沃北疆

    血沃北疆

    客官:“小二,来盘手撕鬼子!”小二:“对不起,没有。”客官:“那换一锅裤裆藏手榴弹。”小二:“对不起,没那么雷的。”客官:“奇侠、神尼,弹弓打飞机、一枪八百里,总得有个吧?”小二:“对不起,这些真没有。”客官:“那你们到底有什么啊?”小二:“原汁原味,打响抗战第一枪的老少爷们儿!”
  • 这个系统不想让我活命

    这个系统不想让我活命

    是生局,还是死局?是希望,还是绝望?当五个人同时收到一封神秘的邀请函后,一场关于他们的生杀大局随即展开,仿佛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操控着这盘大局。恐怖童谣...死而复生的尸体..二十多年前的瘆人实验...他们能否突破重重的考验,揪出藏在深渊地下的人和真相呢?
  • 绝世毒医:鬼帝,轻宠嫡小姐!

    绝世毒医:鬼帝,轻宠嫡小姐!

    她是二十二世纪的王牌特工,因刺杀渣男贱女不成,带着水晶之恋穿越。哈?说姐是废材?那也是和上辈子一样霸道的全能废材!啊?说姐没有魂灵?姐可是灵尊!分分钟搞定你!啥?说姐没有钱?这座城都是姐的!你说有没有钱!哼,在古代本小姐依然混的风生水起!纳尼,却被一个妖孽掌握在手心!“南宫脩!我要……”“休了你”还没说完,却被他打断:“乖!躺下!我满足你!”第二日,羽楠腰酸背痛的躺在床上:“谁说南宫脩不行的?姐废了你!”【欢迎跳坑!1V1绝对宠文无误会!】
  • 凤凰涅槃之废柴紫郁誓逆天

    凤凰涅槃之废柴紫郁誓逆天

    她,沫紫郁。黑道中的神话,杀手界的传说,医学界的鬼才。最后却被她最重要的人背叛。她,沫紫郁。帝都四大世家之一的嫡出小姐,天生不能修炼,是公认为废柴,在家族中受尽了痛苦。凤凰涅槃,穿越重生,她沫紫郁不会是废柴,她要打破三生,再次站在世界的顶端。当谜底揭开,发现这只不过是一场天道的笑话,沫紫郁又会做出怎样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