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88000000010

第10章 初涉人生(8)

丘吉尔紧紧抓住和极力利用他在南非的历险奇遇,把它变成巨大的政治资本。到德班后,他立即向《晨邮报》写了一篇详细报道,绘声绘色和不无夸张地介绍他逃出战俘营以来的经历。伦敦其他一些报纸,也把此事和他冒着枪林弹雨,排除装甲车故障,抢救伤员事迹,当作轰动一时的新闻大炒特炒,而且过分夸大他的英勇机智,甚至不惜杜撰一些情节和细节。再加上以讹传讹,越传越奇,于是这些报道便被人们当作惊险小说来阅读,温斯顿·丘吉尔作为一个最红的当代传奇式英雄的名字,传遍了英国,随着电波扩散到全世界。

丘吉尔因祸得福,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年轻人寻求冒险,新闻界需要广告,这两种东西我都得到了。”假如他当时坐进装甲列车的机车,护送伤员回去呢?日后的荣耀肯定不如现在,而且也许会在英军吃败仗时丧生于战场。丘吉尔一边这样设想,一边为自己的命运庆幸。

丘吉尔的战地通讯如实地报道了布尔人的英勇善战:“每一个布尔人,由于他们骑马并占据合适的地形,因而顶得上三至五个正规士兵。惟一对付他们的办法是,派出在素质和经验上与之不相上下的步兵……需要25万人的部队……难道英国的绅士们都在猎狐作乐吗?为什么不派出一支英国轻骑兵呢?”

丘吉尔的批评和建议引起一些人恼怒和指责,但却很快产生了正面的效果。通过在开普敦地区招募,南非轻骑兵团终于组建起来,英军陆续集结到25万人,相当于布尔人军队的5倍。布勒将军降为纳塔尔地区的指挥官,伦敦另派罗伯茨为最高指挥官。

丘吉尔再次从军,在轻骑兵团中担任不领薪水的连队副官,在不妨碍完成记者任务前提下度过了两个月只有小规模战斗的生活,包括雷迪史密斯解围之役。这段时间“在旷野上过得十分舒服,夜晚相当凉爽,白天阳光明媚,肉、鸡和啤酒供应充实,行军、打仗、写作交替进行”。随后,他又请调到罗伯茨的司令部,常去采访伊恩·汉密尔顿率领的先头部队的军事行动,这位将军是他在从印度归国休假途中航行于印度洋上结识的。有一次他随一支侦察小分队执行任务,差一点被人捉住。他还穿着便服潜入布尔人军队撤离前的约翰内斯堡,骑自行车穿过全城进行侦察。1900年6月5日,英军攻陷比勒陀利亚。丘吉尔随着首批队伍进入该市,立即赶到收容俘虏的那所学校,望着英国国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回忆在这里度过的屈辱生活,想到自己大难不死,后福已来,心潮澎湃,脸上露出了得意洋洋的微笑。

当年,他把战地通讯汇集成两本书,出版了《从伦敦到雷迪史密斯》和《伊恩·汉密尔顿的进军》。前者记述装甲列车遭受伏击突围而回以及他本人被囚越狱的经过,四个月内销出15000册,一家报纸称他是“当今无与伦比的战地记者”。

13 “妈妈,祝你再婚幸福!”

英布战争这个上演有声有色、威武雄壮戏剧的大舞台,让丘吉尔意外地扮演了出尽风头的英雄角色。南非这块殖民主义者激烈争夺而洒满鲜血的土地,竟成为丘吉尔家族邂逅相逢、海外团聚的家园。母亲、弟弟、堂兄不约而同地来到这里,同丘吉尔一起,以相同的政治态度参加一致的军事行动。在他漫长的一生中,类似的情况是绝无仅有的。

或许是丘吉尔那篇文章,慨叹英军对布尔军是寡不敌众,讽刺英国绅士只知猎狐作乐,起了强刺激的作用,19岁的弟弟约翰和堂兄马尔巴罗第九代公爵也都赶来参加英布战争。

还在祖父担任爱尔兰总督时,丘吉尔同大他3岁的堂兄在都柏林的山林小屋中一道玩耍,以后就难得见面。这回他们一道作战,并肩乘坐丘吉尔的四驾马车向比勒陀利亚胜利进军。

在丘吉尔的要求下,弟弟也调到南非轻骑兵团里。兄弟俩在一起只生活了短短几星期。丘吉尔是福将,历经多次战斗,常有惊险而从无创伤,可是弟弟却在第一次参加战斗中就腿部负伤。丘吉尔把弟弟送到德班医治,正好“人类号”医疗船刚到这里,约翰成为船上得到治疗的首批伤员之一,而给他治伤的竟是他的母亲。他们全家奇迹般地在船上团圆了,丘吉尔便请假陪伴母亲和弟弟。原来,詹妮见两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便联合上流社会一些女界名流,发动与英国人有姻亲关系的美国人捐钱,向美国一位大富翁租了一条船,配备医护人员和全套设备,把它改装成医疗船,经过狂风怒涛的航程,到南非来医治伤兵。

攻克比勒陀利亚以后,布尔军队大势已去,只能打防守战和发动零星的游击性的偷袭。丘吉尔见战争基本结束,就回到了英国,时年26岁。

就在丘吉尔到达伦敦几天后,他惊异地发现,46岁的母亲要嫁人了,而且是嫁给比母亲小20岁的乔治·康沃利斯—韦斯特,继父与他同年,只比他大两星期。

伦道夫去世时,詹妮才41岁。经过短暂的孤独苦闷之后,她又恢复了以往的活跃、浪漫和潇洒。她一直铭记着父亲杰罗姆临终前对她说的那番话:要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不仅弹钢琴、听音乐,还办过呼吁英美结成联邦的《盎格鲁—撒克逊评论》月刊,写过剧本,当过导演。有一段时间,她义务地去医院做护士工作,人们戏称她为“奥林匹克护士长”,这次从筹划租船至随船前往南非进行军医工作,更是女流中罕见的壮举。她人到中年,仍然妩媚动人,频繁地出入各种社交场合,周围聚集着数以百计的崇拜者和爱慕者。

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苏格兰警卫部队的年轻中尉韦斯特激情似火,追得特别紧,给詹妮写了上百封情书。他身材高大,面目清秀,家境宽裕,还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北威尔士鲁辛古堡的继承人。他喜爱竞技,对运动的兴趣胜过别的一切。

韦斯特最近的一封来信,信封上画着一颗心,信中写道:“……昨天,我想你一整天。在思念中,我建造起一座空中楼阁,后来,我们便一起住进那座楼阁里……”这如火如荼的言辞,像丘比特的神箭一样射来,令她无法阻挡,只好接纳。虽然两人年龄相差过大,但是能得到如此年轻的男子的爱,不是无比美妙,可遇而不可求么?不久,韦斯特从苏格兰警卫部队调到伦敦警卫部队,两人接触更加亲密,爱情瓜熟蒂落,便向双方家庭通报了结婚决定。

韦斯特的家族竭力反对这桩婚事,态度僵硬到不派任何一个人参加婚礼。

丘吉尔听到此事,大出意外,起初感到难以接受。

军校毕业以来,他像长跑和登山运动员一样,一程紧接一程,紧张、忙碌、快速地奔自己的前途,力争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更高更快的实现,还从来没有认真地系统地思考过亲人处境和自己与家庭关系。

此刻他心潮激荡,回忆起父母的桩桩往事。

他在内心中对自己说真话,父母都有些自私,很少给他以应有的慈爱,基本上不过问他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成长。父亲一门心思扑在那失败的政治活动上。母亲只顾她的社交应酬和寻欢作乐,她与奥地利驻伦敦使馆名誉参赞金斯凯的风流韵事,丘吉尔必定也有所闻,自然,这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司空见惯,算不了多大丑闻。父母的生活享受都过分阔绰,没有给他的发展留下足以支撑的钱财;当然,这一点他并不怨怪父母,他自己也从来不懂得节俭,抵挡不住奢华的引诱,宁肯举债和辛苦多赚也要多花费。

另一方面,他敬佩父母的某些优良品性。例如,父亲雄心勃勃,处事常持主动出击的态度,母亲生性活跃,广泛结交,朋友众多。这些虽无言教,然而身教的潜移默化已化为他的血肉。早年母亲对他是不关心的,而他走向社会的这几年,古巴—印度—苏丹—南非,每一站都是母亲利用她的身分、地位、关系网和公关术,为他打开了或润滑了最初的通道,使他顺利地走着捷径。偶尔,母亲的活动也不很见效,但至少她是费了心血尽过力。对此,丘吉尔心中充满着感激。

支配丘吉尔一生的荣誉感和虚荣心,本能地指令着他特别看重、注意维护和宣扬马尔巴罗家族的名声。大概是继承了封建贵族的传统吧,他对父母向来采取隐恶扬善的做法,对他们的不足、不当、过错、劣性,包括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举措在内,都保持缄默,为亲者讳。尽管父子间感情冷淡,他还从1902年开始撰写,1906年1月出版了两卷《伦道夫·丘吉尔勋爵传》。以后,他又授意儿子伦道夫·丘吉尔(与其祖父同名)给自己写传。

作为一个孝子,丘吉尔思来想去,觉得应当设身处地为母亲着想,成全她的心愿。因为有一种感情是儿女无法给予母亲的,有一份爱是无法被替代的,做儿女的不该畏惧流言,顺从世俗,而置母亲的幸福于不顾。

他对母亲说:“妈妈,你应该享有新的幸福。儿子给你的爱再深挚也难以弥补你感情上的空白。妈妈,结婚吧!”

说完从情感出发的关心和体贴的话,过了一会,他又补上一句从理智出发仔细权衡和预想未来的话:“妈妈,现在你和他的年龄差距可能是无所谓的,46岁的妈妈还像26岁时一样漂亮,等到再过15年呢?那时可能会发生危机。妈妈,我不愿你遇到任何不幸!”

可是他母亲主意已定:“我想晚年毕竟是晚年,我不愿为晚年而牺牲我可能享受幸福的中年!”

兄弟二人在骑士桥大街的圣保罗大教堂为母亲和韦斯特安排了庄重、欢乐的婚礼。马尔巴罗公爵把新娘带给新郎。丘吉尔向妈妈献上两束鲜花:“妈妈,祝你再婚幸福!”弟弟也向继父献上鲜花。

婚后不久,韦斯特父亲取消了韦斯特的继承权,不给他以财力支持,韦斯特只得辞去军中职务,伦道夫的一个朋友给他在企业中找了一份工作。惯于玩乐的韦斯特,不懂经营之道,很快就亏损惨重。入不敷出,韦斯特和詹妮开始为了用钱之事发生口角,爱情的烈火逐渐地越燃越弱,光辉由摇曳而趋于暗淡。

早已对韦斯特暗中有意的一位女士乘虚而入,将他拖入她编织的情网。他和詹妮的婚姻走到了终点。1913年詹妮59岁时,她主动提出,经法院审理,两人正式分道扬镳。

詹妮对自己人生道路上作出过的选择从不后悔,对他人曾给予自己的感情也不会忘记,更不会以怨报德。第二年,她在给韦斯特的信中写道:“……为了以往我们共有的那些美好时光,日后,您如果遇到难处想找我,我不会不予理睬的。现在把订婚和结婚戒指归还您。再见了,永久的再见。”

詹妮离婚后,回到了儿子家中。丘吉尔和弟弟簇拥着母亲,低头吻着她的额角和双鬓,以激动得颤抖的声音说:“妈妈!妈妈!回来了!全家欢迎你!”

为了让母亲重新回到上层社交圈子,排解她的寂寞忧伤,当时已是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竭力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声望来维护母亲的尊严,还特意邀请首相夫人和母亲一起,在气候宜人的春夏之交,到风光旖旎的地中海沿岸各国,进行了一次长达两周的旅行。首相夫人一个劲儿地夸丘吉尔的母亲有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儿子。

后来,詹妮的外甥与罗马一位公爵的千金成亲,她前往庆贺,顺便散散心。在灯火辉煌的婚礼舞会上,有个身材高大、胡须蓬松、容貌不凡的壮年,浑身洋溢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走到她身边,微笑颔首,彬彬有礼地邀她共舞。此时詹妮年近花甲,白色的星星点点已开始为她的头发装点出色彩斑驳的图案,她站起来向壮年笑了笑,说:“我想,你最好还是去找那些年轻的女士跳舞吧。”他坚持邀请,并自我介绍说:“夫人,我是您外甥的同事,在尼日利亚殖民服务团一起工作,名叫蒙塔古·波尔希。”于是两人步入舞池,像一对老舞伴般配合极好地翩翩起舞。

隔天,公爵夫人宴请波尔希,詹妮受邀作陪客。两人犹如相识多年的朋友,欢声笑语的交谈从无停歇,令同席的人十分惊异。在波尔希看来,詹妮除了岁月的风霜也很难消损的美丽,还具有他所钦佩的锐气、决心和力量。从此以后,他们就情书往还,创造机会多见面。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尔希又一次从尼日利亚回到伦敦后,以无比热切的诗一般的语言向詹妮求婚:

“你年轻时,我还没有出生。你中年时,我们未曾相逢。相见恨迟,我有幸向你奉送挽歌,我渴望得到这迟暮的幸福!”

詹妮的心脏加快了跳动,要说的话语因喉咙的哽咽和唇颚的抖动尚未说出口,又听到波尔希排炮般的轰击声:

“我仿佛就是伦道夫!我仿佛就是金斯凯!我仿佛就是韦斯特!我将为你写下最后的往事!”

詹妮连忙找儿子诉说,寻求理解和支持:“我不是一个坚强的妈妈,我再也受不住重大的刺激,也苦熬不了孤独。在我的一生里,除去爱情,我没有另外的幸福追求。”

要接受一个比母亲小23岁,比自己还小三岁的人为继父,而且此时母亲已垂垂老矣,这要是通常的人,准会暴跳如雷。但是军需大臣丘吉尔,此时却十分冷静,耐心地听完母亲的倾吐。想起父亲的早逝,想起母亲再婚未能白头偕老,尤其是回忆起自己独立人生的最初几站路,仰仗母亲帮助铺路搭桥之功,自己才迈出了既迅速又坚实,虽冒险而终稳当的步子,多年来想把这份感激之情变为照顾、侍奉、孝敬母亲的实际行动,却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时间尤其缺乏,而个性也不甚相宜,于是他对母亲的第三次婚姻,不仅赞同,而且赞扬:“妈妈,你值得波尔希奉献!好胜的妈妈,你用波尔希答复了韦斯特,妙极了!”

他等不及母亲来安排他和波尔希的会面,提前去约会波尔希,并在家中设宴招待他。他在餐桌上对波尔希说:“我知道,你是不会因为娶她而后悔的。”波尔希说:“绝不后悔。”于是丘吉尔举杯祝酒:“第一杯酒为我母亲和您一起生活幸福——干杯!”

开明、通达的丘吉尔,又一次在婚礼上为母亲证婚。

遗憾的是,波尔希回到伦敦谋生后,因长期居住国外而诸事生疏,举步维艰,社交圈内又有不少人对他的婚姻奚落讽刺,使他难以承受。1921年初,他背着詹妮,远走尼日利亚,这个家庭从此不再存在了。詹妮还给他去信,祝上帝保佑他,表示愿意继续为他效劳。

这年6月,詹妮在惆怅中辞世。弥留之际,望着赶来的波尔希和围在身边的儿孙,只自豪地说了一句话:“我为英国留下一个丘吉尔,这是我一生的价值。”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马尔克斯(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马尔克斯(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作家,记者。生于马格达莱纳省阿拉卡塔卡镇。父亲是个电报报务员兼顺势疗法医生。他自小在外祖父家中长大。外祖父当过上校军官,性格善良、倔强,思想比较激进;外祖母博古通今,善讲神话传说及鬼怪故事,这对作家日后的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他迁居首都波哥大,就读于教会学校。18岁进国立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井加入自由党。1948年,哥伦比亚发生内战,中途辍学。不久,他进入报界,任《观察家报》记者,同时从事文学创作。1954年起,任该报驻欧洲记者。1961年起,任古巴拉丁社记者。1961年至1967年侨居墨西哥,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李四光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五胞胎和他们的爱心爸妈

    本书以中国首例自然怀孕、自然分娩的五胞胎,从出生到成长的故事为主线,通过真实、细腻的描述,详实记载了围绕五胞胎发生的爱心故事,展示新时期汕头人乐施好善、扶危济困的精神风貌,展现新时代中国探索生命科学的成就,展现了一个温性关爱的中国,一个人文关怀的中国。
  • 李世民的智慧

    李世民的智慧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赞颂秦王的千古名句。诗中的秦王是一个史诗般的英雄:他气宇轩昂、壮志凌云;他文治武功、丰功伟绩;他英明神武,统一中华……众所周知: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的赢政,在称始皇帝前就称秦王。大约1000年后,中国历史上又出了一个秦王,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王朝——大唐帝国的唐太宗李世民。上马打天下,下马治天下。秦王李世民从小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亲冒矢石,出生入死,平定天下。他在战场上多次死里逃生,再一次使中华大地海晏河清,昭陵六骏可作见证;玄武门兵变后,唐太宗励精图治,又以封建盛世“贞观之治”而名垂青史。
热门推荐
  • 我创立的北宋

    我创立的北宋

    诡异的婴孩密语、带有强大法术的蝴蝶型玉佩,精巧的机关秘术,给予了肖洪涛永不变老的身体。来自21世纪的技术和思想和北宋时期的惨烈的战争,让肖洪涛在一次次的历练中逐渐的成长和成熟起来,最终推动了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征战、争斗、政治、美女、爱情、友情、亲情,这一切的一切原本离肖洪涛很远很远,但是,因为灵魂的转移,肖洪涛亲历了北宋的历史,在这个历史上奇葩的朝代,肖洪涛这个来自21世纪的现代人开始谱写自己的人生。
  • 悲凉之约

    悲凉之约

    各位的读者朋友们,我是人,第一次写写不好多体谅,后续还会出。两天一更,心情好的话一天一更,每次大概五百字。感谢你们的阅读。
  • 极品桃花命

    极品桃花命

    初入花都的贾儒,以特另独行的作风引得懵懂小萝莉、大学校花、黑道大小姐、美女老师、成熟女商人、仕途佳人的好感,而他扭曲的审美观,却又惹得佳人咬牙切齿,一心要征服他。
  • 灵珠之天地元素

    灵珠之天地元素

    山村小伙逆袭成为都市主宰,称霸都市偶遇修炼道人走上成神之路。
  • 寻找英雄

    寻找英雄

    洪常青、阿庆嫂、李侠、严伟才、高老忠、赵虎、张嘎等等著名电影中的英雄人物,早已为人所熟知。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根据生活中的原型人物创造的。那么,这些英雄人物的原型又是谁呢?他们当年是怎样战斗的?至今尚存的原型人物(也是英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的命运如何?这是为大家所关心的。《寻找英雄》作者,经过长期。深入的采访,掌握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并以极大的热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向我们叙述了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还附有实地拍摄的原型照片,让读者一睹英雄的风采,从中获得裨益和启迪。
  • 神探林青青

    神探林青青

    一个现代女警探因为一次出任务脑部中枪,因而穿越到古代帮助官府侦破一件又一件的案件。
  • 青年人必备的成功资本

    青年人必备的成功资本

    本书开创了青年人必备的13种成功资本,包括:训练抵抗挫折的本领、学做利用时间的本领、掌握推销自己的要诀、成为一个出色的口才专家等。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叶冥传

    叶冥传

    一个山村少年,为从小的梦想加入军中。却不料前方的道路充满坎坷。正当他以为完成自己梦想之时。前方又开启另一扇门。此刻的他又再次踏上不一样的道路(本故事纯属虚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