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906700000008

第8章 主要作品介绍(2)

马尔美拉道夫惨死车轮下那天,拉斯柯里尼科夫回到家里大吃一惊,原来母亲和妹妹来了,在家已经等了他一个半小时。她们告诉他说,火车晚点,卢仁没有到车站去迎接。拉斯柯里尼科夫明白,卢仁把杜妮娅母女骗到彼得堡来,使她们完全依附于他,就可以随意摆布她们。因此,拉斯柯里尼科夫要求杜妮娅明天立即写信给卢仁,宣布解除婚约。

第二天早晨,杜妮娅母女接到卢仁的一个便条。他首先为昨天没能去车站迎接她们母女表示歉意。接着又说他将于今晚八时前来看望她们,但不希望有拉斯柯里尼科夫在场,因为他昨天竟然把母亲寄给他的钱全都送给一个醉鬼的下流女儿。原来卢仁是个极端的利己主义者,奉行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哲学。他在拜访拉斯柯里尼科夫时曾经公开宣称:“你爱人,首先得只爱自己,因为世上一切都以个人的利益为基础。”他来到彼得堡以后,亲自去找拉斯柯里尼科夫,本指望被当作大恩人,尊为上宾,受到顶礼膜拜,可是没料到拉斯柯里尼科夫对他却十分鄙视,并且把他骂了出去。卢仁知道,拉斯柯里尼科夫定将成为他占有杜妮娅的障碍。于是他就来个恶人先告状,写了这个便条,捏造事实,挑拨他们母子和兄妹关系。

拉斯柯里尼科夫看了便条,向母亲和妹妹说明了事情的真相,介绍了马尔美拉道夫惨遭横祸的情形以及他家的悲惨处境。母女二人企图调解拉斯柯里尼科夫和卢仁之间的关系,主张晚上卢仁来访时拉斯柯里尼科夫必须在场。不料拉斯柯里尼科夫当众揭穿了卢仁的谎言。卢仁恼羞成怒,大发雷霆,指责杜妮娅母女不该把他的便条拿给拉斯柯里尼科夫看,并且威胁杜妮娅,要求她在哥哥和未婚夫之间选择一个。杜妮娅看清了卢仁的真面貌,把他赶了出去。卢仁没料到这个穷家姑娘竟敢如此无礼,认为祸根全在拉斯柯里尼科夫身上。他不甘心失败,决计报复。

卢仁到彼得堡以后,一直住在从前受过他监护的列别佳德尼科夫那里,恰好与马尔美拉道夫一家同住一楼。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安葬丈夫之后请人吃回丧饭那天早晨,卢仁把一些公债券兑换成现钞,坐在桌旁清点。他让列别佳德尼科夫把索妮娅叫来。对她一家的处境深表同情,答应以后要竭力帮助无依无靠的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他当场拿出一张十卢布的钞票送给索妮娅,并且把她送到门口。

全楼的房客几乎都集聚在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家吃回丧饭。拉斯柯里尼科夫也应约前来。大家缅怀已故的马尔美拉道夫。突然,卢仁出现在门口,说他怀着一片好心赠给索妮娅十卢布,可是送走她之后,竟然发现少了一百卢布。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十分气愤,责备索妮娅不该接受卢仁的恩惠,向她要出那十卢布,把钞票揉成一团,照卢仁的脸丢了过去。卢仁一口咬定索妮娅偷了他一百卢布,要求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搜她的身。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把索妮娅的一个衣袋翻过来,里面空空,只有一条手帕。可是当她翻另一个衣袋时,却有一个纸团从里面掉出来,落到卢仁脚下。卢仁拣起来,把它舒展开,让大家看,果然是一张一百卢布面额的钞票。在场的人无不惊讶。索妮娅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脸涨得通红,惊叫道:“我没有偷!我不知道!”这时,列别佳德尼科夫揭穿了卢仁的栽脏陷害。原来这一百卢布是卢仁送索妮娅走到门口时偷偷塞进她的衣袋里的。当时列别佳德尼科夫看得一清二楚,以为卢仁完全是出于好意。卢仁矢口否认,说他跟索妮娅一无冤二无仇,绝不会陷害她。一直沉默的拉斯柯里尼科夫站了起来,揭穿了卢仁的卑鄙目的。索妮娅是个地位最卑贱的人,谁都可以任意侮辱她,伤害她。卢仁利用她的这种处境,诬陷她为小偷,企图以此证实拉斯柯里尼科夫送钱给这个下流女人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而破坏她的声誉,造成他与家庭的不和。这样,卢仁即可重新占有杜妮娅。

如果说卢仁是俄国农奴制废除以后新出现的资产阶级掠夺者的典型,那么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则是个旧式的农奴主。他在经济上已经破产,负债累累。玛尔法·彼得罗芙娜用三万银卢布把他从债务拘留所里“赎买出来”,跟他结了婚。从此,他成为巨富,过着极其荒淫而又残暴的生活。他残酷迫害农奴,致使农奴菲里普自缢身死。他曾奸污一个又聋又哑的少女,逼她吊死在顶楼上。他跟妻子订了个口头协定,按规定可以“跟女仆勾勾搭搭”,因此跟“黑眼睛的帕拉莎”“纠缠”而闹出“一场大乱子”。最后,他竟毒死妻子,刚刚把她埋葬就跑到彼得堡来寻花问柳。他在这里骗上了某家的少女,同时还想把杜妮娅弄到手。一天傍晚,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突然出现在拉斯柯里尼科夫的斗室。他声称,杜妮娅跟卢仁结婚将会不幸。他希望拉斯柯里尼科夫设法让他与杜妮娅会一面,或者把他的意思转告杜妮娅:他准备赠给杜妮娅一万卢布,以解决她跟卢仁决裂后可能遇到的困难。斯维德里加伊洛夫还告诉拉斯柯里尼科夫,他的妻子已死,在遗瞩中给杜妮娅留下三千卢布,不日即可转交给她。拉斯柯里尼科夫知道他存心不良,当即一一拒绝。企图用金钱收买没能得逞,斯维德里加伊洛夫另生一计。他偷听了拉斯柯里尼科夫跟索妮娅的两次谈话,掌握了他犯罪的秘密,便以此要挟杜妮娅,逼迫她就范。他把杜妮娅骗到一个屋子里,锁上门,对她进行威胁。一切阴谋手段都破产之后,他就原形毕露,企图强奸杜妮娅。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对这个披着人皮的禽兽进行了惩罚。这个淫棍对杜妮娅的追求完全失败,兽欲得不到满足,就失去了生活的兴趣。他最后在绝望中把手枪抵在太阳穴上,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死前做了一夜恶梦,仿佛是对一生的罪恶做了个总结。他梦见一具棺材里躺着一个少女,“遭受凌辱而投河自尽,她只有十四岁,可是她的心却已碎了,这颗心因受尽凌辱而毁灭了,这样的凌辱吓坏了那还未成熟的、幼稚的灵魂,使她那天使般纯洁的心灵充满了不应受的耻辱,逼迫她迸出最后一声绝望的叫喊”。描写斯维德里加伊洛夫死前那一夜的篇章,属于小说中最精彩的文字。彼得堡阴暗凄凉的天空、狂风凄雨、严寒浓雾、肮脏的小旅店、到处乱窜的老鼠等等,仿佛是斯维德里加伊洛夫的恶梦在现实中的投影,是他那肮脏而空虚的灵魂、罪恶的一生的象征。他想要摆脱这一切,惟有一死。

犯罪“理论”的破产

小说的主人公拉斯柯里尼科夫杀人抢劫,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罪犯。他观察、思索着现实生活,形成一种“理论”,并且在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论犯罪》的文章,阐述了这种“理论”。他把所有的人分成“平凡的”和“不平凡的”两类,认为“平凡的”人活在世上必须俯首帖耳,惟命是从,任人割宰;而“不平凡的”人则可以为所欲为,有权做各种犯法的事,为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可以踏过尸体和血泊,随意屠杀别人。索妮娅遭受卢仁诬陷那天晚上,拉斯柯里尼科夫对她讲了自己的犯罪动机。他说:假如卢仁的陷害阴谋得逞,那么索妮娅就会被当作小偷给投进监狱,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和孩子们也就活不下去。接着,他问索妮娅:是让卢仁活着为非做歹,让卡杰琳娜·伊凡诺芙娜和孩子们死去,还是让他们活着,让卢仁死去?以此类推,放高利贷的老太婆是只吸人血的“蜘蛛”,是让她活着残害成千上万的穷人,还是杀死她,拿她的钱为穷人造福?拉斯柯里尼科夫根据自己的“理论”选择了后者。他说:“我需要的主要不是金钱……我要知道,要快些知道,我同大家一样是只虱子呢,还是一个人?我能够越轨还是不能越轨……我是个发抖的畜牲呢,还是我有权利”为所欲为。他“想成为拿破仑,所以才杀了人”。

《罪与罚》是一部社会哲理小说,不仅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胜利所引起的尖锐社会矛盾,而且也反映了这个时代激烈的思想冲突。作家把这些矛盾和冲突提到哲学的高度加以解释和进行艺术描写,使作品具有极大的思想容量和深度。小说中高度概括的社会哲学问题,首先表现在拉斯柯里尼科夫的“理论”之中,而他的“理论”又与他的整个形象浑然一体。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既出自于他的生活境遇和性格气质,又符合他的理论主张。

拉斯柯里尼科夫观察着他周围的人所遭受的贫困和凌辱、苦难和不幸,也看到了少数人的专横跋扈和鱼肉弱小。他苦苦思索,企图从这种社会不平等中洞悉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他清楚地看到,在这个社会里,人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做统治者,要么做奴隶;要么做刽子手,要么做刀下鬼;吃人,或者被吃。前程、财富、地位等等,这一切诱人的东西,通过老老实实的劳动是得不到的。拉斯柯里尼科夫看透了资产阶级的法则,但他并不寻求消灭这种法则的途径,根本不想超脱它,而企图顺从它,并且为此而创造了他的“理论”。他杀人的主要目的是想实验一下自己的“理论”,解答如下问题:他自己是个什么人?是否是“不平凡的”人?为了取得统治权,能否随意犯罪而不受到良心的谴责?总之,他是否适合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主人,随意折磨千百万人。可是实验之后,拉斯柯里尼科夫手染鲜血,灵魂颤抖了,陷入内心斗争的无边痛苦之中,感到自己与人类完全脱节。小说通篇表明,拉斯柯里尼科夫这种“理论”——“超人”哲学必然破产。作家一步步引导读者确信,主人公选择的道路是错误的,最终必定导致精神的崩溃和道德的毁灭。

拉斯柯里尼科夫犯罪以后,不管销赃灭迹如何彻底,都无法摆脱恐怖感,因而疑神疑鬼,处处露出马脚;不管如何为自己开脱和辩解,都无法消除犯罪感,因而处处与人格格不入,无限孤独。作案后第二天早晨,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把他惊醒。看门人送来一张传票,要求他九点钟到警察局去。他惊恐万状,到了警察局以后,心里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原来是女房东向他追索欠款。他在保证书上签了字,刚准备离去,忽然听到警察们在议论昨晚发生的凶杀案。他还没有走到门口,就觉得眼前一片昏黑,晕了过去。他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坐在椅子上。身边站着警官,向他问话。他支支吾吾地回答了一阵。他回到家,觉得警方对他起了疑心,担心他们来搜查,就把藏在墙角里的赃物和钱款取出来,拿到离家很远的一个偏僻的地方,埋在一块大石头底下。

接着,拉斯柯里尼科夫就病倒了,三天三夜完全不省人事,不断说着呓语。他的同学拉祖米兴前来护理他,为他请来医生。第四天,拉斯柯里尼科夫苏醒过来,听到拉祖米兴和医生在谈论那起凶杀案。出事后第二天,有个油漆匠到一个小店主那里抵押耳环。小店主询问他耳环的来历,见他前言不搭后语,就怀疑他是杀害老太婆的凶手,因此到警察局告发了。油漆匠被捕后,先说耳环是在人行道上拾到的,后来又说是在他干活的那套空房间门后拣的。他至今还在关押之中。拉斯柯里尼科夫听了,更加心神不安。

他抵押给老太婆的怀表是父亲的遗物,戒指是妹妹送给他的纪念品。母亲和妹妹来到彼得堡以后,拉斯柯里尼科夫担心她们问起这两件东西。恰好拉祖米兴的远房亲戚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在警察局当侦缉科长,负责侦破那起凶杀案,因此就带着拉斯柯里尼科夫去请他帮忙。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满口答应,保证物品不会丢失,让拉斯柯里尼科夫写个声明书交来。拉斯柯里尼科夫临走时,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突然对他说:“在谋杀老太婆的案件中,那个油漆匠显然是无辜的,但是苦于没有证人,无法为他辩护。请问您上楼的时候可是七点钟吧?可曾看见二楼开着门的那套空房间里有人在刷油漆吗?”拉斯柯里尼科夫立即明白了问话的真实用意,仿佛是在回忆似地说:“没有看见,只记得四楼有人在搬家……”拉祖米兴在一旁若有所悟地责备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您错了。油漆匠刷油漆是在案件发生的那天,拉斯柯里尼科夫到老太婆那里抵押怀表是三天前的事。”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连忙道歉,声称自己完全搞糊涂了。拉斯柯里尼科夫走到街上,咬紧牙关,握紧拳头,暗自发誓说,定要把波尔菲里·彼得罗维奇像拧柠檬一样拧干。然而事实上恰好相反。拉斯柯里尼科夫回到家,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走在街上,有个陌生人向他招手。他跟着那人走进一幢楼,里面空无一人。忽然间,他看见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坐在一个角落里,向他狂笑。拉斯柯里尼科夫拿起斧头砍去,可是他越砍,老太婆就笑得越厉害。他惊恐万状,慌忙逃命。可是突然间,全楼里到处都是人,他已无处可逃。

拉斯柯里尼科夫精神完全崩溃了,他觉得杀死的不是老太婆,而是他“自己”。他的灵魂颤抖了,他跑去问索妮娅:“怎么办?”

绝望中的幻想

拉斯柯里尼科夫是个悲剧人物,他的灵魂的崩溃和“理论”的破产,既是周围客观现实的悲剧,又是他主观思想彷徨歧途的悲剧。他的姓——“拉斯柯里尼科夫”就是“分裂”的意思。他的反叛是个人主义的和无政府主义的,充满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必然失败。这种反叛及其“理论”依据则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里弱肉强食的生活法则和极端利己主义的人生哲学。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了主人公“反叛”的失败及其“理论”的破产,实际上就是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和“超人”哲学。这就是拉斯柯里尼科夫形象的客观意义。

但是另一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摈弃了革命的道路,否定任何社会反抗,因此他在《罪与罚》中又企图把拉斯柯里尼科夫的形象及其“理论”与革命民主派的“虚无主义”联系起来,把他的犯罪与革命暴力混为一谈。在他看来,理性,一旦脱离基督的爱,就会引导人为所欲为,就会使人走上可怕的犯罪道路。拉斯柯里尼科夫的悲剧不在于他实际上犯了罪,而在于他主张的“理论”会把人引向歧途,造成暴力和流血。他在道德上的毁灭,应该证明人的理性的无能,它必定破坏心灵的和谐。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不应该靠理性而生,而应该靠心灵和宗教信仰而生;不应该反叛,而应该忍耐和顺从。

《罪与罚》中宣扬的社会哲理问题,作为作品的基础,不仅与情节溶为一体,决定了情节的发展线索,而且也渗透在人物形象之中,决定了人物形象体系的安排。小说中与拉斯柯里尼科夫形象及其“理论”相对立的是索妮娅的形象及其道德面貌和行动准则。拉斯柯里尼科夫问索妮娅:“怎么办?”按照作家的安排,答案就在索妮娅身上。

同类推荐
  • 汤头歌诀方解

    汤头歌诀方解

    本书以清·汪昂(庵)的《汤头歌诀》中220首歌诀为纲,歌诀中的正方和附方全部录入,不改变原书的分类和次序。
  •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没有父亲的人·林妖

    本书为契诃夫戏剧全集中的一卷,收录《林妖》、《没有父亲的人》两部多幕剧,是契诃夫戏剧创作早期的代表作品。《没有父亲的人》据考证创作于契诃夫大学时代,较不为人知。剧本描写外省贵族庄园的没落,描绘了以主人公普拉东诺夫为代表的一群无事可做,在忧郁烦闷中打发日子的知识分子形象,是日后契诃夫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世纪末“多余人”角色的前身。《林妖》叙述以一个脾气怪异、自私的教授为中心的家族故事,并成功塑造了“林妖”这一思想独特却不被众人理解的医生形象,被视为“优美的戏剧化的中篇小说”。研究界公认《林妖》是《万尼亚舅舅》的前身,是完整呈现契诃夫戏剧创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雨中等候

    雨中等候

    东奔西走多年我丢了钥匙、行李、金钱还丢了穿心的初恋。你却一刻都不曾离开过,故乡我是用心爱你的,至最终想把身体也交给你,就安静地躺在你的一角,虽还是断壁残垣,可天空仍飘着儿时的炊烟,还可以听着你的唠叨。一切啊,都是那么美好,这已经够了,但大家又相约回到以前,并按照亲邻的范本,重新演绎一回各自的角色。
  • 苏曼殊诗全注全解

    苏曼殊诗全注全解

    苏曼殊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作家、诗人、翻译家,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汉文、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尤其在诗歌上成就极高。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并一直流传至今。本书精选了苏曼殊的古体诗百余篇,并对每首诗进行了注释,同时还对诗词的出处及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使读者可以更深刻的理解这些诗词作品,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作品了解诗词的作者和他所处的时代。
  •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

    一念之间,美好恰到好处

    此书通过优美的文字对经典古诗词进行了新颖且透彻的解读,将古诗词中传递出的人生哲理、人生态度与古典文学和历史故事融会贯通。古时的君子把人生的美好、愿望、理想与抱负都融进了自己的诗词之中,他们的诗词是一道点亮夜色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追逐的方向。这就是我们心中呼唤的君子情怀,以诗为剑让人间正道成为一座永恒的雕像。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抗战之赤胆兵魂

    抗战之赤胆兵魂

    主角穿越到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国恨家仇,获得兵魂系统,杀鬼子赚积分,兑换万界最强兵器,杀得昏天暗地,杀得鬼哭狼嚎,成就一段赤胆英雄神话!!
  • 草莓味的你真甜

    草莓味的你真甜

    【青梅爱竹马】【竹马恋青梅】“陆枫年,喜欢吃草莓蛋糕吗?”“不喜欢”“陆枫年你喜欢吃草莓味的糖果吗?”“不喜欢”“陆枫年你喜欢吃草莓棉花糖吗?”“不喜欢”“那,那你喜欢吃什么我给你做。”“我…喜欢吃你”陆枫年嘴角扬起一抹微笑魏小璃可怜兮兮的缩在角落看着慢慢靠近的陆枫年“我又不好吃。”陆枫年轻轻的在魏小璃柔软的脸上咬了一口“嗯,好吃,草莓味的。”陆枫年低声在她耳边呢喃。啊啊啊啊!不行了不行了,帅帅竹马好像喜欢我?【双向喜欢,入股不亏】
  • 梦回千年敦煌情

    梦回千年敦煌情

    古画修复专业的鹿齐鸣,从小就经常做同样的梦,梦中出现的都是同一人,但是在梦中两人只要一对视就会醒来。机缘巧合,鹿齐鸣来到了敦煌,参与修补壁画的工作。在飞天洞窟,与一幅画像的眼睛对视,便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大唐。在这里找到了他的梦中人,帮她解开了身世之谜,助她完成梦想,并一起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神话。
  • 星辰之歌颂

    星辰之歌颂

    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黑暗不会统治宇宙!一颗星星代表着一个愿望,而一天空的星星充满着无数的美好祝愿传说...
  • 倾慕三世

    倾慕三世

    喧嚣界内,尘世浮沉,九土城郭,七境为域。相传冥河的尽头,有人间仙境,为此凡人纷纷寻之,但河之凶险,去人无还。这一次,他渡过了。他是越朝的大皇子秦让;她是红境的仙子拂尘牡丹。仙、人,一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也由此展开。与君倾慕三生下,执一泪眼看繁华。轮回千载后,谁为谁倾慕三世,谁又为谁三世倾慕。三生石上记,奈何桥上过,生死河畔恋。生死如河,只是你如何不等我就独自渡过。
  • 暗恋记录手札

    暗恋记录手札

    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一段惊艳了时光的暗恋。我喜欢你,你知道吗?
  • 千与梦

    千与梦

    “如果有一天,我与全世界为敌,你会怎么做?”“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因为,你是我的哥哥啊。”面对这个曾经毁了他亲人,现在又把他逼到绝境的世界,忍无可忍的他,选择向世界宣战!一场复仇之战,拉开帷幕!“想要杀我?你还不够格!”
  • 天安门的天

    天安门的天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墨中白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
  • 碛口渡

    碛口渡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